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9 发布 |
- 37.5 KB |
- 2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徽省淮北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淮北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 读“局部经纬网图”,完成下列各题。 1. 图中数字代表的四地中,位于西半球低纬度地区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 图中①地位于④地的( ) A. 东南方 B. 西北方 C. 东北方 D. 西南方 3. 一架飞机走最短距离从①地飞往②地,其飞行方向应是( ) A. 一直向正西方飞行 B. 先向东北方,后向东南方飞行 C. 一直向正东方飞行 D. 先向西南方,后向西北方飞行 4. 某人从②地出发,沿正南方向,走至③地所在纬线,其行走距离约为( ) A. 6600千米 B. 3330千米 C. 5000千米 D. 4200千米 【答案】1. D 2. A 3. D 4. B 【解析】 【1题详解】 西半球的范围为160°E向东到20°W之间的区域,即西经度大于20°,东经度大于160°的区域;低纬度即纬度小于30°的区域。图示①、②、③、④地点的地理坐标依次为:(30°S 、30°E,);(30°S、90°W);(60°S、60°W);(15°S、30°W),因此只有④点符合题目要求。故D正确。 【2题详解】 图中地球顺时针方向自转,为南半球的俯视图,因此①地位于④地以南、以东,故A正确。 【3题详解】 地球上两地间的最短航线为过两地间过球心的大圆的劣弧。(1)若两地在同一条经线或经线圈上,其最短距离为两地间经线或经线圈所在的劣弧。(2)若两地不在同一条经线或经线圈上,则经过两地的大圆不是经线圈,而是与经线圈斜交,北半球向北凸,南半球向南凸,首先确定两地的相对东西方向。①若两地同在北半球应该是先偏北再偏南,②若同在南半球应该先向偏南再向偏北,③若两地不在同一半球需要讨论。图中①②两地同在南半球且②地在①地正西,因此①地飞往②地的最短航线是先向西南方,后向西北方飞行。故D正确。 【4题详解】 从②地出发,沿正南方向走至③地所在纬线应向南走30个经度。1°的经线长度约为110km,因此从②地出发,沿正南方向,走至③地所在纬线,其行走距离约为3300千米,故B正确。 5.读下图,回答第下题。 甲、乙、丙三艘船同时出发驶向180°经线,而且同时到达,速度最快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甲和丙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经纬度相关知识。 【详解】同样的经度差,其距离随纬度的增加而递减。所以纬度越低,距离越大,速度越快。乙纬度最低,速度最快,B正确。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及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6.以下各组省区中,按纬度由低到高依次排列的是( ) A. 湘、鄂、辽、宁 B. 赣、皖、鲁、冀 C. 琼、浙、苏、沪 D. 川、贵、陕、内蒙古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的纬度分布,我国位于北半球,由南向北纬度逐渐升高,读图可知赣、皖、鲁、冀是由低纬到高纬顺序排列,故选D。 【点睛】结合中国政区图,按由南向北的顺序排列即可。 7. 下列各组城市中,其所在省区与上海市相邻的一组是 ( ) A. 南京、杭州 B. 合肥、南昌 C. 福州、杭州 D. 济南、南京 【答案】A 【解析】 略 8.北回归线自东向西依次穿过的省区是( ) A. 台、闽、粤、湘 B. 台、粤、桂、滇 C. 台、粤、赣、滇 D. 台、闽、粤、琼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行政区划。 【详解】北回归线在我国自东向西穿过的省区是台湾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省,其简称依次是台、粤、桂、云或滇。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下图为某年中国发生地质地貌灾害次数最多的6个省级行政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9. 该年发生地质地貌灾害次数最多的山地可能是 A. 横断山和秦岭 B. 太行山和雪峰山 C. 长白山和巫山 D. 祁连山和昆仑山 10. 平均海拔由高到低的省区依次是 A. 湘、辽、宁 B. 云、鲁、苏 C. 青、粤、晋 D. 桂、甘、豫 【答案】9. A 10. B 【解析】 【9题详解】 根据图示,该年发生地质地貌灾害次数最多的省份是云、贵、陕,其境内的山地有横断山、秦岭、华山等,选A。太行山在河北、山西交界处,长白山在东北,祁连山在青藏高原北缘。 【10题详解】 根据中国地形图可知,平均海拔由高到低的省区依次是云、鲁、苏,B对。湘、辽、宁中辽海拔低;青、粤、晋中晋海拔低;桂、甘、豫中甘海拔较高。据此分析选B。 下图中 a、b、c、d 四点分别表示我国的最西、北、东、南端, 据图完成下列小题。 11. 图中四地中位于中俄边境的是( ) A. a、b B. b、c C. c、d D. b、d 12. 图中四地分属于我国的( ) A. 一个行政区 B. 两个行政区 C. 三个行政区 D. 四个行政区 【答案】11. B 12. C 【解析】 【11题详解】 根据图中的方位可知,a是我国领土的最西端——帕米尔高原,位于中国与塔吉克斯坦交界处;b是我国领土的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位于中国与俄罗斯交界处;c 是我国领土的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相交处,位于中国与俄罗斯交界处;d是我国领土的最南端——曾母暗沙,B正确。 