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9 发布 |
- 37.5 KB |
- 2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新高考二轮复习通史版第6讲 现代中国的民族独立与曲折探索(1949—1978年)学案
第6讲 现代中国的民族独立与曲折探索(1949—1978年) 【时空定位】 【线索提炼】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时期,有成就,也有教训,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政治上:新中国成立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逐步建立起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外交上,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新中国外交获得重大突破。 经济上: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由于急于求成,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更发生了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浩劫的“文化大革命”。 思想文化上:新中国成立后,在核研究、航天技术、计算机应用、农业新品种研究等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推动中国文艺工作者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作品。国民教育事业迅速发展,但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遭到重创。 阶段一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1956年) 一、政治 1.新中国的成立 (1)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会议规定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及革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等。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重要文件,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能。 (3)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2.三大政治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正式确立;充分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该制度初步建立;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满足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也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团结。 3.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 (1)外交方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表现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 (2)外交成就 ①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与苏联等17国建立外交关系。 ②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外交政策走向成熟。 ③1954年,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 ④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二、经济——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1.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年年底) (1)措施:土地改革,“银元之战”“米棉之战”,合理调整工商业。 (2)意义:国民经济恢复,为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2.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提出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任务。 3.“一五”计划 (1)背景:新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重工业落后;国民经济的恢复;苏联的援助。 (2)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 (3)意义: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4.三大改造 (1)内容: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走集体化道路;手工业者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 (2)意义:1956年年底,基本完成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 三、思想文化 1.毛泽东思想发展 (1)1953年,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开辟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2)1956年发表《论十大关系》和1957年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提出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方针,科学阐明了两类矛盾学说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2.教育:新中国成立初期,确立了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人民教育方针。 3.文学艺术: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1.1949—1956年新中国在向社会主义过渡过程中的创造性举措及依据 (1)政治方面 ①举措: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实行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②依据:三大改造完成后,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民族资产阶级成为社会主义劳动者,民主党派在历史上与中国共产党有合作关系。 (2)经济方面 ①举措:采用和平方式成功地完成了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从私有制到公有制的过渡。 ②依据:个体农民和小手工业者是落后生产方式的代表;民族资本主义具有剥削性,但它是先进的经济成分,并且民族资产阶级拥护社会主义,愿意同共产党合作。 (3)民族关系方面 ①举措: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依据:中国是多民族国家,解放前实行民族压迫、民族歧视政策;少数民族地区落后。 (4)外交政策方面 ①举措:提出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依据:美国推行“冷战”政策遏制共产主义;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新兴民族国家独立;中国为打破外交孤立,寻求和平发展环境。 2.