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9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 地理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单选题(共40个,每题1.5分) 下图是陆地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 图中a、b、c、d箭头中,表示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表形态的地质作用是 A. a B. b C. c D. d 2. 下列有关气候与土壤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寒冷的气候条件下,风化壳比较厚 B. 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较少 C. 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较少 D. 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风化壳比较薄 【答案】1. C 2. B 【解析】 【1题详解】 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表形态的主要地质作用是流水侵蚀表土作用的结果,据此结合图示选C。 【2题详解】 寒冷的气候条件下,风化作用使岩石破碎,理化性质改变,形成结构疏松的风化壳,氧化分解作用弱,不利于有机质分解,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可能较多;高温多雨的气候,有利于氧化和对岩石的破坏作用,微生物分解有机质较快,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较少。从干燥的荒漠地带或寒冷的苔原地带,到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地带,风化壳逐渐加厚,ACD错,据此选B。 读我国四省区轮廓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3. 关于上述四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口地理界线两端位于丙和乙 B. 北回归线穿过甲省南部 C. 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聚居乙省 D. 丁省东临黄海和东海 4.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珠江先后流经甲省和乙省 B. 乙丁两省丘陵区多风景名山 C. 丙丁两省为温带季风气候 D. 甲丙两省红壤广布肥力较差 【答案】3. B 4. D 【解析】 【3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为云南,乙为广东省,丙为黑龙江省,丁为山东省。我国人口地理界线为黑龙江的黑河和云南腾冲,A错。北回归线穿过云南省,B对。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为壮族聚居在广西,C错。山东省临渤海和黄海,D错。故选B。 【4题详解】 珠江先后流经云南、广西和广东,A对。广东和山东丘陵区多风景名山,B对。黑龙江和山东为温带季风气候,C对。黑龙江主要为黑土,肥力高,D错。故选D。 干旱等效频度指的是在一定时段内,某区域出现危害程度大体相当的干旱次数,降水相对变率是降水平均偏差(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与实际降水量之差)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是衡量降水稳定程度的指标,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等效频度分布示意图,下表为我国部分城市不同时段降水相对变率表。根据图表,完成下面小题。 5. 影响武汉和开封干旱等效频度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 B. 气温 C. 降水 D. 河流 6. 开封发生旱灾的最主要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答案】5. C 6. A 【解析】 【5题详解】 干旱等效频度指的是在一定时段内,某区域出现危害程度大体相当的干旱次数,由图可知:开封发生干旱次数较多,开封位于北方地区,年降水量少,武汉位于南方地区,年降水量大,发生旱情的次数比开封少,故C正确。 【6题详解】 降水相对变率是降水平均偏差(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与实际降水量之差)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是衡量降水稳定程度的指标,读图可知开封的降水相对变率在4、5月份最大说明春季旱灾最严重,故A正确。 橡胶坝,又称橡胶水闸,是用高强度合成纤维织物做受力骨架,内外涂敷橡胶作保护层,通过充水(气)将其充胀形成的袋式挡水坝。坝顶可以溢流,并可根据需要调节坝高,在上游蓄水并控制上游水位,某县县城建成的橡胶坝剖面图如下图所示,其中7~9月橡胶坝水体自然外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根据材料,判断该县属于下列那个省区 A 广东 B. 台湾 C. 山西 D. 云南 8. 在水下泥土中种荷花、水草,水中放养鱼类,主要作用是 A. 美化环境 B. 形成良性生态系统 C. 生产莲藕 D. 