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实验 路桥中学高考生物复习课堂检测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精 实验 路桥中学高考生物复习课堂检测

路桥中学高考生物复习课堂检测3 ‎ 细胞的代谢(一)‎ ‎ ‎ 班级 姓名 号次 ‎ ‎1. 关于叶肉细胞在光照条件下产生ATP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无氧条件下,光合作用是细胞ATP的唯一来源 B. 细胞质中消耗的ATP均来源于线粒体和叶绿体 C. 线粒体和叶绿体合成ATP都依赖氧 D. 有氧条件下,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溶胶都能产生ATP ‎2. 下列过程中均能不会使ADP含量增加的是 ‎ A. 间期染色体复制;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B. 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线粒体释放CO2 ‎ C. 线粒体内的氢和氧结合;细胞板扩展为新细胞壁 D. 中心体在移动过程中形成纺锤体;叶绿素a失去电子 ‎ ‎3. 化合物a构成了化合物b,如图所示。则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m为腺嘌呤,则b肯定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 B. 在禽流感病毒、烟草花叶病毒体内b均为4种 ‎ C. 若a为核糖,则ATP脱去一个高能磷酸键,可形成b ‎ D. 若a为脱氧核糖,则由b构成的核酸完全水解,得到的化合物最多有8种 ‎4. 下列有关 ATP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线粒体是蓝细菌细胞产生 ATP 的主要场所 ②光合作用产物中的化学能全部来自 ATP ③ATP分子由 1个腺嘌呤和 3 个磷酸基团组成 ④细胞连续分裂时,伴随着 ATP与 ADP的相互转化 ⑤人长时间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中每摩尔葡萄糖生成ATP的量与安静时相等 ⑥人在寒冷时,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细胞产生ATP的量增加 ⑦ATP在动物体细胞中普遍存在,但含量不多 ⑧ATP转变为ADP的反应是可逆的 ‎ A. 一项 B. 二项 C. 三项 D. 四项 ‎5. 如下图所示为生物界能量转换关系图解,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ATP中大量化学能储存在磷酸基团和磷酸基团之间的连接键内 B. ①在叶绿体类囊体膜上进行,②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 C. ⑥发生在动物细胞中,且条件是细胞中ATP较多时 D. ⑦释放的能量可以用于CO2的固定和神经冲动的传导 ‎6. ATP荧光仪是专门用于快速检测微生物数量的测试仪器。其工作原理是ATP的含量与活细胞的活性、种类和数量呈一定比例关系。ATP可以和虫荧光素相互作用而发出生物光,光的强度和微生物的数量呈一定的比例关系。其反应式为:虫荧光素+ATP+O2 虫荧光素(被氧化的)+AMP+CO2+PPi(焦磷酸)+光。下列有关ATP及ATP荧光仪工作原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检测过程中ATP中的化学能转变成光能 B. 荧光的强度反映出微生物的数量 C. ATP释放能量需要酶的参与 D. 细菌内都有ATP的形成 ‎7. 新生儿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可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葡萄糖。它们被吸收的方式依次是 ‎ A. 主动转运、主动转运 B. 内吞、主动转运 ‎ C. 主动转运、内吞 D. 被动转运、主动转运 ‎8. 如图显示的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 ‎ A. 协助扩散 B. 主动转运 C. 内吞 D. 外排 ‎9. 甲、乙两种物质分别依赖简单扩散和易化扩散进入细胞,如果以人工合成的无 蛋白磷脂双分子膜代替细胞膜,并维持其它条件不变,则 A.甲运输被促进 B.乙运输被促进 C.甲运输被抑制 D.乙运输被抑制 ‎10.将某细胞置于不同浓度的“某物质”溶液中培养(其它条件适宜,且相同),测定“某物质 的吸收速率与培养液中该物质浓度的关系”,得到右下图所示曲线(注:图中虚线表示实验 开始前细胞中该物质浓度),根据曲线可以确定该物质的运输方式是 A. 自由扩散 B. 协助扩散 C. 主动运输 D. 分泌 ‎11.右面是科学家所做的一个实验:先向枪乌贼神经纤维里注入微量的放射性同位素24Na不久可测得神经纤维周围溶液中存 在24Na+。如果在神经纤维膜外溶液中先、后加入某药物和ATP,测得神经纤维周围溶液中的24Na+量如图所示。以下 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研究钠离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 B. 神经纤维排出24Na+需要消耗ATP C. “某药物”的作用不可能是抑制ATP水解酶的活性 D. “某药物”的作用机理是促进细胞的呼吸作用 ‎12.下列现象属于渗透作用的是 ‎ A. K+通过细胞膜 B. H2O 通过细胞膜 C. H2O通过细胞壁 D. C6H12O6通过细胞膜 ‎13.在30% 蔗糖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是 ‎ ‎ A.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B. 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 C. 蚕豆叶表皮细胞 D. 干种子细胞 ‎14.洋葱表皮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可以证明[多选] A. 细胞是活的 B. 细胞中的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 C. 细胞液浓度比外界蔗糖溶液浓度低 D. 细胞壁是由纤维素果胶组成的 ‎15.在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 能正确表达细胞吸水速率变化过 程的是 ‎16.将盛有一定浓度蔗糖溶液的透析袋口扎紧后浸于蒸馏水中,下图表示透析袋中蔗糖溶液浓度与时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17.右图表示以洋葱表皮为材料及清水、0.3 g/mL蔗糖溶液、0.5 g/mL蔗糖溶液、0.3 g/mL 尿素溶液进行相关实验(时间1表示开始用四种溶液分别处理洋葱表皮;时间2表示开始用清水处理洋葱表皮),测得该细胞原生质体体积变化,图中代表尿素溶液处理结果的是 ‎ A. a B. b C. c D. d ‎ ‎18.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过程中,某同学在视野中看到生活着的洋葱表皮细胞正处于如右图所示状态,a、b表示两处溶液的浓度,由此推测 ‎ A. 可能a>b,细胞渗透吸水 B. 可能a=b,渗透系统保持动态平衡 C. 可能a乙>丙 B. 丙>乙>甲 C. 乙>甲>丙 D. 丙>甲>乙 ‎ ‎20.一个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其吸水能力将是 ‎ A. 不变 B. 减少 C. 增大 D. 等于0‎ ‎21.右图表示某植物相邻的三个细胞,其细胞液浓度依次为A乙>丙 B. 丙>乙>甲 C. 乙>甲>丙 D. 丙>甲>乙 ‎ ‎10.下图是E、F、G为3个用半透膜制成的小袋,内盛有溶液甲或乙,上端分别接上口径相同的小玻璃管。E 和F体积相同,G体积较大,三者置于盛有溶液丙的大容器内。原初3个小玻管内的液面高度相同。已知三种溶液的浓度高低顺序为溶液甲>溶液乙>溶液丙。下列曲线图中能显示管f和管g内液面可能变化的是 ( ) ‎ ‎11.下图是研究植物水分代谢的4个实验装置。请判断实验开始后,玻璃管内的水是否流动及流动方向(无流动以×表示,流动方向以↓、↑、→、←表示)。下面4个选项中的符号依次表示4个装置中用括号标示的玻璃管内的水分流动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 )‎ A.↑↓×× ‎ B.×↑×→ ‎ C.↓↑→→ ‎ D.↓↑×←‎ ‎12.图示植物根细胞在一定时间内吸收K+与某些条件之间的关系。纵坐标表示吸收的速率,横坐标表示某个条件,若其他条件均理想。则a、b、c、d四幅图的横坐标分别表示的条件正确的一组是 ( )‎ A.载体数量、温度变化、氧气浓度、光照条件;‎ B.氧气浓度、温度变化、光照条件、载体数量;‎ C.光照条件、载体数量、氧气浓度、温度变化;‎ D.温度变化、光照条件、载体数量、氧气浓度。‎ ‎13.右面是科学家所做的一个实验:先向枪乌贼神经纤维里注入微量的放射性同位素24Na不久可测得神经纤维周围溶液中存在24Na+。如果在神经纤维膜外溶液中先、后加入某药物和ATP,测得神经纤维周围溶液 中的24Na+量如图所示。以下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 ‎ A.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研究钠离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 ‎ B.神经纤维排出24Na+需要消耗ATP ‎ C.“某药物”的作用不可能是抑制ATP水解酶的活性 ‎ D.“某药物”的作用机理是促进细胞的呼吸作用 ‎14.右图表示土壤中甲、乙两种矿质元素浓度变化与植物生长速率的关系,‎ 在土壤中乙元素的浓度分别为A、B、C时,什么浓度下施含有乙种元 素的肥料最有利于植物生长? ( )‎ ‎ A. A B. B C. C D.A或B ‎15.右图为番茄根细胞对K+吸收速率和氧分压的关系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图中A、B两处用于根代谢活动的酶不同 B.A→B段,ATP是限制根细胞对K+吸收速率的主要原因 C.在B点以后,通过中耕松土可进一步促进K+的吸收 D.氧分压为8时,AB曲线将演变为M2形态 ‎16.下图中正确表示水稻呼吸强度与K+吸收量关系的是 ( )‎ ‎20.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1.下图纵轴为酶反应速度,横轴为底物浓度,其中正确表示酶量增加1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度关系的是 ( )‎ ‎ (6)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人长时间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中每摩尔葡萄糖生成ATP的量与安静时相等 ②若细胞内Na+浓度偏高,为维持Na+浓度的稳定,细胞消耗ATP的量增加 ③人在寒冷时,肾上腺素和甲状腺素分泌增多,细胞产生ATP的量增加 ④人在饥饿时,细胞中ATP与ADP的含量难以达到动态平衡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54.