新中国成立初期对苏联模式的借鉴与创新 借鉴 创新 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建立 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逐步消灭私有制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并举,首创公私合营的模式 工业化建设 开展五年计划建设;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工业化体系 正确处理好重工业与农业、轻工业的关系,关注民生问题 经济结构与体制 变多种所有制为单一的公有制,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注重克服斯大林模式的过度集中的弱点,注意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3.新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 (1)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过程 萌生阶段(1949年10月—1950年6月) 新中国成立后,开始没收官僚资本主义的工业企业,建立了国营工业,掌握了国民经济命脉,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不久,对非公有制的私营工商业进行了调整,将私营企业初步纳入了计划生产的轨道 初步形成阶段(1950年6月—1952年8月) 中央首先加强了对国营工业生产和基本建设的计划管理。对农业、手工业加强计划领导。在调整私营工商业的基础上,要求私营工商业执行政府制定的产销计划。在市场管理方面,国家指令要求国营贸易公司正确地执行价格政策 基本形成阶段(1952年9月—1956年12月) 1952年11月成立了国家计划委员会。1954年我国制定和颁布了第一部宪法,计划经济体制成为我国法定的经济体制 (2)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 ①在集中统一的原则下,强调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的结合。 ②以计划管理为主,同时重视市场管理。 ③在计划管理上实行多种计划类型。 ④比较注重宏观调控,综合平衡。 (3)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的作用 ①运用这种新的经济体制有助于在短期内医治旧中国遗留下来的经济恶性波动,以顺利地渡过经济困难时期。 ②在经济发展水平低、建设资金严重短缺、国力有限的条件下,运用这种行政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保证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重点建设上,奠定了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物质基础。 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一五”计划期间形成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失去了活力,弊端日益暴露,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4.新中国成立以来影响科技、文化、教育发展的因素 (1)有利因素 ①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我国科技、文化、教育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②20世纪中期兴起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③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支持。 ④广大科技、文化、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劳动。 (2)不利因素 ①“左”倾错误思想对文化战线的长期干扰和破坏,使党对知识分子的政策出现了一些不应有的失误。 ②历史上轻视文化的观念对人们心理的影响。 ③中国革命胜利后,大批工农干部走上领导岗位,他们有重实践、轻知识的倾向。 ④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国家缺乏对世界先进文化的了解与学习。 “一五”计划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 【真题典例】 1.命题点:学习苏联与工业化建设 (2019·高考全国卷Ⅰ,T31)据统计,1954年1月到4月,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上海分馆俄文书刊借阅总数为1953年同期的5倍,为1952年同期的50倍,东北各研究所俄文书刊借阅量也大幅增加。这表明当时( ) A.科学研究已与国际前沿接轨 B.科教兴国战略已展开 C.对苏联经验的反思蔚然成风 D.工业化建设需求迫切 [满分秘籍] 扣题眼:从材料信息可知,俄文书籍借阅数量大量增加,结合我国正在开展以苏联援助为特色的“一五”计划理解其反映的本质。 析错点:材料只是反映借鉴苏联模式;“科教兴国”战略始于1995年;材料反映的是学习苏联经验。 【答案试解】 D 2.命题点:“一五”计划的开展及意义 (2019·高考江苏卷)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国同时开展了一万多个工矿建设单位的施工……从而使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和国民经济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此“变化” 表述正确的是( ) A.初步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B.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 C.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迅速恢复 D.实现了农轻重各部门协调发展 [满分秘籍] 扣题眼:根据信息“使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和国民经济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可知“一五”计划实施后,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为工业化奠定基础。 析错点:“一五”计划是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没有初步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我国国民经济迅速恢复是在“一五”计划前;“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无法实现农轻重各部门协调发展。 【答案试解】 B 【预测演练】 1.(命题点: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发展)一直到1952年,河北定县都没有一台大型农机具。1955年,定县农民开始使用拖拉机耕地,1958年又开始使用柴油机和电动机灌溉农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B.国家以农业为经济建设中心 C.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 D.社会主义工业化基本实现 解析:选C。 从1952年没有大型农机具到1955年后有了机械耕作,可知,这是因为这个时期我国实行了农业合作化,变革了农村生产关系。 2.(命题点:“一五”计划的影响)下表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重点建设城市非农业人口的变动情况表(不包括市辖县。单位:万人)。根据表格可知( ) 年份 成都 西安 兰州 武汉 洛阳 包头 太原 大同 1949 66 39.76 17 103.47 7 9.00 21.46 8.91 1957 111 101.82 70 215 45 39.93 83.13 29.05 增长率(%) 68.2 156.1 311.8 107.8 542.9 343.7 287.4 226.0 A.建立国营经济促进了城市发展 B.合理调整工商业推动人口迁移 C.“一五”计划有利于平衡工业布局 D.优先发展重工业改变工业结构 解析:选C。从材料中可以看出,1949—1957年间,成都、西安、武汉等中西部城市的非农业人口得到了快速的增长。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期间, 中国政府注重中西部工业化的发展,这有利于工业布局逐渐平衡,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国营经济的状况,故A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重点建设城市非农人口变动情况,没有涉及人口迁移,故B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工业结构的改变,故D项排除。 