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19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18讲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教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9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18讲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教案)

第18讲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考纲要求]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考点一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一、奠定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领导开展了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和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建立起国有经济,从而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 ‎1.提出:1953年。‎ ‎2.目的: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3.内容: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由此起步。‎ ‎4.特点: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三、“一五”计划 ‎1.任务: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结果: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指标大都超额完成。‎ ‎3.意义:开始改变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三大改造 ‎1.内容 ‎(1)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2)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3)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2.结果:1956年底,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社会主义制度 在中国基本上建立起来,中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实质: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4.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不足点:在社会主义改造后期,存在要求过急、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等缺点。‎ ‎[概念阐释] 过渡时期 过渡时期指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时期。所谓“过渡”是指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此时期内中国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而不是社会主义社会。‎ ‎ [漫画历史] 优先发展重工业 ‎◆新中国成立初期,急需发展重工业。‎ ‎[轻巧识记] “一、二、三”归纳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一个创举:和平“赎买”。‎ 二个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经济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并举。‎ 三项成果:初步奠定工业化基础;计划经济体制形成;单一公有制确立。‎ 主题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一五”计划的实施 史料一 中国工业化的速度首先决定于重工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以发展重工业为大规模建设的重点。在“边打、边稳、边建”的方针下,就要求我们集中力量而不是分散力量去进行基本建设,要求我们以有限的资金和建设力量,首先保证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基本建设……‎ ‎——《中共中央关于编制一九五三年计划及五年 建设计划纲要的指示》‎ 史料二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从1953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20年时间建成中国的工业化……但是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论十大关系》实际上是思考开辟一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八大进一步确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即“尽可能迅速地实现国家工业化”……实现国家工业化是中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 ‎1.史料一体现了“一五”计划的内容和特点。根据句号对史料进行简单的分层,前一句强调发展重工业的原因,后一句是对前面内容的进一步说明。‎ ‎2.史料二指出“一五”计划时期工业化的基本设想。阅读时注意省略号的分层作用,逐层分析每一层的含义,总结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化的基本设想。‎ 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化的基本设想,并分析这一设想与苏联的工业化道路有何不同。‎ 试答:(1)设想:借鉴苏联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尽快实现工业化。‎ ‎(2)不同:但又不能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要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关系,走一条与苏联不同的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1.历史原因:我国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 ‎2.现实需要:我国处于帝国主义包围之中,优先发展重工业有助于增强综合国力。‎ ‎3.苏联影响: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 ‎4.