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0 发布 |
- 37.5 KB |
- 4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附目录)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教材目录 第一单元 我们都是科学家 1 科学是······ 2 做一名小科学家 第二单元 我眼里的生命世界 1 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2 校园里的植物 3 校园里的小动物 4 植物·动物·人 第三单元 生命之源——水 1 生命离不开水 2 观察水 3 神奇的水 4 地球上的水 第四单元 它们是什么做的 1 常见材料 2 纸 3 纺织材料 4 金属 5 塑料 第五单元 提出问题 1 尽可能多地提出问题 2 选择能够研究的问题 第一单元 我们都是科学家 1.科学是…… 【教学目标】 1.感悟科学是什么,知道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2.在“观察折叠小人”活动中能够有所发现,提出问题,能够从琴纳和牛痘的故 事中受到启发。 3.对科学课的学习产生兴趣;想知道卫生么,爱提问。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科学是什么 【教学难点】 从科学家的经历中了解科学探究的大致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水彩笔、白纸、铅笔、硬纸板。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从这学期开始,我们将学习一门新的学科“科学”。今天我们学习科学 是什么?(板书课题) 二、了解科学是什么 1.师问:当你听到“科学”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发 表自己的看法,也可以翻开教科书开阔一下视野。) 2.同学们知道科学上的事真不少,你知道这些科学家吗?这位科学家是谁?他 发明了什么?这位呢?请听,视屏中讲的是哪位科学家?这些科学家在干什么? 这些科学家又在干什么呢? 3.小结:刚才大家说的、看到的、听到的都是科学家在搞科学研究,科学是不 是只和科学家有关? 4.(提示学生看教科书的图)你是否有过下面类似的经历?同学们有这么多的 经历,但在经历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学生交流)想一想,你为什么会做 这些事情? 5.师:好奇心想让我们能懂许多事情,想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那样的。我们 的这些经历其实和科学家的经历十分相似。科学家是如何工作的?请带着这些问 题听科学家工作的故事。 6.阅读故事:琴纳和牛痘的故事。 (1)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听科学家工作的故事,了解故事梗概。听完故事,让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问题: ①故事讲的是哪位科学家? ②他有什么发现? ③他是怎样发现的? ④他的发现对人类的健康有什么作用? (2)小组交流后汇报情况。 (3)各小组交流的非常好,哪位同学为大家讲述一遍琴纳和牛痘的故事?学生 复述故事。 三、理解科学是什么 1.刚才我们知道了琴纳治疗天花这种疾病的科学探究过程,同学们想不想知道 电影的制作原理?下面让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活动。 2.教师讲解并演示“动起来小人”的制作方法,学生制作。 3.讲解如何“玩”,在学生“玩”之前,提出要求,要求学生边做边仔细观察, 然后说说自己有什么发现。 4.交流“玩”后的发现。(小人动起来了) 教师出示幻盘,并转动幻盘,请同学们观察现象,发现了什么?(小鸟钻进了鸟 笼) 5.提问:有谁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学生回答,若没有学生能说出来,教师作简单介绍) 原理解释:1824 年,英国医生罗杰特通过类似的试验研究,发现人眼具有“暂 时记忆能力”。电影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作的。 6.小结:同学们,只要我们像罗杰特那样善于观察,相信你也能把小发现变成 大科学。 四、总结,课外延伸 1.提问:通过学习,你认为科学是什么呢? 2.学生分组交流,并向全班同学讲述自己的想法。 3.课后作业: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制作一个幻盘。 制作方法:用一张硬纸板做成圆盘,一面画着鸟笼,一面画着鸟,转动圆盘,观 察现象。 [设计意图:放飞塑料袋的实验过程简单、现象明显,一下引起了学生的惊叹, 激发了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板书设计】 1.科学是…… 科学家 提出问题 观察 作出猜测 实验 寻找证据 科学是 研究 得出结论 思考 想象 2.做一名小科学家 【教学目标】 1.知道科学探究是为了解决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 2.感受并体验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身边。 3.通过小组合作,不断尝试,寻找让物体站在手指上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 过程。 4.通过对比,能找出自己的探究与科学家探究活动的相似之处。 5.能将探究的结论运用于日常生活或小制作中。 【教学重点】 感受自己的探究活动与科学家研究活动的相似之处。 【教学难点】 找出降低重心使物体平衡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不倒翁。 学生材料:三角形卡纸、夹子、纸龙虾、纸鹦鹉。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活动:让三角形“站”起来 1.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知道了科学家一般是按照一个过程进行工作的:提出 问题——作出猜想——寻找证据(做实验)——得出结论 那今天我们按照科学家的工作过程,一起学习做个小科学家吧!课题:做一名小 科学家。 2.出示材料——一个三角形。 问题:你怎样让物体站在手指上? 3.分小组尝试,如果不能完成想想有什么其他的办法。一定要注意是手指与三 角形接触。 4.很多小组发现如果只用一个三角形好像很难完成任务,老师准备了一些夹子, 看看能不能帮上忙?分发夹子作为辅助材料,进一步探究。 5.小组尝试借助辅助材料能让物体站起来。 6.任务反馈:(1)请成功的小组介绍经验。 (2)请初次未成功,经调整成功的小组介绍方法。 (3)确保每个小组都过关。 评价任务设计: 鼓励为主,看各小组的纪律,组员参与度和展示的效果,进行表扬和适当加分。 学情预设: 1.能够正确理解“站在”手上,不是卡在手上。 2.是否能考虑到借助物体。 应对策略: 利用图片展示“站”的实例,小组讨论向借助物体方向思考。 二、进一步寻找方法 1.进一步探究,利用上面的方法换一个物体试试,还能让“半圆环”站起来吗? 2.分小组尝试,成功的小组展示,未成功的小组可以向其他小组寻求帮助。 3.根据两次的实验,你有什么发现呢?可不可以利用刚刚的方法,让更多的物 体“站”起来?展示:纸鹦鹉、小丑、龙虾等,请小组长自己选择要完成的任务。 分小组展示,介绍经验。 4.根据众多的物品进行总结:当把物体的底部变重,物体就比较稳定。 原理是:当物体的下部比较重(重心偏低)时,物体比较容易站起来稳定性也会 比较好。但是对于重心的概念三年级学生难以理解,,就用通俗的语言进行总结, 重在发现的过程。 三、拓展 1.通过给底部增重,我们发现很多物体都可以站起来,小朋友有没有想过,加 入我在做这些物体的时候,估计把尾部做的很大,很重,是不是就可以不用夹夹 子了。展示课前做的五彩鹦鹉。希望小朋友回去也可以做一个这样的玩具。其实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类似的玩具,你有没有发现呢? 2.学生回答。 3.视频展示不倒翁。 [设计意图:放飞塑料袋的实验过程简单、现象明显,一下引起了学生的惊叹, 激发了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板书设计】 2.做一名小科学家 提出问题:如何让物体站起来? 做出猜想 实验验证 得出结论:当物体的下部比较重时,物体会比较稳。 第二单元 我眼里的生命世界 【教学目标】 1.知道大自然有种类繁多的有生命的物体,认识常见的动物和植物;初步了解 有生命物体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2.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我们周围有生命物体;能够运用语言、文字和图画 描述观察结果。 3.