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河北省沧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3月空中课堂阶段测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河北省沧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3月空中课堂阶段测试试题(解析版)

河北省沧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3月空中课堂阶段测试试题 一、选择题 ‎1. 炎帝是我国传说时代的英雄,又称神农氏。据传他使用“焚林而田”的耕作方法,还发明了耒、耜等生产工具。这些传说 A. 折射出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 B. 可以作为中国原始农耕的直接证据 C. 是一种没有史料价值的想象 D. 证明了炎帝的真实存在 ‎【答案】A ‎【解析】能直接证明中国原始农耕的直接证据的遗留下的碳化的植物种子和农具,B项不选;传说不能直接作为史料,但可以作为研究民俗史、文学史等研究的重要史料,C项排除;炎帝的传说证明不了炎帝的真实存在,但折射出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D排除,选A。‎ ‎2.中国古代经济曾经有许多方面取得辉煌成就。下列图片所示成就,按年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③①②④ B. ③①④② C. ①③②④ D. ③④①②‎ ‎【答案】B ‎【解析】水排是东汉时期的冶铁工具,青花瓷在元代较著名,司母戊大方鼎是商代青铜器,曲辕犁是唐朝开始出现的农具,正确顺序是③①④②,B项正确,ACD排除。‎ ‎3.“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这段话描述的农具是 A. B. ‎ C. D. ‎ ‎【答案】C ‎【解析】“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描绘的是西汉时期出现的播种工具耧车,C项正确;二牛一人犁耕法、翻车和曲辕犁均与材料描绘的农具不符,ABD三项错误。‎ ‎4.《盐铁论》载:“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县官鼓铸铁器,大抵多为大器,给民用。民用钝弊,割草不痛,是以农夫作尉,得获者少,百姓苦之矣。”由此可见“铸铁官营”的弊端在于 A. 管理僵化,造成官吏腐败 B. 产品低劣,影响农业生产 C. 价格昂贵,加重农民负担 D. 原料匮乏,市场供应不足 ‎【答案】B ‎【解析】由题干中“县官鼓铸铁器”、“民用钝弊,割草不痛”、“得获者少,百姓苦之矣”等信息可知,铸铁官营产品低劣,影响了农业生产,B项符合材料主旨和题意,正确;题干信息没有提及政府“管理”的问题,排除A;材料信息中没有提及“价格”的问题,排除C;D项说法脱离材料主旨,排除。‎ ‎5.汉代田庄的生产经营活动主要包括:粮食作物、蔬菜及染料作物栽培,桑蚕作业,禽畜养殖,药材采集。此外,酒、醋、酱等产品的酿造加工,纺织手工业,农具和兵器修造,也被列入日常生产安排之中。材料反映了 A. 农业手工业相互结合 B. 田庄经济多样化经营 C. 自然经济的生产模式 D. 小农经济的基础作用 ‎【答案】C ‎【解析】日常生产包括衣、食、农具和兵器等,体现出了汉代田庄生产的自给自足模式,C项正确;农业手工业结合、多样化经营只是对材料部分内容的分析,没有准确概括出“田庄”生产的特点,AB两项错误;小农经济与“田庄”的生产安排不符,D项错误。‎ ‎6.“在最小的空间内用最简单的耕作方式养活尽可能多的人是中国的终极目标,为此,他们将土地分成小块,劳动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块土地上面。”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 A. 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B. 井田制的瓦解 C. 精耕细作的必要性 D. 人地矛盾加剧 ‎【答案】C ‎【解析】为了用最小的空间养活尽可能多的人,劳动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小块土地上,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必要性,C项正确;在小块土地上投入全部精力不能说明小农经济易破产的脆弱性,A项错误;奴隶制国有的井田制瓦解与小块土地上尽力劳动无关,B项错误;小块土地上精耕细作不能说明人地矛盾加剧,D项错误。‎ ‎7.某史料记载了一种铸造法:“其法烧生铁精以重柔铤(熟铁),数宿则成刚(钢)”,用此法铸造出的兵器坚韧锋利。这种技术出现于 A. 西周 B. 汉朝 C. 南北朝 D. 宋朝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将生铁和熟铁按一定比例加工的灌钢法出现于南北朝时期,C项正确;其他时期均不是灌钢法出现的正确时期,ABD三项错误。‎ ‎8.下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土地规模(亩)‎ 户数 户数比例 ‎20以下 ‎24‎ ‎17.3%‎ ‎20~130‎ ‎103‎ ‎74.1%‎ ‎131~300‎ ‎10‎ ‎7.2%‎ ‎300以上 ‎2‎ ‎1.4%‎ 小计 ‎139‎ ‎100%‎ A. 土地集中现象突出 B. 自耕农经济盛行 C. 均田制破坏严重 D. 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答案】B ‎【解析】根据表格可知,20—130亩占有比例最大,说明自耕农经济盛行,B正确;而131—300亩和300亩以上的占有比例不足百分之十,说明土地集中现象并不突出,A错误;唐朝后期均田制已经崩溃,C错误;材料不能反映农业生产效率,D错误。‎ ‎9. 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 A. 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B. 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 C. 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D. 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状况的分析理解能力。B项明显错误,材料反映出的商业纠纷是在交子使用之后出现的。CD两项为无关项,所以排除这两项。材料中的“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表明交子的出现是民间的行为,其中最有力的证明就是“私为券”。