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知识整理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知识整理

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积累 《桃花源记》 一、【文学常识】 1、作家作品 本文选自《陶渊明集》,作者陶渊明,东晋(时期)伟大诗人,字元亮,名潜,别号五柳先生, 世称靖节先生。他曾做过小官,因“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回乡从此过起了田园式的隐居生 活。他的诗歌总的概括来分成三类: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田园生活是陶诗的重要题材, 因此后来人们将他称作“田园诗人”,他开创了田园诗体,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 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饮酒》等。 他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优美的田园风光,抒发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 尚感情,但也包含了消极遁世的因素。 2、记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 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这篇“记”实际上就是《桃花源诗》的序, 或者说引子。 二、【主题解说】 《桃花源记》通过叙述武陵渔人游历“世外桃源”的故事,描绘了一幅没有剥削压迫、人人 安居乐业的生活图景,表达了作者及广大人民群众对和平安乐的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黑暗社会 的不满和抗争。 三、【重点字词】 1、字音字形 (1)易错读音 俨.yǎn 然 阡陌..qiān mò 垂髫.tiáo 间.jiàn 隔 此中人语.yù云 诣.yì 问津.jīn (2)易错字形 武陵.人 缘.溪行 缘溪.行 豁.然 开朗. 平旷. 俨.然 阡陌.. 垂髫. 怡.然 具.答之 咸.来 问讯. 邑.人 焉. 遂.与外人间隔. 及郡.下 诣.太守 太守即遣.人 问津. 2、重点字词解释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沿着。 (2)落英缤纷..:繁多的样子。 (3)仿佛..若有光: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4)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 (5)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6)阡陌交通....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7)悉.如外人:都。 (8)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小 孩。 (9)具.答之:详尽,详细地。 (10)问今是何世.:朝代。 (1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详细地说出。 (12)皆叹惋..:感叹、惋惜。 (13)便扶向..路:沿、顺着/从前的、旧的。(14) 处处志.之:做标记。 (15)及.郡下,诣.太守:到了/到,特指到尊长那里去。(16)欣然规.往:计划。 (17)未果..,寻.病终:没有实现/随即,不久。(18)后遂无问津.者:渡口。 3、通假字 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 4、一词多义 寻:①寻.向所志(寻找) ②寻.病终(不久) 舍:①便舍.船(舍 shě,动词,舍弃。) ②屋舍.俨然(舍 shè,名词,“房屋”) 中:①中.无杂树(中间) ②晋太元中.(年间) ③其中.往来种作/村中.闻有此人/此中.人语云 (里面) 志:①处处志.之(动词,“做记号”) ②寻向所志.(志,独字译为做标记.与所连用,译为“所 做的标记”) 之:①忘路之.远近(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可译为“的”) ②渔人甚异之.(代词,代渔人所看到的景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代词,这,代良田美池 桑竹)具答之.(代词,代村民)处处志之.(代词,代沿途有特征的景物)闻之.,欣然规往(代 词,“这件事”) ③处处志之.(助词,起协调音节作用,无实意) 为:①武陵人捕鱼为.业(读 wéi,动词,作为 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不足为.外人道也(读 wèi,介词,对,向) 遂:①遂.迷,不复得路(终于) ②遂.与外人间隔/后遂.无问津者(于是,就) 得:①便得.一山(出现) ②得.其船(找到) 乃:①见渔人,乃.大惊(就) ②乃.不知有汉(竟然) 其:① 欲穷其.林(代词,这)②其.中往来种作(代词,代指桃花源)③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代 词,他们的) ④得其.船(代词,他的)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代词,他,代渔人) 5、古今异义 ①芳草鲜美..:新鲜美好(古);味道新鲜可口(今)。 ②阡陌交通..:交错相通(古);各种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今)。 ③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和儿女(古);男子的配偶(今)。 ④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世隔绝之地 (古);没有出路的境地(今)。 ⑤无论..魏晋:不要说,更不必说(古);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不管(今)。 ⑥不足..为外人道也:不值得<不足为奇>(古);不充足,不满(今)。 6、词类活用 ①欲穷.其林:形容词用作动词,走到尽头。 ②渔人甚异.之:形容词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 7、出自本课的成语 世外桃源:晋陶潜在《桃花源记》中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后 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其他:落英缤纷 豁然开朗 怡然自乐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不足为外人道 无人问津 四、【课文理解】 1、按要求默写(也可以反过来考查语句理解) ①渔人发现桃花林的句子: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②描写桃花林的句子: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③本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桃花林奇异景象)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④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 甚异之。 ⑤渔人发现桃花源的句子是: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⑥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⑦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子: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 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⑧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人民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或: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黄 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⑨本文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 有此人,咸来问讯。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⑩交代桃源人来历的句子: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2、文章的线索 答: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按时间顺序将发现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 源——再寻桃花源,贯穿起来。 3、第 1 自然段对桃花林带有神秘色彩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用? 答:这段景物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源渲染了神秘气氛, 也为桃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4、“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联系上下文,想想“此人” 说了些什么,村民为什么 叹惋?(留白) 答:(1)①讲社会的动乱黑暗和秦以后的变迁。②讲桃花源外人民所受的苦难。③讲统治者 对老百姓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2)村民叹惋的是: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花源外的人一直过着痛苦 生活而叹惋。 5、“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表现了桃源人怎样的心理?作用是什么? 答:(1)桃花源人害怕外界知道桃花源的存在,不希望外人进来打扰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 平安宁生活。(2)作用:设下悬念,使故事更加离奇神秘;也为下文再寻找桃花源而不得埋 下伏笔。 6、文中哪句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仍然想继续在桃源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 答:(1)不足为外人道也。(2)① 源中生活安定②桃源人能安居乐业③桃源人能和睦相处。 7、渔人离开桃源后,还写太守与刘子骥先后探访未果的情形的作用是什么? 答:表明桃花源可望而不可及,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似无、似真似幻的所在;暗示桃源 是一个虚构的无法实现的理想社会,现实是不存在的;渲染了一种神秘的色彩。 8、桃花源这一理想社会的特点(桃花源的美好通过哪些具体描写表现出来) 答:(1)环境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 (2)人民安居乐业,和睦相处,平等自由。 (3)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社会安定。 9、“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世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呢? 答:虚构的目的在于通过描绘无剥削压迫、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宁静、人人自得其乐的 社会,同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作者和广大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理 想社会的追求。 10、《桃花源记》里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今天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 答:(1)①环境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②人民安居乐业,和睦相处,平等自由。②没 有剥削,没有压迫,社会安定。 (2)①这一理想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客观上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剥削的愿望,具有 积极意义。②它带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只能是一种幻想,不可实现。 《小石潭记》 一、文学常识: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唐代文学家,与韩愈等人并 称为“唐宋八大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世称柳河东或柳柳 州。他擅长于写山水游记,本文是他《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本文选自《柳河东集》。 二、按原文填空: 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水尤清冽。 2、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3、写潭中鱼静态的句子: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写潭中鱼动态的句子: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4、既能高度概括小石潭的气氛,又含蓄表达作者悲凉凄苦心境的句子(主旨句):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 三、注音: 篁(huáng)竹 清冽(liè) 卷(quán)石底以出 为坻(chí) 为嵁(kān) 参(cēn)差(cī)披拂 佁(yǐ)然不动 俶(chù)尔远逝 翕(xī)忽 犬牙差(cī)互 寂寥(liáo) 悄(qiǎo)怆(chuàng) 幽邃(suì ) 四、解释词语: (一)词类活用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名词作方位状语,向西。 2.皆若空游无所依。空: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3.斗折蛇行。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七星一样。蛇:名词作状语,像蛇一样。 4.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名词做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 5.凄神寒骨。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作动词,使…感到凄凉。