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化、教育发展的特征及影响 【真题典例】 1.命题点:“一五”计划经济建设与劳动风尚 (2019·高考全国卷Ⅲ,T31)下图是1953年创作的年画。该作品( ) A.继承了中国传统文人画作的基本风格 B.描绘了农民参与社会主义生产的场景 C.体现了“双百”方针提倡的创作精神 D.倡导了适应国家建设需要的社会新风 [满分秘籍] 扣题眼:紧扣时间“1953年”,观察年画图文信息,理解其蕴含的时代特征。 析错点:“年画”是风俗画;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才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双百”方针提出于1956年。 【答案试解】 D 2.命题点:新中国的扫盲教育与现实主义艺术 (2017·高考全国卷Ⅲ,T31)下图为1954年某画家创作的《婆媳上冬学》,这一作品( ) A.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特点 B.受同期西方流行画派影响 C.体现了现实主义绘画风格 D.注重表现作者的艺术想象 [满分秘籍] 扣题眼:“1954年”创作的《婆媳上冬学》体现当时人民群众学习文化知识的情景,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扫盲教育的体现。 析错点:传统文人画多是写意画,并且是“诗、书、画、篆刻”等多种艺术融合。二战后西方流行现代主义绘画。现实主义绘画注重用写实的手法表现主题,而不是夸张和想象。 【答案试解】 C 【预测演练】 1.(命题点:新中国初期的教育)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各级各类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了各种受教育机会。该时期我国( ) A.已经形成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B.已经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 C.颁布法律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D.建立起新中国人民教育事业 解析:选D。“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各级各类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了各种受教育机会”说明新中国人民教育事业的建立,故D项正确。形成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是在1965年,故A项错误;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是在改革开放后,故B项错误;颁布法律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是在改革开放后,故C项错误。 2.(命题点:“双百”方针的贯彻)1956年,中国文化部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戏曲剧目工作会议,会后不仅许多传统剧目经整理加工后重新上演,而且这年秋天,北京还自解放后第一次上演了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柔密欧与幽雨叶》(当时的译名)。由此可知,这次工作会议( ) A.贯彻了“百花齐放”的方针 B.旨在恢复传统的戏曲剧目 C.促进了文艺创作意识形态化 D.根除了“左”的文艺路线 解析:选A。“第一次全国戏曲剧目工作会议,会后不仅许多传统剧目经整理加工后重新上演,而且这年秋天,北京还自解放后第一次上演了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柔密欧与幽雨叶》(当时的译名)”说明不同类型的文艺作品都能上演,由此可知,这次会议贯彻了“百花齐放”的方针,故A项正确。 阶段二 社会主义探索的曲折发展(1956—1976年) 一、政治 1.“文化大革命”:毛泽东等领导人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造成对民主与法制的践踏。 2.中国外交的重大突破(20世纪70年代) (1)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中美关系正常化: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中美在上海签署《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中日关系正常化: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关系的改善。1972年中日邦交实现了正常化。 二、经济 1.正确探索: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确定了党的总任务是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探索失误:1958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忽视了客观规律;“大跃进”片面追求高速度,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3.纠正失误:1960年冬,党中央提出了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1962年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 4.国民经济的劫难 (1)“文化大革命”十年,“左”倾错误发展到顶峰,严重干扰和破坏了国民经济建设。 (2)调整与整顿:1971年,周恩来着手调整国民经济,1973年出现复苏局面;1975年,邓小平提出全面整顿思想,国民经济呈现迅速回升状态。 5.社会生活的变迁 (1)生活水平:由于物资比较匮乏,许多生活必需品凭票证计划供应,反映了计划经济的特点。 (2)交通事业:宝成铁路、兰新铁路等相继动工建成。 三、思想文化 1.大众传媒:《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光明日报》《文汇报》等报刊,发挥了重要功能。 2.科技 (1)原子能技术: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2)导弹技术: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3)人造地球卫星: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4)袁隆平与杂交水稻:1973年,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3.教育 (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2)“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夏,高考制度被废止。20世纪70年代初,高等院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导致大学教育水平下降。 (3)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 4.文学艺术:“文化大革命”时期,受“左”倾错误的影响,“双百”方针执行遭挫折,文学艺术和学术界百花凋零。 1.20世纪50—70年代我国外交战略的演变 时段 战略 表现 20世纪50年代“一边倒” 联合苏联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摧毁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毛泽东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三条方针。“一边倒”即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就是联合苏联,联合各人民民主国家,联合各国的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结成国际统一战线 20世纪60年代 反帝反修两条线 面对两个超级大国都与中国为敌的不利局面,毛泽东提出了“两个中间地带”的战略思想。“中间地带”包括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和以欧洲为代表的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我们的战略是依靠第一中间地带,争取第二中间地带,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 20世纪70年代 “一条线” “一大片” 面对苏联的威胁,提出实施从日本到欧洲一直到美国的“一条线”的战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集中对付苏联的威胁。