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市洹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南省安阳市洹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安阳市洹北中学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2019.6‎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第1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Ⅱ卷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卷命题范围:必修①。‎ 第Ⅰ卷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周王拥有的最高权力因宗法分封而兴,亦因之而衰。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分封制是对宗法王权的一个制约因素。这意在说明周代 A. 君主权力受到宗法关系限制 B. 血缘关系对贵族政治的制约 C. 家国一体政治架构开始形成 D. 宗法分封对王权的双重影响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请在此输入本题主要考查西周宗法分封制。据材料“周王拥有的最高权力因宗法分封而兴,亦因之而衰”可知,材料意在说明周代宗法分封对王权的双重影响,故D项正确;“君主权力受到宗法关系限制”与“血缘关系对贵族政治的制约”表述片面,排除A、B两项;材料没有体现家国一体政治架构开始形成,故C项错误。‎ ‎2.分封制下的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士与卿大夫合二为一,出现了“士大夫”的称谓,并越来越成为官僚、贵族和有名望的知识分子的统称。这一现象说明 A. 分封制瓦解推动社会各阶层双向流动 B. 儒学家积极入仕扩大了国家统治基础 C. 宗法制构建的社会结构发生根本嬗变 D. 士大夫成为旧的社会解体的主要力量 ‎【答案】C ‎【解析】‎ 根据“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士与卿大夫合二为一,出现了‘士大夫’的称谓,并越来越成为官僚、贵族和有名望的知识分子的统称”并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发生巨变,社会结构发生变化,故“士大夫”称谓含义发生变化,故C正确;“士大夫”称谓变化,但春秋战国时期仍然是贵族政治,没有推动社会各阶层双向流动,故A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学家积极入仕”,排除B;生产力的发展是旧的社会解体的主要力量,D错误。‎ 点睛: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大夫或士大夫越来越成为官僚、贵族和有名望的知识分子的统称”,联系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和社会变革的重大影响分析解答即可。‎ ‎3.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认为:“汉代的选举,是由封建贵族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的公开竞选,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这表明汉唐选官制度 A. 增加了官吏人才来源 B. 扩大了官吏权力范围 C. 完善了官员选拔程序 D. 加强了思想控制程度 ‎【答案】A ‎【解析】‎ ‎“开放政权”是指让更多的人成为统治阵营里的一员,扩大了官吏来源,增强统治阵营的力量,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是扩大官吏来源而非扩大了官吏权力范围,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完善选拔程序的信息,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思想控制问题,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4.虽然汉以后,曾有过南北朝的割据局面,但南北政权都争以“中国”为正统。隋唐两朝,天下一统,在修史时,将历史上分裂的南北政权,都归入“中国”,纳入正史。据此可知从汉到隋唐 A. 统治者注重从法统上坚持统一意识 B. 南北方形成了共同的民族认同感 C.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逐渐加强 D. 中国的内涵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 ‎【答案】A ‎【解析】‎ 隋唐时期把历史上分裂的南北政权,都归入“中国”,说明统治者从法统上坚持国家统一的意识,A正确;此时南北方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民族认同感,B错误;材料中主要是国家统一认同感,不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逐渐加强,C错误;D不符合材料主旨。‎ ‎5.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而同一时期古希腊梭伦改革也正在进行中。中西方这两次改革的共性 A. 都是商品经济的结果 B. 都是自下而上的改革 C. 涉及领域都比较广泛 D. 都冲击了贵族利益 ‎【答案】D ‎【解析】‎ 鲁国实行初税亩,而同一时期,古希腊梭伦改革也正在进行中都冲击了旧式贵族势力,D正确;A、B和C不符合题意,排除。‎ ‎6.罗马法将规定国家事务的法称为公法,其效力由国家政权加以保障,不允许依私约变更;将规定私人事务的法称为私法。罗马法重视私人权利保护,但罗马公法的地位高于私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体现了法律至上原则 B. 