寒:形容词的使 动用法,使…感到寒冷。 6. 似与游者相乐。乐:形容词作动词,逗乐。 (二)重点词语: 1、篁竹:竹林。 2、如鸣珮环:好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珮与环都是玉质装饰物。鸣:发出 声响。 3、伐竹取道:砍伐竹子,开辟道路。 伐:砍伐。取:这里指开辟。道:路。 4、水尤清冽:潭水格外清凉。尤:格外,特别。冽:凉。 5、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头为底。以:用来。为:作为。 6、卷石底以出: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卷:弯曲。以:而。 7、坻:水中高地。 8、屿:小岛。 9、嵁:不平的岩石。 10、翠蔓:翠绿的藤蔓。 11、披拂:随风飘拂。 12、可:大约,表示估计数目。 13、 许:上下,左右。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表示数量不确定,相当于同样用法的“来”。 14、无所依:什么依靠也没有。 15、佁然:静止不动的样子。 16、俶尔:忽然。 17、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 18、乐:逗乐,取乐。 19、斗折:像北斗星一样曲折。 20、蛇行:像蛇一样蜿蜒前行。21、犬牙:像狗牙一样。 22、差互:相互交错。 23、不可知其源:不能够知道它的源头。可:能够。 24、寂寥:寂静寥落。 25、悄怆:忧伤的样子。 26、邃:深远。 27、以:因为。 28、清:凄清。 29、居:停留。 30、乃:于是、就。 31、之:代指这里的景致。 32、去:离开。 33、游:游玩。 34、隶:附属,随从。 35、从:跟随。 五、翻译句子: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 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珮带的珮环相互碰击发出的声音,(我)心里感 到高兴。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沿路走下去 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 3、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 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4、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 没有任何依靠。 5、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6、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向远处 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逗乐。 7、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身像北斗星那样 曲折,水流像蛇一样蜿蜒前行, 时隐时现。 8、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溪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 的源头。 9、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着 竹林和树林,寂静寥落没有其他人。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 气息。 10、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 记下这里的景致便离去了。 六、问题探究: 1、文章主旨(或作者情感):这篇散文生动地描写了小石潭幽深冷寂的环境,抒发了作者在 寂寞处境中孤凄悲凉的情感。 2、课文写景中融有感情,试说说作者观鱼时是怎样的心情,游览到最后又是怎样的心情? 答:观鱼时的心情:“似与游者相乐”,在这种环境中,作者暂时忘却了自身的烦恼,产生了 与鱼同乐的情趣。游览到最后的心情:“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 幽邃”,浸透着作者凄苦悲凉和压抑的心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是写 触景生情,忧伤至极,从此可以看出作者借山水,力求排遣郁闷的心情,但又最后无法解脱的 深沉痛苦的心境。 3、第二段对潭水的描写,分别从游鱼、日光、鱼影等角度去点染,整段文字没有一个字写到 水,却又无处不在写水。 4、二段写潭中的游鱼生活灵动,情趣盎然,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答:既侧面表现潭水的清澈,又传达出作者愉悦的心情。 5、作者开头说“心乐之”,为什么在第四段又写“悄怆幽邃”? 答:因为作者参与改革失败后被贬,心中愤懑不平,因而凄苦是感情主调。寄情山水是为了摆 脱这种心情,但欢乐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6、第三段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流岸势的什么特点来描写?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 好处? 答:A 抓住了溪流的蜿蜒曲折、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B 比喻。C 形象写出小溪流的蜿蜒曲 折,岸势参差不齐的特点,展现出小潭源的神秘莫测。 7、“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这八个字,不仅高度概括了潭中的氛围,环境清幽的特点,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忧伤、悲凉的 心境,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8、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抓住了小石潭的哪些特点?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答:按作者游览的顺序(即移步换景)来描写的: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 氛。抓住了小石潭幽静的特点。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9、选文在写景上很有技巧,如“动静相衬”,“虚实相生”,请结合文中具体语句分别说明 这两种写法的好处。 答:动静相称:如写鱼“影布石上,佁然不动”是静;“俶尔远逝,往来翕忽”是动,静中有 动更显出环境的雅静。 虚实相生:如写水“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 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表面写鱼,其实也在写水,鱼历历在目,则水澄澈透明, 鱼为实,水为虚,以实写虚,虚实相映成趣。 10、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 答:示例:小石潭位于小丘西南面 120 步,这里石奇水清,游鱼相戏,四周竹树环抱,环境 十分优美,是观光旅游、愉悦心情的好去处。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来过这里,写下了千古传诵 的优美散文《小石潭记》,小石潭由此闻名遐迩。 七、朗读节奏: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2、全石/以为底。 