‎ ‎10.据陆游《入蜀记》载“市区雄富,列肆繁错,城外南市亦数里。虽钱塘建康不能过,隐然一大都会也。”这里的“南市”在宋代应该属于 A. 晓市 B. 夜市 C. 村落 D. 草市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市区雄富,列肆繁错,城外南市亦数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草市属于民间的定期集市,主要产生在离城镇稍远、交通便利的地方,因此“南市”指的是草市,D选项符合题意;晓市指的是拂晓前进行交易的市场,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夜市指城市中的市在时间上继续延长到夜间贸易,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村落包括自然村落(自然村)、村庄区域,与材料无关,C选项排除。‎ ‎11. 一位中国古代农民穿著棉袄,吃着烤熟的甘薯,在露天剧场欣赏戏剧《窦娥冤》,这位农民生活的朝代最有可能是在 A. 北宋 B. 元朝 C. 唐朝 D. 明朝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某一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特征的能力。农民穿着棉袄说明棉花的种植相当普遍了,棉花的普遍种植是在明朝,“吃着烤熟的甘薯”也说明他生活在明朝,因为甘薯是明代从外国引进的,《窦娥冤》是元代剧作家关汉卿的作品。所以答案选D。‎ ‎12.下表是明代内阁大学士籍贯分布简表,这反映了 省份 南京 北京 山东 浙江 福建 广西 江西 湖广 山西 河南 陕西 人数 ‎27‎ ‎17‎ ‎13‎ ‎26‎ ‎11‎ ‎2‎ ‎22‎ ‎12‎ ‎5‎ ‎12‎ ‎2‎ A. 北方人更重视科举考试 B. 政治中心南移趋势明显 C. 经济重心南移影响文化 D. 南北人才不平衡性出现 ‎【答案】C ‎【解析】从图表看出,东南省份籍贯的内阁大学士超过北方省份,明清选官制度是科举考试,所以反映的是科举考试南方录取人数超过北方,根源是经济重心的南移,影响文化中心南移,并非北方人更重视科举考试,故C正确,A错误;明朝政治中心在北京,B错误;D不是图表反应的本质。‎ ‎13.明清时期永佃制盛行,佃农在不拖欠地租的条件下,有权“不限年月”“永远耕种”,地租率相对稳定,农民获得相对独立的、长期的土地使用权,地主则失去了和土地的直接联系。这一现象 A. 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B. 瓦解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C. 说明农民摆脱了封建人身依附关系 D. 加速了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农民获得相对独立的、长期的土地使用权,地主则失去了和土地的直接联系。”可知,永佃制的盛行加速了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D正确;永佃制盛行与政府的财政收入无关,A错误;据材料没有反映瓦解了地主土地所有制,B违背史实;据材料,佃农的身份没有变化,C错误。‎ ‎14.清嘉庆十年(1805年)《大荒公禁栽烟约》记载了江西新城县烟草种植业的情况:佣工者竞趋烟地,而弃禾亩。况农家妇女……今皆唯烟是务,妇不知织,布从何出?由此可知,当时新城地区 A. 对外贸易迅速发展 B. 商业市镇空前繁荣 C. 农业生产逐渐衰落 D. 小农经济受到冲击 ‎【答案】D ‎【解析】材料的大意是说雇佣者纷纷从事烟草种植,农家妇女也不织布,显然这种形势会冲击传统的小农经济模式,D项正确;材料论述的是国内农民从事农作物种植的变动,没有涉及外贸信息,A错误;商业市镇空前繁荣不符合材料主旨,B错误;材料说明从事经济作物种植的变化,并不能说明农业衰退,C错误。‎ ‎15.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B. 推行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 C. 儒家思想的根深蒂固 D. 科举入仕的深远影响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基本的史学素养。材料中主要反映了商人发财致富后购买田宅或从政这一历史现象,而一般情况下在论述一历史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时需要从经济角度去思考。中国古代的经济形式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这就导致了以上现象的出现。B项虽然正确,但不属于根本原因。C、D没有很好地解释为什么商人发财致富后购买田宅,且没有从经济角度去思考,可排除。综上,本题选A.‎ ‎16.北宋东京(今开封)“通宵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幕”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这一生活图景主要表明 A. 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B. 坊和市的界限十分鲜明 C. 市已经遍布城内各处 D. 官府直接监管交易活动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中“通宵不绝”、“终日居此,不觉抵幕”等信息可知,北宋时期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北宋时期坊和市的界限逐渐被打破;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北宋商业活动突破时间上的限制,并未涉及市的分布情况;D选项错误,北宋时期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17.有学者认为,从经济近代化的角度来看,明清时期已处在“近代的前夜”。下列史实能证明这一论点的是 A.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 ‎ B. 苏州等地丝织行业出现“计日受值”‎ C. 商帮和会馆的出现 ‎ D. 世界贸易中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答案】B ‎【解析】从经济近代化即工业生产的商品化、机械化角度看,最能证明明清时期处于近代前夜的史实是,明朝中后期苏州等地丝织业出现“计日受值”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B项正确;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商帮和会馆出现、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均不能充分说明明清时期中国已处在近代前夜,ACD三项错误。