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历史 第I卷选择题 ‎ 本卷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选好正确答案后涂在答题卡上。‎ ‎1.1935年林语堂曾痛心疾首地评论道:“1911年的革命不过在种族革命上获得了胜利,它不过是粉碎了一个皇权,而剩留下了一堆毁垣碎瓦和呛人的尘灰。”此评论 ‎ A.全面否定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 B.认为辛亥革命基本实现了三民主义 C.为辛亥革命不彻底而深感惋惜 D.强调革命未根本改变中国社会性质 ‎2.古罗马著名法学家西塞罗认为:“在各民族制定的各种法律之上有一更高的适用于一切民族永恒的自然法。自然法是与自然即事物的本质相适应的法,其本质为正确的理性。”西塞罗意在表明 ‎ A.法律必须维护人民的利益 B.法律必须注重保护自然事物 C.法律必须体现正义和公正 D.法律必须与民主政治相适应 ‎3.右下图是中国各历史时期天然植被被破坏过程示意图。该图反映 ‎ ‎ ‎ A.我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趋势B.安史之乱后东北和西南的开发加快 C.天然植被破坏使农耕区域不断扩大D.农耕文明从黄河流域逐渐扩展到全国 ‎ ‎4.谢和耐在《中国社会史》中写道:“公元1000年左右正在发生或者是已经发生的变化并不仅限于社会和政治形态、经济和技术。……以复古传统为特征的11世纪标志着自公元5世纪以来对中国社会所施加的高于一切的佛教霸权影响的结束。……11世纪时,中国精英界的人物与其唐代的先驱们之间的区别,就如同文艺复兴时代的人物与中世纪的人物之间的差异一样。”他把中国这一时期定名为“中国的‘文艺复兴’”的主要理由是 ‎ A.宗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深入到内涵的扩张 ‎ B.宋代的知识精英们运用理性精神探索物质世界的奥秘 ‎ C.因为受到北方少数民族的军事威胁而阐述正统思想 ‎ D.11世纪前后的知识精英们借用佛教而恢复古代儒家的传统思想 ‎5.以下是两则有关罗马帝国时代的资料: 资料甲:“罗马前期皇帝甚少主动采取影响全帝国的措施,通常于地方社群或个人要求 后才作回应。皇帝与人民的接触最主要的模式为 ‘要求与回应’。”‎ 资料乙:公元112年小亚细亚总督普林尼写信向罗马帝国图拉真请示如何对待基督徒。图拉真回复:“你处理基督徒的方式很正确;要规定一个普遍原则,以为处理这类事的标准是不可能的。”比较两则材料,下列哪一说法是不合理的 ‎ A.两者角度不同,甲是整体的概论皇帝所为,乙是一则皇帝作为的具体例证 ‎ B.两者观点不同,甲说明罗马皇帝角色较为消极,乙凸显皇帝角色较为积极 ‎ C.两者可以印证,甲有关罗马皇帝的分析论点能从乙的具体实例中得到支持 ‎ D.两者可以对应,甲对皇帝角色的分析有助于理解乙中地方官和皇帝的关系 ‎6.1935年12月l日,毛泽东在给中共中央领导人张闻天的信中说:“富农可与贫农中农分得同等土地,过去分坏田的原则是不对的;但富农土地完全不动的原则,在苏区尤其是南方苏区也是不对的。对富农策略同对中农应该有一点区别。”中共对富农政策作出调整的目的是 ‎ A .坚持“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B .纠正苏区土地改革中的“左”倾错误 ‎ C .扩大全民族抗日的社会经济基础 D ‎ ‎.巩固和发展苏维埃根据地的经济 ‎ ‎7.关于工业革命在英国兴起的原因,著名经济学家诺思认为:“制造工艺的改进可能是在意外情况下也可能是经反复试验后进行的,但只要这种改进的收益立即为其他所有制造者得到而研究的成本又高于制造者从中所得的个人增益,那么‘研究’便不会进行。不过如果能够保守改进的秘密或是能保持一种垄断即专利权的话,那么便会使潜在的个人利润增加,因而研究费用高得多也不妨承担。早期的创新便是这样出现的”。对这段话最准确的理解是 ‎ ‎ A.专利权有利于鼓励人们去创新 ‎ B.《垄断法》保护了专利权 ‎ C.私有产权保护是工业革命在英国兴起的关键因素 ‎ D.资产阶级政体确立是英国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 ‎8.明末清初以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人的思想成果在有些地方被称之为早期启蒙思想。下列能够成为批判这一论断的依据是 A.没有对传统政治进行根本否定 B.往往从传统文化中寻找资源 C.与新的经济力量缺乏实质性关联 D.没有产生广泛的现实影响 ‎9.德国学者文德尔班在《哲学史教程》中认为:“因为人文主义运动内在的推动力也就是对崭新的世界知识的迫切需求,此种需求最后在自然科学的建立和自然科学按原则而扩展的过程中获得了实现。”文德尔班在此揭示了 A.对世界的求知催生人文主义和自然科学 ‎ B.