体现了国家至上理念 C. 维护了罗马民主政治 D. 维护了城邦整体利益 ‎【答案】B ‎【解析】‎ 据材料中“罗马法将规定国家事务的法称为公法,其效力由国家政权加以保障”说明了国家至上,而不是法律至上,故A项排除;据材料中“其效力由国家政权加以保障,不允许依私约变更”“但罗马公法的地位高于私法”等信息可得出国家至上的理念,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对法律的作用进行阐释,故C、D项排除。‎ 点睛:材料“其效力由国家政权加以保障,不允许依私约变更”“但罗马公法的地位高于私法”是解题的关键。‎ ‎7.《美国史通论》:“新宪法的通过,……把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权都置于共和原则基础上,使美国成为‘最完善的’现代国家,从而最终完成了缔造‘美利坚合众国’的任务……”这主要说明了1787年宪法 A. 确立了三权分立原则 B. 维护了联邦的统一与稳定 C. 保护国家利益与主权 D. 中央政府与州政府分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新宪法的通过,……把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权都置于共和原则基础上,使美国成为‘最完善的’现代国家,从而最终完成了缔造‘美利坚合众国’的任务……”可知,1787年宪法的颁布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权都置于共和原则基础上,使美国成为“最完善的”现代国家,最终完成了缔造“美利坚合众国”的任务,B正确;三权分立原则是反映的联邦政府的权力构建,与材料无关,A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权都置于共和原则基础上,没有体现保护国家利益与主权,C错误;D与材料无关。‎ ‎8.1879年6月,法国参、众两院做出了几项具有象征意义的决定:政府和议会重新迁回巴黎;确定《马赛曲》为国歌;7月14日为法兰西国庆节。这些举措最深远的影响是 A. 维护了1789年革命成果 B. 巩固了1875年宪法地位 C. 从根本上防止君主制复辟 D. 大力弘扬了共和文化传统 ‎【答案】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这几项规定维护了共和体制,弘扬了共和传统,故D项正确,A项排除;B项包含在D项之中;C项说法错误,错在“根本”。‎ ‎9.治外法权在道光时代的人的目光中,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他们想那是最方便,最省事的办法。负责交涉条约的人洋洋得意,以为是他们的外交成功。这反映了当时 A. 维护了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 B. 国人不懂国际公法和国际形势 C. 改变了天朝上国的传统观念 D. 寻找到了解决华夷矛盾的方法 ‎【答案】B ‎【解析】‎ 题干反映了长期闭关锁国、天朝上国心态,清政府不具有国际法意识,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的完整,故B正确。此举破坏了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没有改变了天朝上国的传统观念,也反映了对世界不了解,落伍于世界近现代文明,排除ACD。‎ 点睛:题干提及的是领事裁判权是一国通过驻外领事等对处于另一国领土内的本国国民根据其本国法律行使司法管辖权的制度。这是一种治外法权。它的存在,形成对所在国家属地主权的例外或侵犯。‎ ‎10.某条约签订后,清廷希望再开谈判,以免除关税为代价,换取外族放弃外国公使驻京、江河通路、内地游历和归还广东省城。这从本质上反映了清政府 A. 以关税作为谈判的重要筹码 B. 竭力保全华夷之间的藩篱 C. 对“贸易立国”缺乏清醒认识 D. 重视维护国家主权与尊严 ‎【答案】B ‎【解析】‎ 清廷希望以关税代替外国人进入中国内地,而非把关税作为谈判筹码,故A项错误;用关税代替外国人进入中国,是为了保持华人与洋人之间的距离,体现了传统的华夷之防思想,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贸易立国”,故C项错误;清廷希望以免除关税为代价换取外国人的让步,这实际上已经破坏了国家的经济主权,故D项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以免除关税为代价,换取外族放弃外国公使驻京”,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传统的华夷之防思想入手,即可排除干扰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11.由著名导演吴宇森执导,章子怡、金城武、宋慧乔、黄晓明等联袂主演的史诗影片《太平轮·彼岸》于2015年7月30日在中国大陆上映。故事讲述了1949年1月27日,“太平轮”因未开夜航灯而被货船“建元轮”撞沉,导致船上近千名绅士、名流罹难。同时损失大量货物、重要国民党档案等。该事件被称为“中国的泰坦尼克号”。这一悲剧的时代背景是 A. 渡江战役后国民党败逃台湾 B.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C. 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 D. 解放战争走势已渐趋明朗 ‎【答案】D ‎【解析】‎ 渡江战役发生在1949年4月,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是在1947年,故BC两项错误; 1949年1月三大战役即将结束,解放战争的走势已渐趋明朗,故D项正确。‎ ‎12.有学者指出,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中期的自由资本主义时代,这一时期是资本主义固有矛盾、弊病大量显现的时期,为此,无产者提出了“摆脱旧世界”和“建立新世界”的任务。由此可知,这一任务提出的根源是 A. 