重要地位:重工业是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的基础,重工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考点二 曲折发展的十年与“十年动乱”中的国民经济 一、成功的探索 ‎1.1956年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阐述了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十大关系,实际上提出了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 ‎2.1956年中共八大 ‎(1)内容 ‎①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即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②提出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即集中力量解决这个主要矛盾,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意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所取得的初步成果。‎ ‎3.八字方针:1960年冬,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二、探索中的失误 ‎1.原因: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在理论和思想上还缺乏深刻的认识。‎ ‎2.表现 ‎(1)事件:“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标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 ‎(3)危害: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 三、十年建设成就 ‎1.工业:建成武汉、包头等钢铁基地;形成了冶金、采矿、电站、石化等工业设备制造以及飞机、汽车等十几个基础行业。‎ ‎2.交通:全国除西藏以外的各省、自治区都有了铁路。‎ ‎3.能源:石油实现自给。‎ 四、“十年动乱”中的国民经济 ‎1.表现:在“全面夺权”的狂潮中,国民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2.整顿 ‎(1)周恩来调整和整顿经济,使国民经济有所恢复。‎ ‎(2)邓小平的整顿使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 ‎3.危害 ‎(1)给中国的经济建设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使正常的生产和社会秩序出现严重混乱。‎ ‎(2)“文革”使中国拉大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发展机遇。‎ ‎[概念辨析]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 ‎(1)“大跃进”属于生产力范畴,根源在于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人民公社化运动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根源在于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2)“大跃进”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忽视了中国经济落后的国情;人民公社化运动在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适应,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 ‎ [名师点睛] 1975年邓小平全面整顿的实质和意义 ‎(1)实质:系统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2)意义:使国民经济快速恢复和发展,使更多的人认识到“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为以后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拉开了序幕。‎ ‎ [构图解史] 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 主题 探索与失误——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 史料一 打开最近各地的报纸……革命的干劲洋溢在字里行间。农村中每天有近一亿人向自然大进军……城市中千百万厂矿企业的职工……一而再、再而三地突破原订的计划指标。‎ ‎——1958年2月3日《人民日报》社论 史料二 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成为群众性的行动,进一步提高了五亿农民的共产主义觉悟;公共食堂、幼儿园、托儿所、缝衣组、理发室、公共浴堂、幸福院、农业中学、红专学校等等,把农民引向了更幸福的集体生活,进一步培养和锻炼着农民群众的集体主义理想。‎ ‎——1958年8月29日《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 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 史料三 1952-1965年国民生产总值指数图(1952年=100)‎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 ‎《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 ‎1.史料一体现了我国20世纪50年代末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严重问题,解读注意史料出处的时间信息,从时代背景去分析史料中的现象。‎ ‎2.史料二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末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严重问题。‎ ‎3.史料三是一则图表史料,从图中曲线变化趋势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我国经济曲折发展,有增长也有下降。‎ ‎1.如何认识史料二中的现象?‎ 试答:扩大公有化规模、实行军事化的管理形式,违背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 ‎2.据史料三概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试答:‎ ‎(1)变化:总体上是增长的,20世纪50年代持续增长,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下降,20世纪60年代中期恢复。‎ ‎(2)主要原因: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一五”计划完成等;“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自然灾害等;制定并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1.1956-1976年探索中的两个核心问题及经验教训 ‎(1)核心问题 ‎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规模、速度与比例问题,即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方针问题。‎ ‎②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也就是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制度建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问题。