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二轮复习:专题一中国古代史专题总结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专题一中国古代史专题总结学案

政治模块线索 线索1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君主专制的逐步强化(专制主义逐步强化)‎ ‎(1)秦——三公九卿制度: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在地位、职责和权力方面彼此相互配合又相互牵制,便于皇帝专制集权。‎ ‎(2)汉——设立中朝,中朝主决策,外朝主执行,改变了丞相位高权重的局面。‎ ‎(3)唐——三省六部制度,三省长官皆是宰相,通过增加宰相人数来削弱相权。‎ ‎(4)宋——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使相权进一步被削弱。‎ ‎(5)明——废丞相,使六部直属皇帝。明成祖设立内阁,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6)清——设军机处,军机大臣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一语点拨] 演变脉络:秦朝建立——两汉巩固——隋唐完善——北宋加强——元朝发展——明清强化并走向顶峰。‎ 演变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 ‎2.中央集权加强的历程 时期 具体史实 秦朝 地方实行郡县制,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郡设郡守、郡尉、监御史,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 西汉 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汉武帝设刺史,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 唐朝 实行道、州、县三级制,唐玄宗时设置军镇,长官为节度使,后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宋朝 派文臣做地方官,设通判负责监督;派转运使管理财政 元朝 设立行省,实行行省制度,另设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 明朝 废除行省,设立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分管地方的行政、军事和监察 ‎[一语点拨] 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君主专制体现的是君臣之间的关系(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集权处理的是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包含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个概念。‎ 线索2 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变化 时期 内容 夏、商、西周 开始:夏商时期 衰落:春秋战国时期 世官制 ‎(1)内容:选官范围限定为贵族,由贵族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 ‎(2)影响:推动了奴隶社会的发展 战国、秦朝和汉初 公元前356年,商鞅变法,按军功授爵位 军功爵制 ‎(1)内容:按照军功大小授予不同爵位,商鞅变法,实行二十等爵制。‎ ‎(2)影响:有利于国家选拔军事人才,满足当时的社会需求 两汉 开始:西汉 衰落:东汉末年 察举制 ‎(1)内容:官吏查访适合的人才向中央举荐,官吏任免权最终由中央掌握。‎ ‎(2)影响:在实行之初,按人口比例举荐“孝廉”,并加以考试选用,给中小地主阶级及其他社会阶层提供了参政机会 魏晋南北朝 开始:东汉末年,魏文帝曹丕采纳陈群建议,实行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 ‎(1)内容:中央选择德才兼备的官员兼任原籍中正官,查访本州士人,然后依据品行、门第等将士人评列九品,作为中央选官的依据。‎ ‎(2)影响:推行初期,评判人才综合考虑门第和才能,起到了选拔人才的作用;后期,看重门第,沦为士族垄断仕途的工具 隋唐宋明清 产生于隋,确定于唐 发展于北宋,衰落于明清 科举制 ‎(1)内容:废除九品中正制,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吏。‎ ‎(2)影响:有利于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地方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演变趋势 ‎(1)选拔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到学识才能。‎ ‎(2)选拔方式由推荐逐渐发展到公开考试。