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 B.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暴露 C. 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D. 空想社会主义的巨大影响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中期的自由资本主义时代,这一时期是资本主义固有矛盾、弊病大量显现的时期”并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显现,故B符合题意;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与材料无关,A错误;C、D分别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与材料不符,C、D错误。‎ ‎13.“法国的资本主义工业化过程尚处于早期阶段;工业中小生产还占绝大多数,农村人口也占人口多数,经济发展远不能承载巴黎公社这样的无产阶级政权,也就是说,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还不具备建立无产阶级政权这种新制度的条件。”材料论述的主旨是 A. 巴黎公社没有联合农民 B. 法国的工业革命尚未完成 C. 巴黎公社失败的必然性 D. 法国的工业化程度非常低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还不具备建立无产阶级政权这种新制度的条件”分析可知,巴黎公社发生在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经济发展远不能承载巴黎公社这样的无产阶级政权,故巴黎公社失败是必然的,C正确;A与材料无关;B违背史实;据材料没有体现“法国的工业化程度非常低”,D错误。‎ ‎【点睛】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在19世纪70年代,不论是生产力水平,还是无产阶级的政治威信,都还未达到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程度。‎ ‎14.《极端的年代》中说:“如果说法国大革命追寻的理想,传之后世的生命比布尔什维克为长;1917年革命事件产生的实际后果,却比1789年更为深远。”文中的“1917年革命事件”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A.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B. 启蒙思想得以实践 C. 开辟人民作主新时代 D. 开创国家工业化新模式 ‎【答案】C ‎【解析】‎ 俄国十月革命是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正确选项为C;A项错误,推翻沙皇的是二月革命;B项错误,启蒙思想得以实践的是法国大革命;1917年革命只是为开创国家工业化新模式提供了条件,排除D。‎ ‎15.新中国的建立程序,既不同于美国式的先地方后中央,也不同于苏俄式的先中央后地方,而是中共在局部地区建政后逐步创立全国性政权,继而推动各级地方政权的建立。造成这些不同的主要原因在于 A.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水平 B. 各国政党发展成熟程度 C. 革命发展所处的基本国情 D. 所面临的国际形势不同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苏俄以及新中国政权建立程序的差异性主要在于三国所面临的基本国情不同,美国独立战争是发生在英国在北美所建立的相互独立的十三个殖民地的基础上,苏俄的革命模式是通过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后夺取中央政府政权实现的,新中国政权是在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故C项正确;A项包括在C项之中,排除;美国独立前尚未出现政党,故B项排除;虽然国际形势对各国政权的建立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影响,排除D项。‎ ‎16.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逐步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两部宪法的颁布和修订 A. 反映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B. 改变了国家的基本法律架构 C. 适应了当时经济建设的需要 D. 标志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建立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1954年到1982年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都是落后的生产力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间的矛盾,并没有发生变化,故排除A项;1954年宪法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1982年宪法则构建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没有改变基本的法律架构,故排除B项;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建设的目标,这两部宪法都没有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建立,故排除D 项;根据所学内容可知,无论是1954年宪法,还是修订后的1982年宪法,都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故选C。