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名师联盟2021届高三高考实用性联考卷(二)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西南名师联盟2021届高三高考实用性联考卷(二)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西南名师联盟2021届高考实用性联考卷(二)‎ 理科综合生物部分 ‎1. 关于细胞中的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颤藻和小球藻细胞中都有DNA和RNA,且都以DNA为主要遗传物质 B. 若细胞中的某蛋白质含有X条肽链,则其含有X个羧基 C. 淀粉、淀粉酶都以碳链作为基本支架 D. 组成人体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在无机自然界中都可以找到 ‎【答案】C ‎【解析】‎ ‎【分析】‎ 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一定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组成蛋白质的多肽链可能有1条或多条;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作为基本支架;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可以找到,体现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 ‎【详解】A、颤藻和小球藻细胞中都有DNA和RNA,但只以DNA为遗传物质,A错误;‎ B、若细胞中某蛋白质含有X条肽链,则至少含有X个羧基,因为R基中也可能存在,B错误;‎ C、淀粉是多糖、淀粉酶是蛋白质,都是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作为基本支架,C正确;‎ D、组成人体细胞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可以找到,但是细胞中的化合物在无机自然界中不一定存在,D错误。‎ 故选C。‎ ‎2. 著名的生物学家翟中和院士说“我确信哪怕一个最简单的细胞,也比迄今为止设计出的任何智能电脑更精巧!”关于“细胞”这一系统,说法正确的是( )‎ A. 高尔基体膜在结构上直接与内质网膜和细胞膜相连 B. 叶绿体和线粒体都能合成ATP,为细胞吸收无机盐提供能量 C. 用健那绿染液给细胞染色后,细胞的有氧呼吸停止 D. 某一动物体内有的细胞有一个中心体,有的细胞有两个中心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 12 -‎ ‎1、生物膜系统是指在真核细胞中,细胞膜、核膜以及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由膜围绕而成的细胞器,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它们形成的结构体系,称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2、健那绿为活体染色剂。‎ ‎【详解】A、高尔基体膜在结构上没有直接与内质网膜和细胞膜相连,而是靠囊泡间接联系,A错误; B、叶绿体和线粒体都能合成ATP,细胞呼吸合成的ATP能为细胞吸收无机盐提供能量,但是叶绿体合成的ATP只能用于暗反应,B错误; C、健那绿是线粒体的活性染料,能使细胞维持数小时的活性,细胞的有氧呼吸不会停止,C错误; D、若动物细胞分裂时,中心体会发生复制,则有两个中心体,D正确。 故选D。‎ ‎3. 长期以来关于ATP释放机制存在两种解释:其一是ATP同神经递质一样或者同其他递质一并通过囊泡释放;其二是ATP通过某利通道介导释放。科学家研究发现P×1(pannexin1)通道蛋白可以在红细胞膜上形成通道且可能介导了ATP释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ATP的释放方式同神经递质一样则不需 要考虑浓度差,也不消耗能量 B. 若ATP通过红细胞膜的P×1通逍蛋白介导释放即可推断该运输方式属于协助扩散 C. ATP分子内的高能磷酸键都水解断裂为细胞主动运输提供能量 D. 哺乳动物血浆中的成熟红细胞内没有P×1通道蛋白表达有关的基因 ‎【答案】D ‎【解析】‎ ‎【分析】‎ 自由扩散特点是从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协助扩散特点是从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主动运输特点是从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胞吞胞吐需要消耗能量。‎ ‎【详解】A、胞吞胞吐不考虑浓度差,但囊泡与膜的融合过程需要消耗能量,A错误;‎ B、若ATP通过红细胞膜的P×1通道介导释放过程消耗能量则属于主动运输,不消耗能量则属于协助扩散,B错误;‎ C、ATP分子内远离腺苷的髙能磷酸键水解断裂提供能量,并非两个高能磷酸键都断裂,C错误;‎ - 12 -‎ D、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内不含细胞核和细胞器,故无基因也不发生基因的表达,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内相关蛋白质是在骨髓中未成熟时相关基因表达产生,D正确。‎ 故选D。‎ ‎4. 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形成和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同一时期 B. 大肠杆菌分裂过程中没有纺锤丝形成的分裂方式称为无丝分裂 C. 二倍体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一直存在同源染色体 D 成熟尘殖细胞形成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物的可进行的分裂方式有无丝分裂、有私分裂和减数分裂,其中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 ‎【详解】A、有丝分裂间期DNA复制染色单体形成,分裂后期着丝点断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A错误; B、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均为真核细胞的细胞分裂方式,大肠杆菌细胞分裂方式为二分裂,B错误; C、二倍体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未发生分离,故一直存在同源染色体,C正确; D、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结束为一个细胞周期,故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成熟生殖细胞不能继续进行分裂,没有细胞周期,D错误。 故选C。‎ ‎5. 下列关于遗传、变异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体体细胞发生的基因突变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B. 