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9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高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十八生态文明建设迈新台阶
时政热点专题十八 生态文明建设迈新台阶 一、【时政背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05年8月15日,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浙江省安吉县首次提出了这一关系文明兴衰、人民福祉的发展理念,绿色由此成了这座江南古城发展图景的主色调。 2017年8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2018年4月24日下午,习近平在三峡大坝坝顶察看三峡工程和坝区周边生态环境。26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2018年5月18日至19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2019年1月16日下午,习近平在河北雄安新区“千年秀林”大清河片林一区参加造林活动。16日至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京津冀考察,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求是》杂志2019 年第三期发表习近平总书记文章《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 设迈上新台阶》。内容节略如下: (一)为什么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1.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2.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 3.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可持续发展为国家重要战略。 4.人类是命运共同体,保护生态环境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和共同责任。 (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原则: 1.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 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 3.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4. 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这个生命共同体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 5.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 6.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需要世界各国同舟共济、共同努力,任何一国都无法置身事外、独善其身。 二、【考点链接】 1、经济生活 (1)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已经成为这一矛盾的重要方面,广大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加快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3)全面推动绿色发展。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发展高效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企业要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4)提倡绿色消费。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没有哪个人是旁观者、局外人、批评家,谁也不能只说不做、置身事外。 (5)科学的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公众参与,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综合运用经济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2、政治生活 (1)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广大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加快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我们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2)政府要积极行使生态文明建设职能,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是统一的,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3)党的性质、地位、宗旨。党是领导一切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 (4 )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需要世界各国同舟共济、共同努力,任何一国都无法置身事外、独善其身。 3、文化生活 (1)文化的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遭世界过程中转化成物质力量,对社会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先进健康的文化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落后、腐朽的文化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我们要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培育生态道德和行为准则,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增长模式。 (2)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 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这些优秀的生态文化,我们要做好继承发展与创新。 (3)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福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有之义。 (4)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培育生态道德和行为准则,开展全民绿色行动,动员全社会都以实际行动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为生态环境保护作出贡献。 4、生活与哲学 (1)我们之所以反复强调要高度重视和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就是因为我国环境容量有限,生态系统脆弱,污染重、损失大、风险高的生态环境状况还没有根本扭转,并且独特的地理环境加剧了地区间的不平衡。体现物质决定意识(实践决定认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经过不懈努力,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挑战重重、压力巨大、矛盾突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还有不少难关要过,还有不少硬骨头要啃,还有不少顽瘴痼疾要治,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体现全面看问题,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3)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认识不断深化,从当年的“两个文明”到“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再到今天的“五位一体”,这是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更带来了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深刻转变。体现了认识的深化发展,也体现发展的观点。 (4)要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寻求新的治理之道,不能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各管一摊、相互掣肘,而必须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体现联系的观点,整体与部分关系,系统优化法。 (5)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有利于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做,危害百姓的事再小也要除。体现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 (6)要坚持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宜电则电、宜气则气,体现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7 )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符合客观规律和人类的根本利益。我们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价值观,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三、【跟踪训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 1.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2018年5月18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强调,要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这是基于: A.自然界的物质性 B.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C.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D.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2.中国有句俗语“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3月29日参加义务植树时指出:我们每个人都是乘凉者,但更要做种树者。”