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9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高级中学大埔县虎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虎山中学、高级中学联考 高二历史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如表为先秦诸子思想语录。据表可知,先秦诸子 流派 人物 思想语录 儒家 孟子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法家 管仲(为法家假借) 强本事,去无用,然后民可使富 墨家 墨翟 食不可不务也,地不可不力也 商家 计然 末病则财不出,农病则草不辟矣 A. 强调推行抑商政策 B. 认同农业地位 C. 重视变革生产方式 D. 力促国家统一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表格可知,从儒家到商家都比较重视农业的发展,这种现象与春秋战围时期小农经济的兴起关系密切,故B项正确。表格信息并没有提及抑商,故A项错误。C、D项在表格信息中均无法体现,排除。 【点睛】本题以表格形式侧重考查了先秦诸子思想主张,侧重考查了学生对史料的阅读理解能力,根据史料内容可知都较重视农业。 2.宋代活本《张生彩鸾灯传》描写了张生元宵观灯引出的爱情佳话,《张主管志诚脱奇祸》描绘了张胜与小夫人“鬼魂”的遇合,声色和娱乐成为新的文学叙事的主题。可见宋代话本 A. 具有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 B. 动摇了传统的礼仪道德规范 C. 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D. 真实再现了北宋城市生活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声色和娱乐成为新的文学叙事的主题”并结合所学可知,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崛起,反应市民阶层价值取向的话本出现,C正确;材料并未反映出宋代话本具体对社会的影响,无法表明其具有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A错误;动摇了传统的礼仪道德规范的说法明显夸大,B错误;话本是艺术创作,是对北宋城市生活的升华,并未真实再现北宋城市生活,D错误。 3.儒学重在“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以化解现实的种种冲突。这说明儒学化解现实冲突的主要方式是 A. 依托传统,关注人性 B. 立足伦理,注重规范 C. 强化仁、礼、义 D. 强化自我道德修养,提升民众道德水平 【答案】B 【解析】 【详解】“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体现的是伦理道德规范,B符合题意;“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与关注人性无关,排除A;CD材料未涉及,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 4.朱熹在《补〈大学〉格物致知传》中提出:“格物致知,大学之端,始学之事也。一物格则一知至,其功有渐,积久贯通。”材料体现了朱熹 A. 希望通过实验途径寻求科学真理 B. 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和等级制度 C. 注重社会实践活动和探究的思想 D. 强调个体的价值和人性的尊严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体现了朱熹格物致知的治学方法,即通过实践活动进行思想探究,C 项符合题意;朱熹没有主张通过实验途径寻求科学真理,排除A项;材料体现了朱熹的治学方法,无法体现其维护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排除B项;朱熹的思想主张“存天理,灭人欲”,没有强调个体的价值和人性的尊严,排除D项。 5.《汉书·艺文志》说到某学派:“……信赏必罚,以辅礼制。……及刻者为之,则无教化,去仁爱,专任刑法,而欲以致治;至于残害至亲,伤恩薄厚。”该学派是 A. 儒家 B. 墨家 C. 法家 D. 道家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赏必罚,以辅礼制”这句话的意思是严格地按照法律进行惩罚,以此来辅助礼制。由此可知,法家强调以法治国,用来辅助礼制,故C正确;儒家强调的是仁和礼,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墨家强调的是兼爱、非攻,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道家强调的是无为而治,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 6.“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和平不能依靠武力来实现,更不能依靠军事同盟来维持。强化和扩大军事同盟只会制造更多的不稳定因素,损害国际安全,将心比心知人心,任何国家都不能把自己的安全建立在损害他国安全利益的基础之上。”这段话若借用古代中国诸子百家的哪个理论最为恰当? A. 无为而治 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 以德治民,以法治国 D. 人是万物的尺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任何国家都不能把自己的安全建立在损害他国安全利益的基础之上”,结合所学可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用于国际关系问题上,有利于世界和平,故B符合题意;A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C是治国思想,无法体现“任何国家都不能把自己的安全建立在损害他国安全利益的基础之上”,排除;D是古希腊思想家普罗泰戈拉的思想,不符合中国诸子百家,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任何国家都不能把自己的安全建立在损害他国安全利益的基础之上”,联系所学孔子的思想分析解答。 