‎ ‎18.阅读下表“英国运到中国的商品价值总量”(单位:英镑)。导致表中所示英国输入中国商品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①协定关税利于英国对华贸易 ②通商口岸增多,英货输入不断增长 ‎③中国自然经济抵制英货输 ④民族工业兴起,英货面临国货竞争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导致1842到1845年英国运到中国的商品价值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南京条约》使英国取得了协定关税的特权,有利于英国对华倾销商品,1846到1850年英国运到中国的商品价值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经济抵制了英国对华商品输出的,①③正确,B项符合题意;1842到1854年通商口岸一直是五个,民族工业兴起始于1860年代,②④错误,与之组合的ACD三项不符合题意。‎ ‎19. 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A. 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 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 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 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由“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可知外来工业品深入到中国的民众生活中,可知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益密切。故选C。‎ 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民族工业的兴起·自然经济的解体 ‎20.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1钱。这一举措 A. 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 B. 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C. 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D. 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出,近代中国国内煤矿企业较之外国煤矿企业的税收要重,洋务运动在开办民用工业的时候,为了减少受到外资企业的压力,李鸿章奏请政府减轻税收,这是利用行政手段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故D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开平煤矿的个例,不能说明整个煤矿业的发展情况,排除A;这一举措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抵制外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但摆脱了列强对中国煤矿的控制不准确,排除B;材料中没有看出加强对开平煤矿的管理,主要涉及到的是对税收制度的调整,排除C。‎ ‎21.下图中五条曲线反映了1840~1956年我国五种经济形态,即自然经济、民族资本、外国资本、洋务资本与官僚资本的发展变化情况。那么,下列代表近代中国最先进经济成分的是 A. A线 B. B线 C. C线 D. D线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最先进的经济成分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根据图表可知,A项是自然经济,排除;B项是洋务资本,排除;C项是外国资本,排除;D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符合题意。‎ ‎22.1889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选址汉阳建铁厂。如图所示,他对选址的主要考虑是 A. 节约生产成本 B. 便于官府监管 C. 交通运输便利 D. 与洋商争利 ‎【答案】B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武汉是湖广总督治所,张之洞在担任湖广总督期间,铁厂选址在远离铁矿石和煤炭产地的武汉,出发点是为了便于官府监督,B项正确;节约生产成本与汉阳铁厂远离铁矿石和煤炭产地不符,A项错误;水陆交通便利不是湖广总督张之洞选址汉阳的决定因素,C项错误;仅从图片中信息,不能得出选址汉阳与洋商争利有关,D项错误。‎ ‎23.“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这说明洋务派民用工业的兴办 A. 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B. 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扩张 C. 将外商排挤出中国市场 D. 使中国走上“自强”的道路 ‎【答案】B ‎【解析】上海轮船招商局与外资争夺中国市场和利润的现象,说明洋务派民用工业的兴办,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扩张,B项正确;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是外国资本主义企业的创办,A项错误;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没能将外商排挤出中国市场,也没能使中国走上“自强”的道路,CD两项错误。‎ ‎24.有人统计过,在1872年到1913年之间,近代企业的创办人中地主占55.9%,商人占18.3%,买办占24.8%,而且“投资于近代企业的地主,大都有某种官僚身份,很多是二、三流的洋务派或洋务派的幕僚,绝少是大地主”。这对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 民族工业对封建政府保持妥协性 B. 民族工业的结构和地区分布不协调 C. 民族工业所需的市场得到了一定的保障 D. 民族工业得到封建政府的大力支持 ‎【答案】A ‎【解析】地主属于封建势力,与封建政府关系密切,他们创办民族工业不可避免地对封建政府保持妥协性。