增加蒸腾作用 【答案】7. C 8. B 【解析】 【7题详解】 因为橡胶坝便于蓄、排水,主要建于降水季节变化大,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相对干旱缺水的地区。山西地处黄土高原温带季风气候区,较为缺水,橡胶坝利用价值高,所以C项正确。广东、台湾、云南年降水量较大,雨季较长,橡胶坝利用价值不大。故选C。 【8题详解】 在水下泥土中种荷花、水草,水中放养鱼类,形成一个动植物结合的生态系统,有利于净化分解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保护水环境,避免水质因蓄水后水体流动性减弱而变差,所以主要作用是形成良性生态系统,B项正确。故选B。 农田水分盈亏量指年降水量与农田作物用水量之差,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地区农田水分盈亏量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对图中①地农田水分盈亏量数值范围及影响因素描述正确的是 A. ①>0降水丰富,蒸发量小 B. ①>0早地农业,耐旱作物 C. ①<0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D. ①<0喀斯特地貌,下渗明显 10. 造成农田水分盈亏量南北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干湿状况差异 B. 作物熟制差异 C. 作物品种差异 D. 耕作方式差异 【答案】9. D 10. A 【解析】 【9题详解】 读图可知,①地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农田水分亏损较大。根据材料“农田作物用水量受作物品种、耕作制度、土地性质等影响”可知,水田农业作物一年两熟,耗水量大,岩溶地貌地表水下渗严重,都是造成农田水分亏损的原因。①地农田水分盈亏量数值范围是①<0,影响因素是喀斯特地貌,下渗明显,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0题详解】 我国北方农田水分盈亏量为负数,南方农田水分盈亏量为正数,结合南北方降水差异,可判断导致农田水分盈亏量南北差异的主因是干湿状况不同,A正确;作物熟制差异、作物品种差异、耕作方式差异导致的农田水分盈亏量差异不大,B、C、D错误。故选A。 香云纱俗称莨绸、云纱,是用特色植物薯莨的汁水对桑蚕丝织物涂层,再用珠三角地区特有的含矿河涌塘泥覆盖,经日晒加工,历经13项的纯手工工艺循环往复而成的一种昂贵纱绸制品。通常从每年的4月初至10月底为一年的晒莨时间,其中,7月到8月上旬不宜开工。香云纱穿在身上凉爽、不粘身,被称为纺织界的“软黄金”。目前香云纱设计师与故宫开展合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晒莨期间面临的不利条件和避开7、8月份的原因分别是 ①气温高 ②多台风 ③温差大 ④降水多 A. ①② B. ②③ C. ④① D. ④② 12. 目前香云纱在中国成衣市场份额比较小的原因主要是 A. 香云纱纯手工制作,工序复杂 B. 香云纱市场青睐度低 C. 生产原料地域性强 D. 缺乏传统技艺的香云纱艺人 13. 香云纱未来发展的建议,最合理的是 A. 延长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B. 扩大生产规模,拓展海外市场 C. 注重区域品牌优势,创新文化产业 D. 加大薯莨生产,保护河泥 【答案】11. C 12. A 13. C 【解析】 【11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晒茛时间为每年的4月初至10月底,该时间段为该区域的雨季,面临的不利条件为降水较多,④正确,排除AB;7、8月份日照过于强烈,气温过高,会导致所晒的纱绸变硬发脆,影响产品质量,①正确;台风的多发季节为7~11月,而晒茛只避开7、8月,说明主要原因不是受台风的影响,而是受气温的影响更大,排除②,D错,C正确,故选C。 【12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香云纱纯手工制作,工序复杂,因此产量相对较低,在国内成衣市场份额占比较小,A正确;根据材料“香云纱穿在身上凉爽、不粘身,被称为纺织界的软黄金”可知,其市场的青睐度高,B错;虽然香云纱生产原料的地域性较强,但随着现代化物流业的发展,原料的地域性限制不再是影响香云纱在成衣市场份额占比较小的主要因素,C错;目前香云纱设计师正与故宫开展合作,且香云纱的价格昂贵,市场需求量大,因此并不存在缺乏传统技艺人的问题,D错。故选A。 【13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目前香云纱设计师与故宫开展合作,可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力,有利于品牌建设,因此香云纱未来发展应注重区域品牌优势,创新文化产业,C正确;香云纱的产业链有限,对相关产业带动作用不明显,A错;根据上题可知,香云纱目前在中国成衣市场的份额占比较小,因此目前还没有必要扩展海外市场,B错;香云纱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可适当加大薯茛生产,同时保护河泥,但相比于C选项而言,D选项不是其最合理的措施,排除D。故选C。 下图为我国贫困集中连片区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我国南方贫困集中连片区主要分布在 A. 地势阶梯交界处 B. 四川盆地 C. 地势第三级阶梯 D. 云贵高原 15. 我国集中连片贫困区最主要的致贫原因是 A. 收入来源单一 B. 教育、养老支出大 C. 自然资源短缺 D. 生态环境恶劣 16. 缓解我国集中连片贫困区贫困问题的根本措施是 A.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B. 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C. 