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二轮复习:主题升级(五) 夹缝求生——近代中国的经济困境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主题升级(五) 夹缝求生——近代中国的经济困境作业

主题升级练(五) 夹缝求生——近代中国的经济困境 注意事项:本试卷共14题,全卷满分85分,考试用时45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9江西模拟)下表是关于清政府在两次鸦片战争中的战争赔款与支出军费统计数据,而1840年清政府的财政收入约为4 000万两,据此合理的认识是(  )‎ 战争赔款 支出军费 鸦片战争 ‎1 960万两 约4 000万两 第二次鸦片战争 ‎1 600万两 约4 000万两 A.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破坏程度更低 B.清政府对国防军事建设的资金投入停滞 C.战争赔款减少缓解了清政府的财政窘境 D.清政府的财政体系面临即将崩溃的局面 答案:D 解析:表格数据中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赔款比第一次鸦片战争低,并不能说明其对中国的破坏程度低,A项错误;B项表格信息无法体现;C项与材料信息矛盾;表格数据表明,两次鸦片战争清政府的军费开支加上战争赔款,其数目已经超过清政府的财政收入,反映了清政府财政体系面临入不敷出的局面,故D项正确。‎ ‎2.(2019四川德阳模拟)下表是根据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整理的鸦片战争后广州与上海两个通商口岸茶叶对外出口的粗略统计数据。‎ 通商口岸 ‎1846年 ‎1851年 ‎1852年 ‎1853年 广州 ‎90%‎ ‎60%‎ ‎40%‎ ‎20%‎ 上海 ‎15%‎ ‎33%‎ ‎50%‎ ‎75%‎ 从上表数据的变化可知(  )‎ A.上海已成为最大的通商口岸 B.上海打破了广州对外贸易的垄断地位 C.中国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 D.国内局势变化决定着两者地位的变化 答案:B 解析:由于表格数据只显示茶叶出口的比例且没有提供其他通商口岸的外贸数据,无法得出A、C两项结论;根据史实可知,鸦片战争前,广州长期垄断对外贸易,但从表格数据的变化看,其对外贸易的垄断地位已被打破,B项正确;材料内容无法体现国内局势变化决定两者地位的变化,D项错误。‎ ‎3.(2019山东济宁一模)据统计,1846年,从广州出口的丝茶共450万磅,纳税13万两;1847年,出口增至460万磅,纳税为9.5万两。19世纪50年代初,外商向广州出口的货物常常只交纳法定关税的1/2或2/3。这种现象说明(  )‎ A.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根深蒂固 B.西方对华商品输出呈激增趋势 C.广州海关未能有效的行使职权 D.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扩大侵略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1846—1847年从广州出口的丝茶数量增多,但税额不升反降,19世纪50年代外商向广州出口的货物也并未缴纳足够的关税,这说明当时的广州海关未能有效地行使职权,故C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自然经济的解体,A项错误;材料现象与西方对华商品输出剧增无关,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广州海关自身的问题,与列强扩大侵略无关,D项错误。‎ ‎4.(2019四川成都三模)中国商办企业最早出现于1865年前后,集中在外贸服务工业、出口加工工业、进口替代工业等行业领域,分布地域以上海、广东为主。据此可知,当时的中国商办企业(  )‎ A.生产技术水平普遍较高 B.成为国际劳动分工格局的组成部分 C.在民族工业中占据主导 D.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国最早商办企业从事的行业及其分布地域,可知其受到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影响,在资金技术方面存在缺陷,因此只能从事外贸服务、出口加工、进口替代等行业,是国际劳动分工格局的组成部分,B项正确,A项排除;1865年正值洋务运动期间,商办企业在民族工业中不占据主导地位,C项排除;中国商办企业限于资金技术,很难在国际市场上立足,D项排除。‎ ‎5.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地租收入仍然是经济剥削中最稳当的方式。当时的地租额是很高的,一般是占其地价的十分之一,有的甚至达到三分之一。这就是说,投资土地的利润一般是10%左右,甚至达到30%。上述状况表明(  )‎ A.土地税仍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B.重农抑商政策更加强化 C.近代工业资本原始积累处境艰难 D.君主专制制度日益腐朽 答案:C 解析:材料信息“地租收入”应是地主的土地收入,并非国家的财政收入,A项错误;19世纪六七十年代,清政府开展洋务运动,发展近代工业,表明重农抑商政策逐渐弱化,B项错误;由于投资土地收取地租的收益率高,所以许多工商业者把赚来的钱用来购置土地,从而严重影响了近代工业的资本原始积累,C项正确;D项与材料信息主旨无关。‎ ‎6.(2019山东菏泽一模)下图反映了1866—1876年中国的棉布进口交易量和交易价格的变化趋势。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 A.中国棉布交易量和交易价格成反比 B.列强侵略促使民族工业的诞生 C.外国棉布在华的竞争优势有所增强 D.中国农业迎合国际市场的需要 答案:C 解析:从图片可以看出,这一时期中国的棉布进口量总体在增加,而交易价格却在逐渐降低,这也使得价廉物美的西方棉布在华的竞争力有所增强,故选C项。