‎ ‎(3)选拔形式逐渐走向制度化,形式日益严密,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 ‎[一语点拨] 选官模式和选官依据的变化是:世官制(爵位、血缘)→军功爵制(军功)→察举制(名望、品行)→九品中正制(门第)→科举制(才学)。‎ 线索3 古代中国监察制度的变迁 ‎(1)先秦时期的萌芽阶段:夏商周三代已有监察的因素和活动,但严格意义上的监察制度未确立。‎ ‎(2)秦汉时期的形成阶段:秦朝的御史大夫、汉代的刺史,表明从中央到地方出现完整的监察制度。‎ ‎(3)隋唐时期的成熟阶段:隋唐时期,门下省负责谏议和封驳,出现谏议制度,形成较严密的监察网。‎ ‎(4)宋元时期的强化阶段:宋代设独立机构谏院,元代制定一整套监察法规。‎ ‎(5)明清时期的顶峰阶段:中央设都察院和六科给事中,地方设按察使司。至此,我国古代监察制度达到高度的统一和严密。‎ ‎[一语点拨] 古代中国的监察制度监察范围从中央扩展到地方,监察程度越来越深入,从而加强了皇权,也有利于中央集权。但基于专制制度的制约,其作用十分有限。‎ 经济模块线索 线索1 古代中国农业发展的五大线索 ‎(1)生产工具的改进。如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推广、唐朝的筒车和曲辕犁等。‎ ‎(2)耕作技术的进步成熟。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垄作法、西汉的代田法、从西汉的二牛抬杠到唐代的曲辕犁、隋唐时期南方两年三熟耕作制等。‎ ‎(3)农作物的推广。如商周时期已种植五谷、明朝棉花推广和引进新品种甘薯和玉米等。‎ ‎(4)水利工程的兴修。如春秋战国时期的都江堰和郑国渠、西北地区的坎儿井、隋朝修大运河等。‎ ‎(5)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如唐代的茶叶成为生活必需品、唐中期开始征收茶税、明清时期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等。‎ ‎[一语点拨] 古代中国农业的基本特征是精耕细作。其主要内容包括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进步、水利工程的兴修、农业经验的积累等。‎ 线索2 古代中国商业与外贸的发展 时期 概况 先秦 ‎“商人”出现;官府控制;私商的发展;市场的形成 秦汉 推行重农抑商;开通丝绸之路 隋唐 市坊分开的城市布局;“柜坊”“飞钱”的出现;市舶使专管外贸 宋元 出现纸币“交子”;市坊界限打破了城市布局;夜市与早市兴盛;海外贸易发达 明清 江南工商业市镇的涌现;商帮的活跃与兴盛;对外贸易渐趋萎缩 ‎[一语点拨] 古代商业发展的要素包括:商人、市场、货币、城市商路和国内外贸易等。每一历史时期商业发展的水平和统治者的经济政策密切相关。‎ 线索3 “市”的发展演变 ‎(1)秦朝:制定了管理“市”的法律。‎ ‎(2)汉代:城中设专供贸易的“市”,官府直接管理。‎ ‎(3)唐朝:实行严格的坊市制度,整齐划一。‎ ‎(4)宋代:坊市格局被打破,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5)明清:出现了大批工商业市镇,地域性商人群体出现。‎ ‎[一语点拨] 在市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宋代是一个转折点。宋代以前是严格限制阶段,宋代以后放宽限制。‎ 线索4 经济重心南移的历程 魏晋南北朝 初步形成稻麦兼种、水陆互补的作物体系,耕地面积和产量大幅度提高。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出现了建康这样拥有上百万人口的大城市 江南得到初步开发 中唐以后 南方经济继续加速发展,逐渐赶上北方 南北经济总量基本持平 南宋时期 经济上南强于北的局面完全确立,南方正式成为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 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一语点拨] 经济重心的南移伴随着北方人民的南迁;南移趋势往往在封建割据、战乱时较为突出。‎ 文化模块线索 线索1 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 ‎(1)孔子——仁、礼结合,为政以德、中庸、有教无类。‎ ‎(2)孟子——仁政,德治,民贵君轻,人性本善。‎ ‎(3)荀子——仁义王道,礼法结合,“制天命而用之”,人性本恶。‎ ‎(4)董仲舒——大一统,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 ‎(5)朱熹——理是忠孝节义仁,理生万物,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 ‎(6)明末清初儒学家——批判君主专制,倡导工商皆本,经世致用,反对存天理灭人欲。‎ ‎[一语点拨] 发展过程:形成(春秋战国)→受打击(秦朝)→成为正统思想(西汉)→进一步发展(宋明时期)→新发展(明清之际)。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其他学派甚至外来的思想以满足统治者维护统治的需要。其思想特点是民本主义;重群体,轻个体;重人伦,轻自然;崇老尚古。