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期末检测试卷(必修一)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一语文期末检测试卷(必修一)1

高一语文期末检测试卷(一) 第Ⅰ卷(选择题 共 30 分)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A、峥(zhēng)嵘 迥(jiǒng)异 佝偻(lóu) 束(shù)缚 B、遒劲(jìng) 慰藉(jiè) 熨(yùn)帖 绽(zhàn)开 C、疫(yù)病 镣(liáo)铐 邂(xiè)逅 佛龛(kān) D、发酵(xiào) 静谧(mì) 恪(kè)守 雾霭(ǎi) 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廖廓 斑澜 倾圮 义愤填膺 繁无丛杂 B、暇想 跫音 诅咒 坚忍不拔 有志者事竞成 C、万户侯 粗造 了望 残羹冷灸 百折不饶 D、干躁 窗绯 眷属 永葆生机 安分守纪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两个持枪歹徒冲进耶鲁大学校园,向往来师生疯狂扫射,制造了又一起耸人听闻的 血案。 B、大熊猫憨态可掬,小猴子顽皮可爱,使得周围的人们忍俊不禁,抚掌大笑。 C、改革开放带来了许多新鲜事物,同时一些不良现象也应运而生。 D、请务必勇敢些,即使心被炸得粉碎,血如井喷,我们依然可以做到安之若素。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陈竺对下一步的防控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要发挥中医药在甲感医疗救治工作中的 充分作用,对轻症病人要积极应用中医药治疗方案。 B、钱学森在中国科技大学的实践表明,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位独 具战略眼光和创新思维,有卓越组织管理才能的教育家。 C、根据“气象局”观测资料,昨天中午过后,全台刮起十至十二级强阵风,持续约六 个小时左右,其中台中县梧栖和澎湖县东吉屿最大阵风达十二级,屏东县恒春十一级风, 是近年来不曾观测到的现象。 D、俄乌天然气纠纷事件暴露出欧盟能源严重依赖进口,且供应途径过于单一,欧盟国 家开始认真反思能源安全这一重大问题。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徽州文化 徽州文化主要是指以徽州(古又称新安郡)为地域依托,渊源于历史上人与自然及 人们之间对象性而形成的特定生活结构体系。同任何文化一样,它也包括物质文化、制 度文化、意识形态以及内隐的心态、价值系统等文化心理结构,并且在各个文化层面都 创造出辉煌的富于鲜明特色的成果,影响播及全国各地。 徽州尽管处于山越之地,但其主体文化却并非山越土著文化。“自昔战乱,中原衣冠多 避地来此”,为徽州奠定了丰厚的正统中原文化根基。崇山峻岭的屏闭翼护又使徽州地 区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发展区域,中原文化与土著文化包括汇聚于此的南北各地多 种文化因此互相碰撞,互相选择,最后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文化。 徽州文化底蕴深厚,传统悠久。新儒学的代表人物二程与朱熹皆与徽州有极深渊源;儒 学观念和儒学礼义对徽州社会各阶层影响至深,所谓“道学渊源在新安久矣”,并且逐 步发展成新安理学等体系和流派。 儒学兴盛,加上徽州相对隔绝的地理条件,使这里的家庭文化十分凝重,“新安各姓, 聚族而居,绝无杂姓擅入者。其风最为近古……虽千丁之族,未尝散处;千载之谱系, 丝毫不紊”。家庭、宗族认同感强烈,宗法观念盛行,其传统的伦理与道德规范体系基 本建筑于家族本位上,是传统文化家国同构原则的典型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是排斥商业精神的,但徽州山多田少地瘠,因此,外出经商是谋生的 重要手段。