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北京版名句名篇的识记、理解和运用学案
2019届一轮复习北京版名句名篇的识记、理解和运用 学案 A组 1.(2018北师大二附中期中)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6分) ①“月”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山月随人归”一句把月写得脉脉含情,“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两句借月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 ”(《虞美人》)四句表达了李后主对家国沦丧、物是人非的无限感慨。 ②杜牧在《阿房宫赋》一文中告诫人们,如果不吸取历史教训,就会重蹈覆辙的句子是:“ , 。” 2.(2017海淀二模,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6分) ①洪炎《四月二十三日晚同太冲、表之、公实野步》诗的首句运用叠词“矗矗”和“田田”,使景物特征更加鲜明,且富于音乐美。李清照的《声声慢》开篇也连用叠词,“寻寻觅觅, , ”,有人评之“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盘也”;苏轼《赤壁赋》中的名句“ ,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不绝如缕”,也使用叠词来渲染箫声的悲凉幽怨、婉转悠长。 ②洪炎诗中“近是人烟远是村”一句,又让人联想到陶渊明《归园田居》中描写“村与烟”的诗句:“ , 。” 3.(2017东城二模,19)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6分) ①辛弃疾在《千年调》一词中借赵简子之典寄寓自己希望被重视、从而得以施展抱负的理想;曾皙借“浴乎沂, ,咏而归”寄寓了儒家的政治理想;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借“ , ”寄寓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②《千年调》中,词人以月起笔,开篇写道“左手把青霓,右手挟明月”。月是古诗文中常见的意象,它可以起到渲染气氛、触发情感的作用,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去来江口守空船, ”,李煜《虞美人》中的“小楼昨夜又东风, ”,苏轼《赤壁赋》中的“月出于东山之上, ”。 4.(2017西城二模,17)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6分) ①与张炎的《绮罗香·红叶》同为写类似“夜窗听暗雨”的画面,李清照在《声声慢》中写道:守着窗儿, ! ,到黄昏、点点滴滴。 ②与张炎的《绮罗香·红叶》同为借物寄托思想感情,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借莲写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句子是: , 。 ③与张炎同为亡国词人,李煜在《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以对比手法表达亡国后物是人非之叹的两句是: , 。 5.(2017朝阳二模,17)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8分) 诗人在抒发情感、表达情怀时常常会运用典故。杜甫在《蜀相》一诗中,用“ , ”咏叹了诸葛亮功业未成而病死军中的不幸;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借廉颇自比,“ , ”,表达了词人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陆游在《书愤》中,借用檀道济的故事,以“ , ”二句写出了壮志未酬的苦闷;刘禹锡在《陋室铭》中,用“ , 。孔子云:何陋之有?”说明因为主人“德馨”,所以陋室不陋。 6.(2017丰台二模,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6分) ①刘长卿《早春》写春雨夜来,杜甫的《春夜喜雨》也写了春雨夜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 ②刘长卿《早春》感叹“花无百日开”,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写琵琶女的身世时也有类似语句:“ ,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③刘长卿《早春》感叹“为客十年来”,杜甫的《登高》中也有类似感叹:“ ,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7.(2017昌平二模,18)今年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要求选手在“飞花令”这一比赛环节轮流说出含有某个字的诗(词)句。请根据“飞花令”的游戏规则,在横线上填写含有“春”字的作品原句。(6分) ① ,将有事于西畴。(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② ?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③好雨知时节, 。(杜甫《春夜喜雨》) ④今年欢笑复明年, 。(白居易《琵琶行》) ⑤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苏轼《定风波》) ⑥红酥手,黄縢酒, 。(陆游《钗头凤》) 8.(2017海淀一模,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6分) 飞鸟的形象经常出现在古诗文中,是人们表达情感、寄托怀抱的载体。例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 , ”,借鸟鸣渲染离情;又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 ,锦鳞游泳”和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的“ , ”,以鸟鱼对举,赞颂生命的蓬勃自由;再如庄子《逍遥游》用“水击三千里, ”的大鹏来寄托高远的人生理想。 9.(2017东城一模,19)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4分) 花草树木是古诗文中常见的意象。《蜀相》中,杜甫借“ , ”描写武侯祠春意盎然的景色;《琵琶行》开篇,白居易借“ ”烘托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钗头凤》中,陆游借“ ”回忆往昔与妻子同游沈园时所见的美好景致。 10.(2017西城一模,17)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6分) 化用,即将他人作品中的文字分解开来,根据表达需要重新组合,灵活运用。