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0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课时作业: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Word版含解析
课时作业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1.孟德尔对豌豆进行异花受粉前的处理是( B ) A.开花期母本去雄,然后套袋 B.花蕾期母本去雄,然后套袋 C.开花期父本去雄,然后套袋 D.花蕾期父本去雄,然后套袋 解析:豌豆为自花传粉植物,而且是闭花受粉,故进行人工杂交实验时,对母本去雄、套袋应该在花蕾期进行,以防止其自交而干扰实验结果。 2.下列关于杂合子和纯合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 ) A.杂合子的双亲至少一方是杂合子 B.纯合子的细胞中无控制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 C.纯合子测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D.杂合子自交的后代全都是杂合子 解析:纯合子是指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因此在纯合子的体细胞中无控制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B项正确;两纯合子,如AA和aa杂交,后代为杂合子(Aa),故A项错误;纯合子测交,如AA×aa→Aa(杂合子),故C项也错误;杂合子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有杂合子(Aa),但也出现纯合子(AA和aa),故排除D项。 3.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中设计了测交实验,其根本目的是为了验证( A ) A.当时孟德尔假设的遗传因子的传递规律 B.F1的遗传因子组成 C.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D.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解析:测交就是让子一代与隐性亲本类型杂交,由于能使F1 中各种遗传因子控制的性状全部表现出来。因而可推知F1中含有的遗传因子种类。但孟德尔设计测交实验的根本目的是验证他所假设的遗传因子的传递规律。 4.孟德尔在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基因(遗传因子)的分离定律,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B ) A.F2表型的比为31 B.F1产生配子的比为11 C.F2基因型的比为121 D.测交后代比为11 解析: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当F1为Dd时,经减数分裂形成两种配子D和d,比例是11,直接体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 5.现有一株高茎(显性)豌豆甲,要确定甲的遗传因子组成,最简便易行的办法是( D ) A.选另一株矮茎豌豆与甲杂交,子代中,若有矮茎出现,则甲为杂合子 B.选另一株矮茎豌豆与甲杂交,子代中,若都表现为高茎,则甲为纯合子 C.让甲与多株高茎豌豆杂交,子代中,若高茎、矮茎数量之比接近31,则甲为杂合子 D.让甲豌豆进行自花传粉,子代中,若有矮茎出现,则甲为杂合子 解析:要鉴定该株豌豆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最简便易行的办法是让其自交(自花传粉)。对于自花传粉的植物要鉴定其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采用自交的方法,往往可以省去许多操作的麻烦,所以是最简便的方法;而对于动物一般采用测交的方法。 6.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多选)( ABC ) A.测交时,与F1杂交的另一亲本可以是杂合子 B.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 C.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 D.F2的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解析:本题考查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有关知识。测交时,与F1杂交的另一亲本必须是隐性纯合子,故A错;在完全显性的条件下,杂合子与显性纯合子性状表现相同,故B错;测交方法可检测F1的基因型、F1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故C错;F2的31性状分离比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故D对。 