“大抵徽俗,人十三在邑,十七在天下,其著则十一在内,十九在外。”他们 在长期商业经营实践中创造出股份式、承揽式等经营方式,并在资金所有权与经营权划 分、利润分配等各方面有所创新与发展。徽商经营活动的实际需要还直接刺激了数学、 地理水文学的发展,如程大位(算法统宗)、黄汴《一统路程图记》等。这些生产方式 上的变革与科技进步在一定程度上萌现了早期科学精神与近现代化因素的某些端倪。 徽州文化正是以儒学伦理、宗族观念、商业精神为三大基本内核,在正统中原文化基础 上通过商业实践熔铸变通,发展成为一种完整严密、自成体系的多层次文化系统,并演 化为当地特有的社会关系、价值体系、行为模式和广博精深的诸种具象文化风采。 5、对“徽州文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徽州文化是源于中国历史上人与自然、人们之间相互关系而形成的独具特色、影响 广泛的地域文化。 B、徽州文化是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意识形态以及心理状态、价值系统等文化心 理结构的文化体系。 C、徽州文化是一种家庭文化十分凝重、宗族认同感强烈、宗法观念盛行的封闭性的文 化系统。 D、徽州文化以儒学伦理、宗族观念、商业精神为基本内核,是具备特有的社会关系、 价值体系、行为模式的文化系统。 6、对徽州文化的成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自古以来战乱不断,使中原地区的民众纷纷避居于徽州,为徽州文化奠定了丰厚的 正统中原文化的基础。 B、中原文化、徽州地方文化以及各地多种文化在此互相冲突,互相选择,逐步融合, 从而形成具有特色的徽州地方文化。 C、新儒学代表人物二程和朱熹,儒学的思想观念以及道家学派,对徽州社会各个阶层 都有至深至远的影响。 D、徽州人在大量的长期的商业实践中形成的商业精神、经营方式、包容精神发展成为 徽州文化的主体。 7、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徽州文化突破了中国农耕文明、伦理道德与宗族体制相结合的传统文化精神。 B、徽州文化初步协调了传统社会伦理道德与商业精神的矛盾。 C、徽州文化博采众长,吸收四方文化成果,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我突破。 D、徽州文化不排斥商业精神,致使徽州地区农业生产落后。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 任昉字彦升,乐安博昌人也。父遥,齐中散大夫。遥兄遐字景远,少敦学业,家行 甚谨,位御史中丞、金紫光禄大夫。永明中,遐以罪将徙荒裔,遥怀名请诉,言泪交下, 齐武帝闻而哀之,竟得免。 遥妻河东裴氏,高明有德行,尝昼卧,梦有五色采旗盖四角悬铃,自天而坠,其一 铃落入怀中,心悸因而有娠。占者曰:“必生才子。”及生昉,身长七尺五寸,幼而聪敏, 早称神悟。四岁诵诗数十篇,八岁能属文,自制《月仪》,辞义甚美。褚彦回尝谓遥曰: “闻卿有令子,相为喜之。所谓百不为多,一不为少。”由是闻声藉甚。年十二,从叔 晷有知人之量,见而称其小名曰:“阿堆,吾家千里驹也。”昉孝友纯至,每侍亲疾,衣 不解带,言与泪并,汤药饮食必先经口。 初为奉朝请,举兖州秀才,拜太学博士。永明初,卫将军王俭领丹阳尹,复引为主 簿。俭每见其文,必三复殷勤,以为当时无辈,曰:“自傅季友以来,始复见于任子。 若孔门是用,其入室升堂。”于是令昉作一文,及见,曰:“正得吾腹中之欲。”乃出自 作文,令昉点正,昉因定数字。俭拊几叹曰:“后世谁知子定吾文!”其见知如此。 后为司徒竟陵王记室参军。时琅邪王融有才俊,自谓无对当时,见昉之文,怳然自失。 以父丧去官,泣血三年,杖而后起。齐武帝谓昉伯遐曰:“闻昉哀瘠过礼,使人忧之, 非直亡卿之宝,亦时才可惜。宜深相全譬。”遐使进饮食,当时勉励,回即欧出。昉父 遥本性重槟榔,以为常饵,临终尝求之,剖百许口,不得好者。昉亦所嗜好,深以为恨, 遂终身不尝槟榔。遭继母忧,昉先以毁瘠,每一恸绝,良久乃苏,因庐于墓侧,以终丧 礼。哭泣之地,草为不生。