故答案为A项。其他三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BCD项。‎ ‎25.19世纪末,以福州为中心的机坊数约500家,散布在福州附近各村,他们接受布庄行的委托而织制。农民或自置织机,或从厂商处租机,并领取原料,织成后交给厂商,论件给资。这反映出 A. 农业商品化程度加深 B. 福州开放后被卷入世界市场 C. 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渗透到农村 ‎【答案】D ‎【解析】A表述过于绝对,错误;B材料无法体现,排除;由“散布在福州附近各村”“农民或自置织机,或从厂商处租机”表明以福州为中心的纺织业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手工生产,不属于近代民族工业,C错误;“农民或自置织机,或从厂商处租机,并领取原料,织成后交给厂商,论件给资”体现出雇佣与被雇佣关系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故D正确。‎ ‎26.1904年清廷颁布了《奏定商会简明章程》,向全国商人发出建立商会的号召。在随后的几年里,全国商会和分会发展到800个,全国商会联合会也随之成立。近代商会的发展 A. 促成与外国商战思想的出现 B. 有利于推动民主革命进程 C. 标志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D. 得益于列强放松对华侵略 ‎【答案】B ‎【解析】“全国商会和分会发展到800 个,全国商会联合会也随之成立”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促进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有利于民主革命的发展,B正确;材料没有提及和外国商战信息,A错误;C是戊戌变法运动;材料中原因属于清政府措施,D错误。‎ ‎27.观察《1913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投资棉纺织业情况统计表》,表中反映的情况最准确的是 厂家数 开工纱锭数 布机数 外商企业 ‎16家 ‎338960锭 ‎1986台 华商企业 ‎25家 ‎484192锭 ‎2016台 A. 清政府放宽了民间办厂限制,促进棉纺织业大幅发展 B. 外商在华棉纺织企业严重萎缩 C. 此时期棉纺织业中民族企业发展超过了外商企业 D. 民族工业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答案】C ‎【解析】清政府放宽了民间办厂限制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以后,1913年清政府统治已经被推翻,故排除A项;1913年外商在华棉纺织企业数量虽然不如华商,但并不能说明其严重萎缩,故排除B项;1913年棉纺织业中,华商企业在工厂数目、开工纱锭数和布机数等方面都超过了外商企业,说明此时期棉纺织业中民族企业发展超过了外商企业,故选C项;表格内容主要反映了1913年外商企业和华商企业在华发展状况,无法说明民族工业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故排除D项。‎ ‎28.1929年,国民政府进行一系列税则改革。1929年以前的关税率约为4%,1930年上升到10%;1931—1932年为15%。对此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 国共对峙时期抢占资源 B.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遭受沉重打击 C. 进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D. 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 ‎【答案】D ‎【解析】由材料“1929年”“1931—1932年”,正处于经济大危机期间。AC与材料中提高关税无关,排除;材料的时间内,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较快发展,排除B;结合所学,经济危机的爆发使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提高关税,高筑贸易壁垒,而此时的国民政府为防止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也采取了同样的做法,故选D。‎ ‎29.如表是1938—1942年国统区钢铁产量统计表(单位:吨)。这一状况 年份 ‎1938‎ ‎1939‎ ‎1940‎ ‎1941‎ ‎1942‎ 生铁 ‎41000‎ ‎41466‎ ‎55182‎ ‎66836‎ ‎77499‎ 钢 ‎900‎ ‎1944‎ ‎1500‎ ‎2011‎ ‎5793‎ A. 推动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展 B. 顺应了战时经济的需要 C. 抑制了官僚资本迅速膨胀势头 D. 导致民族工业陷入困境 ‎【答案】B ‎【解析】从材料的时间看是1938年到1942年国统区钢铁产量,联系所学此时为全面抗日战争的爆发,而钢铁是战争的必需品,所以钢铁产量的增加是顺应了战时经济的需要,为抗战胜利奠定物质基础,答案为B。1927—1936年进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与材料时间不符,A错误。材料是钢铁产量的增长,与官僚资本膨胀没有必然联系,排除C。导致民族工业陷入困境的是日本的入侵,而不是钢铁产量的增长,D错误。‎ ‎30.国内“工商业经济困难,每苦于周转不灵,有待夫金融界之放款。但金融界以本身资力不厚,虽原放款而效果不宏。财政部有鉴于此,决定充实中央、中国、交通三大银行资本”,作为“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之一种”。由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当时中国处于 A. 南京临时政府统治时期 B. 北洋军阀政府统治时期 C.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D. 第三次的国内战争时期 ‎【答案】C ‎【解析】据“‘财政部有鉴于此,决定充实中央、中国、交通三大银行资本’,作为‘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之一种’”可以看出这是国民党进行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时间是从1927年到1936年,是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故C项正确;北洋军阀时期、南京临时政府时期与第三次的国内战争时期并未进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也未建立三大银行,故ABD项排除。