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生活必记必背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政治生活必记必背

‎ 2012届高考《政治生活》必记必背 暨 主观题得分宝典 专题一 公民的政治生活 一、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1、国家性质(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最大特点,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人民民主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统一。(绝大多数人的民主,极少数人的专政)。‎ ‎3、人民民主的特点是广泛性和真实性。广泛性表现在民主权利和民主主体的广泛性,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和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上。‎ ‎4、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是正义的事情)‎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已经写入宪法。‎ ‎(2)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3)在新的历史时期有了新的要求。P7‎ ‎5、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观点 ‎(1)生存权.发展权是根本而重要的人权;保护和促进人权必须从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这个环节入手;‎ ‎(2)实现人权的根本途径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3)国家主权是一国人民充分享受人权的前提和保障。‎ ‎(4)人权是具体的、相对的。(5)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社会主义人权实现有真实性。‎ ‎6:民主与专政的关系:(1)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专政适用于敌对势力。(2)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P6‎ ‎ ◇[例题]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有关知识,分析国家为什么要依法严厉打击食品犯罪事件,切实保障公众食品安全。‎ ‎【答案】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保障公众食品安全,是为了保障公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这有利于维护人民的利益,从根本上来说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②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国家保障公众食品安全,是对人的生命权的尊重和保障。③社会主义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国家依法打击食品安全犯罪,体现了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的真实性,说明人民的民主具有法律保障。④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依法严厉打击食品犯罪事件,是国家实施专政职能的体现,这有利于保障人民民主,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是统一和谐的关系(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1、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公民与国家形成了和谐统一的新型关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国家通过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以及应履行的政治性义务。‎ ‎2、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1)政治权利: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人大代表)②政治自由③监督权(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和控告权)。‎ ‎(2)政治义务: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②遵守宪法和法律;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④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3、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 ‎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公民平等地享受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即在守法和司法上平等,而不是在立法上的平等;第一、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第二、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保护。国家在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方面,对任何公民一律平等。第三,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国家在依法实施处罚方面对任何公民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公民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 (2)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第一,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权利与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第二,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第三,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4、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基本内容);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积极参与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是我们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 [例题]我国目前已经有4.2亿网民,位居世界第一。从大学生“被就业”到“躲猫猫事件”再到“钓鱼执法”、“天价烟”局长、宁夏“跨省拘捕案”、“郭美美事件”可以看出,互联网已成为中国公民政治参与和民意表达的新平台和新渠道。然而,并非每个公民的民意表达都是趋于理性和真实的建设性言论。某些网络民意表达,显得盲从、冲动和极端化,甚至扩散“不信任政治”的言论,以至于误导了社会大众。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你对网络民意表达的认识。(认识类主观题)‎ ‎①网络民意表达是公民的政治自由的表现,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公民在网上发表言论是公民享有民主权利的表现。②网络民意表达,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有助于提高公民的政治责任感和政治素养,增强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意识,激发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 ③公民的网络表达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要依法行使民主监督权利,要遵守法律,依法有序进行民意表达;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如实反映情况,表达民意;不能制造事端,损害国家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误导社会大众。‎ ‎【认识论题目】从是什么、为什么(原因+意义或危害)、怎么办三个角度分析 三.我国公民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方式和意义分别是?公民如何有序政治参与?‎ ‎1、(1)民主选举★‎ ‎①方式: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要区分各方式的优缺点)P16‎ 比较 直接选举 间接选举 等额选举 差额选举 优点 能只准确的表达选民的意愿,保障公民行使选举权。‎ 可以降低组织工作的难度和成本。‎ 可以比较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提供选择余地,被选举人形成相应的竞争,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 局限性 组织工作的难度和成本较高。‎ 难以直接表达每个选民的意愿。‎ 限制了选民的自由选择,影响选民的积极性。‎ 不加以规范容易导致虚假宣传,金钱交易。‎ ‎②选择选举方式的主要依据:①选举方式,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的具体条件来确定。②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要采用符合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选举方式。根据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面对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发展很不平衡的状况,我国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在大多数情况下实行差额选举。‎ ‎③意义:①选民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公民只有不断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行使好民主选举的权利,才能更好地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②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③怎样行使选举权,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高低的体现。‎ 怎么样:①公民行使选举权应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p18②要了解后选人的品德和能力表现,在理性思考、判断的基础上,审慎投票。‎ ‎(2)民主决策★‎ ‎①方式: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参与、审议、监督、制定决策;还可以通过(1)社情民意反映制度(2)专家咨询制度(3)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4)社会听证制度参与。(要认真区分)‎ ‎②意义:[政府问计于民的意义](1)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民主性;(2),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3),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4),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P22‎ ‎☆【例题】(08江苏卷)有人说,政府在颁布该办法前广泛征求意见,没有必要。请用《政治生活》知识评析这一说法。(即政府广泛征求民意的依据及意义)‎ 答案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参与民主决策是公民的权利。②我们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是政府切实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等职能,依法行政,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推进的需要。 ③广泛征求意见,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民主性;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民主决策意义)‎ ‎【例题】材料 为了促进经济发展A市政府准备引进一家化工企业,并将此决策进行公示。有群众向政府发来邮件,指出此项目有可能会对本市的水资源及空气造成污染。政府高度重视此意见,于是召集专家进行分析论证,同时,举办社会听证会,听取大家的意见。市政府经过慎重考虑,最后放弃引进该项目。 ‎ 材料三体现A市群众是如何参与民主决策的?(11分)‎ ‎①A市群众向政府发来邮件,反映意见,提出建议,说明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3分)‎ ‎②A市政府召集专家进行分析论证,说明公民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3分)‎ ‎③A市政府将此决策进行公示,说明公民通过重大事项公示制度参与决策。(2分)‎ ‎④A市政府举办社会听证会,听取大家的意见,反映公民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参与决策。(3分)‎ ‎【例题】2011年1月份起,广东省政府启动了幸福广东指标体系的研究和编制工作,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幸福广东指标体系框架。从‎2011年3月31日开始现面向社会公众征求对幸福广东指标体系框架的意见。指标体系将根据社会公众意见修改完善,经进一步论证后公布实施。‎ 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幸福广东指标体系”为什么要向全社会公众征求意见?(11分) ‎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幸福广东指标体系》向全社会征求意见体现了人民当做家作主的要求。(1分)‎ ‎②幸福广东指标体系涉及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到千家万户。因此,决策是否科学、合理,至关重要。‎ 该项体系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有利于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决策,促进幸福广东的实现。(3分)‎ ‎③民意是正确决策重要的信息资源,广泛了解社情民意,是决策机关科学决策的重要保证。幸福广东指标体系征求意见,有利于推进幸福广东指标的科学性、民主性;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5分)(即民主决策的意义)‎ ‎④公民通过各种渠道、采用多种方式参与决策过程,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途径。(2分)‎ ‎(本题考查了为什么做某事?主体:政府;对象:公民。内容是民主决策。)‎ ‎(3)民主管理★ [1]形式:农村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2]意义:[基层民主自治制度的意义]①发展基层民主,有利于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的民主权利,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实行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保障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共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P23 ②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有利于扩大基层民主 ,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P26‎ ‎ [3]如何完善农村基层民主管理机制?。P24‎ ‎【答案】①在村委会选举中,正确行使民主权利,自己选举当家人。‎ ‎②通过村民会议等发表意见,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与管理。‎ ‎③通过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等,规范村民自己和村干部的行为,运用民主办法来管理村务。‎ ‎④通过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村委会定期报告工作等,保证村民切实监督村干部的行为和村民委员会的工作,使村民自治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例题】(08山东卷)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需要全省人民的共同参与。某校高一(3)班学生以“山东省基层群众自治状况”为课题,组成了研究性学习小组。该小组搜集到以下资料:从2007年9月至2008年2月,山东省81055个建制村中,已有80490个村通过投票选举完成村民委员会换届,选民参选率高达94.6%。‎ 假如你是小组成员,请全面阐述自己的观点。(9分)‎ 答案:①我国国家性质决定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基层群众自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最有效的途径,是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②村民选举村委会干部是村民自治的基础,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较高的参选率说明村民的民主意识和政治素养逐步提高。‎ ‎③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答出“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断发展”等答案,酌情给分。)‎ ‎☆【例题】(2011高考安徽卷38)《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纲要》)描绘了安徽省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某校时政学习小组以“聚焦‘十二五’,心系安徽发展”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观点评说:同学乙说:“除了重视经济发展和关注民生,安徽的发展还要推进基层民主自治进程。许多与百姓利益攸关的事情要靠他们自我管理,这样才能共创幸福美好家园。”‎ 请你运用民主管理意义的知识评说同学乙观点的合理性。(12分)‎ 答案:①基层民主自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形式,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推进基层民主自治,发展基层民主,有利于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②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让人民群众在实践中体验民主管理的意义,增强和提高政治参与的责任意识和实际本领。‎ ‎(4)民主监督 ★ (认真区分6种方式)‎ ‎①方式: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 ‎②意义。既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也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③公民如何才能做到正确行使监督权?★ ①公民应该通过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合法的渠道行使监督权。‎ ‎②公民行使监督权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与相结合的原则。‎ ‎③公民行使监督权,一方面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另一方面,必须采取合法的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④公民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公民责任感和政治素养,增强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⑤总之,公民要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就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循法律、规则和程序,依法行使政治性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例题】公民应如何利用网络行使监督权?‎ ‎[1] 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网络监督必须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不得侵犯他人。‎ ‎[2] 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利用网络监督积极维护国家利益。‎ ‎[3] 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4] 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 ‎[5]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P29)‎ ‎2、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循法律、规则、程序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P31综合探究)‎ ‎☆【例题】2011天津卷•运用公民政治参与的知识,说明上述经验的政治意义。(12分)——意义类题目 答案①有利于实现民主监督,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②有利于推进民主决策,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③有利于加强民主决策,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调动公民参与管理公共事务的积极性;‎ ‎④有利于扩大基层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例题】辨析题: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就是按照政府的要求进行政治参与。08广东高考 ‎①有序政治参与是指公民的政治参与必须遵循法律、规则和程序,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否则,就会导致无序的政治参与。(学会转化)‎ ‎②我国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当政府的要求符合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时,按照政府的要求进行政治参与就是有序政治参与。‎ ‎③权力不受制约和监督,必然导致滥用权力,政府必须依法行政和接受人民监督;否则,政府的要求就会违背宪法和法律规定,就会阻碍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④综上所述,题中观点是不确切的。P31‎ ‎★【解题模板1】公民 ‎ 答题要点:1.公民的政治权利 2、公民的政治性义务 ‎ ‎3、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和方式(“四民主”) 4、公民参与政治生活遵循的基本原则 ‎ ‎5、公民应有序的政治参与(综合探究)6、公民参与政治生活主要内容4点 公民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1)因为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与真实性。(2)因为公民享有……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 ‎(3)公民依法参与政治的途径和方式。(重点掌握“民主决策的方式与意义”、“民主监督渠道和意义”)‎ ‎(3)因为公民要履行四项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4)因为公民要坚持三项原则(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坚持公民权利和义务统一,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5)重要性:第一,对公民——有利于增强公民的主人翁意识,提高政治参与的热情、能力,真正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第二,对社会或国家---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地位,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加快现代化和各项事业的发展 ‎ 公民怎样做某一件事?‎ ‎①依法行使……政治权利(掌握3个权利)②依法履行……政治性义务。(掌握4个义务)‎ ‎③坚持……基本原则。