体会对有生命物体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体会到生命是宝贵的,要爱护动植 物。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有生命物体具有的共同特征。 【教学难点】 在寻找到的物体中找出有生命物体特征。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课前寻找有生命的物体,记录单。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景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是什么? 你们喜欢地球吗?为什么喜欢地球?听同学们这么一说,老师还真感觉到了地球 是我们美丽、富饶的家园,我们在这样的家园里生活,我感到了无比的幸福,的 确应该喜欢、应该保护。 2.这几幅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这些小朋友们是在不同的地方做着相同的一 件事情,他们在寻找有生命的物体,你们想不想也找一找?好!今天我们就来学 习:寻找有生命的物体。看到这个课题,你们会想到些什么? 二、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1.上节课老师留了课后作业,让你们在家或是校园或是在家长的陪同下去其他 地方寻找有生命的物体,并做好记录。你们做了吗?那好,谁能说说你们在哪找 到了什么? 三、引导学生讨论认识有生命的物体的共同特征 1.同学们真的很棒,发现了这么多有生命的物体,这些物体真的是有生命的吗? 我们先不下结论,先在小组内讨论一下,如果是有生命的,要说出它们具有哪些 共同的生命特征。如果不是,也要说出为什么。讨论时各组选出一名记录员并做 好记录。好,开始。 2..学生分组讨论。 3..小组汇报。(后面小组主要补充与前面不同的新发现) 4.通过讨论,大家认为有生命的物体具有能长大、能繁殖后代、都吃东西、都 要呼吸、对刺激有反应……这些共同的特征,我们说它们是有生命的。大家同意 吗?我们把有生命的物体称为生物。生物又分为动物和植物。(板书:共同特征) 5.我们知道了哪些是有生命的物体,那哪些是没有生命的物体呢?小组讨论。 我们把不具备生命特征的物体,称为非生物。 四、欣赏我眼里的生命世界 1.正是因为生物和非生物的存在,才使我们生活的世界变得五彩斑斓,山清水 秀、鸟语花香,下面让我们共同来欣赏我们眼里的生命世界。 2.播放视频。 五、出示单元小诗 1.播放幻灯片:我们眼里的生命世界美不胜收,令人心旷神怡,我们是不是应 该好好的赞美一番。正巧老师这有一首赞美有生命物体但没写完的小诗。我们来 看一看。 2.谁能大声地给大家读一读。 3.这首诗先赞美的是哪里?赞美了树林里的哪些有生命的物体?然后赞美的是 哪?又赞美了什么?接着想赞美哪? 4.这首诗没写完,当我们走进了广阔的田野,走进了无边无际的大草原,走进 了我们铁北小学的校园,又是怎样的感觉呢?请你任意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地方, 展开想象,续写这首诗,写一写那里有生命物体给我们带来的美的感受。抒发一 下对有生命物体的赞美之情。 六、火眼金睛 1.这节课,同学们学得很认真,老师想考考你们,看看你们掌握的怎么样?也 想验证一下谁的火眼金睛最亮。 2.出示图片,辨别是否是有生命的物体。 七、质疑 1.同学们把书打开第十页,看看有没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八、总结全课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2.总结:看到同学们的收获这么大,老师真的很高兴。希望同学们在这多姿多 彩、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世界里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武 装头脑,为我们可爱的地球、美丽的家园再添光彩再创辉煌吧! 【板书设计】 1.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不具有 具有 非生物 生命特征 生物 植物 吃东西 动物 会长大 会死亡 会繁殖 要呼吸 2.校园里的植物 【教学目标】 1.认识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特征。 2.知道植物具有高低不同、形状不同等多样性特征。 3.能按照一定顺序观察植物。 4.能够感受植物的美。 5.能够对植物产生观察和研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特征。 【教学难点】 能够对植物产生观察的兴趣。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不同的植物。 【教学时间】 2 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呈现植物,聚焦植物 1.提出问题:细心的你们请观察下,教室里多了些什么?你们认识植物吗,我 要考考你们。 2.游戏:圈或叉. 屏幕上会出现许多大自然的小伙伴,请判断他们哪些属于植物,属于植物画圈, 不是植物打叉。 3.提出问题:屏幕上这些植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4.过渡:它们虽然都是植物,但不同植物之间也有着许多不同的特点,藏着许 多不同的秘密,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寻找这些秘密,一起来认识植物。导题《认 识植物》 二、观察身边植物,交流认识常见植物 1.活动:与植物交朋友,引导学生观察植物。 2.问题:老师请来了一些同学们身边常见的植物,仔细观察它们,看看在它们 身上有哪些特点。 3.出示活动指南:(1)仔细观察,寻找特点.(2)爱护植物伙伴.(3)活动: 介绍植物朋友,交流认识的植物。 4.生生交流:同桌两人相互介绍植物,比一比谁发现的特点多。(固定句式、 游戏示范) 5.全班交流。 6.提出问题:你们用什么办法找到植物的特点的呢? 7.活动:给植物取名字。组织学生根据植物特点给它们取个小名。 8.活动:给植物找名字。 三、欣赏植物图谱,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板书设计】 2.校园里的植物 眼 观察 特点 手 3.校园里的小动物 【教学目标】 1.会用文字和图画等方式描述观察结果;会用简单表格统计、整理蜗牛的食性、 对刺激的反映等情况;愿意与他人合作,能倾听其他同学的想法和建议。 2.知道蜗牛的身体结构、生活习性和运动方式等;能够围绕小动物开展一些探 究活动。 3.体验照顾小蜗牛,观察它的生活和成长,与它和谐相处;珍爱小动物的生命, 不伤害它们。 【教学重点】 概括蜗牛的身体结构特征,观察蜗牛的运动、吃食、对刺激的反应。 【教学难点】 围绕蜗牛开展探究性活动。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蜗牛、放大镜、记录单等。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出示蜗牛,激发学生兴趣,直接导入 1.谈话:同学们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蜗牛)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蜗牛。 (板书课题:蜗牛) 二、设置疑问,启发探究。 1.师提问:你门想了解蜗牛的哪些知识呢? (同学们提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老师鼓励他们带着自己的疑问进行探究,并把他 们最关心的问题列到黑板上。如:外形、运动、饲养等。这一环节,让学生展开 丰富的想象,在兴趣的激励下提出很多有价值的问题,这样可以培养学生主动探 究的精神,从而使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 2.深入研究,学生解疑。 3.观察蜗牛的外形: (1)发给学生放大镜。谈话:同学们,这是什么?(放大镜)你能用它来干什 么?(观察蜗牛) (2)现在就请大家仔细观察蜗牛,把你看到的眼中的蜗牛画下来。 (3)在小组内说说,通过刚才的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并给大家展示一下你画 的蜗牛。 (4)互之间比较各自捉来的蜗牛,说说它们的不同点与相同点。 (5)全班进行交流。(师相机板书:外形:壳、头、足、眼) 4.观察蜗牛吃什么? (1)观察要求:先将蜗牛饿一段时间,一般一天时间为宜,再来研究。 (2)取菜碟一个,以蜗牛为圆心,在圆心上等距离的地方放置一些切成小块的 菜叶,鸡蛋、西红柿、黄瓜、苹果皮等食物,观察蜗牛会朝哪个方向爬行,它们 喜欢吃什么样的食物?是怎样吃食物的? (3)各小组研究,将研究的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4)小组交流。 5.观察蜗牛怎样爬行。 (1)观察前,师出示观察要求:蜗牛靠身体的哪个部位来爬行的? (2)怎样爬行的? (3)爬的快慢怎样? (4)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可以把蜗牛放在玻璃上、手指上、铅笔上、尺子上 等,让它爬行。你发现了什么? (5)学生观察记录。 (6)学生汇报。 6.研究蜗牛对刺激的反应: (1)师提问:蜗牛对外界的刺激会是怎样的反应呢?我们如何探究? (2)生:用手触碰;滴醋然后观察。 (3)学生观察。 (4)汇报小结。 7.研究蜗牛的生活环境: (1)它们喜欢什么样的环境?想一想我们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找到蜗牛的? (2)是干燥还是潮湿的环境?是明亮还是黑暗的环境? (3)学生讨论。 (4)汇报研究结果。 三、总结 1.师提问: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生 1:我知道了蜗牛的身体长什么样子。 生 2:我看到了蜗牛吃菜叶,很可爱。 生 3:我知道怎么养蜗牛啦! …… 四、课后延伸,拓展研究。 1.根据我们今天的研究,设计一个蜗牛喜欢的家,将捉来的蜗牛饲养起来,比 比谁养的好,在饲养的过程中继续研究和发现其中的秘密;查找与蜗牛相关的资 料,寻找课前问题的答案;用研究蜗牛的方法去研究自己感兴趣的小动物。 【教学目标】 1.能对植物、动物、人进行观察,从它们的外形、生活方式、习性等方面比较 出它们的不同与相同。初步能用语言、文字、图表等表达和交流观察结果。 2.了解动物、植物与人的相同、不同之处,知道生命的共同特征。 3.认识到植物动物都是人类的好朋友。知道人类应该爱护保护它们,体会与动 物、植物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知道生物的共同特征。 【教学难点】 根据已有知识判别动物植物与人的相同、不同之处。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记录单。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先请同学们欣赏《多彩的生命世界》。(播放课件:多彩的生命世界) 你看到片中有哪些有生命的物体? 2.同学们找到了这么多,那蚂蚁、蛇等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是什么?(板书: 动物)大树、鲜花呢?(板书:植物)还有一类有生命的物体是什么?(板书: 人) 3.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动物、植物、人(揭示课题),看看它们之间有哪些相 同与不同,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看视频,感受世界丰富多彩,找出有生命的物体,踊跃交流。总结出它们分别 是动物、植物、人) 二、合作观察、探究新知 (一)比较动物植物的相同与不同 1.(课件演示)这是一只可爱的小兔子,它爱吃萝卜,它想比较一下自己和萝 卜有什么相同与不同?它自己又不会比较,我们帮帮它,好吗?那你能快速地找 到它们的相同和不同吗? (学生观察比较,找出兔子与萝卜的相同与不同,积极交流) 2.(根据学生交流简单板书)教师小结:现在老师想把这些不同点和相同点填 到下面这个图表里,(课件出示)你们会填吗?(学生观看教师板书,思考图表 的含义,填写方法) 3.这个图表表示什么? 讲述图表含义,填写方法。那我们一起填写。(课件演示)(学生听教师讲述, 理解,和老师共同完成填表) 4.还有一个动物着急了,就是(课件出示谜语)它——青蛙,生活在美丽的池 塘,它想让我们来比较一下它和荷花的相同和不同。现在我们分小组讨论,把找 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也填到图表里。请同学们大胆说出想法,多和同学交流,比 一比哪个小组找到的多?(学生分组讨论,填写图表) 5.展台展示,全班交流,补充。 6.刚才我们又是用图表的方法来比较两个物体的不同与相同,你们看看使用图 表有什么优点呢?(学生分析图表的优点,交流看法,了解图表的优点) 7.对,用图表表示更简单、清晰、一目了然。希望同学们以后在比较两个物体 时,多多使用这种方法。 (二)比较人和动物的相同与不同 1.前面我们比较的是动物和植物的不同与相同,下面有一个动物要来和我们人 进行比较,它是动物里面和人最相似的。猜对了,是黑猩猩,它要和我们人类比 较一下相同和不同?谁愿意代表人到前面和它比较? (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判断哪个动物和人类最相似) (小组讨论,找出人和黑猩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全班交流,先交流相同点) 2.我们为什么和黑猩猩有这么多相同地方啊?学生思考。 对,人和黑猩猩都是动物,都有相同的生命特征。 可为什么我们是人,它叫动物呢?人比动物高级在哪? (学生思考,回答。交流人和动物的不同点。) 3.人和动物最根本的区别是什么?(播放课件) 学生边观看课件:人类发明的工具。边思考,总结出——人会发明工具。 4.我们人和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就是:人会劳动,会创造性地思考。 (三)比较人、动物、植物的相同和不同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1.我们比较了动物和植物、动物和人,那么它们三者之间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 点?(学生思考、比较动物、植物、人三者之间相同和不同)小组讨论、发言交 流。 2.(出示课件)总结人、动物、植物之间的相同和不同。 3.(课件出示圆圈图)如果把“有生命的物体”填入大的圆圈里,那么“动物、 “植”、“人”应该分别填到哪个圆圈里? (学生观察圆圈图,思考填写方法。分组讨论,填写。) 4.你知道这个圆圈图表示什么吗?(汇报交流,尝试解释图表含义) (四)体验人与动植物和谐相处 1.动物、植物和我们人共同生活在地球这个大家园中,正是因为有了它们,我 们地球才变得美丽,五彩缤纷。可是还有很多人却在伤害这些美丽可爱的动物和 植物,你们看!(出示伤害动植物的课件)(观看课件图片,了解人类伤害动植 物的行为,心灵上受到震撼。) 2.看了以后,你又有什么感受? 3.如果没有了这些动植物,我们将怎样?我们能做些什么? (学生谈感受,意识到这种行为是不正确的,说出自己的认识和想法。) 4.介绍动物学家“珍•古德” 这是一位很了不起的动物学家,她叫珍•古德,从小就喜欢动物,11 岁就要到非 洲和动物生活在一起。她用了几十年时间多次到非洲大森林研究黑猩猩,和黑猩 猩生活在一起。她发现黑猩猩的生存环境正遭受严重破坏,数量急剧减少。所以 她呼吁人们保护环境,保护黑猩猩。 (观看课件:了解动物学家珍古德的事迹,意识到保护环境,保护动植物的重要 性。) (五)课后延伸,化为行动 让我们把语言变成实际行动,从爱护身边的小动物,植物做起,先让我们的家园 变得和谐美好,地球才会更美好。(课后能真正从实际行动上保护动植物,和它 们和谐相处。) 三、课堂练习 一、火眼金睛(辨辨对错) 1.骆驼没有水也能一直生活下去。( ) 2.有些在土里的小动物是不需要空气就能生存的。( ) 二、对号入座(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1.( )不是有生命物体的特征。 A 长大 B 呼吸 C 繁殖 D 会流动 2.牵牛花和金鱼都属于( ),它们都是有生命的物体。 A 植物 B 生物 C 动物 三、在下面圆圈图里的恰当位置填写:人、动物、植物、有生命的物体 【板书设计】 4.动物•植物•人 有生命的物体 植物 动物 人 第三单元 生命之源——水 1.生命离不开水 【教学目标】 1.知道水是生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动植物的生长、繁殖离不开水。 2.能够用不同的方法研究植物体内含水的多少。 3.意识到水哺育着地球上的所有生命。 【教学重点】 水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想各种方法,比较物体中的含水量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榨汁机、香蕉、桔子。 学生材料:提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水的作用的资料、每人准备一个桔子或橙子、 带材料袋中的透明试管,有根的小草。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赞美水,了解水的作用 1.多媒体出示“诗”: “因为有你,小草变得嫩绿;因为有你,鱼儿游得欢畅„„”读了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说) 2.对了,诗中赞美的是水,生命离不开水。(板书课题) 3.除了小诗中讲到的,你还知道哪些生物离不开水的例子?(指名说) 4.那我们照着黑板上的格式,你也来编一首小诗赞美一下水吧! 5.提问:你知道动植物为什么离不开水吗? 6.学生答。 7.师补充:水是生命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动植物体内占的比例很大,比 如,有些海洋动物体中的水占了百分之 98,人体肌肉里含水百分之 70,血液、 淋巴液含水百分之 90。