培育高新技术产业 D. 减免教育和养老支出 【答案】14. D 15. A 16. B 【解析】 【14题详解】 读我国贫困集中连片区分布示意图可知,我国南方贫困集中连片区主要分布在贵州和云南一带,属于云贵高原地区,D符合题意。图中显示,我国南方贫困集中连片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并不都在地势阶梯交界处,排除A。图中显示,四川盆地很少有贫困集中连片区,排除B。图中显示,我国南方贫困集中连片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地势第三级阶梯贫困集中连片区少,排除C。故选D。 【15题详解】 我国集中连片贫困区最主要收入来源是种植业收入或畜牧业,而这些地区往往因此地形、气候等原因,土地生产力较低,从而导致收入较低,因此致贫,A符合题意。我国集中连片贫困区整体好受教育程度不高、生活消费水平较低,因此教育和养老支出并不大,排除B。我国集中连片贫困区中的许多地区矿产资源、水能资源等自然资源丰富,排除C。我国集中连片贫困区大多生态环境恶劣,但不是最主要的致贫原因,排除D。故选A。 【16题详解】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减免教育和养老支出,属于“输血式”扶贫,不能从根本上缓解我国集中连片贫困区贫困问题,A、D不符合题意。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地发展特色产业,提高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居民收入,这是缓解我国集中连片贫困区贫困问题的根本措施,B符合题意。我国集中连片贫困区经济基础较差,不适宜培育高新技术产业,C不符合题意。故选B。 近年来黄土高原实行退耕还草、退耕还林,使土地利用发生了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 原来栽种粮食的耕地陆续退耕后,对当地农业经营带来的影响有 ①经济作物增加 ②趋向机械化 ③更趋市场性 ④趋于自给自足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18. 在坡地退耕还草、退耕还林,该地区生态环境发生的变化表现为 ①河床淤沙减少 ②蒸发量减少 ③洪水流量增加 ④生物多样性增加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17. C 18. A 【解析】 【17题详解】 原来栽种粮食的耕地陆续退耕后,即种植粮食的耕地面积减少,为了提高单位面积的土地利用价值,土地利用逐渐趋于集约化,农民可能选择增加经济作物来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收入。经济作物主要是面向市场,即更趋向市场性,不是自给自足。退耕还林、还草后,耕地面积减少,且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不利于机械化。故①③正确,②④错误。故选C。 【18题详解】 在坡地退耕还草、退耕还林后,植被得以恢复,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加强。蒸发量增加,下渗增加,地表径流减少,洪水流量减小;水土流失减弱,河流淤积的泥沙量会相应的减少;植被恢复,给生物提供了栖息地和食物来源,因此会增加生物多样性。故①④正确,②③错误,故选A。 下图为祁连山山麓地带某水文站测得的7月中旬连续两日径流量的变化状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方式是 A. 雨水补给 B. 冰雪融水补给 C.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D. 湖泊水补给 20. 推测该河流水文特征是 A. 流量大 B. 汛期长 C. 有断流 D. 有凌汛 21. 流域内发展种植业的限制性因素 A. 光照 B. 热量 C. 水源 D. 土壤 【答案】19. B 20. C 21. C 【解析】 【19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两日河流最大流量都出现在中午时刻,应是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造成的,故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方式是冰雪融水补给;7月没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该地位于西北地区,降水和湖泊补给较少。故选B。 【20题详解】 西北地区的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流量小,冬季会断流,汛期长,因为冬季一般会出现断流,故一般很少有汛期。故选C。 【21题详解】 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流量小,流域内发展种植业的限制性因素水源,C正确;内陆地区光照充足;祁连山山麓地区,热量不是主要限制因素;山麓地区多冲积土,故土壤不会过于贫瘠。故选C。 读“我国南方某地区不同坡度地形比例和能源消费结构图”,完成下面小题。 22. 本地区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A. 大气污染 B. 水土流失 C. 土地沙漠化 D. 水污染 23. 解决本地区上述环境问题主要途径是 ①开发小水电 ②封山育林禁止采伐 ③用矿物燃料替代薪柴、秸杆等生物能 ④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22. B 23. C 【解析】 【22题详解】 由题可知,该地位于南方多雨地区,当地地形以坡度大于15°以上的坡地占70%,地势起伏较大,居民能源消费以薪柴比重最高,达到42%,存在过度砍伐植被现象,所以当地水土流失较严重,B正确。