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说明:‎ ‎1.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卷Ⅰ答案点击智学网上对应选项,将卷Ⅱ答案写在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拍照上传至智学网,一题一张。‎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K-39 Fe-56 Cu-64 Zn-65‎ 卷Ⅰ(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正确。)‎ ‎1.《天工开物》中记载:贱者桓裋、枲裳,冬以御寒,夏以蔽体,以自别于禽兽。是故其质则造物之所具也。属草木者为枲、麻、苘、葛,属禽兽与昆虫者裘褐、丝绵。各载其半,而裳服充焉矣。文中的“枲、麻、苘、葛”和“裘褐、丝绵”分别属于( )‎ A. 纤维素、油脂 B. 糖类、油脂 C. 纤维素、蛋白质 D. 糖类、蛋白质 ‎【答案】C ‎【解析】‎ ‎【详解】“枲、麻、苘、葛”是植物纤维,属于纤维素;裘褐由动物毛皮制造、丝绵成分是蚕丝,动物的毛皮和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C正确,故答案为C。‎ ‎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 B. 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 C. 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 D. 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体积分数)为95%‎ ‎【答案】D ‎【解析】‎ ‎【详解】A.蚕丝含有蛋白质,灼烧时具有烧焦的羽毛气味,为蛋白质的特有性质,可用于鉴别蚕丝和人造纤维,故A正确;‎ 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生成苯并芘等稠环芳香烃物质,可致癌,故B正确;‎ C.加热可导致蛋白质变性,则一般高温可杀菌,故C正确;‎ 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75%,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3.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 结论 A 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最终变为无色透明 生成的1,2-二溴乙烷无色、可溶于四氯化碳 B 乙醇和浓硫酸‎170℃‎条件下反应,将生成的气体直接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褪色 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了乙烯 C 用乙酸浸泡水壶中的水垢,可将其清除 乙酸的酸性小于碳酸的酸性 D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 生成的一氯甲烷具有酸性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溶液最终变为无色透明,故A正确;‎ B.乙醇和浓硫酸‎170℃‎条件下反应,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的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褪色,但挥发的乙醇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褪色,未除去乙醇,则无法判断发生乙醇发生了消去反应,故B错误;‎ C.用乙酸浸泡水壶中的水垢,可将其清除,说明醋酸可与碳酸钙等反应,从强酸制备弱酸的角度判断,乙酸的酸性大于碳酸,故C错误;‎ D.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的气体有一氯甲烷和氯化氢,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的气体为氯化氢,一氯甲烷为非电解质,不能电离,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为丁达尔效应 B. 标准状况下,‎22.4L氮气、CO和乙烯的混合气的质量为‎28g C.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若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则该溶液的浓度偏小 D. 有单质参加或单质生成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A.胶体是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分散系,其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而不是丁达尔效应,故A错误;‎ B.氮气、CO和乙烯的摩尔质量均为‎28g/mol,标准状况下,‎22.4L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1mol氮气、CO和乙烯的混合气的质量为‎28g,故B正确;‎ C.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若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小,则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大,故C错误;‎ D.有单质参加或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为氧化还原反应,如3O22O3,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第四周期最外层电子数是1的元素有2个 B. Fe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44s2‎ C. 卤化氢的沸点由低到高的顺序为HFN>H ‎【答案】D ‎【解析】‎ ‎【详解】A.第四周期最外层电子数是1的元素有K、Cr、Cu共3个,故A错误;‎ B.Fe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6,故B错误;‎ C.卤化氢随核电荷数的递增,分子间范德华力增大,沸点呈增大的趋势,但HF分子间存在氢键,则卤化氢的沸点由低到高的顺序为HClN>H,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金属铁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有26种 B. 金刚石晶胞中原子的体积占晶胞体积的百分率表达式为π×100%‎ C. 从原子轨道重叠方式考虑,氮气分子中的共价键类型有σ键和π键 D. HCN分子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形 ‎【答案】B ‎【解析】‎ ‎【详解】A.基态Fe原子核外有26个电子,则有26种运动状态,故A正确;‎ B.碳原子与周围4个相邻的碳原子形成正四面体,顶点碳原子与正四面体中心碳原子连线处于体对角线上,且二者距离等于体对角线长度的,而体对角线长度等于晶胞棱长的倍,若晶胞参数为a pm,则碳原子半径=a pm××=pm,晶胞中碳原子数目=4+8×+6×=8,晶胞中碳原子总体积=8×π()3,晶胞体积为a3,碳原子在晶胞中的空间占有率=×100%=×100%,故B错误;‎ C.N2分子中存在氮氮叁键,其中含有1个σ键和2个π键,故C正确;‎ D.HCN分子中C原子的杂化轨道形式是sp杂化,则HCN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形,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7.分子式为C5H10O3的有机物与NaHCO3溶液反应时,生成C5H9O3Na,而与金属钠反应时生成C5H8O3Na2。则该有机物的结构(不考虑立体异构)有( )‎ A. 9种 B. 10种 C. 12种 D. 17种 ‎【答案】C ‎【解析】‎ ‎【详解】分子式为C5H10O3的有机物与NaHCO3溶液反应时,生成C5H9O3Na;而与金属钠反应时生成C5H8O3Na2,说明有机物分子中含有1个-COOH、1个-OH,该有机物可以看作C4H10中2个H原子,分别被-COOH、-OH代替;若C4H10为正丁烷:CH3CH2CH2CH3,2个H原子分别被-COOH、-OH代替,取代同一碳原子上2个H原子,有2种,取代不同C原子的2个H原子,有6种;若C4H10为异丁烷:CH3CH(CH3)CH3,2个H原子分别被-COOH、‎ ‎-OH代替,取代同一碳原子上2个H原子,有1种,取代不同C原子的2个H原子,有3种;故该有机物的可能的结构有2+6+1+3=12种;故答案为C。