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杜甫诗三首教案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31杜甫诗三首教案1

‎《杜甫诗三首》 ‎ 教学目标:‎ 教师活动设计 ‎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熟读背诵古诗并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3、理解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重点: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一些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并体悟其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诗歌到了唐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今天,让我们走近被后人称为“诗圣”的杜甫,聆听他笔下流淌出来的歌声。‎ 二、简介作者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诗中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杜甫:号称“诗圣”,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大胆地揭露了当时统治集团的腐朽,广泛而尖锐地反映出人民的苦难和社会矛盾,内容深刻。他的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朝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被称为“诗史”。 ‎ 三、学习《望岳》‎ ‎(一). 介绍写作背景:‎ 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二).介绍古体诗。‎ 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多数通篇是五言句或七言句,也有以五言或七言句为主而杂有长短句的;平仄没有严格的限定,体现自由的抑扬韵律;用韵比较自由,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换韵。从句式方面看,古诗一般四字为二二式,五字为二二一式或二一二式,七字为二二二一式,有时因表意需要而有特殊情况。《望岳》是一首五言古诗,句式有“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三)、整体感知 ‎1、学生朗读,注意诗歌的韵律、节奏感、正音正字。‎ 岱宗夫如何 岱(dài )     决眦入归鸟 眦(zì )‎ ‎2、指名读课文,学生互相评议,教师从节奏、语调、情感等方面加以指导。‎ ‎3、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造化钟神秀 钟:聚集 阴阳割昏晓 阴:山的北面   阳:山的南面 会当凌绝顶 会当:终当、终要 凌:不尽 浑欲不胜簪 浑:简直 荡胸生曾云 曾:通“层”‎ ‎(2)、结合注释,疏通诗意。‎ ‎(四)、阅读赏析,理解赏析诗歌的竟境美。‎ ‎(1)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 4‎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泰山地域之广阔(齐鲁青未了),景色之秀美(造化钟神秀),山势之高峻(阴阳割昏晓;会当凌色顶,一贤众山小)。‎ 教师活动设计 ‎(2)全诗中最让你感到心胸激荡的两句?说说偏爱这两句的理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出了诗人凌云的壮志,勃发的雄心,表达了诗人早年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 ‎(3)作者当时为什么有这样的理解呢?‎ ‎1、唐朝盛世。2、诗人年轻,意气风发。3、漫游泰山,热情歌颂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进而透露出诗人早年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 ‎(五)、学生齐背《望岳》。‎ 四、学习《春望》‎ ‎(一). 介绍写作背景:‎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他乘隙逃离长安,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当时朝廷的所在地——凤翔县。这首诗是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写的。 (二). 介绍近体诗 近体诗是指在唐代形成的格律诗。近体诗从句式上说有五言、七言之分;从篇幅上说有律诗、绝句两种。律诗分五律、七律两种。全诗共四联,头两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二、四、六、八句尾要押韵,通常押平声韵。‎ ‎(三).整体感知:‎ ‎1、学生朗读,注意诗歌的韵律、节奏感、正音正字。‎ 感时花溅泪 溅( ) 白头搔更短 搔( ) 浑欲不胜簪 簪( )‎ ‎2、指名读课文,学生互相评议,教师从节奏、语调、情感等方面加以指导。‎ ‎3、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浑欲不胜簪 浑: 簪: ‎ ‎(2)、结合注释,疏通诗意。‎ 诗的前四句写都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四)逐句分析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写春望所见: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那个样子;春天降临到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这一联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写春望所感,作者触景生情。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 诗的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所盼:‎ 4‎ 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多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急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写所思: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五) 小结 教师活动设计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铿锵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而不衰。‎ ‎(六)背诵《春望》‎ 五、学习《石壕吏》。‎ ‎(一)、简介背景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河阳一带又骚动起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写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别》:《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情节生动而流传最广。‎ ‎(二)、朗读诗歌 ‎1.教师配乐朗读《石壕吏》,提示学生这是一首古体诗,应注意停顿、节奏、语调。‎ ‎2.辨音识字,扫除文字障碍 石壕吏(hǎo) 逾(yú)走 邺(yè) 戍(shù) 妪(yù) 咽(yè)‎ ‎3.学生自由读。‎ ‎4.选一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点评。‎ ‎5.全班齐读。‎ ‎(三)整体感知 ‎1、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解释字词。‎ 暮:傍晚 逾墙走:越过墙跑 戍:防守 ‎ 更无人: 偷生:苟且活着 虽:即使,虽然 已:动词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乳下孙:‎ 犹得:还能够 幽咽:‎ ‎2、疏通课文大意。‎ ‎(四)深入诗的意境,把握本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1、写了一个什么故事?用诗中的词简括老妇人一家各个人的糟遇。‎ 官差深夜捉丁不得,拉老妇人充数的故事。‎ 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 ‎2、这首诗的重点是讲的什么啊?‎ 以老妇人给吏致词为重点,也就是本文的第二、三段。‎ ‎3、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理清故事情节,并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 开端:(1)致词的由来:写诗人日暮投宿,夜遇捕吏捉人,烘托紧张气氛。‎ 发展、高潮:(2—3)致词的内容:写老妇自述,展示一个饱受战祸家庭的悲剧。‎ 4‎ 教师活动设计 结局:(4)致词的结果:写诗人独与老翁告别,暗示老妇被捉。‎ ‎4.分析人物形象 提问:诗中有几个人物?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 明确:老妪、石壕吏。老妇是主要人物形象,她在危急之下,挺身而出,主动从军,有敢于承担苦难的精神。石壕吏开头出现,中间便隐入幕后,“捉人”“一何怒”可以看出吏态度蛮横,凶暴无比。 ‎ ‎5.诗歌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 明确:全诗通过诗人的见闻,详写老妇的痛苦申诉,描绘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揭露了官吏的横暴,表露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五)、背诵并默写《石壕吏》。‎ 六、限时作业(10分) 达标率 ‎ ‎1、《望岳》中表达站的高望的远这种思想境界,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给人以启示的两句话是: , 。(1分)‎ ‎2、《春望》紧扣“望”字,层层深入,作者目睹到的破败之景是:‎ ‎ , 。(1分)‎ ‎3、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作简要的赏析:(1分)‎ ‎4、用《石壕吏》原文回答:(2分)‎ ‎(1)说明兵役之苛酷: (2)说明战争之惨烈: ‎ ‎(3)说明战争破坏严重: (4)表现老妇丧子的悲痛和含悲度日的句子: , 。‎ ‎5、默写三首古诗:(3分)‎ ‎6、  把《石壕吏》改写成一篇记叙文,要求通过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进行合理想象,有一定的环境描写,用多种方法刻画人物。(2分)‎ 七、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4‎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