昉素强壮,腰带甚充,服阕①后不复可识。(《南史·任昉传》) 注:服阕(què):古代丧礼规定,父母死后,服丧三年,期满除服,称服阕。阕,终了。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遥兄遐字景远,少敦学业 敦:敦促。 B.四岁诵诗数十篇,八岁能属文 属:写文章。 C.非直亡卿之宝,亦时才可惜 直:只是,仅仅是。 D.遭继母忧,昉先以毁瘠 忧:父母的丧事。 9.下列各组句子中,不能分别表现任昉的“孝道”和“文采”的一组是 A.遐以罪将徙荒裔,遥怀名请诉,言泪交下 八岁能属文,自制月仪,辞义甚美 B.每侍亲疾,衣不解带,言与泪并 (琅邪王)见昉之文,怳然自失 C.见而称其小名曰:“阿堆,吾家千里驹也。” 四岁诵诗数十篇,八岁能属文 D.哭泣之地,草为不生 俭每见其文,必三复殷勤,以为当时无辈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卫将军王俭对任昉的才学非常赏识,每当得到任昉的文章一定要反复阅读;认为他如 果求学孔门,一定会成为孔子“登堂入室”的学生。 B.任昉父子都喜食槟榔。任昉因其父去世前没能吃到可口的槟榔,就认为再也不会有味 美的槟榔可吃,便终生不再食用。 C.任昉非常孝顺。为父服丧期间,非常悲痛,以至于用杖拄地才能起立。为继母服丧期 间,每一次恸哭,都会昏厥过去。 D.本文通过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表现了任的才学和孝心。文章虽评价任昉“孝友至纯”, 但节选部分没有关于“友”的记载。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120 分) 四、(23 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①由是闻声藉甚。(4 分) 答 。 ②每侍亲疾,衣不解带,言与泪并,汤药饮食必先经口。(6 分) 答 : 。 12. 阅读下面的诗和相关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8 分) 望庐山瀑布 庐山瀑布 李 白 徐 凝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苏轼《东坡志林·记游庐山》;“仆初入庐山,山谷奇秀。……是日有以陈令举《庐 山记》见寄者,且行且读,见其中云徐凝、李白之诗。……旋入开元寺,主僧求诗,因 作一绝云:‘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辞。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 (1)古人有“七言诗第五字要响,……所谓响者,致力处也”的评述,请以李白诗中 的“挂”字为例,加以赏析。(2 分) 答 。 (2)以下诗句都运用了修辞手法,它们的表达效果是(2 分) 飞流直下三千尺: 千古长如白练飞: (3)你是否同意苏轼对李、徐两诗的评价,请结合作品谈谈自己的看法。(4 分) 答 : 。 13.补写出下列诗文句中的空缺部分(5 分) ⑴.携来百侣曾游。 。(《沁园春·长沙》) ⑵.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寡人之于国也》) ⑶.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 。(《荷塘月色》) ⑷. 群臣吏民, ,受上赏。 (《战国策》) ⑸. 防民之口, 。(《国语》) 五、(2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7 题。 子夜昙花 张 错 恩师过世。其子邀我去拿些物品,留作永久的纪念。于是,我去他家搬回一株昙花。 也许是对老师的感情难以割舍吧,总觉得世间万物,包括花魂鸟魄,冥冥中可以沉 默交流。人离开了,见不到了,但他在我心中,于是便存在。 昙花搬回来,静静紧靠屋檐下数月。自春入夏,人花无语,岁月无声,只有偶然翠 绿,显示出它对环境的适应语言。