‎ 线索2 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 体裁 成就 ‎《诗经》‎ 收录西周到春秋中期的作品;风、雅、颂三部分;现实主义风格 楚辞 抒发忧国忧民情感;浪漫主义风格 汉赋 铺陈辞藻、文采华丽 唐诗 边塞诗人王昌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白居易:批判黑暗,寄托抱负 宋词 适应市民生活需要;婉约派与豪放派 元曲 通俗生动,豪放飘逸;关汉卿与马致远 明清小说 四大名著;文学世俗化;具有反封建色彩 ‎[一语点拨] 古代中国市民文化的发展历程:魏晋南北朝(《搜神记》志怪小说)→唐(传奇)→宋(话本)→元(散曲和元杂剧)→明清(小说)。‎ 线索3 古代中国书画艺术的发展 ‎1.绘画艺术的发展 进程 表现 起源 新石器时代,彩陶画 战国 萌芽走向成熟;帛画 秦汉 门类丰富,木版画、画像石、画像砖 魏晋 宫廷画;士大夫画家活跃,绘画理论形成 隋唐 展子虔的山水画,吴道子的人物画 两宋 宫廷画活跃,画学兴起;风俗画突出成为亮点(张择端)‎ 元明清 文人画(王冕、郑板桥)‎ ‎2.书法艺术的发展 字体 创立或成熟时间 特点 小篆 创始于秦代 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 隶书 始于秦朝,成熟并通行于汉魏时代 字形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 楷书 始于东汉 字形方正,规矩严整 行书 开始盛行于晋代 兼有楷书和草书的长处,既工整清晰,又洒脱活泼 草书 起源于汉代,成熟于东晋 把中国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变化丰富,奔放跃动 ‎[一语点拨] 书法和绘画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有重大影响,其发展成就有鲜明的时代性。‎ 热考点1 国家治理能力 习近平同志指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古代中国的统治者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建设中多有创新,富有成效,国家治理能力也有显著提高。‎ ‎[针对练1] (2017·湖北孝感七校联考)从九卿到六部的变化表明(  )‎ 六部 吏部 掌职官铨选 户部 掌税收财政 礼部 掌文仪外事 兵部 掌兵籍军令 刑部 掌司法刑狱 工部 掌营造工程 刑部 掌司法刑狱 工部 掌营造工程 九卿 奉常   掌宗庙礼仪 郎中令 掌宫廷警卫 ‎⇨‎ 卫尉 掌宫门警卫 太仆 掌舆马 廷尉 掌刑辟 典客 掌外交和民族事务 宗正 掌皇族、宫室 治粟内史 掌谷货 少府 掌山海池泽之税 A.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演进 B.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 C.国家政务与皇家事务的分离 D.世卿世禄向科举取士的转变 答案 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演进,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九卿和六部都是中央官僚机构,故B项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九卿的职责包括国家政务和皇家事务,而六部只管国家政务,所以,从九卿到六部是国家政务与皇家事务的分离,故C项正确;世卿世禄向科举取士的转变是选官制度的变化,与九卿和六部无关,故D项错误。‎ 热考点2 郡县治,天下安 古人曰:“郡县治,天下安。”习近平同志借用古人的说法,强调的是当前政局和地方各级官员在各自岗位上做出出色业绩,心中有责,心中有戒,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针对练2] (2017·安徽蚌埠高三质检)据《汉书》等记载,在郡县制度下“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三老掌教化,体制最尊。啬夫职听讼及赋税,其权尤重,人民竟有知啬夫而不知有郡县的。这体现了(  )‎ A.汉代末真正实现统一 B.郡县制未广泛推广 C.一定的地方自治色彩 D.啬夫由中央任命 答案 C 解析 A、B不符合史实,秦汉时期由中央任命的官吏是郡守和县级官吏,啬夫不在之列。地方人民不知郡县,可见管理地方的力度还不够,地方有一定的自治色彩。‎ 热考点3 低碳发展与人口增长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但发展的高碳特征非常明显,环境破坏严重,低碳发展刻不容缓。因此,我国目前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同时注意解决发展中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出台有关全面放开二孩的政策。‎ ‎[针对练3] (2017·安徽合肥高二质检)明朝后期马铃薯传入我国后,迅速跻身宫廷美食的行列,只有达官贵人方能享用。到清朝中叶以后,马铃薯成为常见主食,走入寻常百姓家。对这一变化原因解释较为合理的是(  )‎ A.等级观念日益淡化 B.人口增长粮食短缺 C.