人文主义思想成为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C.自然科学成为检验人文主义思想的标准 ‎ D.人文主义与自然科学利于西方对外扩张 ‎10.在中美两国同时发表的某公报中写到:“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该公报的发表 A.直接促成了中日邦交的正常化 B.结束了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 C.有利于祖国的统一大业 D.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1.下表是摘自陈衡哲《西洋史》,对该表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国别 花 果 重要原因 日耳曼 宗教哲学 宗教革命 ‎(一)民族性简单,宜于宗教。(二)民族性喜实用,不乐罗马教的仪式。(三)教皇在日耳曼的威信,本身不甚深。‎ 法兰西 政治哲学 法国革命 ‎(一)专制政体的发达。(二)政治的亟需改革 英吉利 应用科学 工业革命 ‎(一)工业发达。(二)尚实用的民族 A.资本主义推动西欧各国的反封建斗争 B.文艺复兴对西欧诸国的影响 C.理性主义在西欧各国的传播 ‎ ‎ D.启蒙运动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12.文艺作品都有其特定的创作风格。下列创作风格与对应的文艺作品不匹配的有 ‎①斯达尔夫人“用我们自己的感情感动我们自己”——《巴黎圣母院》‎ ‎②车尔尼雪夫斯基“再现生活是艺术的一般性格的特点,是它的本质”——《百年孤独》‎ ‎③沃塞尔“将一切都缩减在立方体之中”——《向日葵》‎ ‎④莫奈“光是画的主角”——《格尔尼卡》‎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02分)‎ ‎13.(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苏东剧变的基本成果是西方政治原则和价值观念在前苏联国家落地生根,从理论上讲,这些国家已经在欧蔓资产阶级宪法层面建立了三权分立的民主制度和选举制度,但是现实上仍然处于某一党派或个人长期的权威主义政治统治之下。有学者认为,一些独联体国家使用民主的语言但却在实行他们自己的“反自由主义”。当权者通过对媒体的控制和对反对派的打压,系统地操纵着选举。在资产阶级民主的形式下,大量与西方资产阶级民主精神格格不入的现象仍然存在。‎ ‎ ——蔡宏娟《独联体国家“颜色革命”与俄罗斯外交对策》‎ 材料二 2010年底,突尼斯发生要求总统本•阿里下台的持续抗议活动.并演变为持续骚乱。总统本•‎ 阿里被迫离开突尼斯。在阿拉伯国家,这是第一个国家政权因民众抗议而倒台,史称“茉莉花革命”。随后,这种革命很快波及到埃度、阿尔及利亚、约旦、苏丹、阿曼、毛里塔尼亚、摩洛哥、也门、利比亚等国家。‎ ‎ ——闫颢觉《突尼斯事件的由来》‎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前苏联地区剧变后政治持续动荡的地区内因。‎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前苏联及阿拉伯地区民主政治运动的理解。‎ ‎14.(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集体安全是一种保障所有国家生存与国际和平的制度。在这种机制下,每个参与国都认为破坏和平是对所有参与国共同的挑战,即参与国认为其他国家的安全是所有国家的安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公开的和平条约必须公开缔结……(2)领海以外……必须保持公海航行的绝对自由……(4)……各国军备必须裁减至符合维持国内安全所需的最低限度。(5)对所有殖民地的要求做出自由的、坦率的和绝对公正的调整……(14)为了大小国都能够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必须成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联盟。‎ ‎ ——(美国)威尔逊《世界和平纲领的“十四点原则”}1918年 不符合有关国家人民的愿望,不得改变他们的领土状况;所有国家的人民,愿意在何种形式的政府之下生活,都有权自由选择;……在公海上不受阻碍地自由地航行……任何国家如侵略威胁他人,则须解除其军备。‎ ‎ ——《大西洋宪章}1941年8月 材料二 既然大地上各个民族之间普遍已占上风的共同性现在已经到了这样的地步,以致在地球上的一个地方侵犯权利就会在所有的地方都被感觉到;所以.世界公民权利的观念就不是什幺幻想的或夸诞的权利表现方式,而是为公开的一般人类权利、并且也是为永久和平而对国家权利与国际权利的不成文法典所作的一项必要的补充。唯有在这种条件之下,我们才可以自诩为在不断地趋近于永久和平。