‎ ‎31.民国35年,某条约规定“缔约此方之国民,在缔约彼方领土全境内,应许其不受干涉,从事并经营依法组成之官厅所施行之法律规章所不禁止之商务、制造、加工、科学、教育、宗教及慈善事业……”该条约 A. 体现了平等互惠互利的原则 B. 使中国外贸出现顺差局面 C. 不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D. 是美国与南京临时政府签订 ‎【答案】C ‎【解析】根据条约内容及所学知识可知该条约为1946年南京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通过该条约美国取得在华政治、经济特权,不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故答案为C项。A项,该条约为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后,国民党为了在内战中取得美国更大的支持和援助而签订,没有体现平等互惠,排除。B项,该条约签订后美国商品大量进入中国,中国处于逆差局面,排除。D项,该条约签订于1946年,此时为南京国民政府,而南京临时政府,是中华民国成立后不久,孙中山在南京成立的临时管治机构,也是中华民国成立之后第一个中央政府机构,但是南京临时政府只存在了约三个月,排除。‎ ‎32.孙中山认为“袁氏可为善,勿逼他为恶”,“他不承认共和则已,既已承认共和,若是一朝反悔,就将失信于天下,外国人也有不能答应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产生这种想法的根本原因是 A. 革命派政治上不成熟 B. 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C. 幻想帝国主义来制衡袁世凯 D. 革命派缺乏足够的实力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从所给材料看,孙中山把希望寄托在袁世凯身上,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其直接原因在于革命派缺乏足够的实力, 而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充分,因此答案为 B。政治上不成熟不是根本原因,故A项排除;幻想帝国主义的帮助还是因为自己的弱小,发展不够充分,故C项排除;D项的实力不足也是因为经济发展不足造成的,故D项排除。‎ ‎33.下图是近代中国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商标,‎ 该商标内容主要反映出 A. 企业家实业救国的爱国精神 B. 国民政府奖励实业成效明显 C. 民国初期民族工业较快发展 D. 民主共和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答案】A ‎【解析】中国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是近代中国著名的民族工业,图片信息“爱国同胞请吸大爱国牌”“高等国货香烟”,体现出企业家实业救国的爱国精神,故A正确;商标上无法体现B;材料无法体现“民族工业较快发展”,排除C;材料和“民主共和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无关。‎ ‎34.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经历了土地革命时期的“打土豪分田地”、抗日战争时期的“双减双交”(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后初期的“耕者有其田”(即土地改革)的几次变化。这反映了 A. 生产关系的调整以革命任务为导向 B. 政治局面动荡决定经济政策的制定 C. 生产力的水平决定经济政策的制定 D. 中共始终以废除土地私有制为目标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不同时期革命的主要任务不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的不同时期采取了不同的土地政策,A项正确;政治局面动荡不是中共调整土地政策的主要依据,B项错误;民主革命时期,生产力水平基本上没有发生变化,C项错误;中共始终以废除土地私有制为目标与抗日战争时期推行双交双减的土地政策不符,D项错误。故选A。‎ ‎35.1952和1953年我国高校进行了两次院系调整,加强了工程、师范和农林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的培养,使工科类专门学院有了相当可观的发展。这种调整 A. 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B. 合理配置了高校的教学资源 C. 提升了国民的科学素养 D. 适应了经济建设的人才需求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时间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52和1953年我国即将开始一五计划,我国高校两次院系调整使工科类专门学院得到发展旨在满足国内工业建设的人才需要,故D项符合题意。A项,国民经济的恢复在1952年已完成,故排除。B项,调整有利于工科类专门学院的发展,故合理配置了高校的教学资源表述错误,排除。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36. 下图为中国1952——1960年工农业总产值变化图,对此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A. “过渡时期”农业总产值始终超过工业总产值 B. “三大改造期间”工业总产值均高于农业总产值 C. “一五”计划完成时工农业总产值都大幅度的提高 D. 大跃进使工农业总产值增长呈现背离状态 ‎【答案】D ‎【解析】‎ 根据图表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过渡时期”是指1949-1956年期间,而图中显示1956年以后工业总产值高于农业总产值,排除A;“三大改造期间”是指1953-1956年期间,而图中显示1953年-1955年期间工业总产值低于农业总产值,排除B;“一五”计划完成时是在1957年,而1956年以后农业总产值呈现下降趋势,排除C;1958年大跃进开展,由于片面发展重工业,影响了农业的生产,因此选D。‎ ‎37.下图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可以推知 A. 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 B. 