【12题详解】 图中a地位于我国新疆,b地位于黑龙江,c地位于黑龙江,d地位于海南省,C正确。 【点睛】我国陆上国界长达2万多千米,共有14个陆上邻国,从鸭绿江口开始到北仑河口依次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3. 素有“彩云之南,万绿之宗”美誉,也是我国少数民族个数最多的省区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①省南部有阳光直射 B. ④省是我国纬度最高的省,也是我国最东、最北的省 C. 流经③省的河流冬季会结冰 D. ②省简称粤 【答案】13. A 14. C 【解析】 本题组考查我国行政区域特征。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云南的相关知识。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省会昆明。云南的简称是“滇”或“云”,是人类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云南有“彩云之南”“七彩云南”之称。云南是我国民族个数最多的省份。根据省级行政区的轮廓图可知,①为云南省、②为广东省、③为湖北省、④为黑龙江省。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中国的行政区划。 A 项,①省为云南,北回归线穿过云南省南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有阳光直射现象,故云南南部有太阳直射现象。故A项说法正确。 B项,④省是黑龙江省,我国的最东段(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和最北端(黑龙江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均在黑龙江省,故其纬度最高,是我国最东、最北的省。故B项说法正确。 C项,③省为湖北省,图中流经湖北的河流为长江,长江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冬季无结冰期。故C项说法不正确。 D项,②省为广东省,简称为粤。故D项说法正确。 本题要求选择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故正确答案为C。 读“沿106.5°E的我国局部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小题。 15. 图中①地形区的形成原因是( ) A. 地壳的断裂下陷 B. 风力堆积 C. 流水侵蚀 D. 地壳的水平挤压 16. 关于③地形区的地貌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 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B.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 C.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 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答案】15. A 16. B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定位于地形成因。结合我国的主要地形区分布,106.5°E经线在我国自北向南依次穿过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渭河平原,秦岭、汉中谷地、大巴山、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因此判断①位于秦岭以北,为渭河平原,为何平原属于地堑构造,是由于地壳断裂下陷,后经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故答案选A。 【16题详解】 结合上题分析,③为云贵高原,是我国主要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区,地形崎岖,而且秋冬季节容易受昆明准静止锋的影响,阴雨连绵,因此具有“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的特点;冰川广布,雪山连绵形容我国青藏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形容黄土高原,远看是山,近看成川形容内蒙古高原。因此B正确,ACD错误。 17.下图为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轮廓及其主要山脉和城市分布示意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对图中山脉的表述,与事实相一致的是 A. 图①中的山脉是巫山,图②中南侧山脉与图④中北侧山脉是同一山脉 B. 图②中部为天山山脉,其向东延伸便是③中的秦岭 C. 图②最北一列是阿尔泰山,图④中北侧一列是祁连山 D. 图①中山脉是我国第一、二阶梯的分界线,图③中山脉是我国南北方的重要分界线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山脉的分布特征。 【详解】本题考查我国山脉的分布特征。读图可知,图①中的山脉是巫山,图②南侧山脉与图④中北侧山脉是同一山脉,均为昆仑山,A对。图②中部为天山山脉,其向东延伸便是阴山,B错。图②最北一列是阿尔泰山,图④中北侧一列是昆仑山,C错。我国地势第一、二阶梯分界线为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图①中山脉是巫山,D错。故选A。 山脉是地形的骨架,下图为我国部分山脉的经纬度信息。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8. 图中的①④所代表的山脉分别是( ) A. 