染色体上的基因缺失或重复可导致基因突变 C. 新物种的形成一定发生了进化 D. 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基因型,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答案】C ‎【解析】‎ ‎【分析】‎ - 12 -‎ 生物变异的类型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发生在所有生物中,主要发生在DNA复制过程中;基因重组发生在进行减数分裂的真核生物中;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均能够发生染色体变异。‎ ‎【详解】A、人体体细胞发生的基因突变属于可遗传的变异,只是不能通过有性生殖遗传给后代,A错误; B、染色体上的基因缺失或重复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B错误; 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新物种的形成一定发生了进化,C正确; D、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生物的表现型,D错误。 故选C。‎ ‎6. 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 B. 吞噬细胞、效应T细胞、浆细胞都能识别抗原 C. 二次免疫时,记忆细胞既能迅速增殖分化又能产生抗体 D. 小鼠切除胸腺后,T淋巴细胞将不能成熟 ‎【答案】D ‎【解析】‎ ‎【分析】‎ 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分为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的功能是分泌淋巴因子、呈递抗原和接受抗原刺激分化细胞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的功能作用于靶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其中的抗原; B淋巴细胞的功能是接受抗原刺激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的功能是产生抗体。‎ ‎【详解】A、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淋巴细胞又包括B细胞和T细胞,A错误;‎ B、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而浆细胞产生的抗体能识别抗原,B错误;‎ C、二次免疫时记忆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由浆细胞产生抗体,C错误;‎ D、T淋巴细胞需要迁移到胸腺成熟,切除胸腺后T淋巴细胞不能成熟,D正确。‎ 故选D。‎ ‎7. 某科研小组在一密闭玻璃罩内放入一株草莓植株,温度适宜的条件下进行以下实验:实验1.不同光照强度下测定草莓植株对氧气的吸收或释放量,实验结果如图甲所示。实验2.取一定量的草莓叶片进行对照实验,其中对称叶片的左侧曝光右侧遮光,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两部分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转移(如图乙)。据此请回答下列问题:‎ - 12 -‎ ‎(1)B点时草莓根尖细胞产生ATP的场所为______,C点后曲线保持水平不变,此时限制草莓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若适当提高CO2浓度后再测定,图中的B点将向______移动,C点将向______移动。‎ ‎(2)当光照强度为D时,草莓植株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_____u mol。‎ ‎(3)实验2在适宜光照下照射6小时后,从两侧截取同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x和y(单位:g)。则6小时内左侧截取部分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为____g。(4)该科研小组还想提取和分离草莓叶片中的光合色素,则分离的原理是____________。‎ ‎【答案】 (1).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2). CO2浓度 (3). 左 (4). 右下方 (5). 12 (6). x-y (7). 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扩散得快,反之则慢,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甲表示草莓植株O2吸收或释放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A点没有光照,只能进行呼吸作用,B点为光的补偿点,表示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D点为光饱和点,表示光合作用最强时的最小光照强度。‎ ‎【详解】(1)草莓根尖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产生ATP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主要有温度,光照强度、CO2浓度,图甲中是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C点后曲线保持水平不变,此时限制草莓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CO2浓度A。适当提高CO2浓度,则提高了光合速率,B点表示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为实现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b点将向左移动。C点为光饱和点,适当提高CO2浓度,光合作用速率增大,达到新的饱和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增大,因此C点将向右下方。‎ ‎(2)C点时,净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量为8 u mol,呼吸作用吸收的氧气量为4 u - 12 -‎ ‎ mol,因此当光照强度为D时,草莓植株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净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量+呼吸作用吸收的氧气量=12 u mol。‎ ‎(3)照光与不照光部分的生理过程中差别是光合作用是否进行,但同时它们都进行呼吸作用,x=叶片原重量+总光合作用-呼吸消耗,y=叶片原重量-呼吸消耗,x-y =总光合作用,因此则6小时内左侧截取部分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为x-yg。