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 C. 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D. 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 ‎【答案】A ‎【解析】图表反映出在一五计划期间中国的工业指标增长率要远远高于美国和英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中国的工业基础很薄弱,所以发展速度较快。所以本题答案为A项 考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一五计划 ‎38. 与1952年相比,1957年我国生产资料的生产增长210%,消费资料的生产增长83%,重工业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35.5%提高到45%。这说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A. 工业结构得到了改善 B. 国家基本实现工业化 C. 工农业生产比例协调 D. 工业总产值超过农业 ‎【答案】A ‎【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题干的材料中并未涉及到工农业的产值和比例问题,排除C、D两项。一五计划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直到今天我国也没有实现工业化,排除B项。从题干材料中可以看出,一五计划期间我国重工业发展较快,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重工业落后的局面,故A项符合题意。‎ ‎39.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这个共和国并不没收其他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并不禁止‘不能操纵国民生计’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这是因为中国经济还十分落后的缘故。”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 A. 开展农村土地改革运动 B. 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C. 对工商业进行合理调整 D. 针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并不没收其他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并不禁止‘不能操纵国民生计’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民主主义经济鼓励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为此,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对民族工商业进行合理调整,故选C项;开展农村土地改革是为了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与材料主题不符,故排除A项;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是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也与材料主题不符,故排除B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是“八字”方针的主要内容,故排除D项。‎ ‎40.1957年陈云说:“建设规模大小必须和国家财力物力相适应。适应和不适应,这是经济稳定或不稳定的界限……当然如果保守了,妨碍了建设应有的速度也不好,但是,纠正保守比纠正冒进要容易些。”围绕这一观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体现平衡稳定的经济建设方针 B. 直接导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 严重损害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 D. 在以后的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贯彻 ‎【答案】A ‎【解析】“当然如果保守了,妨碍了建设应有的速度也不好,但是,纠正保守比纠正冒进要容易些”说明陈云注重经济发展的平衡策略,A正确;导致大跃进是左倾错误思想,B错误;材料中实调动农民积极性,C错误;D中很好贯彻不符合实际。‎ ‎41.1962年2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改变农村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问题的指示》。到10月,全国共有基本核算单位的生产队5161617个、生产大队41678个、公社77个,分别占基本核算单位总数的98.89%、0.8%和0.01%。这一调整 A. 推动了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B. 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发展 C. 适应了工业建设的发展需要 D. 改变了农村的行政管理体制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1962年10月在全国基本核算单位中公社和生产大队的比重非常低,生产队比重高,这说明生产队成为基本核算单位。结合所学可知,该政策给了农村一定的生产自主权,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生产队间的平均主义,有利于促进农业经济的恢复发展,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1962年,我国仍实行人民公社体制,农村经济体制并未改革;C选项错误,这一调整的目的是适应当时的农村生产力发展情况,调动农民集体生产的积极性,与工业建设没有直接关系;D选项错误,1962年,我国仍实行人民公社体制,行政管理体制并未改变。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42.下表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市化率基本情况(部分)。