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自然地理专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自然地理专题

‎“自然地理专题”学习指导 一、重要知识点归纳 圈  层 ‎ 重要概念 ‎ 基本规律、原理 ‎ 备注 ‎ 大 气 圈 ‎ 逆温层、气温、气压、太阳辐射(短波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反射、散射、等温线、等压线、等压面、水平气压梯度力、气旋、反气旋、热力环流、大气环流、季风环流、海陆热力差异、气团、锋面、锋面气旋、高压脊、低压槽、冷锋、暖锋、准静止锋、温室效应、热岛效应、酸雨 ‎ 对流层气温变化规律、热力环流形成原因、大气对地面的保温过程、气温变化的规律(时间变化、空间变化)、大气环流规律、季风环流规律、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气旋及反气旋对天气的影响、气旋锋面及其影响下的天气、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降水的分布规律 ‎ ‎1.自然地理   着重介绍此四大圈层;‎ ‎2.各圈层都    是从静态、动态两方面入手分析;‎ ‎3.静态圈层分析思路是:圈层的组成和结构;动态的圈层研究思路是:运动的原因、运动的形式、运动的结果。‎ ‎4.大气圈是历年考试的重点 ‎ 水  圈 ‎ 水循环、水平衡、水圈、盐度、洋流、寒流、暖流、河流的补给、冰川、地下水、含水层、隔水层、潜水、承压水、自流水、水资源 ‎ 三种水循环、水平衡原理、世界表层海水盐度分布规律、洋流分布规律、渔场分布规律、河流补给规律、世界及中国水资源分布规律 ‎ 岩 石 圈 ‎ 岩石圈、地壳、软流层、岩石、矿物、矿产、矿床、地质作用、内力作用、外力作用、水平运动、升降运动、地质构造、褶皱、断层、地垒、地堑、背斜、向斜、地形倒置、板块、生长边界、消亡边界、地热、火山、地震、震级、烈度、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地层、化石、地质年代 ‎ 地壳结构特点、地壳物质循环规律、地壳运动规律、板块构造学理论、地震火山地热分布规律、各种外力及地表形态的形成规律、地壳演化史规律 ‎ 生 物 圈 ‎ 生物圈、生态系统、生态平衡、食物链、食物网、自然带 ‎ 生物对地理环境形成的作用规律、植物的指示作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及能量流动规律、生态平衡规律、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 二、学习方法建议 ‎1.重视概念学习 ‎   概念是单元知识的核心,如同生命体的细胞,是组成知识体系的基本单位。概念是对规律的高度抽象、概括,字面上读懂的概念,对其所包含的内在意义并不一定就清楚。因此,每学习一部分知识,首先要重视对其中概念的解读。‎ ‎   概念学习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读懂字面意思;第二,分析概念形成的背景;第三,研究概念的适用范围;第四,联想生活实际,迁移应用概念。比如:气旋这个概念,初学会很陌生,首先阅读字面意思—低气压又叫气旋;第二步就要分析,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这个概念:等压线闭合的低气压区,水平方向空气旋转运动(怎样的旋转方向要通过分析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获得),垂直方向空气上升,这样的立体空气旋涡,很象江河中的旋涡,就人为的定义为气旋;第三步明确它的适用范围:闭合等压线形成的低气压区的空气运动,是局部空气的运动形式,是既有水平、又有垂直方向上的旋转的立体空气柱;最后将此概念与实际结合,联想这种空气涡旋可能出现的地区,出现的强弱,引起的特殊天气:寒潮、伏旱、台风、龙卷风等。经过这样的理解,这个概念就彻底吃透并牢牢记住了。有的同学,学习概念,常因为感到枯燥而想走些学习的捷径,采用的方法是,机械的将字面的定义死背下来,考试时套用。这样的学习是很不可靠的,比如,死背下来“低气压又叫气旋”,容易造成很多的误解,诸如将低气压与气旋混为一谈、不理解气旋是局部的空气运动、不理解气旋是立体的空气运动,不理解空气旋转方向的原因等,这样在应用概念时,很难准确。‎ ‎  再提醒同学们一点是:对一个概念的理解,不仅要从理论上理解,更要重视概念的实际意义,把概念应用到实际中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是学习概念的最终归宿。这要求同学们平时应注意积累尽可能丰富的生活经验,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常常可以帮助你有效的理解新概念。这样,概念可以学活,学以致用。‎ ‎2.重视对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本质分析 ‎  如同学习概念一样,对基本规律和原理的学习也是切忌死记硬背。由于基本规律、‎ ‎  原理的实际应用价值更大,对其的本质分析,要注重使用范围、形成原因以及原理的多角度应用等方面。比如:盐度分布规律,面对马鞍型的分布规律曲线,学习时,不能只局限在记住结论,而是要对曲线的每一个转折点进行分析,挖掘原因,迁移应用。这样才可以把死的规律活用。‎ ‎3.重视知识结构的建立 ‎  任何知识都不可能是孤立存在的,对知识的记忆理解,最重要的是找到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知识结构是最好的梳理知识的方法。知识结构的形成实际就是知识系统的,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知识应用的迁移力最强,记忆的效率也最高。知识结构建立方式很多,经常用到的如建立知识间的因果系统联系、进行知识对比等。比如下面的例子:‎ ‎   把海陆位置对我国大气环流的影响,建立起特殊天气信息网络,解决问题:‎ ‎1.