‎ ‎(2)经验教训 ‎①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可照搬别国模式。‎ ‎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处理好主观能动性与客观实际的关系,反对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③生产关系的变革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不可以超越生产力发展的实际阶段。‎ ‎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必须认清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妥善处理好经济建设与阶级斗争之间的关系。‎ ‎2.多角度分析社会主义建设失误的原因 ‎(1)历史传统的影响。受封建专制主义遗毒的影响,人们民主法制观念淡薄。‎ ‎(2)急于求成心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建设热情很高,迫切希望尽快摆脱落后状况。‎ ‎(3)中央领导人的错误估计。对当时的国内外阶级斗争形势估计过于严重,错误地认为阶级斗争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4)国际环境的影响。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尖锐对立,容易产生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的心理。‎ 答题术语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1.过渡时期 ‎(1)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了 ‎(2)1953年国家开始实施“一五”计划。“一五”计划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2.曲折发展 ‎(1)“大跃进”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人民公社化运动强调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违背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理 ‎(2)“八字”方针以农村为起点,核心是调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问题,到1965年,国民经济基本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考纲 卷别  ‎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全国卷Ⅰ ‎2015·“一五”计划的背景 ‎2014·“一五”计划与计划经济体制 全国卷Ⅱ ‎2017·“一五”计划与工矿业政策 ‎2016·“一五”计划的特点及影响 ‎2014·国家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 全国卷Ⅲ ‎ ——‎ 新课标全国卷对本讲内容的考查,主要集中于“一五”‎ 计划和计划经济体制这一主干知识上。试题注重基础知识和主干内容的迁移应用,坚持能力考查,体现学科素养目标。从历史反思角度,引导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真正达到学以致用、以史为鉴的目的 考向一 从时空观念角度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建设的表现、特点及影响 ‎1.(2016·高考全国卷Ⅱ)“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  )‎ 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 解析:选A。结合所学可知,“一五”期间,我国重点发展工业,努力为工业建设提供条件,于是出现住宅建设投资减少和非生产性建设投资抑制的现象,故A项正确;B项表述不符合“一五”计划时期的史实,排除;C项是对材料信息的表面解读,不能反映其实质,故C项错误;“一五”期间,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故D项错误。‎ ‎2.(2015·高考全国卷Ⅰ)如图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可以推知(  )‎ A.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 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 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 解析:选A。观察图可知,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一五”‎ 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因此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超过英美国家,故选A项。冷战下的东西方对抗不会制约美英工业发展,故B项错误;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是两极格局下巩固国防的需要,并非急躁冒进,故C项错误;美英传统工业产业年均增长速度不及中国,但与产业衰落无关,故D项错误。‎ 考向二 从历史解释角度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体制的特点及影响 ‎3.(2014·高考全国卷Ⅰ)“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  )‎ 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 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 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解析:选B。据题干时间: “一五”计划期间与“粮食计划供应制度、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的信息,迁移所学知识可知,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属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内容,对于增加积累和扩大投资,推动工业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B项正确。‎ ‎4.(2014·高考全国卷Ⅱ)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  )‎ 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 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 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 解析:选C。解读题干可知,计划体制的特征与“计划收购”“由国家严格控制”相符,故选C项。