(掌握3个原则) ④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四民主)‎ ‎⑤要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要求:宏观上把握---依法有序的参与;中观上把握—坚持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微观上把握---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和方式 的具体内涵和要求(四民主)‎ ‎☆【例题】(09海南卷)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公民应当如何利用网络参与政治生活。(11分)‎ • ‎①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利用网络参与公共决策的讨论,提出个人的意见、建议;(3分)‎ • ‎②通过舆论监督制度,利用网络参与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促进依法治国;(3分)‎ • ‎③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原则和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一致的原则,利用网络方式维护国家和集体利益,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3分)‎ • ‎④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依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抵制网上违法现象。(2分)‎ ‎【例题】材料 网民言论是言论的一种新的传播形式。在我国,公民的网上言论如果不违反《宪法》、《刑法》、《民法通则》、《合同法》等法律中的禁止性规定,则任何其他机关、个人、团体、党派均无权干涉。网民也不能为了宣泄自己的情绪而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甚至国家利益。‎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依据上述材料,谈谈对公民在网上发表言论这种行为的认识。‎ 参考答案:①网络言论是言论的一种新的传播方式,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言论自由。‎ ‎②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公民在网上发表言论是公民享有民主权利的表现。③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网民既要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又要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不能为了宣泄自己的情绪而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④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网民在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时,必须把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结合起来,不得损害国家利益。‎ ‎⑤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公民在网上发表言论不得违反宪法》、《刑法》等法律。‎ ‎(提示:认识类主观题解题:从是什么、为什么(原因+意义或危害)、怎么办三个角度分析)‎ ‎☆【例题】(09安徽文综) 信息: [网络与政治] 公民可以通过网络发帖子、留言、在线交流等方式,就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社保等国计民生问题,向各级政府决策部门进言献计,对各级政府及共工作人员进行评议和监督。目前,各地政府陆续成立或指定专门机构负责惧网络上的社情民意,解决群众提出的问题或回答咨询,这已成为继信访、接访之外群众表达民意的一各新时尚。‎ 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公民通过网络参与政治生活,推进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请结合予以说明。(12分)‎ 答案:①公民通过网络表达意愿、进言献计和评议、监督政府,提高了公民的政治参与热情、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充分地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更广泛地参与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 ‎②促进政府机关改进工作,密切政府与群众的联系,进一步贯彻对人民负责原则和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促进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③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本题从三个角度说明①从对公民的影响到②对政府的影响③到对民主制度的影响)‎ ‎【例题】微博的发展给传播领域带来了颠覆式的变化。从报纸到广播、电视、门户网站,一直还停留在单向传播层面,而微博则开创了一对一双向互动的新时代,有人将其概括为从“受众时代”向“微众时代”的转变。‎ 一位网友说:“微博降低民众言论表达门槛,各种言论都有其表达空间。然而,自由不能滥用,激辩只能指向净化。无论将来怎样发展,我们都希望看到一个更干净、更真实的网络世界。”‎ 请你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点评网友的观点。‎ ‎①网友的观点是正确的。②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力和自由。微博降低民众言论表达门槛,使得公民能够更充分的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2分)‎ ‎③但公民必须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行使权利时,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实事求是;同时,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维护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合法权益。(2分)‎ ‎【例题】甲同学:“微博”将改变中国的政治生态。一方面,“微博”为普通人提供了一个自由发言的平台,使网络民意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开辟了一个公民表达、参与和互动的新领域,培育了一批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群体。另一方面,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通过“微博”收集议案、提案,政府官员通过“微博”与网友互动交流,搭起官员与民众沟通酌新“桥梁”。 结合甲同学的发言,说明“微博”是如何促进我国公民政治生活的?(12分)‎ ‎①“微博”为、普通人提供了自由发言的平台,使网络民意得到极大的发挥,保证了公民充分行使自己的言论自由、监督权等政治自由和权利;(4分)‎ ‎②“微博”开辟了公民表达、参与和互动的新领域,搭起官民互动交流与沟通的“桥梁”,拓宽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促进公民广泛地参与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4分);‎ ‎③“微博”培养了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群体,提高了公民参与的素养和能力,增强了公民的社会责任感。(4分)‎ ‎【例题】2010年9月2日,互联网迎来了41岁生日。41年来互联网产业得到了飞速发展。据统计,中国网民数量达到2.5亿,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互联网用户最多的国家。有人称,从信息发布的角度看,中国已进入“全媒体时代”。也就是每一个国民都可能成为信息发布者,每一个公民都可以即时传播自己看到的、遇到的社会信息。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公民和政府部门应如何面对“全媒体时代”。(12分)‎ 公民:①充分行使公民权利,有序参与政治生活;②同时要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自觉履行公民义务;③不传播虚假有害信息,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尊重他人的合法权利。‎ 政府:①增强应对全媒体时代接受舆论监督的能力,要尊重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正确对待网络监督;②要积极听取网络媒体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不断改进政府工作;③同时要履行政府职能,维护互联网秩序,依法加强对网络媒体的管理。(每点2分)‎ 专题二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1、我国政府的职能和责任★‎ ‎①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 ‎②我国政府履行的主要职能:★‎ ‎[1]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打击、惩治犯罪,保护国家或公民的权益)。‎ ‎[2]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 ‎ ‎[3]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宣传、理论或精神,科、教、文、卫、体等各事业) ‎ ‎[4]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公共基础.文化.卫生设施的建设,医疗、社保、计生,自然环境保护、就业等)。‎ 注:我国正在建设服务型政府,根本目的是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P37‎ ‎③我国政府的宗旨和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1]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宗旨,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责任)。‎ ‎[2]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具体要求是: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P40‎ ‎④我国政府为什么要为人民解难事、做好事、办实事?★‎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2]政府为人民解难事、做好事、办实事,有利于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有利于密切政群关系,树立政府权威;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例题】针对物价上涨,有媒体指出“调控物价是政府的天职”。从《政治生活》角度谈你的看法(11分)‎ ‎[1]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便民利民的政府,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物价关系广大群众的基本生活,面对过快上涨的物价,政府必须采取措施加以调控。(4分)‎ ‎[2]政府具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调控物价是政府应该履行的职能。(4分)‎ ‎[3]政府承担重要的职能,并不意味着政府包办一切。政府调控物价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那种认为政府什么都该管,什么都能管的观点也是错误的。(3分)‎ ‎☆【例题】(09江苏卷35)材料略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的?‎ 答案要点:(1)高度重视防控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体现了我国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2)及时采取措施,严格执行疫情零报告制度等,切实做好防控工作,体现了我国政府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3)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订并下发诊疗方案和应急预案,体现了我国政府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例题】(2011高考浙江卷41)(3)面对“用工荒”,政府应如何履行其应有的职能?(12分)‎ 答案:政府要 维护劳动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协调企业和职工的关系,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加强宏观调控,帮助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推动企业加强文化建设,加强对职工的人文关怀,推动农民工技能培训,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政府还要依法行政,科学民主决策,接受监督,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2、依法行政 ‎①政府为什么要依法行政?★‎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决定了我国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2]坚持依法行政,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本质要求。‎ ‎[3]政府依法行政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②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的措施★‎ ‎[1]具体要求:坚持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 ‎[2]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3]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不断提高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 ‎[4]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备注:政府立法是广义的立法,行政立法,制定地方规章制度;狭义的立法权属于全国人大及常委会)‎ ‎△权力与责任的关系:①有权必有责;②用权受监督;③侵权要赔偿。‎ ‎③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决策★‎ ‎[1]意义:政府权力的行使包括决策、执行、监督等环节。政府的决策是否科学,关系着国计民生。政府必须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 [2] 如何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2011高考北京卷38)‎ ‎①政府:A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B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增强决策透明度。‎ C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坚持依法行政的原则. D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拓宽民意反映渠道。‎ ‎②公民:通过各种渠道参与决策过程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环节。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例题】(2010浙江卷40):在我国,法律法规对行政裁量权规定了一定的范围和幅度,但有的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和执法基准,这为行政机关滥用行政裁量权提供了可能。比如,道路交通法第99条规定,机动车行驶超速的罚款从200元到2000元,执法人员应根据案件实际情况合理作出处罚。而在实践中,出现了诸如本应罚款300元,执法人员却因素质、心情等因素罚款1000元的现象,群众对此非常不满。‎ 规范行政裁量权,为政府权力设限,增强政府的公信力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在这一背景下,一些地方政府主动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规范行政裁量权的办法。经过一段时间,这些地方政府依法行政水平上了一个台阶,规范行政裁量权的做法得到了群众的普遍认可,政府权威进一步提高。 为什么人民群众对地方政府主动规范行政裁量权的做法普遍认可?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作出分析。‎ 主观题解题方法 1.根据五个要点分析设问2.根据设问分析确定思路 3.根据答题思路分析材料4.材料理论结合组织答案 ‎【解题】1.分析设问:主体:人民、政府;事件:政府主动规范行政裁量权;类型:为什么型;要求:结合材料;角度:政治生活。2.确定思路:为什么型。A必要性(理论依据)—人民、政府B重要性(目的意义)—人民、政府C危害性(不做或做的消极后果)—人民、政府3.分析材料:滥用行政裁量权的危害性;规范行政裁量性的意义 ‎4.组织答案:‎ ‎5、【对比参考答案】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人民政府必须依法行政,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行政裁量权过大,容易导致行政机关任意裁量和难以正确裁量,影响政府的公信力,甚至损坏法律的权威,背离人民的意志。政府主动规范行政裁量权,对正确履行职能,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政府权威,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比《通讯2》p13自我限权)‎ ‎3、行政监督-政府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1)为什么要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①必要性:A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权力是把双刃剑,政府权力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人民,权力一旦被滥用就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为了防止权力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B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P46‎ ‎②意义:政府只有接受监督,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和防止工作失误 B才能防止权力的滥用、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 C才能更好的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作出正确的决策 D才能真正做到权力为民所用,造福于人民,从而建立起一个具有权威和公信力的政府。P47‎ ‎(2)如何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①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要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要健全质询、问责、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P46‎ ‎②建立完善行政监督体系,包括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和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 ‎③实施“阳光工程”, 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和公开办事制度。‎ ‎④公民要通过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网上评议政府等渠道,正确行使民主监督权。‎ ‎(3)我国行政监督体系:A.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①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②中国共产党的监督;③人民政协的监督④社会与公民的监督(新闻舆论的监督、群众通过法定渠道的监督等);⑤司法机关的监督(法院、检察院)‎ B.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上级政府、监察部门、审计部门和法制部门。‎ ‎(4)“阳光工程” ——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是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P48‎ ‎①含义:即政务信息公开制度。‎ ‎②作用:规范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执法行为,实现和维护人民根本利益。‎ ‎③意义: (1)有利于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便于群众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 ‎(2)有利于群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3)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例题】运用政治生活,说明 “必须让政府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理由。(11分)08北京卷改 答案: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有权监督权力的行使。‎ ‎②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政府权力应该依法行使,公开透明,接受人民的监督。这也是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要求。‎ ‎③只有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才能提高政府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才能保证清正廉洁;才能更好地合民意、集明智、聚民心,作出正确的决策;才能建立具有权威和公信力的政府;才能保障公民监督权的实现,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④权力若不在阳光下运行,必然导致官僚主义,滋生腐败。(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4、树立政府的权威。‎ ‎(1)含义,是指政府在管理公共事务过程中形成的得到人民认同的威望和影响力。‎ ‎(2)根本决定因素:国家性质 ‎(3)根本标志:政府的管理是否被人民自觉地认可和服从。‎ ‎(4)政府权威的具体体现:①有权威的政府必定是依法行政的政府,它会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从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②有权威的政府必定是廉洁、高效、团结合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它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享有声望。③有权威的政府必定是讲信誉的政府,有令必行,有禁则止,它得到人民的自觉认可和拥护;‎ ‎④有权威的政府对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繁荣和社会和谐都会有促进作用。‎ ‎(5)政府如何为民服务,树立权威。★‎ ‎[1]政府权威是通过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决策的科学性、依法行政的态度能力、履行职责的效果、政府工作人员的道德形象树立的。‎ ‎[2]政府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履行好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高社会公共服务等职能。‎ ‎ [3]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坚持依法行政,审慎用权、科学民主决策,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与人民群众保持和谐关系。‎ ‎[4]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有良好的业绩;要重品行、作表率,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解题模板2】政府 答题要点:1、性质2、宗旨和基本原则 3、科学发展观、4、职能 5、依法行政、科学民主决策 ‎ ‎6、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7、树立政府权威 ‎1、国家(政府)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 ‎ (1) [性质]因为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的政府。‎ ‎(2)[宗旨原则]是政府坚持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的需要。‎ ‎(3)[科学发展观]是政府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需要。 ‎ ‎(4)[职能]是政府履行某种职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公共服务)的内在要求。 ‎ ‎(5)[依法行政]是政府坚持依法行政、科学民主决策与树立政府权威的需要。‎ ‎(6) 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利于维护人民根本利益.‎ ‎(7)某事本身的重要性。‎ ‎☆【例题】(09浙江)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党和政府要把“村官”工作提到战略高度(10分)‎ ‎ 答案 (1)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面对我国农村发展相对落后和人才短缺、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执政党和人民政府有义务和责任,践行科学发展观,积极推动大学生“村官”行动计划。(2)这一行动计划既可以为农村输送更多的人才,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又有利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和成长,也为农村干部的培养找到了一条切实有效的途径。‎ ‎【例题】运用政治生活回答,为什么我国政府重视发展经济?(原因类依据类题目)‎ ‎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经济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 ‎②政府负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职能,要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 ‎③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工作原则是对人民负责,政府为人民谋利益,经济利益是基础。‎ ‎④我国政府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或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大力发展经济。‎ ‎⑤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我国政府应当抓住机遇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应对国际竞争。‎ ‎2、国家(政府)怎样做某一件事? ★ ‎ ‎(1) [坚持宗旨和原则]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政府应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求真务实工作作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2) [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3) [履行职能]履行好某种的职能(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4) [依法行政]坚持依法行政,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5)[民主决策]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民主决策。‎ ‎(6)[接受监督]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 ‎(7)[树立权威]树立政府权威,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例题】(2009天津)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并联系材料,说明天津市是如何打造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的。(12分)‎ ‎①市政府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推动大项目好项目建设,切实履行了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 ‎②推进促进经济发展、增加群众收入的措施,坚持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③举办专门辅导讲座,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法律意识,增强了政府依法行政的能力。‎ ‎④认真听取人大代表和群众的意见,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 ‎【例题】运用政治学知识,说明政府如何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1)政府要坚持为人民服务宗旨和对人民负责原则。‎ ‎(2)政府要全面正确履行好各项职能,即保障人民民主和国家长治久安、组织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3)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决策。‎ ‎(4)政府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5)政府要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例题】近年来,我国政府为了增加居民收入,扩大居民消费,保障人民生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三农”工作,增加农民收入;稳步推进医疗事业改革;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2010安徽高考37)‎ 分析材料二所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12分)‎ ‎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宗旨。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国家性质、政府性质、宗旨、原则)‎ ‎②加强“三农”工作体现了政府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③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体现了政府组织文化建设的职能;‎ ‎④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体现了政府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⑤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体现了政府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例题】(2010年高考·广东卷36) 材料三:为推动粤东、粤西和粤北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2008年以来,广东省政府积极实施“双转移”(即把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出去和把山区劳动力转移进产业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通过发挥财政作用激励珠三角周边地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组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等,初步形成了“转一个,富一家;转一批,富一方”的可喜局面。‎ 运用《政治生活》中有关政府的知识,分析材料三是如何体现服务型政府建设的。(11分) ‎ ‎【答案】①广东加速欠发达地区发展,促进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体现出政府是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的政府。②政府在履行职能中体现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政府运用财政手段调控产业转移,履行了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政府组织农民技能培训,履行了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11分)‎ ‎【例题】我国政府如何利用网络行使权力,为民服务?‎ ‎①政府必须科学、民主决策,可以通过网络广泛倾听社情民意,问计于民,顺应民意,集中民智,服务民生。‎ ‎②政府必须依法行政,可以利用网络技术提高行政效率,实现高效便民。‎ ‎③政府必须自觉接受监督,可以利用网络及时、主动、准确地发布权威信息,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方便群众监督,更好地维护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等政治权利。‎ ‎④政府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为公民求助和投诉提供途径。可以利用网络接受公民的求助和投诉,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政治制度 专题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人民如何行使国家权力?--------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广大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各级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并由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P55‎ ‎2、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是我国政权体系的核心,在政权体系中居最高地位。)‎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性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 ‎[2]地位: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接受它监督。‎ ‎[3]职权: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和最高监督权。[要区分四大职权]‎ ‎[4]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 提示:国家机关:包括人大(权力机关)、“一府两院”[政府:行政机关;法院:审判机关、检察院:检察机关和法律监督机关]、军事机关等】;司法机关:法院、检察院。‎ 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地方各级人大);立法机关(只有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地方人大依法享有一定的立法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职权,但必须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2)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性质: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 ‎[2]地位:是本行政区域内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它们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起构成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完整体系。 [3]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4]常设机关: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在我国乡镇人大不设常设机关)‎ ‎**备注: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的关系:不是领导关系;而是法律上的监督关系、工作上的联系和指导关系、‎ 人民代表大会(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人大代表(权力机关组成人员)‎ ‎【例题】(11分)辩析: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政府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并对其负责,政府的权力属于人民代表大会。‎ ‎【答案】(1)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广大人民通过民主选举各级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政府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的监督,这有利于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行政机关,政府的权力属于人民。‎ ‎(3)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接受人民的监督,依法行政,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4)综上所述,题中说法是不确切的。‎ ‎3、人大代表 [1]法律地位: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2]产生:我国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人民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民主选举产生。[3]任期:五年一届 ‎[4]职责:(1)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发言表决免责权。★‎ ‎(2)义务:①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②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 ‎③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的监督。P56★‎ 提示:人大代表的4权利≠人大的4职权≠公民的3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是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重要渠道。‎ ‎[例题](2011新课标全国卷38)结合材料一,说明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在推动我国科技进步中行使的职权及其作用。(12分)‎ 答案:①全国人大代表行使提案权,使科技进步法的修订更好地反映人民的意愿,适应社会发展要求。(4分)‎ ‎②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立法权,制定并完善科技进步法,为我国科技进步提供了法律保障。(4分)‎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科技进步法的执法检查,行使监督权,保证了科技进步法的贯彻实施。(4分) ‎ ‎★【解题模板3】人大代表 ‎★为什么要这样或怎么完成一件事?‎ ‎(1)法律地位 (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2)是行使权利的表现(审议权;提案权、质询权、表决权)‎ ‎(3)是履行义务的需要(遵守法律;密切联系群众;反映人民意见和建议,接受监督。)★‎ ‎(4)体现与人民的关系(产生、负责、服务、监督)‎ ‎★怎样做:①人民代表要增强权利意识,积极行使权利(审议权、提案权、质询权、表决权)‎ ‎②要认真履行义务,遵守法律;密切联系群众;反映人民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监督。‎ ‎【例题】老李在参加省人大会议期间,开通了博客,他看到有网友留言询问,“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行政机关,作为政府工作人员的人大代表是否只需举手赞同人大的决议就属于履行了自己的职责了?”‎ 请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替老李回答网友的问题。(11分)‎ ‎①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权力机关,决定国家和地方一切重大事务:而政府才是国家行政机关。(3分)‎ ‎②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人大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4分)‎ ‎③作为人大代表应该不辜负人民的重托,积极履行人大代表职责。对决议要本着对人民负责的态度,看是否科学、符合实际、符合人民的利益来决定自己的态度,不能一味赞成。(4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 ‎☆【例题】假如你是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谈谈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应如何履职。(6分)(2010年高考·山东卷28)‎ ‎【答案一】人大代表: ①积极进行社会调研,广泛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②通过行使提案权、审议相关议案意见表决相关决定,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③就文化产业的发展对相关部门进行质询、监督。‎ ‎【答案二】政协委员: ①积极进行社会调研,广泛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②积极提交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提案,建言献策,参政议政。‎ ‎③就文化产业的发展对相关部门进行民主监督。‎ ‎☆【例题】‎ ‎2006年W市环保局收到市人大和市政协有关环境保护的议案和提案共35件,其中多件涉及塑料袋的使用问题。到2007年底,全国有10多个省市地方政府,在本地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建议和督促下,相继出台并实施了限制使用塑料购物袋的规定。在总结各地方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国务院发布了 “限塑令”,并决定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实施,以促进资源综合利用,保护生态环境。‎ 分析上述材料,指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各自发挥的作用。(8分)08年四川卷 答案:①人大代表针对塑料购物袋危害环境的问题向人大提交议案,行使了提案权;人大代表对政府保护环境、执行国家政策的过程进行了有效的监察和督促,行使了国家权力机关或成员对政府部门的监督权。‎ ‎②政协委员针对为什么限制塑料购物袋、如何限制塑料购物袋等问题向政府建言献策,为科学决策作出了贡献;对政府部门履行保护环境的公共职能、执行国家法律和政策的情况发挥了民主监督作用。‎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含义: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 ‎(2)地位: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政体)。它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 ‎(3)基本内容: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4)组织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P59表现:‎ A ①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②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其他国家机关由人大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③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B、怎么坚持民主集中制?‎ 第一,坚持民主集中制,必须正确认识民主与集中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民主是集中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集中是民主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和保障。‎ 第二、坚持原则民主集中制,必须克服两种错误倾向。只讲集中,不讲民主,是官僚主义的集中;只讲民主,不讲集中,必然导致极端民主化和无政府主义。‎ 第三、坚持民主集中制,必须正确行使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即作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5)如何坚持和完善人大制度★①坚持和改善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②坚定不移地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③加强人大自身建设。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发挥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作用。④要更好地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实践。(选修)‎ ‎1、我国 重大决策的一般程序 :①共产党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包括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等, ②然后由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议》,由相关部门(政府、人大常委会、两院、大会主席团等),一般是政府根据党的决议《建议》制定《草案》。③《草案》征求政协意见④《草案》提交人大审议⑤人大批准后由具体部门负责组织落实。‎ ‎2.共产党.全国人大、国务院.政协、民主党派的关系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全国人大、人民政协、民主党派都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但主要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共产党是政治组织,不是国家机构。)‎ ‎(2)全国人大是我国家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中国共产党为实现自己对国家的领导而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必须通过全国人大上升为国家意志,成为国家的法律和决定,才能贯彻执行,实现对国家的领导。全国人大通过的法律和决定,由国务院和其他国家机关贯彻执行。‎ ‎(3)国务院是全国人大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中央政府)。贯彻落实全国人大及常委会通过的法律和决定的行政工作部分,履行政治、经济、文化和公共服务职能。‎ ‎(4)人民政协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由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少数民族人士和各界爱国人士参加的,由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组成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和组织形式。‎ ‎(5)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政治上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在组织上互相独立,在法律上地位平等,它们都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互相监督的关系,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亲密友党。‎ ‎【例题】材料: ①在和各民主党派中央充分协商并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② 2010年10月,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③随后,国务院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并且向全社会公布草案,广泛征求意见;公民也通过信函、邮件、网络媒体等热情参与了草案意见征集活动。④ 2011年3月,《草案》向十届全国政协四次会议征求意见并提交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⑤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人大代表对《草案》进行充分审议,并批准了该《草案》。会议上,部分专家学者和海外侨胞也列席和旁听政协会议和人大会议。随后,《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便在全国实施。‎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上述材料体现了《政治生活》哪些道理?(说明中共中央、各民主党派、国务院、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全国人大代表、在我国作出重大决策过程中的作用。)[见《高考通讯2》p27]‎ 答案:①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我国重大决策总是先由中共中央提出建议,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政治领导。