‎ ‎(4)分离光合色素的原理是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扩散得快,反之则慢,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点睛】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影响因素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要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影响因素,并掌握光合色素的分离原理。‎ ‎8. 如图是某同学做探究温度对a、b、c三种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已知其他条件均适宜,结果如图。‎ ‎(1)该实验中的白变量是_____,酶活性指的是_______。‎ ‎(2)二种酶中______酶的最适温度最高。‎ A.a酶 B.b酶 C.c酶 D.无法得出 ‎(3)上述三种酶存在差异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 ‎(4)若三种酶溶液中有淀粉酶溶波和蔗糖酶溶液、实验室再提供蔗糖溶液、斐林试剂、碘液等、要验证酶具有专一性,请写出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酶的种类和温度 (2). 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 (3). C (4). 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肽链盘曲折叠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 (5). 将适量且等量的蔗糖溶液分类两组,其中一组加入淀粉酶溶液,另一组加入等量的蔗糖酶溶液,震荡摇匀,一段时间后再分别加入等量斐林试剂,50℃~65℃水浴加热后观察两组溶液的颜色变化 ‎【解析】‎ ‎【分析】‎ - 12 -‎ 分析曲线图:对于a酶,其最适温度约为30℃,在30℃之前,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逐渐升高;超过30℃,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逐渐降低;对于b酶,其最适温度约为25℃,在25℃之前,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逐渐升高;超过25℃,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逐渐降低;对于c酶,其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此图无法判断c酶的最适温度。‎ ‎【详解】(1)分析题图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为酶的温度和种类;酶的活性是指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 ‎(2)据图可知:c酶在图示温度范围内尚未达到最适温度,其余两种酶最适温度均低于c酶。‎ ‎(3)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蛋白质的结构决定其功能,故上述三种酶存在差异的直接原因是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肽链盘曲折叠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 ‎(4)要验证酶具有专一性,可设置相同的底物用不同酶处理,也可设置不同的底物用相同酶处理,根据实验材料可选择蔗糖,淀粉酶和蔗糖酶进行实验,实验设计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故可设计实验如下:将适量且等量的蔗糖溶液分类两组,其中一组加入淀粉酶溶液,另一组加入等量的蔗糖酶溶液,震荡摇匀,一段时间后再分别加入等量斐林试剂,50℃~65℃水浴加热后观察两组溶液的颜色变化。‎ ‎【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曲线图的分析,要求考生能准确判断不同温度对三种酶活性大小的影响,能根据图中信息准确做答。‎ ‎9.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大理启动了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三线”划定生态搬迁等一系列攻坚战和持久战,探索出了“全域治理,系统修复,综合整治,绿色发展,全民参与”的洱海保护治理新模式,有效推动了洱海保护治理的深入开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以此回答下列问题:‎ ‎(1)洱海保护治理前应先识别构成洱海内生物群落的_____并列下名录,再调查不同种类生物的_____________,为评估环境污染情况和制定治理方案提供依据。‎ ‎(2)分析洱海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发现:低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通常较多,高营养级个体数量通常较少。试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在洱海生态治理过程对洱海周边原有湿地进行保护,建立多个自然湿地保护区属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____保护;湿地中每利生物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有利于不同生物利用生态资源,且不同种生物的生存会影响生态环境的发展,这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______的结果。‎ ‎(4)在洱海周边实施退耕还湖还湿地来恢复生态环境,从洱海生态系统破坏和人工修复过程中体现出人类活动会影响_____________。‎ ‎(5)为恢复洱海内生物类群,在洱海内适量投放不同食性的鱼类,试从物质循环的角度分析鱼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 -‎ ‎【答案】 (1). 物种组成 (2). 种群密度 (3). 能量流动逐渐递级,营养级越高获得的能量越少 (4). 就地保护 (5). 共同进化 (6). 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7). 鱼类作为消费者分解上一营养级的有机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解析】‎ ‎【分析】‎ ‎1、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在遗传物质、物种和生态环境三个层次上制定了保护战略和不同的措施,如就地保护、易地保护和法制教育和管理.