‎ ‎8.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白磷(P4)为正四面体结构,1molP4所含共价键数目为4NA B. 22.4LC2H4和C2H6混合气体含有的碳原子数是2NA C. 标准状况下,‎6g乙酸和丙醇混合物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1NA D. ‎18g葡萄糖分子中含羟基数目为0.6NA ‎【答案】C ‎【解析】‎ ‎【详解】A.白磷(P4)为正四面体结构,每个P4分子中含有6个P-P键,则1molP4所含共价键数目为6NA,故A错误;‎ B.未指明22.4LC2H4和C2H6混合气体的状态是否为标准状况,则无法确定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mol,故B错误;‎ C.乙酸和丙醇的摩尔质量均为‎60g/mol,则‎6g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0.1mol,所含分子为0.1NA个,故C正确;‎ D.葡萄糖为五羟基醛,摩尔质量为‎180g/mol,则‎18g葡萄糖的物质的量为0.1mol,所含羟基数目为0.5NA,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9.短周期元素T、Q、R、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它们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依次为甲、乙、丙、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W>R>T B. 含有T元素的盐溶液一定显酸性 C. W氧化物在空气中与其他物质作用可形成光化学烟雾 D. 甲、乙、丙、丁受热均易分解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短周期元素Q、R、T、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Q、R处于第二周期,T、W 处于第三周期,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则T为Al,可推知Q为C元素、R为N元素、W为S元素。‎ ‎【详解】由分析知:T为Al元素、Q为C元素、R为N元素、W为S元素;‎ A.S2-离子的核外比N3-、Al3+多一个电子层,且N3-和Al3+离子核外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S2-> N3-> Al3+,故A正确;‎ B.AlCl3溶液显酸性,而NaAlO2溶液显碱性,故B错误;‎ C.W为S元素,而光化学烟雾是由氮的氧化物导致的,故C错误;‎ D.Al(OH)3、HNO3和H2CO3受热易分解,H2SO4是强酸,很稳定,受热不易分解,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烷烃的通式为CnH2n+2,随n值增大,碳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逐渐减小 B. 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为溴乙烷 C. 1mol苯恰好与3mol氢气完全加成,说明一个苯分子中有三个碳碳双键 D. C7H16,主链上有5个碳原子的同分异构体共有5种 ‎【答案】D ‎【解析】‎ ‎【详解】A.烷烃的通式为CnH2n+2,C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则随n值增大,碳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逐渐增大,故A错误;‎ B.乙烯中含碳碳双键,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故B错误;‎ C.苯中不含碳碳双键,故C错误;‎ D.C7H16主链上有5个碳原子的烷烃,支链为2个甲基或1个乙基,符合的有(CH3)3CCH2CH2CH3、CH3CH‎2C(CH3)2CH2CH3、CH3CH2CH(CH2CH3)CH2CH3、(CH3)2CHCH2CH(CH3)2、(CH3)2CHCH(CH3)CH2CH3,共5种,故D正确;‎ 答案选D。‎ ‎11.X、Y、Z、W、R为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与W同主族,Z与R同主族,X的原子半径比Y的小,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Z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r(W)>r(Z)>r(Y)‎ B. 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Z C. R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D. W2Z2与X2R均含有共价键 ‎【答案】D ‎【解析】‎ ‎【详解】“Z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因最外层电子数不越过8个,且第二周期元素的内层是K层,有2个电子,第三周期元素的内层是K、L层共10个电子,所以Z元素只能是第二周期的氧元素(核外K、L层电子数分别为2、6)。因“Z与R同主族”,故R为硫元素。因X、Y、Z、W、R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处于氧元素之前,且Y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所以Y只能是氮元素。X处于Y之前且原子半径比Y小,所以X不会与Y周期(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逐渐减小),X且为主族,所以X只能是氢元素。W应处于氧与硫之间且与X同主族,所以W为钠元素。总之,X为氢、Y为氮、Z为氧、W为钠、R为硫。‎ A.根据同周期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可知,原子半径大小关系为:r(Na)>r(N)>r(O)。A项错误;‎ B.根据元素非金属性越强,该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越强可知,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关系:H2O>NH3。B项错误;‎ C. 根据元素非金属性越强,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硫酸(H2SO4)是强酸,而亚硫酸(H2SO3)不是强酸,C项错误;‎ D.Na2O2的电子式为,过氧根中氧原子之间是共价键,H2S的电子式为,H与S之间是共价键,D项正确;答案选D。‎ ‎【点睛】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实验标志有:(1)元素的单质与H2化合越容易,该元素非金属性越强;(2)元素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该元素非金属性越强;(3)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该元素非金属性越强等。‎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硼酸(H3BO3)分子中含有3个羟基,因此硼酸为三元酸 B. Ga、Ge、As、Se四种基态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Ga<Ge<Se<As C. Cu3N形成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则与N3-等距离且最近的Cu+有3个 D. 第二周期元素电负性由小到大顺序排列,B元素应位于第2位 ‎【答案】B ‎【解析】‎ ‎【详解】A.硼酸中的硼为缺电子结构,在溶液中可以结合水电离出的氢氧根形成B(OH)4-,电离方程式为H3BO3+H2OB(OH)4-+H+,故硼酸为一元弱酸,A错误; ‎ B.一般规律:同周期元素,从左往右,第一电离能增大,As与Se相比,4p轨道半充满,更稳定,不易失电子,故As的第一电离能比Se大,即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Ga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