故选B。 【23题详解】 ①该地降水多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开发小水电可以缓解能源问题,减少植被砍伐,①正确。 ②封山育林禁止采伐 虽然可以起到保护植被的作用,但禁止采伐不利于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可以采取定期采伐,采育结合的方式开发森林资源,对一些其它能源条件差的地区可以开发薪炭林,解决居民的生活能源,不能搞一刀切,②错误。③用矿物燃料替代薪柴、秸杆等生物能虽然可以减少林木砍伐,但矿物燃料成本较高并且大气污染较重,③错误。④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可以减少能源浪费,减少环境污染,符合当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④正确。C正确。故选C。 读中国人口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24. 导致甲地区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植被 B. 水源 C. 地形 D. 矿产 25. 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人口分界线,多年来基本保持不变,其形成的基础是 A. 气候和地形 B. 地形和经济 C. 气候和科技 D. 地形和科技 【答案】24. C 25. A 【解析】 【24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气候高寒,不适宜人类居住,故C项正确。 【25题详解】 根据题意,该线多年来保持不变,故形成的基础应该是自然原因,科技和经济是社会经济因素,可以排除BCD。黑河—腾冲一线以西地区主要是青藏地区和西北内陆地区,地形复杂,气候条件恶劣,人口稀少;黑河—腾冲一线以东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季风区,平原面积广阔,气候条件优越,人口稠密,故A项正确。 大家熟悉的“滴滴出行”App改变了路边拦车方式,乘客网上约车,司机根据乘客目的地按意愿“接单”,降低空驶率,最大化节省司乘双方时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6. “滴滴出行”中所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①RS ②GIS ③GPS ④数字地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27. “滴滴出行”带来的影响有 ①市民出行更加方便 ②解决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③节省资源、减轻城市污染 ④替代城市公共交通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26. D 27. C 【解析】 【26题详解】 “滴滴出行”需要对城市道路信息以及汽车位置、用户位置进行收集,然后进行相关信息处理,最后反馈给司机所需信息。期间需要用GPS进行定位,用GIS进行信息收集、反馈、管理。故选D。 【27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滴滴出行”是涵盖出租车、专车、快车、顺风车、代驾以及大巴等多项业务在内的一站式出行平台。“滴滴出行”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市民的出行,同时减少了私家车辆的出行,节省资源,减轻了城市污染,①③正确;但是“滴滴出行”众多的车辆也会给道路带来拥堵,尤其是在道路交通系统不完善的城市,其对城市交通的影响毕竟有限,不可能替代城市公共交通,②④说法不合理,故选C。 华为集团是我国电子产品的领头羊,总部设在中国。为实施民族工业的做大做强,将在美国投资新建生产、组装、营销、仓储、配送和售后服务中心。据此完成以下各题。 28. 华为在美国建立新的生产、服务中心的目的是 A. 保护中国的环境 B. 利用美国先进技术 C. 减少运输费用 D. 扩大市场避开关税 29. 华为集团的相关工厂在美国都就近分布在一个工业园区内 A. 有利于共用廉价劳动力 B. 有利于企业间的交流和合作 C. 有利于资源和原料的使用 D. 有利于节约土地,增加绿地 【答案】28. D 29. B 【解析】 【28题详解】 华为在美国建立新的生产、服务中心的主要目的是靠近美国市场,便于扩大市场。在美国本土生产,可以避开关税,D对。电子产品污染少,保护中国的生态环境不是主要原因,A错。总部在中国,利用中国自己的技术,B错。减少运输费用不是主要目的,C错。故选D。 【29题详解】 在美国,华为集团的相关工厂就近分布于一个工业园区内,距离近,有利于各工厂间的交流和合作,B对。生产环节要求技术水平高,廉价劳动力不是主要因素,A错。电子产品生产,资源和原料不是主要因素,C错。相关工厂集聚,与节约土地,增加绿地无关,D错。故选B。 下图为我国某土地利用的结构图。根据学过的对区域农业发展的分析方法,结合自然地理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30. 关于该区农业资源的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土地类型多样,生物品种多样 B. 光、热、水资源丰富,且没有气象灾害 C. 红壤广布,有机质含量高 D. 水流湍急,地表侵蚀切割强烈 31. 本区经济发展,可以考虑 A. 大量出售木材 B. 大力发展一次性木筷子生产 C. 大力发展立体生态农业 D. 全部改为梯田种稻 【答案】30. A 31. C 【解析】 【30题详解】 根据该地区的作物有毛竹和地形特征,则推测该地位于我国的东南丘陵地区。该地区地形起伏大,纬度较低,水热类型多样,故土地类型多样,生物品种多样,A对。