填写下列数码所代表的气压和气团名称:‎ ‎  ①       ②       ③       ④       ⑤       ‎ ‎2.填写下列数码所代表的特殊天气或自然灾害名称:‎ ‎  ⑥       ⑦       ⑧       ⑨       ‎ ‎3.海陆位置影响大气环流,形成特殊天气或自然灾害,说明事物之间存在着联系。‎ ‎【参考答案】‎ ‎1.① 阿留申    ② 赤道    ③ 北太平洋    ④ 极地大陆    ⑤ 热带海洋 ‎2.⑥ 寒潮    ⑦ 暴雨    ⑧ 台风    ⑨ 水旱 ‎   以上问题,就是把海陆分布打破了气压带及大陆东部的风带的带状分布这种自然界的规律及其引起的一系列的天气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用系统的结构表达出来,便于我们理解知识间的相互关系,并使对现实问题的解读更加容易。‎ ‎  再如:列表进行相关知识的对比归纳 ‎  常见大气污染物如下表所示:‎ 污染物 ‎ 一次污染物 ‎ 二次污染物 ‎ 含硫化合物 ‎ SO2、H2S ‎ SO3、H2SO4、硫酸盐、硫酸酸雾 ‎ 氮氧化物 ‎ NO、NH3  ‎ N2O、NO2、硝酸盐、硝酸酸雾 ‎ 碳化合物 ‎ CO、CO2 ‎ ‎  ‎ 碳氢化合物 ‎ C1—C5化合物、CH4 ‎ 醛、酮、过氧乙酰硝酸酯 ‎ 卤素及其化合物 ‎ F2、HF、Cl2、HCl、CFCl3、CF2Cl2 ‎ ‎  ‎ 氧化剂 ‎ ‎  ‎ O3、自由基、过氧化物 ‎ 颗粒物 ‎ 煤尘、粉尘、重金属微粒、石棉气溶胶,酸雾纤维、多环芳烃 ‎ ‎  ‎ 放射性物质 ‎ 铀、钍、镭等 ‎ ‎  ‎ ‎  大气污染物的增加,对人类生存环境带来的危害主要表现为:“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空洞。此三方面危害,也成为目前危害最大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具体解释如下:‎ ‎  大气中的污染物质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等能吸收来自太阳的短波紫外线辐射,同时吸收地球发出的长波红外线辐射。由于空气中这些污染物质含量的增多,会使地球表面的入射能量与逸散能量之间的平衡遇到破坏,导致地球表面温度上升,引起全球“温室效应”,城市空气的污染,又会形成“热岛效应”,引起温度带和降水带的移动,对农作物产生一定的影响。‎ ‎    大气中的酸性污染物质,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硫化氢、氮氧化物等。在降水过程中溶入雨水,使其成酸雨。酸雨不仅危害水生动、植物,而且还会使土壤酸化,损坏森林,腐蚀建筑结构、工业装备、动力和通讯电缆等设备,还间接危害人类的健康。目前,我国酸雨危害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40%。‎ ‎  含溴和氯的人造化学污染物(如氟里昂)及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的排放,能强烈地破坏臭氧分子。“氟里昂”受到太阳紫外线的照射能分解成溴原子和氯原子,每个溴原子或氯原子能破坏大约10万个臭氧分子。臭氧层的破坏,致使太阳紫外线直接照射地面,损坏人体皮肤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导致皮肤癌,还能引起兴化角膜炎、白内障等眼病,还可抑制人类和动物的免疫能力,导致相关疾病的发生,紫外线还能对农作物、海洋浮游动、植物和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  因此,保护地球的外衣——大气不受污染已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  例3,把零散的知识,归类整理。如:气象气候灾害的含义和种类 ‎  全球大气在不停地运动,使得大气中的动能、热能等能量不断地积聚或释放,从而构成了各种气象事件。其中有些气象事件所产生的天气现象,如大风、暴雨、暴雪、低温冷害、高温、雷电等,会对人类生存、社会和经济发展造成威胁和损害,这就是气象气候灾害。全球影响较大的气象气候灾害主要有:寒潮、低温冷害、冰雹、龙卷风、暴雨、干旱、热带风暴等。其中暴雨往往可以导致洪涝灾害,伏旱又常与热浪(高温、酷热)联系在一起。‎ ‎  在前面各自然地理单元的学习指导中,已经给同学们总结归纳过详细的知识结构,综合复习中可以经常应用。‎ ‎4.注重区域地理为落脚点的自然地理学习 ‎  系统的自然地理规律都是依托不同区域表现出来的。学习自然地理规律的目的很重要的 ‎  方面也是为了进行不同区域的特点认定,从而更客观的去评价区域差异,寻找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学习自然地理规律一定要重视将其落脚到具体区域的应用。应用的方法是:第一,任选某个区域,进行区域位置认定;第二,根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进行区域气候类型、自然带、土壤等地带性规律的分析;第三,根据板块位置、地形位置,进行区域非地带性特点的分析;第四,进行区域自然地理特点的评价—包括优势劣势两个方面;第五,提出区域发展策略。以上五步,是区域地理与自然地理系统结合学习的一种思路,可以通过实践进行训练并进一步补充、完善。‎ 三、提供一些补充学习材料 ‎1.大气污染与空气质量周报 空气污染指数及对应的空气质量级别(仅供参考)‎ 空气污染 指数(API) ‎ 空气质 量级别 ‎ 空气质 量状况 ‎ 对健康的影响 ‎ 对应空气质量的适用范围 ‎ ‎0~50 ‎ Ⅰ ‎ 优 ‎ 可正常活动 ‎ 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 ‎ ‎51~100 ‎ Ⅱ ‎ 良 ‎ 可正常活动 ‎ 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 ‎ ‎101~200 ‎ Ⅲ ‎ 特定工业区 ‎ 普通 (轻度污染) ‎ 长期接触,易感人群症状有轻度加剧,健康人群出现刺激症状 ‎ ‎201~300 ‎ Ⅳ ‎ 不佳 (中度污染) ‎ 一定时间接触后,心脏病和肺病患者症状显著加剧,运动耐受力降低,健康人群中普遍出现症状 ‎ ‎  ‎ ‎>300 ‎ Ⅴ ‎ 差 (重度污染) ‎ 健康人除出现较强烈症状,降低运动耐受力外,长期接触会提前出现某些疾病 ‎ ‎  ‎ 从周报“看空气质量”‎ ‎    仔细观察媒体公布的空气质量周报,会发现主要公布的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总悬浮颗粒物这三项指标。