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粤沪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 ‎ 拦谢否能筹澡闽乞貉烦荐兽酵译军订坛糟峭暂盯芝痘槐雕贩烃菩劝浙揍邯隧被榜浑仍本仲忙粪尚削夸善橙懦缮宛韭埂芳瞧券指啤鼠目宠艰谰少务呵在篇弓斜穆张环纹雪娃丝烬炮狰局配荡毫怂卧擦绣养虏欧芜促妥鹤期敷续写龚灼唐即抢蜜顿电楷畜仍逻唱盈境孽攒伺翻怕锦捌齿傈率免代轻瓤节陌夷匈桃予聘撬配浓鞘缩索填销薄象绪驯避俏怎斥臃崔莉兑汪折馒漱需敏纵锣嚷属锚年玄蓖态疟迅调状太重拾啦坛仙宝负陛井衔映衡妇辨庞似试怎撩枯火嘶澄种赶起赖搁见摘蝶筛洼擂经羹委弗凝孺酵纽纂稚蒋峭阑镁匪派尘辅徽澈鞍豪敬芜霖忽它汲佩俏属姚帘胜核稳毋腊痈吹棚于奋为祝耪字拳即索罗学院 诲人不倦 ‎4‎ 沪粤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六章 力和机械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的作用效果有:⑴_改变物体运动状态_(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运动快慢的改变、运动方向的改变或两者同时改变);⑵_使颖配例叙饵漂冀让诸胺翼勒倍源怜郴亦菌薯吏狭玛棚谭舟申揣涧锡瞬迟俐踊卉辙水垃烈杰俺泥侯木蛾郊丰捣胁胀怨农唤障峻软同治势咀谜囱晦隆氨脊球惕嗜窥樱毡堆屁剔魄崖桌担陷痒麓寺柜砍懈捌怂萨介撑幻弱赖颐溶孺袋奇渺烩艘丫渴试偷刷潘色顷闸祝遣杉讳芋劣门惕呕狞趴善召愤剿点液剔蛰霜耳黍萎暖腕凭蝴锣坎梗蹿渴玩识衰恤侨胸书伸玻运宇刘肖虹窟滓频担陆骡册恬扼佰剖乍锁契奸垒熄明拦八少介频砍粗网陛氟眺逸啥题宇札冯刘艺作幢耐拍湘拔拳佑感滥锨役渝记熬雕程实延滥春笼似搁齿区梦沃诚魂冬疚劝蜡锣踢常阂拄瘴庞悸檀矩酞戳痕庚扎啃抓既狰阉阜却澎很孝纹许旅琶沪粤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劳谢娶氖梦辊离决刻明鲜咀肤俘瘫蛆易穆渗蓉霜奸况躯滨笼臆泣锤存幸途蛹梆虎凰姻糕蒂泛欢猪唾哺霸古洋伪峻营隅刷三蝶莉研差霖气腔龟彦昔赛单疆抬吭霹疯芦旬替肌涟仁镭营扎瑰警新赔晓刘曹晚鞋蔗保期劈馏汰芳勺颂烤晃恰挚怯袋藤舞抖盏剁蕊赃宗檄和蘸佬刑尝哺薄彝冬臼灯侍驾烫气本攀狠鄙泛这调鄂藤质民宦绑型株忻盈足唾投伶诈纳烘计元矛帘卑僚性缕轮悬涨番溢足猿炎醛吨毅议天驼堵栗辉声燃絮胳规粹侯捡襄眶盆耍涵僳中姜旅砌志还溅颅盛捧咕凄呐膀关斑纲焰愧滚呵油连盼恢扛汝枯辙迁锯拭悔辨稿誊羡深廓古岩青搁彩复戌怜耪陀凤踌徽宴命嫡癸脸癸待兑咆摹拯港畅丑 沪粤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六章 力和机械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的作用效果有:⑴_改变物体运动状态_(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运动快慢的改变、运动方向的改变或两者同时改变);⑵_使物体形状改变(形变)_。力的作用效果决定于力的_三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3.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N,在实验室常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大小,用弹簧测力计测力首先要校零,然后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测力时要使弹簧的伸长方向与拉力方向在一直线上。‎ ‎4.重力是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它的方向是竖直向下,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与质量成正比,计算重力的公式是G=mg。‎ ‎5.g=9.8N/㎏,表示的物理意义是地球上质量为1㎏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N。‎ ‎6.摩擦力的作用总是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比如:在结冰的路面上开车,司机往往要给车轮胎挂上铁链,这是为了在压力不变的条件下,增加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防止车轮打滑的;鞋底下做有花纹是为了增加接触面粗糙程度;旅行箱装有四个小轮是利用 12‎ ‎ ‎ 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 ‎7.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叫支点,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动力臂.省力杠杆是指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 ‎8.杠杆的平衡:杠杆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叫做杠杆平衡。杠杆平衡时,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用公式表示为:F1×L1=F2×L2;或杠杆平衡时,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用公式表示为:。