7.下表是西方关于幸福的论述。据此可以得出 A. 各行各业已摆脱教会束缚 B. 文艺复兴时期幸福感较强 C. 追求幸福败坏了社会风气 D. 人文精神逐渐的发展起来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瓦拉、洛伦佐、拉伯雷的言论可知,体现的是人文精神,是对人的尊严和价值的肯定,D选项符合题意。文艺复兴并未使各行各业摆脱教会束缚,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一种对人性的肯定,不能说明文艺复兴时期幸福感较强,B选项错误。材料未体现追求幸福败坏了社会风气,C选项错误。 【点睛】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是提出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 8.清朝思想家戴震说“古之言理也,就(顺遂)人之情欲而求之,使之无疵之为理:宋之言理也离人之情欲而求之,使之忍而不顾之为理,悲哉!逆之矣!”对戴震说法理解正确的是 A. 程朱理学全面继承了古代理的思想 B. 批判将天理和人欲相对立的说教 C. 反对心学,主张回归宋代理学 D. 主张彻底摈弃人的情欲才能达到理的真正境界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宋之言理也离人之情欲而求之,使之忍而不顾之为理,悲哉!逆之矣!”可知,戴震认为理学家将天理与人欲相对立是不正确的,B符合题意;戴震认为古代圣人是顺遂人的情欲而言天理,宋明理学家是脱离人的情欲而言天理的,理学违背了古代理的思想,排除A;材料不能体现心学与理学的区别,C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与戴震的说法相违背,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宋之言理也离人之情欲而求之,使之忍而不顾之为理,悲哉!逆之矣!”,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 9.史载:乾隆时期,扬州盐商的昆剧家班,不仅为主人服务,为皇帝演出,还明码标价,走上社会为一般观众演出,甚至出城到乡下演出。由此可知,扬州盐商的昆剧家班 A. 主要服务于富商贵族 B. 代表昆剧艺术的最高水平,推动了京剧的形成 C. 具有市场化商业化性质 D. 引发昆剧业内的恶性竞争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还明码标价,走上社会为一般观众演出,甚至出城到乡下演出”可以看出,扬州盐商的昆剧家班具有市场化商业化性质,故C符合题意;A不符合“走上社会为一般观众演出,甚至出城到乡下演出”,排除;B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还明码标价,走上社会为一般观众演出,甚至出城到乡下演出”,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 10.“自由”、“平等”这样的资产阶级革命中最响亮的口号也进入了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范畴,这体现社会主义 A. 也能继承人类社会的共同文明成果 B. 也会借鉴宗教发展的成功经验 C. 也要走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必然道路 D. 也以思想启蒙来挑战传统文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自由”“平等”的资产阶级革命中的口号融入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范畴,说明社会主义在吸收人类社会优秀文明成果方面,没有意识形态的偏见。故答案为A项。B项,“自由”“平等”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宗教无关,排除;CD项,题干信息没有体现走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路、以思想启蒙来挑战传统文化,排除。 11.它是近代科学革命的顶峰。它标志着哲学与科学的分离,各自从此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它不仅确立了近代科学的基本模式,还深刻地影响了该时代的哲学与思维方式,整个启蒙运动的纲领都是自觉地建立在它的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之上的。据此推知,它 A. 标志着西方近代科学的开端 B. 挑战了封建宗教神学创世说 C. 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D. 奠定了理性主义的思想基础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牛顿革命是近代科学革命的顶峰,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动力学发展的基础,对科学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给人们探索自然的奥秘建立了极大信心,奠定了理性主义的思想基础,故选择D选项;西方近代科学从伽利略时期已经开始,故排除A选项;封建宗教神学创世说的最大挑战是达尔文的进化论,故排除B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故排除C选项。 12.在教煌艺术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大多宣传佛教悲惨牺牲的善行和现实的悲苦无奈:隋唐壁画则更多的宣传享受和娱乐,表现幸福与祥和;宋朝壁画中,世俗场景大量渗入佛界。这种变化说明了( ) A. 佛教文化渐趋中国本土化 B. 中外文化具有交融性 C. 壁画艺术形式的多样化 D. 壁画的内容具有时代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长期战乱,人民苦不堪言,因此这一时期的壁画大多是对现实的悲苦无奈;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经济文化繁荣,人民安居乐业,因此这一时期的壁画则多传达的是幸福与祥和;宋朝时期,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市民文化兴盛,人民普遍追求世俗的快乐,因此世俗场景大量深入佛界。