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B. 天山阴山昆仑山南岭 C. 昆仑山天山阴山秦岭 D. 天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19. 关于图示山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⑤山脉所在区域山高谷深,山河相间 B. 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⑥山脉地区 C. ⑦山脉以东是四川盆地 D. ⑧山脉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答案】18. D 19. C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地形山脉特征。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我国山脉的分布和区域定位能力。由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和山脉走向可知,①为天山,②为昆仑山,③为秦岭,④为南岭,⑤为横断山,⑥为贺兰山,⑦为巫山,⑧为大兴安岭。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我国山脉的相关知识。 C项,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及山脉走向可知⑦为巫山,⑦山脉以东是长江中下游平原,⑦山脉以西是四川盆地,故C项叙述错误。 A项,⑤是横断山,为南北走向,山高谷深,山河相间。故A项叙述正确。 B项,⑥为贺兰山,大致为我国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故B项叙述正确。 D项,⑧为大兴安岭,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之一。故D项叙述正确。 本题要求选择叙述错误的一项,故正确答案为C。 读下列沿四条经纬线所绘的地形剖面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0. 线1与线4交点所在的地形区名称是 A. 华北平原 B. 长江中下游平原 C. 东北平原 D. 内蒙古高原 21. 关于线2与线3交点处所在的地形区的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 山高谷深 B. 黄土广布 C. 石漠化比较严重 D. 近看是山,远看成川 【答案】20. A 21. C 【解析】 该题组主要考查我国不同地形区的位置及其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0题详解】 线1与线4交点的地理坐标是(40ºN,115ºE),位于华北平原。故选A。 【21题详解】 线2与线3交点的地理坐标是(25ºN,105ºE),位于云贵高原,该地形区由于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石漠化比较严重。故选C。 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22. 图中甲被称为“西方的香港”,使其成为国际性海港的主要因素是 A. 地理位置优越 B. 海湾面积广阔 C. 资源进口量大 D. 产品出口量大 23. 与图中南部地区交通线延伸方向的一致的是 A. 山脉走向 B. 绿洲分布 C. 海岸线 D. 河流流向 24. 丙所在国被称为“烈日下清凉的国土”,不属于造成该地清凉的因素 A. 地形地势 B. 海陆位置 C. 纬度位置 D. 海陆风 【答案】22. A 23. C 24. C 【解析】 本题考查海港的成因分析,交通与地形的关系以及气候的影响因素,旨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地理综合素养。 【22题详解】 图中甲地处于大西洋与地中海的咽喉要道,加之苏伊士运河开通,因此成为联系大西洋与印度洋必经之地,是使其成为国际性海港的主要因素。而海湾面积广阔、资源进口量大、产品出口量大等均不是其成为国际性海港的主要因素。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 【23题详解】 根据结合图例读图分析可知,中南部地区的交通线沿海岸线分布,两者延伸方向一致,故选 C。 【24题详解】 丙国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天气晴朗。临近海洋,受大西洋(地中海)的调节作用;地处河流源头,海拔高气温低;山地阻挡了南部撒哈拉大沙漠热浪的侵袭;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故夏季“清凉”。可见,纬度位置不属于造成该地清凉的因素。故选C。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K城海拔1048米。这里的印第安人发现夏季整夜天存在并不完全黑下来的“白夜”现象。冬季常出现一种神奇的气流,能使厚达10厘米左右的积雪在一天之内融化,因此称之为“吃雪者”。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5. “吃雪者”形成的原因是( ) A. 暖流流经,增温增湿 B. 反气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C. 暖锋过境,气温升高 D. 位于西风带背风坡,气流下沉 26. 该地夏天可以看到“白夜”现象的原因( ) A. 大气散射作用 B. 晴天多,光照充足 C. 海拔高 D. 纬度高,有极昼现象 【答案】25. D 26. A 【解析】 【25题详解】 K城距海远,且西部有高大的落基山阻隔,不受海洋暖流影响,A 错;该地纬度高,冬季寒冷,若形成高压(反气旋),则为冷高压,下沉气流干冷,不能融化雪,B错;该地纬度高,冬季南部的暖空气难以北山,C错;50°N附近,受西风带控制,西风翻越落基山后,气流下沉增温,形成干热风,愈接近地面,温度愈高,干热的气流使雪快速融化,D对。 