下图示细胞液浓度相同的三个洋葱鳞叶表皮细胞处于不同浓度蔗糖溶液中的不同生理状态,请回答:‎ ‎(1)图A细胞处于何种生理状态?_________ ___。‎ ‎(2)图A中a、b、c依次指 、 、 , ‎ 图C中标号①、②指的物质依次是____ 、 ____。‎ ‎(3)图中各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依次是__ __ >__ __ >___ _。‎ ‎(4)图中A、B、C三细胞所处的溶液浓度是_ ___ > _ ___>__ __。‎ ‎(5)假设将洋葱鳞叶表皮细胞制成装片并使之处于高渗溶液中而发生质壁分离,用显微镜观察一个细胞的质壁分离发展过程,发现该细胞形态的变化顺序将如上图所示的从____ _ →______ →______。 ‎ ‎(6)在实验中,怎样操作才能使盖玻片下的细胞由A细胞状态变成B细胞液状态? 。‎ ‎55.右图A、B、C、D、E、F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 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请据图回答:‎ ‎(1)B代表 ;D代表 。‎ ‎(2)在细胞识别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 ‎(3)若是小肠上皮细胞,编号 代表葡萄糖的转运过程。‎ ‎(4)若是线粒体膜,b和c过程运输的气体分别是_________。‎ ‎(5)提取动物的细胞膜,最好选用 做材料,先让其在蒸馏水中吸水胀破,然后经过________处理即可得到纯净的细胞膜。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 。‎ ‎56.现有一种由人工膜制成的袋,为检测淀粉和碘能否透过该膜,现提供试剂和用品如下:铁架台、烧杯和人工膜袋各一个,1%的淀粉溶液、稀碘溶液和细棉线。‎ ‎(1)请用上述试剂和用品,设计一个实验装置,探究淀粉溶液中的淀粉和碘溶液中的碘能否通过该膜。请用示意图表示(加图注)。‎ ‎(2)实验结果预测及分析:‎ ‎① ‎ ‎② ‎ ‎③ ‎ ‎④ ‎ ‎57.物质进入细胞都要穿过细胞膜,不同物质穿过细胞膜的方式不同,下列各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细胞膜外物质进入细胞膜内的三种情况。回答问题:‎ ‎(1)据图指出A、B、C所表示的物质运输方式:‎ ‎ A是 ,B是 ,C是 。‎ ‎(2)上述三种运输方式中,哪一种加入呼吸抑制 剂后,曲线会发生变化? 。为什么? 。‎ ‎(3)乙醇、CO2、氨基酸进入细胞的方式分别是: 、 、 。‎ ‎58.实验表明,k+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人工膜,但如果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的缬氨酸(一种多肽),k+就可以通过膜由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扩散。 k+通过膜的这种方式是 。‎ ‎59.胆固醇、小分子的脂肪酸、维生素D等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优先通过细胞膜。这是因为 。‎ ‎60.下图阴影部分代表法囊藻内的离子浓度,白色代表海水中的离子浓度。‎ ‎(1)K+和Cl-进入细胞的转运方向是 ,这种吸收方式叫 。这种吸收方式需要的两个基本条件是 和 。‎ ‎(2)红细胞中各种离子含量与血浆中离子含量不成正比,这表明细胞膜对进 出细胞的离子具有 。‎ ‎(3)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是由细胞膜的 决定的。‎ ‎51.有些糖厂用淀粉作原料进行工业制糖。制糖的基本技术要求是:调整温度来影响淀粉酶的生物活性。图11-1表示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11-2表示(一定量的)淀粉酶在催化(足够量的)淀粉水解为麦芽糖时,温度对麦芽糖产量的影响(图中累积量表示在一段时间内生成麦芽糖的总量)。‎ ‎(1)图11—1中T0表示淀粉酶催化该反应的 温度。‎ ‎(2)图11—1中Ta和Tb两温度条件下淀粉酶催化效率都很 低,两者有什么本质区别? 答: ; 。‎ ‎(3)若图11—1中的纵坐标改变为表示麦芽糖产生的速率,横坐标仍表示温度,请在图11—1的坐标中再画出一条表示麦芽糖产生速率的新的曲线图。(说明:所绘制的曲线大体符合事实即可,不作精确要求)。‎ ‎(4)请依据图11—1提供的信息,在图11—2的横坐标中标出T0的位置;再用虚线画出经T0点的横坐标的垂线,交曲线ABC于O点。在图11—2中的曲线上标出O点后,对图11-2曲线加以分段描述和说明。曲线AO段,表示 ;‎ 曲线( )段,表示 ;‎ 曲线( )段,表示 。‎ ‎61.将一个土豆(含有过氧化氢酶)切成大小和厚薄相同的若干片,放入盛有一定体积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 液的针筒中(如下图所示)以探究酶促反应的相关问题。根据实验现象与数据分析答题。 ‎ ‎(1)若土豆片为4片时,每隔5分钟收集一次数据,根据数据绘制出如上右曲线图。20分钟后,气体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是 。‎ ‎(2)若土豆片为8片时,和上述实验所得的曲线(实线)相比,实验结果的曲线最可能是下列 图中的虚线。如果要获得更多的气体,在不改变溶液体积的条件下,可采取的办法是 ,其结果可用 图中的虚线表示。‎ ‎(3)为保证上述实验的科学性,需要控制的其他外界因素有 。‎ ‎62.生产中使用的普通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在40℃—‎60℃‎之间,而极端耐热淀粉酶在‎100℃‎仍能保持较高的活性,因此具有更为广泛的应用前景。某同学正在设计一个实验以探究温度对两种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其中有些问题需要你的帮助。‎ ‎(1)此实验中除自变量和因变量外,还需要考虑 、 及 等因素。‎ ‎(2)在此实验中,因变量可以用碘液和斐林试剂检测,两种试剂各与何种物质反应生色? ‎ ‎ 。检测的是底物还是产物? 。‎ ‎(3)假设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在给出的坐标纸上绘图反映实验结果。‎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普通淀粉酶相对活性/%‎ ‎6‎ ‎25‎ ‎43‎ ‎67‎ ‎83‎ ‎65‎ ‎22‎ ‎2‎ ‎0‎ ‎0‎ 耐热淀粉酶相对活性/%‎ ‎6‎ ‎15‎ ‎25‎ ‎48‎ ‎76‎ ‎92‎ ‎100‎ ‎98‎ ‎82‎ ‎65‎ ‎62.将某种玉米子粒浸种发芽后研磨匀浆、过滤,得到提取液。 取6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后,分为3组并分别调整到不同温度,如图所示,然后在每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玉米子粒提取液,保持各组温度30分钟后,继续进行实验(提取液中还原性物质忽略不计):‎ ‎(1)若向A、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本尼迪特试剂或斐林试剂,沸水浴一段时间,观察该三支试管,其中液体颜色呈砖红色的试管是_____;砖红色较深的试管是_____,颜色较深的原因是____ _ 。变色的试管是______,不变色的原因是_ ______。‎ ‎(2)若向B、D、F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碘液,观察三支试管,发现液体的颜色是蓝色,产生该颜色的原因是_______ _______。‎ ‎(3)以上实验的三种处理温度不一定是玉米子粒提取液促使淀粉分解的最适温度。你怎样设计实验才能确定最适温度?(只要求写出设计思路): ‎ ‎ 。‎ ‎63.荔枝果皮中存在多酚氧化酶,能够氧化果皮中的一些无色物质,形成褐色物质。这是引起采后荔枝果皮褐变的原因之一.褐变的发生严重影响了荔枝的深鲜效果:果皮褐变面积百分率.常作为荔枝保鲜效果的指标,在不考虑其它因素影响褐变的前提下,利用上述现象.以荔枝果皮褐变面积百分率为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指标,某生设计了一实验,旨在探究温度对荔枝果皮内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1)请补充下列实验设计中空缺的内容:‎ ‎①设计温度梯度:5℃、lO℃、15℃、20℃、25℃、30℃;②确定测量指标:荔枝果皮褐变面积百分率;‎ ‎③选择同一品种、 和成熟度一致且无机械损伤的新鲜荔枝果实,将其分成 组,每组数量 ,装入保鲜袋并作好标签后分别放入相应温度的恒温箱中;‎ ‎④经过5天后,取出荔枝果实.测定并记录褐变面积。‎ ‎(2)请据右图分析实验结果: ‎ ‎ 。‎ ‎(3)请结合上述实验结果,指出对荔枝具有较好保鲜效果所需的温度范围 ‎ 。‎ ‎(4)削皮后的苹果和马铃薯容易发生褐变,请据此分析要选择无机械损伤的荔枝果实为实验材料的原因 。‎ ‎(5)在完全无氧条件下,多酚氧化酶将无法催化上述的褐变反应过程。如果在此条件下.荔枝果皮不会发生褐变,可否在此条件下贮藏荔枝? 。为什么? 。‎ ‎(6)除上述温度、氧和机械损伤以外.还有哪些因素影响果蔬保鲜效果,请提出两种相应的保鲜措施:‎ ‎ 、 。‎ ‎64.生活污水中常含有大量氮和磷元素,如果直接排放到自然界,就会造成水体污染,危害水生生物生存和人类健康。为了保护环境,减少生活污水中磷元素的排放量,某工厂生产了一种加酶洗衣粉,其包装袋上印有如下说明:‎ 成分:含碱性蛋白酶等 用法:洗涤前先将衣物浸于含适量洗衣粉的水内 数小时。使用温水效果更佳。‎ 注意:切勿用于丝质及羊毛衣料。用后洗净双手。‎ (1) 某市质检局针对该洗衣粉设计了如图A、B两组装置进行实验,目的是 。‎ (2) 一学生为探索该洗衣粉中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参考上述“(1)”的实验材料及方法进行了有关实验,并把结果以下列曲线图A、B表示。‎ ‎①由曲线图可知,使用该加酶洗衣粉的最适温度约 为 。‎ ‎②在O℃和‎75℃‎时,酶的催化效率基本都降为零,但 ‎ 温度再升到‎45℃‎,后者的催化作用已不能恢复,这 是因为 。‎ ‎(3)该加酶洗衣粉不能用于洗涤丝质及羊毛衣料,其主要原因是   。‎ ‎(4)大力推广使用加酶洗衣粉,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这是因为酶        。‎ ‎65.为探究洗衣粉加酶后的洗涤效果,将一种无酶洗衣粉分成3等份,进行3组实验。