总之,一个时代的艺术是这个时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的艺术化的反映,即艺术的内容具有时代性,故D项符合题意。A项,题干不能反映佛教的本土化历程,排除。B项,题干未反映外来文化的影响,排除。C项,题干并未提及各代壁画所运用的艺术手法,排除。 13.某学者在论证“三民主义”是极高明的政治艺术时,引用了福柯的观点:“愚的暴君用铁链束缚他的奴隶,而真正的政治家则用自己的思想锁链更有力地束缚他们。绝望的时间能够销蚀钢铁的镣铐,但却无力破坏思想的习惯性结合。”该学者意在说明三民主义的高明之处是 A. 着力于思想教化 B. 缩小贫富差距,体现民生主义 C. 以民权主义为核心 D. 强调民族主义的重要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绝望的时间能够销蚀钢铁的镣铐,但却无力破坏思想的习惯性结合”可知,材料说明三民主义的高明之处是着力于思想教化,故A符合题意;BCD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 14.“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遥趋之”。这些诗句表明中华民族历来具有 A. 家国情怀 B. 艰苦奋斗的精神 C. 耕读情怀 D. 探索创新的精神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哀民生之多艰”“王师北定中原”“一片丹心图报国”“苟利国家生死以”中这些词句表明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家国情怀,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艰苦奋斗、耕读情怀和创新精神,故BCD项排除。 15.战国时期商鞅“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和明末清初黄宗羲“工商皆本”的经济思想,二者的共同点是 A. 都从当时的实际情况出发,有利于当时经济的发展 B. 都反映了封建小农经济中的小生产者共同的要求 C. 都反映了自然经济的性质 D. 出发点都为了加强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在战国时期、封建生产关系刚刚产生时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有助于发展封建经济、推动生产发展;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黄宗羲的“工商皆本”思想则适应了这一历史趋势,所以,二人的思想都从实际出发,有利于当时经济的发展,故A符合题意;黄宗羲“工商皆本”的经济思想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反映了工商业者的要求,不利于加强封建统治,所以,排除BCD。 16.但丁在《神曲》中让他的情人把他带进“天堂”;彼特拉克用诗句描述了理想情人的妩媚和他挚烈的感情;《十日谈》多半故事都以爱情、男女关系为主题。文艺复兴的这一共同点 A. 受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 B. 根源于当时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C. 反抗教会宣扬的禁欲主义 D. 抛弃宗教信仰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文艺复兴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反对天主教会禁欲主义,提倡人性,追求个性解放,所以“情人把他带进‘天堂’”“用诗句描述了理想情人的妩媚和他的感情”“多半故事都以爱情、男女关系为主题”都是对基督教禁欲主义的有力回击,带有人文主义色彩,故C符合题意;宗教改革发生在文艺复兴后,A排除;B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排除;文艺复兴不反对宗教信仰,排除D。 17.人工智能(AI)是计算机信息科学的一个分支,利用计算机模拟人类的智力活动。人工智能的应用,让机器代替人类进行单纯重复的工作或危险和劳动条件恶劣的工作,既能减轻劳动强度,又能避免工伤事故。这表明信息技术 A.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工作环境 B. 避免了工伤事故的发生 C. 给从事单纯重复劳动者带来失业风险 D. 提升了人类的智力水平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让机器代替人类进行单纯重复的工作或危险和劳动条件恶劣的工作,既能减轻劳动强度,又能避免工伤事故”,可见信息技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工作环境,A符合题意;B选项“避免了”说法过于绝对,故B不符合题意;C不符材料主旨,故C不符合题意;人工智能能辅助人类劳动,但不能提高人类的智力水平,故D 不符合题意。 18.中世纪欧洲,制作一部《圣经》至少需要三百多张羊皮,导致文化信息的传播受到极大限制。12世纪后,中国某项技术传到欧洲,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状况。这项技术是 A. 印刷术 B. 造纸术 C. 火药 D. 指南针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我国古代造纸术的对外传播,旨在考查识记所学分析材料的能力。依据材料“中世纪欧洲,制作一部《圣经》至少需要三百多张羊皮”可知,欧洲原来的书写材料是羊皮,改变这种状况的只能是造纸术,故B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根据材料“中世纪欧洲,制作一部《圣经》至少需要三百多张羊皮,导致文化信息的传播受到极大限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的是中国造纸术的传播,而不是印刷术,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火药的传播推动了西方国家资产阶级打败骑士阶层,因此火药的传播与材料内容无关,故C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指南针的传播直接推动了西方国家的新航路开辟,与材料内容无关,故D不符合材料之意,排除。 