水还是人体、动植物新陈代谢必不可少的物质之一。如 果没有水,养料不能吸收,废物不能排泄,光合作用不能进行,一切生命活动就 停止了,所以水是生命之源,生命离不开水! 二、知道水是生命体的必须,设计实验验证 1.我们每天从食物中吸取了很多水分,科学研究表明:正常人每天要摄取 2-3 升水,相当于一大雪碧瓶那么多。如果我们不吃食物能活两三个星期,可要是不 喝水,也许三天也活不了,那么你知道一棵小草每天喝多少水吗? 2.小组讨论,怎样设计实验来观察和验证。 3.学生交流实验设计,师生补充完善。 4.多媒体出示记录表时间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水面高度(厘米) 注意点:每天同一时间观察测量。 三、了解人体及食物的含水量 1.我们已经知道生物离开水,动植物体内也都有水,那么我们人体内究竟含多 少水呢?你猜猜看。 2.教师边讲解边画图:人体内有百分之 65 的水(圆圈),就是扇形面积部分, 我们把它涂上蓝色。 3.对照书中的各种食物的百分数,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在图中涂色。 4.过渡:顾名思义:水果是含水很多的,你平常喜欢吃水果吗?你吃过的水果 中觉得哪种含水最多,你是怎么知道的? 5.学生交流。 四、比较植物体内水分的多少 1.下面我们就来比较两种水果的含水量,香蕉和桔子。你先猜猜哪种含水量多? 2.你想用什么办法来证明? 3.学生交流。 4.老师也想到了一种办法,不过要借助一样现代化的工具。出示:“榨汁机”。 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吗?学生讨论实验步骤,并交流。 5.师根据学生的答案,示范操作。(注意:两次分别放入同体积的桔子和香蕉) 6.最后得出结论。 7.你还想比较哪些蔬菜或水果的含水量呢?课后我们自己可以想个办法去验证。 2.观察水 【教学目标】 1.会用自己的感官(眼、鼻、舌、手、耳朵)来观察水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 2.通过比较方法认识水是什么样的。 3.体会人体感官在认识事物上的重要性,理解用感官观察水要有顺序。 4.在观察、研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留心观察、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乐于合作 与交流,乐于探究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学习习惯。 5.培养学生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 运用科学方法认识水的性质。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不透明的瓶子。 学生材料:四杯不同的液体(牛奶、白醋、糖水和冷开水)、记录单。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猜一猜 1.师:猜猜看,老师手中的瓶子里装的是什么?(教师出示装有水的不透明瓶 子,晃动几下。) 2.学生猜测。 3.师:你为什么认为瓶子里装的是水(白醋、牛奶)呢?生:摇动瓶子的时候 发出了响声。 4.教师评价:你们说的都很有理有据。无论是牛奶、水还是白醋等装在瓶子里 摇动时都会发出声音。要想知道瓶子里装的到底是什么,我们该怎么做呢? 生:打开瓶盖,看一下。生:闻一下。 5.师:哪种方法是最科学的呢?我们今天就来探究一下观察物体的方法。如果 4 个烧杯分别装有牛奶、白醋、糖水和冷开水、你有什么办法找到冷开水? 6.分组进行实验、填好记录纸。(老师行间巡视,参与学生的实验) 7.交流、评价学生的方法。(师:你是怎么知道其它三个杯子里装的不是水的?) 在判断的过程中随机板书:眼睛看 鼻子闻 舌头尝 手摸 8.教师评价:同学们真聪明,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帮老师找到了冷开水,而且 还说出了区分的方法,你们真了不起! 9.教师小结:认识物体常用的科学方法是,先用眼睛看,再用鼻子闻,用舌头 尝,用手摸等。不了解的物体,只能用眼睛看,千万不能随便闻和尝,以免对我 们的身体造成伤害。(联系一开始拿的农药瓶作进一步强调。) 二、观察水,描述水 1.师:下面我们就用刚才总结出的观察物体的方法仔细观察桌上这杯水是什么 样的?把你们的观察方法和结果填在记录表中。 2.学生组内观察并记录。 3.教师巡视,表扬观察、记录认真的小组。提醒学生用上各种观察方法。 4.教师组织学生汇报,强调看哪一组选用的方法最多,对水的描述最详细。随 即板书水的各种特点。(谁能用一句话告诉我们水有哪些特点?)生:水是没有 颜色、透明、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 5.评价优胜组,全班掌声表扬。 6.师小结: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 三、认识液体特征 1.观察实验:用一个有洞的方便袋装水,水从破口处流出。 2.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生:看到水从袋子里流到了水槽里。 生:听到了水流的声音。 3.实验:让塑料袋中的水流进容器中,再把容器中的水逐次倒入其他形状的容 器中。 4.提问:随着装水的容器的变化,水的形状也跟着发生了变化,由此可见:水 有固定的形状吗? 生:没有。 5.教师评价:说的太好啦!水会流动,是没有固定的形状,像具有水这样特点 的物体,我们把它叫做液体。谁能说说水是一种什么样的液体?(组织学生反复 说) 6.师小结:水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 四、体会水的作用,感受水给人们带来的自然之美 1.师:生活中我们处处用到水,早上起来我们就用到水洗脸刷牙,还有什么时 候也要用到水? 2.生:洗澡。生:洗脚。生:浇花 3.师:你知道在哪些地方有水?(组织学生回答) 4.师:不过并不是所有地方的水都像我们桌上杯里的水这么清,有些地方的水 就是黑的,而且发出了难闻的气味。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珍惜水。 【板书设计】 2.观察水 没有颜色、透明 没有气味 没有味道 液体 3.神奇的水 【教学目标】 1.知道水里加盐使沉在水里的蛋浮起来,再往里面加水,还可以使蛋再沉下去; 知道加盐,可以使蛋在水中的位置发生变化,加到一定时,蛋浮在水面;能构建 自己“密度”概念雏形。 2.能用图、简单文字和语言的结合,用自己的方式解释蛋上浮和下沉的原因; 在实践中,学会观察事实并记录,学会思考;表达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如语言、 文字还有图画。 3.让学生亲历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 知道水里加盐或减少盐,会增加和减少物体的浮力,因而改变物体的沉浮状态。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形成密度的雏形概念。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300ml 的水、一杯盐、一个盐勺、一个搅拌勺、一个舀蛋勺、一颗鹌 鹑蛋等。 【教学时间】 2 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谈话导入 1.(出示鹌鹑蛋)看,一个鹌鹑蛋,把它放进水里,会怎样? 2.师:试试!要使它浮起来,怎么办? 3.师:好,加一勺试试(用白色小盐勺,舀满,轻轻敲打,用直尺沿着勺子, 迅速的把多余的盐推回被子。用搅拌勺搅拌,勺子不碰杯壁和杯底,勺子在水中 按一个方向轻轻的搅拌。仔细观察,盐在水中的变化——生说慢慢变少变小,完 全看不见,均匀溶解,慢慢扩散到每一个角落。等水静止完全溶解。) 4.师:看不见了,盐还在水里吗?用舀蛋大勺把鹌鹑蛋沿着杯壁轻轻的放至水 底,请观察?请一位同学把你看到的事实,用图表示出来!和我们观察到事实一 样吗?(是的或者不对,蛋没有靠近杯底,教师调整)咦,加盐了,蛋却没有浮 上来啊?(再加盐)你说说再加盐的理由是?(加盐,蛋受到的浮力越来越大或 盐在水中的距离越来越密,蛋就浮起来了!)我们再加盐,加几勺呢?(生猜测:3、 4、6 等)把你的猜测画出来,蛋在水中的位置,及盐的数量? 二、探究活动 (一)游戏--完成四个标准动作 1.师:请看视频(材料:300ml 的水、一杯盐、一个盐勺、一个搅拌勺、一个 舀蛋勺、一颗鹌鹑蛋)谁能用最少的盐让鹌鹑蛋在水中完成这四个标准动作?你 打算怎么做?小组讨论一分钟后汇报(一勺一勺的加) 2.挑战即将开始,下面是老师对你们活动的要求: A.取盐要标准,一勺一勺加盐,轻轻搅拌,充分溶解。 B.等候水静止,小心放蛋至水底。 C.水沥尽,取蛋放回,记录盐的数量及蛋的状态及位置。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请仔细观察,高效合作。请及时把你的发现记录下来。 3.学生实验。 4.学生汇报。 (二)师生互动 整理信息 1.师:你们有什么发现?请第其他小组同学汇报请结合你的记录单交流你们的 发现,其他成员也可以补充,。加盐,为什么蛋就浮来了呢?谁来解释?关系, 同学们,当我们的文字和语言都无法解释清楚我们的想法时,可以用图来辅助我 们。假如我们把一勺盐用四个圆点来表示,均匀溶解在这杯水里。两勺盐呢?(八 个点)你来摆,三勺盐呢?(12 个点)。现在,你来尝试解释下蛋浮起来的原 因可能是?谁也来试试? (三)思维检测 1.师:(教师操作,往杯里加水,蛋一次性沉到水底)盐还是一样的多!为什么鸡 蛋还是沉下去了呢?(因为水多了,盐之间的距离就大了或者是盐的密集度小了。 受到的浮力变小了,就沉下去了?) 2.同学们,你们能利用这个原理,完成游戏达人的另一个挑战吗? 材料:一杯的清水,一个 20ml 的注射器,你能完成悬浮、立正、卧倒的动作吗? 看谁控制得好! (四)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两次探究活动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生小结。 三、拓展 拓展一:除了盐,还有什么也可以做到,可让鸡蛋在水中跳舞?(小组讨论:味 精、糖等像盐一样等物质) 拓展二:(取同学桌上一杯盐水)能不能让沉下去的小瓶子再浮起来呢?你们会 怎么做? 4.地球上的水 【教学目标】 1.了解自然界水资源的分布,知道淡水资源十分有限。 2.知道污染的水对自然界和人类自身有害。 3.知道大部分的水污染是人类造成的。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查阅、收集我国和世界上水资源缺乏的状况,了解我国水污染的情况; 托盘、带刻度玻璃杯、50 毫升小烧杯、勺子、水槽、铁架台、小水泵、自制模 拟实验器材等。 【教学时间】 2 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结合课前小游戏:生命离不开水) 1.教师:生命离不开水,地球上的各种生物都离不开水的滋养,今天,我们就 来了解地球上的水。(幻灯出示课题,并板书) 二、欣赏自然界中的各种水体的美丽,认识各种水体在地球上的分布 1.问:你们知道地球上哪些地方有水吗? 学生回答交流自己的了解。 2.通过媒体(图片、视频)传递更全面的“水的分布”的信息,以及自然界中 美丽水体的形态,增加学生对水体不同形态的认识,感受水体的美丽。 3.环节小结:地球上的水很美,也很多。 三、认识很多地方缺水的情况 1.教师:既然地球上的水这么多,为什么我们还总是提倡节约用水呢?到底地 球上的水是充足还是缺乏呢? 2.学生讲述交流“地球上很多地方很缺水”的资料信息,然后通过媒体补充、 教师引导说明来强化缺水的状况。 四、分析认识地球上可利用淡水资源之少 (一)对比地球上海洋、咸水与淡水资源的多少。 1.学生观察扇形统计图,比较两者数量上的悬殊。 2.教师:3%也就是 100 份中的 3 份,大约相当于 30 份中的一份,如果地球上 全部的水有这样一杯,老师已经在杯子上标出了 30 格的刻度,请问淡水占几格? 你能取出相当于淡水的那一份盛放在一个小烧杯里吗? 3.在引导学生理解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动手操作活动来感知体验和比较淡水、 海(咸)水两者数量上的悬殊。 (二)对比认识可利用淡水资源在所有淡水资源储量中所占的比例。 1.学生继续观察扇形统计图,教师引导(指统计图):整个圆形表示所有的淡 水,他们也包括很多不同的类型。 2.讨论:各种不同的淡水资源中哪些是比较容易被人们利用的? 3.学生讨论后汇报并阐述理由。 4.师明确:河流、湖泊和浅层地下水是比较容易被利用起来的。 5.再次通过动手操作活动,按十分之一的比例从第一次取出的“淡水”中取出“可 利用淡水”,6.通过观察比较和“一杯”、“一勺”、“一滴”的类比来感知 体验可利用淡水资源的有限。 7.师小结:“水资源的整体情况是:海洋、咸水多;淡水少。”(黑板上贴比例 图并板书文字) (三)有关节水、护水的有关法律意识的渗透。 1.教师讲述:“我们国家已经制定了许多有关保护水资源的法律,就是为了保 护我们洁净的淡水资源不被破坏,比如《中华人名共和国水法》、《中华人名共 和国水土保持法》……” 五、认识水资源受到污染的情况 1.学生交流自己查阅收集到的水污染情况。 2.通过多媒体课件补充和加深学生对水污染严重程度的了解。 3.教师:“到底是谁污染了我们的水资源?” 4.分析总结:水污染主要是人类自己造成的,主要来自于人类工业、农业、生 活三个方面的活动。(板书) 5.模拟实验:通过模拟一条清澈的小河被污染的过程,强化学生对水污染的了 解,增强他们对污染水的行为的反感,坚定他们绝不污染水的决心。 六、小结下课。 【板书设计】 4.地球上的水 海洋 咸水多 农业污染 湖泊 淡水少 工业污染 生活污染 第四单元 它们是什么做的 1.常见材料 【教学目标】 1.能够用看、摸、比较等科学探究方法研究身边的物体是由哪些材料做的。 2.认识一些常见材料,知道身边的物体都是由材料做成的,不同的材料可以做 成不同的物体,一种物体不一定是一种材料做成的。 3.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不断发明、生产新材料,从而改善我们的生活。 4.愿意与同学合作并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 【教学重点】 对棉布、尼龙进行对比探究。 【教学难点】 区别比较常见布料的特点。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课前调查身边的材料、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记录单。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比一比谁认识的材料多 1.谈话:同学们,课前你们对自己熟悉的场做了调查,有哪些物品?用哪种材 料做的?下面请各个小组交流谈论,汇报调查结果。 2.学生汇报。 希望学生分组汇报出不同场所物品所制作的材料。 一组用拍照的方法调查了我们教室里的材料:黑板、桌椅、窗户。 二组用画图的方法调查了图书馆:书、窗户、灯、书架、 三组调查厨房:锅、碗、瓶子、刀 四组实验室,我们用表格的方式记录:桌子、椅子、塑料、水管、窗帘。 二、深入研究身边,材料的特性 1.提问: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汇报的也比较全面,观察记录的方法多样化, 你知道这些常见的物品为什么用这种材料制作吗?今天我们来研究研究。 2.你们调查时候运用了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的方法。我们可以怎样观察? 由表及里,从上到下,还可以对比着观察。 3.谈话:我身边就有这么多物品,下面请各个小组自由选择一件你们身边的物 品,用你们自己喜欢并认为有效的方法仔细研究一下,看看它们又是分别用什么 东西做成的。为什么要用这种东西做?并用像、轻、薄、结石这种说明特性的一 两个关键词描述出来。写在表格中。 4.学生自由研究并交流各自的研究成果。 5.师生共同小结:我们把这些能做成物品的东西叫“材料”。 6.提问: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研究自己身边的物品,如文具用品等,看看它 们分别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试着发现一些黑板上还未列出的材料,能行吗? 7.学生研究自己身边的物品并交流研究中的发现。 8.师生共同小结,引出课题:我们把黑板上写的这些材料叫做“常见材料”。 三、自主探究了解材料的分类 1.过渡语:有的物品是用多种材料制成的。 2.有些同种材料可以做成不同物品,比如格尺有的用软塑料,有的用硬塑料做 的。 3.我们今天认识了这么多材料,了解了他们的特点,怎样区分他们呢?请你给 这些物品分类,想想按照什么标准分类好? 4.学生:按照颜色、形状、材质、可回收不可回收、天然人造材料。 5.教师:看来分类的方法很多,一会先请同学们分分类,再打开平板电脑,找 到录像和文字资料先了解分类的方法,参考科学家使用分类方法分类,天然和人 造材料来划分,然后汇报通过分类研究你了解到了什么。 6.教师:通过分类研究你了解到了什么。 7.教师提供有关“纳米材料、高分子材料、超导材料、新型金属”等新材料的 资料,让学生阅读、研究。 8.学生自行分类再阅读、研究,并谈一谈自己的研究结果。 9.学生小组汇报: 一组:天然材料是来自于大自然的材料。 人造材料是天然材料经过加工。 二组:了解到人造是怎样从天然材料加工而来的,纤维经过加工做成的,矿经过 提炼,加工做成铁器,棉花经过加工做成棉布,玻璃是在沙子中提取二氧化硅做 成的。 三组:我们组给材料分类,天然材料有……玉和陶瓷我们有异议。 四组:我们组了解到现代的新型材料有纳米材料、超导材料。 四、请你设计发明一种未来新型材料,你想设计什么发明什么?用来做什么? 五、课堂总结 1.谈话:同学们,今天的学习快要结束了,让我们一起来交流我们的收获吧! 2.学生交流各自的收获。 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让我们放飞科学的梦想,设计出更多更好的材料为人 类服务! 2.纸 【教学目标】 1.知道纸的一般特性和常见用途,并能把纸的性质和用途联系起来。 2.