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9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7单元 语文园地 部编版
语文园地 本单元语文园地共安排了三个板块,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 1.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指向方法提炼。围绕本单元的学习要素“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展开,归纳了三种方法:一是可以借助题目提示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二是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三是写了不止一件事的文章,可以先弄清每件事讲了什么,然后把几件事连起来,就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学时先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回顾学习过的方法,再引导学生交流、归纳,进一步明确和掌握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多种方法。 2.词句段运用。 “词句段运用”指向实践运用。第一部分是学习并积累关于人物品质的词语。教学时,可让学生先读准、读熟,然后联系已有经验,理解词语的意思,最后,运用这些词语来形容自己了解或熟悉的人物。第二部分是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不同语气。教学时,可先让学生反复对比读两组例句,说一说每组例句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进一步体会句子不同的语气。 然后让学生想想在具体的语境中自己要怎么说,写下来,并读一读。 3.日积月累。 “日积月累”指向古诗文积累。编排的是唐代诗人高适的送别诗《别董大》,旨在引导学生积累经典古诗文。教学时,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将古诗读正确、流利,读出音律美,并能熟读成诵。然后借助插图,理解古诗大意,感受诗人对友人远行的依依惜别之情及诗人豪迈豁达的胸襟。最后,可推荐学生积累其他送别诗。 1.了解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几种方法。 2.积累词语,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在情境中,体会反问句和陈述句的感情表达在程度上的差别。 3.积累古诗《别董大》。 教学重点 了解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几种方法。 教学难点 在情境中,体会反问句和陈述句的感情表达在程度上的差别。 1.联系教材,把握内容 引导学生围绕“怎么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展开小组交流,小组成员轮流说说自己觉得最有效的方法,联系本册教材的课文加以说明,形成小组汇报单。交流不同小组总结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常用的方法,如:借助文章题目;借助文中的关键语句或段落;分段概括段意,合并段意;理清事情的起因 、经过 、结果 ;先弄清每件事讲了什么,再把几件事连起来。让学生自由朗读教材中学习伙伴的对话,与自己的学习收获进行对照。教师应提示学生认真阅读全文,弄清楚文章讲了什么是基础,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切不可投机取巧。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不断练习,形成能力。 2.积累拓展,迁移运用 本部分有两个内容,一是词语积累,二是体会反问句和陈述句的不同表述。 在教学词语积累时,可以让学生默读词语,可以通过查阅词典理解不理解的词语。引导学生展开联想,说一说这些词语可以用来形容哪些人。可以从两个方面指导:一是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用这些词语形容课文中出现的人物,如,志存高远的周恩来, 视死如归的戍边将士;二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将这些词语与相关的人物对接,如,志存高远的钱学森,大义凛然的李大钊,英勇无畏的邓世昌,视死如归的革命志士江姐,铁面无私的包青天。教师可以适当追问学生相关人物的事迹,帮助更多的学生理解这些词语。 在教学句子时,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对比读,如同桌对比读、男女生对比读、师生对比读,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反问句的表达效果,知道反问句能加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情感。 3.把握意象,体会诗意 学生自主学习《别董大》,交流诗歌主要写了什么。 引导学生借助插图和关键词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根据“黄云、白日、北风、雁、雪” 等景物想象塞上壮阔而又荒凉的情境 ,体会诗歌传达的离别之情。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离别的难舍之情。 1.学生复习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和部分语句。 2.学生自主诵读古诗并搜集作者的相关资料。 3.多媒体课件。 2课时 第一课时 1.了解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几种方法。 2.积累词语,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在情境中体会反问句和陈述句的感情表达在程度上的差别。 板块一 回顾交流,总结收获 1.出示学过的写人记事文体的课文题目,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如:《观潮》《普罗米修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盘古开天地》等。 2.学生交流,说一说这些课文的主要内容。 3.小组交流,讨论归纳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4.