3、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4、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5、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6、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7、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核舟记》 一、文学常识 1、《核舟记》作者是明朝嘉善人魏学洢(yī),字子敬,散文家,著有《茅檐集》。 2、本文选自清朝人张潮编辑的笔记小说集《虞初新志》。 二、文言词语 (一)、通假字 1、诎.右臂支船 (“诎”通“屈”,弯曲。) 2、左手倚一衡.木 (“衡”通“横”) 3、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为字共三十有.四 (“有”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4、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甫”同“父”,男子美称,多附于字之后) (二)、古今异义词 1、尝贻余核舟一。(尝:古义:曾经。今义:品尝。)(贻:古义:赠。今义:贻误, 贻害) 2、高可.二黍许.。(可:古义:大约。今义:可以。)(许:古义:左右。今义:答应或 表猜测。) 3、其两膝相比者。(比:古义:靠近。今义:比较,对比。) 4、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曾:古义:尚,还。今义:曾经。) 5、矫首昂视。(矫:古义:举。今义:矫正。) 6、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奇:古义:零数。今义:奇数。) 7、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古义:挑选。今义:简单。) 8、以至鸟兽、木石。(以至:古义:以及。今义:连词,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下文 是前半句所说的动作、情况等所形成的。) 9、罔不因势象形..。(象形:古义:雕刻各种事物的形象。今义:六书之一。) (三)、词类活用 1、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峨冠:名词用作动词,戴着高高的帽子) 2、居右者椎髻仰面 (椎髻:名词用作动词,梳着椎形发髻) 3、箬篷覆之。(箬篷:名词用作状语,用箬篷) 4、石青..糁之。(石青:名词用作状语,用石青。)(糁:名词用作动词,涂抹。) (四)、一词多义 1、其:①他们的(其.两膝相比者) ②他的,指佛印的(而竖其.左膝)③那,那个(其.人视端容寂;其.船背稍夷)④指船底(则 题名其上)⑤它的,指字的(其.色墨;其.色丹)⑥代船(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2、端:①一头,一方(东坡右手执卷端.)②正(其人视端容寂) 3、可:①大约(高可二黍许)②可以(珠可历历数也) 4、曰:①叫做(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②是(文曰“初平山人”) 5、者:①……的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②……的(两膝)(其两膝相比者) 6、为:①雕刻(为宫室;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②是(中轩敞者为.舱;中峨冠而多髯者 为东坡。)③刻有(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为 字共三十有四) 7、之:①的(能以径寸之木)②代船舱(箬篷覆之)③指窗户(闭之)④指刻字的凹处 (石青糁之)⑤指竖起的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 8、奇:①qí奇妙(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②jī零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9、绝:①极,非常(佛印绝类弥勒)②与世隔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0、云:①句尾语气助词,可不译(盖大苏泛赤壁云)②说(孔子云) 11、并:①和(题名并篆文)②都(并怡然自乐) 12、语:①yǔ说话(如有所语)②yù告诉(此中人语云) 13、有:①有,与“无”相对(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②同“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14、而:①表承接(启窗而观)②表并列(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③表转折,但是(而 计其长曾不盈寸) 三、特殊句式 1、判断句: (1)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2)中轩敞者为舱。(3)盖大苏泛赤壁云。(4)盖简桃核 修狭者为之。 2、省略句: (1)各隐(于)卷底衣褶中(2)则题名(于)其上(3)(佛印)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4)尝贻余核舟一(量词省略) 3、倒装句: (1)其两膝相.比者(定语后置)(2)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数词后置) 四、课文内容理解 1、整体感知: 本文细致地描述了雕刻品“核舟”的艺术形象,赞美了雕刻家的奇巧技艺(或“古代艺人 的精湛技艺”),也显示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2、《核舟记》说明顺序:总分总顺序 3、文章结构:核舟记:总起(1)分述(2-5) 空间顺序 总结(6) 4、写三个人的神情主要是为了说明什么?文中哪句话赞叹了雕刻技艺的高超? 答:雕刻者技艺的高超 “嘻,技亦灵怪矣哉” 5、“闭”字和“启”字相应,一启一闭说明了什么? 答:写出了介绍的顺序:由舟外到舟内再由舟内到舟外,引导读者仔细观看,并由此引出 窗上的文字。 6、窗上对联为什么要刻这十六个字,而不刻别的字? 答:这十六个字是前、后《赤壁赋》中的名句,与上段“大苏泛赤壁”相照应,切题,而 且可以启发读者联想舟外赤壁景色。可见作者对核舟观察的精细。 7、文中第三段介绍苏东坡、佛印、鲁直于船头的位置,为什么先从中间的苏东坡介绍起? 答:因为这样写符合核舟的主题,苏东坡是“泛舟”的主角。 8、《赤壁赋》《后赤壁赋》的作者是宋代大作家苏轼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后赤壁 赋》中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是《赤壁赋》中的句子。 9、黄庭坚是宋朝的文学家,字鲁直。 10、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 盖大苏泛赤壁云。 11、“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一句点明了窗子具有 灵活精致 的特点,说明雕刻的精巧。 12、苏、黄二人的友好关系可以通过“左手抚鲁直背”一个动作和“右手指卷,如有所语”的 神态看出来。 13、从对佛印的神情描写中,可以看出佛印豁达开朗的性格特点。 14、从第四段对右边舟子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他轻松悠闲的神态,而左边舟子的神态则显得 专 注平静 。 15 文中最后一段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作用是突出雕刻者技艺的高超。 