调整对美政策,实现了关系正常化。着重反对苏联霸权主义,力求通过谈判消除苏联严重威胁。我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在其中积极维护正义事业 2.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1)1950—1957年:伴随着“一五”计划的顺利进行,大量农民进入城镇就业,推动了中国城市化的进程。 (2)1958—1960年:由于“大跃进”的发动,全民大办工业,“以钢为纲”,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向城镇,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在脱离农业基础上超常规畸形发展。 (3)1961—1965年:国家进行工业调整,精简工业和城市人口,两千多万城市人口下放回乡,为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逆城市化时期。 (4)1966—1977年:由于“文化大革命”及经济工作指导思想的失误,大批干部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城市化进程停滞不前。 3.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经验教训 项目 经验教训 事例(史实) 中心任务 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坚持改革开放 “文化大革命”中“ 以阶级斗争为纲”;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建设速度 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1958年“大跃进”,片面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过分强调“一大二公”,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建设道路 坚持中国国情,走自己的路,不能照搬外国经验 新中国成立初期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改革开放后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依靠力量 必须调动一切力量为经济建设服务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统一战线发展为爱国统一战线,更具有广泛性 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真题典例】 1.命题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2014·高考山东卷)下图为商务印书馆1978年12月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一个词条。它反映出当时( ) A.对“大跃进”运动有了客观认识 B.“拨乱反正”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 C.“左”倾思想影响依然比较严重 D.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满分秘籍] 扣题眼:图片中“光辉照耀”的信息说明“左”倾错误思想仍然有影响。 析错点:从图中“总路线”说明对“大跃进”的认识不是很客观;图片中反映不出“拨乱反正”的信息;图片中反映不出实事求是思想的确立。 【答案试解】 C 2.命题点:20世纪60年代国民经济调整 (2019·高考海南卷)1963-1965年, 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约11%;轻工业产值从404亿元增加到703亿元;燃料、原材料工业建设的步伐加快。上述变化反映了( ) A.经济所有制结构发生重大改变 B.国民经济调整取得了显著成就 C.合作化运动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D.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逐步解决 [满分秘籍] 扣题眼:据材料“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约11%;轻工业产值从404亿元增加到703亿元;燃料、原材料工业建设的步伐加快”可知农业、轻工业发展迅速,结合所学1963-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农业和轻工业比重可知国民经济调整取得了显著成就。 析错点:材料主要是经济结构变化而不是所有制变化;合作化运动是1953-1956年;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逐步解决是1978年改革开放后才开始的。 【答案试解】 B 【预测演练】 1.(命题点:20世纪50年代“左”倾错误)下图为20世纪50年代,我国某地群众流传的一段顺口溜。顺口溜所反映的史实( ) A.初步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B.使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 C.导致我国出现严重经济困难 D.反映了民众三大改造的积极性 解析:选C。“办工厂,调原料,调车调马带套绳;办食堂,调锅灶,大搞水利调木料;畜牧场,调徒弟,交通设厂调机器……”指的是一平二调,发生在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初步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是通过“一五”计划实现的,故A项错误;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是通过三大改造,故B项错误;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我国出现严重的经济困难,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的一平二调,没有涉及三大改造,故D项错误。 2.(命题点: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1959年6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社员私养家禽、家畜和自留地等四个问题的指示》,指出社员可经营不超过人均占有耕地的5%的自留地;鼓励社员充分利用房前屋后、水边路旁的零星闲散土地种植庄稼和树木,不征公粮、不派购任务。这一举措( ) A.停止了“三面红旗”错误指导 B.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贯彻了党的“八字方针”精神 D.解决了粮食供应紧张问题 解析:选B。1959年依旧处于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三面红旗的指导下,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社员可经营不超过人均占有耕地的5%的自留地;鼓励社员充分利用房前屋后、水边路旁的零星闲散土地种植庄稼和树木,不征公粮、不派购任务”可知,这一举措有利于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B项正确;“八字方针”于1960年提出,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9—1961年,处于三年困难时期,故D项错误。 改革开放前新中国的外交 【真题典例】 命题点:新中国建立初期中英建交 (2015·高考山东卷)1950年1月,英国宣布承认新中国;1954年6月,中英互派代办;1972年3月,中英关系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在这一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 A.中美关系的发展演变 B.冷战背景下中英两国的现实需要 C.欧共体对华政策的变化 D.中英两国意识形态对抗的逐渐消失 [满分秘籍] 扣题眼:中英关系从开始英国承认新中国,到互派代办,再到大使级外交关系的演变都是从两国的利益和现实的需要出发。 析错点:1950年中美关系并没有好转,此时美国奉行的是孤立中国和不承认新中国的态度;欧洲在这一时期主要是追随美国,孤立中国;中英两国意识形态的对抗依然存在。 【答案试解】 B 【预测演练】 1.