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河北省保定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河北省保定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河北省保定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短周期是第一、二、三、四周期 B. 元素周期表有18个族 C. 第ⅠA族的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 D. 元素周期表含元素最多的族是第ⅢB族 ‎【答案】D ‎【解析】‎ ‎【详解】A. 短周期是指第一周期、第二周期、第三周期等3个周期,选项A不正确;‎ B. 元素周期表有18列,但是只分为16个族,选项B不正确;‎ C. 第ⅠA族的元素除H元素外全部是金属元素,选项C不正确;‎ D. 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分别都有15种,它们都在第ⅢB族,所以元素周期表含元素最多的族是第ⅢB族,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2.锂(Li)是世界上最轻的金属,它属于碱金属的一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碱金属单质在氧气中燃烧,都生成过氧化物 B. Li是碱金属原子中半径最小的原子 C. Li、Na、K、Rb+ 的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 D. Na+ 比Li多一个电子层 ‎【答案】B ‎【解析】‎ ‎【详解】A. 碱金属单质在氧气中燃烧,并非都能生成过氧化物,如锂只生成氧化锂,选项A不正确;‎ B. Li是碱金属原子中半径最小的原子,选项B正确;‎ C. Li、Na、K、的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Rb+最外层是8个电子,选项C不正确;‎ D. Na+ 和Li的电子层数相同,都有2个电子层,选项D不正确。‎ 答案选B。‎ ‎3.下列有关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溴单质与H2的反应比碘单质与H2的反应更剧烈 B. 碱金属元素中,锂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的能力最弱;卤素中,氟原子得电子的能力最强 C. 钾与水的反应比钠与水的反应更剧烈 D. 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熔沸点都逐渐降低 ‎【答案】D ‎【解析】‎ ‎【详解】A.同一主族元素,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降低,和氢气的化合越来越难,所以溴单质与H2的反应比碘单质与H2的反应更剧烈,正确,A不符合题意;‎ B.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所以碱金属元素中,锂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的能力最弱,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所以卤素中,氟原子得电子的能力最强,正确,B不符合题意;‎ C.碱金属元素从上到下单质的金属性逐渐增强,和水的反应越来越剧烈,即钾与水的反应比钠与水的反应更剧烈,正确,C不符合题意;‎ D.碱金属单质是金属晶体,从上到下原子半径增大金属键减弱,熔沸点降低;卤素单质是分子晶体,从上到下相对分子质量增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熔沸点增大,错误,D符合题意。 答案选D。‎ ‎4.下列关于卤素(用X表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卤素单质的颜色从F2→I2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逐渐加深 B. HX都极易溶于水,HX热稳定性随X的核电荷数增加而增强 C. 卤素单质与水反应均可用X2+H2O⇌HXO+HX表示 D. X‾离子的还原性依次为:F‾n,对下列叙述的判断正确的是( )‎ ‎①a-b=n-m ‎ ‎②元素的原子序数a>b>c>d ‎③元素非金属性Z>R ‎ ‎④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X>Y A. 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 ‎【答案】C ‎【解析】‎ ‎【分析】四种短周期元素的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核外电子总数相等,则a-m=b-n=c+n=d+m,若m>n,故原子序数大小顺序是:a>b>c>d,根据阴阳离子可知,X、Y为金属元素,Z、R为非金属元素,且X、Y位于Z和R的下一周期,在同一周期元素中,元素的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强,元素的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强。‎ ‎【详解】四种短周期元素的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核外电子总数相等,则a−m=b−n=c+n=d+m,若m>n,故原子序数大小顺序是a>b>c>d,结合离子所得电荷可知,X、Y为金属元素,Z、R为非金属元素,且X、Y位于Z和R的下一周期,①离子aXm+、bYn+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离子核外具有的相同的电子数,即a−m=b−n,则a−b=m−n,①正确;‎ ‎②由题意可知,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根据阴前阳后,X、Y在下一周期,Z、R在上一周期,若m>n,则Y在X的前面,R在Z的前面,所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a>b>c>d,②正确;‎ ‎③Z、R为同一周期非金属元素,在同一周期从左向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则非金属性:Z>R,③正确;‎ ‎④四种主族元素中X、Y为下一周期的金属元素,且元素的原子序数a>b,在同一周期元素的金属性从左向右在减弱,即金属性Y>X,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Y>X,④错误;‎ 答案选C。‎ ‎8.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的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量变引起质变 B.