19.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古之人君,未尝讳言财也。……民得其利,则财源通而有益于官;官专其利,则财源塞而必损于民。”可见他提倡 A. “以天下主,君为客” B. 穿衣吃饭就是“人伦物理” C. “利民富民”政策 D.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民得其利,则财源通而有益于官;官专其利,则财源塞而必损于民” 可见他提倡利民富民,反对官府与民夺利,故选C。A是黄宗羲的主张,与材料不符,故排除A。B是李贽的主张,与材料不符,故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信息,故排除D。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本题的关键是把握“民得其利,则财源通而有益于官”的含义。 20.下表为不同文献对李贽的评价。据此判断,李贽 A. 否定孔孟之儒学 B. 批判官场欺诈腐败 C. 深受当时学者推崇 D. 具有离经叛道思想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三则材料都体现都李贽的评价,都认为李贽具有离经叛道的思想,故D符合题意;李贽的思想是对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并非否定孔孟之儒学,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批评社会吏治腐败,而是强调李贽具有离经叛道的思想,排除B;从纪昀的“皆狂悖乖谬,非圣无法”中可知是批判李贽,而不是推崇李贽,排除C。 21.看如图,关于汉字演变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图1字体是《诗经》使用的当时国家统一文字后的标准字体 B. 图2字体可用来研究先秦时期(特别是夏、商、西周时期)的历史 C. 图3字体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雅俗共赏 D. 图4、5字体到近代才开始出现和使用 【答案】B 【解析】 【详解】图2字体是金文,商周时使用金文,可用来研究先秦时期(特别是夏、商、西周时期)的历史,B符合题意;商朝使用甲骨文,《诗经》由春秋时期孔子编订,不符合题意,排除A;行书兼具楷书的规整和草书的放纵,C说法错误,排除;楷书始于东汉,排除D。 22.古希腊某哲学家认为,人必须有知识才能做到真善美,强调人作为宇宙精灵,能对宇宙万物进行冷静思考,使人通过知识的教化而与自然界的其它物种区别开来,只有这样才能凸显核心主题“人具有无上的尊严!”这段材料主要反映古希腊 A. 忽视了道德的作用 B. 对知识和自由的高度重视 C. 对理性主义的追求 D. 特别强调人的价值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人必须有知识才能达到真善美,强调人作为宇宙存在之物,能对宇宙之物进行理性思考,(使)人可以通过知识的教化而与自然区别开来”可以看出,材料反映的是苏格拉底的思想,强调知识的作用以及人的作用和价值,故D符合题意;根据“人必须有知识才能达到真善美”可知,材料强调美德,排除A;在材料没有体现对自由的高度重视,排除B;C项是启蒙运动的内容,排除。 23.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陈独秀公开刊文说“要拥护那德先生(即democracy),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即science),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关于这段文字解读错误的是 A. 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 B. 陈独秀认为民主和科学是拯救中国的法宝 C. 陈独秀对传统文化有彻底否定的倾向 D. 陈独秀已经在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材料没有提及陈独秀已经在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故D符合题意;根据材料“要拥护那德先生(即democracy)……要拥护那赛先生(即science)……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结合所学,陈独秀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猛烈批判传统文化,故ABC不符合题意。 24.下表是1987年任正非在深圳市龙岗区创办民营企业——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经营理念和愿景等,2017年华为居世界500强的83位,全球拥有18万多员工,在海外设立了22个地区部,100多个分支机构,成长为一个全球化公司。这体现了 A. 互联网催生了当代中国经济新观念和新模式 B. 中国民营企业更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 C. 华为的成功源于当代世界对信息网络过分依赖 D. 华为创造了符合世界各国人民利益的信息产品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华为是以互联网为依托,不断发展成为知名的全球化公司,说明互联网催生了当代中国经济的新观念和新模式,故A符合题意; 华为是个案,不能说明中国民营企业更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故B不符合题意;C项“过分依赖”说法片面,故C不符合题意; D项“符合世界各国人民利益的信息产品”夸大其词,D不符合题意。 25.有一部古代著作,集我国16世纪以前的药学研究之大成,在训诂、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植物、动物、矿物、冶金等方面也有突出成就。这本著作是 A. 《黄帝内经》 B. 《伤寒杂病论》 C. 《本草纲目》 D. 