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0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生物总复习 专题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综合检测 新人教选修
2012高考生物总复习综合检测(新人教版):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选修1)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满分50分) 1.自养型微生物与异养型微生物的培养基的主要差别是( ) A.碳源 B.氮源 C.无机盐 D.生长因子 解析:选A。自养微生物能够利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有机物,不利用现成的含碳有机物;而异氧型微生物只能利用现成的含碳有机物,所以它们的主要区别是碳源不同。 2.酵母菌培养液常含有一定浓度的葡萄糖,但当葡萄糖浓度过高时,反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原因是( ) A.碳源供应太充足 B.葡萄糖不是酵母菌的原料 C.改变了酵母菌培养液的pH D.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 解析:选D。当培养基中葡萄糖的浓度升高时,会导致培养液的渗透压升高,从而导致细胞发生质壁分离。 3.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硝化细菌能以NH3作为氮源和能源物质 B.某些细菌可以利用光能固定CO2合成有机物 C.生长因子是某些细菌生长过程中需要额外补充的营养物质 D.含伊红和美蓝试剂的培养基不能用来鉴别牛奶中的大肠杆菌 解析:选D。某些细菌如蓝细菌(蓝藻)、光合细菌以及红螺菌都能进行光合作用。生长因子是指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主要包括维生素、氨基酸和碱基等。而微生物的营养物质包括水、无机盐、碳源、氮源和生长因子,它们都是从外界获得补充的。常用的伊红美蓝乳糖培养基,可用来鉴别饮用水和乳制品中是否存在大肠杆菌等细菌,如果有大肠杆菌,则菌落呈黑色。 4.关于灭菌和消毒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灭菌是指杀死环境中的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B.灭菌和消毒实质上是相同的 C.接种环用灼烧法灭菌 D.常用的灭菌方法有加热法、过滤法、紫外线法、化学药品法 解析:选B。灭菌与消毒是两个概念。灭菌是指杀灭一定环境中的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根据不同的材料选用不同的灭菌方法,如接种环用火焰烧灼法,培养基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等。消毒是指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部分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使用的是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 5.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空气、牛奶所采用的灭菌和消毒方法依次是( ) ①化学消毒 ②灼烧灭菌 ③干热灭菌 ④紫外线灭菌 ⑤高压蒸汽灭菌 ⑥巴氏消毒法 A.⑤③②①④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⑥②③④①⑤ D.③④②①⑥⑤ 解析:选A。培养基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培养皿能耐高温,用干热灭菌法;接种环可用灼烧灭菌达到迅速彻底灭菌的效果;实验操作者的双手可用化学试剂进行消毒,如用酒精擦拭双手;空气可用紫外线消毒;为不破坏其营养成分,牛奶可采用巴氏消毒法。 6.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加入琼脂这一理想的凝固剂,下列关于琼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被所培养的微生物分解利用,对所培养的微生物无毒害作用 B.在微生物生长温度范围内保持固体状态 C.琼脂凝固点低,利于微生物的生长 D.琼脂在灭菌过程中不会被破坏,透明度好,凝固力强 解析:选C。本题考查琼脂在培养基中的作用。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凝固剂如琼脂后,制成琼脂固体培养基,它是实验室中最常用的培养基之一,固体培养基中可形成肉眼可见的单个细胞繁殖而来的子细胞群体,即菌落,用于微生物的分离、计数和菌种鉴定等。琼脂作为一种理想的凝固剂,是其性质决定的,琼脂不会被微生物利用且对微生物无毒害作用,在灭菌过程中不会被破坏,透明度好,凝固力强。琼脂在98 ℃以上可溶解于水,在45 ℃以下凝固,所以在微生物生长温度范围内保持固体状态。 7.