7.水稻的非糯性对糯性是显性性状,将纯合子糯性品种与纯合子非糯性品种杂交得到F1,让F1自交得到F2。取F2植株的花粉用碘液染色,已知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呈蓝黑色,糯性花粉遇碘液呈橙红色。在显微镜下统计这两种花粉的数量,非糯性花粉与糯性花粉的数量比不应是(多选)( BCD ) A.11 B.12 C.21 D.31 解析:设非糯性由遗传因子W控制,糯性由遗传因子w控制,则亲本组合为非糯性(WW)×糯性(ww),F1为Ww,表现为非糯性,F1自交得F2,F2为1/4WW、1/2Ww和1/4ww,故F2植株的花粉中,非糯性花粉W占(1/4)+(1/2)×(1/2)=1/2,糯性花粉w占(1/2)×(1/2)+(1/4)=1/2,所以F2植株中,非糯性花粉与糯性花粉的数量比应是11。 8.果蝇的黑体(v)与灰体(V)是一对相对性状,某实验小组对果蝇的这对相对性状进行遗传研究。如果用含有某种添加剂的食物喂养果蝇,所有的果蝇都是黑体,现有一只用含有该种添加剂的食物喂养的黑体雄果蝇,请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其遗传因子组成。 (1)应选取多只用不含添加剂的食物喂养的黑体雌果蝇与待测果蝇交配。 (2)用不含添加剂的食物喂养子代果蝇。 (3)通过观察子代果蝇性状,推断待测果蝇的遗传因子组成: ①若子代全为灰体,则待测果蝇的遗传因子组成为VV; ②若子代全为黑体,则待测果蝇的遗传因子组成为vv; ③若子代中既有灰体,也有黑体,则待测果蝇的遗传因子组成为Vv。 解析:(1)根据题意可知,用含某种添加剂的食物喂养的果蝇全为黑体,则待测黑体果蝇的遗传因子组成可能为VV、Vv或vv,要确定其遗传因子组成,应选用遗传因子组成为vv的雌果蝇与其交配,即只能用不含添加剂的食物喂养得到的黑体雌果蝇(vv)。此外,为保证子代果蝇有较多数量,便于分析,可选用多只雌果蝇。 (2)为防止食物中添加剂对子代果蝇体色产生影响,应用不含添加剂的食物来喂养子代果蝇。 (3)根据杂交子代果蝇的体色,可推断待测果蝇的遗传因子组成: ①若子代全为灰体,则待测果蝇的遗传因子组成为VV; ②若子代全为黑体,则待测果蝇的遗传因子组成为vv; ③若子代中既有灰体,也有黑体,则待测果蝇的遗传因子组成为Vv。 1.玉米的紫粒和黄粒是一对相对性状。同一品系X的黄粒玉米自交,后代全部是黄粒玉米;若接受另一品系Y紫粒玉米的花粉,后代既有黄粒的也有紫粒的。由此推测可知( A ) A.紫粒是显性性状 B.黄粒是显性性状 C.品系X是杂种 D.品系Y是纯种 解析:同一品系X的黄粒玉米自交,后代全部是黄粒玉米,这 说明品系X的黄粒玉米是纯种。接受另一品系Y紫粒玉米的花粉后,后代既有黄粒的也有紫粒的,即性状发生分离,这说明品系Y紫粒玉米是杂种,杂种所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 2.关于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若仅考虑一对遗传因子,则有4种不同的交配组合 B.自交是鉴别和保留纯合抗锈病(显性)小麦最简易的方法 C.孟德尔通过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验证了他的假说 D.F1自交后代的性状表现之比,最能说明分离定律的实质 解析:若仅考虑一对遗传因子(A、a),则有AA×AA、AA×Aa、AA×aa、Aa×Aa、Aa×aa、aa×aa 6种不同的交配组合,A错误;孟德尔通过测交实验的结果验证了他的假说,而不是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C错误;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形成配子时控制相对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D错误;对小麦而言,自交是鉴别和保留纯合抗锈病(显性)植株的最简易的方法,因为该方法省去了许多操作的麻烦,B正确。 3.豌豆豆荚的颜色分为绿色和黄色两种,分别受遗传因子G和g控制。种植遗传因子组成为GG和Gg的豌豆,两者数量之比是21,若两种类型的豌豆繁殖率相同,则在自然状态下,其F1中遗传因子组成为GG、Gg、gg的个体数量之比为( D ) A.6121 B.49141 C.1321 D.921 解析:遗传因子组成为GG的豌豆占2/3,遗传因子组成为Gg的豌豆占1/3,自然状态下,豌豆是自花传粉的植物,2/3GG的豌豆自交,其F1仍为2/3GG;1/3Gg豌豆自交所得F1中,各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12GG、1/6Gg、1/12gg,故在所有的F1中,GG占(2/3)+(1/12)=9/12,Gg占1/6,gg占1/12,GG、Gg、gg的个体数量之比为921。 4.孟德 尔通过杂交实验发现了一些有规律的遗传现象,通过对这些现象的研究他揭示出了遗传的两个基本定律。在下列各项中,除哪项以外,都是出现这些有规律遗传现象不可缺少的因素( A ) A.F1体细胞中各基因遗传信息表达的机会相等 B.F1自交后代各种基因型发育成活的机会相等 C.