中外贸易不断扩大 D.崇尚西方生活方式 答案 B 解析 马铃薯原产美洲,传入中国,清代中叶以后成为常见主食,与等级观念没必然联系,故A项错误;也和崇尚西方生活方式无关,故D项错误;马铃薯在中国种植推广,不是从外国大量进口以满足人民需要,故C项错误;清代人口增加,人地矛盾突出,为解决粮食问题,广泛种植马铃薯,故B项正确。‎ 热考点4 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针对练4] (2017·江苏苏北四市高三质检)1956年,考古工作者在长沙市铜官镇发现一处烧制釉下彩瓷的唐代窑址。研究表明,有日本、印度尼西亚、伊朗和肯尼亚等13个国家和地区出土过长沙铜官窑瓷器。长沙铜官窑经营者为占领市场,在器物上标出“天下第一”等广告语,有的还把卖价制作在器物上。这说明该窑(  )‎ A.最早使用釉下彩瓷技术 B.注重市场营销策略 C.代表官营手工业的水平 D.产品主要销往海外 答案 B 解析 长沙铜官窑的瓷器打广告语,把卖价制作在器物上都是为了扩大市场,体现出其市场营销策略,故选B。材料反映不出A、C、D三项。‎ 热考点5 道德中国 国无德不兴,德不可空谈,伟大的事业呼唤伟大的精神,崇高的事业需要崇高的品德。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仍需大力弘扬。‎ ‎[针对练5] (2017·湖南十校联考)战国时期,某思想家认为,人天性中有恶,要“化性起伪”,即通过后天的道德教化,实现对人性的改造,达到弃恶入善的目的。这说明该思想家(  )‎ A.主张提高道德自律性 B.要求缓和社会矛盾 C.强调加强国家的统治 D.吸纳了法家的思想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解决人性恶的方法是通过后天的教化,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是对人性教化的探讨,没有涉及社会矛盾的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探讨了对人性改造的方法,没有探讨国家管理,故C项错误;材料主张通过教化使人符合圣贤的标准,属于法家思想,故D项正确。‎ 热考点6 树立传统文化的自信 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史上曾长期领先于世界,其“多元一体,兼容并纳”,与当代中国的发展血脉相连。习近平同志提出:“今天中国的发展道路”“深深根植中国深厚的文化传统”。实现民族复兴,必然要求我们树立文化自信。‎ ‎[针对练6] (2017·山东兖州高三模拟)《墨梅图》是写意画中的精品,画中题诗为: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观察绘画和题诗可以得知(  )‎ A.宋代花鸟画艺术造诣高超 B.风俗画是商品经济繁荣的反映 C.中西间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D.理学对个人道德修养影响深远 答案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的影响。《墨梅图》是元代王冕的作品,故A项错误;《墨梅图》是文人画,不是风俗画,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中西文化的交流,故C项错误;“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体现了注重个人道德修养,这是宋明理学的影响,故D项正确。‎ 热考点7 反腐倡廉,权力运行的监督与制约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针对练7] (2017·江苏常州高三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刺史”即是刺举不法之人。(汉)武帝时称部刺史,全国划分为十三个部(州),每部(州)包括若干个郡。每年秋八月,刺史分部周行督察,年终返京奏报,其没有常设的办事机构,走到哪里便临时设“治所”或“所止理事处”,作为中央政府派遣的监察特使其具体职责从一开始就有明文规定,即“六条问事”。对于郡国诸侯王的行为一经查出有违法之处,便可奏报皇帝,其不察小吏,专察大吏,不光举劾奏报,还可以贬退大吏,刺史受中央御史中丞直接管辖,地位并不高,属下大夫,待遇也不丰厚,每年秩六百石,但刺史所监察的对象却远远高于自身的地位,可以监察二千石的官吏(地位相当于郡守,即地方最高职位)。‎ ‎——摘编自窦重山《浅论刺史制度的产生及其演变过程》‎ ‎(1)据材料,指出汉武帝时部刺史的特点及其工作机制。‎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设立部刺史的主要目的及其意义。‎ 答案 (1)特点:官卑而权重(或“秩卑”而“任重”‎ ‎);中央派遣并直辖;职责有明文规定;无常设办事机构。机制:每年分部巡视督察,年终返京奏报;专察大吏,可以举劾奏报或贬退大吏。‎ ‎(2)目的:监察、清正并抑制地方权势的扩大,维护中央权威。‎ 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统一;整顿了吏治,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解析 (1)特点从地位权力、与中央的关系、职责等方面概括,机制据材料概括即可。