共产党就十二五规划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是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以实现最广大人民利益的要求和体现。‎ ‎②我国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具有法律赋予的参政权,在我国作出重大决策的过程中,中共中央要同各民主党派中央充分协商。‎ ‎③我国政府是以人民服务为宗旨、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在党的领导下依法履行管理和服务的职能,进行科学民主决策。国务院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我国重大决策要由国务院制定草案。政府向全社会公布草案,广泛征求意见,充分保障了人民民主,促进了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切实履行了组织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等职能。‎ ‎④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公民可以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等途径参与民主决策,向党和国家提出意见和建议。公民通过信函、邮件、网络媒体等热情参与了国务院的《草案》意见征集活动以及部分专家学者和海外侨胞也列席和旁听政协会议和人大会议体现了这点。‎ ‎⑤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和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为其主要职能,我国作出重大决策要向全国政协征求意见,以保证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⑥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我国作出重大决策的过程中具有最高决定权,重大决策经其批准后,党的纲领、路线才能上升为国家意志。《建议》必须提请全国人大审议。‎ ‎⑦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全国人大代表审议基础上通过了《十二五规划》的过程体现了该点。‎ ‎⑧人大代表拥有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等权利。全国人大代表审议通过《十二五规划》体现了全国人大代表在形式审议权和表决权等权利。(备注:遇到该类题目要根据材料分析运用以上八点内容)‎ ‎☆【例题】(09年高考山东)山东省将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作为融入环渤海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 措,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九次代表大会的决议和山东省十届人大四次套议审议通过的省“十一五规划纲要,均捉出要加强该经济区的规划建设,山东省人民政府组织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进行了大量研究论证,并于2008年制定出台了《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匡发展规划》依据材料回答,该规划均确立过程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 5分)‎ ‎ 答案:①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九次代表大会的决议,体现了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或“体现了党的政治领导”),‎ ‎ ②山东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大行使了决定权。(人大具有立法、监督、决定、任免权;人大代表具有审议、表决、提案和质询权)‎ ‎ ③政府组织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进行了大量研究论证,体现了公民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有利于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 ④省政府制定出台发展规划体现了政府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 ‎ ⑤该规划确立的整个过程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民主集中制是人大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答出“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断发展”等答案,可酌情给分)‎ 专题四 我国的政党制度 ‎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何要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它的宗旨。党致力于国家的繁荣和富强,人民的解放和幸福。‎ ‎(2)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3)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注:共产党是领导核心,但不是国家机关,不直接组织经济建设,不代替政府职能。)‎ ‎2.党做某事的意义是什么?答:有利于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有利于完善党的执政方式、领导方式;有利于密切党群关系,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地位;有利于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利于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如何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1)坚持科学执政,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2)坚持民主执政,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3)坚持依法执政,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推动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 ‎ ‎(4)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5)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解题模板4】(中共中央、党中央、省委、市委、县委、乡镇党委、党组织)‎ 中国共产党★(1)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指导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4)党的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作用: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5)执政方式:科学执政(基本前提)、民主执政(本质所在)、依法执政(基本方式)。(要全面理解掌握p64) ‎ ‎(6)执政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7)领导方式: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 ‎ ‎(8)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P69‎ ‎(9)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两者是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P70 ‎ ‎*党≠国家机关,不履行国家职能、政府职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领导核心,只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不是代替国家行使职能。多党合作≠共同执政、联合执政;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是反对党、在野党。‎ ‎★共产党为什么做某事?‎ ‎(1)、这是由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2)、这是党落实“科学发展观”和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的体现 ‎(3)、这是由党的执政地位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 (4)、这是党坚持某种执政方式的体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 ‎(5)、是加强党自身建设的需要。‎ ‎(6)这样做有利于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和谐社会。‎ ‎★共产党怎样做某一件事?‎ ‎(1)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2)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坚持党的执政方式,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坚持依法治国。[党依法执政≠政府依法行政]‎ ‎(4)坚持党的领导方式,加强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5)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 (6)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7)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例题】(2010年江苏卷35)为进一步完善党执政方式,提高执政能力,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运用《政治生活》知识,阐述建设学习型政党对完善党的执政方式的意义。‎ ‎【答案】努力学习和掌握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 是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执政能力、不断完善执政方式的要求。建设学习型政党,有利于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实现科学执政;有利于坚持为人民执政、支持人民群众当家作主,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实现民主执政;有利于坚持依法治国,发挥党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实现依法执政。‎ ‎☆【例题】(2011海南卷24)结合材料,分析“十二五”规划纲要制定过程所体现的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9分)‎ 答案:①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提出制定“十二五”规划建议,体现了科学执政;②(3分)在指导规划编制过程中,广泛征求意见,体现了民主执政;③(3)国务院完成规划纲要草案编制,经人大会议审议通过,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体现了依法执政。(3分)(如果只简单列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三种方式,得3分。) ‎ ‎  ‎ ‎☆【例题】(09四川文综)(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政治生活,分析该市市委上述做法的依据。(12分)‎ ‎①这是由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该市委的上述做法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和宗旨的表现(2分)。‎ ‎②这是由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决定的。该市市委积极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深入调研、提出发展的思路和战略等做法,是中国共产党实现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的体现(2分)。‎ ‎③这是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需要。该市市委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坚持执政为民,问计于民等做法是中国共产党转变执政方式,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的具体体现(4分)。‎ ‎④这是全面改进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的需要。该市市委通过供水危机事件深入调研、加强理论学习、问政于民、果断采取措施等做法,正是全面改进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和思想建设的具体体现(4分)。‎ ‎☆【例题】(2011年高考上海卷第17题)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对党和政府、社会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的要求。(1 2分)‎ 答案:①党要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面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4分 ‎ ‎②政府要对人民负责,依法行政,切实履行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各项职能,协调人民内部矛盾,促进社会公正,保持社会和谐稳定4分  ‎ ‎③要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挥群众组织和社会组织作用,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合力4分 ‎ ‎【例题】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党应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10分 答案:①坚持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要通过政治领导,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正确的路线方针与政策(3分)。‎ ‎②坚持和完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方式。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3分)‎ ‎③ 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和坚持全心全意这人民服务的宗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2分)‎ ‎④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2分)‎ ‎3、我国的政党制度★ [1]地位: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P70‎ ‎[2]主要内容[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①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在政治上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是执政与参政的关系,组织上相互独立;相互监督;法律上平等;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②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③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④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⑤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4]优越性:①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②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③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④有利于推进中国和平统一大业。P71‎ ‎4、人民政协:(1)性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2)主题:团结和民主(3)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P71‎ ‎(注:人大代表:普选产生;政协委员:推举产生;人民政协≠民主党派,政协不是国家机关,它开展的活动不属于国家职能,不是各民主党派政治联盟;人大监督”与“政协监督”人大的监督权是运用国家权力进行监督,具有法律约束力,政协的监督无 法律约束力)‎ ‎****政协委员怎样做某事?①积极进行社会调研,广泛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建议。②积极递交相关提案,建言献策,参政议政。③对相关部门进行民主监督。‎ ‎****政协委员为什么能做某事?政协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重要职能。政协委员通过提交提案,建言献策,参政议政和进行民主监督,能对某事会产生重要影响。《2012广州一模36题。‎ ‎5、我国的八大民主党派 (1)名称: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致公、九三、台盟 ‎(2)性质: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政治联盟)‎ ‎(3)地位:参政党 (4)职能:参政议政,与共产党相互监督。(5)与共产党的关系: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 答题注意:(1)如果材料中有中共与民主党派时,一般用“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两者是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答题。(2)材料 只有中共时,使用“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回答。‎ ‎ 【例题】(2011年山东文综)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山东省委为什么要组织调研,听取民主党派和群众的建议。(8分)答案:①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两者是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关系。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具有法律赋予的参政权。山东省委要听取民主党派的建议。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山东省委组织部调研、听取建议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要求。 ③民主党派人士广泛地参政议政,有利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有利于党和国家政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④听取群众建议是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尊重,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体现,有利于发挥人民首创精神。‎ ‎6.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如何处理好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 ‎(1)明确二者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二者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亲密友党。‎ ‎(2)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主党派在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上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合作方针,‎ ‎(4)遵守宪法和法律,共产党和民主党必须以宪法和有关法律为准绳,进行民主协商,互相监督。‎ ‎(5)支持民主党派通过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 专题五 民主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解题模板5】民族 ‎1、民族(民族关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巩固和发展]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P75‎ ‎(2)[坚持]民族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含义及三者关系)‎ ‎(3)[坚持和完善]民族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含义、必然性和优越性)p77‎ ‎  2、促进民族……的原因:(为什么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能取得辉煌成绩)★‎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③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⑤国家和发达地区对少数民族地区给予了优惠政策和大力支持。⑥少数民族地区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3、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民族团结?★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P9‎ ‎②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国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P74‎ ‎③坚持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原则,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P75‎ ‎④搞好民族团结,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P78‎ ‎4、民族问题上的怎么样?促进民族……的措施:(如何推动跨越式发展?)★‎ 一般回答:①、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②、要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③、要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执行政府各项职能,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 ‎④、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⑤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如主语是公民,还要回答:⑥公民要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把维护民族团结付诸行动。‎ 如主语是政府,还要回答:⑦我国政府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原则,积极履行各项职能,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不断发展。‎ 如主语是党:还要回答:、⑧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还可以回答:⑨加强国家和发达地区对民族地区的扶持与支持力度。‎ ‎5、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6、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其优越性(基本政治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A三级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洲、自治县(旗)。B民族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自治权。