农村经济恢复是在1949-1952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 1953年的三大改造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即经济领域的变革,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提供劳动力资源与题意不符, D项错误。‎ ‎1.1951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中指出: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地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 ‎,按照自愿和互利的原则,发展农民劳动互助的积极性,这种劳动互助……发展前途就是农业集体化或社会主义化。决议实施后(  )‎ A.农业合作化运动正式展开 B.促进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农业发展配合工业化建设 D.互助组推动了农业恢复与发展 解析:选D。农业合作化运动正式展开始于1953年三大改造,故A项错误;1951年还没有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故B项错误;C项属于“一五”计划时期的措施,故C项错误;据材料“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地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发展农民劳动互助的积极性”可知互助组推动了农业恢复与发展,故D项正确。‎ ‎2.到1956年年底,中国超过96%的农户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这表明(  )‎ A.农村土地改革顺利完成  ‎ B.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C.农业集体化已基本实现 ‎ D.民主革命任务基本完成 解析:选C。农村土地改革顺利完成于1952年底,与“1956年年底”不符,故A项错误;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的标志是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成社会主义公有制,材料仅涉及到农业上生产资料的变化,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国超过96%的农户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农业集体化已基本实现,故C项正确;民主革命任务基本完成的标志是新中国成立,故D项错误。‎ ‎3.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1953-1957),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至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了规定的任务。期间钢铁、汽车、飞机等重要项目的完成标志着(  )‎ A.我国的工业终于摆脱了落后的面貌 B.全面且系统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 C.国家对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D.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初步奠定 解析:选D。“一五”‎ 计划是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故A项错误;全面且系统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是在1956年,故B项错误;国家对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是在1956年,故C项错误;“一五”计划初步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故D项正确。‎ ‎4.历史上曾经先后有40多个国家,3000多个国内单位派人去河北徐水区“取经学习”。赫鲁晓夫派记者前去看个究竟。他听了记者的汇报后说:“中国的共产主义是喝大锅清水汤,苏联是土豆烧牛肉。”赫鲁晓夫评价的是中国(  )‎ A.社会主义改造 B.“大跃进”运动 C.农业集体化 D.人民公社化运动 解析:选D。历史上曾经先后有40多个国家,3000多个国内单位派人去河北徐水区“取经学习”。这一事件发生在1958年成立了人民公社,故A项错误;大跃进运动不仅是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还包括其他行业的大跃进,故B项错误,农业集体化运动是在1953-1956年,故C项错误;人民公社化运动发生在1958年,人民公社运动中大办公共食堂,所以有了赫鲁晓夫听了记者的汇报后说“中国的共产主义是喝大锅清水汤,苏联是土豆烧牛肉”,故D项正确。‎ 课下达标练 ‎ (时间:45分钟 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不仅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而且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有学者把1949年前的中国称为现代化早期,而将1949年之后视为中国现代化的大规模工业化时期,主要理由是1949年后的中国能够(  )‎ A.组织一切力量实行国家工业化 B.充分激发起全民族的建设热情 C.继续发挥战争中形成的动员能力 D.实现独立自主不再受外国的干涉 解析:选A。1949年新中国成立真正实现了民族独立,具备了大规模工业化的前提,故A项正确;充分激发起全民族的建设热情,不是指工业化,故B项错误;继续发挥战争中形成的动员能力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不再受外国的干涉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2.1953年中共中央制定《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指出要通过互助合作实现农业集体化和社会主义化,这样做的背景是(  )‎ A.工业化发展急需粮食和原料 B.要学习苏联农业集体化模式 C.逐步建立起的计划经济体制 D.引导农村逐步走向共产主义 解析:选A。材料反映的是我国1953年推行农业互助组,其主要原因是为我国的工业化建设提供原料,故A项正确;我国实行的互助组是资源结合,集体程度远不及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故B项错误;我国逐步建立计划经济体制是在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故C项错误;当时我国处于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并不是走向共产主义,故D项错误。‎ ‎3.“一五”期间,苏联援建中国的156个国家重点项目有56个安排在东北。国家对东北的实际投资额占全国实际投资额的44.3%。从工业化的现实需要来看,当时重点布局东北(  )‎ A.适应了战后全球化和引资需要 B.巩固了中苏友好同盟关系 C.有利于尽快建立基础工业体系 D.实现了工业布局合理规划 解析:选C。战后世界为半球化,故A项错误;新中国成立初中苏建立同盟国关系,工业重点布局在东北有利于接受苏联的援助,故B项错误、C项正确;重点布局东北的工业布局是不均衡的,故D项错误。‎ ‎4.1957 年,“一五”计划提前完成,当年全国工业总产值达783.9 亿元,比1952 年增长128.5%,到1957 年底,我国新建了飞机制造、汽车制造、发电设备、冶金设备以及重型机械等工业部门。