‎ ‎ ——摩德《论永久和平》‎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大西洋宪章》比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在构筑集体安全方面更为务实,‎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当今集体安全的展望有何看法。‎ ‎15.(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应星(1537~约1666)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 ‎,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 ——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 材料二 牛顿(1643~1727)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了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8分)‎ ‎16.(25分)“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历史上很多的探路者,在开路的同时也在开创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情境一 高原马帮——幽幽古茶道 材料一 ‎ 图1 茶马古道上的茶马司遗址 图2 茶马古道局部路线图 ‎ 材料二 番人嗜乳酪,不得茶则困以病。故唐宋以来行以茶易马法,用制羌戎,而明制尤密。有官茶、在商茶,皆贮边易马……设茶马司于、秦、河、雅诸州。自碉门、黎、雅抵桑甘、乌思藏,行茶之地五千余里。——《明史·食货·茶法》‎ 材料三 抗日战争期间,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来往于云南丽江、西藏、印度等地的马帮约有25000驮之多,沿途大小商号多达成1200余家,大多数人家都投身于古道运输或从事与茶马古道相关的产业,贸易物资增加了从印度转运来的英国和美国的香烟、卡其布、毛呢、手表、煤油,以及各种日用百货,由拉萨到印度则出口大量羊毛、云南丽江、四川康定和西藏昌都这样一些城镇也纷纷在茶马古道上兴起了。 ——摘编自CCTV《茶马古道》纪录片解说词 ‎ 情境二 远洋帆影——浩浩新航路 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1500后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经由地理大发现而引发的国家竞争,拉开了不同的文明间相互联系、相互注视,同时也相互对抗和争斗的历史大幕。——摘编自《大国崛起》纪录片解说词 “有路必有福,有路必有胜”,依托情境一、二,以两条路的共同之处为切入点,请你以“ 之路”为题,论述商路开辟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要求观点明确,论从史出,逻辑严密)‎ ‎17.(27分)请考生在第1、2、3、4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西汉建立后,“约法三章”不再适应现实需要,新的法令条文不断增加,形成《九章律》。汉武帝时,《九章律》之外的“旁章科条”迅速增至359“章”,仅关于死罪的法律条文便有1000多条,“律令烦多,百有余万言”;具有法律意义的案例汇编越编越多,《春秋》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也用作参考。三国魏初,沿用的“秦汉旧律”竟多选906卷,770余万字,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 魏晋时对法律进行了重大改革。大量行政法规被编辑为“令”,由具体行政部门掌握。改定的新律以刑法为主体,共20篇、620条、27600字,大大降低了官吏判案时任意引用法令条文的可能性。与汉代明显不同的是,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 ‎——摘编自张晋藩总主编《中国法制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魏晋法律改革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儒学对西汉、东汉、魏晋时期法律的影响。‎ ‎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1908年8月,清廷批准了预备立宪的方案,九年内计划做的主要工作包括:设立谘议局、资政院,开办地方自治,清理财政,推行普及国民教育,修订法典,厘定官制、官规,宣布宪法,颁布议院法、选举法,进行上下议院议员选举,等。