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理综物理部分考试重点章节总复习详细讲解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理综物理部分考试重点章节总复习详细讲解

高考理综物理部分复习 一、电磁学 ‎(一)电场 ‎1、库仑力: (适用条件:真空中点电荷) ‎ k = 9.0×109 N·m2/ c2 静电力恒量 电场力:F=E q (F 与电场强度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 ‎2、电场强度: 电场强度是表示电场强弱的物理量。 ‎ 定义式: 单位: N / C 点电荷电场场强 匀强电场场强 ‎3、电势,电势能 , 顺着电场线方向,电势越来越低。‎ ‎4、电势差U,又称电压 UAB = φA-φB ‎5、电场力做功和电势差的关系WAB = q UAB ‎6、粒子通过加速电场 ‎7、粒子通过偏转电场的偏转量 ‎ 粒子通过偏转电场的偏转角 ‎8、电容器的电容 ‎ 电容器的带电量 Q=cU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 电压不变 电量不变 ‎(二)直流电路 ‎1、电流强度的定义:I = 微观式:I=nevs (n是单位体积电子个数,)‎ ‎2、电阻定律:‎ 电阻率ρ:只与导体材料性质和温度有关,与导体横截面积和长度无关。单位:Ω·m ‎3、串联电路总电阻 R=R1+R2+R3‎ 电压分配 , ‎ 功率分配 , ‎ 4、并联电路总电阻 (并联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小)‎ 两个电阻并联 ‎ 并联电路电流分配 ,I1= ‎ 并联电路功率分配 , ‎5、欧姆定律:(1)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变形:U=IR ‎(2)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 = E r ‎ 路端电压:U = E-I r= IR ‎ 输出功率: = IE-Ir = (R = r输出功率最大) R 电源热功率: 电源效率:== ‎6、电功和电功率:电功:W=IUt ‎ 焦耳定律(电热)Q= 电功率P=IU 纯电阻电路:W=IUt= P=IU ‎ 非纯电阻电路:W=IUt > ‎ P=IU> ‎(三)磁场 ‎1、磁场的强弱用磁感应强度B 来表示: (条件:BL)单位:T ‎ 2、电流周围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由安培(右手)定则决定。‎ ‎(1)直线电流的磁场 ‎(2)通电螺线管、环形电流的磁场 ‎3、磁场力 (1) 安培力: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 公式:F= BIL(B^I)(B//I是,F=0)‎ 方向:左手定则 ‎(2)洛仑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公式:f=qvB (B^v) ‎ 方向:左手定则 粒子在磁场中圆运动基本关系式 解题关键画图,找圆心画半径 粒子在磁场中圆运动半径和周期 , t=T ‎4、磁通量=BS有效(垂直于磁场方向的投影是有效面积)‎ 或=BS sin(是B与S的夹角) ‎ =2-1=BS=BS (磁通量是标量,但有正负)‎ ‎(四)电磁感应 ‎ 1.直导线切割磁力线产生的电动势(三者相互垂直)求瞬时或平均 ‎ (经常和I = , F安= BIL 相结合运用)‎ ‎ 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求平均 ‎ 3.直杆平动垂直切割磁场时的安培力 (安培力做的功转化为电能)‎ ‎ 4.转杆电动势公式 ‎ 5.感生电量(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量) ‎ *6.自感电动势 ‎(五)交流电 ‎ 1.中性面 (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 m=BS,e=0 I=0‎ ‎ 2.电动势最大值 =Nm, ‎3.正弦交流电流的瞬时值 i=Imsin (中性面开始计时)‎ ‎ 4.正弦交流电有效值 最大值等于有效值的倍 ‎ 5.理想变压器 (一组副线圈时)‎ ‎ *6.感抗 电感特点:‎ ‎*7.容抗 电容特点:‎ ‎(六)电磁场和电磁波 ‎*1、LC振荡电路 ‎(1)在LC振荡电路中,当电容器放电完毕瞬间,电路中的电流为最大, 线圈两端电压为零。‎ 在LC回路中,当振荡电流为零时,则电容器开始放电, 电容器的电量将减少, 电容器中的电场能达到最大, 磁场能为零。‎ ‎(2)周期和频率 ‎2、麦克斯韦电磁理论:‎ ‎(1)变化的磁场在周围空间产生电场。(2)变化的电场在周围空间产生磁场。‎ 推论:①均匀变化的磁场在周围空间产生稳定的电场。‎ ‎②周期性变化(振荡)的磁场在周围空间产生同频率的周期性变化(振荡)的电场;周期性变化(振荡)的电场周围也产生同频率周期性变化(振荡)的磁场。‎ ‎3、电磁场: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总是相互联系的,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叫电磁场。‎ ‎4、电磁波:电磁场由发生区域向远处传播就形成电磁波。‎ ‎5、电磁波的特点 ‎⒈以光速传播(麦克斯韦理论预言,赫兹实验验证);⒉具有能量;⒊可以离开电荷而独立存在;⒋不需要介质传播;⒌能产生反射、折射、干涉、衍射等现象。