‎ ‎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必然性: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具体表现在:第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第二,“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第三,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互相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3)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①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②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 ‎③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7、我国的宗教政策 ★ (1)、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3)、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例题】为什么党和政府要长期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0分)08全国卷1‎ 答案:①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没有变。②历史和实践表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国情,顺乎民意,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作为一个法治国家,党和政府必须依法行事。‎ ‎☆【例题】(2011年高考全国课标版第38题)(1)结合材料一,说明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根据,并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12分)‎ ‎【答案】①根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在西藏地区实行民族 区域自治符合我国的国情和西藏的实际。是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与西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国家富强和西藏的繁荣,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 ‎②作用:使西藏自治区充分享有广泛的自治权,保障了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能够自主管理本地区、本民族内部事务,提高了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效能;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了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 ‎☆【例题】有人认为,民族团结搞好了,我国的民族关系就处理好了。请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7分)(2011惠州第三次调研)‎ ‎①民族团结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国家统一的基础,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搞好民族团结非常重要。(2分)②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3分)③只有全面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这三个原则,才能处理好我国的民族关系。(2分)(注:本问如答到“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可酌情加1—2分,但总分不超过7分。)‎ ‎【综合探究】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 ‎  (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  (2)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3)民主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即真实性内容和多样性形式的统一,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41【例题】我国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有哪些进步?)‎ ‎①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根据2010天津13题改)‎ ‎②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坚持科学、民主、依法执政,推动民主执政发展。‎ ‎③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切实履行管理与服务的职能,依法行政,审慎用权,科学民主决策。‎ ‎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政治制度,以保障我国民主的真实性和广泛性。‎ ‎⑤公民自觉履行维护国家荣誉、利益等义务,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等原则。‎ ‎☆ 【例题】从政治生活角度,结合大学生对幸福的看法,谈国家怎样才能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10分 ‎①国家制定相应的法律,保障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保障公民真正享有和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 ‎②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确保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③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2010福建)‎ ‎☆【例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过程主要包括: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国家发改委启动“共绘新蓝图——我为规划建言献策”活动;政府有关部门依据《建议》和民意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十二五”规划纲要提交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运用《政治生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优势”的知识,分析材料是如何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11分)‎ ‎①人民为《纲要》出谋划策,提交全国人大审议体现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3分)②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党审议通过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人民为《纲要》出谋划策,制定要依照一定的过程;(3分)‎ ‎③坚持民主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政府依据《建议》和民意编制规划等;(2分)‎ ‎④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一系列政治制度,提交全国人大审议等,体现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3分)‎ ‎(学生若能从其他角度如“充分发扬人民民主;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作答,言之有理酌情给2-3分,本小题总分不超过11分。)‎ ‎☆【例题】材料:在充分征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工商联的意见之后,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指导编制规划纲要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审议批准,颁布实施。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十二五”规划要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促进就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舆论认为,党的政策正在由“国富民强”向“民富国强”转变,突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结合材料,分析“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如何体现我国的政治制度。(11分)‎ ‎①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所以十二五规划纲要由全国人大审议批准,颁布实施。(5分)‎ ‎②体现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他们是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在充分征询各民主党派的意见之后,中共为制定“十二五”规划提出建议。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体现在党的建议注重民生,并通过全国人大上升为国家意志。(6分)‎ ‎【例题】试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在保障新疆各族人民当家作主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答案】(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充分保障新疆各族人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平等地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2)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确保新疆各族人民能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借助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参与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协商。‎ ‎(3)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赋予新疆各少数民族人民以充分的民族自治权,自主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使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 ‎(4)我国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能够保证新疆城乡各族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物和公益事业,是新疆人民当家作主的最有效的途径。‎ 专题六 当代国际社会 ‎1、主权国家(1)地位: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P89‎ ‎(2)基本要素:人口、领土、政权、主权,最重要的是主权 ‎(3)基本权利: ①独立权 ②平等权③自卫权④管辖权★‎ ‎(4)基本义务 ①不侵犯别国 ②不干涉他国内政③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 ‎(5)主权国家的国家利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的对外活动的出发点& 落脚点,主权国家应维护本国国家利益,同时尊重其他国家的正当的利益,并维护各国人们的共同利益。P94‎ ‎(6)主权国家提高综合国力:各主权国家都以发展经济和科技作为国家的战略重点,努力增强综合国力,以在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7)主权国的外交政策。‎ ‎【例题】自2011年2月15日爆发反政府抗议活动以来,利比亚国内局势持续动荡,造成的死伤人数难以精确统计。据当地一家医学委员会提供的数据,目前已经至少228人死亡,另有1932人受伤。‎ 材料二中国的“国家力量”在行动。而从撤离行动的各国情况对比看,“中国反应”不仅增强了撤离中国公民的自豪和自信,也赢得国际观察家们及一些国际媒体的称赞。如美联社报道称,这是中国“最大规模”的撤离行动之一。‎ 上述两则材料体现了当代国际社会的哪些道理 ‎【答案】(1)①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和管辖权。在这次利比亚撤离活动中,我国政府表现出来的反应和行动就是行使管辖权的表现。‎ ‎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同时,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发生在利比亚的这次骚乱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 ‎③综合国力是指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各方面力量的总和。它是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从这次利比亚撤离行动中,我们就可以感觉到祖国综合国力的强大。‎ ‎2、国际组织 ‎(1)分类:①按照成员的性质可以分为政府间国际组织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②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成员是主权国家或地区的政府,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成员主要是团体或公民等。‎ ‎③按照地理范围可以分为世界性国际组织和区域性国际组织。④按照职能范围可分为一般性和专门性国际组织。‎ ‎@联合国:政府间、世界性、一般性。世贸组织:政府间、世界性、专业性 欧盟、东盟、上海合作组织、非盟、77国集团:政府间、区域性、一般性。‎ 国际奥委会:非政府间,世界性,专业性.博鳌亚洲论坛:非政府间、区域性、专业性 亚太经合作组织:政府间、区域性、专门性国际组织。‎ ‎(2)作用:①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合作;★‎ ‎②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 ③调节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 ‎3、联合国 ‎(1)性质:由主权国家组成,最具代表性的的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一般性国际组织)。。‎ ‎(2)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3)原则: 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确保非会员国遵守上述原则。‎ ‎4)作用: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5)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中国是负责任的国家 ‎  ①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  ②中国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支持联合国的改革,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在世界裁减军队、环境保护、保障人权和解决地区冲突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P91‎ ‎4、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 ‎ (1)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p94‎ ‎(2)为什么要维护我国国家利益?‎ ‎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正当的、正义的。‎ ‎②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怎样维护? 要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增强综合国力;要反对霸权主义,抵制外国干涉我国内政;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其他国家合理的国家利益,并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公民要自觉履行义务,维护国家利益,掌握报效祖国本领, 等等。‎ ‎5、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1)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P106‎ ‎(2)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第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第二,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第三,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第三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例题】面对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我国外交工作贯穿一条主线,即全力为确保国内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服务。去年下半年以来,外交部门协同国内有关方面大力加强经济金融外交工作,积极为国内经济发展营造有利外部环境。同时,我国积极开展高层外交,推动国际对话与合作。胡**主席和温**总理分别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峰会和世界经济论坛2009年会等国际会议,全面介绍中国应对危机的重大举措,表达了中国与各国携手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诚意与决心,也表达了中国为妥善解决热点问题和全球性问题作出新贡献的诚意与决心。(l)运用“我国的对外政策”的相关知识对上述材料加以分析说明。(8分)(09上海文综政治)‎ 参考答案: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重要作用。‎ ‎[1] “我国外交工作贯穿一条主线”,体现了我国对外工作维护国家利益,在当前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下,尤其要为国内的经济发展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2] “我国积极开展高层外交”,为维护全球金融稳定和解决热点问题作贡献,展现了我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表明了我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是我国坚定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实践体现。‎ ‎☆【例题】 胡锦涛主席向国际社会所作的庄严承诺以及提出的建议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12分)‎ 答案: [1]气候变暖问题关系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并全力机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与中国外交政策中维护我国的独立与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基本目标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宗旨是一致的;[2]“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努力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主张既积极回应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减排要求,又充分考虑了中国的国情,体现了中国政府在对外活动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 [3]面对气候变暖问题,中国政府所提的四点建议体现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外交政策新理念;体现了我国坚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发战略,坚持推动建设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6、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 我们要坚定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改变旧的国际秩序,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构建和谐世界。P99‎ ‎(2)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我们要增强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例题】(2011高考广东卷36)结合 材料三,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简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有利和不利国际形势。(11分)‎ 答案:①有利形势: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形势总体稳定,有利于我国的和平发展。②不利形势: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工是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国家间贫富差距加大,国际经济秩序不公正和不合理,竞争日益加剧,保护主义抬头。‎ ‎【例题】国务院强调要通过加快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强化科技创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我国加快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的政治学依据。(11分)‎ 答案:①我国政府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职能。所以,必须加快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以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国民综合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6 分)  ②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加快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是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掌握发展主动权的迫切需要。(5 分)‎ ‎【综合探究】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7、中国为什么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原因、依据)p109★‎ 答:⑴是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决定了我国绝不允许别国侵犯我国的国家利益、主权和领土完整,也绝不侵犯别国的利益、主权和领土完整。‎ ‎⑵是当今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决定的。中国积极顺应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 ‎⑶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需要。中国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⑷是国际竞争的实质决定的。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综合国力决定了本国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中国正在努力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 ‎⑸是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决定的。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6)在当代国际社会,中国的和平发展,意味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8.中国如何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措施) P110★‎ ‎①通过自身努力和自主创新,采取和平方式增加财富,实现自身的发展,而不是通过掠夺、攫取别国财富来实现。