(命题点:20世纪60年代末的外交)下列不同年代新中国建交国家数目统计示意图中,反映20世纪60年代末建交状况的是( ) 解析:选B。美洲的社会主义国家古巴是西半球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1960年9月28日,中古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公报,确认建交。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和非洲老一辈政治家共同开启了中非关系新纪元。20世纪60年代末前中国与西欧国家关系紧张,故此时与欧洲建交的国家较少,万隆会议的召开,中国与亚非国家保持良好的关系。据此判断正确答案为B。 2.(命题点:国际活动与外交)下表为1957—1967年共青团组织参与重要国际活动一览表。该表反映了( ) 时间 活动主题 地点 出访/来访代表团 效果 1957年7月28日—8月11日 第六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 莫斯科 团中央第一书记胡耀邦率由 1 200 名青年组成的代表团 与80多个国家代表进行了多边联欢 1960年11月23日—12月22日 访问 北京 古巴等10国学生代表团一行16人 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接见 1964年9月16日—23日 “莫斯科青年论坛” 莫斯科 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王照华率中国青年代表团一行30人 促进了与苏联青年的交流 1967年8月22日—10月5日 来访 北京 刚果(布)全国革命运动青年组织访华 毛泽东接见 A.“一边倒”政策阻塞中西交往 B.国际活动深受外交形势影响 C.“文化大革命”严重影响国家外交活动 D.“求同存异”得到人们一致认可 解析:选B。通过表格信息可知,“古巴等10国学生代表团一行16人”于1960年到北京来访问,并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的接见,由此不能推出“一边倒”政策阻塞了中西交往,故A项错误;通过表格可知,共青团组织在1957年到1967年,主要的交往对象是社会主义国家,联系新中国成立初期“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可知,当时的国际活动深受外交形势的影响,故B项正确;“文化大革命”发生于1966—1976年,与表格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求同存异”主要针对亚非国家,并没有得到人们的一致认可,故D项错误。 主题一 从学科素养角度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转型 【主题概述】 (1)新中国成立,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为新民主主义社会,从此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沧桑巨变的历史。 (2)新中国成立后的过渡时期(1949—1956年)的变革本质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逐步确立。政治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经济上,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和计划经济体制形成,计划经济体制是落后国家迅速实现工业化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是,计划经济也存在着众多的弊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就需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优化资源配置;外交上,“一边倒”政策提出;社会风尚上,崇尚节俭、尊重劳动的社会风气形成。这些既体现了鲜明的社会主义特色,也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建设深受苏联的影响。 (3)高考对本主题的考查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一般与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斯大林模式相联系,要求学生全面认识计划经济体制的利弊得失。本讲很容易与中国古代史或世界现代史内容相联系来考。备考需重点关注过渡时期的经济状况和经济建设、科技文化政策、外交与国内外形势及经济建设的关系等内容。 【综合大题】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将个体手工业写入《共同纲领》,承诺政府予以扶持并积极引导个体工业经济向合作社集体制经济转变。若干个体手工业者或生产小组为解决原料、购销产品困难而自愿联合组成手工业供销合作社。此后出现了生产资料部分或全部归集体所有的生产合作社,实行分工合作、按劳分配。“一五”计划中规定:“采用说服、示范和国家援助的方法,逐步地把手工业者引向合作化的道路,使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成为国营工业的得力助手。”1955年年底中央制定了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规划,要求在两年内完成手工业合作化。1956年6月,手工业改造基本完成。 ——摘编自萧国亮等《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二 很多地区在普选运动中,发展了互助组,整顿和新建了农业生产合作社,扩大了生产。通过普选宣传动员,使他们懂得普选的意义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好处。民众对新政权的认同和对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拥护得以实现。各级选举委员会提出了“整顿作风, 迎接普选”的口号,开展普选,整顿干部作风。 ——摘编自熊秋良《“选举下乡”与 建国初期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材料三 1958年8月,国家计委提出了“二五”计划意见书。意见书中规定“二五”所要达到的主要指标是:“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速度为53%左右;农业总产值30%左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手工业政策的特点,并予以简要评价。 思路点拨:本题答案源于材料和所学知识。时间限制是“新中国成立初期”,设问“特点”“评价”。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信息“政府予以扶持并积极引导”“采用说服、示范和国家援助的方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二小问评价,从积极、消极两方面归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选举下乡”的意义。 思路点拨:本题答案源于材料和所学知识。时间限制是“新中国成立初期”,设问“意义”。“意义”由材料二“扩大了生产”“使他们懂得普选的意义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好处”“整顿干部作风”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回答。 (3)请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二五”计划意见书出台的历史背景并予以评价。 思路点拨:第一小问历史背景,根据材料三中所提供的时间“1958年”,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归纳;第二小问评价,根据材料三“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为53%左右;农业总产值30%左右”,可以从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的愿望和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两个方面归纳。 答案:(1)特点:国家引导和扶持发展;自主发展与政府规划相结合;服务于工业化建设;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评价: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壮大;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推动了“一五”计划的实施;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助长了急躁冒进的工作作风。 (2)有利于社会主义改造,发展生产;有利于巩固政权和民主政治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公民的民主权利意识,树立其当家作主的思想;有利于整顿干部的作风。 (3)背景: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1957年“一五”计划超前完成,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得以建立;1958年5月,八大二次会议制定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评价: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技法指导】 如何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 (1)逐句读材料,尽可能从每句材料中寻找体现其中心意旨的关键信息。例如本题材料一中的关键信息是“政府予以扶持并积极引导”“说服、示范和国家援助”“ 国营工业的得力助手”。 (2)把关键信息进行归类、整理和分析,寻找概括表达的角度。 (3)根据揣摩好的表达角度,围绕“关键信息”表述。最后表述的文字既是试题答案,也是从材料获取的有价值的、表述清晰的历史信息。 主题二 从通史角度认识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共产党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得与失 【主题概述】 (1)正确探索 ①政治上:制定1954年宪法,确立、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经济上 a.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过渡时期总路线:为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指明了方向。 b.进行三大改造(1953—1956年):通过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成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执行“一五”计划(1953—1957年):各项计划超额完成,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d.召开中共八大(1956年):即正确地分析了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同时又提出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正确的经济建设方针。 ③外交上:确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出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文化上: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 ⑤教育上:成功地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发展为人民教育,实行两种教育制度,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2)失误——“左”倾错误 ①政治上:错误地发动了“文化大革命”,国家的民主和法制受到严重破坏。 ②经济上:错误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了1959—1961年严重的经济困难。 ③外交上: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执行所谓的“革命外交”,以意识形态为主,恶化了我国的外交环境,形成了20世纪60年代中美、中苏关系全面恶化的局面。 ④学术上:将学术问题当作政治问题批判,破坏了“双百”方针的贯彻执行,严重阻碍了科技、文学、艺术的发展。 ⑤教育上:政治运动严重冲击了教育的正常发展,高考制度被废除,“工农兵学员”的招生制度导致教育质量的严重下降。 【综合大题】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热播电视剧《正阳门下小女人》通过小酒馆为切入点,讲述了女主人公在经营过程中久经磨难,最终成为女强人的故事。下面是该电视剧的部分故事梗概: 1955年,新婚不久就失去丈夫的徐慧真,继承祖产,当了小酒馆的老板。居委会召开动员大会,号召所有商户搞公私合营,徐慧真积极主动地第一个支持并加入了公私合营。1958年,国家号召大炼钢铁,各家各户都把废旧的铁锅和铁盆捐出来支援国家,徐慧真不甘落后,成为“大炼钢铁”的模范。为了小酒馆的经营,徐慧真虽历经坎坷,但她始终坚守自己的经营理念。1979年,改革春风吹来,小酒馆重新回到徐慧真的手里,并再一次焕发了青春。 结合中国现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现代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 (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故事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思路点拨: 审题:此题为提取信息进行说明题。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情节,结合中国现代史知识指出其反映了哪一历史现象,并进行概述和评价即可。 答题:答题时注意简要写出所提取的故事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即可。材料“1955年”“支持并加入了公私合营”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公私合营的社会主义改造;材料“1958年”“成为‘大炼钢铁’的模范”反映了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材料“1979年”“再一次焕发了青春”反映了1978年后中国的改革开放。 答案:示例一 情节:徐慧真积极主动地第一个支持并加入了公私合营。 历史现象:1953年社会主义改造开始后,对私营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评价: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主义改造,不仅促进了工商业经济的发展,也使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基本确立起来,完成了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但由于当时急于求成,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和冒进性。 示例二 情节:徐慧真不甘落后,成为“大炼钢铁”的模范。 历史现象:1958年我国掀起了“大跃进”运动,出现了全民炼钢的现象。 评价:1958年,为了赶英超美,国家号召全民大炼钢铁;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对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热情,另一方面也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比例的平衡;“大跃进”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不仅严重浪费了资源和劳动力,而且导致了20世纪60年代初的国民经济困难。 (建议用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1949年与1952年企业加工订货和公私合营状况表 时间 项目 1949年 1952年 加工订货 产值 8.11亿元 58.98亿元 占公私合营和私营企业比重 11.88% 56.04% 公私合营 产值 2.2亿元 13.67亿元 占公私合营和私营企业比重 3.1% 11.5% 以上表格主要说明了( ) A.社会主义改造进展顺利 B.国家调控经济能力加强 C.私营企业获得较大发展 D.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解析:选B。根据材料“1952年……加工订货……占公私合营和私营企业比重……56.04%”“1952年……公私合营……占公私合营和私营企业比重……11.5%”可知,无论加工订货还是公私合营,较1949年都有大幅提升,表明国家调控经济的能力有大的提升,故B项正确;1953年我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加工订货、公私合营占公私合营和私营企业比重问题,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故D项错误。 