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9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海南省海口市四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海口四中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政治期末试题 一、本卷共22小题,每小题2分,总分44分。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随着社会的变迁,现代人承受着越来越多的经济与精神压力。“人应该如何生活”“如何培育人性”等关系人类命运的问题,近年来成为了哲学的重要命题,这是因为 ①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的思考 ②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③哲学对人类具有普世的实用价值 ④哲学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随着社会的变迁,现代人承受着越来越多的经济与精神压力。关系人类命运的问题,近年来成为了哲学的重要命题,这是因为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光明生活的路途上点亮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①④符合题意。 ②: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哲学不是科学之科学,②错误。 ③: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哲学对人类具有普世的实用价值说法错误,排除③。 故本题选B。 【点睛】在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上,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认为哲学无用,可以不要哲学的“取消论”;二是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代替论”。把哲学看作是“科学之科学”,这种“哲学万能论”是十分有害的。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并不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2.下列关于哲学和世界观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 哲学是以世界观为研究对象的学说 B. 哲学是人们对整个世界和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 C.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理论,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D.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答案】D 【解析】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D项符合题意;哲学是以整个世界为研究对象,不是以世界观为研究对象,A项说法错误;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和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B项说法错误;哲学有正确和错误之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点睛】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钱学森带研究生,一开始不上专业课,而是让学生学习《自然辩证法》《矛盾论》《实践论》等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经考核合格后才开始学习专业课。这样安排学习顺序的哲学道理有 ( ) 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②学习哲学就不用学习具体科学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④不善于处理主客观世界的关系,就无法在科学上取得巨大成就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因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重要意义,所以钱学森要求研究生必须认真学习,故选项③④符合题意;选项①与题意无关,排除;选项②说法错误,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学习哲学需要学习具体科学,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4.印度尼西亚素有“火山国”之称,火山喷发时,当地一些神职人员会将米、水果和蔬菜放到河里漂走,借此向火山献祭。希望神灵能够阻止火山喷发。下列选项体现的哲学思想与材料中神职人员的做法属于同一哲学基本形态的是 ( ) A. 子不语怪力乱神 B. 未有此气,先有此理 C. 气者,理之依也 D. 物是观念的集合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客观唯心主义。神职人员的做法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未有此气,先有此理”属于客观唯心主义,B正确且符合题意; A C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D 属于主观唯心主义,都不符合题意,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5.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两个对子”。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两个对子”相对应的是 ①指鹿为马 乐极生悲 ②盲人摸象 削足适履 ③气者,理之依也 理生万物 ④沧海桑田 断章取义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此题考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的知识。此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能力,解答该题需要弄清楚成语的主旨意思。哲学中的两个对子指的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形谢神灭”认为人的意识依赖于人的身体,是一种唯物主义观点的表现,“理生万物”认为绝对理念是世界万物的本原,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表现,③符合题意;“沧海桑田”体现了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符合辩证法的思维方式,“断章取义”是一种片面的观点,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④符合题意;“指鹿为马”体现了唯心主义,“乐极生悲”是辩证法的观点,①不符合题意;“盲人摸象”是片面的观点,属于形而上学,“削足适履”属于唯心主义,②不合题意,故排除。故选D。 6.有人说“市场瞬息万变,变化莫测,想把握住市场的变化是徒劳的。”以下对此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 ①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 ②是唯心主义观点 ③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 ④属于不可知论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股市的变幻莫测是社会存在,而认为人不能把握住股市的变化的观点没有认识到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属于不可知论,①④适合题意;材料并未涉及到物质与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②③不适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7.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共产党宣言》正式发表170周年。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中正式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确立,更是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这说明 ①马克思主义不是现成的结论,而是正确的方法论 ②人类文明的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永无止境、不断创新的过程 ④实践与理论历史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确立,更是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这说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永无止境、不断创新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正确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体现,①③符合题意。 ②:本题是强调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不是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②不合题意。 ④: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④错误。 故本题选B。 8.春秋战国时期,是由封建领主制向封建地主制过渡的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异常复杂,不同阶级和阶层在是否建立、如何建立封建制度等问题上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形成了儒、墨、道、法诸家,出现了中国哲学百家争鸣的思想繁荣局面。这说明 ①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②哲学的内容是客观的,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 ③哲学的内容虽是主观的东西,但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 ④一定形态的哲学反作用于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春秋战国时期,是由封建领主制向封建地主制过渡的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异常复杂,出现了中国哲学百家争鸣的思想繁荣局面。这说明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政治、经济在精神上的反映,真正的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①②符合题意。 ③:哲学的内容是客观的,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③错误。 ④:本题强调经济政治决定哲学,不是哲学的反作用,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9.人,是东西方哲学家追问内心、寻求知识、展开思索的原初起点,时至今日,依然是世界哲学领域的重要议题。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的5个分主题,自我、社群、自然、精神和传统,都关乎人类未来发展和全球命运等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都充分表达了哲学的时代关注。哲学之所以要关注时代是因为: ①哲学是时代精神精华,能预见和指明时代发展的前进方向 ②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支配时代发展的有力工具 ③哲学应该把握时代脉搏,成为推动时代发展的巨大力量 ④哲学应该反映时代特点和要求,发挥对社会变革的先导作用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③④:哲学之所以要关注时代是因为真正的哲学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成为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客观要求的历史趋势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③④符合题意。 ①: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政治、经济在精神上的反映,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①错误。 ②: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影响时代发展,但不起支配作用,②错误。 故本题选C。 10.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人民日报》当日发表社论指出,表决通过《宪法修正案》是时代大势所趋、事业发展所需、党心民心所向。此次宪法修定中所蕴含的哲理有 ①坚持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坚持在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中把握事物 ③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④坚持一切从我党的科学理论出发,与时俱进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宪法的修改体现了在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中把握事物,选项②符合题意;宪法修改是时代大势所趋、党心民心所向,体现了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选项③符合题意;①说法是错误的,颠倒了主客观的关系,应该是要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排除;④说法也是错误的,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我党的科学理论出发,排除;故本题答案为C。 11.为进一步提高地震系统应急人员应急联动与应急处置能力,某省地震局于2018年9月21日组织开展了2018年度全省地震系统地震应急演练,省、市、县地震部门和各地震台应急人员近600余人参加了演练。积极开展地震应急演练主要是强调 ①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③在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④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以规避自然风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积极开展地震应急演练主要是强调在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以规避自然风险,③④项符合题意;材料主要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意识的作用,①②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D。 【点睛】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因此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12.2019年4月9日,嘉兴的天气好像进入了夏季,最高气温达到30度,而10日气温又突然直下,网友戏称“满30减15”,天气出乎意料的急剧变化说明 ①自然界是物质的,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②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③物质是被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④自然界的变化不会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天气出乎意料的急剧变化说明世界的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自然界是物质的,有自行运行的规律,不依赖于人的意识。①②项符合题意;③项是对物质定义的解释,与题意要求不符;自然界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自然界会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 【点睛】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13.人们在生活中,往往会有“谈虎”可能“色变”的情况,这说明 A.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 意识来源于个人的内心体验 C. 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D.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A: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A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B: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意识来源于客观存在,B错误。 C:人们在生活中,往往会有“谈虎”可能“色变”的情况,这说明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或物质基础,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C符合题意。 