这是因为,根据我国空气污染的特点和防治重点,当前对人类生命威胁最大的是以上三项指标,它们分别指小煤烟、汽车尾气和降尘的污染状况。‎ 城市空气质量周报的三项指标 ‎①.总悬浮颗粒物:这是大气降尘的主要污染指标。大气中的总悬浮颗粒物主要来自工业废气、建筑扬尘、交通尾气、物质燃烧等。它含有可损害神经系统的铅、汞、锰等,还有致癌物苯并芘、砷、铬等。总悬浮颗粒能吸附有害气体、液体、细菌等。目前,许多国家对粒径小于10微米不能被人的上呼吸道所阻挡的可吸入性颗粒(即PM10)非常重视,尤其是粒径小于2.5微米的可吸入性气溶胶(即PM2.5)。这种气胶微粒被吸入人体后,会渗透到肺部组织的深处,可引起支气管炎和肺癌等病变。限于监测技术,除上海现已开始监测PM10外,我国各个城市普遍监测的只是总悬浮颗粒TSP。在1996年修订的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已增加了PM10的控制标准,但考虑到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的是PM2.5,我国即将制订新的标准,以更好地保护人民的身心健康。‎ ‎②.二氧化硫:主要由燃煤排放引起。二氧化硫在大气中会氧化而形成硫酸盐气溶胶,毒性将增大10倍以上,它将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导致胸闷。眼睛刺激、呼吸困难,甚至呼吸功能衰竭。在此环境下的降水便是酸雨,它会使水质及土壤酸化,从而导致鱼类和植物大量死亡。二氧化硫曾是一些发达国家在工业发展时期的主要污染物。被列为世界八大公害事件的比利时马斯河谷、美国的多诺拉等烟雾事件,均系二氧化硫严重污染所致。我国是燃煤大国,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硫居世界前列,所以对二氧化硫及其次生污染的防治必须加大力度。‎ ‎③.氮氧化物:主要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主要由机动车尾气造成。它对人们呼吸器官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可引起气管炎、肺炎、肺气肿等。氮氧化物与水可生成硝酸盐、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可生成强致癌物亚硝酸氨,也可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产生缺氧症状。1952年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的罪魁祸首便是氮氧化物。此外,它还使植物大面积受损。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城市现代化交通的高速发展,我国许多城市的氮氧化物也严重超标,由机动车(也含助动车)的激增引发的光化学烟雾污染,在许多城市已被环境监测部门发现。‎ ‎2.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南北移动 ‎  副热带高气压一般活动于北纬20°~40°之间,在其控制影响下的天气特征一般是暖热干旱。但在副热带高气压的边缘,特别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的西北侧的西南气流,可以将洋面上暖湿的水汽输送到我国大陆上空;另一方面,又可与北方冷空气交汇,形成大范围的降雨带,若出现暴雨,则造成洪涝灾害。所以,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的位置、维持时间、活动状况往往与大范围的降雨带以及洪涝灾害的出现有密切关系。‎ ‎  一般而言,每年从冬季到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都会有规律地自南向北推移;从夏到冬,又有规律地自北往南撤退。下面为一般年份5~10月间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中心位置演变曲线示意图。其演变规律一般为:‎ 西太平洋到热带高气压中心位置随季节变化曲线 ‎  5~6月上旬,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中心位于北纬15°~20°左右,此时我国华南进入雨季。‎ ‎  6月中旬,副热带高气压从北纬15°左右北跳至北纬20°~25°左右,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梅雨天气,而华南正处于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之下,天气晴好。‎ ‎  7月上、中旬,副热带高气压再一次北跳至北纬25°以北,此时华北地区进入雨季。‎ ‎  7月底8月初,副热带高气压越过北纬28°,中心到达北纬40°附近,我国华北、东北进入雨季,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进入伏旱。副热带高气压南侧的地区往往受热带低气压系统影响。‎ ‎  9月上旬,副热带高气压中心南撤到北纬25°附近,云南贵州地区恰好位于副热带高气压西北侧,形成较大范围的秋雨天气。‎ ‎  10月上旬,副热带高气压再次南撤,对我国天气的影响减小。‎ ‎  实际上,各年情况往往不一,特别是当副热带高气压的季节变化有异常时,就会导致我国大范围天气气候的异常,出现比较严重的气象气候灾害。‎ ‎3.厄尔尼诺现象 ‎  厄尔尼诺现象是全球气候异常变化的强信号,全球许多气象气候灾害的发生往往与厄尔尼诺现象有关。