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 C. 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D. 元素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的变化而引起元素的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来解答。‎ ‎【详解】A、因结构决定性质,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与元素性质的变化没有必然的联系,选项A错误;‎ B、因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属于元素的性质,则不能解释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选项B错误;‎ C、因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则引起元素的性质的周期性变化,选项C正确;‎ D、因元素的化合价属于元素的性质,则不能解释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9.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 A. HClO4、H2SO4、H3PO4的酸性依次增强 B. 钠、镁、铝的还原性依次减弱 C. HCl、HBr、HI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D. P、S、Cl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A. Cl、S、P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故HClO4、H2SO4、H3PO4的酸性依次减弱,选项A不正确;‎ B. 钠、镁、铝的金属性依次减弱,故其单质的还原性依次减弱,选项B正确; ‎ C. Cl、Br、I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故HCl、HBr、HI的稳定性依次减弱,选项C不正确;‎ D. P、S、Cl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选项D不正确。‎ 答案选B。‎ ‎10.短周期元素X、Y、Z、W、Q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表所示,其中W的气态氢化物摩尔质量为‎34 g/mol,Y的最低价氢化物为非电解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X Y Z W Q A. X的最低价氢化物水溶液显酸性 B. Q单质能溶于水,且水溶液须用棕色细口瓶盛装 C. Na与Y能形成化合物Na2Y2,且与水反应后溶液呈碱性 D. 阴离子还原性:W>Q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短周期元素X、Y、Z、W、Q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X和Y同周期相邻,Y和W同主族相邻,Z、W和Q同周期,其中W的气态氢化物摩尔质量为‎34 g/mol,Y的最低价氢化物为非电解质,则Y为N元素、W为P元素,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可推断X为C、Z为Al、Q为S。‎ A. C的最低价氢化物是非电解质,其难溶于水、水溶液显中性,选项A不正确;‎ B. S的单质不溶于水,选项B不正确;‎ C. Na与N能形成化合物Na3N,不能形成Na2N2, 选项C不正确;‎ D. 阴离子还原性P3->S2-,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1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同一主族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B. 短周期元素形成简单离子后,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C. 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 D. 同一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不可能既表现酸性又表现碱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A. 同一主族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但不会完全相同,选项A不正确;‎ B. 短周期元素形成简单离子后,最外层多数可以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但是也有达不到的,如H+、Li+,选项B不正确;‎ C. 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其最外层电子数,也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选项C正确;‎ D. 同一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有可能既表现酸性又表现碱性,如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选项D不正确。‎ 答案选C。‎ ‎12.应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列推断,其中正确的组合是( )‎ ‎①第ⅡA族单质的熔点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降低 ‎②砹(At)是第VIIA族,其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HCl ‎③硒(S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硫酸弱 ‎④第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溶于水后,水溶液均为酸性 ‎⑤铊(Tl)与铝同主族,其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⑥第三周期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其碱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弱 A. ①③④ B. ②④⑥ C. ③④⑤ D. ①③⑥‎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第ⅡA族元素全是金属,其单质的熔点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降低,①正确;②砹(At)是第VIIA族,其非金属性比Cl弱,故其氢化物的稳定性小于HCl,②不正确;③硒(Se)的非金属性比硫弱,故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硫酸弱,③正确;④第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有不溶于水的,如甲烷;也有溶于水后,水溶液呈碱性的,如氨气,④不正确;⑤铝位于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附近,其既有一定金属性又有一定的非金属性,其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铊(Tl)与铝同主族,其金属性强于铝,故其单质能与盐酸反应,但是铊距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较远,故其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⑤不正确;⑥第三周期金属元素的金属性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弱,其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弱,⑥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的组合是①③⑥;‎ 答案选D。‎ ‎13.下列物质中,含有离子键的是( )‎ A. Br2 B. CO‎2 ‎C. HNO3 D. NH4Cl ‎【答案】D ‎【解析】‎ ‎【详解】A. Br2分子中只有共价键,选项A错误;‎ B. CO2是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只有共价键,选项B错误;‎ C. HNO3是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只有共价键,选项C错误; ‎ D. NH4Cl是离子化合物,铵根与氯离子之间形成离子键,铵根内部只有共价键,故NH4Cl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14.下列每组中各物质内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一组是( )‎ A. Na2O2、KOH、Na2SO4 B. MgO、Na2SO4、NH4HCO3‎ C. NaOH、H2SO4、(NH4)2SO4 D. HCl、Al2O3、MgCl2‎ ‎【答案】A ‎【解析】‎ ‎【详解】A、Na2O2、KOH、Na2SO4都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正确;‎ B、MgO只有离子键,错误;‎ C、H2SO4只有共价键,错误;‎ D、氯化氢只有共价键,Al2O3、MgCl2只有离子键,错误;‎ 答案选A。‎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O2分子间存在着非极性共价键 ‎ B. SO2和H2O反应的产物是离子化合物 C. CO2分子内存在着极性共价键 ‎ D. 盐酸中含有H+ 和Cl‾,故HCl是离子化合物 ‎【答案】C ‎【解析】‎ ‎【详解】A. O2分子内存在着非极性共价键,分子间只有范德华力,A不正确;‎ B. SO2和H2O反应的产物亚硫酸是共价化合物,B不正确;‎ C. CO2分子内有碳氧双键,故其存在着极性共价键,C正确;‎ D. HCl晶体中只有分子没有离子,故其为共价化合物,D不正确;‎ 本题选C。‎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凡是有化学键断裂的过程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B. 分子中一定含有共价键 C. 仅由非金属元素不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D. 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 ‎【答案】D ‎【解析】‎ ‎【详解】A. 有化学键断裂的过程不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如离子晶体熔化时其离子键断裂,只发生了物理变化,选项A不正确;‎ B. 分子中不一定含有共价键,如稀有气体分子中无共价键,选项B不正确;‎ C. 仅由非金属元素也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铵是离子化合物,选项C不正确;‎ D. 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如氯化铵中的铵根内有共价键,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17.下列每组物质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相同的是( )‎ A. NaCl、HCl、H2O、NaOH B. Cl2、Na2S、HCl、SO2‎ C HBr、CO2、H2O、CS2‎ D. Na2O2、H2O2、H2O、O3‎ ‎【答案】C ‎【解析】‎ ‎【分析】一般来说,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之间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第IA族、第IIA族和第VIA族、第VIIA族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 ‎【详解】A.氯化钠中只存在离子键,H2O、HCl中只存在共价键,氢氧化钠中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氧原子和氢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选项A不符合题意;‎ B.Cl2、HCl、SO2中只存在共价键,Na2S中钠离子和硫离子之间只存在离子键,选项B不符合题意;‎ C.HBr、CO2、H2O、CS2中只存在共价键,选项C符合题意;‎ D.H2O2、H2O、O3中只存在共价键,过氧化钠中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氧原子和氧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选项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18.