D: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在行动之前还要确定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等,D说法正确但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C。 【点睛】不能把人脑说成大脑,动物也有大脑,动物的大脑不会产生意识。电脑也不能产生意识,“电脑思维”只是对人脑思维功能和思维信息过程的模拟,“电脑思维”不是本来意义上的人的思维,电脑不能产生意识,思维、意识只是人脑才有的机能。 14.2018年1月《人民日报》载文指出,近期调研发现,为了在汇报时更好地展现工作成果,部分单位在PPT(幻灯片演示)的制作上花了不少功夫。PPT越做越“高级”,然而实际工作做得并不好,这种不重实效重包装的倾向,值得我们注意。靠“包装”出彩的政绩 ①没有事实依据,因为其内容来源于出彩念头 ②歪曲反映了客观存在,违反了实事求是的原则 ③表明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会导致错误的认识 ④说明不同认识会影响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效果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②④:PPT越做越“高级”,然而实际工作做得并不好,这种不重实效重包装的倾向,值得我们注意。靠“包装”出彩的政绩歪曲反映了客观存在,没有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同时说明不同的认识会影响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效果,②④符合题意。 ①:靠“包装”出彩的政绩没有事实依据,其内容来源于客观存在,①错误。 ③: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错误的认识是对客观现实的歪曲反映,③错误。 故本题选B。 15.1920年,有人在一个狼群中发现了两个女童,立即把她们送到当地的孤儿院,她们怕水、火和光,白天躲藏,夜间活动,每晚都像狼一样引颈长嚎,吃肉时不用手而是用牙齿撕开吃,对他人不感兴趣、没有感情。“狼孩”现象佐证了 ①人的感情交流方式取决于其有目的的意识活动 ②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决定其生活方式和精神文化生活 ③人的先天条件和后天的生活能力都是能改变的 ④人在社会活动中彰显和发挥自己的智力、体力和情感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意识的本质。①②:狼孩的事例说明离开社会实践,人是无法作为“人”而生存的,离开了社会存在,意识就不能产生,①错误,②正确。 ③:狼孩已经不能做人而存在了,人只能在社会活动中体现人的价值,③错误。 ④:狼孩的活动并不是人的社会活动,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6.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些家长挤压孩子的休息时间,不管孩子是否感兴趣,强迫孩子参加各类课外补习班,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这是因为: ①学习是一种自主性的认识活动,外来的干预不利于学习的进步 ②学习是以生理活动为基础的认识活动,学习效果受到生理条件的制约 ③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渠道,课外补习不利于学生成长 ④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才能保证学习效果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说法片面,孩子学习的进步是内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外在的因素对学习效果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②正确,根据题意,对学习家长不顾孩子的兴趣强迫孩子参加各类课外补习班,结果事与愿违,是因为学习是以生理活动为基础的认识活动,如果孩子没有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就不高,从而制约学习效果,故当选; ③说法片面,课外辅导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促进学生的成长,故排除; ④正确,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应该尊重孩子的兴趣与选择,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保证学习效果,故当选; 故选D。 17.《山海经》中追日的“夸父”,《淮南子》中射日的“后羿”,《西游记》中七十二变的“孙悟空”和《聊斋志异》中的一个个善良的“狐仙”,这些虚构的形象在现实生活中都有其“原型”。这是因为 ( ) ①意识本质上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②意识能够在反映现实世界的基础上创造幻想的世界 ③观念中的矛盾与现实生活中的矛盾不具有同一性 ④观念中的矛盾的解决取决于人的意识的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意识的本质、意识活动的特点的知识。①②:材料中的“这些虚构的形象在现实生活中都有其原型”是因为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同时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①②正确。 ③:观念中的矛盾与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具有同一性,③错误。 ④:矛盾的解决取决于实践,④错误。 故本题答案选A。 18.污染严重是造纸业饱受诟病的主要原因。某省根据当地造纸业发展状况,制定并执行严格的造纸业地方环保标准。在环保高标准的倒逼下,该省造纸业摆脱了脏、乱、散的局面,实现了“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的兼顾、环保与经济转型升级的双赢。这说明( ) ①重视意识的能动性,就能推动事物发展 ②只有从实际出发,才能获得实践的成功 ③事物能否发展,取决于意识能否反映客观存在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按客观规律办事相结合是成功之道。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重视意识的能动性,就能推动事物发展”说法绝对,①不选;“某省根据当地造纸业发展状况,制定并执行严格的造纸业地方环保标准”这说明只有从实际出发,才能获得实践的成功,②正确;事物的发展并不取决于意识能否反映客观存在,③不选;该省制定并执行严格的造纸业地方环保标准,实现了“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的兼顾、环保与经济转型升级的双赢,这说明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按客观规律办事相结合是成功之道,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C。 19.“天之亡我,我何渡为?”项羽说完这句话后在乌江边自刎而亡。唐朝诗人杜牧为此蹉叹:“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宋朝政治家王安石则认为:“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可见 ( ) ①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具有主动性和选择性 ②主体对客体的认识的真理性取决于主体本身 ③不同主体对同一客体的认识具有同样的真理性 ④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受主体的知识、情感和价值观的影响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意识活动的特点、影响认识的因素。①④:材料中的项羽、唐代诗人杜牧、宋代政治家王安石对项羽的乌江自刎的行为的认识各有所不同,这说明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具有主动性和选择性,同时也能够说明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到了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④④正确。 ②:主体对客体的认识的真理性取决于实践,②错误。 ③:不同主体对同一客体的认识可能不同,不一定都具有真理性,③错误。 故本题答案选B。 20. 