【26题详解】 大气的散射作用能将位于地平线下的部分太阳光散射到地平面以上,使地面亮度仍较大,黑夜近似白天,A对;光照充足、海拔高并不能形成白夜现象,如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全年都没有白夜,B、C错;极昼现象出现在南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该地为中纬地区没有极昼,D错。 【点睛】注意白夜与极昼现象的区别:白夜是在纬度达到一定度数的地区(中高纬,接近极圈,但在极圈外)太阳落到地平线下只能达到一个很小的角度,由于大气的散射作用,整夜天并不完全黑下来的现象;极昼是指极圈以内的地区(即纬度高于南北纬66.5度),每年总有一个时期太阳不落于地平线以下(即全天24小时都是白天)的现象。 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50°纬线圈,图中数字表示经度度数,P、Q之间和M、N之间为大陆,其余部分为海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27. P点附近的盛行风向是 A. 东北风 B. 西南风 C. 西北风 D. 东南风 28. 关于P、Q、M、N四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 P、M两地的气候类型相同 B. Q、N两地的气候类型相同 C. P地的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D. N地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答案】27. B 28. A 【解析】 【27题详解】 P与180°经线正好相对组成一条经线圈,即P为0°。P位于50°有陆地,那么P应该位于欧洲西部,结合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及气候分布可知, P(0°,50°N)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盛行西南风,选B。 【28题详解】 结合图示信息可知,图中P、Q分别位于亚欧大陆的中纬大陆的东西两侧,分别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N、M两地则分别位于北美大陆的东西两岸,分别对应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故P、M气候类型相同,该气候特点是全年温和多雨,据此分析选A。 【点睛】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于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全年在西风的控制下,温和多雨。温带季风气候分布于中纬大陆的东岸,该气候的形成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其气候特征是夏季是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于中纬大陆内部,表现为冬冷夏热,全年降水少。 下图是世界四条著名河流河口附近地区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9. 乙河河口没有形成三角洲,能说明此现象成因的是( ) ①河口段河水落差大,处泥沙不易沉积 ②中游流经低平的盆地,利于河水中的泥沙沉积 ③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轻 ④流域面积小流量小河流携带泥沙能力有限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30. 图示四个区域为重要乳畜业分布区的是( ) A. 甲、乙 B. 乙、丙 C. 甲、丙 D. 丙、丁 【答案】29. B 30. 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世界主要河流分布、补给、农业地域类型 【29题详解】 乙河为刚果河,刚果河入海处,海岸平直,地势落差大,地形狭窄,河口处泥沙不易沉积,①正确;中游流经刚果盆地,有利于泥沙沉积,使得向下游输沙量少,②正确;流经热带雨林区,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轻,③正确;刚果河虽然短小,但流经热带雨林区,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④错误; 故选B。 【30题详解】 本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的判读。甲河为湄公河区域,为热带季风区,属于水稻种植业;乙河为刚果河,都位于低纬热带地区,属于热带种植园农业;丙区域属于温带海洋气候,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丁地位于美国五大湖附近,气温较低,适宜牧草的生长,且两地都城市化水平高,所以适合发展乳畜业。故选D。 【点睛】三角洲的形成:三角洲是河流流入海洋或湖泊时,因流速减低,所携带泥沙大量沉积,逐渐发展成的冲积平原。三角洲又称河口平原,从平面上看,像三角形,顶部指向上游,底边为其外缘,所以叫三角洲,其形成过程是:(1)流注入海洋或湖泊时,水流流来向外扩散,动能显著减弱,并将所带的泥沙堆积下来,形成一片向海或向湖伸出的平地,外形常呈△状,所以称为三角洲。(2)从河口区的动力特点来看,因河水受潮流的顶托,流速较小,最易形成心滩和江心洲,使河流发生分叉。在河口口门处,因水流扩散,流速减缓,泥沙常堆积成浅滩。(3)冲积物在河口堆积,开始先出现一系列水下浅滩、心滩或沙嘴,水流发生分叉,同时形成向海倾斜的水下三角洲。(4)随着各叉道的消长与心滩的归并扩大,使水下三角洲的前缘不断向海推进,而其后缘因滩地淤高,并盖上洪水泛滥堆积物,便变为水上三角洲的组成部分。 