‎ ‎【阅读与理解】‎ 厄尔尼诺现象引发的气象气候灾害 ‎  1997年6月,智利北部出现了暴雨,导致了10年来最严重的洪涝灾害;阿根廷和智利之间的边境地区发生特大暴风雪,积雪深达4米;8月,智利北部和中部再降暴雨,一些地区4天的雨水总量竟达到常年降水总量的10倍多;10月,巴西南部、阿根廷北部和乌拉圭部分地区连降倾盆大雨……‎ ‎  与此相反,原来多雨的热带太平洋西部发生了严重干旱,其中印度尼西亚的旱情为 50年罕见,全国 1000多公顷农田干裂,干燥的气候导致了大范围的森林火灾,30万公顷森林被焚,造成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烟雾灾难。‎ ‎  7月到11月,东北太平洋热带风暴异常活跃,墨西哥、美国等地飓风肆虐。‎ ‎  当年,我国长江以北发生了70年以来最严重的旱灾,出现大范围持续高温,山西运城、陕西西安气温在35℃以上的天气达60天之势……‎ ‎  这是1997~1998年发生的20世纪最强的一次厄尔尼诺现象引发的灾害,造成的损失超过140亿美元。‎ 厄尔尼诺现象的形成 ‎  厄尔尼诺现象也称为厄尔尼诺事件,是赤道中、东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异常上升的现象。这一现象可引起气候异常。‎ ‎  秘鲁渔民将每年圣诞节前后南美太平洋沿岸海水温度上升的现象称为“厄尔尼诺”,西班牙语意为“圣婴”。‎ 太平洋大洋环流分布示意图 ‎  因为南北赤道暖流不断自太平洋东部向西部流动,导致东太平洋赤道南北两侧沿岸盛行自海底上升的补偿(涌升)流,表层海水温度仅为24℃左右,明显比同纬度西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平均约29℃左右)低,赤道附近的太平洋东西洋面温度分布呈现明显的“西高东低”特征。同时,秘鲁沿岸因为深层海水上涌,与表层海水交汇,营养丰富,鱼类大量繁衍生长,形成了世界著名的秘鲁大渔场。‎ ‎  在通常情况下,这一地区海水温度上升的幅度和持续的时间都比较有限。如果某些年份,东太平洋东南信风减弱,使南赤道洋流也相应减弱,太平洋东中部向西流动的暖性海水量明显减少,甚至出现一定规模的西太平洋暖性海水向东蔓延的趋势(赤道逆流明显加剧),此时秘鲁沿海太平洋东部补偿上升的海水也大为减少,其结果是秘鲁沿海表层水温异常上升,比往年高出3℃~6℃,持续时间较长,渔产减少,湿热水汽蒸发加剧,这就是厄尔尼诺现象。‎ ‎【阅读与理解】‎ 厄尔尼诺给人们带来的损失 ‎  厄尔尼诺的出现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以及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都是巨大的。 1970年秘鲁的海鱼捕获量达1200万吨,但经过1972年强厄尔尼诺影响,1973年的捕获量急降到200万吨以下。另外,大量的鱼类死亡,致使海鸟因得不到食物而死亡或迁徙,使南美沿岸国家失去宝贵的鸟粪肥料,影响当地农业生产以及商品出口。人们更为关心的是厄尔尼诺现象带来的一系列全球性气候异常,导致哪些全球性气象气候灾害的发生。‎ ‎  厄尔尼诺现象与气候异常 ‎  观测表明,厄尔尼诺现象出现后,热带地区常发生干旱和洪涝灾害,在热带洋面上生成的热带风暴也有异常变化。‎ ‎(1)厄尔尼诺现象对热带气候的影响 ‎  据研究,全球热带地区的降水变化与厄尔尼诺现象的关系十分密切。‎ ‎  当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时,因为南赤道暖流明显减弱,使得热带太平洋地区海洋向大气输送的热量中心发生东移。以往多雨的太平洋西部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地,由于四周海水温度下降,下沉气流活跃,降水大为减少,甚至出现明显的干旱灾害。相反,原热带太平洋东部下沉气流活跃、终年比较干旱的地区,因为表层海水温度明显上升,水汽蒸发量明显增加,上升气流异常活跃,有利于降水的形成。如南美沿岸的秘鲁、智利、厄瓜多尔等原降水较少地区,这时往往出现暴雨,发生洪涝灾害。‎ 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期间全球12月至翌年2月气候异常分布图 ‎(2)厄尔尼诺现象对热带风暴的影响 ‎  热带风暴是生成于热带海洋上的灾害性天气系统。当厄尔尼诺现象出现,对海洋大气环流与洋流发生影响时,热带风暴出现的时间、频率、强弱都会有所改变。研究表明,在厄尔尼诺发生的当年,大西洋飓风活动处于低水平,它的活动无数比厄尔尼诺次年要少,移动趋向也有差异;西太平洋台风在厄尔尼诺发生年比平常年份少,进入我国南海的台风也少。‎ 我国南海及西太平洋平均自风次数与厄尔尼诺、拉尼娜发生率比较 台风类别 ‎ 多年平均(次数) ‎ 厄尔尼诺年平均(次数) ‎ 拉尼娜年平均(次数) ‎ 进入南海的西太平洋台风 ‎ ‎6.9 ‎ ‎4.9 ‎ ‎8.7 ‎ 南海生成的台风 ‎ ‎3.4 ‎ ‎2.0 ‎ ‎4.1 ‎ 西太平洋(包括南海)台风 ‎ ‎24.3 ‎ ‎21.4 ‎ ‎26.2 ‎ ‎【阅读与理解】‎ 拉尼娜现象 ‎  某些年份东南太平洋上的东南信风较强,南赤道洋流强度明显增加,南美秘鲁、智利沿岸的涌升补偿流加强,使得表层海水的温度持续下降。若表层海水的温度明显比平常年份低,即为拉尼娜现象,也称反厄尔尼诺。‎ ‎  拉尼娜现象也是引起大气与海洋环流异常,导致气象气候灾害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当拉尼娜出现时,太平洋西部暖性海水增加,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太平洋西部沿海蒸发量上升,水汽增多,上空往往出现大范围积云,导致比常年更多的降水,极易发生洪涝灾害,而赤道太平洋东部则极易出现干旱。‎ ‎4.我国气象气候灾害的时空分布差异 ‎  我国常见的主要气象气候灾害有暴雨、干旱、台风、冰雹、寒潮和冷害等,其分布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 ‎1.季节性差异 ‎  3~5月份,我国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黄土高原等地,几乎每年都会出现比较明显的春旱,严重的年份(如2000年),不仅农作物生长受到损害,人畜饮用水等都极为困难。