3D打印是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以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黏合材料为原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生产各种形状的产品的技术;3D打印不用模具,无需机构加工,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3D打印技术的发明应用表明 ( ) ①观念的存在不通过实践也能转化为现实的存在 ②观念的存在与现实的存在没有本质的区别 ③生产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是不断发展的 ④实践是主观与客观的交汇点和联接纽带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题肢①说法错误,因为观念的东西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够转化为现实,故排除;“观念的存在与现实的存在没有本质的区别”说法错误,②排除;从材料可以看出3D 打印技术的发明应用表明生产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是不断发展的, 实践是主观与客观的交汇点和联接纽带,③④是对材料的正确解读。故答案选D。 21.2016年5月,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科技创新要尊重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允许科学家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从认识论看,这是因为 ①发挥想象力是实现科技创新的重要条件 ②科技创新是用新获得的认识取代已有的认识的过程 ③科技创新是一个基于实践的探索未知的过程,充满着不确定性 ④科技创新充满偶然性,不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般规律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符合题意,“科技创新要尊重科学研究灵感的瞬间性、方式的随意性、路径的不确定性的特点,允许科学家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表明发挥想象力是实现科技创新的重要条件 ②表述错误,错在“取代”,科技创新是用新获得的知识超越已有的认识过程; ③符合题意,“路径的不确定性”表明科技创新是一个基于实践探索未知的过程充满不确定性; ④表述错误,“不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般规律”的说法错误,规律是客观的。 故选:A。 2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拓展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2017年2月,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各地将研学旅行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开展研学旅行的认识论依据是: ①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有用 ②参与社会实践可以促进知与行的统一 ③直接经验是验证间接经验正确与否的标准 ④认识的发展是一个实践与认识相互促进的过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典型的依据类选择题,解答角度是哲学认识论,按着这个角度判断,四个题肢都属于认识论角度。然后逐一分析,可以排除①③,因为本身就错误。开展研学旅行体现“知”与“行”的统一,而且可以相互促进,正确答案为②④。故选C。 【点睛】依据类选择题解题方法: 依据类选择题解主要是题干中列举党和政府解决某问题的措施,要求考生通过分析党和政府解决某问题的措施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或哲学依据,选出正确答案。所用的设问连接词一般是“XXX的依据是”。解答时应考虑:首先要找准角度,是经济依据、政治依据还是文化依据等。其次是依据设问角度,进行逐一分析判断,排除错误,选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5小题,共56分) 23.目前,被专家以“革命性”形容的微博,以其“更新快、互动性强,具有高度移动化和个性化,直接点对点传播,效果明显”的特点正在日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但被微博热议的有时候真相居多,有时候假象居多,热议还会使人们的观点莫衷一是。据此,有人悲观地认为:“真理会在不明真相的微博热议中走失。” 据此,请你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辨析。 【答案】材料中此观点是片面的。 ①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因此真理不会因为在微博中被热议而变成谬误。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而不在于是否在微博中被热议。上述观点把检验真理的标准主观化了。 ③认识具有无限性、反复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在实践中,在微博的热议中,真理不仅不会走失,真理还会不断发展 【解析】 【详解】本题要求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辨析。本题属于辨析类试题。解答本题考生应熟悉把握认识论的知识体系,以防答题漏点,然后与材料有机结合。进行评析,应首先亮明自己的观点,题中观点是对是错,有哪些合理的方面,又有哪些不合理的方面 ,应一一指出分析说明。首先题中认为真理走失,这是片面的,考生可用真理的含义、客观性特点、真理与谬误以及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等知识分析说明;同时该观点看到了真理在发展,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考生可用认识具有无限性、反复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的知识分析说明。 24.2017年12月3日—5日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省乌镇举行。本届大会以“发展数字经济促进开放共享—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围绕数字经济、前沿技术、互联网与社会、网络空间治理和交流合作等五个方面进行积极探讨,倡导国际社会在网络空间尊重差异、凝聚共识,聚焦发展、助力创新,让互联网繁荣发展的机遇和成果更好造福人类。本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还发布了年度成果文件——《乌镇展望》:全球经济数字转型之路已经开启,数字经济正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全球互联网普及超过半数,弥合新数字鸿沟成为努力方向;网络文化形态更多样,服务更便利,网络文化交流互鉴成果将更丰硕;网络安全风险仍需积极应对,政府将在维护网络安全中承担更重要职责;全球网络治理实践广泛深入,网络空间有序发展呼唤新思路。这一文件的发布标志着关于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共识又向前迈出了坚实一步。 结合材料,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的相关知识,分析大会发布《乌镇展望》的必要性。 【答案】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大会发布《乌镇展望》,旨在推进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互联网大会根据互联网发展现状发布《乌镇展望》。 ③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乌镇展望》的发布必将推动互联网繁荣发展,促进开放共享,让互联网繁荣发展的机遇和成果更好造福人类。 【解析】 【详解】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的相关知识,分析大会发布《乌镇展望》的必要性。 从材料可以看出,全球互联网大会根据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发布《乌镇展望》,旨在推进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必将推动互联网繁荣发展,促进开放共享,让互联网繁荣发展的机遇和成果更好造福人类。可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相关知识,从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等方面,分析大会发布《乌镇展望》的必要性。 【点睛】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时,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不同于动物无目的的本能的活动。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3)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又对生理过程有着能动的反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这是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时代发展要求人们不断更新知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深化教育改革,拓宽终身学习通道。