当地纬度较低,光、热、水资源丰富,但由于季风气候不稳定,常有气象灾害,B不对。当地降水较多,红壤广布,水土易流失,有机质含量不高,C不对。“水流湍急,地表侵蚀切割强烈”不是该区农业资源的优势的描述,不符合题意,D不对。故答案为A。 【31题详解】 大量出售木材、大力发展一次性木筷子生产、全部改为梯田种稻会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重,ABD不对。该地地势起伏大,水热类型多样,可以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立体生态农业,C正确。故答案为C。 下图为我国四个地区的主要山脉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2. 图中的山脉①②③④均为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山脉①位于我国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上 B. 山脉②位于我国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 C. 山脉③位于内流区外流区的分界线上 D. 山脉④位于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上 33. 关于四地附近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山脉①以东的成都平原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B. 山脉②以北的塔里木盆地有色金属资源丰富 C. 山脉③以东的宁夏平原雨热同期,水热条件优越 D. 山脉④附近的铁矿和稀土矿资源丰富 【答案】32. C 33. D 【解析】考查我国重要的山脉,区域定位,区域地理特征。 【32题详解】 图中的山脉①②③④均为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根据图示经纬度,山脉①是巫山,位于我国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A错。山脉②是昆仑山,位于我国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上,B错。山脉③是贺兰山,位于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上,C对。山脉④是阴山,南方与北方地区分界线上的是秦岭,D错。故选C。 【33题详解】 结合前面分析,山脉①以东是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A错。山脉②以北的塔里木盆地,石油资源丰富,B错。山脉③以东的宁夏平原主要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水分条件不足,C错。山脉④阴山附近的铁矿和稀土矿资源丰富,D对。故选D。 下图为中国玉米优势种植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34. 下列关于优势区域种植条件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地区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②地区海拔高,气温年较差大 ③地区秋季晴朗,利于收摘 ④地区地势平坦,热量充足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35. 有关②玉米优势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正确的是 ①发展节水农业 ②扩大灌溉面积 ③培育优良品种 ④防止水土流失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34. B 35. C 【解析】试题考查区域农业发展 【34题详解】 图中①地区为我国东北地区,土层深厚,黑土,土壤肥沃,①正确。②地区为我国新疆,位于第二级阶梯,海拔不是很高,深居内陆,气候大陆性,气温年较差大,②错。③地区为我国华北地区,雨季为7~8月,秋季晴朗,利于收摘,③正确。④为我国云贵高原地区,地形崎岖,④错误。①③正确,B正确。故选B。 【35题详解】 ②地区为我国新疆,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应发展节水农业和培育优良品种,①③正确。新疆水资源不足,扩大灌溉面积会加剧水资源短缺,②错。新疆气候干旱,降水少,河流稀少,流水作用弱,不易出现水土流失,应防止土地荒漠化,④错。①③正确,C正确。故选C。 位于黔东南某断层谷地的西江千户苗寨是中国最大的苗族古村寨,层层落落的木质吊脚楼依山而建,呈梯状逐级抬升,与自然和诸共融,成为名符其实的“生态建筑”。下图示意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6. 造成河流两岸吊脚楼数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地价 B. 风俗 C. 地形 D. 降水 37. 吊脚楼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融体现在 ①可就近取材建房且室内冬暖夏凉 ②能获得较多的光照且节约建筑用地 ③底层架空以利于防洪且通风透气 ④底部支柱长度主要考虑河流汛期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38. 某游客中秋节去西江千户苗寨旅游,见到的农业景观与下列诗句最吻合的是 A. 家家打稻趁霜晴 B. 新雨山头荔枝熟 C. 小麦登场雨熟梅 D. 