‎ ‎【点睛】对宪法的修订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变化的结果,1982年宪法适应了我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外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形势,是我国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17.1959年,美国发表一份对华政策的研究报告:赞成中共加入联合国,台湾则成为普通会员;成立“台湾共和国”,台湾军队撤出金门、马祖等,对此,台湾方面回应:《开罗宣言》早已明确规定(台湾)归还中国,自1945年起,早已无台湾的法律地位问题。这表明当时 A. 台湾当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 蒋介石改变追随美国的政策 C. 蒋介石欲借机使台湾问题国际化 D. 中美关系已经出现重大转折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台湾方面回应:《开罗宣言》早已明文规定台湾归还中国,自1945年起即无所谓有台湾的法律地位问题。”可知台湾方面并不认可美国方面提出的政策,坚持“一个中国”,但是没有改变蒋介石追随美国敌视大陆的基本政策,故A项正确,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蒋介石使台湾问题国际化,故C项排除;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折是在1972年尼克松访华之后,晚于材料中的时间,故D项错误。‎ ‎18.周恩来提出:“我们决不能依靠旧外交部的一套人马办外交,必须创建新型的外交队伍。这支队伍,应当像人民解放军那样,是一支立场坚定、纪律严明、有战斗力的队伍,是一支‘文装的解放军’”。这个政策有利于 A. 确立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准则 B. 改变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 C.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的执行 D. 打破西方国家的外交孤立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屈辱外交,而是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新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而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是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准则,与材料不符,排除A。新中国的成立,中国摆脱了半殖民地的地位,与材料强调新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不符,排除B。1949年10月1日,苏联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打破西方国家的外交孤立,排除D。‎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区分国民政府时期的外交和新中国的外交,关键是理解材料信息“我们决不能依靠旧外交部的一套人马办外交,必须创建新型的外交队伍”,结合新中国外交的史实分析材料即可知道答案。‎ ‎19.自1956年11月开始,周恩来总理连续访问了越南、柬埔寨、印度、缅甸、巴基斯坦、阿富汗、尼泊尔和锡兰等国。1960年又访问了缅甸、印度、尼泊尔、柬埔寨、越南和蒙古6国。这表明 A. “一边倒”外交政策取得实效 B. 美国已调整了对华政策 C. 外交政策的调整服务于国家建设 D. 新中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答案】C ‎【解析】‎ 国家开展的外交活动是以维护国家利益为转移的,一切外交活动都要服务于国家利益,故C正确;印度、尼泊尔等属于资本主义国家,不符合“一边倒”,排除A;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排除B;1978年改革开放后新中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D不符合史实,排除。‎ ‎20.英国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但它只同意新中国建交原则的一半,在美国的压力下一直就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投弃权票。为了实现中英关系的发展,周恩来同意与英国互换代办,双方建立“半外交关系”。这种“半外交关系”‎ A. 是双方在国家利益协调上的突破 B. 成为当时东西方关系的典型特征 C. 成为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要基础 D. 打破了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封锁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提及中英之间是“半外交关系”,可见是双方国家利益的体现,A项符合题意,正确。此时东西方关系处于敌对状态,B项与史实不符,排除。中国重返联合国靠第三世界国家的帮助,C项与史实不符,排除。建国之初,中国同17国建立外交关系,打破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封锁,D项表述有误,排除。故选A。