各基因在F2体细胞中出现的机会相等 D.每种类型雌配子与每种类型雄配子相遇的机会相等 解析:出现有规律的遗传现象的原因是基因传递机会均等、配子结合的随机性、不同个体存活的机会相等,而与基因的表达机会相等无关,因为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呈显性作用。 5.若让某杂合子连续自交,那么不能表示自交代数和纯合子比例关系的是(多选)( BCD ) 解析:杂合子的比例为(1/2)n,故纯合子(AA、aa总和)的比例为1-(1/2)n。 6.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株,其顶部开雄花,下部开雌花。在一个育种实验中,采用A、B两棵植株进行如图所示的杂交实验: 实验一:在杂交Ⅰ中,将植株A的花粉粒转移到同一植株的雌花上,授粉后,雌花发育成穗轴上的玉米粒。 实验二:在杂交Ⅱ中,植株B的花粉粒被转移到同一植株的雌花上,进行授粉。 实验三:在杂交Ⅲ中,植株A的花粉粒被转移到与植株B具有相同的遗传因子组成的另一植株的雌花上进行授粉。 上述三种杂交所获得玉米粒的颜色如表所示: 杂交 紫红玉米粒 黄玉米粒 Ⅰ 587 196 Ⅱ 0 823 Ⅲ 412 396 (1)在玉米粒颜色这一对相对性状中,隐性性状是黄色,其理由是从杂交Ⅰ可知,植株A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且紫红玉米粒黄玉米粒≈31,说明紫红色是显性性状,黄色是隐性性状。 (2)用G代表显性遗传因子,g代表隐性遗传因子,则植株A的遗传因子组成为Gg,植株B的遗传因子组成为gg。杂交Ⅰ的子代中,紫红玉米粒的遗传因子组成是GG、Gg。 (3)杂交Ⅰ的子代中,紫红玉米粒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2/3。 解析:(1)由杂交Ⅰ可知,植株A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且性状分离比为紫红玉米粒黄玉米粒≈31,说明黄色为隐性性状。(2)根据分析可知,植株A的遗传因子组成为Gg,植株B的遗传因子组成为gg。杂交Ⅰ的子代中,植株A(Gg)自交,后代中紫红玉米粒的遗传因子组成为GG或Gg,比例为12。(3)杂交Ⅰ 的子代中,紫红玉米粒的遗传因子组成为GG或Gg,比例为12,其中杂合子占的比例是2/3。 7.玉米是一种异花传粉作物,可作为研究遗传规律的实验材料,玉米籽粒的饱满与凹陷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遗传因子控制。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一对遗传因子控制的相对性状中,杂合子通常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 (2)现有在自然条件下获得的一些饱满的玉米籽粒和一些凹陷的玉米籽粒,若要用这两种玉米籽粒为材料验证分离定律,写出两种验证思路及预期结果。 答案:验证思路及预期结果: ①两种玉米分别自交,若某些玉米自交后,子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 ②两种玉米分别自交,在子代中选择两种纯合子进行杂交,F1自交,得到F2,若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 ③让籽粒饱满的玉米和籽粒凹陷的玉米杂交,如果F1都表现一种性状,则用F1自交,得到F2,若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 ④让籽粒饱满的玉米和籽粒凹陷的玉米杂交,如果F1表现两种性状,且表现为1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 解析:(1)杂合子同时含有显性遗传因子和隐性遗传因子,由于显性遗传因子的显性作用,隐性遗传因子不能表达,所以杂合子表现为显性性状。 (2)获得的饱满玉米籽粒和凹陷玉米籽粒中,必有一种类型为隐性性状,为隐性纯合子,则另一种类型为显性性状,为显性纯合子或杂合子。有下面两种思路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 第一种思路:让其分别自交,若某一类型后代出现两种性状表现,且比例为31,则证明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若其后代均未出现性状分离,则二者皆为纯合子,可让二者杂交得F1,然后让F1自交得F2,若F2出现两种性状表现,且比例为31,则证明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 第二种思路:让其先杂交,若后代出现两种性状表现,且比例为11,则证明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若后代只出现一种性状表现,则说明双亲均为纯合子,F1为杂合子,让F1自交,若F2出现两种性状表现,且比例为31,则证明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