甲、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1种或2种酶,丙组不加酶,在不同温度下清洗同种化纤布上的2种污渍,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下表为实验记录。请回答下列问题。(08江苏)‎ 水温/℃‎ ‎10‎ ‎20‎ ‎30‎ ‎40‎ ‎50‎ 组别 甲 乙 丙 甲 乙 丙 甲 乙 丙 甲 乙 丙 甲 乙 丙 清除血渍时间/min ‎67‎ ‎66‎ ‎88‎ ‎52‎ ‎51‎ ‎83‎ ‎36‎ ‎34‎ ‎77‎ ‎11‎ ‎12‎ ‎68‎ ‎9‎ ‎11‎ ‎67‎ 清除油渍时间/min ‎93‎ ‎78‎ ‎95‎ ‎87‎ ‎63‎ ‎91‎ ‎82‎ ‎46‎ ‎85‎ ‎75‎ ‎27‎ ‎77‎ ‎69‎ ‎8‎ ‎68‎ ‎(1)提高洗衣粉去污能力的方法有___ ____。甲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___ ___。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___ ___。‎ ‎(2)甲、乙组洗涤效果的差异,说明酶的作用具有____ _____。‎ ‎(3)如果甲、乙和丙3组均在水温为‎80℃‎时洗涤同一种污渍,请比较这3组洗涤效果之间的差异并说明理由: 。‎ 答案:(1)①向a、b两管分别加入等量蔗糖酶溶液,水浴加热(或隔水加热)U型管至适宜温度,观察a、b两管内液面的变化 ②吸取a、b两管内适量液体,分别加入A、B两试管中,并加入斐林试剂,(60~65℃)水浴加热,观察A、B试管内有无砖红色沉淀 (2)如果a、b两管液面高度差缩小且A、B试管内均有砖红色沉淀,则蔗糖的水解产物能通过半透膜;如果a、b两管液面高度差增大且A试管内无砖红色沉淀、B试管内有砖红色沉淀,则蔗糖的水解产物不能通过半透膜 ‎10.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回答:‎ ‎(1)A代表 分子;B代表 ;D代表 。‎ ‎(2)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 。‎ ‎(3)编号 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编号 代表葡萄糖进入小 肠上皮细胞的过程。‎ ‎11.右图是植物细胞的两种状态,请据图回答:‎ ‎(1)发生萎蔫的植物,其细胞所处的状态类似于 图,‎ 该现象称为 。‎ ‎(2)由A图状态变成B图状态,其原因是: ① 浓度大于 浓度;② 的伸缩性大于 的伸缩性。‎ ‎(3)怎样处理,才能使B图状态变成A图状态? 。‎ ‎12.植物叶片表皮上分布有大量的气孔,气孔结构如 图所示。 当组成气孔的细胞(保卫细胞)吸水后,会膨胀变形,气孔开启;反之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请以放置一小段时间的菠菜为材料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气孔具有开启和关闭的功能。‎ 实验材料与主要用具: ‎ ‎ 。‎ 实验步骤: ‎ ‎ ‎ ‎ 。‎ 预测实验结果并作出解释: ‎ ‎ 。‎ ‎55.取四株大小与长势一致的番茄幼苗,分别培养在盛有等量完全培养液的培养瓶中,然后将其中两株番茄幼苗的地上部分同时剪去。装置如下图。‎ ‎(1)实验中,向甲、丙两瓶持续充入空气,测量四只培养瓶内溶液中的K+含量,结果如下图。‎ ‎(2)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主要方式是 ,这一观点可通过 两装置的实验加以验证。‎ ‎(3)植物的地上部分为根提供 ,这一观点可通过 两装置的实验加以验证。‎ ‎(4)经过—定时间后,如果甲瓶中的番茄幼苗出现了萎蔫现象,其原因可能是 。‎ ‎52.水和无机盐是由植物木质部的导管输送的。用32P标记的矿质营养液培养某植物幼苗一段时间后,在根细胞中检测32P的累积量和运输量,结果如右图。 ‎ ‎(1)根细胞吸收矿质离子的主要形式是__ ___。‎ ‎(2)在与a-d四点相对应的细胞中累积量最高的是___ __点处的 细胞,这是因为根尖该部位没有______结构;吸收量大小依 次为____ __;c点处的细胞主要靠____ __作用吸收水 分,该处细胞的形态是下图中___ _。‎ ‎(3)制约该植物吸收矿质离子的直接因素有__ ___。‎ ‎ ①植物的呼吸作用 ②植物的光合作用 ⑧细胞膜上的多糖 ④细胞膜上的蛋白质 ‎(4)由磷构成的细胞化合物有____ __(写出两种)。‎ ‎56.植物叶片表皮上分布有大量的气孔,气孔结构如 图所示。 当组成气孔的细胞(保卫细胞)吸水后,会膨胀变形,气孔开启;反之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请以放置一小段时间的菠菜为材料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气孔具有开启和关闭的功能。‎ 实验材料与主要用具: ‎ ‎ 。‎ 实验步骤: ‎ ‎ ‎ ‎ 。‎ 预测实验结果并作出解释: ‎ ‎ 。 ‎ ‎4.下图所示甲、乙、丙中的曲线分别表示一种生命现象,坐标a、b、c表示生命活动中的一种变量。生命现象:①生长素的浓度对根和茎生长速度的影响;②恒温动物、变温动物体温变化与环境温度的关系;③二次抗原免疫与血清中抗体浓度变化。变量:I.时间;II.温度;III.生长速率。下列关于甲、乙、丙所表示的生命现象及对应的a、b、c正确的一组为 ‎ A.甲为①,a为III;乙为②,b为II;丙为③,c为I B.甲为②,a为II;乙为③,b为III;丙为①,c为I C.甲为③,a为I;乙为①,b为III;丙为②,c为II ‎62.在科学研究中常用呼吸商(RQ=释放的二氧化碳体积/消耗的氧体积)表示生物用于有氧呼吸的能源物质不同。测定发芽种子呼吸商的装置如下图。关闭活塞,在25℃下经20分钟读出刻度管中着色液移动距离。设装置1和装置2的着色液分别向左移动x和y(mm)。x和y值反映了容器内气体体积的减少。请回答:‎ ‎(1)装置1的小瓶中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 。‎ ‎(2)x代表 值,y代表 值。‎ ‎(3)若测得x=200(mm),y=30(mm),则该发芽种子的呼吸商是 。‎ ‎(4)若要测定已长出一片真叶幼苗的RQ值,则应将该装置放于何种条件下进行? 。为什么? 。 ‎ ‎(5)为使测得的x和y值更精确,还应再设置一对照装置。对照装置的容器和小瓶中应分别放入 。设对照的目的是 。 ‎ ‎63.下面是有关光合作用的局部问题。‎ ‎(1)图1表示的反应过程是 ,进行的场所是__ __。‎ ‎(2)请据图1回答:‎ ① 在有光条件下,停止供给CO2时,二磷酸核酮糖的浓度变化如图2的____;3-磷酸甘油酸的浓度变化如图2的__ _。‎ ② 在CO2存在条件下,将植物从暗处移到明处后,磷酸甘油醛的浓度变化如图2的_ _ _。‎ ‎(3)图中ATP和NADPH是在叶绿体的 形成的, 相应的反应式依次是 和 。‎ ‎64.下图是夏季睛朗白天某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观察后回答:‎ ‎(1)曲线AB段表明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增强______________。‎ ‎(2)对于C点光合作用强度减弱的解释是:由于中午___ __ _ 过高,_____ __作用过大,叶片的气孔关闭,使光合作用原料之一的___ ___供应大量减少,以致_________反应阶段植物体内的五碳化合物不能与之结合,使______ ____的形成大为减少。‎ ‎(3)DE段光合作用强度下降的原因是____ __以致光合作用的____ __反应产生的___ __、__________减少,因而影响_________反应的进行。‎ ‎(4)如用14CO2示踪,在光合作用过程中,14C在下列分子中的转移途径是( )‎ A.14CO2→叶绿素→ADP B.14CO2→ATP→糖类 C.14CO2→三碳化合物→糖类 D.14CO2→叶绿素→ATP ‎68.下图为光照与CO2浓度对C3、C5、葡萄糖合成量的影响 曲线a表示的化合物是 ,在无光照时其 含量上升的原因是 。‎ 曲线b表示的化合物是 ,在CO2浓度低 时其含量上升的原因是 。‎ ‎80.将一株植物置于密闭容器中,用红外测量仪进行测量,测量时间为1小时,测定时的条件和结果如下 CO2量 条件 ‎ 充分光照下 黑暗下 ‎15℃‎ ‎25℃‎ ‎15℃‎ ‎25℃‎ CO2减少量 ‎0.12 mol ‎0.24 mol ‎/‎ ‎/‎ CO2增加量 ‎/‎ ‎/‎ ‎0.06 mol ‎0.12 mol 表。请回答: ‎ ‎(1)在25℃条件下,这株植物在充分光照下一小时制造的有机物若都为葡萄糖,则共制造葡萄糖 克。‎ ‎(2)在25℃条件下,这株植物充分光照 一小时积累的有机物若都是葡萄糖,则积累葡萄糖 克。‎ ‎(3)如果一天有10小时充分光照,其余时间在黑暗下度过,且昼夜温度为25℃‎ ‎,假定积累的有机物都是葡萄糖,则一昼夜积累葡萄糖____ _克。‎ ‎(4)如果光照时的温度为25℃,光照时间10小时,黑暗下温度为15℃,假定积累的有机物都是葡萄糖,则一昼夜积累葡萄糖__ ____克。‎ ‎(5)根据你的计算,如何解释种在新疆吐鲁番地区的西瓜比种在江苏的甜? 。‎ ‎34.(9分)在一定实验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的光合作用如图(一)所示,细胞呼吸如图(二)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a (CO2浓度0.03%)‎ CO2的吸收量(mol/h)‎ 光照强度(千勒克司)‎ ‎0.8‎ ‎0.6‎ ‎0.4‎ ‎0.2‎ ‎0.0‎ ‎-0.2‎ ‎-0.4‎ ‎-0.6‎ ‎-0.8‎ ‎1 2 3 4 5 6‎ P 图(一)‎ L ‎0 5 10 15 20 25‎ O2%浓度 c(O2吸收量)‎ b (CO2释放量)‎ Q ‎1‎ ‎0.5‎ 气 体 交 换 的 相 对 值 图(二)‎ ‎(1)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ATP等两种物质,请写出其中另一种物质形成的反应式 。‎ ‎(2)影响图(一)中a曲线P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如果P点是在氧气充足条件下测得的,则氧气浓度应大于 %。‎ ‎(3)若此植物为阴生植物,在实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为生长状况相同的阳生植物,则图(一)a曲线的L点向 方向移动。‎ ‎(4)图(二)中细胞呼吸的有关曲线需在 条件才能测得。‎ ‎(5)绘制下列有关曲线图:‎ ‎①图(一)中光合作用强度是用CO2吸收量(mol/h)表示的,如果改为O2的吸收量(mol/h)表示,请在图(一)中绘出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 ‎②在图(二)中绘出无氧呼吸CO2的释放量与O2浓度的关系。