三硫化四磷用于制造火柴即火柴盒摩擦面,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三硫化四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物质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3‎ B. ‎22 g P4S3含硫原子数目约为1.806×1023‎ C. 该物质分子结构中S、P最外层电子数均不为8‎ D. 该物质分子中全是极性共价键 ‎【答案】B ‎【解析】‎ ‎【详解】A. 该物质中硫的化合价为-2,磷元素的平均化合价为+1.5价(1个+3价、3个+1价),选项A不正确;‎ B. ‎22 g P4S3的物质的量为0.1mol,其中含0.3mol S ,故含硫原子数目约为1.806×1023,选项B正确;‎ C. 该物质分子结构中S、P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选项C不正确;‎ D. 该物质分子中有3个P—P键是非极性共价键,选项D不正确。‎ 答案选B。‎ ‎19.下列有关能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化石能源物质内部贮存着大量的能量 B. 植物的光合作用使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C. 燃料燃烧时只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D. 由石墨制金刚石是吸热反应,故石墨能量比金刚石能量低 ‎【答案】C ‎【解析】‎ ‎【详解】A.化石能源物质内部贮存着大量的能量 ,常用作燃料,选项A正确;‎ B.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利用太阳能把二氧化碳、水,合成糖类,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选项B正确;‎ C.燃料燃烧时不只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还转化为光能等,选项C不正确;‎ D.由反应物能量低于生成物能量,反应表现为吸热。石墨制金刚石是吸热反应,故石墨能量比金刚石能量低,选项D正确;‎ 答案选C。‎ ‎20.氢气和氟气混合在黑暗处即可发生爆炸而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在反应过程中,断裂1molH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断裂1molF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形成1molHF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 Q1+ Q2<2Q3 B. Q1+ Q2>2Q‎3 ‎ C. Q1+ Q2<Q3 D. Q1+ Q2>Q3‎ ‎【答案】A ‎【解析】‎ ‎【详解】断裂1molH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则H-H键能为Q1kJ/mol,断裂1molF2‎ 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则F-F键能为Q2kJ/mol,形成1molHF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则H-F键能为Q3kJ/mol,对于H2(g)+F2(g)=2HF(g)反应热△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Q1kJ/mol+Q2kJ/mol-2Q3kJ/mol=(Q1+Q2-2Q3)kJ/mol。‎ 由于氢气和氟气混合在黑暗处即可发生爆炸而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反应热△H<0,即(Q1+Q2-2Q3)<0,所以Q1+Q2<2Q3,‎ 答案选A。‎ ‎21. 下列反应中,即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 A. Ba(OH)2.8H2O与NH4Cl反应 B. 灼热的炭与CO2反应 C. 铝与稀盐酸 D. H2与O2的燃烧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A.Ba(OH)2·8H2O与NH4Cl反应,该反应是吸热反应,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B.灼热的炭与CO2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又是吸热反应;‎ C.铝与稀盐酸是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又是放热反应;‎ D.H2与O2的燃烧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又是放热反应;‎ 本题选B。‎ ‎22.下列中和反应中放出热量最多的是( )‎ A. 50 mL 0.3mol/L的硫酸和50mL 0.6mol/L的NaOH溶液相混合 B. 80 mL 0.3mol/L的盐酸和80 mL 0.3 mol/L的NaOH溶液相混合 C. 80 mL 0.3mol/L的硫酸和80mL 0.3mol/L的NaOH溶液相混合 D. 100 mL 0.3mol/L的盐酸和50 mL 0.3 mol/L的NaOH溶液相混合 ‎【答案】A ‎【解析】‎ ‎【详解】强酸和强碱在稀溶液中发生中和反应,其放出的热量和生成的水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A. 50 mL 0.3mol/L硫酸和50mL 0.6mol/L的NaOH溶液相混合,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03mol水;‎ B. 80 mL 0.3mol/L的盐酸和80 mL 0.3 mol/L的NaOH溶液相混合,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024mol水;‎ C. 80 mL 0.3mol/L的硫酸和80mL 0.3mol/L的NaOH溶液相混合,硫酸过量,NaOH完全反应,生成0.024mol水;‎ D. 100 mL 0.3mol/L的盐酸和50 mL 0.3 mol/L的NaOH溶液相混合,盐酸过量,NaOH完全反应,生成0.015mol水。‎ 综上所述,A中生成的水最多,放出的热量最多。‎ 答案选A。‎ ‎23.SF6 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有S─F键。已知:1 mol S(s)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量280 kJ,断裂1 mol F─F 、S─F键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160 kJ、330 kJ。则1 mol 固体硫单质参加:S(s)+‎3F2(g)=SF6(g)反应,完全生成SF6(g)的热效应为( )‎ A. 