对表中城市化率数据变化解读有误的是 年份 ‎1950-1957‎ ‎1958-1960‎ ‎1966-1976‎ ‎1978-1984‎ 城市化率(%)‎ ‎118-15.39‎ ‎16.25-19.57‎ ‎17.98-17.13‎ ‎17.92-23.01‎ A. 1950-1957年城市化率有所提高是因为“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B. 1958-1960年城市化率变化是因为“大跃进”运动 C. 1966-1976年城市化率变化是因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D. 1978-1984年城市化率变化是因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1953年——1957年我国进行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所以城市化率提高,A项正确;1958年我国大搞大跃进运动,追求发展的高速度,导致城市化率提高,B项正确;1966~1976年我国发生文化大革命,毛泽东提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城市化率变化变低,C项正确;D项错误,因为我国在1984年才开始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43. 作家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田福堂感到痛苦的“散伙”实质上是 A. 中国农民面对现实的创举 B. 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创建 C. 对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否定 D. 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变革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改革。材料“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是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对土地的经营方式,但土地的所有制形式并未变,这些都是中国农民的创举,故A项正确,CD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经营方式的改变,不是发展模式创举,故B项错误。所以答案选A。‎ ‎44.1983年国家有关部门指出,去年国有企业首钢创利润4.1亿,交国家2.862亿元后,在当年新增利润中拿的太多。首钢领导则认为,企业去年上交利润又递增了6%,不应该“只知取蛋,不想养鸡”。材料说明当时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急需 A. 政企分开,建立企业承包责任制 B. 释放活力,取消计划管理体制 C. 搞活企业,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D. 简政放权,扩大企业的自主权 ‎【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首钢领导则认为,不应该 “只知取蛋,不想养鸡”说明企业想简政放权,扩大企业自主权,故D项正确;材料企业目的不是建立企业承包责任制,A错误;企业主要想获取企业自主权,不是改变经济体制和发展所有制经济,故B和C错误。‎ ‎45.20世纪80年代,如图两种票据在上海经济领域里同时流通,这一现象反映了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B. 经营管理体制趋于多样化 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 D. 非公有制经济起主导作用 ‎【答案】B ‎【解析】20世纪80年代,企业股金券和城市粮票在上海经济领域里同时流通,反映了经营管理体制趋于多样化,B项正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在1992年才提出的,A项错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是在中共十四大以后,C项错误;非公有制经济起主导作用违背了社会主义原则,D项错误。‎ ‎46.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如下表),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 时间 政策 名称 ‎1947年5月 设立民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1980年3月 设立经济特区 深圳特区 ‎1997年7月 设立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A. 搁置分歧,共同繁荣 B. 独立自主,主权至上 C.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D. 因地制宜,民族平等 ‎【答案】C ‎【解析】1947年为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设立民族自治区,1980年代为推进改革开放建立经济特区,为促进祖国统一,配合“一国两制”,设立特别行政区等做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地方管理政策上秉承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政治理念,C项正确;搁置分歧与民族区域自治无关,A项错误;独立自主是外交理念,与地方管理无关,B项错误;民族平等与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无关,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4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棉花种植,最早出现在公元前5—4千年的印度河流城文明中。在棉花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只有可供充填枕楺的木棉,没有可以织布的棉花。一般认为棉花是从南北两路向中原传布的。南路最早出现棉花的地区是海南和澜沧江流域,之后传到闽、粤、川等地区;北路始于西北地区。宋元之际,棉花从南北两路传布到长江和黄河流域广大地区。到13世纪,北路棉花已传到陕西渭水流城。唐宋以后,人们越来越看出棉花作为絮衬和纷织原料的优越性。《农书》说棉花是“比之桑蚕,无采养之劳,有必收之效。免绩缉之功,得御寒之益,可谓不麻而布,不茧而絮”,“又兼代毡毯之用,以补衣褐之费”。