16、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嘻,技亦灵怪矣哉。 《诗经两首》 一、【文学常识】 (1) 《诗经》 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有 305 篇,内容上包括(风、雅、颂)三部分。 (2)《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根据不同内容的表达需要,分别采用(赋 、比 、兴)的 艺术手法。 二、【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雎鸠(jū jiū) 窈窕(yǎo tiǎo) 好逑(hǎo qiú) 荇(xìng)菜 寤寐(wù mèi) 琴瑟(sè) 蒹葭(jiān jiā) 溯洄(sù huí) 湄(méi) 溯洄(sù huí) 未晞(xī) 跻(jī) 坻(chí) 涘(sì) 沚(zhǐ)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 君子好逑 逑:配偶。 (2) 寤寐思服 思服:思念。 (3) 宛在水中央 宛:仿佛,好像。(4) 道阻且长 阻:艰险。 (5) 白露未已 已:干,变干。 3、一词多义 左右采之(名词,向右边) 道阻且右(动词,向右迂曲) 在河之洲(助词,的) 左右流之(代词,指“荇菜”) 溯洄从之(代词,指“伊人”) 4、古今异义 (1)左右流之(古义:捞取。今义:流动,移动。)(2)道阻且长(古义:艰险。今义:阻挡,阻碍。) 5、词类活用 (1)左右流之(方位名词用作状语,向左边;向右边) (2)琴瑟友之(名词用作动词,弹琴鼓瑟) (3)钟鼓乐之(名词用作动词,敲钟击鼓) (4)钟鼓乐之(使动用法,使……快乐) 三、【诗歌主旨】 《关雎》这首诗通过一个男子在河边遇到一个采摘荇菜的姑娘,并为姑娘的勤劳、美貌和娴静 而动心,随之引起了强烈的爱慕之情,在梦里也会梦见那位姑娘的一系列追求过程,充分表现 了古代劳动人民内心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突出表达了青年男女健康、真挚的思想感情。 本篇是诗经的首篇,更加表明了关雎在古代人们心中的地位。 《蒹葭》这首诗就是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情。精神是 可贵的,感情是真挚的,但结果是渺茫的,处境是可悲的。 四、【重点内容】 1、《关雎》中统领全篇的诗句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2、《关雎》中起兴的诗句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3、《关雎》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这首诗运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如本诗开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借和鸣的雎鸠鸟来象征 爱情,(比)和下文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产生了意义上的关联。(兴) 4、《蒹葭》中“白露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在诗歌表达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A.点名了诗歌的时节和时间——深秋的早晨;B.渲染的深秋凄清萧瑟的气氛; C.烘托了抒情主人公内心的寂寞和惆怅; D.“为霜”“未晞”“未已”生动地写出了深秋的清晨,露水凝结成霜又转化成水的情态,表 现了时间的推移,突出了男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求而不得的惆怅。 5、《蒹葭》中的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 热烈向往爱情,不畏艰险,百折不挠,执着追求,坚贞不渝的人。 6、《蒹葭》巧妙地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这种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A.运用重章叠句的手法,对营造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情感,突出主题,都有重要作用。B. 同时它还有效地强化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一种回环反复的美,给人一种委婉而深长 的意味。 7、《蒹葭》重章叠句,层层推进手法的赏析。 全诗共三章,每章只换几个字,不仅达到了重章叠句、反复吟咏、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而且 产生了将诗意不断推进的作用。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未晞”到“白露未已”,这是时间的 推移,象征的抒情主人公凝望之间、追寻时间之久;从“在水一方”到“在水之湄”到“在水 之涘”,从“宛在水中央”到“宛在水中坻”到“宛在水中沚”,这是地点的转化,象征着伊 人的飘渺难寻;从“道阻且长”到“道阻且跻”到“道阻且右”,反复渲染追寻过程的艰难, 以凸显抒情主人公的执着之情。 《庄子》二则 一、《北冥有鱼》 1.文学常识 节选自《庄子·逍遥游》。庄子,名周,战国时期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庄子主张“天 人合一”和“清静无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代表作《庄子》。《庄子》是战 国中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所著。现存 33 篇,包括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 2.课文理解 逍遥游是庄子一书的第一篇,本文是节选一小段。它的中心是说,人应当不受任何束缚, 自由自在地活动。这实际上反映了庄子要求超越时间与空间,摆脱客观现实的影响和制约,忘 掉一切,在主观幻想中实现“逍遥”的人生观。这是一种根本不可能有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幻想。 在庄子看来,即使是大鹏,也算不上逍遥,因为他需要借助外力才能达到自己的意愿。而 只有因循自然而游于无穷时空中,才是真正的逍遥。这在现实社会中即意味着,消除自我意识, 无所作为,无所追求,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逍遥的境界,这显然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空想。 3.通假字 北冥.有鱼 (“冥”通“溟”,海)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邪”通“耶”,语气词,相当于“呢”) 4.词类活用 怒.而飞 怒:形容词作动词,奋发,振翅。 鲲之大. 大:形容词作名词,庞大的体形。 《齐谐》者,志怪.者也。 怪:形容词作名词,怪异的事物。 5.古今异议 野马..也,尘埃也。 古义:流动的雾气。 今义:野生之马 南冥者,天池..也。 古义:天然形成的大水池。 今义:湖泊的名称。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古义:海波动荡。 今义:海洋运输 6.一词多义 ⑴名: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名称)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出名) 名列前茅。 (名次) ⑵息:去以六月息者也。 (名词,气息,这里指风)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名词,气息) 北山愚公长息.曰。 (动词,叹气)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平息) ⑶之: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助词,的) 其翼若垂天之云。 (助词,的) 鹏之徙于南冥也。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 ⑷而:怒而飞。 (连词,表修饰关系)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连词,表修饰关系) ⑸则: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就) 时则不至。 (或者) ⑹以:去以六月息者也。 (介词,凭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介词,用) ⑺其:其名为鲲。 (代词,它的) 不知其几千里也。 (它)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连词,表选择,是……还是……)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他们) 7.重点内容 1.庄子在本文段中讲述寓言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说明人世间万事万物都“有所待”,都未能摆脱世俗的束缚。 2.文章用夸张的手法描写“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 者也。”有何作用? 作者采用极其夸张的手法描写大鹏起飞的气势,并不是对大鹏的赞美,重点是阐明“万物 都有所待”的道理,如大鹏一样,它的腾飞也需要“凭借”。 3.说说你对“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的理解。 这里采用类比手法。展示了庄子超凡的想象力:在空中飞行还只是梦想的年代,庄子能设 想空中的大鹏“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十分惊人;尤其是对苍天颜色的追问:“天之 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今天看来,也是十分深奥的问题。 4.庄子的文章意境开阔,想象奇特,能够运用大量幻想的、传说的和现实的事例,阐明自己的 观点,使文章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请谈谈你对本文段中的想象的理解。 一是在想象中夸张,如在想象鲲、鹏形象时,作者极写鲲鹏之大:“鲲之大,不知其几千 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极尽想 象夸张之能事,造成浩大的声势和广阔的意境。 二是在想象中进行对比,极写鲲、鹏之大,与之相呼应的,作者又举出了野马、尘埃等“小” 的形象,以大小对立来阐述物皆有所待的道理。 三是在想象中寄寓了自己的情感。作者如此醉心于“逍遥”境界的想象和创造,并将这种 想象具体化、形象化,实则是蕴含了自己对理想的热烈追求。 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1.主题思想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这个故事在《庄子》一书里显得别具一格,它虽然由庄子和惠子 的辩论组成,轻松、闲适,在辩论中每个人都很认真但又似抬杠,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 意并为之深受感染。体现了庄子旷达的心境和高雅的生活情趣。文中的惠子力辩叫真又太过拘 泥,庄子巧辩尚美而又超然。其中的“鱼之乐”是庄子内心愉悦的投射与外化。 2.一词多义 固:①固不知子 (固然) ②子固非鱼也 (本来) 之:①安知鱼之乐 (助词,的) ②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代词) 3.特殊句式 (1)倒装句(状语后置)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2)判断句 是鱼之乐也。 子固非鱼也。 我知之濠上也。 4.句子翻译 (1)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译文: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2)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译文: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3) 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我知之濠上也。 译文: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 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5.问题探究 1.文章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 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反映。也反映了 庄子推崇“自然”,反对“人为”的思想。 2.庄子为什么在文章中会认为鱼儿是快乐的呢? 庄子有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他追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 这种思想使作者和大自然的关系更加亲密,这就必然影响了他看待自然界的思想。作者在看待 万物的时候,必然打上自己情感的印记,使万物也具有了和人一样的“灵感”。 《礼记》二则 一、《虽有佳肴》 1.文学常识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作者是西汉礼学家戴德与其侄戴圣。 文章短小,寓理深刻,第一句“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运用类比手法领起全文,用吃饭这件事引出下面的学与教,引发下文的议论。提示了教与学的 辩证关系,即互相依存,互相促进。 2.通假字 《兑命》曰 兑,通“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 3.古今异义 A、虽有至道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B、不能知其旨也 古义:甘美。 今义:意义 C、教然后知困 古义:不通,理解不了。 今义:困难 D、教学相长也 古义:促进。 今义:增长 4.词类活用 A、不知其旨也 名词作形容词,甘美。 B、不知其善也 形容词作名词,好,好处 5.一词多义 学.(xiào)学半:教 学学.半:向别人学习 其.此之谓乎:表推测。大概,恐怕。 不知其.旨也:它的 6.重点内容 1.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文章运用“类比手法”引出要阐述的观点,讲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即教人和学习是 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2. 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 讲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二者相辅相成。 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 足,知道了不足之处,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教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 这样才会自我勉励,不断提高。