(2)目的联系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可得出是“抑制地方势力”。意义从中央集权、国家统一、吏治整顿等角度概括。‎ 全国卷25分大题概括说明类(中国古代史)试题突破 一、考情回顾 ‎1.全国卷25分大题对中国古代史的考查统计 年份·卷型 模块 主题 设问 ‎2017·课标Ⅲ 政治 郑成功收复台湾 ‎(1)概括荷兰侵占中国台湾与澎湖的历史背景和目的。(15分)‎ ‎(2)简析台湾的收复在哪些方面促进了国家的统一。(10分)‎ ‎2016·课标Ⅰ 经济 清中期人口问题 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12分)‎ ‎2015·课标Ⅰ 文化 儒学发展 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并概括宋代理学在哪些方面对儒学有所发展。(10分)‎ ‎2015·课标Ⅱ 文化 孟子和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 概括孟子和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10分)‎ 说明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5分)‎ ‎2014·课标Ⅱ 经济 移民东北问题 ‎(1)概括东北地区移民过程的特点。‎ ‎(12分)‎ ‎(2)简析移民东北的历史作用。(13分)‎ ‎2013·课标Ⅰ 经济 海洋利用问题 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海洋利用的特点。‎ ‎(10分)‎ ‎2.命题规律分析 ‎(1)经济模块命题较多,其次是文化模块,政治史模块命题较少。(2)基本没有跨模块的题目。(3)中外综合的题目出现1次。(4)同一模块中古代与近代内容结合命题的情况较多。(5)设问方式往往是两问,能力要求是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答题要求往往是要求考生根据材料信息概括特点、趋势,说明原因、影响、作用等,有的还要求进一步进行历史评价等。还有的要简析作用,实际上和说明的要求一样。‎ 二、题型示例 ‎(2017·课标全国卷Ⅲ,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以后,荷兰人曾先后进攻澳门、台湾,遭到明朝官民的坚决抵抗而失败。1608年,荷兰东印度公司董事会发出指示:“我们必须用一切可能来增进对华贸易,首要目的是取得生丝,因为生丝利润优厚。”1621年,荷兰人得知西班牙人也计划占领台湾,遂于次年再次侵占澎湖,并于1624年侵占台湾南部。1642年,其势力扩张到台湾北部。‎ ‎1661年,郑成功进军台湾,并正告荷兰驻军,台湾和澎湖列岛应由中国政府管辖,岛屿上的居民都是中国人,“他们自古以来占有并耕种这一土地”。荷兰人试图以赔款的方式换取郑成功退兵,被拒绝。‎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台湾根据郡县制,设立一府二县;兴建孔庙……建立学院、府学、社学等完整的学校体系;开科取士,“三年两试,照科、岁例开试儒童”;许多文人学士随之入台,写下了台湾第一批文学作品;大量移民涌入,台湾的人口迅速增加。‎ ‎——摘编自陈孔立主编《台湾历史纲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荷兰侵占中国台湾与澎湖的历史背景和目的。(1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台湾的收复在哪些方面促进了国家的统一。(10分)‎ 三、做题流程 第一步 审设问,明确答题方向 ‎(1)‎ ‎(2)‎ 第二步 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 第(1)问,第一小问“历史背景”,可以根据材料一中的时间信息分析,当时中国正处于明末,社会动乱,明政府为应付复杂的社会矛盾,无暇他顾;从国际上看,这一时期处于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时期。结合材料一中信息“我们必须用一切可能来增进对华贸易,首要目的是取得生丝,因为生丝利润优厚”可以得出背景之一是荷兰海外贸易的发展,以及与东方贸易可以获取优厚的利润。‎ 第二小问“目的”。结合材料一中“‎ ‎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以后,荷兰人曾先后进攻澳门、台湾”可以概括为建立殖民据点;结合材料“我们必须用一切可能来增进对华贸易,首要目的是取得生丝,因为生丝利润优厚”可以概括为扩大对中国的殖民贸易,攫取高额利润;结合材料“1621年,荷兰人得知西班牙人也计划占领台湾,遂于次年再次侵占澎湖”可以概括为与西班牙进行殖民贸易竞争。‎ 第(2)问,据材料“郑成功进军台湾,并正告荷兰驻军,台湾和澎湖列岛应由中国政府管辖”可以得出维护国家领土完整;据材料“设立一府二县,兴建孔庙,开科取士,文人学士随之入台写下文学作品”等可以分析得出台湾实行祖国大陆政治、文化制度,并且进一步证明收复台湾增强了民族、文化认同;据材料“大量移民涌入”分析得出接受移民,进一步密切了两岸的往来和联系。