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2018届二轮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全国)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物理】2018届二轮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全国)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考点解读 ‎1.实验原理 当偏角很小时,单摆做简谐运动,其运动周期为,它与偏角的大小及摆球的质量无关,由此得到。因此,只要测出摆长l和振动周期T,就可以求出当地重力加速度g的值。‎ ‎2.实验器材 带有铁夹的铁架台、中心有小孔的金属小球,不易伸长的细线(约‎1米)、秒表、毫米刻度尺和游标卡尺。‎ ‎3.实验步骤 ‎(1)让细线的一端穿过金属小球的小孔,然后打一个比小孔大一些的线结,做成单摆。‎ ‎(2)把细线的上端用铁夹固定在铁架台上,把铁架台放在实验桌边,使铁夹伸到桌面以外,让摆球自然下垂,在单摆平衡位置处作上标记,如实验原理图。‎ ‎(3)用毫米刻度尺量出摆线长度l′,用游标卡尺测出摆球的直径,即得出金属小球半径r,计算出摆长l=l′+r。‎ ‎(4)把单摆从平衡位置处拉开一个很小的角度(不超过5°),然后放开金属小球,让金属小球摆动,待摆动平稳后测出单摆完成30~5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计算出金属小球完成一次全振动所用时间,这个时间就是单摆的振动周期,即(N为全振动的次数),反复测3次,再算出周期。‎ ‎(5)根据单摆振动周期公式计算当地重力加速度。‎ ‎(6)改变摆长,重做几次实验,计算出每次实验的重力加速度值,求出它们的平均值,该平均值即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 ‎(7)将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值与当地重力加速度值相比较,分析产生误差的可能原因。‎ ‎4.注意事项 ‎(1)构成单摆的条件:细线的质量要小、弹性要小,选用体积小、密度大的小球,摆角不超过5°。‎ ‎(2)要使摆球在同一竖直面内摆动,不能形成圆锥摆,方法是将摆球拉到一定位置后由静止释放。‎ ‎(3)测周期的方法:①要从摆球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因为此处速度大、计时误差小,而最高点速度小、计时误差大。‎ ‎②要测多次全振动的时间来计算周期;如在摆球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且在数“零”的同时按下秒表,以后每当摆球从同一方向通过最低位置时计数1次。‎ ‎(4)本实验可以采用图象法来处理数据。即用纵轴表示摆长l,用横轴表示T2,将实验所得数据在坐标平面上标出,应该得到一条倾斜直线,直线的斜率。这是在众多的实验中经常采用的科学处理数据的重要办法。‎ ‎5.数据处理 处理数据有两种方法:(1)公式法:测出30次或50次全振动的时间t,利用求出周期;不改变摆长,反复测量三次,算出三次测得的周期的平均值,然后代入公式求重力加速度。‎ ‎(2)图象法:由单摆周期公式不难推出:,因此,分别测出一系列摆长l对应的周期T,作l–T2的图象,图象应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求出图线的斜率,即可求得重力加速度值。‎ ‎6.误差分析 ‎(1)系统误差的主要悬点不固定,球、线不符合要求,振动是圆锥摆而不是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的振动等。‎ ‎(2)偶然误差主要来自时间的测量上,因此,要从摆球通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不能多计或漏计振动次数。‎ 典型例题 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实验时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示数如图甲所示,该摆球的直径d= mm。‎ ‎(2)悬点到小球底部的长度l0,示数如图乙所示,l0= cm。‎ ‎(3)实验时用拉力传感器测得摆线的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然后使单摆保持静止,得到如图丁所示的F–t图象。那么:‎ ‎①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 (用题目中的物理量d、l0、t0表示)。‎ ‎②设摆球在最低点时Ep=0,已测得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单摆的周期用T表示,那么测得此单摆摆动时的机械能E的表达式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1)11.70 (2)100.25 (3)① ②BD ‎【详细解析】(1)由甲图可知,主尺上的读数是‎11 mm,游标尺上第14个刻度与主尺对齐,所以游标尺上的读数为14×‎0.05 mm=‎0.70 mm,所以该摆球的直径d=‎11.70 mm。‎ ‎(2)由乙图可知,悬点到小球底部的长度l0=‎100.25 cm。‎ ‎(3)平衡位置处拉力最大,最大位移处拉力最小。从图丙中看出单摆的周期为4t0。单摆摆长L=l0+d/2,单摆周期公式T=得,重力加速度g=。‎ ‎(4)由丁图可知,F3=mg,单摆在最低点时F1–mg=,根据周期公式变形得摆长l=‎ ‎,最低点的机械能E=,解得E=,所以B正确;单摆在最高点时F2=mgcos θ,最高点的机械能E=mgl(1–cos θ),解得E=,所以D正确。‎ 拓展练习 ‎1.某实验小组拟用甲图所示的装置研究滑块的运动。实验器材有:滑块、钩码、纸带、毫米刻度尺、带滑轮的木板、漏斗和细线组成的单摆(细线质量不计且不可伸长,装满有色液体后,漏斗和液体质量相差不大)等。实验前,在控制液体不漏的情况下,从漏斗某次经过最低点时开始计时,测得之后漏斗第100次经过最低点共用时100秒;实验中,让滑块在钩码作用下拖动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同时单摆垂直于纸带运动方向做微小振幅摆动,漏斗漏出的液体在纸带上留下的痕迹记录了漏斗在不同时刻的位置。