部编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4课《山水画的意境》课件 (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4课《山水画的意境》课件 (1)

山水画的意境 李可染 李可染 (1907—1989) , 江苏徐州 人, 画家 。他是画家齐白石的弟子,自幼喜爱绘画, 13 岁时学画山水。晚年用笔趋于老辣。 擅长画山水、人物,尤其擅长画牛 。代表画作有 《漓江胜境图》《万山红遍》 等;代表画集有《李可染水墨写生画集》《李可染中国画集》《李可染画牛》等。 李可染 一、作者简介 李可染画作欣赏 漓江胜景图 牧牛图 一、字音字形 惆怅 真 挚 暮 霭 ch ó u ch à ng zh ì ǎ i 朝 朝暮暮 浮光 掠 影 渲 染 zh ā o l üè xu à n 夔 门 ku í 夔 课前预习 二、重点词语 1. 意境 : 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 2. 惆怅 : 犹豫不决或指有些不知所措,大多用来形容很无奈的意思。 3. 真挚 :真诚恳切,多指朋友之间的感情。 4. 渲染 :画国画时用水墨或淡色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 ;比喻夸大的形容 5. 身临其境 :形容自己仿佛亲自到了那个境地中去了。 6. 胸有成竹 :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 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 7. 朝朝暮暮: 每天的早晨和黄昏,指短暂的时间。 8. 浮光掠影 : 比喻观察不细致或印象很不深刻,像水上的反光和一闪而过的影子, 一晃就过去了。也比喻景物景象飘忽不定,难以捉摸。 整体感知 2. 什么是意境 ? 怎样获得意境 ? 1. 找出本文中心论点。 画山水,最重要的问题是“意境”,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 要深刻认识对象;要有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 3. 什么是意匠 ? 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的说,就是加工工程 4. 通读课文,划分层次,写出大意。 第一部分( 1 ):点明论点: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第二部分( 2—4 ):具体论述什么是意境。 第三部分( 5—8 ):如何获得意境。 第四部分( 9—10 ): 意境和意匠的关系。 合作探究 阅读 1~4 段,回答下列问题 1. 作者认为“意境”是什么?作者是怎样阐释的意境的概念 ? 2. 第 3 、 4 段,作者列举的李白和毛泽东的诗,其目的是什么? 3. 说说 1~4 段的论证思路。 1. 作者认为“意境”是什么?作者是怎样阐释的意境的概念 ? 作者认为“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 作者通过列举山水画和“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的区别,阐释山水画的意境。 2. 第 3 、 4 段,作者列举的李白和毛泽东的诗,其目的是什么? 列举《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诗句。说明诗歌的意境是怎样融入到自然环境中去的。 列举毛泽东的《十六字令三首》,进一步说明了“写景就是写情,诗画有了意境,就有了灵魂。 3. 说说 1~4 段的论证思路。 由画山水引出“意境” 阐释什么是意境 表明山水画与“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不同。 列举李白和毛泽东的诗,分别说明了 xxxxx 自己组织语言说一说吧! 阅读 5~10 段,回答下列问题 1. 文章第五段有什么作用 ? 2. 第六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 有什么作用 ? 3. 概括第八段的主要内容。 4. 依据课文,说说意境与意匠有什么关系。 1. 文章第五段有什么作用 ? 一问一答,自然过渡。引出对“意境”产生原因的论述。 2. 第六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 有什么作用 ? 举例论证。作者列举齐白石画虾的例子,其目的是为了说明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则有赖于长期的观察;证明只有身临其境,长期观察,才会对事物有深刻的认识。 3. 概括第八段的主要内容。 第八段主要通过列举画松树和苏州四棵古老的柏树的例子,论述了山水画的意境是靠长期观察,并经过画家思想感情的渲染而最终创造出来的。 4. 依据课文,说说意境与意匠有什么关系。 “意境”是绘画的内涵,“意匠”则是绘画的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的两个关键,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由此可见,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深入思考 思考 1: 在摄影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山水画是否会被取代?请结合本文观点简要分析。 山水画不仅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更重要的是其中包含着人对自然的认知和情感,景与情是相融合的。而摄影往往是从实用性和视觉美感出发的,这也就意味着山水画不会被摄影作品所取代。 思考 2: “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作者是如何论述此观点的?你认为这个观点正确吗?请结合你的个人经历简要说明。 作者以齐白石老人画虾为例来论证他的观点。 这个观点正确,如我们知道松树的耐寒可以象征它的坚韧,而当我们在雪地里认真观察,会发现只有松树傲然长青,松针贯穿积雪依然向上,此刻,我们会真正感受到这种坚韧的品质是那样真实。 思考 3: 本文在阐述“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时引用了大量 古诗词 ,你认为这样合适吗? 我认为合适 。因为诗与画的意境是相同的,在诗中可以称为风景如画,反映在绘画中可称为诗意,意境能体现作者的兴趣、性格、修养等,形成“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格局。 例如李白的 《 送孟浩然之广陵 》 描写的是送别友人时的自然景象,没有直接抒写情感,而是情寓于景,读者能够体会诗人深厚的感情。 因此,我们可以说山水画是诗歌的映像,而诗歌是山水画内在感情的载体。 主旨归纳 本文运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述了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的观点,并且论述了获得意境的途径是深刻认识对象,有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