‎ 考点:现代中国的外交·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关系·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 ‎【名师点睛】新中国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内容:①“另起炉灶”——不承认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取消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和残余势力;③“一边倒”——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使新中国不再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 ‎21.帕维尔·布尔米斯特罗夫在所著的《欧亚巨人》中认为:“可以将上海合作组织看作是除当代世界秩序之外的另一种温和的选择,仍可以享受全球化带来的一切好处……上海合作组织现有的和将来的成员都是这样来理解该组织的原则。”材料中“另一种温和的选择”主要指 A. 团结协作,反殖反霸的精神 B. 结伴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 C. 相互信任的军事同盟关系 D. 互利合作的经济合作关系 ‎【答案】B ‎【解析】‎ ‎“上合组织”指的是上海合作组织,回顾已学知识可知上合组织的宗旨是“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充分体现我国新时期“不结盟”、“无敌国外交”的外交政策,故B的表述符合题意。A为万隆会议精神,根据上合组织宗旨可以得出C、D不符合史实,故排除ACD。‎ ‎22.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国际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苏联提出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的“三和”方针,美国提出了“和平演变”战略。这表明美苏 A. 全面“冷战”的局面正式形成 B. 双方用“冷战”代替了直接对抗 C. “冷战”的方式有了新的扩展 D. “和平”政策取代了“冷战”政策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全面冷战的局面正式形成的标志是1955年华约组织的建立,故A错误;双方由于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的不同,采取了除军事外其他一切对抗形势。对抗有直接对抗和间接对抗,所以B表述错误;题干表明苏联试图同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C正确;D不符合所学。故答案选C。‎ 考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美苏争锋·赫鲁晓夫的“三和”、美国的“和平演变”政策 ‎23.“伴随着冷战的结束,最直接、最明显的损失是两个前超级大国建立的联盟体系的消失。……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的威慑,相应的,世界的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对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 动荡的国际局势需要建立单极霸权 B. 美苏联盟体系曾经维护了世界和平 C. 结束美苏“冷战”不利于国际社会的稳定 D. “冷战”结束后新的国际力量对比尚未定型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的威慑,相应的,世界的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可知,两极格局瓦解,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的威慑,但世界的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即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D正确;据材料“……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的威慑,相应的,世界的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可知,两极格局瓦解,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的威慑,但世界的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而没有体现动荡的国际局势需要建立单极霸权,A错误;据材料“……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的威慑,相应的,世界的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可知,两极对峙的格局,对全球混乱和暴力有威慑力,但材料还强调“世界的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B片面;C与材料无关。‎ ‎24.美国著名政治学专家塞缪尔·亨廷顿在他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得出结论:“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共产主义世界的崩溃,冷战的国际体系成为历史。在后冷战的世界中,人民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不是意识形态的、政治的或经济的,而是文化的区别。”作者旨在强调 A. 文明冲突替代了超级大国的争霸 B. 政治上的区别决定着文化上的区别 C. 各国文化差别明显影响政府决策 D. 