材料说明我国(  )‎ A.初步形成合理的工业布局 B.初步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 C.初步达成社会主义工业化 D.初步完成生产资料的改造 解析:选B。材料中主要讲述了我国各种工业部门,没有涉及工业的分布,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1957 年底,我国新建了飞机制造、汽车制造、发电设备、冶金设备以及重型机械等工业部门”可知工业体系初步建立,故B项正确;“一五”‎ 计划的完成离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尚有差距,故C项错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于1956年,故D项错误。‎ ‎5.1957年到1960年,中国城市化从15.5%增长到19.7%。1961年,政府又从城市动员了约1000多万人下乡。造成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政府调整工农业生产恢复经济 B.经济建设上的“左”倾错误 C.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计划完成 D.“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开始 解析:选A。“1957年到1960年,中国城市化从15.5%增长到19.7%”,结合史实可知此时期受“大跃进”运动的影响,城市化发展过快,导致出现三年经济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政府及时进行国民经济的调整,调整工农业生产比例,所以出现了题干中“1961年,政府又从城市动员了约1000多万人下乡”的变化,故A项正确;经济建设上的“左”倾错误导致出现题干中1957-1960年的城市化情况,1961年的调整则是对“左”倾错误的纠正,故B项错误;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计划至今并未完成,故C项错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是从1955年开始,1968年达到高潮,因而与题干中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6.《中国证券市场的历史回顾》一书中写道:新中国成立之初,为疏导社会游资,平稳市场物价,天津、北京证券交易所先后成立。但是到了1952年7月和8月,天津、北京证券交易所相继宣布关闭。造成证券市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证券交易不利于经济发展 B.实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C.政府强化计划经济的结果 D.“左”倾错误已严重泛滥 解析:选C。证券交易是一种市场经济的手段且是有利于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故A项错误;新中国的三大改造开始于1953年底,与材料中“1952年7月和8月”的表述不符,故B项错误;随着国家经济形势的日益好转,新中国受苏联“斯大林模式”影响,开始逐步强化对经济的计划控制,故C项正确;我党的“左”倾错误蔓延于1957年的反“右”派斗争扩大化,时间上不符合材料和史实,故D项错误。‎ ‎7.人口的迁移往往与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问题息息相关。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大批量城市人口向内地迁移,在内地形成了一批新的城镇,促进了中国城市分布格局的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新中国人口急剧膨胀   B.国家城镇化战略的出台 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D.旧中国工业布局的不合理 解析:选D。新中国人口的急剧增长与城市人口向内地迁移并没有直接的联系,故A项错误;国家城镇化战略的出台是20世纪80年代的史实,故B项错误;“大跃进”的时间段是1958年至1960年,与材料不符且与城市人口向内地迁移同样没有必然的关联,故C项错误;题目最后问的是“变化”,进入近代以来,旧中国的城市主要是建立在东部和东南部的沿海通商口岸,新中国的新的城市化布局,改变了这种不合理的工业布局,故D项正确。‎ ‎8.1960年,陈云起草的《关于加速发展氮肥工业的报告》得到党中央的同意,在其直接主持下,建成了一批5万吨的氮肥厂,1965年,这些氮肥厂年产合成氨130万吨。这反映了当时国家(  )‎ A.仍在片面发展重工业 B.注意恢复发展农业生产 C.对经济形势估计错误 D.经济发展仍然求快求急 解析:选B。根据材料“1960年”,由于三年经济困难,我国经济正进入调整时期,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1960年”“加速发展氮肥工业”,反映了“八字方针”出台后,调整经济政策,注重农业生产的发展,故B项正确;根据所学,1960年,“八字方针”提出后,到1962年国民经济出现好转,该项与史实不符,故C项错误;1960年开始,我国奉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改变了过去求快求急的作风,故D项错误。‎ ‎9.1957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24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52年增长67.8%;其中,农业总产值537亿元,增长24.8%,所占比重由1952年的56.9%下降为43.3%;工业总产值704亿元,增长128.6%,所占比重由1952年的43.1%上升到56.7%。这种状况表明(  )‎ A.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B.工业生产与技术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C.农村土地改革解放了生产力 D.工业总产值低于农业的局面初步改变 解析:选D。“一五”‎ 计划期间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材料强调工农业产值各占的比重,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工农业产值各占比重的变化,没有涉及工业生产与技术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故B项错误;农村土地改革是1949-1952年底,1953-1956年进行农业的改造,故C项错误;材料“农业总产值537亿元,增长24.8%,所占比重由1952年的56.9%下降为43.3%”“工业总产值704亿元,增长128.6%,所占比重由1952年的43.1%上升到56.7%”,表明工业总产值低于农业的局面初步改变,故D项正确。‎ ‎10.某一时期,国家文化部召开文化行政会议,要求群众文化活动要做到:人人能读书,人人能写会算,人人看电影,人人能唱歌,人人能绘画,人人能舞蹈,人人能表演,人人能创作。这反映了(  )‎ A.休闲和娱乐成为人们的常态 B.“文革”时文艺繁荣的状况 C.文化领域出现“大跃进”倾向 D.国人的文化素养大幅提高 解析:选C。A项与材料“要求群众文化活动要做到”不符,故A项错误;“文革”时文艺事业万马齐喑,百花凋零,而不是繁荣,故B项错误;据材料“人人能读书,人人能写会算,人人看电影,人人能唱歌,人人能绘画,人人能舞蹈,人人能表演,人人能创作”可知文化领域出现“大跃进”倾向,故C项正确;材料“要求群众文化活动要做到”与国人的文化素养状况无关,故D项错误。‎ ‎11.