‎ 第三步 组织答案,条理严谨作答 答案 (1)历史背景: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荷兰海外贸易快速发展;与东方的贸易利润巨大;明末战乱之际,中国中央政府无暇他顾。‎ 目的:建立殖民据点;扩大对中国的殖民贸易,攫取高额利润;与西班牙进行殖民贸易竞争。‎ ‎(2)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实行祖国大陆政治、文化制度;接受移民,进一步密切了两岸的往来和联系;增强了民族、文化认同。‎ 四、增分定律 ‎1.说明或概括时,不能只罗列现象,要将现象上升为实质内容。如材料中“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以后”“荷兰人曾先后进攻澳门、台湾”等都只是现象,回答现象不大可能得分。‎ ‎2.找准概括点,准确提炼史实包含的观点。组织答案时,注意答案要以材料、所学知识或者二者的结合中得出。例如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602年”“1624年”“1642年”,我们可以联系所学知识概括为“明末战乱之际,中央政府无暇他顾”。‎ ‎3.不要空题。自认为很难的题也不要空下,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能多答就多答。(评分标准是“答案合理即可得分”,答错不会倒扣分)例如本题第(2)问答出“设立府县管辖,推行儒家文化、实行科举制”可酌情得1分。“移民,促进与内地联系”可得2分。“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可得2分。‎ 五、针对训练 ‎(2017·湖南十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教化剧中塑造的“忠臣、孝子、节妇、义士”的形象为人们树立了榜样,在潜移默化中指导人们的行为向善发展。忠君是每个人对社会的责任,统治者提倡“忠”,还把是否忠君作为评价人忠奸的标准。教化剧中塑造的忠臣形象,为人们展示了什么是“忠”,他们的忠君行为维护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也维护了等级制度。‎ ‎——摘编自闫红艳《明前期教化剧研究》‎ 材料二 ‎ 无论是孔孟的仁政王道,还是后世儒者倡行的内圣外王、修齐治平、存理灭欲的一整套道德纲常秩序,都嵌入每一时代的仪典制度,以正统意识限制、筛选、整合、打压违背官方意志的戏剧活动。……祀神演剧因维持普通民众的生活安宁,成为民间社会的一种象征性秩序。……而这恰恰是官方正教对与宗教同源同体而“同罪”的民意演剧活动严酷禁毁的原因。以《西厢记》《牡丹亭》为代表的爱情剧,敢于面对人性,切入人的真实生命状态,表现人的情感欲望,这就是艺术理想对纲常之理的一种否定和颠覆。……产生于庶民社会的戏剧活动,作为中国戏剧非常珍贵的一种活态传承方式,却因为它表现出的俗文化品格,一再遭到官方权力的打压和上层社会的贬黜。——摘编自丁淑梅《中国古代禁毁戏剧史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教化剧的主要功能,说明教化剧着力塑造“忠臣、孝子、节妇、义士”这些形象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官方禁毁部分戏剧的原因。‎ 答案 (1)功能:娱乐、教化。‎ 影响:有利于改良社会风气,维护社会稳定;维护了封建等级秩序;压抑了人的自然欲求,禁锢人的思想。‎ ‎(2)原因:部分戏剧违背官方意识形态;表现人的情感欲望;世俗化。‎ 解析 (1)第一小问功能,根据材料一“潜移默化中指导人们的行为向善发展”可知其有娱乐、教化的作用;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一“为人们树立了榜样,在潜移默化中指导人们的行为向善发展”“忠君是每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把是否忠君作为评价人忠奸的标准”“维护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也维护了等级制度”等内容可得出有利于改良社会风气,维护了封建等级秩序,压抑了人的自然欲求等影响。(2)根据材料二“而这恰恰是官方正教对与宗教同源同体而‘同罪’的民间演剧活动严酷禁毁的原因”“艺术理想对纲常之理的一种否定和颠覆”“表现出的俗文化品格,一再遭到官方权力的打压和上层社会的贬黜”可得出戏剧违背官方意识形态,表现人的情感欲望,世俗化等原因而遭到禁毁。‎ 全国卷12分大题论证说明类(中国古代史)开放性试题突破 一、考情回顾 ‎1.全国卷12分大题对中国古代史的考查统计 年份·卷型 模块 主题 设问 ‎2017·课标Ⅰ 政治经济文化 ‎14~17世纪中外历史比较与关联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12分)‎ ‎2016·课标Ⅱ 政治文化 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12分)‎ ‎2013·课标Ⅰ 政治 东汉、唐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比较 比较图9和图10,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12分)‎ ‎2013·课标Ⅱ 政治文化 太和殿与英国王宫、首相官邸建筑风格间的比较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筑与政治关系的角度进行中英比较。