2.(2019·泰安一模)下图为创作于1953年的一幅木刻画《售余粮》。这一作品反映出当时( ) A.国民经济恢复活跃了农村市场 B.国家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 C.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生产热情 D.农村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革 解析:选B。根据材料中的木刻画《售余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政府开始大规模收集余粮以促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故选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民经济恢复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并未活跃农村市场,排除A项;土地改革完成于1952年, 1953年已开始农业合作化,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农民售余粮不能直接反映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质的改变,排除D项。 3.右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漫画。与该漫画直接相关的事件是( ) A.朝鲜战争爆发 B.中美关系解冻 C.中国重返联合国 D.美国入侵越南 解析:选A。抓住题干中的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和漫画中的文字“中国人民正义控诉”并联系朝鲜战争发生于1950~1953年可知,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均与题干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不符,排除。 4.(2019·海门一模)1954年12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讨论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后政治协商会议的任务,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该会议( ) A.标志着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 B.说明统一战线组织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C.讨论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 D.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解析:选B。1954年,政协会议讨论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后政治协商会议的任务,表明政协统一战线组织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故B项正确;1954年,全国人大的召开,标志着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故A项错误;讨论确立新型国家的架构是在1949年的政协会议上,故C项错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是1956年提出的,故D项错误。 5.(2019·深圳一模)1956年2月,《人民日报》接连发表《不要轻易改变原有的生产和经营制度》《慎重地改造城市小商店》《慎重地从经济上逐步改组公私合营企业》等社论。这些社论旨在( ) A.肯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果 B.强调平稳推进工商业改造 C.重申“一五”计划的意义 D.宣传国民经济恢复的成就 解析:选B。“《人民日报》接连发表《不要轻易改变原有的生产和经营制度》”强调改造的稳定性,故选B项;仅凭材料“《不要轻易改变原有的生产和经营制度》《慎重地改造城市小商店》《慎重地从经济上逐步改组公私合营企业》”无法看出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果,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一五”计划,排除C项;1952年年底,已完成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排除D项。 6.(2019·德州一模)新中国成立后,于1952年、1956年、1958年、1960年先后形成了四次扫盲运动的高潮。从1949年到1960年约有1.5亿人参加了扫盲和各级业余学校的学习。这些扫盲运动( ) A.推动了义务教育的普及 B.强化了民众对国家的认同 C.促进高科技水平的提高 D.奠定高校院系调整的基础 解析:选B。题干中提及的新中国前期的四次扫盲运动有利于提高普通民众的识字率,从而更加认同新中国政权,故选B项;义务教育的普及是改革开放后才开始的,排除A项;提高科技水平需要科研人员的钻研,排除C项;奠定高校院系调整的基础需要国家政策支持和经费的支撑,排除D项。 7.(2019·广东百校联考)下面是1951—1959年《中国青年报》中新闻漫画题材比例变化的折线图。这些变化( ) A.说明现实环境对艺术创作影响较大 B.表明“双百”方针得到顺利贯彻执行 C.反映了新闻题材创作形式的多元化 D.弱化了报刊与杂志的政治宣传功能 解析:选A。由材料可知,反映社会生活的新闻漫画题材比例变化较大,由此可见1951—1959年中国社会现实环境对艺术创作有较大影响,故A项正确;1957年由于政治运动扩大化,“双百”方针没有坚持贯彻执行,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新闻漫画题材比例的变化,而非新闻题材创作形式的多元化,也未涉及报刊与杂志的宣传功能,故C、D两项错误。 8.(2018·淮安、宿迁、连云港、徐州高三第一学期期中)1958年下半年,全国掀起了大招工的浪潮,企业职工人数从上年度的3 100万剧增至5 194万,在这新增加的2 000万名职工中,来自农村的有1 104万人,占总数的53%。出现上述城乡人口迁移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B.中共八大路线政策的鼓舞 C.“大跃进”运动的掀起 D.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推进 解析:选C。第一个五年计划1957年完成,与材料中“1958年下半年”不符,故A项错误;中共八大要求经济建设在综合平稳中稳步前进,与材料中“全国掀起了大招工的浪潮”不符,故B项错误;1958年“大跃进”运动兴起,城市需要大批工人,推动农村人口大量迁往城市,与材料中“全国掀起了大招工的浪潮”相符,故C项正确;1960年国民经济开始调整,与材料中“1958年下半年”不符,故D项错误。 9.(2019·淄博摸底)1962年年初的七千人大会明确提出,当前全党要着重抓好的两项中心工作是大量精减职工和城市人口,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上切实加强农业。并据此大幅度地加大了精减工作的力度,决定将中央财经小组原建议减少职工900多万、城镇人口 1 300 万的计划上调为 1 000 万和 2 000 万。这说明( ) A.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 B.人民公社化运动方兴未艾 C.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已完成 D.经济调整的工作正在展开 解析:选D。由材料“大量精减职工和城市人口,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上切实加强农业”可知,这项举措是在调整工业、农业生产比例,说明经济调整工作正在进行,故D项正确。1927年井冈山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故A项错误;1962年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弊端已经显现,党和国家着手进行国民经济的调整工作,故B项错误;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已经完成,故C项错误。 10.