《千金方》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草纲目》是我国第一部药物学著作,明朝李时珍撰,刊于1590年,C正确;A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排除;《伤寒杂病论》 是东汉时期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不符合题意,C错误;《千金方》较全面地总结了自上古至唐代的医疗经验和药物学知识,时间不符合,D错误。 26.近代某思想家指出“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曰共举之,故先有民而后有君。君者,为民办事者也,若事不办则易(更换)其君,乃天下之通义也”,这段话说明,该思想家旨在强调 A. 中体西用 B. 进化原理 C. 主权在民 D. 君主立宪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君者,为民办事者也,若事不办则易(更换)其君,乃天下之通义也”可知,该思想家认为君主是为百姓办事而推举出来的,遇事不办应该换掉君主,体现的是主权在民,故C符合题意;中体西用是洋务派的指导思想,维护君主专制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严复在《天演论》中提出进化原理,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B;材料未体现君主立宪制思想,排除D。 第Ⅱ卷(非选择题) 27.思想的产生与社会的变迁有密切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是我国古代社会制度转型的重要时期……春秋时代社会剧烈变动,各派政治力量大分化大改组,社会中不尽人意的弊端暴露无疑,思想家们力围提出安定社会、安抚人的原则,出于对现实的不满,一些思想家不是向前看而是向后看,“复古与怀旧”成为一股思潮如春秋时期儒、道两家的创始人孔子和老子。……守旧而维新、复古而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于正在消失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之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秦朝由于把法家思想作为统治思想而采取暴政方式所带来的毁灭性结果令人不寒而栗……秦朝因法家而亡的惨痛历史教训说明:过于严峻暴硬的法家已经不适合和平年代的长治久安,须找另一套思想体系取而代之。…董仲舒能够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克分吸收其它派别的合理成分,对儒学进行新改造,可谓大刀阔斧,推陈出新。更园当时最高统治者汉武帝的采纳推行……以上就是当西汉社会秩序巩后,儒学被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捧上独尊地位和正统思想的“三大主因”。 材料二: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向西方学习”的近代思潮风起云涌,各时期思想特征虽十分不同,流派分立,各具理说,而“原始动力”则是一致的。从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到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洋务派,从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到孙中山、黄兴为代表的革命派,再到陈独秀、胡道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激进派,在1919年“五四”运动前,近代中国有识之士们“向西方学习”的探索逐步深入,特别是随之而来的近代资产阶级三大运动,把探索之步越扎越深,留下彪炳史册的串串足印,为此,曾有史学家把地主阶级跨出近代化第一步的那场自强求富运动与近代资产阶级三大运动合称为向西方学习的中国“近代四大运动”,是有其独特缘由和道理的。 请回答: (1)结合知识,解释材料一中的“社会制度转型”准确含义并写出孔子和老子在“复古与怀旧”思潮方面的主要观点:根据材料一归钠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的“三大主因”。 (2)结合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的“原始动力”是什么?在“向西方学习”思潮中,近代中国有识之士的探索如何逐步深入?(要求:写明阶级派别及其重点学习内容)材料二中的“近代四大运动”指什么? 【答案】(1)含义:从奴隶社会制度向封建社会制度转变。观点:孔子: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或主张“克己复礼”)老子: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主因:吸取秦朝因法家而亡的历史教训;董仲舒对儒学的新改造;汉武帝的采纳推行。 (2)动力:救亡图存(挽救民族危机)或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富强(强国御侮)。探索: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重点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技术或器物),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重点学习西方的先进政治制度(制度),资产阶级激进派重点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 四大运动: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或戊戌变法)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或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解析】 【详解】(1)含义:根据“春秋战国是我国古代社会制度转型的重要时期”得出从奴隶社会制度向封建社会制度转变。