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3.作者是怎么论述的?(论证思路) 以类比论证的方法,文章首先以“嘉肴,弗食,不知其旨”引出“至道,弗学,不知其善” 的道理,强调要学习,要实践。然后说到教和学中存在的“不足”和“困”等问题,进而提出 解决的方法“自反”“自强”,最后得出 “教学相长”的结论。为了增强这一结论的说服力, 又引用《兑命》中的名言加以强调说明。全文论证严密,结构浑然一体。 4.文章开头写“虽有嘉肴”有何作用? 类比论证。引出“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的道理。由“嘉肴”、“至道” 作比喻引 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有“嘉肴”、“至道” ,教与学的关系就浅显易懂了。 5. 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谈谈“教学相长” 给你怎样的启示? ①教学相长原则阐述了教与学的辩证关系,教学本身是一个双边活动,没有教师的引导, 学生不可能高效迅速地获取知识,没有学生的而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便得不到施展,事 倍功半。 ②一方面,学是第一位的,不学,则无法获得知识,也无法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没有完 善自己的机会。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处,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另一 方面,“教学相长”还意味着学习中的互动和交流。有时候,可以采用教的方式学习。比如尝 试把自己的理解讲给同桌听,看看他的反应。如果他能明白,可能表明你确实理解透彻了;如 果他仍有疑惑,可能表明你的理解中存在漏洞或缺陷,这时就可以“知困”而“自强”。 6.请写出一句同本文意思相近的诗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7.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艺术特色。 ①运用类比,引出论点,层层递进论证论点。开篇举出嘉肴不食而不知其味,引出至道不 学不知其善,进而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层层推进,最终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教学相长。使 得论证严谨、有条理。 ②引用论证,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文章在总结出中心论点——教学相长后,又引用《兑命》 中的话,以增强对中心论点的阐述且作为有力证据。 二、《大道之行也》 1.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礼记•礼运》。《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 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 49 篇。礼运,《礼记》中的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 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大道,指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2.古今异义 (1)女有归. 古义:女子出嫁。 今义:回家,回来。 (2)盗窃乱贼.而不作 古义:害人。 今义:小偷。 3.通假字 选贤与.能 (“与”通“举”,选拔。音 jǔ) 矜.、寡、孤、独、废疾者 (“矜”通“鳏”,指老而无妻的人。音 guān) 4.一词多义 (1)故人不独亲.其亲(用作动词,以„„为亲,译为“奉养”) 故人不独亲其亲.(名词,父母) (2)故人不独子.其子(用作动词,以„„为子,译为“抚育”) 故人不独子其子.(名词,子女) 5.词类活用 (1)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形容词作名词 ,老年人、中年人、幼童) (2)外户而不闭. (用作动词,从外面合上,用门闩插门) (3)是故谋.闭而不兴 (动词作名词 ,奸邪之谋的行为) 6.成语 (1)天下为公:原意是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后成为一种美好社会的政 治理想。 (2)老有所终:年老者能有个合适的归宿。 (3)矜 (鳏)寡孤独: guān guǎ gū dú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的人。 7.重点内容 1.课文从哪三个方面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①故人不独亲其亲;(即: “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②男有分,女有归;(即 “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③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即“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2.写“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的句子是?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 皆有所养”。 3.写“人人都能安居乐业”的句子是? “男有分,女有归。” 4.写“货尽其用,人尽其力”的句子是?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5.《孟子》有句名言: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大道行也》一 文与此句类似的句子是: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马说》 1.文学常识: 本文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一篇文章,原为韩愈所作《杂说》的第四篇。 “说”是古 代的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韩愈(768~824),字退之, 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 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本文选自《韩愈文选》。 2.通假字 (1)才美不外见:“见”通“现”,显现、表现。 (2)食之不能尽其材:“食”通“饲”饲养;“材”通“才”,才能。 (3)其真无马邪:“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3.一词多义 (1)之 虽有千里之能:的。 马之千里者:结构助词,定语后置标志。无义。 策之不以其道:代词,它,在本文中代指千里马。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音节助词,不译。 食之不能尽其才:代词,它,在本文中代指千里马。 (2)能 虽有千里之能:才能,能力。 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够。 (3)策 策之不以其道:名词活用动词,用鞭子打。 执策而临之:马鞭。 (4)而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连词,表转折,但是。 执策而临之:连词,表修饰。