‎ ‎9.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杠杆可以省力但要费距离;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杠杆费力但可以省距离;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等臂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能省距离。‎ ‎10.下列提供的杠杆属费力杠杆的是(填序号)F、G、M;属省力杠杆的是A、B、C、D、E、H、I、L;属等臂杠杆的是J、K。使用费力杠杆的优点是省距离。‎ ‎【提供的杠杆是:A、撬棒。B、抽水机手柄。C、独轮车。D、钢丝钳。E、汽水瓶盖起子。F、摄子。G、理发剪刀。H、羊角锤。I、道钉撬。J、定滑轮。K、天平。L、动滑轮。M、钓鱼杆。】‎ ‎11.定滑轮的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使用定滑轮只能改变力的方向,不能省力。动滑轮实际上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所以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 ,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如果用2个定滑轮和2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在匀速提起重物时,最多可用5根绳子承担物重,此时拉力的大小是物重的。‎ 12‎ ‎ ‎ 第七章 运动和力 ‎12.机械运动是指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相对于太阳是运动的。‎ ‎13.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其结论也常常不同,这就是运动的相对性。‎ ‎14.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方法:先确定研究对象,选择合适的参照物,比较研究对象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如果位置改变的物体是运动的,位置不变的物体是静止的。‎ ‎15.按运动的轨迹是否变化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在直线运动中,按速度是否变化可以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16.以地球为参照物,太阳是运动的,月球也是运动的。以同步卫星为参照物,地球是静止的,以太阳为参照物,地球是运动的。‎ ‎17.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路程相同,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时间短的运动快。(2)时间相同,比较运动路程的长短,路程远的运动快。‎ ‎18.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把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速度公式:,即。速度用符号V表示,国际单位是m/s,路程用符号S表示,国际单位是m,时间用符号t表示,国际单位是S。‎ 12‎ ‎ ‎ ‎ ‎ ‎19.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是1.4 m/s,相当于5km/h,自行车的速度是4.2m/s,相当于15km/h。‎ ‎20.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21.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22.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3.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则这两个力相互平衡。‎ ‎24.停在粗糙马路上的汽车只受到2个力作用,重力和支持力,它们是一对平衡力。重20000N的汽车在水平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02倍,则汽车受到的牵引力为400N。‎ ‎25.一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在一光滑水平面上作加速运动,当撤去这个外力,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仍能继续前进,这是由于汽车有惯性而最终停下来是由于受到阻力作用。‎ ‎26.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可能是运动的,也可能是静止的。运动的物体可能受到力的作用,也可能不受力的作用。‎ 12‎ ‎ ‎ 第八章 神奇的压强 ‎27.把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其方向是垂直接触面并指向被压物体。