这句话蕴含的历史唯物主义道理有: ①深刻地把握了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②在价值选择基础上能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③认识到了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 ④看到了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首要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只有恢复绿水青山,才能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这提醒我们: ①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相互依赖 ②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对立可以向同一转化 ③金山银山寓于绿水青山之中 ④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取决于人的实践活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生动地反映了: ①生态文明建设决定经济建设 ②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应协调发展 ③生态优势可转化为经济优势 ④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央视热播的电视剧《最美的青春》紧扣塞罕坝几代造林人的奋斗史,用现代视角重述55年的造林奇迹,把塞罕坝精神以影像方式固化为民族记忆和国家记忆。对塞罕坝精神认识正确的是: ①弘扬塞罕坝精神是我们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②塞罕坝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③弘扬塞罕坝精神凸显了精神力量在文化素养中的核心地位 ④弘扬塞罕坝精神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1962年,中国政府在塞罕坝设立国有机械林场。5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塞罕坝人”植根于塞罕坝140 万亩的土地,凭借科学务实,大胆创新的精神,攻克了高寒地区造林难题,将退化的土地变成了绿色的天堂,凝结出以艰苦创业为核心,以科学求实和开拓创新为支撑,以无私奉献和爱岗敬业为价值取向的“塞罕坝精神”。这一事例佐证了: ①意识的形式具有主观性,“塞罕坝精神并”蕴含着无私奉献和爱岗敬业的人文精神 ②意识的内容具有客观性,“塞罕坝精神”源自“塞罕坝人”不断进取的奋斗激情 ③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塞罕坝精神”反映了“塞罕坝人”开拓创新的历程 ④意识活动具有能动性,“塞罕坝精神”是人们认识生态文明的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018年5月18日至19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召开。习近平在会上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上述讲话: ①表明传统文化对中国社会发展影响深刻 ②彰显了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坚定信心 ③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自信 ④反映了要立足于实践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周易》有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是:通过观察天象,来了解时序的变化;通过观察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用教育感化的手段来治理天下。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文化具有丰富的形式 B.人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C.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D.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 9.中国古人不但讲“天人相分”,还强调“天人合一”。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周易》提出“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这些观点对于我们建设美丽中国的哲学启示是: ①利用自然首先必须改造自然 ②要在人与自然的对立中把握统一 ③改造自然要保持自然的原貌 ④利用自然要承认自然的客观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0.“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这句话说明: A.人和自然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B.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C.人类破坏自然会遭到自然的惩罚 D.人可以主宰自然 11.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说道:“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说明: A.自然界的变化发展规律是客观的 B.尊重自然规律就能有效地改造自然 C.尊重客观规律必须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基础 D.改造世界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12.古代周朝人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已有初步认识。周文王曾告诫臣民:“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自然界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要坚持适度原则 ③要尊重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④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13.“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深邃的思考直面人民诉求,以全新的理念指导生态文明建设。五年来,从城市到乡村,从大漠到水乡,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五年来,谋篇布局、改革制度、抓铁有痕,中国正在努力探索一条超越传统增长模式的绿色发展道路。这表明: ①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推动认识不断深化 ②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 ③认识推动实践的发展 ④实践的需要推动了认识的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4.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曾深刻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恩格斯这段话意在强调: ①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要和自然和谐相处 ②应该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刻意干预 ③自然界有其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固有规律 ④人类给自然界打上了实践活动的印迹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15.2018年6月24日,中共中央发布文件《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进一步明确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及生态环境质量责任,以实际行动回馈人民群众对蓝天白云绿水青山的期盼。这一做法: ①是对人民呼声的庄严回应,体现了我党的宗旨 ②践行了党的执政理念,是治国理政的基本要求 ③坚持了党的领导,通过协调各方实施党的领导 ④坚持了依法执政,使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6.“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是因为: ①自然界的形成和发展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②人的需要和意志规定了自然界存在和发展方向 ③尊重自然规律是人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 ④人的正确理念是自然规律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17.“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保护环境,企业应该: ①转变自身发展方式,走绿色发展道路 ②加强宏观调控,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③缩减生产经营规模,减少产品的数量 ④加大环境保护投入,实现科学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8.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旨在建立一套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相对应、能够衡量生态良好的统计与核算体系。启动GEP核算体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需要: ①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②生产者转变经营理念,以生态保护为直接目的 ③劳动者树立职业平等观,都努力进入环保行业 ④国家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大力发展绿色经济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9.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生态红线”主要分为重要生态功能区、陆地和海洋生态环境造纸厂区、脆弱区三大区域。红线是底线,如果再开发就会危及种群安全,非常紧迫。落实生态红线,要求: ①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统一 ②企业成为环保的主导力量 ③国家将红线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保障 ④消费者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消费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我国明确提出,到2020年年底前,全面完成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勘界定标,基本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在生态保护与开发中找到相对平衡点,就红线达成一致。要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是因为: ①事物间的联系可以推动发展 ②保护和开发是相互促进的 ③事物的量变必会引起质变 ④保护和开发是对立统一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习近平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现实生活中,广大民众既是污染源的责任主体,也是优良环境的受益者。每一个人都不要成为环境问题的旁观者、指责者,要成为解决环境问题的参与者、贡献者。