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建立个人学习账号,畅通继续教育、终身学习通道。某市在智慧市建设中,依托先进的信息采集、处理、储存、传输技术,开发智慧学习平台。智慧学习平台拥有强大的信息资源中心,融合不同学科知识、提供各类学习资源。每个市民都可以在智慧学习平台上用有记录终身学习过程的学习账户,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求,订制个性化学习计划,运用搜索引擎等工具搜索跨学科领域知识资源,进行探索性学习。 运用实践与认识关系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大力推进终身学习。 【答案】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的发展导致新问题的出现,需要我们继续学习深化认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随着实践的发展,新问题新情况的出现需要我们继续学习以跟进实践的需要;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使我们的认识水平经得住实践的检验;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只有终身学习,才能不断推动实践的发展。 【解析】 本题要求考生运用实践与认识关系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大力推进终身学习,本题的知识范围是实践与认识关系的知识,问题指向是说明为什么要大力推进终身学习,属于原因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从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等角度来分析说明。 【点睛】做哲学主观题一定要仔细的地审清考查的知识范围,看看是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还是历史唯物主义,还要通过设问明确是“一材一理”还是“一材多理”,“一材一理”是用每一点原理内容及其方法论去分析说明材料,“一材多理”是用每一个原理名称及其方法论去分析材料,因此,需要了解哲学每一块的具体知识,清楚把握每一个具体知识。同时,我们要善于分析材料,分层分析,具体思路是:原理+方法论+材料分析。 26.“当过去不再照亮未来,人心将在黑暗中徘徊。”历史犹如一面镜子,映照着人们认知过去、对待自我的态度,也照见了喧嚣背后的世道与人心。珍视岁月长河中凝結的“精神珍珠”,向“历史虚无主义”大声说“不”,每个人才能成为负责任的现代公民。 2018年12月13日,首部国家公祭地方法规《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施行。《条例》要求,举行悼念活动或参观国家公祭设施时,应真诚缅怀逝者,保持安静肃穆,不得亵渎、损毁国家公祭设施,不得身着、佩戴与国家公祭设施环境、氛围不符的服饰、图标,不得扰乱公共秩序等。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说明“历史集体记忆堪称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往往“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的道理。 【答案】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每一事物内部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过去与现在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我们要反对割裂过去与现在联系的“历史虚无主义”。 ②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无论是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珍视岁月长河中凝結的“精神珍珠”,向“历史虚无主义”大声说“不”,说明了联系客观性,对待历史,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否认历史。 ③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历史对于我们正确认识自我、认识世道人心具有重要影响,任何去除历史集体记忆的做法与观点都没有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没有敬畏历史。 ④整体和部分相互区别,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要求我们既要树立全局观念,又要重视部分的作用。历史集体记忆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失之则难存”强调了关键部分功能对功能的作用。 【解析】 【分析】 本题以首部国家公祭地方法规《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施行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考查联系的观点,设问指向说明历史集体记忆堪称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往往“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的道理,属于分析说明类试题。解答时首先明确考查的知识范围,主要包括: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的方法;然后调动上述观点,按照世界观、方法论、材料分析的顺序答题。 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过去与现在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我们要反对割裂过去与现在联系的“历史虚无主义”。 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否认历史。 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历史对于我们正确认识自我、认识世道人心具有重要影响,任何去除历史集体记忆的做法与观点都没有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没有敬畏历史。 整体和部分相互区别,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要求我们既要树立全局观念,又要重视部分的作用。 27. 【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据媒体报道,共青团美兰区海甸街道工委联合海南大学爱心协会组织志愿者走进社区,以服务为宗旨,以义务家教为方式,并利用海南大学志愿者资源,建立起帮扶长效机制,为低保家庭子女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做到虚功实做,强化社区志愿服务功能,顺民心、解民忧、惠民生,传递爱心、传播文明,关爱他人、回报社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着“爱心、服务、奉献”的志愿者精神,成为海口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响亮的椰城品牌。 结合材料,运用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的知识,说明椰城义务家教志愿者如何践行了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要求? 【答案】(1)椰城义务家教志愿者的理念和行动遵循了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坚持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3分) (2)椰城义务家教志愿者的理念和行动把继承中华传统美德与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3分) (3)椰城义务家教志愿者立足开展群众性道德实践活动,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道德榜样的示范和引导作用,感染和教育着身边的人。(2分) 【解析】 试题分析:题目要求运用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的知识,说明椰城义务家教志愿者如何践行了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要求。我们要结合材料,选准角度,从遵循了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坚持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继承中华传统美德与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发挥道德榜样的示范和引导作用等方面分析说明 考点: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