新叶缓慢自旧叶中长出,黑斑渐褪,花树重新有关雍 容气度,一如恩师的寡言性格,在低调行事风格中,始终带着浓郁而清晰的自信。我对 花树没有期待,它存在,我已心满意足。 就在寻常一天,竟意外发觉昙花已垂首含苞了。 何等蓦然而来的惊喜!不是花开花落,而是花的讯息。像久别的人,传来心花怒放 的约会,直教人朝夕亟待。 久闻昙花只开一夕,是最初一夜,也是最后一夜,充满生命奋发与无常的哲理,便 决心迎接它来临的启迪。 那几乎是即时降临,一旦发觉满蕾的翌夜,便迫不及待地绽开。黑暗夜晚,洁白花 朵,如冬天雪夜,没有月光,星星地暗淡。它的来临使人震,也使人惊惶。有一种漫步 而来的绰约,以缓慢的节奏,进入生命最灿烂点,也是最颓废点,没有一丝保留,像爱 与死! 犹如一张昂首的脸,花容就是一世青春。然而此花与众不同,它的才情志业极端隐 秘,因而选择了寂静无人之夜,不屑在白日与红尘争艳。 它的步伐和黑夜一致。因而看花人必须有一颗聆听的心,才会听得到夜,及花开的 声音。 它极端美丽。尤其在孤独时,要在众芳国里遗世独居,又是何等勇毅果决。花开之 夕,遂自有清雅幽香。香随夜转浓,弥漫四周,有如昭告天下:在这一夜,全世界只有 一种花香,为一个人。为了此夜,必须是另一朵花,另一种香。永远没有重复,像一段 情,或一个名字。 它的性格极其刚烈。它幽雅绝俗,不只有意逃避四周繁华,甚至鄙弃热闹,喜欢冷 清。 它一夜尽情绽开无悔。花期虽短,绽放姿态却极为狂放,有一种壮士舍身之悲壮。 但每年花季有如转世,无悔依然。 我随即发觉,即使在短暂漆黑夜里,它的笑容已日渐难以为继,并带着英雄疲惫。 本来雪白如银的花瓣,光芒四溅,几可灼伤人目,而后却慢慢苍白如纸,只隐约露出些 许其原来风骨神韵。这一张脸,我想我最熟悉,最会为之伤心垂泪。那不只是物伤其类, 更是命运中许多注定的无法回转与挽留。 生命的确如此!许多灿烂时光,有如昙花一现。花开刹那,如幻如梦,花不知自己 在盛开,梦中人更不觉自己在幻梦。唯有梦醒花凋,方悉前尘过往。我知道今夜花会尽 情怒放,正如黎明一定会来临。 辞世恩师如此幻过,今日我也如此梦过,将来我的学生还会如此幻梦下去,最终我 们便会一一走入夜里。留下一生的记录,其实不过是花与夜的争辉。 14、作者写到“我对花树没有期待,它存在,我已心满意足”,继而又写到“何等蓦然 而来的惊喜!”(4 分) 答:作者“心满意足”是因为: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 作者“惊喜”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 15、(1)在“久闻昙花只开一夕,是最初一夜,也是最后一夜,充满生命奋发与无常的 哲理”一句中,“奋发”与“无常”各指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 分) 答: (2)根据你的体会,分析“香随夜转浓,弥漫四周,有如昭告天下:在这一夜,全世 界只有一种花香,为一个人”这句话的含义?(4 分) 答: 16、文中赞美了昙花的精神品质,请分条概括。(6 分) 答: 17、本文标题为 “子夜昙花”,有什么含义和作用?(4 分) 答: 六、(15 分) 18、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对画线处进行调整,使句子语意连贯,句式协调。(4分, 字数不得增减) 庄子(1)像水一样冷静,又像火一样热烈。几千年的中国知识分子,受了他的 影响,一方面疾恶如仇,嬉笑怒骂;另一方面却又把天大的事,化成一股清风,一 弯明月。他那②文笔的恣肆,寓言的生动,深刻的思想,更是时时令人击节赞叹。 修改为: ① ; ② 。 19.汉字中有不少会意字,今人也可结合个人的感情进行新的理解,且止一种理解。请 仿照示例,从“诗”“挣”“舒”“劣”这四个会意字中任选两个进行重新“会意”,每个 字只写出一种理解。(6 分) 示例:选——(1)走在前面的人,更有选择的余地。(2)被挑选出来的人,应该 是事事走在别人前面的。 答:① ② 20.校训是一个学校的精神。它不仅反映一所学校的学术传统和办学宗旨,也深刻砥砺 着一代代学子的品行。下边是中国两所著名大学的校训:(5 分) 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武汉大学:自强弘毅 求是拓新 请仿照上述示例,为下面学校拟制校训,要求:①采用对偶形式。