吸收430 kJ B. 释放450 kJ C. 释放1220 kJ D. 释放1780 kJ ‎【答案】C ‎【解析】‎ ‎【详解】1 mol S(s)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量280 kJ,断裂1 mol F─F 、S─F键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160 kJ、330 kJ。则1 mol 固体硫单质参加:S(s)+‎3F2(g)=SF6(g)反应,完全生成SF6(g)的热效应为280 kJ +(160 kJ)-(330 kJ)1220 kJ,故释放1220 kJ热量;‎ 答案选C。‎ ‎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凡经加热而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B. C(石墨,s) == C(金刚石,s),反应中既没有电子的得失也没有能量的变化 C. 干冰升华时,二氧化碳分子中的共价键不发生断裂 D. 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A. 经加热而发生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反应是否吸热与反应条件无关,选项A不正确;‎ B. C(石墨,s) == C(金刚石,s),反应中没有电子的得失,但是有能量的变化,既不放热也不吸热的化学反应是不存在的,选项B不正确;‎ C. 干冰升华时,只发生了物理变化,改变是分子间的距离,二氧化碳分子中的共价键不发生断裂,选项C正确;‎ D. 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如水蒸气变为液态水要放出热量,选项D不正确。‎ 答案选C。‎ ‎25. 下图是锌、铜和稀硫酸形成的原电池,某实验兴趣小组同学做完实验后,在读书卡片上记录如下:‎ 卡片上的描述合理的是(  )‎ A. 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①⑤⑥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锌比铜活泼,锌作负极,铜作正极,故错误;‎ ‎②根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即向铜电极移动,故错误;‎ ‎③电子从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即从锌电极经外电路流向铜极,故正确;‎ ‎④正极上发生2H++2e-=H2↑,故正确;‎ ‎⑤根据④的分析,通过1mol电子,产生0.5mol氢气,故正确;‎ ‎⑥锌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故错误;‎ 综上所述,选项B正确。‎ ‎26.如图所示装置,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同时A极逐渐变粗,B极逐渐变细,C为电解质溶液,则A、B、C应是下列各组中的(  )‎ A. A是Zn,B是Cu,C为稀硫酸 B. A是Cu,B是Zn,C为稀硫酸 C. A是Fe,B是Ag,C为稀AgNO3溶液 D. A是Ag,B是Fe,C为稀AgNO3溶液 ‎【答案】D ‎【解析】‎ ‎【分析】利用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A电极逐渐变粗,说明阳离子在A电极上得到电子,转化成单质,即A电极为正极,B电极逐渐变细,说明电极B失去电子,转化成离子,即B电极为负极,然后逐步分析;‎ ‎【详解】A电极逐渐变粗,A电极为正极,B电极逐渐变细,B电极为负极,‎ A、Zn比Cu活泼,因此Zn为负极,Cu为正极,A电极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A电极逐渐变细,B电极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H+2e-=H2↑,B电极质量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 B、根据A选项分析,A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H++2e-=H2↑,A电极质量不变,B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B电极质量减小,故B不符合题意;‎ C、Fe比Ag活泼,Fe为负极,即A电极上发生Fe-2e-=Fe2+,电极质量减少,B电极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Ag++e-=Ag,电极质量增大,故C不符合题意;‎ D、根据选项C分析,A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Ag++e-=Ag,电极质量增大,B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电极质量减小,故D符合题意。‎ ‎27.把A、B、C、D四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若A、B 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D上产生大量气泡;A、C相连时,电流由C经导线流向A;B、D相连时,电子由D经导线流向B,则此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 A>B>C>D B. A >C >D>B C. C>A>B>D D. B>A>C>D ‎【答案】B ‎【解析】‎ ‎【详解】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为负极;则金属活动性A>B;C、D相连时,D上产生大量气泡;则金属活动性:C>D;A、C相连时,电流由C经导线流向A;则金属活动性:A>C;B、D相连时,H+在溶液中流向B,即B是正极,则金属活动性:D>B,所以此4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C>D>B,答案是B。‎ ‎28.如图为某课外小组自制的氢氧燃料电池,a、b均为石墨。‎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a电极是负极,该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 总反应方程式为2H2 + O2 = 2H2O C. b极反应是O2 + 4H+ + 4e‾ = 4H2O D. 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绿色能源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氢氧燃料电池中通入氢气的电极为负极、通入氧气的电极为正极。A. a电极是负极,该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选项A正确;‎ B. 