就地保护的主要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2、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详解】(1))治理前,为评估污染情况和制定治理方案提供科学依据,通常需要调先识别构成洱海内生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并列下名录,再调查该淡水湖中不同种类生物的种群密度。‎ ‎(2)由于能量是逐级递减的,营养级越高获得的能量越少,因此低营养级个体数量一般较多,高营养级个体数量一般较少。‎ ‎(3)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每种生物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有利于不同生物利用生态资源,且不同种生物的生存会影响生态环境的发展,这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共同进化的结果。‎ ‎(4)和人工修复过程中体现出人类活动会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5)研究表明适量投放不同食性的鱼类,是恢复洱海内生物类群一个重要因素,从物质循环角度分析,该生态系统中,鱼类作为消费者能分解利用上一营养级的有机物,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起点,掌握群落演替的类型,再结合人工湿地的作用准确答题。‎ ‎10. 19 世纪中叶孟德尔通过豌豆的杂交实验发现了生物遗传的规律,结合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和遗传定律分析以下问题:‎ ‎(1)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着____的基因,其遗传方式遵循____定律;孟德尔所说的不成对的遗传因子指的是非等位基因,其自由组合的原因是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等位基因在体细胞内有两种存在形式,一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二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借助孟德尔用的黄色圆粒豌豆(YYRR - 12 -‎ ‎)与绿色皱粒豌豆(yyrr) 设计实验推理证明以上存在形式,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 ‎①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预期结果: ‎ 若______________,则证明Yy和Rr这两对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若_______________,则证明Yy和Rr这两对非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答案】 (1). 相对性状(同一性状不同表现形式) (2). 分离 (3). 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4). 方法一:用黄豆圆粒豌豆(YYRR)与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方法二:用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得到F1,F1与绿色皱粒豌豆测交,统计测交的表现型及比例 (5). 方法一:F2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3∶1;方法二:测交结果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1∶1∶1∶1 (6). 方法一:F2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绿色皱粒=3∶1;方法二:测交结果及比例为黄色圆粒:绿色皱粒=1∶1‎ ‎【解析】‎ ‎【分析】‎ 等位基因是指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如A和a;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等位基因随之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地遗传给后代;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发生自由组合。‎ ‎【详解】(1)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同一性状不同表现形式)的基因;等位基因在遗传过程中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即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孟德尔所说的不成对的遗传因子指的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2)方法一:用黄豆圆粒豌豆(YYRR)与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若F2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3∶1,则证明Yy和Rr这两对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若F2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绿色皱粒=3∶1,则证明Yy和Rr这两对非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方法二:用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得到F1,F1‎ - 12 -‎ 与绿色皱粒豌豆测交,统计测交的表现型及比例;若测交结果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1∶1∶1∶1,则证明Yy和Rr这两对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若测交结果及比例为黄色圆粒∶绿色皱粒=1∶1,则证明Yy和Rr这两对非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点睛】答题关键在于掌握等位基因的概念、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和分离定律的实质,难点在于设计实验证明非等位基因在体细胞内有两种存在形式。‎ ‎[生物一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 ‎11. 回答下列有关传统发酵技术的相关问题:‎ ‎(1)果酒的制作离不开____________菌,温度是菌种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__________℃。