②体现学校特点。 广安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川北医学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 题目:青春的岁月像一条河 要求:①写出青春的岁月的酸甜苦辣,写出成长里程的曲折变化。 ②以 记叙为主,兼用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法。 ③不少于 800 字。 高一语文期末检测试卷(一)答案 一、 1、A。(B 项中的“熨(yùn)帖”应为“yù”,C 项中的“疫”应为”y씓镣”应为“liáo”,D 项中的“酵”应为“jiào”、) 2、B。(A 项中“廖廓”应为“寥廓”,“斑澜”应为“斑斓”,“繁无丛杂”应为“繁芜丛 杂”;B 项中“暇想”应为“遐想”,“有志者事竞成”应为“有志者事竟成”;C 项中“粗 造”应为“粗糙”,“了望”应为“瞭望”,“残羹冷灸”应为“残羹冷炙”,“百折不饶” 应为“百折不挠”;D 项中“干躁”应为“干燥”,“窗绯”应为“窗扉”,“安分守纪”应 为“安分守己”。) 3、D。(A 项中“耸人听闻”指故意夸张使人震惊,强调主观目的。应用“骇人听闻”, 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使人听了吃惊,强调客观效果。两词经常被混用。B 项中“忍俊 不禁”就是忍不住笑,与后文重复。C 项中“应运而生”指顺应适当时机出现。通常不 指消极事物。D 项中“安之若素”指遇到不顺利的的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 毫不在意。) 4、B。(A 项中修饰语与中心词位置不当,“充分”放到“发挥”前;C 项中“约”与“左 右”不能同时使用,最后一个小分句主语不明;D 项中“暴露出”后无宾语中心语。) 二、 5、C(错在“封闭性的文化系统”,请看文章末段“通过商业实践熔铸变通……”之说) 6、B(A 项“民众”之说不当,原文“衣冠”指世族;C 项错在“道家学派”无根据, 第三段的“道学”指儒学道流;D 项错在“徽州文化的主体”之说) 7、D(该项“致使”之说文中无据,或者说前后无因果关系) 三、 8、A(敦:勤勉) 9、C (“阿堆,吾家千里驹也”是其堂叔对他的颂扬之辞,“四岁诵诗数十篇,八岁能 属文”表现的是他的“幼而聪敏”的特点。) 10、B 任昉“终身不尝槟榔”是因遗憾于其父去世前没能吃上可口的槟榔,是他“孝” 的表现。 四、(23 分) 11、、(1)(2 分)译文:因此,任昉的名气更大了 (闻声:名气。1 分。藉甚〈有所凭藉而更强大〉:名气更大了。1 分。意思对即可,不 通顺酌情扣分) (2)(3 分)译文:每当侍候生病的父母,他总是(睡觉时)从不脱衣服,说话时 难过地流下眼泪,喂药喂饭前必先亲口尝试汤食的凉热。 (亲:父母。1 分。衣不解带:不脱衣服睡觉。1 分。经口:亲口尝试汤食的凉热。1 分。意思对即可,不通顺酌情扣分) [参考译文] 任昉,字彦升,乐安博昌人。父亲名任遥,为南朝刘中散大夫。任遥的兄长任遐, 字景远,自幼勤于学业,家教严谨,官至御史中丞、金紫光禄大夫。永明年间,任遐因 获罪将被流放到荒远的地方,任遥拿着名片去求情申诉,边说边流泪,齐武帝听后很同 情,最终任遐被赦免。 任遥的妻子河东裴氏,聪明有德行,有一次白天睡觉,梦到四角悬挂着五彩旗盖, 从天而降,其中一只铃铛落入怀中,心里非常害怕,而后有孕。占卜的先生说:“你一 定会生才子。”后来生下任昉,身长七尺五寸,自幼聪明被人称作神童。任昉四岁时能 背诵几十篇诗歌,八岁时就能写文章,自作《月仪》一篇,辞义非常美。褚彦回曾对任 遥说:“听说您有一个好儿子,都感到非常欣喜。这样的孩子一百个不为多,一个不为 少。”因此,任昉的名气更大了。任昉的堂叔任晷有识别人才的能力,在任昉十二岁时, 他喊着任昉的小名说:“阿堆,你是我们家的千里驹啊。”任昉非常孝顺父母,友爱兄弟, 每当父母生病,他总是侍候在他们的身边,衣服从不解带,说话时难过地流下眼泪,汤 药、饭食必先亲自尝一尝。 