总反应方程式为2H2 + O2 = 2H2O,选项B正确;‎ C. b极反应是O2 +2H2O + 4e‾ = 4OH‾,选项C不正确;‎ D. 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绿色能源,选项D正确。‎ 答案选C。‎ ‎29.下列有关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手机上用的锂离子电池属于二次电池 B. 锌锰干电池中,锌电极是负极 C. 氢氧燃料电池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 铜锌原电池工作时,电子沿外电路从铜电极流向锌电极 ‎【答案】D ‎【解析】‎ ‎【详解】A. 手机上用的锂离子电池既能放电又能充电,故其属于二次电池,A正确;‎ B. 锌锰干电池中,碳棒是正极、锌电极是负极,B正确;‎ C. 氢氧燃料电池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正确;‎ D. 铜锌原电池工作时,锌为负极,铜为正极,电子沿外电路从锌电极流向铜电极,D不正确;‎ 本题选D。‎ ‎30.纽扣电池可作计算器、电子表等的电源。有一种纽扣电池,其电极分别为Zn和Ag2O,用KOH溶液作电解质溶液,电池的总反应为Zn+Ag2O===2Ag+ZnO。关于该电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正极的电极反应为Ag2O+2e-+H2O===2Ag+2OH-‎ B. Zn极发生氧化反应,Ag2O极发生还原反应 C. 使用时电子由Zn极经外电路流向Ag2O极,Zn是负极 D. 使用时溶液中电流的方向是由Ag2O极流向Zn极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题意知,纽扣电池的总反应为Zn+Ag2O=2Ag+ZnO,故Zn为负极、Ag2O为正极。‎ A. 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Ag2O+2e‾+H2O=2Ag+2OH‾,A正确;‎ B. Zn极发生氧化反应,Ag2O极发生还原反应,B正确;‎ C. 使用时Zn是负极,电子由Zn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C正确;‎ D. 溶液中是由离子导电的,溶液不能传递电流或电子,D不正确;‎ 本题选D。‎ 二、填空题 ‎31.现有下列短周期元素的数据(已知Be的原子半径为0.089nm):‎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原子半径 ‎(nm)‎ ‎0.074‎ ‎0.160‎ ‎0.152‎ ‎0.110‎ ‎0.099‎ ‎0.186‎ ‎0.075‎ ‎0.082‎ 最高正化合价 ‎+2‎ ‎+1‎ ‎+5‎ ‎+7‎ ‎+1‎ ‎+5‎ ‎+3‎ 最低负化合价 ‎−2‎ ‎−3‎ ‎−1‎ ‎−3‎ ‎(1)⑧号元素的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上述元素处于同一主族的有___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上表中某两种元素形成的共价化合物中,每个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的稳定结构,写出其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种)。‎ ‎(3)元素①和⑥能形成两种化合物,写出其中较稳定的化合物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含锂材料在社会中广泛应用,如各种储氢材料(Li2NH等)、便携式电源材料(LiCoO2等)。根据下列要求回答问题:‎ 和作核反应堆最佳热载体,和用作高温堆减速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和互为同位素B.和属于同种核素 C.和的化学性质不同D.和是同种物质 ‎【答案】(1). 第二周期第ⅢA族 (2). Li、Na;N、P (3). (4). 2Na2O2+2H2O=4Na++4OH‾+O2↑ (5). AD ‎【解析】‎ ‎【分析】元素①最低负价为-2价,且半径比Be原子小,则为O元素;元素②最高正价为+2价,应为第IIA族元素,半径比Be大,所以为Mg元素;③和⑥最高正价均为+1价,为第IA族元素,⑥的半径大于③,则③为Li,⑥为Na元素;④和⑦均为第ⅤA族元素,④半径较大,则④为P,⑦为N;⑤为Cl;⑧的最高正价为+3价,应为第IIIA族元素,其半径比Be小,则为B。‎ ‎【详解】(1)⑧号元素为B,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第ⅢA族;上述元素处于同一主族的有Li、Na和N、P;‎ ‎(2)上表中某两种元素形成的共价化合物中,每个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的稳定结构的有PCl3,其电子式为(或NCl3、Cl2O等);‎ ‎(3)元素①和⑥能形成两种化合物:Na2O和Na2O2‎ ‎,其中较稳定的化合物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4OH‾+O2↑;‎ ‎(4)A.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为同位素,则和互为同位素,A正确;‎ B.和中子数分别为3、4,属于不同核素,B错误;‎ C.和都是由氢元素和锂元素组成的相同化合物,化学性质相同,C错误;‎ D.和是由氢元素和锂元素组成的同种物质,D正确;‎ 综上正确的为AD。‎ ‎32.现有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已知A、B、C、D四种元素的核内质子数之和为56,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1 mol E的单质可与足量酸反应,能产生‎33.6 L H2(在标准状况下);E的阳离子与A的阴离子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 A B C D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元素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_,E____________‎ ‎(2)C的简单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 ‎(3)B单质在A单质中燃烧,反应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4)A与E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它的性质决定了它在物质的分类中应属于__________________‎ ‎(5)向D与E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中滴入烧碱溶液至过量,此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氧 (2). 