‎ ‎②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努力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③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继续同发达国家加强战略对话和深化合作,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 ‎④我们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9、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重要政治意义 ‎①有利于维护我国的独立与主权,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符合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 ‎②有利于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符合世界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 ‎★【解题模板6】国际关系 ‎1、★“国际关系”要点 ‎①、一个主题:时代主题(和平和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②、一个趋势: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国际竞争实质 ‎③、一个秩序:国际新秩序、和谐世界 ④、一条道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 ‎ ‎⑤、一个核心政策: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依据、宗旨、基本目标/立场/准则】‎ ‎⑥、两个原理:A、国际关系决定因素【--共同利益】 B、国际竞争的实质 ‎⑦、两个主体----即国际组织【联合国-宗旨、原则、作用-中国】 和主权国家【权利和义务】‎ ‎1、国际组织 和主权国家 ‎2、国际关系决定因素 ‎3、时代主题+国际新秩序 ‎4、世界多极化趋势+国际竞争实质 ‎5、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5点)‎ ‎6、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 ‎2、国际关系----依据(原因)类 ‎①这是我国维护国家利益,加强国际合作的必然要求。(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②这是由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决定的。‎ ‎③这是适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建立国际新秩序,构建和谐世界的要求。P99-101‎ ‎④这是适应世界多极化趋势. 增强综合国力的需要。(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P104‎ ‎⑤这遵循了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p93‎ ‎⑥这是我国坚定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体现p110‎ 凡是要求回答“为什么会出现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都要从“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知识点回答: ‎ ‎ 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国际关系。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冲突的根源。‎ ‎3、国际关系、对外关系--意义类 ‎①有利于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国际地位。‎ ‎②有利于实现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现代化发展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③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建立国际新秩序,构建和谐世界。‎ ‎④有利于推动世界多极化的发展,符合世界各国人们的利益。 。‎ ‎ 4、国际关系、对外关系---措施类 ‎(1)坚定维护我国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 ‎(2)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3)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国际新秩序,构建和谐世界。‎ ‎(4)顺应世界多极化趋势,增强综合国力,开展国际竞争。‎ ‎(5)发挥联合国的作用,遵循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 ‎5.“对我国在国际上做某事的评价;”“针对某一国际事件、分析我国应坚持的立场或态度”,一般用到以下要点:‎ ‎①、坚定地维护国家利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②、体现我国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基本立场是独立自主;基本准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我国坚定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③、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中国作为主权国家,享有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和管辖权等权利,也履行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等义务。P92‎ ‎④、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照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p93‎ ‎⑤、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建设和谐世界 ‎⑥、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我国增强综合国力,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例题】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中美两国重视战略与经济对话的原因。 ‎ ‎  答案: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中美两国重视战略与经济对话,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②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重视战略与经济对话,顺应了时代主题;③国际局势向多极化转化,加强战略与经济对话,两国可以在合作中谋求共同发展,从而在多极化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④中美加强战略与经济对话,也符合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成为国家间发展正常经济、政治关系的典范。‎ ‎【例题】按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的原则,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发达国家承担量化减排义务,但是,从表现的情况看,发达国家的减排远未达到要求,中国猛烈抨击了美欧日减排不力。发展中国家无需承担这种义务。同时,一些发展中国家近来纷纷宣布采取自由行动,如:中国承诺到2020年实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50%,主张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 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中国的气候外交政策的理论依据。‎ ‎①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着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气候变化等国际化问题上,我国本着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指导下,自主地决定我国的态度和对策,积极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对全球可持续发展事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②主权国家作为国际社会平等的成员,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应积极履行相应的义务。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上都应尽自己的职责,发展中国家应积极主动减排。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等系列全球性问题,影响到国际社会的和平与稳定。④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利益相悖是冲突分歧的根源。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各国有着共同的利益,所以要共同应对;同时在减排问题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因存在利益冲突而分歧很大。‎ ‎【例题】材料   受埃及、突尼斯影响,阿尔及利亚、伊朗、巴林、也门和利比亚等北非和中东多国近来政局动荡,引发大规模暴动和骚乱。究其原因主要是:政府腐败、高失业率、贫困问题、经济衰退、部族之争、美国重塑中东亲美阵营等。就北非、中东内乱发生的原因,结合《政治生活》知识,谈谈这对我们国家有什么启示?(8分)‎ 答案:① 要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坚持依法行政。加强制度建设,拓宽人民监督渠道,建设一个让人民放心和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②切实履行经济、文化等职能。大力发展生产力,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大力加强先进文化建设,抵制西方的腐朽文化和落后思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③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 ‎④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而努力。‎ ‎(每点2分,若考生运用其它的知识,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例题】(2011福建文综)材料: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外界有人对中国的发展展现出复杂心态:一方面对中国积极承担国际责任表示认可;另一方面又对中国的巨大规模和发展模式感到恐惧,甚至提出了“中国威胁论”请你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对材料中的”复杂心态”进行评析。(12分)‎ ‎①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对国际事务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2分)‎ ‎②中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的利益。 。(2分)‎ ‎③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3分)‎ ‎•④中国的发展对旧的国际秩序产生了冲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2分)‎ ‎•⑤中国的发展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不会对世界构成威协。 (3分)‎ 政治生活(国家和国际组织)相关主体汇总 一、 ①国家----②公民 二、 ③政府 三、政治文明(种制度、一个政策)---(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 ‎④人大、⑤人大代表、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⑦中国共产党 ⑧民主党派、⑨人民政协;(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⑩民族(制度)、 ⑾宗教(政策)‎ 四、国际社会 ‎⑿国际关系、 ⒀主权国家 ⒁国际组织(联合国、WTO、APEC、欧盟等)、⒂外交政策(四个单元综合探究)‎ 寄语: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若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努力就有机会,奋斗才能成功!祝福同学们在高考金榜题名!‎ ‎——邓中高三政治备课组 2011年11月 专题七《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复习 一、国家的本质1、国家的含义——指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关。‎ ‎2、国家的产生——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3、国家的本质——阶级统治的工具。本质属性:阶级性。‎ ‎4、国家的基本构成要素——人口、领土、主权5、国家的性质(国体)——由统治阶级的性质所决定 ‎6、国家职能:政治统治(根本职能);社会管理职能 ‎7、专政与民主——在民主政体的国家中,民主与专政是对立统一的。‎ ‎(1)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民主制与专制相对立的两种政体)‎ ‎(2)民主制国家是一定阶级的民主和对其他阶级的专政的统一。‎ ‎(3)新型的民主与新型的专政——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 ‎8、国体与政体的关系;(国体与政体共同构成一个国家的国家制度)‎ ‎ 国体决定政体,并通过一定的政体来体现;政体体现国体,并服务于特定的国体。‎ ‎ 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同一国体可以采用不同政体,不同的国体可以采用相似的政体。)‎ 二、现代国家的管理形式(政体)‎ ‎1、从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及其职权范围看,现代国家管理形式大致有两种基本形式,‎ 民主共和制:国家元首 选举产生,有一定任期。君主立宪制:国家元首世袭,终身制。)‎ ‎2、从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看,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可以分为 议会制国家、总统制国家、半总统制国家、委员会制国家(瑞士)。‎ ‎(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美国:总统制民主共和制。法国:半总统半议会民主共和制。)‎ ‎3.我国的民主共和制:我国采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国家的管理形式。(2010年高考选择题选项)‎ 民主集中制是我国人代会制最显著、最重要的特点。它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符合我国的国情,能够保障我国人民真正享有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因而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从根本上讲,是由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三、国家的结构形式;‎ ‎1、国家结构形式:国家的整体与部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相互关系。(单一制、复合制) 2、单一制和联邦制: 单一制国家的主要特征:全国只有一个中央政权、一部宪法、一种法律体系。(中国 ) 联邦制国家的主要特征 ‎:联邦制国家的组成单位,是享有相对主权的完整政治实体。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力并直接行使于人民,相互间不得任意干涉。‎ ‎3、如何维护国家的统一:①要维护民族的团结,就要不断增强包括各民族在内的全体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②要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的完整,③坚决反对任何外来势力的入侵,反对分裂国家的行为。‎ 四、国际组织 ‎1、国际组织的分类 :按照成员的性质分:政府间国际组织,非政府间国际组织。按照地理范围分,全球性国际组织,区域性国际组织。按照职能范围,一般性国际组织,专门性国际组织。‎ ‎2、国际组织的积极作用: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交流和合作;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调节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等等。也存在局限性。‎ 五、 四大国际组织--中国与国际组织 1.联合国(09年广东高考考查了安理会责任与权力)‎ ‎2.亚太经济合作组织(08高考考查其所属国际组织类型和作用,但宗旨还没考) ‎ ‎3.世界贸易组织(地位、原则、作用。可以与《经济生活》联合考查) ‎ ‎4.欧盟(是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政府间.区域性.一般性的国际组织,宗旨:以共同体的方式,实现各成员国共同目标,促进和平,追求公民富裕生活,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确保基本价值标准,加强国际合作)‎ ‎☆例题:欧盟为什么重视欧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①中国是欧盟主要贸易伙伴,双方在国际事务、科技文化等 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②中欧之间有许多共同点。中欧都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倡导多边主义,主张加强联合国的作用,反对国际恐怖主义,主张消除贫困,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中欧各具经济优势,互补性强。‎ 备注:若从政治生活角度,则体现以下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 ‎“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谋和平、求合作、促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流;②适应了世界多极化趋势,有利于建立国际新秩序,构建和谐世界;③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④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 六、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010.2011年高考结合必修2考查了选择题)‎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和确立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 C民主集中制的特点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E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高考《政治生活》核心知识必记必背 政治生活——公民、政府、人大制、人大、人大代表、共产党、政协、民族、宗教、国际关系 ‎ ‎ 【一般主要考查“原因”、“措施”】 ++要熟背各政治主体的解题模板(见本资料或课堂笔记)‎ 1、 公民的政治生活——公民如何参与政治生活?p9‎ ‎①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掌握3个权利)‎ ‎②依法履行……政治性义务。(掌握4个义务)‎ ‎③坚持……基本原则。(掌握3个原则)‎ ‎④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四民主)‎ ‎⑤要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 ⊙公民政治权利与自由: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监督权、6项政治自由p9‎ ‎ ⊙公民政治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与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 ⊙公民参与政治的基本原则: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统一原则; 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 ‎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p20‎ ‎ 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意义:有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 ‎ 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p22‎ ‎ 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 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政治的热情,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 ⊙公民参与民主监督渠道: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 ‎ 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p28‎ ‎ 公民参与民主监督意义: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 ‎ 有利于激发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 公民正确行使民主监督权:要负责地行使监督权,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 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监督权;要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p29‎ ‎ ⊙公民求助或投诉的途径与方式:拨打热线电话.进行信访.利用电子政务.申请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行政诉讼 2、 我国的政府p37‎ ‎(1)政府……工作的原因:国家性质、政府性质、宗旨、原则、职能、依法行政、政府权威、意义 ‎(2)政府如何开展……工作:政府宗旨、原则、职能、依法行政p44、‎ ‎ 审慎用权、科学民主决策、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3)政府依法行政的原因:[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决定了我国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2]坚持依法行政,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本质要求。‎ ‎[3]政府依法行政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P44‎ ‎(4)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的措施:[1]具体要求:坚持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2]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3]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不断提高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 ‎[4]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5)如何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2011高考北京卷38)‎ ‎[1]政府:A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B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增强决策透明度。‎ C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坚持依法行政的原则. D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拓宽民意反映渠道。‎ ‎[2]公民:通过各种渠道参与决策过程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环节。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6)为什么要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1]必要性:A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权力是把双刃剑,政府权力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人民,权力一旦被滥用就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为了防止权力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B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P46‎ ‎[2]意义:政府只有接受监督,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和防止工作失误 B才能防止权力的滥用、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 C才能更好的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作出正确的决策 D才能真正做到权力为民所用,造福于人民,从而建立起一个具有权威和公信力的政府。