毛泽东在1961 年9 月29 日给中央政治局常委及有关各同志的信中写道:“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过去过了六年之久的糊涂日子(一九五六年高级社成立时起),第七年应该醒过来了吧。”材料表明(  )‎ A.认识到调整人民公社政策的必要 B.决定彻底解决高级社的根本矛盾 C.完成了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D.认识到调整国民经济结构的必要 解析:选A。根据材料“一九五六年高级社成立时起,第七年应该醒过来了吧”可知他表达了要调整人民公社的要求,故A项正确;人民公社的根本问题是“左”倾错误,在1961年只是局限于对经济的调整,故B项错误;三大改造完成于1956年,故C项错误;对人民公社的调整属于对生产关系的调整,没有涉及国民经济各部门,故D项错误。‎ ‎12.1961年,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的一份报告指出:部分干部和农民对集体生产信心不足,以致发展到变相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式家庭作业。报告所指出的历史现象(  )‎ A.有利于农村经济的恢复 B.影响到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 C.是国民经济调整的结果 D.纠正了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解析:选A。据材料“1961年”和“部分干部和农民对集体生产信心不足,以致发展到变相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式家庭作业”,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有助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农村经济的恢复,故A项正确;1956年,农业合作化运动已经结束,故B项错误;单干并非国民经济调整的结果,故C项错误;单干并不能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13题25分,14题12分,共37分)‎ ‎13.(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6年9月中共“八大”正式通过《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基本任务是继续进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计划1962年工农业总产值比1957年增长75%左右,工业总产值增长1倍左右,农业总产值增长35%左右。1958年8月北戴河会议上提出,到1962年建成独立完整的工业化体系,在若干重要产品和产量方面超过英国,赶上美国。“二五”期间,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0.65%,1962年与1957年相比,工业总产值仅增长20.7%,平均每年增长3.8%;农业总产值则下降了19.9%,平均每年下降4.3%;国民收入下降了14.5%,全民所有制职工平均工资下降了5.4%。‎ 材料二 从“十一五”起,国家把“五年计划”改为“五年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二五”计划的特点,(6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特点的原因。(6分)‎ ‎(2)从“计划”到“规划”体现出的本质是什么?(4分)对比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9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从计划的制定、内容、实施效果等方面归纳特点;第二小问从体制、政策、实施过程方面分析原因。第(2)问,第一小问抓住从经济到经济和社会、计划到规划的角度提炼“本质”;第二小问从发展重心、所有制结构、体制、发展模式、与世界市场联系等角度进行说明。‎ 答案:(1)特点: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计划指标不断修正(或“大跃进”期间被大幅度提高);没有完成预期目标。‎ 原因: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左”倾错误逐渐泛滥(或“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严重破坏经济)。‎ ‎(2)本质:从突出经济的发展到强调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说明:从优先发展重工业到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协调发展;从突出经济的发展到强调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从强调计划指导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从单一的公有制到多种所有制的共同发展;从关起门来搞建设到对外开放等。(任答四点即可)‎ ‎14.(12分)下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年出版的一幅政治宣传画——《人民公社好》(芮光庭作)。‎ 请提取图中的两项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评析。(要求:至少提取两项信息,然后由表及里评析。)‎ 解析: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思考,也可以对信息先行表态,再用相关史实论证,如提炼信息土法炼钢,出现很多小高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积极方面反映了“大跃进”运动中全民炼钢的景象,消极方面土法炼钢严重脱离实际,造成经济结构失衡,人民生产积极性下降,导致严重的经济困难,并影响生态环境,如提炼信息粮食满仓,庄稼种植很密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积极方面党组织群众进行经济建设的特点,消极方面不符合历史的真实,只是人们的一种良好愿望,也是急于求成的“左”倾情绪的反映,再如提取信息有全副武装的民兵站岗,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积极方面一方面说明当时两极格局下国际形势的紧张。另一方面受到当时“以阶级斗争为纲”等左”倾思想的影响。‎ 答案:信息一:画中出现公共食堂、图书馆、医院、幸福院(敬老院)、幼儿园、百货商店等机构。‎ 评析:一方面说明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人民公社重视社员生活质量的提升;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们过于将公社生活理想化;宣传画带有当时的政治色彩,不一定能反映当时生活的真实状况。‎ 信息二:土法炼钢,出现很多小高炉。‎ 评析:反映了“大跃进”运动中全民炼钢的景象。土法炼钢严重脱离实际,造成经济结构失衡,人民生产积极性下降,导致严重的经济困难,并影响生态环境。‎ 信息三:粮食满仓,庄稼种植很密集。‎ 评析:不符合历史的真实。只是人们的一种良好愿望,也是急于求成的“左”倾情绪的反映。宣传画本身反映出当时党组织群众进行经济建设的特点。‎ 信息四:图中有全副武装的民兵站岗。‎ 评析:一方面说明当时两极格局下国际形势的紧张。另一方面受到当时“以阶级斗争为纲”等“左”倾思想的影响。(其他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