能够运用感官和工具,对纸进行深入的探究。 3.意识到保护天然资源的重要性,养成节约用纸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了解纸的一些特性和特点。 【教学难点】 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小组合作实验,探究不同纸的特点。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各种纸及纸制品,检测纸性质的工具。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了解纸的有关知识 (一)了解纸的发展史 1.谈话:你知道纸是哪国人首先发明的吗?(中国人) 2.师:对,造纸的技术也是中国人发明的,比西方国家早了一千多年呢!说道 说到造纸术,就说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哪四大发明?(印刷术、造纸术、指 南针和火药)这四大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世界文明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 (二)了解纸在生活中的用途 1.随着科技的进步,纸的品种越来越多,用途也越来越广。在我们的生活中就 有很多纸制品。老师收集了好多,谁能来为我们介绍一下吗? 2.课件展示收集的纸制品(纸扇、灯笼、纸杯、尿不湿),并引导学生说出用 途。 3.小组内相互交流。 4.生活中的纸制品可真多呀!听了大家的介绍,我在想:这些都是用同一种纸 做成的吗?(不是)为什么要用不同的纸做呢?(不可能用饮水杯的纸来做尿不 湿……) 小结:从刚才的交流中,我们发现这些不同的纸,有着许多有趣的性质,这节课, 我们就来研究它们。 二、自主探究,研究纸的特点 (一)问题提出 1.提出问题 师:你想到研究纸的哪些性质呢?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板书:结实、光滑、吸水、厚薄、软硬…… 2.梳理问题。 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一节课我们是研究不完的。这里面有的问题是 很简单的,很容易就能解决,同学们可以在课后去研究。今天这节课上我们就来 重点研究纸的结实程度、吸水性、两个性质。 (二)问题探究 1.研究同种纸的结实程度。 (1)下面我们首先研究纸的结实程度。老师有一张卫生纸,我一直很想知道: 它不同方向的结实程度是不是一样的?我们按照上面的条纹,左右方向,称为“横 向”,上下称为“纵向”。我把它裁开,(教师裁纸)你们猜猜,那个方向的纸 条结实? 师:争论下去没结果,动手试一试才能确定。你们准备怎样试呢?(学生思考) (2)讨论确定研究方法. 生:把它们套在一起拉一拉,看谁先断了,说明这个方向的不结实。 师::怎么拉?(学生演示拉的方法)你们同意吗? 师:把它们剪得一样长。请你来拉拉看(生试拉)结果如何?(横的断了,它没 有纵的结实)你们都想试试,是吗?老师为大家准备好了纵向、横向裁下的两条 长宽一样的纸条。那就试试吧! (3)学生动手实验。 (4)交流实验结果。 师:结果如何?(我们也是横的断了……)把横向纸条举起来让我看看,都一样 呀!这可真神奇呀!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发现:同种纸横向纵向的结实程度不相 同。 2.研究吸水性。 (1)刚刚我们研究的是结实程度。那其他这些性质如何呢?老师为同学们准备 了三种不同的纸,让大家进行比较研究。你们想针对那个问题进行研究呢?小组 快速商量一下。(小组快速决定) 师:大家都想研究的吸水性实验要用什么方法进行呢?小组内讨论一下。我们可 要比,哪个小组的实验更科学更公平了。 师:交流一下你们的实验方法吧。其他小组注意听,他们的方法有没有什么不完 善的地方?给点补充或建议。 A.生:用滴管同时分别往每一种纸上只滴一滴水,看哪种纸上的水印“长”得 最大。 师:你为什么要求在每种纸上只滴一滴水呢? 生:因为只有向每一种纸都滴相同多的水,才能正确比较出水迹的大小。 师:大家都同意你们小组的方案,你能演示给大家看一下吗?第三小组上前演示: 由一个同学依次向每一种纸滴一滴水。 师:同学们赞同他的想法吗?(赞同)还有哪些小组跟她们研究主题一样的?有 没有建议?还有别的方法吗? B.生:将所有的大小相同纸都放在水里浸湿,然后分别将每一种纸上的水挤到 一个瓶子里,再来比较哪一瓶里装的水多一些,就说明哪种纸吸水吸得多。 生:我对他的方法有一点补充,应该将所有的纸同时放入水里浸湿,然后还要同 时取出来,再挤出水来比较。 师:你们小组接受他的建议吗?其他小组还有别的方法吗? 师:每个小组采用一种方法进行实验,要明确只有规范的实验操作,结果才准确! (2)提出合作要求,小组进行研究 实验前,我提两个要求:一是小组长组织好你们组的活动,小组成员要积极参与, 密切配合,安安静静做试验;二是小组内分工要明确,做好记录,保护好实验器 材。能做到吗?赶紧分分工,开始实验吧! (3)汇报交流. ①分组汇报研究成果 师:同学们收拾一下,把工具放入材料篮,坐好。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小组 的研究结果。你们组是怎么研究的,有什么发现? ②成果共享。 提问:针对大家的研究成果,你又有什么收获? (4)我们现在知道了:不同的纸性质不同,所以用途也不同。我们更清楚地知 道了,为什么生活中的纸制品要用不同的纸来制作了吧! 三、总结下课,倡导节约用纸 1.谈感受,知道节约用纸。 2.课件出示节约用纸口号进行小结。 师:你们说得很对,同学们,那就让我们共同来——节约一张纸、净化一滴水、 保护一片绿吧! 【板书设计】 2.纸 结实 蔡伦 造纸术 细密 四大发明之一 吸水 透光 3.纺织材料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及适当的工具,对常见的几种纺织材料进行研究和识别。 知道这些材料的主要区别及特点和用途。 2.意识到人们为了满足各种需求,在不断研究、发明、生产新的纺织材料。 3.形成善于合作、乐于交流的习惯。 【教学重点】 了解一些纺织材料的性质差异。 【教学难点】 如何正确比纺织材料的吸水性,结实程度和燃烧气味。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棉、尼龙、羊毛、丝绸,放大镜、烧杯、水每组各一份。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成语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这个成语“衣食住行”大家都知道吗?为什么把“衣”放在第一位呢? 2.师: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待人接物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衣着。早在 西汉时期,中国以出口丝绸与西方互通往来,形成了一条非常有名的丝绸之路, 它正是以纺织材料命名的。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探寻纺织材料吧。(板书课 题) 二、初步认识各种纺织材料 1.认识各种各样的纺织材料。 (1)今天老师也带来了四种纺织材料,他们是什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 打开白色的袋子,来观察这些纺织材料吧。 (2)汇报:这些是什么。(看一看、摸一摸)再汇报感受。 (3)我们了解了棉布、羊毛、丝绸、尼龙,这些纺织材料。同学们根据之前的 学习分分类吧! (天然纤维和人造纤维) 2.讲述:那我们平时穿的衣服是由哪些材料制成的?其实我们每件衣服都有它 的成分标识,每一个厂家都把标识夹在衣领或衣缝处,以便于我们了解,老师还 带来了一些成分标识,是什么呢?在什么地方见过呢?那我们的校服是由什么材 料制成的,我们互相说一说吧!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 3.教师总结:我们刚刚通过成分标识。了解到了棉、尼龙、羊毛、涤纶、聚脂…… 等纺织材料。 三、活动 1.研究比较棉布和尼龙的不同。 (1)讲述:今天我们选取两种材料尼龙和棉布,通过实验来比较这两种纺织材 料的不同。 (2)比较结实程度实验。 从布料中抽出纤维:用放大镜观察;再用手拉一拉。 (3)比较吸水性实验。 把它们同时沉入水中,一段时间后(3 分钟),比较一下看哪种布料吸的水多? (4)比较气味实验。 将棉布和尼龙分别烧一烧,然后用手扇着闻一闻。 (5)通过刚刚的实验,了解到尼龙与棉布的不同,他们各具特色,人民可以根 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的纺织材料,但在人类早期我们的祖先用兽皮和树叶裹 体,后来逐渐掌握了纺织技术,大规模的生成丝绸制品,与西方开始贸易往来, 形成了课前我们提到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从古至今是中西方交往的重要通道, 到了近代,人工合成纤维技术的发展,又给纺织材料增添了许多新的成员。新型 纳米衣服,用纳米线编织的新型衣服,既产生热量又可以保持来自身体内的温度, 比普通衣服要暖和得多,节省了大量的能源消耗,让人们不再为取暖发愁。