澳大利亚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冬季气温较低。早年,该地区的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地下住宅。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31. 该类地下住宅可能分布于图左所示的( ) A. ①地附近 B. ②地附近 C. ③地附近 D. ④地附近 32. 该类地下住宅通天井的主要作用是( ) A. 收集雨水 B. 方便通信 C. 增加采光 D. 通风换气 33. 推测该类地下住宅( ) ①室温不变 ②冬暖夏凉 ③类似黄土高原的窑洞 ④类似草原的蒙古包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31. B 32. D 33. B 【解析】 【31题详解】 该类地下住宅分布于“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冬季气温较低”“躲避炎热天气”的地区。图中①地为地中海气候,②地为热带沙漠气候,③地为热带草原气候,④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②地符合这一特征。故选B。 【32题详解】 读图可知,地下住宅比较封闭,通天井直通地面,可以给地下住宅里的人员提供足够的新鲜空气,从而保障其正常活动;同时也可以把地下住宅里的废气排到地面,因此通天井的主要作用是通风换气。故选D。 【33题详解】 这类地下住宅的室温有变化,但是变化小;蒙古包位于地上,和这类住宅是完全不一样的,它类似于冬暖夏凉的黄土高原的窑洞。故选B。 【点睛】本题组解题关键是紧扣图文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进行知识迁移应用:“躲避炎热天气”“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冬季气温较低”——位于天气炎热、景观荒凉的沙漠气候区;地下住宅位于地下,通风透气性差,因此设置了通天井便于通风透气;和黄土高原的窑洞同位于地下,冬暖夏凉。 下图所示为世界某国局部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34. 图示地区北部地势特点大致( ) A. 西高东低 B. 中间低四周高 C. 东高西低 D. 北高南低 35. 该国以葡萄美酒著名,大范围种植葡萄的地点在(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34. C 35.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法国地理和读图能力,根据河流的流向判断地势高低,熟悉葡萄主要分布地区,确定大范围种植葡萄的地点。 【34题详解】 根据河流的流向可以判断地势高低,河流从高处向低流,所以从图中河流的流向分析图示地区北部地势特点大致东高西低,选择C。 【35题详解】 从图中的经纬度和陆地轮廓可以判断为法国,法国南部地区为地中海气候,盛产葡萄,以葡萄美酒著名,大范围种植葡萄的地点在④,选择D。 读非洲大陆年降水量(单位:mm)点位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36. 非洲大陆南、北两端的年降水量相差不大,主要是因为两地 A. 七、八月均为降水较多时期 B. 均濒临海洋,且地形相同 C. 为同一气候类型区 D. 均受到沿岸暖流影响 37. 依据上图,若按年降水量>500 mm为地表水资源较丰富区,年降水量<500 mm为地表水资源缺乏区,绘制非洲地表水资源分布示意图。下面四幅图中绘制较为准确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非洲。 【36题详解】 非洲南北两端都为地中海气候,冬季降水多,但南北半球不同,降水月份不同。C正确。 【37题详解】 :注意南北两侧的地中海气候,降水应大于500mm,为水资源丰富区;非洲西南部略呈南北狭长的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量应小于500mm,为缺乏区。故①图最符合。A正确。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下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38. 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 A. 光热、降水 B. 土壤、水源 C. 风向、地势 D. 地形、河流 39. 乙地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 水土流失 B. 沙尘暴 C. 土地盐碱化 D. 洪涝灾害 【答案】38. A 39. C 【解析】 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及区域地理环境问题。 【38题详解】 根据经纬线和海陆轮廓可知,图中甲为波德平原,乙为图兰平原。波德平原纬度高,为温带海洋气候,全年湿润多雨,太阳辐射较弱,热量不足,主要制约因素为光热;图兰平原,位于亚欧大陆深处,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量较小,主要制约因素为降水,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39题详解】 根据经纬线和海陆轮廓可知,图中乙为图兰平原。不合理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加之该地蒸发强,水分蒸发使得水中的盐分附着于地表,引发土地盐碱化,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下左图为某区域示意图,下右图为乙岛的放大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40. 