起初任昉为奉朝时,被推举为兖州秀才,授为太学博士。永明初年,卫将军王俭兼 任丹阳县令,又引荐任昉为主簿。王俭每读到任昉的文章,必再三阅读,认为当时没有 人能与之相媲美,说:“自傅季友以来,这样的好文章才又始见于任昉。如果孔门收录, 则任昉已经过到了入室升堂的地步了。”于是,王俭让任昉写篇文章,看后,说:“正中 我意。”王俭拿出自己写的文章,让任昉修改,任昉改定了几个字。王俭拍着桌子感叹 说:“后又有谁知道我的文章是由你改定的呢!”任昉竟然被王俭如此赏识。 后来任昉为司徒竟陵王记室参军。当时琅邪人王融有文才,自认为无人能比,当他读到 任昉的文章时,则自叹弗如,怅然若失。任昉因居父丧离职,三年服丧期间,非常悲痛, 以至于用杖拄地才能起立。齐武帝对任昉的伯父任遐说:“听说任昉因哀痛导致身体瘦 弱,超过了丧礼所要求的,使人为他担心,照此下去,失去的并非只是你的好侄子,也 是当今文坛的损失啊。你应该好好劝导他一番。”任遐劝任昉稍进饮食,任昉当时尽力 咽下,等到叔父回去,又即刻呕出。任昉的父亲任遥平素喜欢兄槟榔,把它作为常吃的 食物,临终的时候曾要槟榔吃,剖开上百个,竟没有一个合口的,任昉感到非常难过, 自己虽也喜欢吃,但终生不再食槟榔。后为继母服丧期间,由于先前身体已经很虚弱, 任昉每一次恸哭,都会昏厥过去,过好长时间才会苏醒,因而在墓边搭了间简陋的茅屋 以尽丧礼。凡任昉哭过的地方,草木不生。任昉本来很强壮,腰带充实,服丧三年丧期 后,虚弱得好像变了一个人,几乎让人认不出来了。 12. (1)化动为静,描绘出摇篮瀑布飞泻时的景象。(2分) (2)(用夸张手法)突出瀑布的磅礴气势(以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了描绘了瀑布 的色彩和形态。(2分) (3)同意。要点:李诗更为奇瑰丽,想像更为奇特,富有创造力,给读者留下了 回味的余地。不同意。要点:徐诗分别从视觉、听觉等不同角度切人,气势显得壮阔。 (如有其他看法,只要言之成理,自圆其说,也能给分)(4分) 13.(1)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4)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5)甚于防川 五、 14、①昙花有像恩师一样的寡言性格,“我”能够与之沉默交流。(2 分)②昙花已垂首 含苞。(或:对花树没有期待,却意外发觉昙花已经垂首含苞。)(2 分) 15、①“奋发”形容昙花开得灿烂之状,“无常”指昙花凋落的迅速。用对比的手法, 突出作者对人生价值的哲理思考。(“奋发”、“无常”解释各 1 分,对比 1 分,对人生价 值的思考 1 分) ② ①写昙花怒放吐香给人的感受(昙花为谁开),由昙花联想到恩师生前的音容知 貌。以花喻人,说明恩师活在自己心中(或答:人离开了,见不到了,但他在我心中, 于是便存在。)(答出大意给 3 分,以花喻人 1 分) 16、①不屑在白日与红尘争艳。②幽雅绝俗(或清雅幽香)(答极其美丽,极其刚烈只 给 1 分)③绽放极为狂放。(共 6 分,答出一条给 2 分) 17、含义:①昙花在夜晚(子夜)开放。(1 分)②借昙花寄托对恩师怀念和赞美之情。 (2 分)作用:以昙花为全文的行文线索。(1 分) 六、 18、①像火一样热烈,又像水一样冷静 ②文笔的恣肆,寓言的生动,思想的深刻(或: 恣肆的文笔,生动的寓言,深刻的思想)(①下文“一方面……另一方面”,前一分句阐 释的是“像火一样的热烈”,后一分句阐释的是“像水一样的冷静”,所以①处两句话的 语序应互换,以保持上下文语意的照应。②三个短语各自内部的语序要么全都是前面提 及某一方面,后面揭示其特点;要么相反,以保持三个短语格式的协调一致。)(①处 给 1 分,②处给 2 分) 19、(4 分)参考(1)诗:寺庙里的语言,自然是超越平常人生的。(2)挣:依靠自己 的双手,勇敢地去拼搏竞争。(3)舒:舍予即忘我,这是一种何等舒畅的境界。(4)劣: 平常少出力,到时候总比别人差一点。 20、参考:医科大学:扶伤济世,敬德修业 www.7caiedu.cn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