梨花淡白柳深青 【答案】36. C 37. A 38. A 【解析】 【36题详解】 读图,根据图中测量点的海拔分布可知,河流东北侧地势更为平缓,吊脚楼分布密度大,河流西南侧地势较陡,吊脚楼分布密度较小,因此造成河流两岸吊脚楼数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C正确;地价不是主要因素,排除A;河流两岸风俗与降水差异不大,B、D错误。故选C。 【37题详解】 吊脚楼的修建就地取材,位于河谷地区,依山而建,室内冬暖夏凉,①正确;层层落落的分布可以获得较多的太阳光照,且节约建筑用地,②正确;底层架空是为了便于修建,而不是为了防洪,③错;底部支柱长短的选择应考虑地形,④错。故选A。 【38题详解】 该地位于黔东南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盛产水稻,中秋时节前后,家家户户趁着霜后的晴天打稻子,A正确;荔枝为热带水果,B错;中秋时节梅雨季节已过,且梅雨主要在我国江淮地区,C错;梨树为我国暖温带树种,在该地不宜种植,D错。故选A。 读我国局部地区铁路网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39. 图中城市A附近地区发展交通的最大限制性因素及该地区的地理特征是 A. 地形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山高谷深 B. 气候 气候严寒,冰川广布,多暴风雪 C. 水文 河网密布,多沼泽,多地下暗河 D. 经济 贫穷落后,制约了交通建设 40. 图中新建铁路对四川省最深远的意义是 A. 合理布局交通网,从根本上改善交通条件 B. 促进油气的开发,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C. 打通了最近便的出海运输通道 D. 带动全省经济发展,加强民族团结 【答案】39. A 40. C 【解析】 【39题详解】 图中城市A附近地区位于横断山区,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山高谷深,地形因素是发展交通的最大限制性因素,A正确;该地海拔较低,纬度较低,冰川影响小,B错误。该地位于河流上游,没有形成河网,C错误;该地区有较多城市,贫穷落后不是制约交通建设的主要因素,D错误。故选A。 【40题详解】 该地交通较落后,暂时很难从根本上改善交通条件;新建铁路对油气的开发影响较小;打通了最近便的出海运输通道;不能带动全省,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加强民族团结。故选C。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41.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青蒿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喜温暖、阳光,根系浅,茎高1~2m,石山、土坡、丘陵、沙地、林缘、路旁、荒地、地埂等都能正常发育。抗疟疾的首选药物青蒿素是从青蒿中提取而来。近年来广西融安县政府采取“公司+基地+科研单位+合作社+农户”的扶贫开发模式,对种植青蒿出台专项奖补,农民每亩青蒿毛收入能超过2500元,青蒿正成为当地的“治贫仙草”,如今融安县已经成为我国青蒿种植面积最大的县(见左图)。右图示意全球青蒿素成品药制造占有市场的比例。 (1)分析青蒿能成为融安县“治贫仙草”的原因。 (2)说明“公司+基地+科研单位+合作社+农户”模式对融安县脱贫的作用。 【答案】(1)融安县地处亚热带地区,能为青蒿生长提供充足光热资源;青蒿根系浅、在浅土层中易成活,生长快,环境适应力强;种植青蒿成本投入少、管护强度低,所需劳动力少,能为农户大幅度增收;能有效提高植被覆盖率,具有保持水土功能。 (2)公司化运作,青蒿种植规范,严格品质达标,提高产品质量;青蒿基地的建设利于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生产;借助科研,保障并提高了青蒿产业技术水平,促进青蒿素相关药品的研发,延长青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竞争力;农户能为公司提供充足的产品;有公司、科研和合作社的联手保障,能降低农户的生产成本,稳定产品市场、价格,保障种植户的收益,助力产业扶贫。 【解析】本题以融安县已经成为我国青蒿种植面积最大的县为背景,考查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从材料中可知,青蒿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喜温暖、阳光,融安县地处亚热带地区,能为青蒿生长提供充足光热资源;融安县土层薄,青蒿根系浅、在浅土层中易成活,生长快,石山、土坡、丘陵、沙地、林缘、路旁、荒地、地埂等都能正常发育,环境适应力强;种植青蒿成本投入少、管护强度低,所需劳动力少,能为农户大幅度增收;流水溶蚀作用强,青蒿能有效提高植被覆盖率,具有保持水土功能。 (2)公司化运作,青蒿种植规范,严格品质达标,提高产品质量,有利于产品的销售;青蒿基地的建设利于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借助科研,保障并提高了青蒿产业技术水平,促进青蒿素相关药品的研发,延长青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竞争力,进一步提高了农户的收入;农户能为公司提供充足的产品,保证公司有序的发展;有公司、科研和合作社的联手保障,对种植青蒿出台专项奖补,能降低农户的生产成本,稳定产品市场、价格,保障种植户的收益,农民每亩青蒿毛收入能超过2500元,助力产业扶贫。 42.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2)试分析阴影所示地区农业发展的优越自然条件。 【答案】(1)东段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或与海岸线平行),主要受夏季风(海陆因素)影响;西段向北弯曲,主要受地形影响。 (2)地处内陆,云量少,光照充足;地处宁夏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黄河流经,灌溉便利;地处冬季风背风坡,受寒潮、沙尘暴等天气影响小。 【解析】 (1)一条等值线的分布特征一般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延伸走向进行分析。读图可以看出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特点是东段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西段向北弯曲,向西扩展。东段主要受夏季风影响,夏季风从东南沿海吹向西北内陆,使年等降水量线呈东北—西南走向的分布特点,西段受贺兰山脉的抬升作用,形成地形雨,降水量增加使年等降水量线发生弯曲。 (2)影响农业的自然区位因素可以从气候、地形、水源、土壤、自然灾害等方面分析。该地为宁夏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黄河流经,水源丰富,灌溉便利;地处内陆,云量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农作物营养成分的积累,西部有贺兰山脉,地处冬季风背风坡,受寒潮、沙尘暴等天气影响小。 43. 读“贵州地形图”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茶树适宜生长在温度为10——35℃,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空气湿度较大,坡度和缓、排水条件良好的地区。近年来,贵州茶产业克服低温凝冻、干旱等严重自然灾害影响迅速发展,目前茶园面积超过520万亩,跃居全国第一位。 材料二 材料三 贵、闽茶产业比较表(2012年) (1)描述贵州地形的基本特征。 (2)近年福建等茶产业大省种植面积逐渐萎缩,贵州已成为我国茶园面积第一大省。根据材料分析贵州发展茶叶种植的优势自然条件。 【答案】(1)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西高东低;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 (2)优势自然条件:多高山、丘陵地形,排水条件好;酸性土壤,适宜种茶荒地多;地处低纬高原,气候温和;降水较丰富,空气湿度大,光照适中 【解析】本大题以贵州地形图为背景,以相关图文信息为材料,设置两道小题,考查学生利用相关知识和题中信息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1)读图,根据等高线判断,图示区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地表崎岖。根据经纬度判断出是云贵高原,为喀斯特地貌分布广。 (2)据农业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分析,贵州位于云贵高原,多高山、丘陵地形,排水条件好,南方多酸性土壤,酸性土壤,适宜种茶荒地多;地处低纬高原,气候温和,降水较丰富,空气湿度大,光照适中,适宜茶树生长。 4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扎龙湿地因乌裕尔河下游失去河道,河水漫溢而成,它是以芦苇沼泽为主的典型的内陆湿地。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使扎龙湿地成为全球知名的鸟类繁殖和栖息地。 资料二:扎龙湿地位置图。 (1)简析扎龙湿地形成的自然条件。 (2)有人建议将扎龙湿地开垦为农田,你认为是否合理,并给出理由。 【答案】(1)地势低平,水源充足;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微弱。 (2)不合理。该地纬度较高,热量不足,农业发展受限;开垦农田破坏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缩减鸟类繁殖和栖息地,威胁鸟类生存等。 【解析】本大题以东北扎龙湿地为背景,以相关图文信息为材料,设置两道小题,涉及湿地形成条件、湿地利用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相关知识和题中信息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1)扎龙湿地形成的自然条件应从水源、地形、气候、下渗等方面进行分析。有河流注入扎龙湿地,水源充足;当地位于东北平原,地势低平,地表容易积水,不易流失;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微弱,地表水容易保存;东北平原地区因冬季较长,气候寒冷,因此地下永久性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地表水容易形成湿地。 (2)有人建议将扎龙湿地开垦为农田,其合理性应从农业生产条件、生态环境、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图中显示,该地纬度较高,热量不足,发展种植业的条件较差,开垦为农田的收益不大;扎龙湿地是丹顶鹤等珍禽主要栖息地,拥有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如果把扎龙湿地开垦为农田,会破坏当地湿地生态系统,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缩减鸟类及其它动物的繁殖和栖息地,威胁鸟类等动物生存等;1987年4月国务院批准扎龙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已严令禁止开发。因此将扎龙湿地开垦为农田不合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