P47‎ ‎(7)如何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1]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要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要健全质询、问责、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P46‎ ‎[2] 完善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包括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和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 ‎[3] 积极实施“阳光工程”, 建立信息公开制度。‎ ‎[4] 公民要通过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网上评议政府等渠道,正确行使民主监督权。‎ ‎(8)政府如何为民服务,树立权威。★‎ ‎[1]政府权威是通过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决策的科学性、依法行政的态度能力、履行职责的效果、政府工作人员的道德形象树立的。‎ ‎[2]政府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履行好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高社会公共服务等职能。‎ ‎ [3]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坚持依法行政,审慎用权、科学民主决策,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与人民群众保持和谐关系。‎ ‎[4]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有良好的业绩;要重品行、作表率,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1、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政治制度 ‎(1)人大制度——我国政体及根本政治制度p56(联系: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①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常委会是其常设机关p55 ②人大的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p56‎ ‎③人大代表的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免责权p57 ≠公民的3政治权利4和义务 ‎ 人大代表的义务: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遵守宪法法律、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p56‎ ‎④人大制度组织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也是我国权力运行的规则)p59‎ ‎(2)政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①中国共产党:A、党……工作的原因:党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地位、执政方式、执政理念、意义 B、党如何开展……工作:党宗旨、指导思想、地位、执政方式、执政理念 ‎ ⊙党的性质:中共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 ⊙党的宗旨:为人民服务; ⊙指导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的地位:中共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 ⊙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执政理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领导方式: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p70)‎ ‎③人民政协的性质与职能(p71)主题:团结、民主;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非国家机关、非国家职能;易错,与人大区分)‎ ‎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民族(1)、[巩固和发展]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P75‎ ‎(2)[坚持]民族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含义及三者关系)‎ ‎(3)[坚持和完善]民族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含义、必然性和优越性)p77‎ ‎①促进民族……的原因: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③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⑤国家和发达地区对少数民族地区给予了优惠政策和大力支持。⑥少数民族地区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②促进民族……的措施:[1]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要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3]要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执行政府各项职能,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 ‎[4]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5]公民要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把维护民族团结付诸行动。‎ ‎[6]政府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原则,积极履行职能,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不断发展。‎ ‎[7]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8]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9]加强国家和发达地区对民族地区的扶持与支持力度。‎ ‎③维护民族团结的原因: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P9‎ ‎[2]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国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P74‎ ‎[3]坚持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原则,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P75‎ ‎[4]搞好民族团结,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然性(客观依据):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p77‎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意义):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P79‎ ‎⑤ 我国的宗教政策 (1)、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3)、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  (2)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3)民主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即真实性内容和多样性形式的统一,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4、当代国际社会——国际政治 ‎ 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坚定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国际新秩序,建设和谐世界。P99‎ 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要增强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开展国际竞争。‎ ‎ ③中国的外交政策:[1] 决定因素:我国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p106‎ ‎ [2]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3]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4]基本立场:独立自主[5]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①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对国际事务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②中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的利益。③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④中国的发展对旧的国际秩序产生了冲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⑤中国的发展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不会对世界构成威协。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负责任的大国,是维护和平与发展的主要力量,遵守联合国宗旨和原则 ‎ ④主权国家的权利与义务: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 ⑤联合国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解题模板1】公民 ‎ 答题要点:1.公民的政治权利 2、公民的政治性义务 ‎ ‎3、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和方式(“四民主”) 4、公民参与政治生活遵循的基本原则 ‎ ‎5、公民应有序的政治参与(综合探究)6、公民参与政治生活主要内容4点 公民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1)因为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与真实性。(2)因为公民享有……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 ‎(3)公民依法参与政治的途径和方式。(重点掌握“民主决策的方式与意义”、“民主监督渠道和意义”)‎ ‎(3)因为公民要履行四项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4)因为公民要坚持三项原则(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坚持公民权利和义务统一,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5)重要性:第一,对公民——有利于增强公民的主人翁意识,提高政治参与的热情、能力,真正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第二,对社会或国家---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地位,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加快现代化和各项事业的发展 ‎ 公民怎样做某一件事?①依法行使……政治权利 ②依法履行……政治性义务。‎ ‎③坚持……基本原则。 ④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四民主)‎ ‎⑤要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要求:宏观上把握---依法有序的参与;中观上把握—坚持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微观上把握---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和方式 的具体内涵和要求(四民主)‎ ‎★【解题模板2】政府 答题要点:1、性质2、宗旨和基本原则 3、科学发展观、4、职能 5、依法行政、科学民主决策 ‎ ‎6、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7、树立政府权威 ‎1、国家(政府)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 ‎ (1) [性质]因为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的政府。‎ ‎(2)[宗旨原则]是政府坚持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的需要。‎ ‎(3)[科学发展观]是政府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需要。 ‎ ‎(4)[职能]是政府履行某种职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公共服务)的内在要求。 ‎ ‎(5)[依法行政]是政府坚持依法行政、科学民主决策与树立政府权威的需要。‎ ‎(6)有利于保障公民参与政治的权利,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7)某事本身的重要性。‎ ‎2、国家(政府)怎样做某一件事? ‎ ‎(1) [坚持宗旨和原则]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政府应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求真务实工作作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2) [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3) [履行职能]履行好某种的职能(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4) [依法行政]坚持依法行政,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5)[民主决策]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民主决策。‎ ‎(6)[接受监督]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 ‎★【解题模板3】人大代表 人大代表做了什么事情?为什么要这样或怎么完成一件事?‎ ‎(1)法律地位 (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2)是行使权利的表现(审议权;提案权、质询权、表决权)‎ ‎(3)是履行义务的需要(遵守法律;密切联系群众;反映人民意见和建议,接受监督。)★‎ ‎(4)体现与人民的关系(产生、负责、服务、监督)‎ 怎样做:①人民代表要增强权利意识,积极行使权利(审议权、提案权、质询权、表决权)‎ ‎②要认真履行义务,遵守法律;密切联系群众;反映人民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监督。‎ ‎****政协委员怎样做某事?①积极进行社会调研,广泛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建议。②积极递交相关提案,建言献策,参政议政。③对相关部门进行民主监督。‎ ‎★【解题模板4】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答题要点 ‎(1)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指导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4)党的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5)执政方式:科学执政(基本前提)、民主执政(本质所在)、依法执政(基本方式)。(要全面理解掌握p64) ‎ ‎(6)执政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 ‎(7)领导方式: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 ‎ ‎(8)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P69‎ ‎(9)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两者是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P70 ‎ ‎*党≠国家机关,不履行国家职能、政府职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领导核心,只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不是代替国家行使职能。多党合作≠共同执政、联合执政;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是反对党、在野党。‎ ‎★共产党(中共中央、省委、市委)为什么做某事?‎ ‎(1)、这是由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2)、这是党落实“科学发展观”和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的体现 ‎(3)、这是由党的执政地位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 (4)、这是党坚持某种执政方式的体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 ‎(5)、是加强党自身建设的需要。‎ ‎(6)这样做有利于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有利于推进全面小康社会进程,构建和谐社会。‎ ‎★党怎样做某一件事?‎ ‎(1)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2)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坚持党的执政方式,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坚持依法治国。[党依法执政≠政府依法行政]‎ ‎(4)坚持党的领导方式,加强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5)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 (6)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7)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解题模板5】民族 民族(民族关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巩固和发展]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P75‎ ‎(2)[坚持]民族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含义及三者关系)‎ ‎(3)[坚持和完善]民族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含义、必然性和优越性)p77‎ ‎★【解题模板6】国际关系 ‎1、★“国际关系”常用 ‎①、一个主题:时代主题(和平和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②、一个趋势: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国际竞争实质 ‎③、一个秩序:国际新秩序、和谐世界 ④、一条道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 ‎ ‎⑤、一个核心政策: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依据、宗旨、基本目标/立场/准则】‎ ‎⑥、两个原理:A、国际关系决定因素【--共同利益】 B、国际竞争的实质 ‎⑦、两个主体----即国际组织【联合国-宗旨、原则、作用-中国】 和主权国家【权利和义务】‎ ‎2、国际关系----依据(原因)类 ‎①这是我国维护国家利益,加强国际合作的必然要求。(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②这是由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决定的。‎ ‎③这是适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建立国际新秩序,构建和谐世界的要求。P99-101‎ ‎④这是适应世界多极化趋势. 增强综合国力的需要。(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P104‎ ‎⑤这遵循了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p93 ⑥这是我国坚定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体现p110‎ 凡是要求回答“为什么会出现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都要从“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知识点回答: ‎ ‎ 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国际关系。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冲突的根源。‎ ‎3、国际关系、对外关系--意义类 ‎①有利于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国际地位。‎ ‎②有利于实现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现代化发展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③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建立国际新秩序,构建和谐世界。‎ ‎④有利于推动世界多极化的发展,符合世界各国人们的利益。 。‎ ‎ 4、国际关系、对外关系---措施类 ‎(1)坚定维护我国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2)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3)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国际新秩序,构建和谐世界。‎ ‎(4)顺应世界多极化趋势,增强综合国力,开展国际竞争。‎ ‎(5)发挥联合国的作用,遵循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 ‎5、“对我国在国际上做某事的评价;”“针对某一国际事件、分析我国应坚持的立场或态度”,一般用到以下要点:‎ ‎①、坚定地维护国家利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②、体现我国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基本立场是独立自主;基本准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我国坚定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③、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中国作为主权国家,享有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和管辖权等权利,也履行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等义务。P92‎ ‎④、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照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p93‎ ‎⑤、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建设和谐世界 ‎⑥、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我国增强综合国力,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政治生活》总复习指南 一、《政治生活》课本知识主要线索:‎ ‎1.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国家政治制度(一个根本,三个基本)—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国家性质——国家利益——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 ‎——国际社会(主权国家;国际组织)——时代主题和世界多极化趋势——国际关系决定因素 ‎2.公民:人民当家作主——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方式(民主选举、决策、管理、监督)——积极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3.