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0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 下册 全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 下册 知识点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1课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一、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 1.拉丁美洲的地理概念: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 主要殖民者:西班牙、葡萄牙。 2.背景:①长期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残酷的殖民统治之下。 ②受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3.时间:19世纪初。 4.领导人:玻利瓦尔和圣马丁,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5.概况:①玻利瓦尔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为纪念玻利瓦尔,一个新成立的国家被命名为“玻利维亚”。 ②圣马丁领导了阿根廷、智利、秘鲁的独立运动。 二、印度民族起义(1857—1859) 1.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加紧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政治统治,激起了印度人的反抗。 2.导火索:“涂油子弹事件”。 3.领导力量:封建王公; 主力:印度土兵; 杰出代表:章西女王——印度民族女英雄。 4.意义:①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反映了印度人民民族意识开始觉醒。(结果) ②是19世纪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15世纪晚期,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自称“沙皇”。 一、彼得一世改革:18世纪初,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 1.背景(原因):盛行农奴制,封闭落后,工商业发展极其缓慢。 2.领导人:彼得一世。 3.时间:18世纪初。 4. 目的: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5.内容:①政治上: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②军事上:他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③经济上: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④文化上:推行文化教育,派遺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⑤生活方式上:提倡西方的礼节和生活方式。 6.作用:①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増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 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②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的,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影响) 7.局限性: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二、废除农奴制: 1.背景(原因):农奴制严重制约俄国的经济发展。 2.领导人:亚历山大二世。 3.时间:1861年。 4.目的:巩固沙皇的统治。 5.主要内容:①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12 ②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 6.意义:①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②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进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 ③推动了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影响) ④但农奴制的参与仍然存在,影响俄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7.局限性:农奴制残余依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第3课 美国内战---南北战争(1861—1865年) 1.根本原因:南北两种不同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焦点是奴隶制度的废存问题) 2.导火线:1861年3月林肯当选为总统。 3.领导人:林肯。 4.开始:1861年4月南方奴隶主挑起内战。 5.转折点:1862年9月,联邦政府审时度势,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作用:激发了广大黑人奴隶和农民的革命积极性。踊跃参军,扭转了战场不利的局面。 6.结果:1865年南北战争以北方胜利而告终。 7.影响:①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性质) ②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 ③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开始于1868年) 1.原因: ①幕府统治危机:19世纪中期,日本处于德川幕府统治之下。实权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德川幕府推行锁国政策,造成日本与外界隔绝,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内因) ②民族危机:19世纪中期,美国打开日本国门,强行签订不平等条约,开放港口。(外因) 2.前提:倒幕运动:1868年,倒幕派结束了幕府的统治,改年号为“明治”。 3.主要内容: 政治上: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提倡武士道精神。 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在“殖产兴业”的号召下,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社会生活:提倡 “文明开化” ,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4.地位:是日本从封建主义进入资本主义的重大转折点。 5.影响:①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 身资本主义强国行列。 ②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局限性) 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开始: 1.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标志:电力的广泛使用(“电气时代”) 美国和德国处于领先地位。 3.特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二、成就: 1.电力成为新能源: 12 前提: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代表人物:爱迪生 成就:爱迪生发明耐用的白炽灯泡 、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他在纽约建立了美国第一座火力发电站。其他发明:发电机、发动机、电焊机、电钻、电话、电车、电报等。 时代特征: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2.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内燃机:(德国)奥托制造出煤气的内燃机; 戴姆勒研制出汽油内燃机; 迪塞尔发明柴油内燃机。 交通工具:(德国)本茨制造出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美国)福特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 (美国)莱特兄弟试飞飞机成功。 3.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前提:(瑞典)诺贝尔发明现代炸药和无烟炸药。 (美国)海厄特发明赛璐珞的制造技术,现代塑造工业由此诞生。 (法国)夏尔多内发明人造纤维,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 三、影响: ①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②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 跨越式 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 ③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 帝国主义 阶段过渡。 ④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増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一、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 1.人口增长: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迅速成长。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农业生产,专门从事工业和商业。 2.大众教育:19世纪中期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德国和法国最早建立起国家教育体系。从,1870年开始,英国、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二、城市化:工业革命开始后,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城市越来越大。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三、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 在工业化进程中,西方国家出现了许多问题,环境污染严重,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 一、科学家: 1、牛顿(英国):①地位: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②成就: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微积分、光学分析。 ③科学巨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达尔文(英国):著有《物种起源》,提出“进化论”观点。 二、文学家: 1.巴尔扎克(法国):《人间喜剧》、《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 12 2. 列夫·托尔斯泰(俄国):是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3.贝多芬(德国):《英雄交响曲》是贝多芬第一部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作品,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成熟。 4.梵高(荷兰):《向日葵》、《夜间的咖啡馆》。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7—1918.11) 一、根本原因:在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下,欧洲主要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二、两大军事集团: 1882年组成的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和20世纪初建立的三国协约(英、法、俄)。 三、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巴尔干半岛被称为欧洲的“火药桶”) 四、交战双方: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意大利战时加入协约国集团) 五、进程:①战争主要在欧洲战场; ②欧洲战场分东线、西线、南线三条战线; ③后来,战争逐渐扩大到非洲、亚洲、等地; ④凡尔登战役有“绞肉机”“屠场”之称; ⑤美国在1917年加入协约国作战; ⑥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不久,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六、结束:1918年11月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一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七、性质: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八、影响:①规模空前,先后有30多个国家和15亿人口卷入战争。 ②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 ③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④大战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第9课 列宁与十月革命 一、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①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依然很落后。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国内各种社会矛盾激化。 ③1917年俄国发生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但临时政府没有满足人民对和平、土地和面包的要求,反而要将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到底,引起人民的更大不满。 二、十月革命 1.背景:①前线俄军遭遇惨败 ②俄国经济濒于全面崩溃 ③临时政府迫害布尔什维克党人 ④列宁认为布尔什维克党必须通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 2.时间:1917年11月6日。 3.领导人:列宁。 4.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 5.结果:取得胜利;成立苏维埃政府。 6.政权巩固: 12 政治上:废除旧的国家机器,创建新的政权机关。 经济上:将大工业、铁路和银行收归国有,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废除土地私有制,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外交上:废除沙皇政府和临时政府和外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军事上:废除旧的常备军,组建红军;经过三年艰苦的国内战争,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 7. 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影响): ①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③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第10课 《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 一、巴黎和会 1.时间地点:1919年1月~6月、法国巴黎。 2.目的:战胜的协约国缔结合约,讨论战后安排。 3.操纵国:英、法、美(三巨头: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美国总统威尔逊) 4.主要内容: A.签署《凡尔赛和约》(针对德国)的主要内容: ①领土:重划德国疆界,由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萨尔煤矿归法国开采。 ②军事: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占领15年。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 ;不许拥有空军,陆军人数不得超过十万; ③政治:德国承认奥地利、波兰等国独立 ④赔款: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 ⑤殖民地: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B.同其他战败国签订一系列和约 C.决定建立 国际联盟 5、影响:①确立了战胜国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际新秩序。 ②形成了凡尔赛体系。 二、华盛顿会议 1.时间地点:1921—1922年,华盛顿。 2.与会国家:9个。 3.操纵国:美、英、日。 4.原因:帝国主义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美日矛盾尤为激烈。 5.目的:遏制日本的扩张,调整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 6.结果:①《九国公约》签订。宣称尊重中国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建立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 务实业机会均等的原则。列强对中国提出的取消 治外法权 、关税自主和收回租界等正义要求,都予以拒绝。(内容) ②《九国公约》实现了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的目的,使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未 能实现,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7.影响:①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 ②它重新调整和确立了战胜国在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的关系,最终这两个会议的基础之 上,战后国际新秩序得以重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道路建设 12 一、新经济政策的实施(1921年) 1.