‎ ‎  3~5月份,也是我国部分地区雷暴和冰雹灾害集中出现的时段。雷暴和冰雹这类强对流性天气,大都是因冷暖气流交汇,大气运动十分激烈,促使大气中的能量急剧释放造成的,所以大多出现在春夏过渡的季节。雷暴和冰雹另外一个集中出现的时段是夏季6~8月份。‎ ‎  7~8月份,梅雨期结束,整个长江流域普遍出现高温伏旱天气,在热带风暴影响较少的年份,高温干旱天气可以持续40~60天。‎ ‎  7~9月份,则是我国受台风频繁影响的季节。‎ ‎  夏半年是我国暴雨和洪涝灾害集中发生的时段。东部各地随副热带高气压的向北移动,先后出现汛期:华南地区4~5月,长江中下游地区6~7月,北方各地7~8月。汛期常常出现暴雨和洪涝灾害。‎ ‎  冬半年是我国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最频繁的时段。寒潮发生时,受其影响的地区出现强烈降温,有时出现冰冻,并伴有大风、大雨或大雪天气。‎ ‎  因为我国大气环流、季风活动的年际变化显著,不同年份的气象气候灾害差异十分巨大,增加了我国对气象气候灾害短期预测、预报的难度。‎ ‎2.地域性差异 ‎  我国常见气象气候灾害的空间分布见以下示意图。‎ ‎【思考】‎ ‎  造成我国气象气候灾害地域性差异的原因有哪些?‎ ‎  为什么我国华北地区水资源特别紧张?‎ ‎  我国华南地区的低温冷害与东北地区的低温冷害有什么不同?‎ ‎5.我国华北、西北地区的干旱灾害 ‎  我国华北、西北地区的气象气候灾害尤以干旱最为严重。‎ ‎  华北地区素有“十年九旱”之说,尤其是冬春季节雨水稀少,“春雨贵如油”。黄淮海平原是我国范围最广、强度最大和灾情最重的干旱地区,其平均受旱面积占到全国受旱总面积的46.5%,受灾面积占50.5%,因干旱造成的粮食损失占全国干旱粮食损失的32.1%左右。‎ ‎  西北黄土高原等地通常春旱连着夏旱。近30年中,大范围受旱就达13年。1994年甘肃全省出现严重的春旱和伏秋连旱,使60多万公顷耕地难以下种,200多万人口和150万头牲畜饮水困难;1996年陕西冬春连旱,全省90多万公顷夏田受旱,全省100万人口和20万头牲畜饮水困难。‎ 我国日最大雨量分布图 我国气象部门的降水等级划分 ‎24小时降雨量(毫米) ‎ ‎<0.1 ‎ ‎0.1~10 ‎ ‎10~25 ‎ ‎25~50 ‎ ‎50~100 ‎ ‎100~200 ‎ ‎≥200 ‎ 等级 ‎ 微量 ‎ 小雨 ‎ 中雨 ‎ 大雨 ‎ 暴雨 ‎ 大暴雨 ‎ 特大暴雨 ‎ ‎【阅读与理解】‎ 暴雨也是宝贵的水资源 ‎  我国是水资源不足的国家。暴雨带来的充沛降水是宝贵的淡水资源。特别在西北一些干旱地区,往往一、两场暴雨就决定了全年的降水总量,对农业、水电等各方面产生有利影响。如1988年7~8月,黄河中游以及邻近省区出现了大暴雨,虽然给夏季农业生产等造成一定损失,但充沛的降水保证了农作物生长所需水分,当年大秋作物生长良好,农业喜获丰收。山西省当年粮食总产量比上年增长15%;河北省首次突破100亿千克大关,比历史最高产量的1985年增长4.5%。水库蓄水量也明显增加。即使在我国水资源比较充足的东南沿海,伏旱季节台风暴雨所带来的丰沛降水,也往往可以缓解旱情,并起到防暑降温的作用,对生产和生活都带来一定益处。‎ ‎6.我国东南沿海常见的气象气候灾害之——台风 ‎  一般认为,台风是由于热带洋面上大面积高温水汽蒸发,造成底层大气不稳定,在底层热带大气扰动下发展形成的强低压天气系统,也是一种强烈的气旋性风暴。台风的活动范围很大,常常从热带洋面侵入到中纬度地区,并伴有狂风、暴雨、巨浪和海潮,具有很大的破坏力,给人类社会带来灾难。‎ 每年台风发生数占全球台风总数百分率区域分布图 ‎(虚线:海面水温为26.5℃的等温线,括号内的数值表示台风影响的次数)‎ ‎  据世界气象组织的报告,全球每年死于热带风暴的人数约为2000~3000人。据有关资料,西太平洋沿岸国家平均每年因台风造成的经济损失为40亿美元。我国也是一个台风灾害严重的国家。我国华南地区受台风影响最为频繁,其中广东、海南最为严重,有的年份登陆以上两省的台风可多达14个。此外,台湾、福建、浙江、上海、江苏等也是受台风影响较频繁的省市。有些台风从我国沿海登陆后还会深入到内陆。‎ ‎  在西太平洋沿岸国家中,登陆我国的台风平均每年有7个左右,占这一地区登陆台风总数的35%;其次是菲律宾和日本。‎ ‎  台风近中心风力可达12级以上,并带来暴雨。这是因为台风生成于热带洋面,本身带有非常丰沛的水汽;在台风眼周围的云墙区更是有特大暴雨的可能;云墙外也有强烈的上升气流运动,形成降水;台风还可以与周围其他天气系统相结合,造成更大范围的降水。‎ ‎【阅读与理解】‎ 台风灾害的防御 ‎  台风由于能量巨大,往往给受影响地区造成巨大损害。但台风在热带海面上从生成到发展成熟有一个过程,如果能及时、准确地对台风进行预测预报,并采取积极有效的防御措施,是可以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所以,防御台风灾害的第一步是及早发现并监测台风动向,做出准确的台风预报。‎ ‎  目前广泛采用天气图、数值预报、数理统计预报的方法或者三者有机结合来制作台风预报,特别注意应用气象卫星云图、雷达资料以及各种气象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台风预报的一般内容包括:台风的生成、强度、移动以及台风的天气。其中台风的移动(方向、速度)预报至关重要。因为我国处于太平洋西岸,而西太平洋台风在海面形成后,一般是向西或西北方向移动,它能否移近和登陆我国,是我国台风预报中的关键问题。此外,建立相应的台风防御机制,制订应急和防灾措施等是减轻灾害损失的有效途径。如:加固河塘海堤;提高建筑质量;船只进港口避风;必要时疏散人口,撤离城区;抓紧灾后的重建与修复工作等等。‎ ‎7.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影响 ‎ (1)全球气候变化趋势 ‎  根据全球观测资料分析,近百年全球气温有变暖的趋势。‎ 根据陆地和海洋观测资料给制的全球地面气温演变趋势 ‎  在上图所示的100多年间,地球气温虽然有波动,但整体呈上升趋势。20世纪80年代气温上升加速,最后几十年成为近百年最热的年份。‎ ‎ (2)气候变暖的原因 ‎  气候变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自然方面的原因,还有人为方面的原因。