(2019·华中师大新高考联盟质测) 1971—1976年全国中等技术学校情况表 年份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学校数 955 725 1 058 1 234 1 326 1 461 学生数 97 980 147 094 264 321 348 896 405 030 385 521 对上表解读正确的是( ) A.“文化大革命”刺激了职业教育的兴起 B.职业学校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C.“文化大革命”后期职业教育有所发展 D.职业教育中的政治倾向感不强 解析:选C。根据“1971—1976年全国中等技术学校情况表”可以看出,“文化大革命”后期职业教育发展较快,故选C项;表格中只有20世纪70年代的情况,由此无法得知职业教育以前的发展情况,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职业教育已经兴起,排除A项;根据表格数据可知,1971年学校数为955,而1972年学校数为755,无法体现“逐年上升”,排除B项;表格中仅有学生和学校的数据,没有政治方向的史实,排除D项。 11.(2019·德州期中)“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上述材料是20世纪50年代两个国家签署条约的部分内容,这两个国家是( ) A.美国、苏联 B.中国、美国 C.中国、苏联 D.美国、英国 解析:选C。题干信息“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可知,该条约是针对日本及其与日本勾结的国家,据此可判断该条约是《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内容,故选C项。 12.(2019·唐山摸底)1973年2月17日,毛泽东在会见基辛格的时候,表述了“一条线”的思想,他说:“我跟一个外国朋友说过,我说要搞一条横线,就是纬度,美国、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欧洲。”由此推知,“一条线”外交战略的核心就是( ) A.联美抗苏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一边倒” D.不结盟政策 解析:选A。1973年,中苏关系恶化,中美关系改善,由材料“一条横线,就是纬度,美国、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欧洲”可知,外交战略的核心为联美抗苏,故A项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于1953年,故B项错误;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故C项错误;新时期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2019·福州高三质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20年代,梁漱溟、晏阳初和陶行知等认为乡村改良是摆脱危机、复兴民族的一条希望之路。1923年,民间组织“中国华洋义赈救灾总会”在河北香河县成立了第一个信用合作社。他们的具体做法是向合作社发放低息0.6%—0.7%贷款,再由合作社以1%—1.2%的利息贷给社员。从1930年开始,合作事业在中国才成为一个真正的运动。1935年发展到河北、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山西等16个省。全国合作社数量从1930年 2 463 个增长到1937年的 46 983 个。合作主义作为理想,一直体现在国民党的纲领中,但合作运动也被国民党作为反共政治斗争的工具。1933年国民党政府设立豫鄂皖赣四省农民银行,并逐步扩展到川闽甘黔。到了1940年,国民党政府仍继续热衷于合作社的推广,但合作运动既没有解决农村金融的枯竭,也没有改变农民生活的困苦,农村经济的恢复最终成为空话。 ——摘编自林善浪《中国近代农村合作运动》 材料二 1951年,中国人民银行印发的《农村信用合作社章程准则(草案)》和《农村信用互助小组公约(草案)》明确规定:农村信用社是农民自己的资金互助组织,不以赢利为目的,贷款应优先社员、组员;实行民主管理,社员(代表) 大会是最高的权力机构;银行以低息贷款扶持农村信用社发展。到1956年,全国建立了10.3万个农村信用社,入股农户近1亿户,吸收农民储蓄存款4.32亿元,发放贷款10亿元,提前实现原定的合作金融目标。 ——摘编自蓝虹、穆争社《论中国农村合作 金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20世纪20—40年代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的特点,分析国民政府致力于推动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结果不同的原因。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1923年,民间组织‘中国华洋义赈救灾总会’在河北香河县成立了第一个信用合作社”及后来发展得出由民间发起,推动政府参与;根据材料一“1923年”“1930年”“1940年”的发展信息得出逐步推进;根据材料一“合作运动也被国民党作为反共政治斗争的工具”得出其作用由单纯的经济救济协作手段发展为辅助政治斗争的工具。第二小问原因,从当时国内和国际两方面分析,国内主要是农村经济发展、国共两党的对峙、三民主义思想的影响,国际上主要是日本侵华。第(2)问从国共十年对峙及全民族抗战时期,社会政局动荡、国民政府的统治和国民党的阶级属性方面分析;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材料二“实行民主管理,社员(代表)大会是最高的权力机构;银行以低息贷款扶持农村信用社发展”得出国家的大力支持,结合史实从当时的政权建设,社会主义改造等角度分析。 答案:(1)特点:由民间发起,推动政府参与;发展具有阶段性,20世纪30年代发展迅猛;由单纯的经济救济协作手段发展为辅助政治斗争的工具。原因:农村资金缺乏,农民生活贫困,农村经济发展受到制约;三民主义思想的影响;对抗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日本侵华扩大,东部城市沦陷,农村成为国民政府财税收入重要来源。 (2)国民政府时期,政局动荡,国家未能真正统一,中央政府权力较弱;国民党代表农村大地主阶级的利益,没有彻底变革农村生产关系。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权得到巩固;实现农村生产关系彻底变革;政策鼓励与保障;合作社实行民主管理,逐步推进。 14.(2019·潍坊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解析:首先,根据图片信息围绕“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确定主题;然后,结合图片信息及所学知识就所拟论题展开阐述;最后,进行总结。 答案:示例一 论题: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力量的源泉。 阐述:解放战争时期,人民群众自发地从人力、物力等方面积极支援解放军,赢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人民公社体制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安徽凤阳小岗村部分农民群众进行了包产到户的探索,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提供了经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农民进城务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 综上所述,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起主体作用,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坚实基础。 示例二 论题: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的利益为中心。 阐述:为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迫切要求,中国共产党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使亿万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获得了解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经济腾飞,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党,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政策制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