‎ ‎(2)利用果酒制作果醋的过程中,根据醋酸菌的呼吸类型,该过程需要在_____条件下进行。‎ ‎(3)果酒、果酷的发酵装置排气口为什么连接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_________________。‎ ‎(4)腐乳制作的流程是:让豆腐上长出毛霉→_______→加卤汤装瓶→密封施制。‎ ‎(5)在泡菜腌制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腌制的时间、温度、_____等因素,这些因素会影响亚硝酸盐含量。‎ ‎(6)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是: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_______发生重氮反应后,与N-1-蔡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_____________色染料。‎ ‎【答案】 (1). 酵母 (2). 18~25 (3). 有氧 (4). 为了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 (5). 加盐腌制 (6). 食盐的用量 (7). 对氨基苯磺酸 (8). 玫瑰红 ‎【解析】‎ ‎【分析】‎ ‎1、果酒制作菌种是酵母菌,来源于葡萄皮上野生型酵母菌或者菌种保藏中心,条件是无氧、温度是18~25℃,PH值呈酸性.果醋制备的菌种是醋酸菌,条件是发酵过程中充入无菌氧气,温度为30~35℃。‎ ‎2、参与腐乳制作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 ‎【详解】(1)果酒的发酵离不开酵母菌;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 ‎(2)醋酸菌为需氧生物,故利用醋酸菌制作果醋的过程中应在有氧条件下进行。‎ ‎(3)为了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果酒、果酷的发酵装置排气口要连接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 ‎(4)腐乳的制作流程图:制腐乳胚→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 ‎(5)在泡菜腌制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腌制的时间、温度和食盐的用量等。‎ - 12 -‎ ‎(6)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进行目测对比,可以大致估算出亚硝酸盐的含量。‎ ‎【点睛】本题考查果酒和果醋制备原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属识记内容,相对简单,应理解加记忆并举。‎ ‎[生物一选俗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12. 图甲是几种限制酶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图乙为某质粒的示意图,图丙是一段含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工程中“分子手术刀”和“分子缝合针”分别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_____________技术可以实现目的基因在体外大量扩增。‎ ‎(3)基因工程中载体应具备的条件有: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4)用图中质粒和目的基因构建重组质粒,应选用_____________两种限制酶切割,含有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不能在含______的培养基上生存。‎ ‎(5)若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成功导入大肠杆菌,采用的检测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6)若用BamH I酶切的DNA末端与Bcl I酶切的DNA末端连接,连接部位的6个碱基对序列为__________________,对于该部位,这两种酶______(填“都能”“都不能”或“只有一种能”)切开。‎ ‎【答案】 (1).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 (2). PCR (3). 能自我复制;有一个至多个限制酶切割位点;具有标记基因;能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不影响宿主细胞的生命活动 (4). Bcl Ⅰ和Hind Ⅲ (5). 氨苄青霉素 (6). DNA分子杂交技术 (7). (或) (8). 都不能 ‎【解析】‎ ‎【分析】‎ ‎1、分析图丙:外源DNA上含有限制酶BclI、BamHⅠ、HindIII和Sau3A I的切割位点,其中限制酶BclI、BamHⅠ、HindIII的识别序列都能被Sau3k I识别。‎ - 12 -‎ ‎2、分析图乙:质粒上有限制酶BclI、BamHⅠ、HindIII三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其中BamHⅠ的切割位点位于两种抗生素抗性基因上。‎ ‎【详解】(1)基因工程中“分子手术刀”和“分子缝合针”分别是指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 ‎(2)利用PCR技术可以实现目的基因在体外大量扩增。‎ ‎(3)基因工程中载体应具备的条件有:能自我复制;有一个至多个限制酶切割位点;具有标记基因;能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不影响宿主细胞的生命活动。‎ ‎(4)选择的限制酶应在目的基因两端存在识别位点,但使用BamHⅠ可能破坏质粒中的两种抗性基因,BclI和HindⅢ都只会破坏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四环素抗性基因完好,因此只能选BclI和HindⅢ两种限制酶切割。含有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不能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生存。‎ ‎(5)若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成功导入大肠杆菌,采用的检测方法是DNA分子杂交技术。‎ ‎(6)根据BamHⅠ和BclI的酶切位点,若BamHI酶切的DNA末端与BclI酶切的DNA末端连接,则连接部位的6个碱基对序列为 (或),对于该部位,由于与两种酶的酶切位点均不同,故这两种酶都不能切开。‎ ‎【点睛】本题结合基因结构图和运载体结构图,考查基因工程的技术和原理,重点是限制酶和DNA连接酶,要求考生认真分析图,能根据图中和表中信息选择合适的限制酶,准确判断使用DNA连接酶连接的结果,再运用所学的知识答题。‎ - 12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