‎ ‎1910年(宣统二年)11月,清廷发布上谕:“今者,人民代表吁恳既出于至诚,内外臣工强半皆主张急进,民气奋发……应即俯顺臣民之请……着缩改于宣统五年,实行开设议院。先将官制厘订,提前颁布试办,预即组织内阁。迅速遵照钦定宪法大纲,编订宪法条款,并将议院法,上下议院议员选举法,及有关于宪法范围以内必须提前赶办事项,均着同时并举。”‎ ‎1911年5月,责任内阁成立,13名国务大臣中满人9人,其中皇族7人,汉人仅4人,时人形象地将此称为“皇族内阁”。‎ ‎——摘编自金毓黻《宣统政纪》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08、1910年清政府在预备立宪安排上的区别,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预备立宪未能挽救清政府的原因。‎ ‎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联合国多次讨论不扩散核武器问题,但因美、苏两国的争斗,没有取得成果。1960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1576号决议,要求所有生产核武器的国家暂时和自愿地不将核武器控制权移交给非核国家,不向其提供制造核武器的必要的机密情报。‎ ‎60年代上半期,法国核试验成功,拥有了核武器。1968年,联合国大会以95票对4票、21票弃权通过决议,批准美、苏联合提出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表示希望有尽可能多的国家加入。随后,美、苏、英以及另外59个国家签署了这一条约。条约规定:缔约的核国家保证不直接或间接地把核武器转让给无核国家,不援助无核国家制造核武器;缔约的无核国家保证不制造核武器,不直接或间接地接受其他国家的核武器转让,不寻求或接受制造核武器的援助,也不向别国提供这种援助。‎ ‎——摘编自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联合国通过1576号决议后有关国家仍要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得以签订的原因及其作用。‎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北宋时,皇帝鼓励官员议政。苏轼称:“自建隆(北宋第一个年号)以来,未尝罪一言(谏诤)者”。士大夫也以天下“安危治乱”为己任,积极议政,上书言事蔚为风气。包拯任监察御史时,曾弹劾包括宰相在内的多名朝中大员;后任开封府尹,善于断案,执法刚正不阿,对贪官嫉恶如仇。“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平民)时”。‎ ‎——摘编自漆侠主编《辽宋西夏金代通史》等 材料二 与包公有关的笔记、话本在宋代即开始流传。元代出现了《陈州粜米》等多种包公题材的杂剧。清代小说《三侠五义》、戏剧《铡美案》等深入人心。包拯遂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后世人称“包青天”。‎ ‎——摘编自徐忠民《包公叙事》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包拯勇于弹劾官员的原因。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包青天”在后世广为传颂的原因。‎ 历 史 答 案 ‎1-5: CCDDB 6-10:CCCAC 11-12:BC ‎ ‎13.(15分)‎ ‎(1)缺乏民主制度传统和实施的社会基础;经济发展缓慢,民生改善缓慢;长期的政治腐败,导致社会分化加剧;当权派长期执政,权威主义政治流行,选举不公。(9分,任答三点均可)‎ ‎(2)这是西方国家输出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和意识形态外交造成的结果;民主政治的实现受历史传统、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社会民众基础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强制推行必然给社会造成剧烈动荡;民主是人类持续、永恒的政治追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6分,任答两点均可)‎ ‎14.(15分)‎ ‎(1)威尔逊企图通过建立国际联盟,在政治上干预与控制战后世界局势, 参与瓜分世界的殖民地。因此实际上是美国在战后企图冲出美洲,争夺世界霸权的总纲领。(4分)‎ ‎《大西洋宪章》中对“所有国家”的强调,摒弃了意识形态的隔阂,有利于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共同抗击法西斯,维护世界和平。