内容:①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②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允许出租土地,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农民可以自由买卖,实行自由贸易; ③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 2.作用(意义):新经济策从苏俄的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二、苏联的工业化: 1.开始时间:1926年。 2.过程:先后完成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 3.成果: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强大的工业国。 4.评价:苏联的工业化是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下完成的。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一方面使苏联能够在短时期内,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工业化;另一方面,这种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模式被固定下来,致使苏联经济体制日益僵化。 三、农业集体化: 1.开始时间:20世纪30年代。 2. 过程:苏联开展了消灭富农运动,同时,政府也从多方面支持集体农庄的建设,加快组建拖拉机站,为集体农庄提供机械服务,,监督集体农庄执行国家的生产计划。 四、苏联模式: 1.形成时间:1936年。 2.形成标志:新宪法的颁布。 3.特征: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4.评价:苏联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为日后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但苏联模式的弊端也使苏联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第12课 亚洲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一、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原因:印度人民与英国殖民者的矛盾激化。 2.领导人:甘地。 3.过程:①1920年,抵制在殖民政府和法院中工作;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鼓励发展手工纺织业,抵制英国商品;拒绝纳税等。 ②1930年,主要采取不服从形式,又被称为“文明不服从运动”。 4.影响:动员了广大群众,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5.内容:抵制在殖民政府和法院工作,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提倡手工纺织以抵制英国商品,拒绝纳税等。 二、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埃及沦为英国的殖民地,战争期间,埃及经济快速发展,资产阶级逐渐壮大。战争结束后,英国继续维持在埃及的统治,激起埃及人民的强烈反对。 2.过程:①和平斗争:1918年,扎格鲁尔等人向英国政府提出埃及完全独立的要求; ②武装起义:1919年,埃及各大城市出现了和平示威游行和武装起义; ③有条件的独立:1922年,埃及政府被迫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 3.影响:华夫脱运动为埃及的民族民主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 1.背景: 12 1917年,墨西哥政府颁布了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这部宪法并未得到执行。墨西哥社会、经济发展缓慢。 2.目的:为改变墨西哥的落后状况,保证宪法的施行。 3.主要内容:①确立中央集权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 ②推行土地改革。 ③将服务业和大型工业收归国有。 ④发展教育等。 4.影响:体现了1917年宪法的要求,巩固了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为墨西哥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科基础。 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一、经济大危机(1929—1933) 1.背景:1924—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相对稳定和“繁荣”。 2.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使生产盲目化。 3.开始:1929年美国。 4.特点:①波及范围特别广,波及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②持续时间特别长,从1929-1933年; ③破坏性特别大,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了40%以上,贸易额减少了2/3。 5.影响:大量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失业人数激增。 二、罗斯福新政(1933年) 1.目的和手段: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手段)以消除经济危机(直接目的); 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根本目的)。 2.特点:(新)国家干预经济。 3.主要措施(内容): ①整顿警容体系:通过《紧急银行法案》,整顿银行,恢复信用、 ②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建立公平竞争法规,协调各个工业企 业部门的活动;规定雇员又组织起来进行谈判的权利,确定最低工资和工时;通过《全国 劳动关系法》,在一定范围内维护工人合法权益。 ③调整农业政策:通过《农业调整法》,对全国农业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节,限制产量,保护农产品价格。 ④ 推行“以工代赈”: 通过投资兴建大量公共设施,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 ⑤发展社会福利: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福利体制、应急的救济机构,利用过剩物 资救济事业家庭。 4.影响:①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过来,工业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 (意义) 善。 ②新政增强了政府的宏观控制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 ③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④但是,新政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做出的政策调整,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 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一、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对外扩张 1.建立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意大利经济衰退,政治混乱,工农运动高涨,中央政府几乎瘫痪。 12 2.建立时间: 1922 年。 3.对外扩张:1936年宣布正式吞并埃塞俄比亚。 二、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形成背景:1929年经济危机打击。 2.形成标志: 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 3.上台后表现: ①纳粹党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和进步人士;为加强思想控制,焚烧大量的 进步书籍;屠杀几百万犹太人。 ②希特勒大力发展军事工业,积极扩军备战。 ③1935年,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条约》,实行普遍兵役制,建立起庞大的军队。 ④1936年,德国派兵进驻莱茵非军事区,1938年,吞并了奥地利;1939年,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 三、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形成背景:日本觊觎中国已久;1929年经济危机打击。 2.形成标志: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建立法西斯专制。 3.表现:发动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9—1945.8) 一、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开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东方战场。