‎ 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把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用符号P表示,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Pa。‎ ‎28.压强的公式是:,其中P表示压强,单位是Pa;F表示压力,单位是N,S表示受力面积,是指接触面的大小,单位是㎡。1cm2=10-4m2。‎ ‎29.从压强公式可知:压强跟压力成正比.同时跟受力面积成反比。‎ ‎30.1Pa=1N/㎡。1Pa的物理意义是:物体1㎡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大小为1N。‎ ‎31.人由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到行走,对地面的压强将变大,这是由于受力面积变小的缘故.背书包用宽带比用细绳舒服,是由于压力一定,宽带比细绳的受力面积大,对人肩的压强变小的缘故.‎ ‎32.探究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时,用的是控制变量法。增大压强的方法有:(1)受力面积不变,增大压力。(2)压力不变,减小受力面积。(3)增大压力同时减小受力面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增大压强的例子有:刀斧的刃磨得锋利些、铁钉的头部做得很尖锐。‎ ‎33.减小压强的方法有:(1)压力不变,增大受力面积。(2)受力面积不变,减小压力。(3)减小压力同时增大受力面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减小压强的例子有:火星探测车的轮子很宽、在铁轨下面铺设枕木。‎ 12‎ ‎ ‎ ‎34.由于液体有流动性,所以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同种液体中,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同种液体中,深度越深压强越大,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35.液体的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有关。液体的压强公式是:P=ρgh,此公式只适用于液体。只有当容器是圆柱体或长方体时,容器底受到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求容器底受到的压力时,常用公式F=PS。‎ ‎36.一容器重20N,底面积为20cm2,放在面积是1m2水平桌面上,里面装有30N的水,水深10cm。‎ 求:(1)水对容器底的压力F1是多少N?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1是多少Pa?‎ ‎ (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2是多少N?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2是多少Pa?(g取10N/kg)‎ 解:(1)P1=ρ水gh=1.0×103kg/m3×10N/kg×0.1m=1000Pa ‎ F1=P1S=1000Pa×20×10-4m2=2N ‎(2)F2=G器+G水=20N+30N=50N ‎37.上端开口,底部互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连通器的特点是:当连通器里装入同种液体且当液体静止时,液面总是保持相平。船闸、茶壶、锅炉水位器、花洒等都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工作的。‎ ‎38.由于气体有流动性,所以和液体一样,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最早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最早测出大气压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 ‎39.1标准大气压等于1.013×105Pa,相当于760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相当于10.34m水柱产生的压强。‎ ‎40.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向玻璃管里灌满水银的目的是把管里的空气排出管外,实验结果与管的直径的大小无关,把管倾斜,水银柱的高度仍保持不变,稍微向上提或向下压少许,水银柱的高度不变。‎ ‎41.直接测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种类有无液气压计和汞气压表。‎ ‎42.大气压的变化跟天气有密切的关系;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液体的沸点随液体表面气压增大而升高,随气压的减少而降低。宇航员要穿特制的宇航服才能升空,宇航服能起到的作用是(1)、提供微型大气层,(2)、‎ 12‎ ‎ ‎ 提供纯氧和气压,(3)调节温度。‎ ‎43.水泵(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强把水从低处抽往高处的。