‎ ‎(1) (2分) (2)温度 15 ‎ ‎(3)右(或右上) (4)无光(或黑暗) (5)参见下图①、②(3分)‎ O2的吸收量(mol/h)‎ 光照强度(千勒克司)‎ ‎0.8‎ ‎0.6‎ ‎0.4‎ ‎0.2‎ ‎-0.2‎ ‎-0.4‎ ‎-0.6‎ ‎-0.8‎ ‎1 2 3 4 5 6‎ 图(一)‎ ‎0 5 10 15 20 25‎ O2%浓度 c(O2吸收量)‎ b (CO2释放量)‎ Q ‎1‎ ‎0.5‎ 气 体 交 换 的 相 对 值 图(二)‎ 以下是某同学关于酶特性的实验操作步骤,请根据要求回答:‎ 步骤 操作方法 试管 Ⅰ Ⅱ ‎1‎ 注入可溶性淀粉溶液 ‎2mL ‎-‎ ‎2‎ 注入蔗糖溶液 ‎-‎ ‎2mL ‎3‎ 注入斐林试剂 ‎2mL ‎2mL ‎4‎ 注入新鲜的某种酶溶液 ‎2mL ‎2mL ‎5‎ 立即用酒精灯隔水加热 煮沸1分钟 ‎6‎ 观察现象 A B ‎ (1)若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酶作用的专一性,则步骤4可以选用 或 两种不 同类别的酶。‎ ‎ (2)如果按上述步骤进行操作,分析A、B可能出现的现象及原因。‎ 现象: 。‎ 原因: 。‎ ‎ (3)该实验步骤存在明显的缺陷,请写出正确的操作步骤。(注:可直接用上表步骤中 的数字表示,需增加的步骤用文字叙述) 。‎ ‎31.(1)蔗糖酶;淀粉酶(或答唾液淀粉酶;—淀粉酶)‎ ‎(2)现象:可能A、B都不能形成砖红色沉淀 原因:①先加入斐林试剂再加酶,斐林试剂可能对酶活性有影响 ‎②加入酶溶液后,直接加热煮沸,即可能使酶不能充分催化反应,又可能使酶失去活性而无催化作用 ‎(3)1→2→4适应温度条件下,保温5min→3→5→6。‎ ‎1.将一个小绿色植物放入一个三角瓶中,如下图所示。在瓶中安放一个测定瓶中CO2浓度的传感器,将瓶口用橡胶塞塞上。传感器的另一端与计算机连接,以监测一段时间内瓶中CO2浓度的变化。‎ 如果用此装置进行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测定,请写出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1)图2中,0—60 min表示该装置置于黑暗条件下,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该生理作用的场所是 。‎ ‎(2)图2中,60—120 min表示再将该装置置于 下,此时间段测得的数值是 ‎ ‎ 差值,是 (净、总)光合量。‎ ‎(3)根据图中数据,该植物60—120 min的光合作用速率为 ppmCO2/min。‎ ‎(4)如果将图1中的试管及植物移去,在其中的烧杯中加入含叶绿体的NaHCO3溶液,且叶绿体的光合速率和刚才的植物一致。请在图2中画出0—120 min时间内的曲线。此时,60—120 min内的变化量是 (净、总)光合量。‎ ‎1.‎ ‎(1)细胞呼吸;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2)光照条件,光合作用吸收的CO2与 细胞呼吸产生的CO2差值, 净 。‎ ‎(3)30‎ ‎(4)0—120 min时间内的曲线见图 ‎(注意曲线的末尾下移了36格)。 总 ‎ ‎2.‎ ‎(1)“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 可表示为2h内有机物的积累量;‎ 或者表示为后1h中总(净、总)光合量—‎ ‎2h中的细胞呼吸量;或者表示为后1h中 净光合量—前1h中的细胞呼吸量。‎ ‎29.光合作用过程中,不在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上进行的反应有 A. 2H2O4H十+4e-+O2 B. NADP十+2e-+H十NADPH C. ADP+Pi+能量ATP D. CO2+H2O(CH2O)+O2‎ ‎26.(16分)在高等植物细胞中,线粒体和叶绿体是能量转换的重要细胞器,请回答:‎ ‎(1)在图二乙点所处的状态时,叶绿体内ATP移动的方向是__________。‎ ‎(2)在图二甲状态时,可以发生图一中的哪些过程?(用图中字母表示)___。图二中乙~丙段时,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______。‎ ‎(3)图一中的物质A是_______,物质A进入线粒体的条件是_______。‎ ‎(4)如果在图二的乙点突然停止光照,叶绿体内C3化合物的含量__________。‎ ‎(5)某同学为研究某些环境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设计了下面的(一)、(二)两个种 子呼吸作用及植物光合作用实验装置示意图,测定的种子呼吸作用和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变化如下图(三)所示(种子呼吸作用[实线]及植物光合作用[虚线]的强度变化)‎ 如图(一)和(二)所示,由漏斗向种子瓶内加入少量水(对应(三)图中a点)后,‎ ‎①曲线ab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曲线cd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曲线d点后趋平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16分)(1)由类囊体片层薄膜向叶绿体基质(2分)‎ ‎(2)f g h a(2分) 光照强度(2分)‎ ‎(3)丙酮酸(1分) 有氧气存在(1分)‎ ‎(4)升高(2分)‎ ‎(5)①种子吸水萌发,呼吸作用加强(2分) 装置(一)中种子萌发产生的进入装置(二),光合作用强度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2分)‎ ②当二氧化碳浓度提高到一定程度时,光合作用的强度不再随二氧化碳含量的提高而增强(2分)‎ ‎29.(10分)下面图A、图B分别是植物某个叶肉细胞中的两种膜结构,以及在它们上发生的生化反应。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具有图A膜的细胞器是      ,具有图B膜的细胞器是     。‎ ‎(2)图A上产生的O2能否被图B所在的结构利用?请说明理由。‎ ‎(3)图A和图B所示的反应,除了产生图中所示的物质外,同时还能产生    等物质。‎ ‎(4)图中两种膜所组成的结构,都有为适应其功能而增大膜面积的现象,它们增大膜面积的方式分别是      。‎ ‎(5)细胞器膜、     和     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生物膜的研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如可以摸拟生物膜的        功能对海水进行淡化处理。‎ ‎29.(10分) ‎ ‎ (1)叶绿体 线粒体 ‎ ‎ (2)能(1分)。光合作用产生的O2会扩散到线粒体中参与有氧呼吸(1分)。‎ ‎ (3)ATP ‎ ‎(4)叶绿体通过类囊体堆叠成基粒来增大膜面积(1分);‎ 线粒体通过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来增大膜面积(1分)。 ‎ ‎ (5)细胞膜 核膜 选择透过性 ‎ ‎31.(20分)某校生物实验小组要对“动物细胞是否也能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进行实验探究,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员,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实验假设是_______________。请你说出作出该假设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2)把下面的实验方案补充完整。‎ 实验仪器、试剂:显微镜、带刻度的载玻片、取材工具、食盐、蒸馏水等。‎ 实验材料:为了便于取材和观察,最好选用人的_____细胞作为实验材料。‎ 实验步骤:A.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 ‎ B.取试管若干只,分别编号,在试管中加人相应的试剂和材料;‎ ‎ C.制作人体细胞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变化,其操作过程是 ‎ ‎ ①如果你的假设成立,则实验的预期结果是 ‎ ‎ ②设计一个用于实验记录的表格,注明实验记录的相关项目。‎ ‎31、(20分)(1)动物细胞能通过渗透作用吸水或失水(2分); 动物细胞具有渗透作用的条件(或细胞膜有选择透过性,当细胞与外界溶液接触时,膜两侧具有浓度差)(2分)‎ ‎(2)红细胞(口腔上皮细胞)(2分) ;不同浓度梯度的食盐溶液(4分)(或蒸馏水、生理盐水(0.9%NaCl)、9%NaCl )(有低浓度和高浓度才给全分)‎ 在载玻片的一侧滴加大于(小于或等于)质量分数为0.9%的食盐水,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4分)‎ 结果:1号红细胞涨破,2号红细胞体积不变,3号红细胞皱缩(2分,全对才得分)‎ 表格(4分)‎ ‎ 编号 ‎ 1‎ ‎ 2‎ ‎ 3 ‎ ‎……‎ ‎ 加入试剂 ‎ 蒸馏水 ‎0.9%食盐溶液 ‎ 5%食盐溶液 细胞体积变化 下图是测定种子呼吸作用的装置。锥形瓶中有充分吸胀的小麦种子,小烧 杯内装20%的NaOH溶液。整个装置密封,放在‎20℃‎恒温环境中,打开活塞T,使U形管 两侧液面平衡后关闭T并开始计时。‎ ‎  (1)一段时间后,U形管两侧液面如何变化?____________。‎ ‎  (2)U形管中液柱每小时移动的平均距离可代表__________的相对值,记为a。‎ ‎  (3)若用此装置继续测定单位质量的种子呼吸时释放量与消耗量的比值,需 要另设一装置,将小烧杯内的NaOH溶液换为____________,其他条件不变。‎ ‎  (4)在新增装置中,如果U形管右侧液柱每小时下降b,则每小时释放量可表示 为________,/的比值_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 ‎ 37.(5分)(1)右侧液面升高 ‎  (2)呼吸速率 ‎  (3)清水 ‎(4)a+b 大于 ‎1.下图表示B淋巴细胞分化为浆细胞后生物膜面积的变化,正确的一项是 ( )学科网 学科网 学科网 学科网 学科网 学科网 学科网 学科网 学科网 学科网 学科网 学科网 学科网 学科网 学科网 学科网 学科网 学科网 学科网 学科网5.右图表示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原体,并传递抗原的过程,图中MHC-Ⅱ分子是一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是一种特异的糖蛋白,能与抗原(图中的a)形成抗原-MHC复合体,移动到细胞的表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学科网 A.图中a能被浆细胞特异性识别学科网 B.受刺激活化的②将产生淋巴因子学科网 C.MHC-Ⅱ分子从内质网腔到达细胞表面共穿过6层膜学科网 D.只有3种细胞器与MHC-Ⅱ分子的合成、加工、运输过程有关学科网 ‎42.(6分)回答下列与细胞有关的实验问题。‎ ‎(1)下列4项实验中,需保持细胞生理活性的有 (填序号)。