‎ ‎6、电磁波的周期、频率和波速:‎ V=l f = (频率在这里有时候用ν来表示)‎ ‎ 波速:在真空中,C=3×‎108 m/s 二、力学 ‎1、胡克定律:f = kx (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 ‎ ‎2、重力: G = mg (g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g极>g赤,g低纬>g高纬)‎ ‎3、求F1、F2的合力的公式: 两个分力垂直时: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 ‎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ú F1-F‎2 ú£ F£ F1 +F2‎ ‎(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 F合=0或Fx合=0 Fy合=0‎ 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 ‎ 5、摩擦力的公式:‎ ‎ (1 ) 滑动摩擦力: f= m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 说明:①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②m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无关。‎ ‎ (2 ) 静摩擦力: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0£f静£ fm (fm为最大静摩擦力)‎ 说明:①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万有引力:‎ ‎(1)公式:F=G(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 G为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 N·m2 / kg2‎ ‎(2)在天文上的应用:(M:天体质量;R:天体半径;g: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r表示卫星或行星的轨道半径,h表示离地面或天体表面的高度))‎ a 、万有引力=向心力F万=F向 ‎ 即 由此可得:‎ ‎①天体的质量:,注意是被围绕天体(处于圆心处)的质量。‎ ‎②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轨道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小。‎ ‎③ 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轨道半径越大,角速度越小。‎ ‎④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轨道半径越大,周期越大。‎ ‎⑤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周期越大,轨道半径越大。‎ ‎⑥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轨道半径越大,向心加速度越小。‎ ‎⑦地球或天体重力加速度随高度的变化: ‎ 特别地,在天体或地球表面: ‎⑧天体的平均密度:特别地:当r=R时: b、在地球表面或地面附近的物体所受的重力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引力,即∴。在不知地球质量的情况下可用其半径和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来表示,此式在天体运动问题中经常应用,称为黄金代换式。‎ c、第一宇宙速度:第一宇宙速度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必须具有的速度。也是人造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 第二宇宙速度:v2=‎11.2km/s,使物体挣脱地球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 第三宇宙速度:v3=‎16.7km/s,使物体挣脱太阳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 ‎7、牛顿第二定律:(后面一个是据动量定理推导) ‎ 理解:(1)矢量性(2)瞬时性(3)独立性 (4)同体性(5)同系性(6)同单位制 牛顿第三定律:F= -F’(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8、匀变速直线运动:‎ A S a t B ‎ 基本规律: Vt = V0 + a t S = vo t +a t2‎ 几个重要推论:‎ ‎(1)(结合上两式 知三求二)‎ ‎(2)A B段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 ‎ ‎(3)AB段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 匀速:vt/2 =vs/2,匀加速或匀减速直线运动:vt/2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