‎ ‎  人为原因表现为城市化、森林砍伐、过量放牧、土地不合理利用,以及工业化原因引起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浓度增加等。目前,人为原因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已经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调查表明,近百年来,影响全球气温变化的因素按影响程度从大到小的排列次序是:CO2排放、城市化、海水温度变化、森林破坏、沙漠化、太阳活动、火山爆发等。由此可见,CO2含量变化是近代全球气候变暖的首要原因。‎ ‎ (3)温室气体和温室效应 ‎  温室气体是指能吸收红外辐射的大气成份。大气中主要的温室气体有:CO2、O3、甲烷(CH4)、氟利昂等。‎ ‎  大气中的主要温室气体 项目 ‎ 二氧化碳 ‎ 甲烷 ‎ 一氧化碳 ‎ 氟利昂 ‎ 对流层臭氧 ‎ 在大气中可持续时间 ‎ ‎50~200年 ‎ ‎7~10年 ‎ ‎150年 ‎ CFC-11:75年 CFF-12:11年 ‎ ‎12小时 或几天 ‎ 在温室效应中的百分比(%) ‎ ‎53 ‎ ‎13 ‎ ‎6~7 ‎ ‎20 ‎ 约8, 经常变化 ‎ 工业化前浓度 ‎ ‎275×10-6 ‎ ‎0.7×10-6 ‎ ‎228×10-9 ‎ ‎0 ‎ ‎15×10-9 ‎ ‎1990年浓度 ‎ ‎354×10-6 ‎ ‎1.7×10-6 ‎ ‎310×10-9 ‎ CFC-11:26×10-9 CFF-12:44×10-9 ‎ ‎35×10-9 ‎ ‎20世纪80年代增长率 ‎ ‎0.5 ‎ ‎0.9 ‎ ‎0.25 ‎ ‎4.5 ‎ ‎1 ‎ 主要来源 ‎ 燃烧矿物燃料,破坏森林,土地不合理利用等 ‎ 沼泽,稻田,提取矿物燃料 ‎ 燃烧矿物燃料和生物燃料,使用化肥,土地不合理利用等 ‎ 制冷剂,泡沫剂,工业喷淋溶液 ‎ 汽车废气,其他工业污染物 ‎ ‎  从表中可以分析,温室气体的浓度在工业化前是比较低的,工业化后有较明显的增加。虽然温室气体在大气体积和质量中所占的比重是极其微小的一部分,但对调节全球气候的作用很大。‎ ‎  全球气候变暖之所以会引起人们如此重视和关注,是由于它将对人类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产生影响和后果。这种影响利弊兼有,但不利的影响可能更加严重。有研究表明,根据目前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干旱地区会更加干旱,湿润地区的降雨量会继续增加,旱涝灾害更加频繁。气候变暖可以导致海平面上升,使得部分沿海地区被海水淹没。有专家警告,未来百年气温变暖可能导致2亿海岸居民流离失所,另有1亿以上人口缺少粮食。因此,从气象气候灾害的角度分析,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更为深远和广阔的气候背景。‎ 燃烧矿物燃料排放CO2的区域分布 区域 ‎ ‎1950年 ‎ ‎1980年 ‎ ‎1986年 ‎ CO2排放(亿吨) ‎ 占全球比重(%) ‎ CO2排放(亿吨) ‎ 占全球比重(%) ‎ CO2排放(亿吨) ‎ 占全球比重(%) ‎ 北美 ‎ ‎7.24 ‎ ‎45 ‎ ‎13.72 ‎ ‎27 ‎ ‎13.07 ‎ ‎24 ‎ 东欧(含苏联) ‎ ‎2.91 ‎ ‎18 ‎ ‎12.74 ‎ ‎25 ‎ ‎14.05 ‎ ‎26 ‎ 西欧 ‎ ‎3.77 ‎ ‎23 ‎ ‎8.75 ‎ ‎17 ‎ ‎8.10 ‎ ‎15 ‎ 太平洋(澳、日) ‎ ‎0.45 ‎ ‎3 ‎ ‎3.17 ‎ ‎6 ‎ ‎3.25 ‎ ‎6 ‎ 亚洲 ‎ ‎0.22 ‎ ‎1.4 ‎ ‎4.46 ‎ ‎9 ‎ ‎5.21 ‎ ‎11 ‎ 发展中国家 ‎ ‎0.94 ‎ ‎6 ‎ ‎6.82 ‎ ‎13 ‎ ‎8.64 ‎ ‎16 ‎ 总计 ‎ ‎16.21 ‎ ‎  ‎ ‎51.29 ‎ ‎  ‎ ‎54.19 ‎ ‎  ‎ ‎【思考】‎ ‎  人类通过哪些途径制造温室气体?减轻温室效应的可行性途径可以有哪些?‎ ‎8.气象气候灾害的防御和对策 ‎  地球,作为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各组成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气象气候灾害不仅对人类生产和生活造成损失,还常常引发洪涝、风暴潮、滑坡、泥石流、病虫害等其他灾害的发生。如何防治气象气候灾害,是人类发展的重要课题。‎ ‎ (1)气象气候灾害的监测和信息服务 ‎  引起气候变化,导致气象气候灾害发生的因素很多,有自然方面的原因,也有人为因素的影响。但所有的气象气候灾害,都有隐含在大气、海洋等各方面地球信息之中的前期征兆。建立一整套气象气候灾害的监测预报系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准确有效的预测预报服务,就能减免损失,产生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所以,监测预报是气象气候灾害防治的基本前提。‎ ‎  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由2600多个各种气象台站(地面观测站、高空探测站、天气雷达站等)以及“风云一号”和“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组成的气象探测网,已建成新一代气象信息网络——卫星通信系统工程,能及时收集、交换、加工和分发全球气象资料和产品,从而基本具备了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气象气候灾害监测能力。‎ ‎ (2)开展科学研究,实施人工影响 ‎  开展大气科学研究,进行气象试验和气象模拟实验研究等,有利于深入了解气象气候灾害发生和变化的规律,提高气象预测预报能力。‎ ‎  开展大气科学研究是实施人工影响天气的基本前提。