下表表示在不同培养基中细菌的生长繁殖情况(E、F、G、H、I、J、K、M为培养基的成分,“+”表示生长,“-”表示不生长)。请分析细菌不能合成下列哪种物质( ) 培养基成分 A、B C A、B、C I、M A、B、C H、K A、B、C M、J A、B、C I、K A、B、C H、J A、B、C K、M 生长状态 - - + - + - + A.H B.I C.K D.M 解析:选C。从能进行细菌培养的三组培养基中看出,它们共同含有K,且其他不能进行细菌培养的都不含K,故所培养的细菌不能合成K。 8.测定土壤中不同微生物的数量,要选用不同倍数的稀释液进行平板培养,请选出培养细菌时所用的稀释倍数( ) ①10 ②102 ③103 ④104 ⑤105 ⑥106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解析:选D。土壤中细菌的数量非常多,一般选取的稀释倍数比较高。 9.通过选择培养基可以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所需的微生物。在缺乏氮源的培养基上,大部分微生物无法生长;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以抑制细菌和放线菌;在培养基中加入10%的酚,可以抑制细菌和霉菌。利用上述方法不能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别分离出( ) A.大肠杆菌 B.霉菌 C.放线菌 D.圆褐固氮菌 解析:选A。固氮细菌的生长不需要从培养基中获得氮源,可在缺乏氮源的培养基上正常生长,因此可分离出圆褐固氮菌;在加入青霉素的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细菌和放线菌,可分离出霉菌;在加入10%的酚的培养基中,因该培养基能抑制细菌和霉菌的生长,所以可分离出放线菌。利用上述三种培养基无法分离出大肠杆菌。 10.在101、102、103倍稀释液中的平均菌落数为2760、295和46,则菌落总数(个/mL)为( ) A.2.76×105 B.2.95×105 C.4.6×105 D.3.775×105 解析:选D。本题考查菌落计数法测定微生物的数目的方法。注意是计算不同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首先选择平均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当只有一个稀释倍数的平均菌落数符合此范围时,则以该平均菌落数除以涂布平板时所用稀释液体积(0.1 mL),再乘以稀释倍数作为该样品的细菌总数;若有两个稀释倍数的平均菌落数均在30~300之间,则按两者菌落总数之比值来决定,若比值小于2应采取两者的平均数,若大于2,则取其中较小的菌落总数。本题295、46在30~300之间,46×103与295×102比值为1.6,应取二者的平均数进行计算。 11.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来统计某土壤样品中活菌的数目。在某稀释浓度下某同学做了若干个平板并统计每个平板的菌落数,最接近样品中菌体数真实值的是( ) A.菌落数量最多的平板 B.菌落数量最少的平板 C.菌落数量适中的平板 D.若干个平板菌落数量的平均值 答案:C 12.在一个“淀粉—琼脂”培养基的5个圆点位置,分别用不同方法处理,将此实验装置放在37 ℃恒温箱中,保温处理24 h后,将碘液滴在培养基的5个圆点上,其实验结果记录于下表: 淀粉圆点 实验处理方法 碘液处理后的颜色反应 ① 新鲜唾液与盐酸混合 蓝黑色 ② 经过煮沸的新鲜唾液 蓝黑色 ③ 接种面包霉 棕黄色 ④ 只有新鲜的唾液 ? ⑤ 只有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 ? 请指出④和⑤所发生的颜色反应,以及③接种的面包霉的分泌物分别是( ) A.棕黄色、棕黄色、淀粉酶 B.蓝黑色、棕黄色、麦芽糖酶 C.棕黄色、蓝黑色、淀粉酶 D.棕黄色、蓝黑色、麦芽糖酶 解析:选C。唾液中含唾液淀粉酶,在适宜条件下可将淀粉分解。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为中性,最适温度为37 ℃,故新鲜唾液与盐酸混合或煮沸后,唾液淀粉酶将失去活性,不能分解淀粉,淀粉遇碘呈蓝黑色。实验装置中,④中含唾液淀粉酶且有活性,可将淀粉分解,加碘液,呈棕黄色,③中加碘液后呈棕黄色,故面包霉能分泌淀粉酶。⑤中加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不影响淀粉与碘液反应,呈蓝黑色。 13.下列操作不属于微生物的分离步骤的是( ) A.稀释 B.划线或涂布 C.接斜面 D.培养 解析:选C。土壤中微生物分离的步骤是:土壤取样—样本稀释—微生物培养和观察等,其中微生物分离过程主要在于接种阶段,通过平板划线法或者稀释涂布平板法,使得微生物充分稀释和分离,从而使得平板上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单个的细菌,这样就达到了从土壤中分离微生物的目的。接斜面是在试管中扩大细菌数量或者短时间保存菌种的方法,不属于分离细菌的过程。 14.下列关于纤维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纤维素是由葡萄糖首尾相连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B.