(4分)《大西洋宪章》公布之后签订的《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1分)‎ ‎(2)集体安全需要大国负责任的参与,需要建立彼此的互信;人类共同利益应高于国家、民族利益,要有世界眼光。(6分)‎ ‎15.(20分)‎ ‎(1)特点:传统科技的集大成;多总结,少创造。‎ ‎ 长期实验基础上的理性探讨;突破性的科学成果。‎ 背景:中国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发达;科举失利后的发愤之作。‎ ‎ 科学冲破了中世纪神学的束缚;近代科学研究方法形成;长期从事科学研究。(12分)‎ ‎(2)士大夫热衷于科举功名、轻视农业手工业活动;生产方式没有质的变化;文化专制。‎ 重视科学的社会氛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新方法。(8分)‎ ‎14.[答案] 示例1 经济交流之路:茶马古道和新航路都促进了经济交流。(2分)‎ ‎ 茶马古道促进了中原地区和边疆地区的经济交流,形成了持久互补互利的经济关系。‎ 交易的产品以土特产为主,贸易双方具有互补性;边境贸易、对内贸易共同发展;政府设置专门机构加以管理。在国内贸易和边境贸易发展的同时,边境城镇也随之兴起,促进了西南地区的经济开发与发展;互市也加强了民族融合,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保障物资供给,成为抗日战争中后期大西南后方主要的国际商业通道。(6分)‎ 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与联系,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4分)‎ 示例2 文明融合之路:茶马古道和新航路都推动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茶马古道的兴盛,促进了中原汉族和边疆藏族等少数民族的交流,成为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联系的纽带。加强汉藏等各族人民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在长期的交往中,藏文化、汉文化、佛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等各种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形成了兼容并尊、相互融合的多元文化格局。‎ 新航路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东西方的文明开始汇合交融,加速了人 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进程。‎ 示例3 开拓创新之路:茶马古道和新航路的开辟都体现了人类征服自然开拓创新的精神。‎ 茶马古道上的商旅不畏艰险开拓创新,走出了一条高原国际商道,体现出了超越自我的人文精神。‎ 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们勇于探险,用无畏的精神证实了地圆学说,冲击了神学世界观,彰显了人的伟大力量,促进了人文主义的传播和人们的思想解放。‎ ‎(以上为答题示例,学生可任选一个方面或其他角度来答题,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18.(1).(15分)‎ ‎(1)从现实需要出发;删繁就简;刑法与行政法规分离;突出伦理犯罪。(8分)‎ ‎(2)“独尊儒术”后儒家经典开始影响法律实施;东汉时儒家学者深入影响法律条文的解释;魏晋时期儒学理念法制化。(7分)‎ ‎(2).(15分)‎ ‎(1)区别:预备立宪期限缩短;调整预备立宪内容,增加设立内阁。‎ 原因:革命形势的发展;立宪派和部分官员的推动;清政府意图化解统治危机。(9分)‎ ‎(2)革命成为大势所趋;清廷借立宪维护统治;立宪派大失所望。(6分)‎ ‎(3).(15分)‎ ‎(1)联合国大会决议没有规定非核国家的责任,不能有效控制和武器扩散;有核国家增多。(5分)‎ ‎(2)原因:核武器危害巨大;世界反战反核和平运动的高涨;美、苏达成妥协;大多数国家达成共识;联合国的推定。‎ 作用:减少核武器扩散,降低爆发核战争的危险;有助于维护世界和平;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10分)‎ ‎(4).(15分)‎ ‎(1)皇帝较为开明,政治环境相对宽松;士大夫积极议政;包拯优秀的个人品质。(6分)‎ ‎(2)百姓对清廉公正官员的期待,“忠君”“爱民”等儒家思想的广泛影响;历代在原型基础上进行各种形式的艺术化塑造。(9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