‎ ‎①观察叶绿体和原生质的流动 ‎②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DNA的分布 ‎ ‎③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④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2)按下面步骤进行质壁分离实验。 ‎ 步骤一: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加一滴清水,取一片藓类小叶,盖上盖玻片。‎ 步骤二:从盖玻片一侧滴入‎0.3g ‎/mL的蔗糖溶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这样重复几次,使盖玻片下面的藓类小叶浸润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 步骤三: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如图所示。‎ ‎①图中A、B处的颜色分别是 。‎ ‎②如果上述实验步骤二中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的是加有伊红(植物细胞不吸收的红色染料)的‎0.3g/mL的蔗糖溶液,则在显微镜下观察到A、B处颜色分别是 。‎ ‎③如果将上述实验步骤二中浸润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的藓类小叶的装片,放在‎80℃‎条件下处理一段时间(装片中的藓类小叶保持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在显微镜下清晰地观察到细胞结构后,为更准确地判断A处颜色,对显微镜的操作方法是 、 。‎ 如果A处呈绿色,可能的原因是 。‎ ‎52.下左图中曲线a表示水稻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所释放的CO2总量的变化,曲线b表示有氧呼吸释放的CO2量的变化,则表示无氧呼吸释放的CO2量的变化是下图中的 ‎ ‎53.参加1500米测试跑时,人体产生的CO2来自 ‎ A.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B.细胞质基质或线粒体 C.有氧呼吸 D.无氧呼吸 ‎54.将酵母菌研磨成匀浆,离心后得上清液(细胞溶胶)和沉淀物(含线粒体),把等量的上清夜、沉淀物和未离心的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三个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葡萄糖溶液,然后置于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试管中最终产物为CO2 和H2O B. 乙试管不发生反应 C. 丙试管中有大量的ATP 产生 D. 丙试管中无CO2产生 ‎1. 植物花青素在碱性环境中显蓝色,中性环境中显紫色,酸性环境中显红色。牵牛花的花瓣在清晨是红色的,与此显色有关的细胞代谢反应式主要是 ‎2. 与下列几中微生物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酵母菌 ②乳酸菌 ③硝化细菌 ④蓝藻 ⑤烟草花叶病毒 A.从结构和成分看,①具有成形的细胞核,⑤的遗传物质中不含胸腺嘧啶 B.从同化作用类型看,②是厌氧型,③④是需氧型 C.从异化作用类型看,①②异养型,③④是自养型 D.从生态系统中的成分看,①②③是分解者,④是生产者 ‎3. 右图表示氧气浓度对培养液中草履虫、乳酸菌、酵母菌的呼吸作用 的影响,呼吸曲线a、b、c分别代表 ‎ A.酵母菌、草履虫、乳酸菌 B.酵母菌、乳酸菌、草履虫 C.乳酸菌、酵母菌、草履虫 D.草履虫、乳酸菌、酵母菌 ‎4. 下列哪项可作为脱氨基作用的实例 A.苏氨酸→丁酮酸+NH3 B.谷氨酸+丙酮酸→酮戊二酸+丙氨酸 C.谷氨酸→氨基丁酸+CO2 D.谷氨酸+NH3→谷氨酰胺+H2O ‎5. 下图表示生物体内的三个生理过程(a , b , c),在此三个 过程中,y代表的物质分别为 A.激素、抗体、载体 B.抗体、载体、酶 ‎ C.载体、抗体、酶 D.抗体、激素、载体 ‎ ‎6. 研究认为,用固定化酶技术处理污染物是很有前途的。如将从大肠杆菌得到的磷酸三酯酶固定到尼龙膜上制成制剂,可用于降解残留在土壤中的有机磷农药,与用微生物降解相比,其作用不需要适宜的 A.温度 B.pH C.水分 D.营养 ‎10.表示DNA片段,有关该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②③④构成了DNA的基本组成单位 B.②③④的特定排列顺序所含的遗传信息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C.解旋酶可使⑤处的化学键断裂 D.DNA连接酶可连接①处断裂的化学键 ‎11.要使某细胞仅具有自由扩散的方式,则处理该细胞的物质最可能是 A. 淀粉酶 B. 蛋白酶 C. 脂肪酶 D. 生长素 ‎22.某个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哈密瓜种子的萌发过程进行研究。图1是他们根据实验结果绘制的曲线图,其中QCO2表示CO2的释放量,QO2表示O2的吸收量。在下列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在种子萌发的初期,有酒精生成 ‎ B.在胚根长出之后,细胞中的ATP浓度会逐渐上升 ‎ C.种子在萌发的30h之后,热量的释放呈上升趋势 ‎ D.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DNA和RNA的总量都在增加 ‎23.现有一瓶掺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液,吸进氧气的体积与放出二氧化 碳的体积之比为1∶2。这是因为 ‎ A.有1/4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B.有1/3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C.有1/2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D.有2/3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24.一位学生将葡萄糖和酵母菌溶液放入一个真 空瓶中,并用 带有两个孔的塞子封口,酵母-葡萄糖溶液的温度随时间慢慢地升高,指示剂的颜色也开始改变。本实验可用来测定 ‎ A.酵母菌生长曲线 ‎ B.温度及氧分压对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影响 ‎ C.酵母菌呼吸作用释放热量 D.酵母菌发酵产物的类型 ‎25.在实验条件下,测试某种恒温动物离体细胞的呼吸强度(E)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正确结果是 ‎26.有人在适宜温度条件下做了以下的实验,在一普通锥形瓶中加入含有酵母菌的C6H12O6溶液,实验装置如下左图所示,下列曲线中能正确表示其实验结果的是 ‎ ‎ ‎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7.下图中能正确表示胰蛋白酶对底物的分解速度和温度关系的是右图是存放水果时,空气中的水果释放的CO2相对量(x)与氧气浓度(y)之间的关系曲线,你认为贮存水果应选择的最佳氧气浓度是 ‎ A.A B.B C.C D.D ‎28.下图表示的是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呼吸时O2的吸收量和CO2的释放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线段XY=YZ,则在氧浓度为a时 ‎ A.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消耗的有机物多 ‎ B.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多 ‎ C.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多 ‎ D.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相等 ‎29.除了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以外,能够进行碳素同化作用的还有细菌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用下表表示。综合上述三种情况,碳素同化作用的总方程式(通式)应当是 ‎30.对下面几个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结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给水稻叶片提供C18O2,水稻根细胞中可能会因为无氧呼吸而出现含18O的乳酸 ‎ B.小白鼠吸入18O2后形成的H2O含18O,呼出的CO2一定不含18O ‎ C.给玉米提供14CO2,‎14C在玉米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为:14CO2→‎14C3→‎14C4→‎14C6H12O6 ‎ D.在含C6H12O6和‎14C12H22O11(乳糖)的培养液中培养大肠杆菌,需一段时间后才会出现含‎14C的细菌细胞 ‎31.下面是家庭酿造甜米酒的具体操作过程: 先将米加热煮至七成熟,待冷却至‎30℃‎,加少许的水和一定量的“酒药”(实际是酵母菌菌种)与米饭混合后置于一瓷坛内(其他容器也可),在米饭中央挖一小洞,加盖后置于适当地方保温(‎28℃‎),12小时即可。请从以下几方面对发酵过程进行分析:‎ ‎(1)先将米煮一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为什么要冷却到‎30℃‎后才能加入“酒药”?____________ _________。‎ ‎(3)在中央挖一小洞的原因是_____ ______________。‎ ‎(4)发酵坛并没有完全密封,坛内无氧发酵的环境是如何形成的?_________ ________。‎ ‎(5)家庭酿酒的关键是保温和放“酒药”,如果米的量很多而放的“酒药”太少,常常导致甜米酒因变质而失败。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6)写出酵母菌在酿酒过程中进行的呼吸作用反应式: 。‎ ‎13.下图中,甲图是测量种子萌发时锥形瓶中气体体积变化的实验装置。锥形瓶中放的种子事先用水浸泡过并在稀释的 消毒剂中清洗过(影响种子生命力)实验开始时U形管左 侧与右侧液面相平,每隔半小时利用标尺量出右侧管内 的液面高度变化,实验结果见乙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要在稀释的消毒剂中清洗_________ ‎ ‎(2)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 ‎ ‎(3)0~3.5小时内气体体积变化原因__ 。 分析3.5小时~4小时内标尺读数没增加最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实验存在的问题是没有设计对照实验,因此实验数据不能准确反映真实情况。