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大气运动规律的认识深入,人类已经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通过技术方法,改变局部大气(云)的运动发展状况,达到增雨、防雹、消雾等减轻气象气候灾害的目的。‎ ‎ (3)增强社会协作,提高防御能力 ‎  减轻气象气候灾害包括监测、预报、防御、抗灾、救援等很多环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气象部门发挥的关键性作用以外,还需要全社会的协调与合作,以及相关的法律、制度保障。‎ ‎ (4)重建环境伦理,改善地球生态 ‎  “天灾八九是人祸”。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气候异常变化,使气象气候灾害加剧。“温室气体”是人类迫害自然的重要“罪证”。森林与草地的大规模减少是人类无视环境伦理的必然结果,也是洪涝、干旱灾害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尽管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原因还在探索之中,但种种迹象表明,它决不仅仅是天灾。如今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几乎都可以从人类自身去查找原因。人类活动已经对全球气候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从工业发展、“三废”排放,人口发展、能源利用以及资源开发等各个方面,人类需要重新审视已经取得的发展成就。‎ ‎  缔结全球公约,重建环境伦理,改善地球生态,是人类必须做的选择。‎ 人文地理  第三单元  人口、城市和环境(一) ‎ ‎  一、考试内容   (一)人口和城市   1、人口的增长和分布:世界人口的增长。世界人口的分布;我国人口的增长和分布。我国的人口政策;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2、人口的迁移:国际人口的迁移;国内人口迁移。城市化和国土开发;我国的人口迁移和流动。   3、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化问题: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城市化及其进程。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制定城市规划,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   4、我国城市的发展:1949年以来城市发展的特点。   (二)人类和环境   1、环境和环境问题:地理环境的概念。人类生活、生产与环境;环境问题的产生。   2、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人类是通过发展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关系的主要途径;参加国际协作,保护世界环境。   二、知识结构梳理 ‎ ‎     ‎ ‎         三、重难点解析   1、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不平衡 ‎ ‎  ‎ 人口(亿)1997年 ‎ 自然增长率 ‎ 产生原因 ‎ 发展后果 ‎ 发展中国家 ‎ 亚洲 ‎ ‎34.88 ‎ 快 ‎ 民族独立、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形成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 劳动力过剩,人口压力过大,延缓经济发展,环境问体加剧 ‎ 非洲 ‎ ‎7.93 ‎ 拉丁美洲 ‎ ‎4.19 ‎ 发达国家 ‎ 北美洲 ‎ ‎2.97 ‎ 慢 ‎ 发达的经济,先进的文化教育和社会福利制度,人们生育观念的转变 ‎ 人口的老龄化,劳动力不足,制约经济发展 ‎ 欧洲 ‎ ‎7.29 ‎ 大洋洲 ‎ ‎0.29 ‎ ‎   2、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的分析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自然原因,还有社会经济因素;有目前经济发展水平,还有历史因素、政治因素,等等。学习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不要停留在记住有哪些因素,要对这些因素理解,并根据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其特点,气候、地形、位置特点,进行实例分析。 ‎ ‎   例如:我国人口分布不均。黑河—腾冲线以东以南地区人口稠密,该线以西以北地区人口稀少。从自然条件来讲我国东部地区以平原、丘陵地形为主,气候以湿润区和半湿润区为主,适合农业耕种。从社会经济条件来看,东部地区一直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西部地区的经济一直比较落后。   又如: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人口分布不均,人口都集中分布在东南部,其他广大地区人口非常稀少。从自然条件看加拿大北部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气候寒冷人口稀少;澳大利亚西部是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旱人口稀少;巴西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终年潮湿炎热人口稀少。从社会经济条件看,这三个国家的东南部都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沿海的港口都是殖民主义者最先登陆的地方,所以人口相对集中。   