多样化的文明之间互补和交融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冷战的国际体系成为历史”可知超级大国的争霸已经成为历史,又据材料“人民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不是意识形态的、政治的或经济的,而是文化的区别”可知文明的区别已经替代了超级大国的争霸,故A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政治上的区别决定着文化区别,且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理论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政府决策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多样化的文明之间互补和共融,故D项错误。‎ ‎25.有学者说,正是苏联的优势促使美国和欧洲走到了一起、也正是苏联的优势搁置了德国问题,并使法德伙件关系成了可能,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欧洲联合改变了国际局势 B. 美苏争霸中苏联处下劣势 C. 冷战有助于西欧走向联合 D. 法德联合有利于德国统一 ‎【答案】C ‎【解析】‎ 据材料“也正是苏联的优势搁置了德国问题,并使法德伙件关系成了可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美苏冷战有助于西欧走向联合,故C正确;材料不能说明欧洲联合改变了国际局势,故A错误;材料反映了苏联的优势,不是苏联处于劣势,故B错误;法德联合与德国统一没有直接因果关系,故D错误。故选C。‎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贞现十四年(公元641年),魏征上书唐太宗,说:“臣闻君为元首,臣做股肱……君虽明哲,必藉股肱以致治。”唐太宗也经常对臣下说:“主欲知过,必藉忠臣。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贞观时期被后世称道的原因在于君主给了臣子更多的尊重和参政机会,让这些臣子在君臣道义的要求下去参与社会治理,进而在制度设计上为君臣共治的实现提供了许多条件。‎ ‎——摘编自王亚南《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研究》‎ 材料二 在明代,以官员批评皇帝为核心的君臣冲突表现的尤为突出。成化四年,宪宗为满足生母周氏愿望,命大臣于帝陵外别选址以葬英宗嫡后钱氏。此事有违礼制,群臣极谏争之,“伏哭文华门,竟得如礼”。明中期以后,“占夺民业,而为民厉者,莫如皇庄及诸王、勋戚、中官庄田为甚”。于是“科道”谏言,“天子以四海为家,普天率土莫非所有,何必置立庄田与贫民较刀锥之利哉”?宪宗迫于群臣压力,对弊政有所厘清。天启年间,熹宗纵容魏忠贤介入朝政,南北诸臣纷纷上疏要求惩处魏忠贤,熹宗皆不纳。‎ ‎——摘编自张廷玉《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贞观”时期君臣共治得以实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君臣冲突加剧主要表现及其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唐到明君臣关系演变的根源。‎ ‎【答案】(1)唐初统治者吸取隋亡教训;政治环境宽松,君主善于纳谏;三省六部制成熟完备,提供制度保障;儒家思想有关君臣之道的约束。‎ ‎(2)表现:群臣针对皇室的礼仪、财用问题大加指责;官僚集团和宦官集团争权。影响:导致党争加剧,朝政混乱;统治危机日益严重。‎ ‎(3)君主专制的日益强化;官僚集团争权夺利。‎ ‎【解析】‎ ‎(1)‎ 这一题要求“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根据题干所述时间可知,当时处于唐朝初年,唐初统治者吸取隋亡教训;由材料一中的“君虽明哲,必藉股肱以致治”、“主欲知过,必藉忠臣。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君主给了臣子更多的尊重和参政机会”可以得出原因之一是政治环境宽松,君主善于纳谏;由“在制度设计上为君臣共治的实现提供了许多条件”结合所学唐代中央官制可知,三省六部制成熟完备,为其提供了制度保障;由“臣子在君臣道义的要求下去参与社会治理”再结合所学儒家治国思想的相关知识可知,儒家思想有关君臣之道的约束也是其原因之一。‎ ‎(2)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表现:由材料二中的“此事有违礼制,群臣极谏争之”、“天子以四海为家,普天率土莫非所有,何必置立庄田与贫民较刀锥之利哉”等信息可以得出群臣针对皇室的礼仪、财用问题大加指责;由“熹宗纵容魏忠贤介入朝政,南北诸臣纷纷上疏要求惩处魏忠贤”可得出官僚集团和宦官集团争权。影响:上述以官员批评皇帝的君臣冲突的影响可以从明朝统治危机和不同派系之间争夺等角度分析即可,具体来说就是导致党争加剧,朝政混乱;统治危机日益严重。‎ ‎(3)题目要求“综合上述材料”回答。材料一体现的是唐代君臣关系非常融洽、君明臣贤,而到明朝则是君臣冲突不断,结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可知,从唐到明,君主专制的日益强化,使得君臣关系紧张;同时官僚集团内部的争权夺利,皇帝的态度会影响其不同集团的利益也是其根源。‎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热爱自由和独立的人们开始不再钟情于来自革命的希望,开始担心他们建立的政府不切实际,基于对社会公德的错误认识……”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原则”,联邦党人于1787年云集费城,旨在“构建政府,解决联盟危机”。‎ ‎——托马斯.H.考克斯《美国宪法创制史观的演变》‎ 材料二 美国宪法规定联邦、州是最重要的两个权力主体,其中又着重规定了联邦权力的三个主体——国会、总统、最高法院。联邦与州的关系首先是权力分立,宪法分别规定了联邦与州的权力范围,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分别行使其权力。其次,联邦与州的权力是相互制约的,这两级政府分别产生,互不隶属。各州州长也在联邦参议院享有平等的参政权。