请设置此实验的对照实验________。‎ ‎(5)由于外界温度、压强的改变导致气体体积改变,在对照实验中气体体积变化在2小时是+0.2个单位,那么同等条件下萌发的种子此时实际呼吸速率是_ ___单位/小时。‎ ‎33.下图中,甲图是测量种子萌发时锥形瓶中气体体积变化的实验装置。锥形瓶中放的种子事先用水浸泡 过并在稀释的消毒剂中清洗过(不影响 种子生命力)。实验开始时U形管左侧与 右侧液面相平,每隔半小时利用标尺量 出右侧管内的液面高度变化,实验结果 见乙图。回答下列问题:‎ ‎(1)种子为什么要在稀释的消毒剂中清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2)此实验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 _____。‎ ‎(3)分析0~3.5小时内气体体积变化原因____ ___。‎ 分析3.5小时~4小时内标尺读数没增加最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本实验存在的问题是没有设计对照实验,因此实验数据不能准确反映真实情况。请设置此实验的对照 实验__________ ___________。‎ ‎(5)由于外界温度、压强的改变导致气体体积改变,在对照实验中气体体积变化在2小时是+0.2个单位,那 么同等条件下萌发的种子此时实际呼吸速率是__ ___单位/小时。‎ ‎34.荔枝是著名的岭南佳果.其果皮中存在多酚氧化酶,多酚氧化酶能够氧化果皮中的一些无色物质,形成褐色物质。这是引起采后荔枝果皮褐变的原因之一.褐变的发生严重影响了荔枝的深鲜效果:果皮褐变面积百分率.常作为荔枝保鲜效果的指标,在不考虑其它因素影响褐变的前提下,利用上述现象.以荔枝果皮褐变面积百分率为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指标,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旨在探究温度对荔枝果皮内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1)请补充下列实验设计中空缺的内容:‎ ‎ ①设计温度梯度:‎5℃‎、lO℃、‎15℃‎、‎20℃‎、‎25℃‎、‎‎30℃‎ ‎ ②确定测量指标:荔枝果皮褐变面积百分率;‎ ‎ ③选择同一品种、 和成熟度一致且无机械损伤的新鲜荔枝果实,将其分成 组,每组数量 ,装入保鲜袋并作好标签后.分别放入相应温度的恒温箱中;‎ ‎ ④经过5天后,取出荔枝果实.测定并记录褐变面积.‎ ‎(2)请据右图分析实验结果: 。‎ ‎(3)请结合上述实验结果,指出对荔枝具有较好保鲜效果所需的温度范围 。‎ ‎(4)削皮后的苹果和马铃薯容易发生褐变,请据此分析要选择无机械损伤的荔枝果实为实验材料的原因=__‎ ‎(5)在完全无氧条件下,多酚氧化酶将无法催化上述的褐变反应过程。如果在此条件下.荔枝果皮不会发生褐变,可否在此条件下贮藏荔枝? 。为什么? 。‎ ‎(6)除上述温度、氧和机械损伤以外.还有哪些因素影响果蔬保鲜效果,请提出两种相应的保鲜措施:‎ ‎ 。‎ ‎24.生物细胞呼吸过程中,若有二氧化碳放出,则可判定此过程一定 ( )‎ A.不是乳酸发酵 B.不是酒精发酵 C.是有氧呼吸 D.是无氧呼吸 ‎25.参加1500米测试跑时,人体产生的CO2来自 ( )‎ A.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B.细胞质基质或线粒体 C.有氧呼吸 D.无氧呼吸 ‎26.将酵母菌研磨成匀浆,离心后得上清液(细胞溶胶)和沉淀物(含线粒体),把等量的上清夜、沉淀物和未离心的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三个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丙酮酸溶液,然后置于有空气的条件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试管最终产物为CO2 和酒精 B. 乙试管无反应 C. 丙试管中有ATP生成 D. 丙试管中不产生CO2‎ ‎27.一运动员正在进行长跑锻炼,从他的大腿肌细胞中检测到3种化 学物质,其浓度变化如图所示。图中P、Q、R三曲线依次代表 ( ) ‎ A. O2、CO2、乳酸 B. 乳酸、CO2、O2‎ C. CO2、O2、乳酸 D. CO2、乳酸、O2‎ ‎28.在实验条件下,测试某种恒温动物离体细胞的呼吸强度(E)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正确结果是 ( ) ‎ ‎29.下左图中曲线a表示水稻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所释放的CO2总量的变化,曲线b表示有氧呼吸释放的CO2量的变化,则表示无氧呼吸释放的CO2量的变化是下图中的 ( )‎ ‎30.用培养液培养三种细菌,让它们在三个不同的试管中生长,下图显示了细菌的生长层。若往三支试管中通入氧气,则细菌繁殖速度的变化是 ( )‎ ‎31.现有一瓶含酵母菌的葡萄糖液,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 酒精和CO2的量如右图所示,(假定两种呼吸作用产生CO2的速率相 同),在氧浓度为a时发生的情况是 ( )‎ ‎ A.葡萄糖只被无氧呼吸分解 B.30%的葡萄糖被无氧呼吸分解 ‎ C.60%的葡萄糖被无氧呼吸分解 D.无氧呼吸停止 ‎32.在圆形滤纸的中央点上,对叶绿体的色素进行色素分析,会得到近似同心的四个色素环,排到在最外圈的色素是 ( )‎ A. 橙黄色 B. 蓝绿色 C. 黄色 D. 黄绿色 ‎33.使用下列哪种颜色的塑料薄膜,水稻秧苗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最多(或最少)? ( ) A. 绿色(或红色) B. 红色(或绿色) ‎ C. 白色(或红色) D. 白色(或绿色)‎ ‎34.右图是叶绿体中某两种色素的吸收光谱,A和B依次可能是 ( )‎ ‎ A. 叶绿素a和叶绿素b B. 叶绿素a和叶黄素 ‎ ‎ C. 叶黄素和叶绿素b D. 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 ‎35.下列有关叶绿体和光合作用的几个简单的小实验,你认为哪一个结果有科学性错误 ( )‎ A. 叶绿素的提取液放在自然光源和三棱镜之间,从三棱镜的一侧观察连续光谱中变暗(或出现黑带)的区域是红光和蓝紫光区 B. 在温暖晴朗的一天下午,在某植物向阳处采得一片叶用酒精隔水加热脱色,用碘液处理后做成切片,‎ 在显微镜下观察被染成蓝色的结构是叶绿体 C. 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时,可看到叶绿体在细胞质基质中向光集中移动,当光照过强时叶绿体会以较小的侧面朝向光源 D. 在天气晴朗的一天的上午10时左右,用钻有直径为‎1cm 左右小孔的锡铂纸将田间一株植物的叶片夹住,下午2时左右取下这片叶,用酒精隔水加热脱色,用碘液处理,小孔处照光的部位成蓝色,而被锡铂纸遮住的部分则呈黄白色 ‎36.某同学想探究二氧化碳浓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他取A、B、C、D四株都有5片叶的小白菜,用直径lcm的打孔器打取小叶圆片各10片,并设法抽去气体使之下沉,置于光下。取100mL三角瓶4个,编号1~4,按下表操作(光照、温度相同且适宜)并记录结果。‎ 下列评价或修正不合理的是 ( )‎ A.自变量二氧化碳浓度的控制不严格 ‎ B.只要控制光照、温度相同即可 C.实验材料本身存在的差异会影响实验结果 ‎ D.制备的叶圆片投入三角瓶前应放黑暗处 ‎37.将川芎植株的一叶片置于恒温的密闭小室,调节小室CO2浓度,在适宜光照强度下测定叶片光合作用的强度(以CO2吸收速率表示),测定结果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如果光照强度适当降低,a点左移,b点左移 B. 如果光照强度适当降低,a点左移,b点右移 C. 如果光照强度适当增加,a点右移,b点右移 D. 如果光照强度适当增加,a点左移,b点右移 ‎38.在适宜温度下,图中的曲线表示光照强度对植物产生O2的影响情况。‎ 两种不同的培养液中分别培养了同样数量的绿藻。溶液甲是完全培 养液,溶液乙是缺Mg培养液。下面关于本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本实验说明光合作用与光照强度有关 B.本实验说明光合作用与必需矿质元素有关 C.在A与B点曲线间,绿色植物的代谢情况是呼吸作用强于光合作用 D.在B与C点曲线间,绿色植物的代谢情况是只进行光合作用 ‎39.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 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 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与‎30℃‎相等 B. 光照相同时间,在‎20℃‎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 C. 温度高于‎2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 D. 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等量 ‎40.某学生在温室(玻璃)里进行植物栽培实验,他对室内空气中的CO2含量进行24小时测定,下图曲线能正确表示其测定结果的是 ( )‎ ‎41.一生长着大量绿藻的池塘,一天内池水中CO2浓度变化正确的是 ( )‎ ‎42.夏季、在晴天、阴天、多云,高温干旱四种天气条件下,猕猴桃的净光合作用强度(实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之差)变化曲线不同,表示晴天的曲线图是 ( )‎ ‎43.下图曲线表示农田中,Ⅰ昼夜温度变化;Ⅱ光照强度;Ⅲ植物吸收CO2的变化,请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在Ⅲ曲线与时间轴交点c和e时,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和呼吸作 用释放的CO2量相等 B. a点的形成是由夜间的低温造成的 C. 在从时间轴上的c点开始合成有机物,到e点有机物的合成终止 D. 增大曲线Ⅲ与时间轴所围成的正面积措施包括提高光照强度,CO2‎ 浓度和充足的水分供应 ‎44.下图甲表示A植物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图乙表示A植物光合速率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光合速率受CO2浓度影响的变化曲线。a点与c点 相比较,c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会 ;b 点与c点相比较,b点时叶肉细胞中C5的含量 。 ( ) ‎ A.高、高 B.低、基本一致 ‎ ‎ C.低、高 D.高、基本一致 ‎45.