对于人口分布应该怎样评价,究竟是人口密度大合理,还是人口密度小合理?是不是人口分布不均就不合理,人口分布均匀就合理?怎样回答这些问题呢?应该认真学习和领会衡量一个地区人口分布是否合理的有关理论,还应该结合实例进行讨论和探讨,才能真正有所认识。   3、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城市生态系统由城市人口和城市环境形成,缺乏足够的生产者和分解者,所以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靠外界输入,而无法将自己的废弃物充分自净,只得通过人工措施输送到系统之外。所以城市生态系统很不稳定。一旦城市人口和工厂过多,又不注意环境保护便会出现严重问题。城市环境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环境污染严重,它包括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二是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由此带来社会问题。三是绿化面积小。要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可分散城市职能,积极发展中小城镇,建设新城和卫星城市;合理规划,重视立法,加强管理。 ‎ 污染类型 ‎ 污染源 ‎ 污染物 ‎ 危害 ‎ 大气污染 ‎ 工矿企业,家庭炉灶及汽车、飞机、火车等交通工具的排放物 ‎ 煤烟、粉尘、SO2、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铅等 ‎ 城市空气浑浊,危害人体健康 ‎ 水污染 ‎ 城市工业和居民生活 ‎ 工业废水、生活废水 ‎ 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下降,危害人体健康和动植物的繁殖 ‎ 固体垃圾污染 ‎ 城市工业、城市建设和居民生活 ‎ 固体废弃物 ‎ 危害人体健康和和环境 ‎ 噪声污染 ‎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 ‎ 噪声(>50分贝) ‎ 损害人体健康 ‎ ‎   4、环境问题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原则我们可以建立起有关环境问题不同的分类系统,根据环境问题的表现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根据环境问题所发生的地域分为城市地区的环境问题和乡村地区的环境问题。从不同的国家类型看可以分为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和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从影响的区域看可以分为局部区域性的环境问题和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 主要表现 ‎ 具  体  内  容 ‎ 原  因 ‎ 环境污染 ‎ 大气污染  水污染  土壤污染 ‎ 工业“三废”和有害人体健康的农药任意排放 ‎ 固体废弃物污染(垃圾污染) ‎ 生产和生活中的大量垃圾堆放 ‎ 噪声污染 ‎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等 ‎ 放射性污染 ‎ 放射性物质泄漏 ‎ 海洋污染 ‎ 各类污染物排人海洋 ‎ 生态破坏 ‎ 森林的环境调节功能下降 ‎ 滥伐森林 ‎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加剧 ‎ 自然植被遭破坏 ‎ 土壤盐碱化 ‎ 不合理的灌溉等原因 ‎ 大气增温、臭氧层空洞 ‎ 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和使用消耗臭氧物质 ‎ 生物多样性减少 ‎ 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或过度捕猎等原因 ‎ ‎   5、典型环境问题及成因 ‎ 现象 ‎ 产生原因 ‎ 化肥工厂附近的塘鱼大批死亡 ‎ 工厂含磷、氮等的废水徘入池塘,造成富营养化,使藻类多渡繁殖,有机质大量积累,分解作用加强,消耗大量氧气,而造成池情水中缺氧,鱼群大批死亡 ‎ 油轮泄油区鱼类死亡 ‎ 油膜覆盖在海水表面,使之与空气隔绝水中缺氧而鱼类死亡 ‎ 山区毁林开荒,大批蛇逃窜到农田,造成农田严重的虫灾 ‎ 蛇窜入农田,大量捕食青蛙,农田卫士减少,害虫便泛滥成灾 ‎ 本世纪30年代美国中西部大草原出现前所未有的“黑风暴” ‎ 过渡的垦殖和放牧,造成植被严重的破坏,地表 无植被保护,故而风吹沙起,漫天飞扬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 人们乱砍滥伐,将植被大量破坏;再加上黄土土质疏松,又具垂直节理性;夏季多暴雨,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 欧洲西北的北冰洋上空地区也出现酸雨 ‎ 由于西欧国家工业发达,大量燃煤、燃油排放大量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再加上海洋性气候,空气中水汽含量大,故而形成酸雨,再随着西风(实为西南风)向东北方向扩散,故在北冰洋的海域上空也出现酸雨现象 ‎ 美国洛杉矾发生几次光化学烟雾现象 ‎ 洛杉矾市大量的汽车排放出的尾气中含有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在阳光(紫外线)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光化学烟雾,再加上洛杉矶市西临太平洋,三面环山,地形不利于气体的扩散 ‎ 天津市地面层出现大幅度下沉 ‎ 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潜水位下降,地下出现漏斗区。进而引起地面下沉。雨季采取及时回灌。可以还解。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