王安石《桃源行》中“世上那知古有秦,山中岂料今为晋”两句,实际是化用了《桃花源记》中的“ ,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的“ , ”化用了北宋刘攽《九日》中的“可怜西北望,白日远长安”。王勃《滕王阁序》中的“ , ”化用了庾信《马射赋》中的“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 B组 1.(2018朝阳期中)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8分) 古诗中常有丰富多彩的景物描写,且写景手法多样,如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 , ”两句,运用白描手法,写出了远处村落炊烟缭绕的景象;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四句,运用夸张手法,极写天姥山之高;杜甫《蜀相》中“ , ”两句,动静结合,写出了蜀相祠堂徒有春色、无人欣赏的景象;陆游《书愤》中“ , ”两句,运用联想和想象,描绘出了壮阔的战争场面。 2.(2017朝阳一模,17)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8分) 中国古代文人有山水情怀。《归去来兮辞》中,在春天农事之余,陶渊明“寻壑”“经丘”,看到“ , ”,感受着万物复苏的春天之美;《滕王阁序》中,在深秋时节,面对“ , ”的景象,王勃深感水色山光的变幻之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白由梦境返回现实,失意感慨,认为徜徉山水,“ , ”,才是正确的人生选择;杜甫《登高》一诗中,面对西风高天、沙白鸟飞,诗人看到了“ , ”的开阔苍茫的秋日景象。 3.(2017丰台一模,19)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6分) ①元好问的《木兰花慢》词中有“但哀弦凄断似平生”一句,由此可联想到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诗句:“ , 。” ②元好问的《木兰花慢》词中有“只道江山如画”一句,古代诗人面对如画江山时,往往会生发感慨,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江山如画, ”两句,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千古江山, ”两句。 ③元好问在《木兰花慢》中感叹“争教天地无情”。《窦娥冤》中,窦娥以“地也, !天也, !”控诉了天地的无情。 4.(2017通州一模,20)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4分) 古人常以花入诗,寄寓自己的情感。晋陶渊明独爱菊,《归去来兮辞》中“ ,松菊犹存”,用菊花象征隐士的高洁;陆游《钗头凤》中,“桃花落,闲池阁。 , ”,用桃花象征美好春光或伊人华年;而杨花则给人以飘零之感,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写道:“杨花落尽子规啼, 。” 5.(2017石景山一模,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6分)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中写到的“水”是诗人笔下常见的描摹对象。古诗文中既有客观描绘的“水”,又有寄托着作者丰富情感的水。例如,王勃《滕王阁序》中以“ , ”呈现水天一色的美景;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借“ , ”感慨世事易逝,人生苦短;辛弃疾在《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用“ , ”表达其要克服一切阻碍、光复山河的坚定意志和信心。 6.(2017房山一模,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8分) 李白的《子夜吴歌》使人联想到不少有关战争的诗文。比如《国殇》中有:“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 。”又比如《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有:“郁孤台下清江水, ?西北望长安, 。”再比如《书愤》中有:“ , 。”又让人联想到《曹刿论战》中关于人民为什么拥护战争的论断:“小大之狱, , 。” 7.(2016海淀二模,19)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5分) “忠肝义胆”的精神品格在我国古代诗文中多有体现: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 ”几句,辛弃疾以廉颇自比,表达他老当益壮、渴望报效国家的一片赤诚;《蜀相》中的“三顾频烦天下计, ”,颂扬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耿耿忠心;《岳阳楼记》中的“ ,后天下之乐而乐”,则反映出范仲淹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 8.(2016西城二模,19)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8分) 化用前人诗文是古代诗歌创作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如《渔家》一诗中“好作寒江钓雪图”就是化用了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而柳宗元的《渔翁》中“岩上无心云相逐”句,也有化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 , ”两句的痕迹。再如王安石的《桂枝香》中“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化用了杜牧《泊秦淮》中的两句诗:“ , 。”可谓:自古人入,又自古人出,翻出新意,从而不断有新境界。 既然渔夫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意象,伴随渔夫的“渔歌”也就常常为文人所青睐。比如《岳阳楼记》中“浮光跃金, , ,此乐何极”,表达了面对明丽之境的欢乐;而《滕王阁序》中“ ,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 ”,既传递出身临其境一般的深切感受,又仿佛状写出一种难以用文字刻画的情境,虚实结合,妙不可言。 9.(2016东城二模,17②)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6分) 《氓》运用了对比手法来写“氓”婚前婚后的不同态度:婚前是“总角之宴, ”;婚后是“ ,至于暴矣”。陆游《钗头凤》中也运用对比手法抒发被迫离异的痛苦:上片忆往昔夫妻偕游的美好情境,“ , 。 ”;下片写夫妻被拆散后唐琬的憔悴,“春如旧,人空瘦。 ”。 10.(2016通州二模,17)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4分) 古代文人在政治上失意时,往往会寄情山水,寻求一种精神上的快乐,以此化解心中的愤懑,慰藉心灵。李白曾因政治上失意,告与友人“别君去兮何时还?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苏轼被贬黄州时,泛舟赤壁吟咏“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 ”(苏轼《赤壁赋》)。 11.(2016西城一模,17)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8分) 在中国古人的文化生活中,不同的时令往往关联着不同的社会活动。比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中所记,在温暖明媚的春日,“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 ,咏而归”,人们以这样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愉悦和对新的一年的祈福;春日游园同样是文人必不可少的活动,陆游曾在《钗头凤》中写下了“ ,黄縢酒。 ”的美好回忆。 当然,同样的时令也可能会引起人们截然不同的感受。比如在王的《杂诗》中,征夫眼中的秋景是“朔风动秋草,边马有归心”的冷意;在飘零异乡的女词人李清照眼中,秋天是“ , ,如今有谁堪摘”(《声声慢》)的凄凉;而在当年意气风发的毛泽东眼中, 秋日则是“鹰击长空, , ”(《沁园春·长沙》)的生机勃勃:正所谓,景同而情不同。 12.(2016朝阳一模,4)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6分) 古诗文中经常会写前代的人和事。刘禹锡《陋室铭》中的“ , ”,是以古代明贤自比;杜牧《泊秦淮》中的“ , ”,用陈后主荒淫亡国的历史讽刺晚唐统治者;陆游《书愤》中用“ , ”两句,既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敬意,更抒发了报国无门的慷慨悲凉。 答案精解精析 A组 1.答案 ①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②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解析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寄”“郎”“东”“鉴”,要通过理解字义去记忆。另外,最后一句中“亦”不能丢。 2.答案 ①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其声呜呜然 余音袅袅 ②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3.答案 ①风乎舞雩 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②绕船月明江水寒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徘徊于斗牛之间 4.答案 ①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③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5.答案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 6.答案 ①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②今年欢笑复明年 秋月春风等闲度 ③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7.答案 ①农人告余以春及 ②春花秋月何时了 ③当春乃发生 ④秋月春风等闲度 ⑤料峭春风吹酒醒 ⑥满城春色宫墙柳 8.答案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沙鸥翔集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9.答案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枫叶荻花秋瑟瑟 满城春色宫墙柳 10.答案 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 西北望长安 可怜无数山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B组 1.答案 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天姥连天向天横 势拔五岳掩赤城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解析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暧、墟、姥、掩、鹂、洲”。 2.答案 木欣欣以向荣 泉涓涓而始流 潦水尽而寒潭清 烟光凝而暮山紫 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3.答案 ①弦弦掩抑声声思 似诉平生不得志 ②一时多少豪杰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③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4.答案 三径就荒 山盟虽在 锦书难托 闻道龙标过五溪 5.答案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世间行乐亦如此 古来万事东流水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 6.答案 带长剑兮挟秦弓 首身离兮心不惩 中间多少行人泪 可怜无数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虽不能察 必以情 7.答案 凭谁问 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两朝开济老臣心 先天下之忧而忧 8.答案 云无心以出岫 鸟倦飞而知还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静影沉璧 渔歌互答 渔舟唱晚 声断衡阳之浦 9.答案 言笑晏晏 言既遂矣 红酥手 黄縢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泪痕红浥鲛绡透 10.答案 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羽化而登仙 11.答案 浴乎沂 风乎舞雩 红酥手 满城春色宫墙柳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12.答案 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