众议院与参议院地位平等,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始终由不同的势力分别控制。联邦没有州的支持,无法采取任何措施;相反,州长却不需要联邦的支持,就能采取任何措施。联邦只能通过联邦法院,尤其是最高法院行使司法审查权,对州的行为进行监督,纠正其错误。‎ ‎——摘编自庄崴《论美国宪法的特点》‎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美国“联盟危机”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1787年宪法所规定的政治体制的特点。‎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1787年宪法制定的意义。‎ ‎【答案】(1)原因:独立时成立的邦联政府软弱无力;美国面临着国内外严重的危机。‎ ‎(2)特点:中央实行三权分立的分权体制;中央与地方各州互不统属但相互制约;中央对地方通过司法监督实行管理。‎ ‎(3)意义:维护了美国的民主共和制度;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对世界其他国家的政治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 ‎【解析】‎ ‎【详解】(1)原因:据所学可知,美国独立时成立的邦联政府软弱无力,无力解决国家面临的经济问题、债务问题、国家安全问题等。‎ ‎(2)特点:据材料“美国宪法规定联邦、州是最重要的两个权力主体,其中又着重规定了联邦权力的三个主体——国会、总统、最高法院”可知,美国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的分权体制;据材料“联邦与州的关系首先是权力分立,宪法分别规定了联邦与州的权力范围,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分别行使其权力。其次,联邦与州的权力是相互制约的,这两级政府分别产生,互不隶属”可知,中央与地方各州互不统属但相互制约;据材料“联邦只能通过联邦法院,尤其是最高法院行使司法审查权,对州的行为进行监督,纠正其错误。”可知,中央对地方通过司法监督实行管理。‎ ‎(3)意义:可从宪法维护美国的民主共和制度、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促进美国经济的发展、对世界其他国家的政治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等角度分析。‎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政府最初的改变在外交方面。1843~1844年,清政府相继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与外国商人进行交往。为了应付这种新局面,在列强的要求下,清廷在礼部、理藩院之外设置了专门的机构办理对外交涉,即管理五口通商事务的“五口通商大臣”。其名义上是处理“通商事务”,但实际上是办理外交事务。这是近代外交的一个起点。‎ ‎——《中华文明的历史拐点》‎ 材料二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在对外政策上尝试以日本为外交中心谋求与日本建立一种稳定的合作关系;1928年日本制造济南事件后,国民政府奉行联美制日政策,借助英美制衡日本在中国的扩张;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民政府在事变初期实行不抵抗政策。……1935年后,日本提出旨在全面控制中国的“广田三原则”,并积极策动华北事变。在这种形势国民政府的对日政策趋向强硬,抗日的外交政策初步形成。‎ ‎——臧永祥《南京国民政府对日政策探析》‎ ‎(1)据材料一,指出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外交往的变化,并对此变化做出简要评价。‎ ‎(2)据材料二,概括南京国民政府对日外交政策的改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 ‎(3)综合上材料,谈谈影响外交的因素。‎ ‎【答案】(1)变化:由闭关逐渐走向开放;建立办理外交事务的机构。‎ 评价:外交机构的设立便利了列强的侵略,但客观上有利于中国外交的近代化,有利于中国融人世界。‎ ‎(2)改变:由谋求与日本合作到联合英美制衡日本;由不抵抗政策到对日政策趋向强硬。‎ 原因:日本对华侵略加剧,民族危机加深;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推动;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国民党稳固统治的需要;美英的支持;等等。‎ ‎(3)因素:国家实力;国际形势;国家利益;等等。‎ ‎【解析】‎ ‎【详解】(1)变化:据材料“清政府最初的改变在外交方面。1843~1844年,清政府相继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与外国商人进行交往”并结合所学可知,由闭关锁国逐渐走向开放;据材料“了应付这种新局面,在列强的要求下,清廷在礼部、理藩院之外设置了专门的机构办理对外交涉,即管理五口通商事务的‘五口通商大臣’……”可知,建立“五口通商大臣”,办理外交事务的机构。‎ 评价:据材料“为了应付这种新局面,在列强的要求下,清廷在礼部、理藩院之外设置了专门的机构办理对外交涉”可知,“五口通商大臣”的设立便利了列强的侵略,但客观上是中国外交的近代化的标志,有利于中国融入世界。‎ ‎(2)改变:据材料“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在对外政策上尝试以日本为外交中心谋求与日本建立一种稳定的合作关系;1928年日本制造济南事件后,国民政府奉行联美制日政策,借助英美制衡日本在中国的扩张;”可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尝试与日本建立一种稳定的合作关系;1928年日本制造济南事件后,国民政府借助英美制衡日本在中国的扩张;即由谋求与日本合作到联合英美制衡日本;据材料“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民政府在事变初期实行不抵抗政策。