上述材料表明: ①矛盾具有特殊性,承认矛盾的特殊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②联系具有多样性,人们在环境问题上同时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③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保护环境需要增强公众的责任感、参与感 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建设生态文明的成败取决于群众的意志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22.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这一提法基于: A.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B.联系具有客观性,要从事物的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 C.联系具有客观性,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永恒不变的 D.联系具有多样性,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23.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已经成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这一基本方略的哲学依据是: ①自然界的形成和发展是不依人的意志不转移的 ②人的需要和意志规定了自然界存在和发展方向 ③尊重自然规律是人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 ④人的正确理念是自然规律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24.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山水林田湖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人们在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方面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对山水林田湖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上述观点: ①体现了现代人尊重生命的绿色价值观 ②强调山水林田湖是依赖于人类的一种存在物 ③表达了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本质诉求④从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角度诠释了人是自然界的征服者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5.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这是因为山水林田湖草本来就是生命共同体,各有各的定位,生态是个闭合的系统,哪个环节出问题,整个系统都将面临危险。人为将生态要素割裂管理,不仅不能保护生态,也不可能管好生态。这告诉我们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应当: ①善于抓住时机,防止事物质变的发生 ②准确分析矛盾特殊性,找出解决矛盾的办法 ③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敢于突破成规陈说 ④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按规律办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6.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很容易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的破坏。这启示我们: ①正确认识生态面临的问题是生态修复的出发点 ②搞好生态建设顶层设计必须遵循自然发展的规律 ③优化系统内部结构能够提升生态建设的整体功能 ④抓好植树造林工作就抓住了生态修复的“牛鼻子”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7. 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在各地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也为做好环境监察执法工作指明了方向,给了基层生态环境保护队伍更强的信心和更大的底气。要持续保持环境执法高压态势,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好我们的美丽家园,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这是: ①实现城乡及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 ②市场经济具有法制性的体现 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要求 ④制定惩治破坏环境行为法律的需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8.李克强在2018年环境治理计划中提到,将大力推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全面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严控填海造地以及严格环境执法等等。为此,政府可以: A.运用法律手段——国务院发布《黑臭水体整治行动计划》 B.运用货币政策——增加对大气污染防治的财政支出 C.运用行政手段——提倡居民低碳消费,健康出行 D.运用财政政策——投入专项资金治理重点区域的大气污染 29.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需要加强环境监察执法工作,持续保持环境执法高压态势,用最严格的制度和最严密的法治保护好我们的美丽家园。这是: ①实现城乡及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 ②制定惩治破环环境行为法律的需要 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要求 ④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的需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0.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布局。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②中国共产党巩固执政地位,转变执政方式的体现 ③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 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0分) 31.材料一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目标、新要求和新部署,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更是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目标。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生态文明建设”首次写入宪法,面向新时代新征程,针对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委实亟需强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材料二 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一是要推进绿色发展。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二是要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三是要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四是要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分析各方应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32.今年中国环境日主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旨在动员引导社会各界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自觉践行绿色生活,共同建设美丽中国。在这个过程中,加强生态文化的宣传教育,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获得感。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大力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价值取向? (2)结合《生活与哲学》有关知识请你为保护环境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参考答案: 1.A 2.D 3.B 4.B 5.C 6.B 7.B 8.D 9.D 10.A 11.D 12.D 13.B 14.D 15.A 16.D 17.C 18.A 19.C 20.B 21.D 22.B 23.D 24.A 25.D 26.B 27.B 28.D 29.D 30.D 31.(1)①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所以党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是其性质和宗旨的体现;③党的执政方式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要求;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党的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的要求。 (2)①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的执政党,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②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积极行使立法权和监督权,加快完善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律保障。③政府要积极履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加大对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力度。④公民要树立绿色环保意识,监督企业和相关部门的行为,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去。 32.(1)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有利于人们自觉践行绿色生活,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②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求我们要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价值取向有利于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态文明意识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2)①重视量的积累,从身边小事做起。②树立正确的意识,树立绿色发展理念。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尊重自然规律,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