鲨鱼 装:模仿鲨鱼的皮肤大大减少水的阻力,使游泳者像鲨鱼一样快速的游动。那你 们还知道哪些新型材料呢? 四、拓展 现在请同学们开动脑筋,想象一下未来的我们会穿上什么样的衣服呢? 五、作业 请同学收集一些纺织材料,分出天然纤维和人造纤维。 【板书设计】 3.纺织材料 棉布 羊毛 天然纤维 丝绸 人造纤维 尼龙 4. 金属(锅的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实验,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方法认识金属,并知道金属有硬度、有光泽、易导热、 有延展性等共同特征。 2.学生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使自己的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3.学生在选择材料的基础上,知道金属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金属的用途,但同时还需 考虑如价格等其他因素。 【教学重点】 探究金属的共同特征。 【教学难点】 指导选材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塑料、铁、木棒、铜,工具,记录单每组各一份。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联系生活,问题导入 1.师:老师想请大家帮一个忙,我想做一口既(漂亮、耐用,又方便打造、经 济实惠的)锅送给我的厨师朋友!你打算选用什么材料?追问为什么用这种材 料? 生:(1)铁,因为硬、价钱便宜;这是你选择材料的一个标准。 (2)金,漂亮、闪亮,看光泽我们选择的标准是要亮。 (3)合金,不生锈也就就是要让它更漂亮,看它的光泽度,我们应该选光泽 亮的、硬。 (4)导热好,铁和木头相比不容易烧焦,说明它耐高温,容易把饭做熟,也 就是能导热,我们要选择导热好的材料。 (5)选择软的材料好打造,这个你所谓的软就是好变形吧?太软的话都成了 一摊泥了,就不能打造塑形了,应该选择容易变形的材料。 (6)保温性能好,那是就是这个材料隔热性能好,如果我要做饭,火的温度 被材料挡住了,里面的饭能熟的那么快吗?看来这个标准不合适。 及时板书:硬度(硬)价格(便宜)导热(好)光泽(亮)变形(容易) 二、探索验证,认识金属的性质 1.师:这些就是大家根据生活经验对选材提出一种假想,到底是不是这样呢? 我们应该怎么做? 生:做实验,试一试。 2.师:老师给大家准备了 5 种材料,谁能说一说它们分别都是什么呢? 生:塑料、铁、木棒、铜。 3.师:你是根据什么分辨的呢? 生:颜色。 4.师:看来利用眼睛看是一种观察识别材料的好方法,但是不能完全帮我们正 确的区分材料。(出示:材料名称) 5.师:那么还可以用什么样的办法去研究材料呢? 生:用手掰。 师:是要研究什么呢? 生:硬不硬。 师:做锅应选择什么样的材料呢? 生:硬的。 6.师:还能怎么做呢? 生:小刀刻一刻看他硬不硬。 师:是个好方法,但是它有一点危险,那么除了用小刀还能用什么样的办法来检 验它的硬度呢?不过你给了我们一个很好地认识物体的方法,我们可以利用工具 来观察。 (无语,学生思考) 7.师:我们除了利用感官观察物体,我们还可以借助工具来观察。老师给大家 准备了一些工具(出示:工具)。 师:锉刀——用来打磨物体,可以检验黑板上的哪一个标准呢? 生:光泽 师;利用热水和锤子你又打算怎么做呢? 生:用热水,看热不热。 师:你们的意思是要研究导热性吧?那应该怎么看,摸哪个地方呢?如果摸见热 说明什么? 生:导热性好。 师:不热呢? 生:导热性不好。 师:锤子——用它准备检验哪个标准? 师:我刚才已经选择了一个非常简便的方法来检验材料的硬度,那么用锤子砸后, 我们可以看什么呢? 生:看硬度。 师:这是不是要看他的变形程度呢?大家要选择容易变形的还是不容易变形的 呢? 生:看扁不扁、弯不弯。生:容易 8.师:为了方便我们在课堂上的研究,请每个小组选择自己最想研究的一项内 容,现在老师给大家讨论一下,看哪个小组最先讨论出结果。 学生选择实验方法 板书:组别 9.师:我们应该像科学家一样规范的操作实验,请大家认真看视频,了解你们 组的实验应该怎样完成。(播放视频) 10.师:刚才视频中老师只演示了一种材料的试验方法,那我们现在有 5 种材料, 大家应该依次有序的操作,并将观察到的现象及时的填写在学习单上,而且要给 它们的性能排序,方便我们选材,老师只给大家 6 分钟的时间,比一比哪个小组 合作的又快又有序。 发材料。板书:汇总表铜 铁 铝 塑料 竹,指导学生实验。 11.汇报整理: 每一项性质所做的小组都要汇报,而且板书整理,学生要代表小组汇报完整,所 以要说我们是几组,我们组研究的是……,我们组的研究结果是……,我们组的 排序是…… 小组补充:你同意塑料和竹棒不参与排序么?那你们组的排序又是什么呢? 12.家观察到的变形,就是希望这个材料在打造过程中,容易变扁而不断裂,其 实科学把它称之为延展性。记住这个名词了吗?大声的念出来。 板书:变形改延展,容易改好 13.师:刚才我们都只研究了一种,大家想不想再次尝试其他的方法? 师:看看你们的结果和黑板上的哪个排序结果一样!(老师给大家 3 分钟)看哪 个小组完成的最快。 生:想 生:做实验汇报统一标准 14.师:价格老师通过对市场的考查,给大家由便宜到贵排一下序。 板书:铁 1 铝 2 铜 3 15.师:好(回到课前问题)既然一样,大家准备选择哪种材料做锅呢? 生:铁,排序靠前 16.师:感谢大家用科学的方法选择了正确的材料。其实,我们在选材的过程中 发现,塑料棒和竹棒在这些选材标准中,它们俩明显不像铜铁铝那么好,所以我 们科学上就把像铜、铁、铝一样有类似性质的材料叫做金属。 板书:金属 三、总结全课,适当拓展 1.师:老师觉得大家真了不起,既帮老师选择了材料,同时还认识了金属,生 活中的你还见过什么物品是用金属制作的呢?它又用到了金属的哪个性质呢? 生:金项链:有光泽,铅笔盒:铁比较硬…… 2.师:金属除了我们刚才研究的,还有很多其他方面性质,比如导电性……课 后大家还可以像我们今天这样继续研究。 【板书设计】 4.金属(锅的设计) 铜 铁 铝 竹 塑料 硬度(硬) 光泽(亮) 导热(好) 变形(容易) 价格(便宜) 5.塑料 【教学目标】 1.了解人造材料——塑料。 2.能够将人造材料与天然材料在作用上对比。 3.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人造材料和天然材料的比较,了解塑料的优点。 【教学难点】 体会减少塑料污染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常见的塑料制品。 【教学时间】 2 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1.讲解并提出问题:塑料是一种用途广泛的人造材料。找一找我们身边哪些物品 是由塑料制成的。学生思考后回答:桶、杯、电视、录音机、笔、水管等。 2.讲解:塑料的用途可真多呀!可以说塑料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材料。 那么塑料与普通的天然材料作用上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呢? 二、探究塑料的优点和缺点 (一)了解塑料的优点 1.塑料到底有哪些优点呢?老师给每个小组带来一些物品,请大家在小组内看 一看,摸一摸,比一比,想一想、找出塑料的优点,记录印发的表格上。 (1)塑料尺和木尺。 (2)塑料口袋和纸口袋。 (3)塑料杯和玻璃杯。 (4)塑料盆和陶瓷盆。 (5)塑料凳和木椅(学生在小组内探索,交流)。 2.各小组汇报塑料的优点。 3.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正因为塑料有这么多的优点,所以它深受人们的欢迎, 在生活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而且它还在不断地发展着。你们看(课件出示新 型塑料),现在已经研制出了抗菌塑料、纳米塑料、生物塑料、防弹塑料、塑料 血液,塑料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感知塑料的缺点 1.塑料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它却被英国媒体评为“人 类最糟糕的发明”!这是为什么呢?(污染环境) 2.对,其实不仅仅是塑料袋,那些塑料饭盒、饮料瓶等所有塑料废弃物造成的 污染都叫白色污染。课前同学们收集了有关白色污染的资料,谁愿意展示一下? (学生展示资料) 3.是啊,白色污染严重地威胁着我们的生活。你们看,播放白色污染视频。 4.看了这些,你们有什么感受? 5.多么触目惊心啊!白色污染已然成为困扰全球环境的一大难题!塑料垃圾很 难分解,一般要过二百至四百年,有的可达 500 年;在天然堆放过程中会产生甲 烷等可燃气,容易引起火灾事故;它破坏市容、景观,导致农作物减产、动物生 病,甚至死亡,使水质变坏;产生有害气体,污染空气,污染地下水,严重地危 及周围环境…现在白色污染已然成为困扰全球环境的一大难题! (三)防治白色污染 1.人们厌恶“白色污染”,于是开始怪塑料。你认为“白色污染”是塑料的错 吗? 2.我们该如何合理利用塑料,减少白色污染呢? 3.介绍易降解的新型塑料。 