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 1.开始:1939年 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宣战。(二战全面爆发) 2.扩大:①西线:德国先后灭掉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法国,对英国实施轰炸。 ②东线:1941年6月,进攻苏联。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国不可战胜的神话。 3.最大规模: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美、英对日宣战。 4.转折: ①组织:1942年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 《联合国家宣言》 ,正式建立起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②战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1944年6月,美英盟军在法国 诺曼底 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③重要会议:A.雅尔塔会议: 目的:协调盟国行动,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 时间:1945年。 参加者: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 内容:决定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战后德国由美、英、苏等国实行分区占领;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事结束后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B.开罗会议: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首脑在开罗会晤,发表《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日本所窃据的中国领土,例如中国东北、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 C.波茨坦会议: 时间:1945年7月。 参加国:美英苏三国首脑。 内容:重申了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的精神,发表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公告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 5.结束:①欧洲: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12 ②亚洲: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6.影响:①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世界上大部分地区和人口卷入其中。 ②二战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通过战争称霸世界的野心,彻底结 束了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瓜分世界的历史,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③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第五单元 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 第16课 冷战 一、冷战含义:指二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二、原因:苏美国家战略的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 三、冷战的主要表现: 政治上: 1947年3 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冷战的开始。 经济上: 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即实施了马歇尔计划。 军事上:成立北约(以美国为首),成立华约(以苏联为首)。 四、苏联的对策: 1955年,苏联联合东欧国家成立华沙条约组织,这样二战后的新的世界格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把美苏冷战推向高潮。(影响) 五、德国的分裂: 1.二战后德国被美苏英法分区占领,成立东德(苏占区)和西德(美英法占领区)。 2.1948年爆发柏林危机。 3.1949年,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又称“联邦德国”或“西德”。在苏联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又称“民主德国”或“东德”。从此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进本形成。 第17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欧洲的联合 1.战后经济发展: 表现:持续繁荣 原因:①凭借原有的工业基础; ② 马歇尔计划 的援助; ③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 ④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2.走向联合: 原因:联合自强;提高国际地位。 过程:20世纪50年代,组建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8年,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六国); 1967年,三个组织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1993年,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而基础之上成立了欧洲联盟)。 3.影响:①加快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②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③提高了国际地位; ④推动了国际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二、美国经济的发展 1.表现: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 2.原因:积极拓展世界市场,应用最新科技成果,革新生产技术。 12 3.过程:20世纪七八十年代,经济发展迅速放缓。 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出现以全球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新经济”。 三、日本的崛起 1.表现:1968年,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2.原因:外因:①二战后,美国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 ②冷战开始后,美国积极扶持日本; ③朝鲜战争爆发后,日本获得大量军需订单,刺激日本经济发展。 内因:①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 ②大力引进先进技术。 3.影响:①国际地位提升; ②谋求政治大国的欲望日益膨胀,军费开支不断增加,引起亚洲邻国关注和不安。 四、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1.表现:①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 ②英、法、联邦德国先后宣布建成“福利国家”; ③20世纪50年代,美国两次修订《社会保障法》。 2.评价:是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资产阶级也认为实行这种制度,可以缓和阶级矛盾,创造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稳定的社会环境。但是,社会保障制度不能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1.随着冷战局面的形成,苏联要求东欧国家与自己保持高度一致。1949年,苏联与一部分东欧 国家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斯大林还取消东欧各国共产党的自主权,按照苏联模式进行全方位 的内部改造。 2.1950年中苏缔结了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加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 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1.改革: ①赫鲁晓夫改革: 内容:A.发动垦荒运动; B.发展饲料生产,广种玉米; C.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行收购制; D.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等。 ②勃列日涅夫改革: 内容:经济上推行“新政策”,要求加速科技进步、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加强经济刺激。 