将某种绿色植物的叶片,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在‎10℃‎、20℃的温度条件下,分别置于5klx、10klx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结果如图所示。对以上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 ) ‎ 该叶片: ①呼吸速度在20℃下是‎10℃‎下的2倍 ②在 ‎10℃‎‎、5klx的光照下,每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 是3mg ③在5klx光照下,‎10℃‎时积累的有机物比 ‎20℃‎时多 ④在‎20℃‎、10klx光照下,每小时光合作 用固定的CO2量约是13.9mg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46.在严寒的冬天,利用温室进行蔬菜种植,可以提高经济效益,但需要调节好温室的光照、湿度、气体 和温度,以提高产品的产量和品质。下列措施及方法正确的是 ( )‎ ‎ ①由于温室内外温差大,在温室薄膜上(或玻璃)结成一层水膜,要及时擦干,以防透光率降低 ②适当的增加光照,以补充冬季阳光不足 ③尽量增加空气湿度,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 ④温室内定期施放二氧化碳气体,以增加光合作用强度 ⑤向温室内定期施放氧气,以降低呼吸作用强度/⑥冬季温室内温度尽量维持恒定。‎ ‎ A.①②④ B.①②④⑥ C.②③⑤⑥ D.③④⑥‎ ‎47.某个春季低温潮湿、夏季高温干旱的地区生长着一种春、夏季叶型不同的植物,其叶型数据如右表。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多选] ( ) ‎ 项目 甲型叶 乙型叶 表面积(mm2)‎ ‎290‎ ‎156‎ 体积(mm2)‎ ‎63‎ ‎64‎ 表皮厚度(um)‎ ‎15‎ ‎24‎ A.甲型叶生长在夏季,降低蒸腾作用 ‎ B.乙型叶生长在夏季,降低蒸腾作用 ‎ C.甲型叶生长在春季,利于光合作用 ‎ D.乙型叶生长在春季,利于光合作用 ‎48.在两个相同密闭、透明玻璃室内各放置一盆相似的甲、乙两种植物幼苗,在充足的水分、光照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下,用红外线测量仪定时测量玻璃内的CO2含量,结果如下表(假设实验期间光照、水分和温度等条件恒定不变)。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 A.0~25min,甲和乙光合作用强度都逐渐减少B.0~25min,CO2含量逐渐降低是有氧呼吸减弱的结果 C.0~25min,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D.表中数据说明,乙比甲固定CO2的能力更强 ‎49.用磷脂酶处理叶绿体后,光合作用受到明显影响,这一事实说明 ( )‎ ‎ A.磷是光合作用产物的组成成分 B.磷在维持叶绿体的功能上有重要作用 ‎ C.磷影响着光的转化、吸收、传递 D.磷是NADP+和ATP的组成成分 ‎50.下列图文相符的有[多选] ( )‎ A.图A表示小白鼠呼吸耗氧量与 环境温度的关系 B.图B表示酵母菌代谢中CO2产 生速率与O2浓度的关系 C.图C表示水稻植株一天内CO2吸收相对量随时间变化情况 D.图D表示番茄种子萌发(未长出绿叶)过程中干重变化 二.简答题(共100分)‎ ‎52.下图示某植物光合作用速度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 ‎(1)甲图表示在光线弱的情况下,光合作用速度随 ‎ 的增加,成正比例增加。这种情况下,可以认为此时主要影响的是光合作用过程的 ‎ 阶段。‎ ‎(2)从甲图可见,光照超过某一强度时,光合作用的速度不再增加,且具有稳定发展的趋势,这种变化主要决定于 ,此时光合作用的 ‎ 阶段受到限制。‎ ‎(3)乙图中C点表示光照强度为B时,光合速率的 。出现CD段的原因是 。‎ ‎(4)请在甲图中绘制‎50℃‎,植物光合作用速度变化的曲线。‎ ‎(5)请根据甲图,在乙图中绘制光照强度为A时,不同温度下,光合作用速度变化的曲线。‎ ‎(6)作为限制光合作用速度的环境因素,此外还有 等。‎ ‎66.右图示酵母菌在不同O2浓度下的呼吸强度,请回答:‎ ‎(1)P点说明了什么? 。‎ ‎(2)当外界氧浓度为4%∽5%时,CO2释放量的相对值为0.6,而O2 吸收量的相对值为0.4。此时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相对值约相当于无氧呼吸的 倍。‎ ‎(3)由纵轴、CO2生成量和O2吸收量共同围成的面积所代表的生 物学含义是__ _ 。‎ ‎(4)在图中绘出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随O2浓度变化而变化的曲线。‎ ‎(5)若图中的AB段与BC段的距离等长,说明此时有氧呼吸释放的 CO2与无氧呼吸释放的CO2相比___ _(填“一样多”或“更多”或“更 少”),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是无氧呼吸的 倍。‎ ‎(6)在长途运输新鲜蔬菜时,你认为氧浓度应调节到 点的对应浓度时更有利于运输,为什么?‎ ‎ 。‎ ‎67.为了探究种子萌发时进行的呼吸类型,某研究性 学习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如图所示)。 ‎ ‎(1)如想得到实验结论还必须同时设计另一个实验,‎ 请指出另一个实验应如何设计?请在右侧绘装置 图二表示,并用简短文字说明。‎ ‎(2)实验结果及预测:‎ ‎ ① ;‎ ‎ ② ;‎ ‎ ③ 。‎ ‎(3)若要排除外界气温气压等因素变化对实验产生的干扰作用,应如何设计对 照组?请在右侧绘装置图二表示,并用简短文字说明。‎ ‎(4)如何排除微生物呼吸对实验产生的干扰作用? 。‎ ‎(5)若要测定萌发种子的呼吸速率,应对装置作怎样的改造? ‎ ‎ 。‎ ‎(6)若要测定萌发种子的呼吸商(RQ=释放的二氧化碳体积/消耗的氧体积),‎ 如何设对照组?应对装置作怎样的改造? ‎ ‎ 。‎ ‎68.下列有关矿质元素与光合作用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Mg是叶绿素的成分,缺Mg不能合成叶绿素,但因为有类胡萝卜素,所以对光合作用影响不大 B. N素供应充足可促进作物枝叶的生长,增加光合作用面积,从而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C. K+、Fe2+对光合作用没有影响,但能影响到植物的其它代谢过程 D. P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是非常广泛的,如影响到能量转移过程、光合膜的稳定等 ‎69.萝卜是C3植物,图1为萝卜光合作用的部分过程图解。‎ ‎(1)该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 。‎ ‎(2)进行正常光合作用的叶片,如果在叶绿 体中的 NA DPH 与 NADP+含量相等的情 况下,突然分停止供给 CO2 ,请在图 2‎ 中绘出叶绿体中 NADPH 含量的变化曲线。‎ ‎70.下图为植物新陈代谢示意图。请根据图 示回答下列问题。‎ ‎(1)1过程发生在叶绿体 上,其中光能向电能的转换由蓝绿色的 分子完成。光照下该分子转变成强 ‎ ‎ 剂,夺取水分子中的 。 ‎ ‎(2)在②过程中,NADPH作用是 。‎ ‎(3)③过程表示 呼吸,它发生在 中。‎ ‎(4)④过程中的能量由ATP中的 水解释放。‎ ‎71.科学家在研究光合作用时,做了一个实验,如下图所示。实验前,他向一个密闭容器的溶液中加进了ADP,磷酸盐,光合色素及有关的酶等(图A)。实验时,按图B的限制条件(光照、CO2等)进行,并不断测定有机物的生成率。随着时间的推移,绘出了曲线图(图B)。据此回答问题:‎ ‎(1)曲线AB段平坦,是因为 ,这个阶 ‎ ‎ 段进行的化学变化相当于光合作用的 阶段。‎ ‎(2)在黑暗条件下进行的,曲线BC段迅速上升的原因是什么? 。‎ ‎(3)在黑暗条件下进行的,曲线CD段迅速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 ‎(4)这位科学家设计的这个图A装置相当于植物体的哪种结构? 。‎ ‎72.在右图中,除葡萄糖外,阶段Ⅰ积累的物质主要有 。并在图中绘出阶段Ⅱ合成糖的速率的可能曲线。 ‎ ‎73.下图简要表示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的五个生理过程(分别用过程:A—E表示),请回答:‎ ‎(1)A过程中发生的能量变化是 ‎ 。‎ ‎(2)D过程表示的是有氧呼吸的第 ‎ 阶段。‎ ‎(3)在C—E的各项生理过程中,产生ATP最多的是 过程。‎ ‎(4)若B过程生成了4摩尔C6H12O6,则A过程一定产生了O2 摩尔。若产生的O2全部用于E过程,则 C过程至少要有 摩尔C6H12O6分解。‎ ‎74.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CO2(mg/h)‎ ‎1.00‎ ‎1.75‎ ‎2.50‎ ‎3.25‎ ‎3.75‎ ‎3.5‎ ‎3.00‎ 黑暗中释放CO2(mg/h)‎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3.50‎ ‎(1)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在35℃时该植物能否生长?________________。‎ ‎(2)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多少度?______________。‎ ‎(3)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10℃的条件下,该植物能否生长?为什么? ,____________ ‎ ‎ ___ ____________。‎ ‎(4)根据表中数据绘出光合作用吸收CO2量与温度之间关系的曲线。‎ ‎75.下图分别表示某植物的一个叶肉细胞(图甲),该植物光合作用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图乙)以及相 关生理过程(图丙)示意图,请根据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1)当CO2浓度处于补偿点及饱和点时,甲图中对应的a~f过程分别是:补偿点: ;饱和点: 。‎ ‎(1)图乙a点表示的生理意义 ;如果将要将Ⅰ、Ⅱ、Ⅲ三种植物中的两种进行间作套种,选用哪两种植物比较合适? ,理由是 。‎ ‎(2)根据图丙回答:‎ ‎①“Ⅰ”代表 阶段,是在 上进行的;‎ ‎②物质F是 ,它富含 化学能,还是很强的 剂;‎ ‎③请写出Ⅰ过程发生的主要物质变化: ; ; 。‎ 组别 实验条件 液滴移动(mm/h)‎ 光照(lx)‎ CO2(%)‎ ‎……‎ ‎……‎ ‎……‎ ‎……‎ ‎6‎ ‎800‎ ‎0.03‎ 右移60‎ ‎7‎ ‎1000‎ ‎0.03‎ 右移90‎ ‎8‎ ‎1000‎ ‎0.05‎ 右移112‎ ‎9‎ ‎1500‎ ‎0.05‎ 右移112‎ ‎10‎ ‎1500‎ ‎0.03‎ 右移90‎ ‎……‎ ‎……‎ ‎……‎ ‎76.