三、总结延伸,合理利用塑料 1.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2.小结:塑料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但同时也带来了“白色污染”。 让我们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合理利用塑料,为减少“白色污染” 出一份力,好吗? 【板书设计】 5.塑料 优点:轻便、价格便宜、色彩鲜艳、耐用 缺点:不易降解 第五单元 提出问题 1.尽可能多地提出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提问题既是人的天性,也是科学探究的起点。 2.知道问题有多种来源,可以从观察、怀疑、制作过程中提问。 3.能针对特定的对象和过程,尽可能多地提出问题。 【教学重点】 在观察、怀疑、制作过程中尽可能多地提出问题。 【教学难点】 在怀疑流行说法中提出问题。能针对某一事物提出一系列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玻璃杯、水、硬纸板。学生自备彩纸。问题记录纸。 【教学时间】 2 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课前观看动画片。)刚才的动画片你们喜欢吗?喜欢动画片里的谁?为什 么喜欢?(小男孩,爱动脑筋。) 你是不是爱动脑的孩子呢?让我来做个检测。 2.大家坐正了,保持安静。给你们看个东西。 杯子装满水,盖上纸,纸不会掉落。 3.交流。 有没有什么想问的?(学生举手) 4.过渡:同学们的问题可真不少。“爱提问是人类好奇的天性,也是科学探究 活动的起点。”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多地提出问题》(出示课题) 二、问题从哪里来? 怎样才能提出许许多多的问题?这些科学问题都从哪里来呢? (一)方法一:观察中提问 1.让我们走进厨房,一起去看一看。 指名读要求。(仔细观察厨房中的现象,看你能提出多少问题?)给你一些时间 观察和思考,将你想提的问题写在记录纸上。比比谁提的问题多! 2.交流。 (1)你想提几个问题?是哪些问题?你呢?你注意到了锅里在冒热气,提出了 问题。 (2)你观察到小女孩在搅动锅里的食物,想知道为什么,也提出了问题。真棒! (3)你还看到锅下的火焰并不是红色,而是蓝色的,又一个问题出现了,观察 真够细致的。 (4)你连小朋友的表情都注意到了,真是不肯放过任何细节呢。问题就这样诞 生了…… (5)刚才同学们细致观察图片中的每一个细节,结合生活经验,想到了许多许 多问题。 (6)看来细致观察能帮助我们提出问题。(板书:细致观察)科学家法布尔就 是这样做的,让我们来听听他的故事。 (7)法布尔在对大自然尤其是昆虫的细致观察中,提出了许许多多的问题, (8)所以我们今天才能读到有趣的《昆虫记》这部不朽的传世之作。 (二)方法二:质疑中提问 伽利略也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你们特别喜欢玩的望远镜就是他发明的。他也是 一个特别爱提问题的人。这里也有个关于他的小故事。 1.指名读故事。 2.从故事中你读懂了什么? 可见要提出问题,我们还要不迷信,敢于质疑权威的说法,和一些大家都认为的 正确的说法。(板书:敢于质疑) 3.你们有没有对对一些权威的说法或别人的说法产生过怀疑? 养金鱼时妈妈会 提醒你,金鱼要少喂一点,不然会胀死的。 有人说“冬虫夏草”冬天会变成虫, 夏天会变成草。对这些说法你产生过怀疑吗? 你还对哪些说法产生过怀疑?在组内互相说一说。 4.交流:在哪里听到或看到过什么说法,你提出了什么问题? (三)方法三:制作中提问 1.动了半节课脑筋,有点累了,我们玩一会儿吧。玩什么呢?折飞机比赛好不 好?有个要求,铃声响要立即回到座位上坐正。 2.刚才同学们在折飞机的过程中有没有想到什么问题?把你想到的问题写下来。 我来统计一下,你们提出了几个问题?(一个、两个)有 更多的吗?恭喜你成 为咱班爱提问题的小博士。你们都提出了哪些问题呀? (飞机折成什么形状才能飞得更远?为什么我的飞机会拐弯呢?他的飞机为什 么飞得那么穏?) 3.看来同学们玩的时候也没闲着,在飞机的制作过程中又提出不少问题。(板 书科学制作) 三、小结 1.这节课大家学得开心吗?你有了哪些收获? 2.其实,提问题的途径远不只这三种,你们认为还有哪些途径? 3.只要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游戏中多多动脑,一定能提出更多的问题。前苏 联心理学家杜伦孟德说:一个不想思考的人是顽固者,一个不能思考的人是傻瓜, 一个不敢思考的人是奴隶。相信谁都不想做傻瓜、做奴隶,那就做个爱思考、爱 提问、勇于探索、乐于实践的孩子吧。 【板书设计】 1.尽可能多地提出问题 敢于质疑 仔细观察 制作 实验 2.选择能研究的问题 【教学目标】 1.学会配置吹泡泡的溶液;学会提问题并分析问题,从众多的问题中筛选出适 合自己研究的问题。 2.比较问题研究的可行性,找出问题的核心。 提出问题 3.在观察、研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留心观察、敢于提问,善于选择问题,乐于 合作与交流,乐于探究的行为。 【教学重点】 学会如何选择可研究的问题。 【教学难点】 把暂时不能研究的问题转化为目前可研究的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吹泡泡游戏需要用的配料:洗洁精、甘油、肥皂、肥皂粉、水、吸管、 量筒、铁丝,乒乓球、尺子 【教学时间】 2 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尽可能多的提出问题。提问题也是有诀窍的,如我们 可以在仔细观察各种现象中提出问题,也可以在科学小制作的过程中提出问题, 还可以对一些已有的结论提出怀疑。在提出更多的问题后,我们当然要想办法寻 找问题可能的原因,因为这是科学探究的必经过程。那么如何在众多的问题中选 择出适合我们小学生研究的问题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的问题。 2.引入课题(板书)选择能够研究的问题 二、玩游戏提问题 通过玩吹泡泡的游戏,要求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不断的提出新问题。 1.配制不同比例的溶液。 2.用吸管吹,注意用气要均匀。 3.用细铁丝弯成各种形状的框制造泡泡。(框框可以是平面的也可以是立体的) 4.想怎么吹就怎么吹,吹的花样越多越好。 在这个活动过程中,你发现了哪些问题?把它们记录下来: (1)为什么有的泡泡大有的泡泡小? (2)怎样才能把泡泡吹的大一些? (3)怎样才能把小泡泡吹到大泡泡里?… 三、如何寻找问题的答案 启发学生思考:为了获得这些问题的答案,你会怎么做?介绍获得这些问题的答 案的方法。 1.到图书馆或上网查资料 为了加深理解和保持记忆,我们可以自己制作信息卡。 指导学生看课文中的信息卡,指导学生分析信息卡包括哪些内容和怎样呈现。 2.自己通过观察和实验找答案。 指导研究乒乓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和什么因素有关,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分析 得出结论。 四、如何选择我们能研究的问题? 1.多提可能通过观察、实验、调查能够找到答案的问题。 2.多提与科学知识有关的问题。 和生物有关,和物体的运动变化有关,和地球天文有关的知识都是科学知识。 3.多提不涉及复杂知识的问题。 4.想办法把暂时不能研究的问题,转化成可以研究的问题。 五、拓展 依照以上的标准,选一个自己能够研究的有关吹泡泡的问题。 【板书设计】 2.选择能研究的问题 动手 简单 参考资料:吹泡泡溶液配方 1.吹泡泡溶液最佳配方:2 份洗涤剂,6 份水和 1~4 份的甘油。 减缓泡泡消失的方法:水的蒸发很快,水蒸发时,泡泡表面一破,泡泡就消失了, 因此,在泡泡溶液里必须加进一些物质,防止水的蒸发,这种具有收水性的物质 叫做吸湿物。甘油是一种吸湿液体,它与水形成了一种较弱的化学黏合,从而减 缓了水的蒸发速度。 肥皂水的调配会影响吹泡泡的效果。一般,以二份洗碗精加 6 份水调出的肥皂水 即可使用。若欲使泡泡持久,则配方改为 2 份洗碗精加 6 份水及 1 至 4 份的甘油。 把甘油倒了一点到水里,再倒了些洗衣粉,飞快地搅拌······,洗洁精(洗 衣粉)加水后放入少许食盐,或者甘油,就成泡泡水了 2.方法一:沫浴露+水+蜂蜜 方法二:胶水+洗洁净+水,比例是 1:2:3 方法三:肥皂,热水,彩色墨水(增加色彩)。 方法四:把一份液体香皂、1 份甘油、6 份水搅在一起,自制成泡泡水。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材料可以做成吹泡泡用的水,例如:把肥皂切碎溶於水中, 也可以用洗碗精或洗发精加水。经由实验证明,将浓度比较高的肥皂水、洗碗精 和洗发精三种溶液加在一起,可以让吹出来的泡泡较持久,不易破掉。另外一个 方法是:在肥皂水里加入一小匙的砂糖或少许的茶叶,放在阴暗处过夜后,就会 发现这种肥皂水吹出来的泡泡颜色不但鲜艳,而且比较不容易破裂。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