结果: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2.发展特点:一些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轻工业产品和新兴产业明显落后,国民经济呈现出畸形发展状态。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成为苏联经济的痼疾。 三、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1.东欧剧变: 原因:①1985年,戈尔巴乔夫实施加快经济改革的方案,效果不佳,转而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取消苏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倡导“公开性”和“政治多元化”,使人们 思想发生混乱,无政府状态蔓延。 ②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治、经济出现严重问题,社会矛盾尖锐。 ③西方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 实质: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2.苏联解体:1991年。标志着两极格局终结。 12 第19课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一、面临共同问题:巩固独立,发展经济。 二、亚洲(万隆会议) 时间:1955年。 内容:通过了和平相处,友好合作十项原则。 影响:①形成“万隆精神”,即亚非国家和地区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的精神。 ②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心,鼓舞了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③从万隆会议开始,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 三、非洲(“非洲年”) ①1951年底,利比亚宣布独立。 ②1952年,埃及人民在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领导下,发动起义,推翻了英国扶持 的封建王朝。1953年,成立了埃及共和国。 ③1962年,阿尔及利亚人民推翻了法国的殖民统治,获得了独立。 ④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 ⑤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 四、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1.古巴人民在卡斯特罗等人的领导下,于1959年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2.1999年底,巴拿马人民从美国手中收回了运河区的全部主权。 第六单元 冷战结束后的世界 第20课 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 一、联合国与国际安全: 1.联合国 成立时间:1945.10。 总部:纽约。 主要机构:①联合国大会,由全体会员国组成,每年举行一届大会。 ②联合国安全理事会 (简称安理会),担负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 由 中国 、法国、俄罗斯、英国、美国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 组成,常任理事国拥有否决权。 ③联合国秘书处。 2.国际安全:根据安理会或联大的决议,联合国可以向冲突地区派出军事人员,以恢复或维持和平。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1.经济全球化: 背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各国把发展经济作为首要任务,生产力和科技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国家之间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特点: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日益增大。 表现:①国际投资和贸易迅速增长; ②跨国公司影响加大; ③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 ④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 2.世界贸易组织: 12 成立时间:1995.1.1 宗旨: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为原则,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保证就业、收入与需 求的增长,提高人类生活水平。 职能: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等。 作用:①促进了全球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已经成为最有影响力的国际组织之一。 ②它与联合国一起成为支撑和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 ③推动者世界和平与发展。 第21课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一、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 1.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 2.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霸权主义、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恐怖主义等。 3.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的表现: ①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越过联合国安理会,轰炸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中国驻南大使馆遭到北约导弹袭击。 ②2003年,美国未经过联合国授权,拉拢部分国家,发动战争,占领伊拉克。 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1.原因:欧盟、日本和中国和俄罗斯等一些国家或国家联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 用,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2.表现:①欧盟成立后,欧洲的实力进一步增强,地位进一步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日益重 要的作用。 ②日本也在积极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③中国通过 改革开放 ,经济快速发展,国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④俄罗斯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致力于国家复兴,力求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总体实力在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成为推动世界多极 化趋势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三、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 1.表现:①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 量。 ②各国致力于发展经济,力争增强经济实力,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有有利地位。 2.中国态度:①中国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 、包容互鉴 、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②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绝不干涉别国内政。 ③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 美丽的世界。 四、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 “一超多强”的含义:“一超”指美国。 “多强”是指日本、欧盟、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 第22课 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1、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普及,标志着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2、生态与人口问题:2011年,全球人口达到70亿。人口过快增长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 12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