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连词,表修饰。 (5)食 一食或尽粟一石:吃,动词。 食之不能尽其材:通“饲” 喂养,动词。 (6)虽 故虽有名马:即使。 虽有千里之能:虽然。 (7)其 安求其能千里也:代词,代“千里马”。 食之不能尽其材:代词,代千里马的。 其真无马邪:难道,表反问,加强语气。 其真不知马也:表推测,“恐怕”。 策之不以其道:代词,代驱赶千里马的。 (8)以 不以千里称也:把,用。 策之不以其道:按照。 (9)尽 一食或尽粟一石:吃尽。 食之不能尽其材:竭尽。 4.按课文内容填空 (1)揭示伯乐对千里马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领起全文作 用) (2)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 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5)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刻画食马者愚妄浅薄的形象)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 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6)全文的主旨句:其真不知马也。 (7)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 说》的一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5.重点问题 (1)文章主旨(或作者情感)? 本文托物寓意,作者借千里马被埋没的悲惨遭遇,寄托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之 情,以及对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强烈控诉。 (2)本文采用的写作手法? 托物寓意。文中的“伯乐”是比喻能识别人才的人;“千里马”是比喻人才;“食马者” 是比喻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封建统治者。 (3)找出文中描写“食马者”平庸、 愚妄浅薄的语句,并说明其所用的修辞方法有作用?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排比,使文章具有辛辣的嘲讽,把 “食马者”的平庸无能写得淋漓尽致,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4)在当今社会,你认为“千里马”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 首先应该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坚强的意志。其次应该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这样你 于能在竞争中游刃有余。再次,还应该具有毛遂自荐的勇气,自信是成功的一半。 (5)往今来,曾有多少卓有才华的仁人志士被封建统治者埋没甚至迫害过,这些人也由衷地 发出了无言的感慨。试举两例。 ① 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②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 木春。 ③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唐诗三首》 1.主题思想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通过描写个人生活的不幸遭遇和思想上的痛苦,并推己及 人,表现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的宽广胸襟和济世情怀。抒发了诗人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和对 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之情。 (2)《卖炭翁》通过记叙卖炭翁辛勤劳动所得终被掠夺一空的经过,揭露宫市的弊端带给劳 动人民的不幸,表达了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同时也希望得到皇帝的注意。 (3)《石壕吏》这首诗通过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 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 切同情。 3.重点问题 (1)如何看待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诗人通过描写个人生活的不幸遭遇和思想上的苦痛,并推己及人,表现了诗人关心民生疾 苦的宽广胸襟和济世情怀,抒发了诗人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和对人类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2)“晓驾炭车辗冰辙”中的“辗”有什么表达作用? “辗”_字既写出了天寒冷,已经结了冰,从而突出说明了卖炭翁的辛苦,又写出了写出 牛车的重量,说明了卖炭翁的勤劳。 (3)《卖炭翁》全诗反映了封建社会怎样的情况? 反映了封建统治者的横暴掠夺,反映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不幸。 (4)《卖炭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诗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宫市的揭露抨击。 (5)“翩翩两骑来是谁”中的“翩翩”一词表现了宫使怎样的形象? “翩翩“本意是形容轻快洒脱的情状。这里表现了宫使得意忘形,骄横无理的样子,与卖 炭翁为生活操劳的凄惨的个人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揭露了唐代“宫市”的罪恶。 (6)“宫使驱将惜不得”中的“惜不得”说明了卖炭翁怎样的心理? 说明卖炭翁虽万般不舍却又无可奈何的心理。 (7)《卖炭翁》中的对比。 ①两鬓苍苍十指黑——表现卖炭翁年迈和辛劳。②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表现卖炭翁艰难处境和得杂的内心活动。③牛困人饥;翩翩两骑——表现劳动者和统治者境遇 的悬殊。④千余斤;半匹红纱一丈绫——表现“宫市”掠夺的残酷。 3.默写填空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忧国忧民博大宽广胸襟的诗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现杜甫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的两句诗: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作者无私奉献精神的语句是: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 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3)诗中表现诗人无奈之举的句子是: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4)诗中表现诗人美好理想的句子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5)《卖炭翁》中揭示卖炭翁悲苦处境和矛盾心情的诗句是: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 天寒。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