纤维素能被土壤中某些微生物分解利用,是因为这些微生物能产生纤维素酶 C.植物的根、茎、叶等器官都含有大量的纤维素 D.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均能把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从而作为生物体的能量来源 答案:D 15.下列关于纤维素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至少包括三种组分 B.纤维素酶可把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 C.纤维素酶可用于去掉植物的细胞壁 D.葡萄糖苷酶可把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 解析:选D。纤维素酶是一种可以把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的酶,它是一种复合酶,至少包括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三种组分,前两种酶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第三种酶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所以D项错。 16.用刚果红染色时,加入刚果红应在( ) (1)制备培养基时 (2)梯度稀释时 (3)倒平板时 (4)涂布时 (5)长出菌落时 A.(1)(3) B.(2)(5) C.(3)(5) D.(4)(5) 解析:选C。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刚果红—纤维素的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所以加入刚果红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在菌落长出来后,二是在倒平板时,都可以达到鉴别和分离菌落的目的。 17.生活在反刍动物胃内的纤维素分解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 ) A.自养需氧型 B.异养厌氧型 C.异养需氧型 D.自养厌氧型 解析:选B。本题考查的是微生物的代谢类型,因为牛的胃中是缺氧的环境,因此能够在此生存的微生物应该是厌氧的,而这些微生物能够利用牛胃中的有机养料纤维素作为其营养物质,所以属于异养生物。 18.两种刚果红染色法的结果是( ) A.均会出现透明圈 B.均不会出现透明圈 C.方法一出现,方法二不出现 D.方法一不出现,方法二出现 答案:A 19.配制的培养基成分是:纤维素粉、NaNO3、Na2HPO4·7H2O、KH2PO4、MgSO4·7H2O、KCl、酵母膏、水解酪素,该培养基能使下面哪种微生物大量繁殖( ) A.酵母菌 B.自生固氮菌 C.各种细菌 D.纤维素分解菌 解析:选D。该培养基的有机营养成分里面含碳的营养物质是纤维素,不能分解利用纤维素的微生物不能在该培养基上生长,所以属于选择培养基。 20.在加入刚果红的培养基中出现透明圈的菌落是( ) A.分解尿素的细菌 B.硝化细菌 C.分解纤维素的细菌 D.乳酸菌 解析:选C。分解纤维素的细菌能将纤维素分解,刚果红—纤维素的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满分50分) 21.(12分)下表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成分列表,据此回答: 成分 牛肉膏 蛋白胨 NaCl H2O 含量 0.5 g 1 g 0.5 g 100 mL (1)蛋白胨在培养基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用此材料配制观察细菌菌落状况的培养基,还需添加的成分是__________。 (3)表中各成分含量确定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培养基配制好后,分装前应进行的工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配制培养基到培养完成,所采用的预防杂菌感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培养基凝固前要搁置斜面,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蛋白胨属于天然有机物,不仅为异养型生物提供碳源、氮源,还能提供生长因子。 答案:(1)提供碳源、氮源、生长因子 (2)琼脂(或凝固剂) (3)所培养的微生物对各营养成分的需要量 (4)调pH (5)高压蒸汽灭菌、灼烧接种环、酒精棉球擦手、棉塞塞试管口、在火焰旁接种 (6)扩大接种面积 22.(12分)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往往是混杂生长的。人们在研究微生物时一般要将它们分离提纯,然后进行数量的测定。下面是对大肠杆菌进行数量测定的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 步骤:①制备稀释倍数为102、103、104、105、106的系列稀释液。 ②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样品。