观点:结合所学可知,孔子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主张“克己复礼”,老子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主因:根据“秦朝因法家而亡的惨痛历史教训”得出吸取秦朝因法家而亡的历史教训;根据“董仲舒能够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克分吸收其它派别的合理成分,对儒学进行新改造”得出董仲舒对儒学的新改造;根据“更园当时最高统治者汉武帝的采纳推行”得出汉武帝的采纳推行。 (2)动力:结合所学可知,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原始动力”是救亡图存。探索:根据“从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到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洋务派”得出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重点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技术或器物),根据“从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到孙中山、黄兴为代表的革命派”得出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重点学习西方的先进政治制度(制度),根据“陈独秀、胡道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激进派”得出资产阶级激进派重点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 四大运动:根据“地主阶级跨出近代化第一步的那场自强求富运动”得出洋务运动,根据“近代资产阶级三大运动”得出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28.14-18世纪欧洲思想领域经历重大转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14世纪中期的意大利,薄伽丘被称为“文学三杰”之一,其小说所描写的“市井琐事”和“市民情调”既是对中世纪古典拉丁文化的直接挑战也是对市民社会风俗的积极倡导……其小说有大量的篇幅对教会和君主的双重压迫进行反抗和嘲弄……薄伽丘通过小说凸显为市民阶级价值观念发言喊话的人文关怀主题。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领域群星灿烂,拉斐尔、米开朗琪罗、达芬奇被誉为“美术三杰”,他们一扫中世纪美术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根据自己的感受和对人类世界的细致观察,自由发挥,表现了高超的技艺。如拉斐尔擅长画圣母像,虽是宗教题材,但画中的圣母和圣子作为人格化的神,如母亲的女性美及母爱,孩子的天真无邪,通真地反映了人间母子亲情……总之,通过宗教题材充分展现灵动真实的人性美,这是西方宗教美术史上的重大变化。……文学和艺术在猛烈抨击宗教神学的同时,都在竭力弘扬文艺复兴时期的主旋律,从而把西方人文主义思想“起源国”的相关理论推向更高层次。 材料二:14至16世纪左右的文艺复兴运动把斗争主矛头指向宗教神学,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把利剑挥向天主教会,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则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上述欧洲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三大运动”既为一脉相承更是一浪高过一浪……从观全局,宗教改革运动发挥了承前启后的作用,针对传统的过度繁琐的宗教仪式和罗马教廷为所欲为的行径及其拥有的不受限制的至高权利等问题,新教派尖锐地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形成了宗教改革运动的“三项新内容”而载入史册,产生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薄伽丘小说的主要特点并指出“西方宗教美术史上的重大变化”是什么?根据知识说明材料中的“起源国”指什么? (2)结合知识,指出材料二中“三项新内容”是什么?并概述材料二中的“三大运动”在经济、政治、思想方面共同的积极意义。 【答案】(1)特点:描写“市井琐事”和“市民情调”;反抗和嘲弄教会和君主;以人文关怀为主题。变化:从中世纪美术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到通过宗教题材充分展现灵动真实的人性美。起源国:古希腊。 (2)内容:简化宗教仪式,否定罗马教廷的权威,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意义:经济: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政治:推进反封建斗争,有利于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思想:推动思想解放。 【解析】 【详解】(1)特点:根据“其小说所描写的‘市井琐事’和‘市民情调’”得出描写“市井琐事”和“市民情调”;根据“对教会和君主的双重压迫进行反抗和嘲弄”得出反抗和嘲弄教会和君主;根据“凸显为市民阶级价值观念发言喊话的人文关怀主题”得出以人文关怀为主题。变化:根据“他们一扫中世纪美术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通过宗教题材充分展现灵动真实的人性美”得出从中世纪美术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到通过宗教题材充分展现灵动真实的人性美。起源国:结合所学可知,古希腊是人文精神的起源国。 (2)内容:根据“传统的过度繁琐的宗教仪式和罗马教廷为所欲为的行径及其拥有的不受限制的至高权利”得出简化宗教仪式,否定罗马教廷的权威,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意义:根据所学,可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分析总结,即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进反封建斗争、促进思想解放等。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