磷 (3). 铝 (4). (5). 剧烈燃烧,有大量白烟 (6). P2O5 (7). Al2O3 (8). 两性氧化物 (9). 先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白色沉淀溶解 (10). AlCl3 + 3NaOH == Al(OH)3↓ + 3NaCl,Al(OH)3 + NaOH == NaAlO2 + 2H2O ‎【解析】‎ ‎【详解】现有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设C的原子序数为x,根据4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A、B、D的原子序数分别为x-8、x-1、x+1,因为A、B、C、D四种元素的核内质子数之和为56,则有4x-8=56,x=16,所以A、B、C、D分别为O、P、S、Cl。1 mol E的单质可与足量酸反应,能产生‎33.6 L H2(在标准状况下),氢气的物质的量为1.5mol,则电子转移3mol,E为第IIIA族元素,E的阳离子与O元素的阴离子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E为Al元素。‎ ‎(1)A、B、E的元素名称分别为氧、磷、铝;‎ ‎(2)C的简单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3)磷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现象是:剧烈燃烧,有大量白烟,生成物的化学式为P2O5;‎ ‎(4)O与Al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2O3,氧化铝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这决定了它在物质的分类中属于两性氧化物;‎ ‎(5)向氯化铝水溶液中滴入烧碱溶液至过量,此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先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白色沉淀溶解,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为AlCl3 + 3NaOH == Al(OH)3↓ + 3NaCl、Al(OH)3 + NaOH == NaAlO2 + 2H2O。‎ ‎33.(1)已知2H→H2放出437.6 kJ的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 氢气分子内每个氢原子都达到稳定结构 ‎ B. 氢气分子的能量比两个氢原子的能量低 ‎ C. 1 mol H2 离解成 2 mol H 要放出437.6 kJ热量 ‎ D. 氢原子比氢气分子稳定 ‎(2)已知原电池的总反应式:Cu + 2FeCl3 = CuCl2 + 2FeCl2,请写出电极反应方程式:‎ 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所示,在锥形瓶放置装有水的小试管,往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①烧碱固体 ②浓硫酸 ③硝酸铵固体④NaCl固体,其中能使a端液面高于b端液面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4)科学家最近研制出利用太阳能产生激光,并在二氧化钛(TiO2)表面作用使海水分解得到氢气新技术2H2O2H2↑+O2↑。制得的氢气可用于制作燃料电池.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分解海水时,实现了光能转化为______能;生成的氢气用于制作燃料电池时,实现了化学能转化为______能;分解海水的反应属于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②某种氢氧燃料电池是用固体金属氧化物陶瓷作电解质,A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H2 + 2O2‾−4e‾=2H2O,则A极是电池的______极,电子从该极______(填“流入”或“流出”),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A B (2). Cu – 2e‾ = Cu2+ (3). 2Fe3+ + 2e‾ = 2Fe2+ (4). ③ (5). 化学 (6). 电 (7). 吸热 (8). 负极 (9). 流出 (10). O2 +4e‾ =2O2‾‎ ‎【解析】‎ ‎【详解】(1)已知2H→H2放出437.6 kJ的热量,‎ A. 氢气分子内有一对共用电子对,每个氢原子都达到He的稳定结构,选项A正确; ‎ B. 由氢原子变为氢气分子释放能量 ,所以氢气分子的能量比两个氢原子的能量低,选项B正确; ‎ C. 1 mol H2 离解成 2 mol H 要消耗437.6 kJ热量,选项C不正确;‎ D. 能量越低越稳定,故氢气分子比氢原子稳定,选项D不正确。‎ 答案选AB;‎ ‎(2)由原电池的总反应式Cu + 2FeCl3 = CuCl2 + 2FeCl2,可知Cu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Fe3+在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负极电极反应式为Cu – 2e‾ = Cu2+,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Fe3+ + 2e‾ = 2Fe2+ ;‎ ‎(3)由图可知,若向小试管中加入烧碱或浓硫酸,因其溶于水放热,锥形瓶中气体膨胀、气压变大,能使a端液面低于b端液面;若向小试管中加入硝酸铵,因其溶于水吸热,锥形瓶中气压变小,能使a端液面高于b端液面。综上所述,能使a端液面高于b端液面的是③;‎ ‎(4)①利用太阳能产生激光分解海水时,实现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生成的氢气用于制作燃料电池时,化学能又转化为电能;分解海水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 ‎②某种氢氧燃料电池是用固体金属氧化物陶瓷作电解质,A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H2 + 2O2‾−4e‾=2H2O,该反应为氧化反应,则A极是电池的负极,电子从该极流出,B极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2 +4e‾ =2O2‾。‎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