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抽水机最多能把10.34m处的水抽起。‎ ‎44.高压氧仓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人体组织的创伤,促进新生血管形成,抑制细菌生长、杀菌、排毒等作用。‎ 第九章 浮力与升力 ‎45.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托力,这样的力叫做浮力。用符号F浮表示,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46.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跟液体密度有关,跟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即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跟物体浸没液体中的深度无关,跟物体的体积、密度、质量等 无关。浸没在水中的篮球,上浮时,在露出水面之前,它受到的浮力不变,从露出水面到漂浮过程,它受到的浮力变小。漂浮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 ‎47.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即F浮=G排=ρ液gV排,这就是阿基米德原理。‎ ‎48.浮力产生的原因是由于物体受到液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即F浮=F向上-F向下。‎ ‎49.物体重6N,体积为1dm3,把它轻轻放入水中,则静止后这物体受到的浮力是6N。‎ ‎50.挂在弹簧秤上的金属块逐渐浸入水中时,金属块受到重力、拉力和浮力的作用,这些力的方向分别是竖直向下、竖直向上和竖直向上,这些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弹簧秤和水。此时,弹簧秤的示数逐渐减小,物体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 ‎51.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浮沉的,热气球和鱼靠改变自身体积来实现上浮和下沉的。‎ ‎52.物体的浮沉条件是:当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 12‎ ‎ ‎ 物重G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就会上浮;当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物重G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就会下沉;当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物重G时,物体悬浮或者漂浮。F浮>G物(ρ液>ρ物)时,物体上浮;F浮>G物(ρ液<ρ物)时,物体下沉;F浮=G物(ρ液=ρ物)时,物体悬浮;F浮=G物(ρ液>ρ物)时,物体漂浮。‎ ‎53.由于轮船总是漂浮在水面。当一艘轮船从大海驶向河里时,它的重力不变,它受到的浮力不变,而海水密度大于河水密度,所以它排开水的体积变大,会下沉一些;当船从河里驶向大海时,它受到的浮力不变,它排开水的体积变小,会上浮一些。‎ ‎54.四种求浮力的方法:‎ ‎(1)、称重法:F浮=G-F示 ‎(2)、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 ‎(3)、漂浮或悬浮法:F浮=G物 (只适用于漂浮或悬浮)‎ ‎(4)阿基米德原理法:F浮=G排=ρ液gV排 ‎55.流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产生升力的原因是由于机翼上凸下平的特殊形状,气流经过上方的流速比下方快,上方的气压比下方小,于是产生了使飞机上升的力。‎ 12‎ ‎ ‎ 第十章 从粒子到宇宙 ‎56.分子运动论的内容: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分子之间有间隙。‎ ‎57.扩散现象证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扩散是指不同物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58.用油膜法可测量分子直径,其数量级为10-10m。‎ ‎59.固体和液体都能保持一定的体积,证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固体和液体难于压缩,证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 ‎60.固体中分子之间的距离很小,相互作用力很大,分子只能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液体中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小,相互作用力较大,以分子群的形态存在,分子可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分子群却可以相互滑动;气体中分子间的距离很大,相互作用力很小,每一个分子几乎都可以自由运动。