学生代表汇报,教师小结。 (1)课文的题目能揭示文章的主要内容。 (2)通过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串联几件事情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5.过渡: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以运用这些方法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板块二 体会对比,学习运用 1.活动导入:用词语形容你身边的人的品质。 2.课件出示词语群。 志存高远 精忠报国 大义凛然 英勇无畏 视死如归 铁面无私 秉公执法 刚正不阿 (1)指名读词语,其余同学纠正字音。 (2)齐读词语。 (3)选择一个你比较熟悉的词语造句,并说一说词语的意思。 志存高远:追求远大的理想、事业上的抱负。 精忠报国: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 大义凛然:坚持正义,不顾敌人威逼利诱,始终保持严峻不可侵犯的态度。 英勇无畏:非常勇敢,不畏艰险。 视死如归: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样。形容为了正义的事业,不怕死。 铁面无私:形容公正严明,不讲私人情面。 秉公执法:秉持公正之心,严格执行法律。 刚正不阿:刚强正直,不阿谀奉迎。 (4)思考:这些词语一般用来形容什么人? “志存高远”一般用来形容追求远大的理想、事业上有抱负的人。 “精忠报国”一般用来形容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的人。 “大义凛然”一般用来形容坚持正义,不顾敌人威逼利诱,始终保持严峻不可侵犯的态度的人。 “英勇无畏”一般用来形容非常勇敢,不畏艰险的人。“ ”视死如归”一般用来形容为了正义的事业,不怕死的人。 “铁面无私”一般用来形容公正严明,不讲私人情面的人。 “秉公执法”一般用来形容秉持公正之心,严格执行法律的人。 “刚正不阿”一般用来形容刚强正直,不阿谀奉迎的人。 3.继续学习“词句段运用”第二部分:读下面两组例句,体会句子不同的语气。然后想想在后面的两个情境中你要怎么说,写下来读一读。 4.课件出示句子。 (1)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也不敢怎么样。 (2)您何必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还愁没钱花? 您不用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就不愁没钱花。 5.自由读句子,体会反问句式和陈述句式在表达感情程度上的区别。 反问句就是用疑问的语气表达与字面意思相反的观点。反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或否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 反问的形式比一般的陈述句语气更加强烈,更能引起人们的深思。 6.课件出示句子。 情境1:小明在公共场合乱丢垃圾,还说反正有清洁工打扫,你提醒他说…… 情境2:过生日,你收到了梦寐以求的礼物,你有点儿不敢相信地说…… (1)体会两组例句的不同语气,写一写。 (2)分小组交流,把写出的句子读给同桌听,互相纠正,比较哪一个更适合当时的语境。 情景一:小明在公共场合乱丢垃圾,还说反正有清洁工打扫,我提醒他说:“小明,乱丢垃圾是不对的,公共场合环境需要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如果每个人都随手乱扔垃圾,那我们的周围不就成垃圾堆了吗?清洁工每天辛辛苦苦地打扫,我们要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把垃圾扔进垃圾桶,只是举手之劳。如果大家都有举手之劳的习惯,环境会更美好。” 情景二:过生日,我收到了梦寐以求的礼物,我有点儿不敢相信地说:“ 这是真的吗?难道我不是在做梦?” (3)指导学生展示,教师点评。 第二课时 1.读这首诗,注意读准诗中的生字,把诗读通、读顺。 2.朗读并背诵古诗,体会诗中离别难舍之情。 积累古诗,拓展迁移 1.过渡:你是不是也有和好朋友分别的经历呀?说说你当时的心情吧。(学生自由交流)。 2.在一千多年前的一天,唐代诗人高适也是怀着同样的心情和自己的好友分别的,为了永远地记录自己这片惜别之情,他还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名作——《别董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高适(704-765),字达夫,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 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3.教师范读,要求对生难字注音,重点指导本诗生难字“曛”的读音以及含义。 4.学生自读古诗,读出节奏和感情。 5.回忆学习古诗的方法,引导自学,要求借助注释、联系上下诗句、结合背景资料、查字典等。 6.指名学生说一说重点词语的意思,教师再予以指导。 董大:指董庭兰,是当时有名的音乐家。在其兄弟中排名第一, 故称“董大”。 千里:虚指,指很多,满天。 黄云:当时他们在塞外分别,那里大部分都是沙漠,黄沙飞扬,以至云都成了黄色。曛:日光昏黄。 莫愁:不要忧愁。 知己:知音,赏识自己的人。 君:尊称,这里指董大。 7.在字词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连词成句,明确诗歌大意。 满天黄云,太阳被笼罩得十分昏暗,北风吹来,大雁在纷飞的雪花中向南飞去。不必担忧你前去的路途没有知己,(凭着你的琴声、你的音乐修养)普天之下谁会不敬重你呢! 8.过渡:这首诗是诗人送别朋友时所作,诗中的“黄云、北风、雁、雪”等意象,表现了塞北荒凉却壮阔的景象,你能品读出来吗? 9.学生带着感情再读古诗,要求读出节奏。 10.引导学生,想一想还有哪些送别诗,教师点名背诵。 11.课件出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和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要求学生一起读一读。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2.总结:诗人送别的对象是有名的琴师董庭兰,在这首送别诗中,诗人不沉溺于伤感之中,而是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13.再次朗读古诗,教师引导背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