元以后的历代统治者都极力征收棉花棉布,出版植棉技术书籍,劝民植棉。到了明代,棉花已超过丝、麻、毛,成为主要的纺织原料,“榨布寸土皆有”,“织机十室必有”。‎ ‎——摘编自于峻极《棉花加工工业发展历史》等 材料二 鸦片战争前,中国的棉花和棉布不仅自给,还输出到欧洲、美洲、日本和东南亚地区。美国商人到中国来贩运货物,以土布为主,不仅销到美国,还转销到中、南美洲乃至西欧。19世纪初30年间,从广州运出的土布平均每年在100万匹以上,最多的一年(1819年)曾经达到330多万匹。英国也曾经大量销用中国土布。而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口洋布每年约1500万匹,值银3000万两,岁进口之纱,至位银1350万两”。1871—1873年洋纱进口3.7万公担,到1909—1911年增长到132万公担。从1894年至1913年的20年中,土布生产中使用洋纱的比重已经高达73%(包括国内生产的机纱)。“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因之壅滞,不能出口。”‎ ‎——据方显廷《中国之棉纺织业》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棉花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鸦片战争前后中国棉纺织业的变化。‎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从古代到近代棉花利用的共同价值。‎ ‎【答案】(1)由国外传入;种植范围从边疆推广到内地;政府积极推动;地位逐渐上升;纺织技术先进。‎ ‎(2)变化:纺织分离;由手工纺织到机器纺织;土布出口量下降,洋布进口量提高等。‎ 评价:西方列强入侵和工业文明的传入;一方面破坏了中国传统的手工纺织业,使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另一方面便利了外国向中国倾销棉纺织品,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但客观上有利于向近代生产方式的转变,推动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3)丰富衣被材料;促进经济发展;推动世界文明交流。‎ ‎【解析】(1)特点:从“棉花传入中国”,“海南和澜沧江流域,之后传到闽、粤、川等地区”;“历代统治者都极力征收棉花棉布,出版植棉技术书籍,劝民植棉”;“明代,棉花已超过丝、麻、毛,成为主要的纺织原料”;“榨布寸土皆有”,“织机十室必有”等信息中提取。‎ ‎(2)变化:从“鸦片战争前,中国的棉花和棉布不仅自给,还输出到欧洲、美洲”;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口洋布每年约1500万匹,值银3000万两”;“土布生产中使用洋纱的比重已经高达73%(包括国内生产的机纱)”;“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 “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 ,“不能出口”中提取,并结合所学,归纳概括。评价:用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 ;“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 ,“不能出口”等信息,结合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的相关史实,用辩证的方法说评价近代西方殖民对中国的影响。‎ ‎(3)价值:从材料一中提取“到了明代,棉花已超过丝、麻、毛,成为主要的纺织原料”,“榨布寸土皆有”,“织机十室必有”。从材料二中提取“中国的棉花和棉布不仅自给,还输出到欧洲、美洲”;“中国进口洋布每年约1500万匹,值银3000万两”等信息,进行归纳总结。‎ ‎4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80年,刘铭传奉诏入京之际力请修建铁路。其词曰“自强之道,练兵造器宜次第举之,铁路之利于清务,商务,矿务”。1880年岁末,李鸿章因考虑到开平煤矿原料运输等问题,随即表示本同此心,倾力赞助。但同时却有更多人认为“铁路易致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涝之灾易招”。后因开平煤矿水运的阻塞,加之李鸿章多次恳请,1881年6月,清政府最终同意修建铁路。1881年11月,在英国工程师白内特指导下,经过6个月时间的修建,中国第一条 铁路 ‎——唐胥铁路通车(原计划45公里,最终全长9.3公里)。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唐胥铁路重修并入京山线。‎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展示了中国近代第一条铁路的修建历程,蕴含了中国近代化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答案】启示:正确认识洋务派对中国近代铁路的作用。‎ 说明:铁路是中国近代化的一个缩影。19世纪后期,地主阶级洋务派为维护清政府的统治,推行“中体西用”的洋务运动。基于“自强”、“求富”活动的实际需要,刘铭传、李鸿章等洋务派极力倡导,使铁路事业得以在中国艰难起步。铁路建设发展是为了解决军事工业需要、也适应了民用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是中国近代化发展的结果。铁路在中国的修建,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中国近代化首先是在地主阶级的领导下开始发展起来的。‎ ‎(从发挥政府在近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或正确对待西方工业文明等角度谈启示。)‎ ‎【解析】根据题目要求,通过阅读材料,提取材料中“刘铭传奉诏入京之际力请修建铁路”,“铁路之利于洋务”,“开平煤矿原料运输等问题,随即表示本同此心”,“李鸿章多次恳请”等信息,进行整合,可得出洋务派为中国近代铁路事业起步贡献较大,或发挥政府在近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正确对待西方工业文明等启示,然后结合所学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从洋务运动开办与中国近代化、铁路与洋务运动的关系等角度,对相关启示展开论证,在论证过程中注意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逻辑清楚。‎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