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研究CO2含量和光照强度对大豆光合 作用的综合影响。实验时用生长发育状况一致的大豆植株在室温‎25℃‎下进行,通过缓冲液调节密闭空间内CO2浓度的 相对恒定。对各 组实验装置精确 测量的液滴移动 数值记录于下表。‎ 根据图表分析回答:‎ ‎(1)在较强光照下,‎ 每组装置中液滴右 移的生理原因是 。第8、9组的结果相同、限制第9组装置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 ‎(2)据表中数据可知,当装置中CO2浓度为0.03%时,光照强度增大到 lx时,光合作用速度不再增加。‎ ‎(3)若给该密闭装置通C18O2,一段时间后,装置内能否出现18O2? 。请用文字或图解简要说明: ‎ ‎ 。(4)若将该装置放置于黑暗条件下,则装置中毛细刻度管内的液滴应向 方向移动,为什么?‎ ‎ 。‎ ‎(5)若在第6、7组之间增加一组实验,光强为800lx,CO2为0.05%,预期这一条件下装置中液滴向右移动的范围是 mm/h之间。‎ ‎77.用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不仅化学性质不变而且具有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在生物学的研究中已被广泛应用。试分析下列有关实验:‎ ‎(1)如果用18O标记的水浇灌某盆栽植物,并将该盆栽植物置于光照下,一段时间后,在植物体周围的空气中,能够收集到含18O的物质有氧气、水和二氧化碳,它们分别是由 ‎    、    、    、    等过程产生的。‎ ‎(2)把用32P标记的磷酸加入细胞培养液中,短时间快速分享出细胞内的ATP的末端磷酸基已带上了放射性标记,这是因为           ,但是细胞内ATP的含量变化不大,这是因为           。‎ ‎⑶在光照的条件下,向培养小球藻的试管中通往用14C标记的浓度为1%的14CO2,第5分钟再通往浓度为2%的14CO2,第15分钟再供给0.003 %的14CO2,并维持各时间段内相应的CO2浓度。在这个过程,分别检测小球藻内的葡萄糖、三碳化合物、五碳化合物的放射强度,得到上图中abc三条曲线。这三条曲线表示的化合物依次是       、      、       。‎ ‎78.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外界因素有光照强度、CO2的含量,温度等;其内部因素有酶的活性、色素的数量、五碳化合物的含量等。请根据图A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分析:‎ ‎(1)如果横坐标代表光照强度,其影响光合速率主要是影 响      阶段,此时内部限制性因素最可能是    。若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曲线为c,则阳生植物的光合作用曲线最可能是   。‎ ‎(2)如果横坐标代表温度,温度主要通过影响         来影响光合速率。‎ ‎(3)如果横坐标代表CO2的含量,CO2的含量影响光合作用主要是影响  的产生,此时内部限制性因素最可能是   。‎ ‎(4)在右图坐标中画出温度与氧气释放速率(个/min)的关系图:‎ ‎(5)将一植物置于密闭的容器中,用红外线测量仪,测量时间均为1 小时。测定时的条件和结果如表(数据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得,单位:ml)。‎ 在充分光照下 暗处 ‎15℃‎ ‎25℃‎ ‎15℃‎ ‎25℃‎ CO2减少量 ‎22.4‎ ‎56.0‎ ‎—‎ ‎—‎ CO2增加量 ‎—‎ ‎—‎ ‎11.2‎ ‎22.4‎ ①在‎15℃‎条件下,这株植物在充分光照下1小时积累的有机物都是葡萄糖,则积累葡萄糖 。 ‎ ②如果光照时的温度为‎25℃‎,光照时间10小时,黑暗下温度为15℃,则一昼夜积累葡萄糖 。‎ ‎79.为了验证光质对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请用所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在给出的实验步骤的基础上,继续完成实验步骤的设计和预测实验结果,并对预测结果进行分析。‎ 实验材料与用具:小烧杯三只、三棱镜、打孔器、注射器、40W灯泡、烧杯、富含CO2的NaHCO3稀溶液(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绿叶(如菠菜叶)(实验过程中光照和温度等条件适宜,空气中O2和CO2在水中的溶解量忽略不计)。‎ ‎(一)实验步骤:‎ ‎(1)取生长旺盛的绿叶,用直径为‎1cm的打孔器打出小圆形叶片30片(注意避开大的叶脉)‎ ‎(2)将圆形叶片置于注射器内,并让注射器吸入清水,待排出注射器内残留的空气后,用手堵住注射器前端的小孔并缓缓拉动活塞,使小圆形叶片内的气体逸出。这一步骤可重复几次。‎ ‎(3)将内部气体逸出的小圆形叶片,放入黑暗处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待用。(这样的叶片因为细胞间隙充满水,所以全都沉到水底。)‎ ‎(4) ‎ ‎(5) ‎ ‎(6) ‎ ‎(二)预测结果并分析:‎ ‎(三)结果及讨论: 若增强单色光光照强度,能否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 。试在同一坐标图中画出不同类型的单色光下,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曲线来说明。‎ ‎80.图1为测定光合作用速度的装置,在密封的试管内放一新鲜叶片和二氧化碳缓冲液,试管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根据毛细玻璃刻度管内红色液滴移动距离测得。在不同强度的光照条件下,测得的气体体积如图2所示。‎ ‎(1)标记实验开始时毛细刻度管中液滴所在位置。实验时,当光照强度由0渐变为2.5千勒克司时(不同光照强度照射的时间均等),液滴所在位应在实验初始标记的 位置的 处;试管内变化的气体是 。‎ ‎(2)若此时图1植物光照强度为15千勒克司,则1‎ 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量为 毫升。若此时植物叶片的呼吸商(CO2/O2)为0.8,那么植物 光合作用除自身呼吸提供的CO2外,植物还需从外界吸收CO2 毫升。‎ ‎(3)为了防止无关因子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本实验还应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装置与实验组装置的区别是 。如果对照组在相同光照情况下,刻度管中的红色液滴较之实验组向右移了5毫升,其原因是 。‎ ‎(4)如果将试管中的CO2缓冲液改为水,则实验测得的数据指标是 值。该方法测得的实验数据不能较准确说明光合作用速率变化,原因是 。‎ ‎81.将一个小绿色植物放入一个三角瓶中,如下图所示。在瓶中安放一个测定瓶中CO2浓度的传感器,将瓶口用橡胶塞塞上。传感器的另一端与计算机连接,以监测一段时间内瓶中CO2浓度的变化。如果用此装置进行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测定,请写出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①在适宜条件下,首先将该装置置 于 条件下,此时测得的数值是 ;‎ ②再将该装置置于 下,此时测得的数值是 ;‎ ③如果上图2为该植物在步骤①②中测得的实验数据,根据图中数据,该植物在单位时间(分)内,光合作用速率为 。‎ ④为使此研究结果更为科学,可采取的措施为 。‎ ‎82.甲图是植物水培法实验装置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向培养液通入空气的目的是 。‎ ‎(2)如果培养液中缺少镁离子,一段时间后,小麦幼苗叶片缺 ‎ 色,原因是 。‎ ‎(3)若配的培养液浓度过高,小麦幼苗会出现 现 象,补救措施是 。‎ ‎(4)在适宜温度下,采用完全培养液培养小麦幼苗,研究培养液中氧气含量对K+吸收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乙图,则小麦幼苗吸收K+的方式是 ,培养液中氧气含量对K+吸收速率变化影响最大的是图中 段,d点后K+吸收速率不再明显增加的原因是 。‎ ‎83.下面为一测定叶片光合作用强度装置的示意图,其中叶室为透明玻璃材料制成。装置运行后,仪器气路管道中的气体流速满足正常测定的需求。回答相关问题:‎ ‎(1)叶片的叶肉细胞叶绿体内进行的光合作用总反应式 为:(要求标出氧气的来源)_______ _____;其中参与光反应的四种反应物是 ‎①___ ___②____ ______‎ ‎③______ ___④__________ ______。‎ ‎(2)若采用一台精密酸度计作为CO2分析仪,进行叶室内CO2含量分析,则随着照在叶室上光照强度的增加(适宜范围内),仪表的pH将会由___________变___________。‎ ‎(3)若采用红外线CO2分析仪测定叶室内的CO2含量变化,则随着照在叶室上的光照强度的减弱,分析仪中 的红外线被吸收的量将___ ____。若从整个生物圈的角度考虑,地球上的植被遭到破坏,地表产 生的热辐射将被日益增多的__ _____气体大量吸收而形成__ ____效应。‎ ‎(4)若用该装置只测定叶片的呼吸作用时,对装置的处理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5)若以装置内的CO2量减少为负(–),增加为正(+),在适宜光合反应的中午测定某一叶片的光合作用 时,叶室内的CO2变化值为P,测定呼吸作用时的CO2变化值为Q,则该叶片实际光合作用吸收CO2的值(W)应表示为 ‎ ‎ A.–W=–P–Q B.–W=–P+Q C–W=P+Q D. W = P–Q ‎83.下图所示某阳生植物细胞在夏季晴天某一天内的光合作用过程中C3、C5化合物的数量变化。若第二天中午天气由光照强烈转向阴天时,叶绿体中C3含量的变化、C5含量的变化分别相当于曲线中的 ‎ A.c~d段(X),b~c段(Y) B.d~e段(X),d~e段(Y)‎ ‎ C.d~e段(Y),c~d段(X) D.b~c段(Y),b~c段(X)‎ 用含‎14C标记的CO2提供绿藻进行光合作用,分别测定(CH2O)、C5和C3中‎14C的含量,图A、图B表示一部分实验结果,曲线a、b、c分别表示(CH2O)、C5和C3三种化合物中的一种。则: 曲线a、b、c分别表示 __、 、 。根据图A的实验分析,光合作用固定的‎14C的总量在光照时间内直线上升(图中并没有表示出来),但在光照一段时间后,化合物a、b中的‎14C量不再增加,其原因是 。图A中,当变黑暗时,化合物a中‎14C量突然增加的原因是 。图B中,化合物b的‎14C量在CO2突然降低时而一时增加,其原因是 __ 。‎ ‎58.右边是家庭酿酒的具体操作过程。请思考回答:‎ ‎(1)酒药是什么? 。为什么要待米饭冷却以后再加酒药? ‎ ‎ 。酿制甜酒酿时,为什么总是先来“水”后来“酒”?‎ ‎ 。“挖一个洞”的目的是什么? 。盖紧盖子的目的又是什么? 。‎ ‎(2)加酒药把握不好时要“宁多勿少”,为什么? 。‎ ‎(3)写出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