③适宜温度下培养。 结果分析:(1)测定的大肠杆菌数,在对应稀释倍数为106 的培养基中,得到以下几种统计结果,正确可信的是__________。 A.一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3 B.两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2和26,取平均值24 C.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1、5和52,取平均值26 D.四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1、30、24和25,取平均值25 (2)一同学在稀释倍数为106的培养基中测得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值为23.4,那么每毫升样品中的菌落数是(涂布平板时所用稀释液的体积为0.2 mL)__________。 (3)用这种方法测定密度,实际活菌数量要比测得的数量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在测定大肠杆菌的密度时发现,在培养基上还有其他杂菌的菌落,能否肯定该大肠杆菌的品系被污染了?为什么? 解析:(1)计数微生物时可选取多个菌落数相差不大的平板计数并求其平均值。 (2)23.4÷0.2×106=1.17×108(个)。 (3)因为菌落可能由1个或多个细菌连在一起生长而成,所以实际活菌数量要比测得的数量多。 答案:(1)D (2)1.17×108 (3)多 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的是一个菌落 (4)不能。因为杂菌可能来自培养基或来自培养过程。 23.(12分)某小组同学为了调查湖水中细菌的污染情况而进行了实验。实验包括制备培养基、灭菌、接种及培养、菌落观察及计数。请回答与此实验相关的问题。 (1)培养基中含有的蛋白胨、淀粉分别为细菌培养提供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除此之外。培养基还必须含有的基本成分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应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使该实验所得结果可靠,还应该同时在另一平板上接种__________作为对照进行实验。 (4)培养20小时后,观察到平板上有形态和颜色不同的菌落,这说明湖水样品中有__________种细菌。一般说来,菌落总数越多,湖水遭受细菌污染的程度越__________。 (5)如果要检测水中是否含有大肠杆菌,培养基中还应加入__________。 解析:(1)蛋白胨可提供氮源、碳源、维生素,而淀粉可提供碳源,除此之外,微生物的生长还需要无机盐和水。 (2)对培养基的灭菌,在实验室内常用高压蒸汽灭菌法。 (3)在实验的过程中,除实验变量以外其他各变量均应适宜且相同,以利于更好地达到实验目的。 (4)不同的菌落具有各自的菌落特征(如形状、颜色、大小、隆起程度等)。 (5)培养基中加入某种试剂,以鉴别某种微生物是否存在,称为鉴别培养基。大肠杆菌用伊红—美蓝鉴别。 答案:(1)氮源(碳源不作要求) 碳源 无机盐 水(后两空顺序可颠倒) (2)高压蒸汽灭菌 (3)无菌水 (4)多 大(或严重) (5)伊红—美蓝 24.(14分)有些微生物含有纤维素酶,通过对这些微生物的研究和应用,使人们能够利用秸秆等废弃物生产酒精,用纤维素酶处理服装面料等。纤维素酶可以通过微生物进行发酵生产,为了提高酶的产量,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利用诱变育种的方法,获得产纤维素酶较多的菌株。 (1)写出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制备含有纤维素的固体鉴别培养基若干。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一段时间后,取培养基________________,观察记录菌落周围透明圈的大小情况。 (2)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解析:本题设计实验时包括两方面内容,首先是对现有菌种进行诱变处理,由于变异具有不定向性,获得的菌种可能有高产的也可能有低产的,还需要对处理后的菌种进行筛选,需要利用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同时用刚果红染色法进行筛选。根据实验组与对照组中透明圈的大小来判断产生纤维素酶的多少,相同时间内形成的透明圈越大,说明产生的纤维素酶量越多,反之越少。 答案:(1)①将培养好的生产菌株分成两组,一组用一定剂量的诱变剂处理,另一组不处理作对照 ③把诱变组的大量菌株接种到多个含有纤维素的固体培养基上,同时接种对照组(未处理)的菌株。把它们置于相同的条件下培养 ④用刚果红染色 (2)①诱变组中菌落周围的透明圈与对照组相比较大,说明诱变育种获得了高纤维素酶产量的菌种。②诱变组中菌落周围的透明圈与对照组相同,说明诱变育种没有使菌株发生变化。③诱变组中菌落周围透明圈与对照组相比较小,说明诱变育种获得了低纤维素酶产量的菌种。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