……1935年后,日本提出旨在全面控制中国的“广田三原则”,并积极策动华北事变。在这种形势国民政府的对日政策趋向强硬,……”可知,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民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华北事变后,国民政府的对日政策趋向强硬;即由不抵抗政策到对日政策趋向强硬。‎ 原因:据上分析可知,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日本对华侵略加剧,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结合所学可从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推动、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国民党稳固统治的需要、美英的支持等角度分析。‎ ‎(3)因素:据所学可知,影响外交的因素与国家实力、国际形势、国家利益等方面有关。‎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外交上,二战后日本实施的是“典型的小国外交”。……1983年,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发表了关于争当政治大国的言论:“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强日本的发言权,不仅增加日本作为经济大国的分量,而且增加作为政治大国的分量。”‎ ‎——摘编自金熙德《日本政治大国战略的背景、理念与论争》‎ 材料二 《时政评说》:“‘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依仗自己的实力与地位,要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以西方价值观念为准绳、以北约军事力量为后盾的单极世界……因此,‘多极’与‘一极’之争将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多极格局的形成尚需待以时日,多极化作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将在曲折中取得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实行“典型的小国外交”的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并分析这种格局的形成尚需待以时日的主要因素。‎ ‎【答案】(1)原因:二战日本战败,受到严格限制;美军对日本的占领和控制;二战后,日本缺乏对历史问题的正确反省,制约了其外交空间的扩大。‎ ‎(2)趋势: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当今世界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因素:世界各种力量重新组合需要很长时间;美国霸权主义的阻挠;南北贫富差距的扩大;“冷战”思维的继续存在;民族分裂和宗教纠纷;等等。‎ ‎【解析】‎ ‎【详解】(1)原因:据所学可知,二战日本战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进行审判,日本受到严格限制;为使日本不再成为美国的威胁,美军对日本单独占领和控制;二战后,日本右翼势力发展,缺乏对历史问题的正确反省,制约了其外交空间的扩大。‎ ‎(2)趋势:据材料一“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强日本的发言权,不仅增加日本作为经济大国的分量,而且增加作为政治大国的分量。”可知,二战后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结合所学可知,西欧、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使世界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据材料“‘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依仗自己的实力与地位,要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以西方价值观念为准绳、以北约军事力量为后盾的单极世界……因此,‘多极’与‘一极’之争将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可知,从近期看,当今世界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因素:据材料“‘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因此,‘多极’与‘一极’之争将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多极格局的形成尚需待以时日,多极化作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将在曲折中取得发展。”可知,世界各种力量重新组合需要很长时间;据材料“‘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依仗自己的实力与地位,要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以西方价值观念为准绳、以北约军事力量为后盾的单极世界……”可知,苏联解体,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以西方价值观念为准绳、以北约军事力量为后盾的单极世界,即美国霸权主义的阻挠;据所学可知,南北贫富差距的扩大、“冷战”思维的继续存在、民族分裂和宗教纠纷等等。‎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