(12分)‎ ‎2.命题规律分析 ‎(1)从考查内容看,政治史为主,也有少量文化史、经济史内容。一般来说,同一张试卷不会在同一个模块同时出两道非选择题。(2)图片材料较多,对信息获取和解读能力要求较高。(3)比较性设问较多,其次是观点提炼和观点论述。(4)离教材“较远”,既在能力要求之内,又在教材上找不到相关讲解。命题形式灵活,能力要求高、难度大、易失分。‎ ‎3.题型特点 提炼观点型开放试题,一般是命题者出示一则或数则说明观点的材料,要求考生提炼观点或对材料中的观点提出支持或反对意见,并论证自己所选观点的合理性。这类试题考查考生在灵活掌握主干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历史事物间的纵横联系,关注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结合,强调的是一种探究能力,同时又重视探究过程的方法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设问形式一般为:(1)阅读材料,你侧重于哪一观点?试结合相关史实扼要论述。(2)从材料中提炼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证。(3)“评析或论证材料中的某种观点”等,即先提炼材料中的观点,再进行论证。‎ 二、题型示例 ‎(2016·课标全国卷Ⅱ,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路线示意图 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经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 300多卷,精炼而准确。①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 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年,经6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②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12分)‎ 三、做题流程 ‎1.找出关键词句:试题中的①②标出的即是关键词句。反映出玄奘和鉴真分别为中印、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 ‎2.提炼观点:根据以上内容,可提炼出:唐朝文化兼收并蓄、领先世界。从整个文明角度考虑,可提炼出:中国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贡献。从文化交流的角度考虑,可提炼出:中国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3.选定观点,搜寻史实:观点提出后,结合史实来论述。如“唐朝文化兼收并蓄、领先世界”这一观点可结合唐朝的天文、历法、医学、数学等成就进行论述。“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这一观点可从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及印刷术四大发明的外传等方面进行论述。“中国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这一观点可从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明代郑和下西洋等方面进行论述。‎ ‎4.组织答案,表述成文。‎ 答案 观点: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 论述:中国古代的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四大发明经丝绸之路传到欧洲。这一传播促进了欧洲的社会发展,火药的传入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指南针促进了地理大发现;造纸术和印刷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为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提供了条件。‎ 四、增分定律 ‎1.观点要明确。提炼观点也好,选择观点也好,判断观点也好,评价观点也好,都要有一个明确的论证对象,也就是说观点一定要明确。还要注意,提炼的观点必须源于材料,如果离开了材料,则偏离了题意,后面的论述就是做“无用功”。当然,如果考生的论述中没有观点,则不得分。‎ ‎2.多角度逻辑论证。可以按先对内后对外、先主要后次要、先材料后教材等顺序进行,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不同层次进行,也可以从事物本身的背景、内容、过程、影响等方面进行,还可以从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但无论如何都应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体现出思维的过程。