‎ ‎(1)该单摆的周期是 s;‎ ‎(2)图乙是实验得到的有液体痕迹并进行了数据测量的纸带,根据纸带可求出滑块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_m/s2;(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 ‎(3)用该实验装置测量滑块加速度,对实验结果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 ‎【答案】(1)2 (2)0.10 (3)漏斗重心变化导致单摆有效摆长变化。从而改变单摆周期,影响加速度的测量值 ‎(3)漏斗重心变化导致单摆有效摆长变化。从而改变单摆周期,影响加速度的测量值。‎ ‎2.(1)两个同学分别利用清华大学和广东中山大学的物理实验室,各自在那里用先进的DIS系统较准确地探究了“单摆的周期T与摆长L的关系”,他们通过校园网交换实验数据,并由计算机绘制了T2~L图象,如图甲所示。在中山大学的同学所测实验结果对应的图线是__________(选填A或B)。‎ ‎(2)在清华大学做实验的同学还利用计算机绘制了a、b两个摆球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关于a、b两个摆球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A.a、b两个单摆的摆长相等 B.b摆的振幅比a摆小 C.a摆的机械能比b摆大 D.在t=1 s时有正向最大加速度的是a摆 ‎【答案】(1)A (2)D ‎(2)由图知,两摆周期不同,故摆长不同,所以A错误;b摆的振幅比a摆大,故B错误;因不知摆球质量的大小,故不能确定机械能的大小,所以C错误;在t=1 s时a摆在负的最大位移处,有正向最大加速度,b摆在平衡位置,所以D正确。‎ 练习 ‎1.在“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的实验中:‎ ‎(1)需要测量悬线长度,现用最小分度为‎1 mm的米尺测量,图中箭头所指位置是拉直的悬线两端在米尺上相对应的位置,测得悬线长度为 mm。‎ ‎3‎ ‎0‎ ‎2‎ ‎1‎ ‎4‎ ‎98‎ ‎97‎ ‎96‎ ‎99‎ ‎(2)一组同学测得不同摆长l单摆对应的周期T,将数据填入表格中,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以T为纵轴,l为横轴,作出做简谐运动的单摆的T–l图象。根据作出的图象,能够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 A.单摆周期T与摆长l成正比 B.单摆周期T与摆长l成反比 C.单摆周期T与摆长l的二次方根成正比 D.单摆摆长l越长,周期T越大 ‎(3)另一组同学进一步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讨论时有同学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其中对提高测量结果精确度有利的是 。‎ A.适当加长摆线 B.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摆球,选用体积较大的 C.单摆偏离平衡位置的角度不能太大 D.当单摆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经过一次全振动后停止计时,用此时间间隔作为单摆振动的周期 ‎2.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时,先测得摆线长为‎101.00 cm,摆球直径为‎2.00 cm,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50次所用的时间为101.5 s,则 ‎(1)他测得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__m/s2。(π2=9.86)‎ ‎(2)他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A.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 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C.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 D.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数为50次 ‎(3)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实验中可改变几次摆线长l并测出相应的周期T,从而得出一组对应的l与T的数据,再以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并求得该直线的斜率k。则重力加速度g=________。(用k表示)‎ 答案 ‎1.(1)987.0 (2)D (3)AC ‎(3)加大摆长可以减小测量摆长的相对误差,选项A正确;选用体积小质量大的小球可减小空气的相对阻力,选项B错误;单摆偏离平衡位置的角度不能太大,否则就不是简谐振动,选项C正确;经过一次全振动后停止计时,这样会增加测量周期的误差,因至少测量30~50次全振动的时间计算周期,选项D错误;故选AC。‎ ‎2.(1)9.76 (2)B (3)‎ ‎【解析】(1)单摆的摆长L=l+r=‎101.00 cm+×‎2.00 cm=‎102.00 cm=‎1.02 m,单摆的周期;由单摆的周期公式得,,代入解得,g=‎9.76 m/s2。‎ ‎(2)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摆长偏大,根据可知,测得的g应偏大,故A错误;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测得的单摆周期变大,根据可知,测得的g应偏小,故B正确;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测得的单摆周期变小,根据可知测得的g应偏大,故C错误;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计为50次,根据求出的周期变小,g偏大,故D错误。故选B。‎ ‎(3)根据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可知,T2–l图线斜率,则。‎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