2011年2月甲国部分地区遭受了罕见的雪灾,其中受灾较严重的城市可能有(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41. 关于乙岛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虚线框内东南部地势较平,西北部地势较陡 B. 该岛因火山喷发而形成 C. 自然植被为落叶阔叶林 D. 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答案】40. A 41. C 【解析】 本题考查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 【40题详解】 读图根据陆地轮廓以及经纬度可知该国家为日本。日本中部多山地,沿海地区存在狭小的沿海平原。2月份日本盛行西北风,西北风经过日本海带来大量水汽,在日本的西北侧遇山地阻挡,受地形抬升作用,在山地迎风坡形成大量降水。所以雪灾较严重的城市应该是位于山地迎风坡的①②两城市,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41题详解】 根据图中陆地轮廓以及经纬度可知甲国为日本。 A项,根据乙岛屿中河流从东南流向西北可知,该地东南地势较高,西北部地势较低,故A项错误。 B项,岛屿按造成因可分为大陆岛、火山岛、沉积岛以及珊瑚岛,日本属于大陆岛,故B项错误。 D项,乙岛屿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自然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故C正确,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下图为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绘制的某大陆局部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42. 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出图示地区位于( ) A. 北美洲 B. 大洋洲 C. 非洲 D. 南美洲 43. 以下为该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记录的该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说法有误的是( ) A. 甲湖泊对丁河流CD段的径流量起到调节作用 B. 乙湖泊属于水湖 C. 丙河流在该地冬季时流量最大 D. 丁河流下游无结冰期 44. 以下为该小组对图示海域的洋流及其影响的推测,符合实际的是( ) A. 该海域的洋流属于风海流 B. 与暖流交汇形成海雾,影响航运 C. 该处海洋等温线向低纬弯曲 D. 造成图示海岸处形成沙漠气候 【答案】42. D 43. C 44. C 【解析】 【42题详解】 读图,图中丙河注入乙湖中,是内流湖。根据图中剖面图判断,河道的东岸被侵蚀,结合图中河流的流向此处是自北向南流,可以判断地转偏向力是向左偏,所以图示区位于南半球。图中纬线是南纬40°。根据所学知识判断,40°S不穿过北美洲、非洲、大洋洲的大陆部分,A、B、C错。只穿过南美洲大陆,所以D对。 【43题详解】 读图,甲湖泊位于对丁河流CD段的上游,对CD段径流量起到调节作用 ,A正确。乙湖泊没有与外流河相通,属于咸水湖,B正确。结合前面分析,丙河流是内流河,主要水源补给是高山冰雪融水,在该地冬季时气温低,冰雪融化的少,河流流量最小,C 错。丁河流下游位于30°-40°的大陆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最冷月气温大于0°C,无结冰期,D对。本题选择错误选项,故选C。 【44题详解】 图示海域位于中低纬度的大陆西岸,结合前面分析,该海域的洋流是秘鲁寒流,属于垂直补偿流,A错。该区域只有单一的寒流,不是与暖流交汇形成海雾,B错。该处海洋有寒流经过,水温比同纬度的海域水温低,所以等温线向低纬弯曲,C对。结合前面分析,图示海岸处是地中海气候,不是沙漠气候,D错。故选C。 下图是某岛1月份均温分布图。读后回答下列各题。 45. 该岛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A. 东部多,西部少 B. 西部多,东部少 C. 中部多,四周少 D. 四周多,中部少 46. 影响该岛降水的主要因素是 A. 东南季风和寒流 B. 东南信风和暖流 C. 赤道低气压和暖流 D. 副热带高气压和寒流 【答案】45. A 46. B 【解析】 【45题详解】 图中等温线闭合、南北较为狭长,且岛屿中部气温较低,可推测该岛中部有一近南北向的山脉。该岛在20°S附近,为马达加斯加岛。该岛东部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为热带雨林气候,降水较多;西侧山脉阻隔,降水较少,形成热带草原气候,因此该岛屿降水东部多,西部少,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46题详解】 本题考查降水的影响因素。由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判断出此处为马达加斯加岛,该岛位于20°S,受东南信风带来的海洋暖湿气流和厄加勒斯暖流影响,降水丰富,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二、综合题 4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湄公河是一条国际河流。流域内相关国家和地区不断加强合作。据悉,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七次领导人会议将于2021年在柬埔寨举行。 (1)湄公河在图上的数码是_______,它在中国境内被称为___江,最终入____海,我国属于大湄公河次区域(缩写GMS的省份是________省。 (2)该流域在半岛的地形特征是________分布,这种地形分布特征是在亚欧板块和_______板块的强烈挤压抬升和流水的____作用下形成的。 (3)流域内各国具有各自的地理优势,易于形成互补。图中甲、乙、丙、丁、戊代表的国家中,水能资源最丰富国家的代码是____,世界重要的橡胶生产国和出口国的代码是_______,世界稻米出口量最大国家的代码是_______。 (4)该流域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产区,试分析其发展水田农业的社会经济条件。 (5)我国与流域内其他国家加强经济合作有什么河流重要意义。 【答案】(1)③;澜沧;南;云南 (2)山河相间;印度洋;侵蚀(切割) (3)甲;丙;丙 (4)人口多,劳动力丰富;水稻生产历史悠久、生产经验丰富;人口多,人均耕地少,粮食需求量大;水稻单产高 (5)有利于我国西部地区的开发;有利于流域内各国国际大通道的建设;有利于流域内各国资源优势互补与市场共享;有利于流域内各国经济共同发展与繁荣。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东南亚地区为例,考查河流、地形、资源、农业及区域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详解】(1)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直接读图可以知道:据图判断①伊洛瓦底江,②萨尔温江,③湄公河,湄公河在我国境内称澜沧江,注入南海,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一条国际河流。云南省属于大湄公河次区域。 (2)根据地图信息这是中南半岛,为我国横断山区的延伸,地形主要以山地为主,北部是山地,南部是平原。故地形特征表示为山河相间山高谷深;峡谷地貌,为流水侵蚀作用的结果。 (3)根据题意可以知道:水资源最丰富的是在甲国家这里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天然橡胶主要分布在马来半岛,这里气候湿热,根据地图信息可以知道,泰国的南部位于马来半岛附近。泰国位于湄公河的下游,气候适宜种植水稻加上耕地面积较大,因此世界稻米出口量最大国家。 (4)本地区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热,有利于水稻的种植;沿河流域土壤肥沃;本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该地区是世界上较早种植水稻的地区,种植历史悠久。 (5)我国与流域内其他国家加强经济合作有利于促进我国西部地区资源的开发,湄公河是流经国家做多的河流,有利于建设流域内各国的国际通道;有利于流域内各国加强共同和经济合作,促使流域内各国资源优势互补与市场共享;通过交流最终有利于流域内各国经济共同发展与繁荣。 4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乙国人口约2亿,盛产甘蔗,为减少对石油进口的依赖,该国积极倡导利用娴熟的技术以甘蔗为主要原料制取酒精,目前已成为酒精生产大国,也是世界上以酒精为汽车燃料最为成功的国家之一。 (1)A、B两区域何地人口密度大,试分析其原因 (2)简述乙国生产酒精燃料的有利条件。 (3)分析乙国政府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原因。 (4)分析C处气候形成的原因。 【答案】(1)B区大于A区。 原因: B区气候较凉爽,开发历史悠久,位于沿海,海运便利。 (2)①原料(甘蔗)丰富;②劳动力充足;③能源需求量大,市场广阔;④生产技术成熟;⑤政府支持,前景广阔。 (3)①人口众多,汽车的拥有量大,汽车燃料需求量大;②而该国陆上油气资源储量小;③酒精燃料产量大,有利于减小对石油的依赖;④新能源汽车产生的大气污染小(或答酒精燃料是清洁无污染、可再生的能源);⑤新能源汽车生产技术成熟。 (4)地处信风的迎风海岸,水汽充足;沿岸暖流的增温增湿;高原山地对信风的阻挡抬升,多地形雨。 【解析】 【分析】 根据经纬网、海陆位置和轮廓特征可定位乙国为巴西。考查巴西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人文地理环境特征及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详解】(1)读图可知,B区人口密度接近100人/km,A区人口密度在1人/km左右,人口密度A区小于B区。原因的分析需要结合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及A区、B 区的地理特征具体展开。一般情况下,气候适宜(不过冷、过热),地形平坦、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的地区更有利于人口集聚;A区位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区,B区为拉普拉塔平原沿海地区,结合两区域的海陆位置、地形特征、气候条件、交通状况等对比分析即可。 (2)酒精生产属于工业范畴,工业区位因素主要从原料、能源、土地、交通、市场、技术、政策、资金、劳动力等方面考虑,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以上几个角度具体展开分析即可。 (3)此题需要结合“新能源汽车”特点进行分析,从需求量、生产技术、缓解能源紧张和污染状况等角度逐一分析即可。乙国是巴西,人口众多,汽车的拥有量大,汽车燃料需求量大;该国陆上油气资源储量小,而酒精燃料产量大,有利于减小对石油的依赖;答酒精燃料是清洁无污染、可再生的能源,新能源汽车生产技术成熟,所以乙国政府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 (4)本题考查气候的原因分析,据图分析C地位于巴西东南部,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同时巴西暖流流经,对沿岸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