‎ ‎3.注意史论结合。应最大限度地体现历史学科的特点,即体现“历史”性,不管论据还是观点都应与“历史”有关,都应有具体的事件、人物或历史现象,抛开材料与具体知识而乱发挥是不可取的。论据要准确,史实引用要合理,必须为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罗列史实与阐释影响相结合,如果仅罗列史实或仅阐释影响,则仅得一半的分。‎ ‎4.语言通顺准确、抓住关键,高度概括、层次分明并与主题一致。‎ 五、针对训练 ‎(2017·重庆一模,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说,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精神导师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新燃起火焰。自此以后,情况就是这样。轴心期潜力的苏醒和对轴心期潜力的回忆,或曰复兴,总是提供了精神力量。”‎ ‎——摘编自卡尔·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论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实或世界近代史实的相关史实,加以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点,阐述史论结合。)‎ 答案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下列“示例”只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示例1:‎ 论点:春秋战国时期,儒、道、法等思想流派兴起,构成中华文明的精华和基础。(轴心时代构筑了各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对各民族产生了深远影响)‎ 阐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着深刻而急剧的变化,一大批思想家著书立说,思想领域中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学派的“仁”“仁政”“礼”及道德教化等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对后世中国人的心理、观念、习惯、行为方式及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如答法家思想,则应体现法治观念和改革精神;如答道家思想,则应反映道家思想构筑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其他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2:‎ 论点:宋明儒学“复兴”,程朱理学顺势而生。(轴心时代思想的苏醒或复兴,为人类文化发展提供了精神源泉)‎ 阐述:魏晋隋唐时期,佛教盛行,道教广为传播,儒学遭遇困境:两宋时期,二程、朱熹,汲取和消化佛、道文化,把儒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构建起新儒家体系——程朱理学:程朱理学在南宋以后逐渐发展成官方哲学,流传到朝鲜、越南、日本,“儒学文化圈”形成。‎ 说明:也可选择“西汉董仲舒复兴儒学”“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人性复苏,文艺复兴崛起”“启蒙运动的兴起”等论点。‎ 解析 据材料中“公元前600至300年间”可知是公元前6~公元前3世纪这一时期可以分析出当时的中国处于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为诸子并立、百家争鸣,所以以这个为基点可提出论点为“春秋战国时期,儒、道、法等思想流派的兴起,构成中华文明的精华和基础”然后结合论点进行论述,论述可答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儒家或道家、法家的思想主张及其影响去回答即可;还可以据材料中“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新燃起火焰”进一步提出论点“宋明儒学‘复兴’,程朱理学顺势而生”,然后论述可从宋明理学产生的背景、观点及其影响去回答;还可以回答董仲舒新儒学、明清之际儒家思想、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论点。‎ 评分标准 一等:论点提取准确,要素分解全面、科学;解析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论点提取准确,要素分解较全面,解析较全面、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偏离论点解析对象、观点不明确;解析论点欠缺说明力、表述不清楚。‎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