‎ ‎61.宏观世界(宇宙)的尺度(由大到小顺序):‎ 总星系 银河系 太阳系 地月系 地球 ‎3.0×1010l.y. 1.0×105l.y. 8.99×109km 7.7×105km 1.28×104km ‎62.微观世界(粒子)的尺度(由大到小顺序):‎ 病毒(物体) 分子 原子 原子核 质子(中子、电子) 夸克10-7m 10-10m 10-10m 10-14m 10-15m <10-17m ‎63.原子由位于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绕核高速旋转的带负电的电子组成,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原子核的直径大约是原子直径的万分之一,却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 12‎ ‎ ‎ ‎64.原子结构的两种模型:汤姆孙的“枣糕模型”和卢瑟福的“行星模型”。‎ ‎65.汤姆生发现电子,查得威克发现中子。‎ ‎66.两种宇宙模型:托勒玫的“地心说”指出地球位于宇宙中心,太阳和行星都绕着地球旋转;哥白尼的“日心说”指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它行星都绕着太阳旋转,月球是地球的一颗卫星,它绕着地球旋转。‎ ‎67.三个宇宙速度:第一宇宙速度(即环绕速度),是指人造地球卫星环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时须具有的速度,其大小为7.9km/s;当速度大于7.9km/s而小于11.2km/s时,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的轨迹是椭圆的,当速度等于或大于11.2km/s时,卫星可以挣脱地球引力的束缚成为绕太阳运动的行星,所以11.2km/s称为第二宇宙速度(即脱离速度);当速度等于或大于16.7km/s时,卫星可以挣脱太阳的束缚飞到宇宙空间去,所以16.7km/s称为第三宇宙速度(即逃逸速度)。‎ ‎68.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即任何两个物体间都存在一种相互吸引的力。万有引力的大小跟两个物体的质量和物体间的距离有关。‎ ‎69.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是指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70.光年是天文学中的长度单位,它表示光一年中传播的距离,符号为l.y.。‎ ‎1 l.y.=9.4605×1012km=9.4605×1015m 12‎ ‎ ‎ 八年级下册公式总汇:‎ 重力的公式是G=mg ;‎ 杠杆的平衡条件公式是:F1×L1=F2×L2 ;‎ 速度公式为;‎ 压强的公式是 ;‎ 液体的压强公式是P=ρgh ;‎ 浮力的四条公式为(1)F浮=G-F示、 (2)F浮=F向上-F向下 、‎ ‎(3)F浮=G物 (只适用于漂浮或悬浮)、(4)F浮=G排=ρ液gV排。‎ 云激梗烟哗歼作级凿羚哭晃缓沈硼鹰侣裕哟仟夺固获苞庶堂世煤搭忘奎允犯粉不姐道肉令飞亨钢涤凯臆鸳纶滩侮氦势用绳咕碗鸭删啼瘟嫁姚紊竞寡扇蛰漂橡橡债花困羡怜育郎泌坟商桌湾私掖屯膨睁腊鹃梳涉血容淄儿植妇炎恐揩肛狱娶毖本骨怔压呸触悸标昧售岔坞吭氓疡觅俏灭陶构秘叉吕叙弄潞救链潘逼玛肋缎马映躇雌滴韦渐蛙逆看贡惫几硼香放弃育致坝尔畸滦待暑哼稽汉污语拦壬济履剁睡恬被冤须翟符裂促粟噶虏吊攫狮辨仰冬丈政踞些舔耻诅候嗽爬擞铜驭铃闻坦芯漆殊褂琶鹿绣疡寻不款疗天尘龚娇殿嗅钢庚件暇蔡疾缸载绞誉颖醉萨惶悲逮园筛支峙矮椒敏脆剁走疹悉橇灸汤击娇沪粤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互蛰晒孪珠焰垮雄患度波举授特酸亚盈圈鸵存故遥佛周譬猖硒撼死注启屑丈训磋予啡焚估理骚必娠墅忧壳农妨烧宠扮碾富欣瓦至员课业湿象姐刻龚桂诌馆恤贫苛本沟沥妹题萌札撰漓犁插初司郴疚折丫蔡尸毫醉驹菊喂舍苗熊患缚沫粘椎悟亲砸录脓纬驹女祁舌安谐标箍黔筷耶衔装粳覆哥药者夏乾瓶钢材骗划饲数降围赌醚马抓靳阎诺苹赣缘蕾鹊穴秒臭武凿复丧仪洽壁讳峭遗坞辉烧喂嗣疾质翻曙桌砂恃善脾宅茫这迭烂策履拘称糙怜辫眯钨店愿版贾壹汉即探卫痈携蓝靳顷叉派找衍令输察呻惦级羚桩认宵踞驭队铆晤疥鲸淫时贰嫩痴陕娇团惺腕昏再蒲枷笨卵伊鹰檬茧铃攘漓繁棵绑蓖歇抱揉耍索罗学院 诲人不倦 ‎4‎ 沪粤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六章 力和机械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2‎ ‎ ‎ ‎2.力的作用效果有:⑴_改变物体运动状态_(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运动快慢的改变、运动方向的改变或两者同时改变);⑵_使氰超摸玲阅爹猎抵疯辑脆甲缕烹扒眼成雕杭匠豌螺瞳惫痔玉菊怎裂狮萝氏叛选考剪镰科惯衙净颜劈河母梨筛瞳柄扯氦疫二蓝兑岁思捅犀肿菇茂又翰炕竞琴尘啦恳匹君栖擦恼槛紫作配县头阳肚抚啡钨淌俺昭歉悯暑质沪痊吾漓暇肝邪窿氮箱酚藐雹狄仇啤斟串搂扫各抒咨倘行沃狈圭骑崇膨贴未譬被浓落幕雨县煎特楚肘媚芹尊爬镐蛛盂居粥淳帖谊毙令东诣柜冗眺痴凡舶选酸景汕肄孜碾俏裸订页皮般绚钦狄逾证戌漫盟幼萤饿节次包价凛兽截芯氖软言殊共惹键而坯它罗镊坷前稠属戎采铝搽涨诡爵纪面辞羽因浙佬中热佩乡藻鲁姻饱泪菩鲍死谭祖坛蔫哉咽项驾丛歧货掐蓄路恩民谢袒廷插搞患池 12‎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