政府:政府性质——宗旨——职能——责任:对人民负责原则——依法行政、科学民主决策——自觉接受监督——树立政府权威 ‎4.中国共产党: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领导地位——执政方式——执政理念——领导方式——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二、总体概述:①我国的国体即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 ‎②我国的政体即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它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③我国的政党制度是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它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④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是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它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⑤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包括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等)也是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 ‎⑥我国的宗教政策是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⑦我国的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⑧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p83)‎ 三、《政治生活》的学习要把握这样三大部分:‎ 一是政治主体(如公民、政府、人大、人大代表、中国共产党、民主党派、政协、民族、宗教、主权国家、国际组织、国际关系)二是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三是国家政策(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外交政策)‎ 四、《政治生活》知识专题:‎ ‎(1)我国的国家性质;(2)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3)我国公民政治参与:(4)我国政府的职能和责任:(5)我国政府权力的行使与监督:(6)政府的权威:(7)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8)我国的政党制度:(9)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10)国际社会的成员;(11)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12)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13)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五、《政治生活》高频考点:‎ 公民政治参与;我国政府的职能(注意:加强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中国政府是无限政府、无所不管、导致机构臃肿,行政开支庞大等);政府权力的行使与监督(注意:“三公”公开、阳光财政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最新变化);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最新变化,如政协履职新方法):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联合国及其下属主要机构 六、《政治生活》常考考点:‎ 国家性质、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政府职能、政府权力行使与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宗教政策、联合国、国际关系、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七、有关“政治意义”的答案一般有(有利于)‎ ‎1、有利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2、有利于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3、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4、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5、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 ‎6、有利于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 ‎7、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维护国家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8、有利于建立国际新秩序,推动世界多极化的发展,构建和谐世界。‎ 八、对国家的政治意义(国内)‎ ‎(1)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有利于维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保障公民依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3)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4) 有利于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转变政府职能,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权威政府。‎ ‎(5)有利于促进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6)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 ‎(7)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 九、对外交往的意义(国际)‎ ‎(1)、对我国的意义:①有利于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促进国际合作;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国际地位。②有利于实现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现代化发展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③展现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发挥我国在国际事务当中的积极作用。‎ ‎(2)、对地区、世界的意义:有利于维护两国共同利益,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有利于推进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有利于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建立国际新秩序,构建和谐世界,有利于世界各国的相互合作、求同存异;有利于构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等。‎ 十、对党的政治意义 ‎(1)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2)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使党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强的领导核心。‎ ‎(3)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发挥党的先锋模范作用,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4)有利于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和谐社会。‎ ‎(5) 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等。‎ 还必须记忆每一主体为什么做某事、如何做某事?(见《政治生活》必记必背-解题模板)‎ ‎《经济生活》复习指南 ‎16个知识专题整合:(1)货币;(2)价值与价格;(3)生产与消费;(4)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5)企业;(6)劳动者;(7)投资与融资;(8)个人收人分配;(9)国家收入分配;(1o)征税与纳税;(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2)国家宏观调控;(13)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14)科学发展观;(15)经济全球化;(16)对外开放。--(或者按照《经济生活必记必背》的12个知识专题进行复习。‎ 常年考点:货币职能、外汇和汇率、价值规律、价格、维护劳动者权益、利息、利率、投资、生产与消费;企业经营发展;效率与公平、收入分配、财政税收;宏观经济调控,经济全球化、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高频考点:价格、消费、投资、收入分配、财政与税收,宏观调控,经济全球化,经济发展等。‎ 这些考点有较大的考试价值,第一、经济学教授普遍认同,是衔接中学与大学的纯粹的经济知识。第二,与当下的经济形势密切联系,但未必以真实的经济案例为命题背景材料。‎ ‎《经济生活》知识网络 ‎《生活与哲学》复习指南 ‎12个知识专题整合:(1)哲学及基本问题;(2)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3)马克思主义哲学;(4)辩证唯物论;(5)实践与认识的关系;(6)真理观;(7)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8)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9)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0)辩证的否定观与创新意识;(1 1)历史唯物主义;(12)人生价值及实现。‎ 当然,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也可以合并到哲学的及基本问题之中。‎ ‎《生活与哲学》知识结构图 ‎ 辨证唯物论:(物质 · 意识 ·规律) ‎ 辨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实践·认识·真理) ‎ 马克思主义哲学 唯物辩证法(联系 · 发展 · 矛盾 · 创新(否定) ‎ 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观、价值观、人生观 ‎ ▲ 马克主义哲学=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辨证唯物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历史观+价值观+人生观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 ·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辨证唯物论唯物论:物质 · 意识 ·规律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实践 · 认识 ·真理 ‎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 唯 物 辩 证 法: 联系 · 发展 · 矛盾 · 创新(辩证否定) ‎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价值观·人生观 ‎ ‎1.社会历史观①一对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②一个基本矛盾(一条基本规律)‎ ‎③一个总趋势(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过程是曲折的)‎ ‎④一个主体(群众观)--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2、价值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人生的价值、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途径) ‎ ‎《文化生活》复习指南 ‎9个知识专题整合(1)文化与社会;(2)文化对人的影响;(3)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4)文化的继承与发展;(5)文化创新;(6)灿烂的中华文化;(7)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8)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9)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文化生活》的主要线索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文化作用(影响): [1.精神力量、2.文化对社会的作用(对经济、政治;文化产业;对综合国力);3.对个人的作用(影响:来源、表现、特点、塑造人生)] ‎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文化发展文化多样性(表现、文化遗产、态度、原则、意义)、‎ 文化传播(途径、大众传媒、文化交流的意义.措施)——对待外来文化 ‎——传统文化(表现.特点.影响.态度)——文化继承(继承与发展.影响文化发展因素..教育作用)——文化创新(意义;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创新与借鉴.融合、文化创新的途径:根本途径,基本途径;正确方向)‎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中华文化(基本特征、包容性、民族文化)‎ ‎——民族精神(是什么(内涵、核心、时代特征)、为什么(重要性、意义)、怎么样[措施])。‎ 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选择(文化市场、净化社会文化环境、看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发展大众文化——‎ ‎——先进文化——建设社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四有”公民、发展教育、发展科学事业、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地位、主要内容;意义和措施)‎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容、地位作用、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综合探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以下资料来自2012年华泰宾馆 政治备考会议资料:‎ 关于“生产与消费”知识专题 • 这一知识专题的整合可从以下角度进行:‎ • ‎(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2)发展生产的意义;‎ • ‎(3)影响消费的因素;(4)消费类型;(5)消费结 • 构;(6)消费心理;(7)消费行为。‎ • ‎“消费”这一知识专题,实际上是对教材第三课和第四课相关内容的整合。‎ • 涵盖8个考点 • 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消费结构;消费心理;消费行为;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发展生产的意义。在整合中,考点排列顺序有些调整。因此,知识专题的整合中,可以跨框、跨课、甚至跨单元。‎ • 合理取舍,重点掌握常年考点与高频考点 • ‎(1)经济生活。货币职能、外汇和汇率、价值规律、价格、维护劳动者权益、利息、利率、投资、生产与消费;效率与公平、收入分配、财政税收;宏观经济调控,经济全球化等常年考点。‎ • ‎ 高频考点是:投资、消费、收入分配、财政与税收,宏观调控,经济全球化等。‎ • ‎ 这些考点有较大的考试价值,第一、经济学教授普遍认同,是衔接中学与大学的纯粹的经济知识。第二,与当下的经济形势密切联系,但未必以真实的经济案例为命题背景材料。‎ • ‎(2)政治生活 • 常年考点:国家性质、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政府职能;政府权力行使与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宗教政策;联合国;国际关系;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在必修与选修模块中,每课轮换着安排考试。但总有些内容是重点内容,考试的机会大。‎ • 高频考点 • 公民政治参与;‎ • 我国政府的职能(注意:加强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 • 政府权力的行使与监督(如阳光财政等)‎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最新变化,如选举法)‎ • 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最新变化,如政协委员履职新方法)‎ • 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联合国及其下属主要机构。‎ • 生活与哲学 • 常年考点:唯心主义及其形态、物质、规律、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实践、真理、认识过程、联系观、矛盾观(同一性和斗争性、普遍性和特殊性,对立统一)、群众观、人生价值、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等 。‎ • 高频考点 • 物质与意识,意识的能动作用;客观规律;联系,发展观,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认识过程和人生价值等。(基本是轮着考,除“矛盾”外,其他考点不重复)‎ • 启示:高考乃抽样考试,300多个考点被抽中的不足1/10。故教师要根据命题规律、个人经验和决断力做减法,即筛选考点,大胆地把一部分考点删去或降低复习要求,以减轻学生负担。如“社会发展总趋势,阶级斗争观”等,已过时,大学课堂很少有人讲了。‎ • 为降低风险,最好在一模以后进行。一模前全面复习,一模后重点把握,做好减法。重点把近三年考过的考点,大市模拟考试卷出现的重要考点减去,或降低复习要求。‎ • • ‎《政治生活》部分 • ‎《政治生活》部分共5 1个考点,我们可把这些考点整合为13个知识专题:‎ • ‎(1)我国的国家性质;(2)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3)我国公民政治参与;(4)我国政府的职能和责任;(5)政府权力的行使与监督;(6)政府的权威;(7)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8)我国的政党制度;‎ • ‎(9)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 ‎(10)国际社会的成员;‎ • ‎(11)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 ‎(12)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 • ‎(13)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生活与哲学》部分 • 共77个考点,我们只需按下列12个知识专题进行整合,把77个考点分别整合到相关专题中去。‎ • 这12个专题是:(1)哲学及基本问题;(2)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3)马克思主义哲学;(4)辩证唯物论;(5)实践与认识的关系;(6)真理观;(7)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8)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9)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0)辩证的否定观与创新意识;(1 1)历史唯物主义;(12)人生价值及实现。当然,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也可以合并到哲学的及基本问题之中。‎ 关于“辩证唯物论”知识专题:‎ • ‎(1)世界的物质性:① 自然界的物质性;②‎ •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③物质的含义。‎ • ‎(2)意识的本质:①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 • 展的产物;②意识是人脑的机能;③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3)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①物质决定意识;②意识的能动作用:A.能动认识世界;B.能动改造世界;C.对人的生理活动的调节和控制。‎ • ‎(4)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①物 • 质与运动的关系;②物质运动的规律性;③认识和利用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 ‎(5)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 ‎(6)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 ‎“辩证唯物论”这一知识专题,实际上是整 • 合了第四、五课两课的相关内容。‎ • ‎(1)把握知识专题主干的方法,主要有概括 • 式和详解式两种:‎ • ‎①概括式把握: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 A.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 B.坚持用联系观点看问题。‎ • 显然,概括式比较宏观、简略,只是慨括了 • 知识专题或考点内容中最重要的主干。‎ ‎② 详解式把握: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 A.联系的普遍性:‎ • ‎(a)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 • 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 ‎(b)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 • ‎(c)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 B.联系的客观性:‎ • ‎(a)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的为转移。‎ • ‎(b)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 • ‎(c)这要求从事物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C.联系的多样性:‎ • ‎(a)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 • 是多种多样的。‎ • ‎(b)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的各种 • 条件。‎ • D.联系的条件性:‎ • ‎(a)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 • ‎(b)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 E.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 详解式的主干知识,可采用序列式(或层级式)进行展开,结合教材及相关内容,可具体到3~ 4个层次。‎ • ‎(2)区分核心知识和核心概念。‎ • 核心知识是以核心概念为主体构建起来的知识系统(或主干知识体系)。这是新课程命题的重点。比如《文化生活》中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发展”、“文化创新”、“先进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但是,主干知识并不能等同于核心知识,核心知识一定是重点,但有的考点的主干知识并不一定是重点。‎ • 下面以“发展的观点”为例加以说明。‎ 微观的“发展观”。‎ • ‎①发展的普遍性;‎ • ‎②发展的实质;‎ • ‎③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方法论意义)。‎ 宏观的“发展观”。‎ • ‎①发展的普遍性;‎ • ‎②发展的实质;‎ • ‎③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 ‎④发展的动力:矛盾是事物发展动力;‎ • ‎⑤发展的原因:内因与外因关系;‎ • ‎⑥发展的状态:量变与质变关系;‎ • ‎⑦ 发展的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 • 宏观发展观的前三点,实际上属于微观发 • 展观的内容。一般来说,微观原理只是宏观原理 • 中的一部分,不能把两者等同起来 ‎《文化生活》部分 • 共42个考点,我们可把这些考点整合为9个专题。‎ • ‎(1)文化与社会;(2)文化对人的影响;(3)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4)文化的继承与发展;(5)文化创新;(6)灿烂的中华文化;(7)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 ‎(8)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9)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