1872—1874年棉布进口量下降,但棉布进口价格仍然走低,A项错误;从图片信息难以得出B项,故排除;材料与中国农业无关,排除D项。‎ ‎7.(2019江苏四市高三联考)李鸿章重金聘请英国人督修的唐胥铁路,时人戏称为“马车铁路”。缘由是朝廷认为“(蒸汽)机车直驶,震动东陵,且喷出黑烟,有伤禾稼”,运输工人遂只能用驴马拉着车厢在铁道上行走。“马车铁路”的出现说明(  )‎ A.近代交通的发展遭到落后势力的羁绊 B.民营经济的运营遭到封建政府的阻碍 C.外国企业的侵略遭到民族主义的痛击 D.官僚资本的扩张遭到工人阶级的反对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铁路本应是火车的行进轨道却遭到民众的反对,改为马车铁路,体现了近代交通的发展遭到落后势力的羁绊,A项正确;题干中未提及民营经济和外国企业,B、C两项排除;官僚资本出现的时间是1927年后,D项排除。‎ ‎8.(2019福建厦门高三一模)1890年,因基隆煤矿严重亏损,台湾巡抚刘铭传与一些商人签订合办合同:商人出资20万两白银,负责日常经营;官府以不动产作价10万两为官本,对煤矿的用人、财务不予过问。此事奏报朝廷,总理衙门和户部激烈反对。1892年,基隆煤矿停产。由此可见(  )‎ A.中体西用不合时宜 B.官商合办的弊端明显 C.官僚集团内斗严重 D.社会近代化阻力巨大 答案:D 解析:从刘铭传要用官商合办扭转吉隆煤矿亏损,因为要对“煤矿的用人、财务不予过问”,“总理衙门和户部激烈反对”而作罢,故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官商合办企业,与中体西用无关,A项错误;煤矿停办是因为没有改成官商合办,B项与材料不符;煤矿经营理念的不同不能体现集团“斗争”严重,C项错误。‎ ‎9.(2019广东惠州模拟)下图为1912—1932年中国海关棉花、棉纱、棉织物进口数据统计表(单位:10万两)。据此可知当时(  )‎ A.棉纺织业得到比较快的发展 B.自然经济仍占据主导地位 C.中国在对外贸易中优势明显 D.民族棉纺织技术实现突破 答案:A 解析:据表中数据可知,在民国前期,棉花进口量不断增加,到20世纪20年代以后,棉纱的进口量不断减少,表明民国前期棉纺织业得到比较快的发展,尤其是棉纱生产,故A项正确;表中没有反映出自然经济问题,故B项错误;表中只是对棉花、棉纱、棉织物进口量的统计,不能就此说明中国在对外贸易中优势明显,故C项错误;表中没有涉及棉纺织技术,故D项错误。‎ ‎10.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张謇创办大生纱厂,他主张“商本商办”,除了要政府的政策扶持,是不计划引进官股以免受官家掣肘的,但招股融资十分困难。这反映出当时(  )‎ A.大生纱厂的经营模式不合理 B.民族工业仍然在夹缝中生存 C.民族工业发展面临一定困境 D.北洋军阀政府并未支持大生纱厂 答案:C 解析:由“不计划引进官股以免受官家掣肘的,但招股融资十分困难”可知,虽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一次发展的机会,但仍然面临着一些困境,故C项正确。大生纱厂的经营模式在当时较为先进,A项错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北洋军阀政府对待大生纱厂的态度,D项错误。‎ ‎11.(2019河北邢台模拟)从1929年开始,美国率先与南京国民政府签订条约,承认中国的关税自主权。随后,英国、法国等列强也与中国签订了类似的条约。上述举措表明(  )‎ A.中国成为了正常的主权国家 B.美国的示范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C.列强在中国的矛盾逐渐消失 D.民族工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 答案:D 解析:虽然当时列强承认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但中国其他大量的主权仍被列强控制,A项错误;关税自主权收回是中国人民长期斗争的产物,B项错误;美国率先承认中国的关税自主权是对日本在华势力膨胀的不满,C项错误;关税自主权的取得,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民族工业的发展,D项正确。‎ ‎12.(2019湖北武汉模拟)某一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发布的《中央关于土地政策的指示》:“对地主阶级的土地、粮食、房屋、财产,一律没收,没收之后仍分给以耕种份地,及必需的生产工具和生活资料。”这一规定表明中国共产党旨在(  )‎ A.改变农村原有的土地制度 B.顺应联合抗日的时代要求 C.扩大边区政府的执政基础 D.推动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答案:B 解析:联系知识可知,材料提出的土地政策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在民族危机面前,中国共产党为了联合地主阶级抗日,改变了以往的土地政策,给地主阶级一定的土地及生产生活资料,B项正确;从材料信息看,并没有改变原有的土地制度,A项错误;地主阶级不是边区政府执政的社会基础,C项错误;D项与材料时间不符。‎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7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13题25分,14题12分)‎ ‎13.(2019江西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中国在“慈善”事业上可以说是源远流长。敬老爱幼、扶贫帮困,已成为中国人民约定俗成的一种道德规范。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就有“多财,财以分贫也”,“有力者疾以助人,‎ 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等慈善思想。在宋代以前的民间慈善事业大多数是由寺院僧侣和佛教信徒从事。但是从宋代新儒学兴起后,这一状况有所改变,个人慈善活动零星出现,主要由少数绅商开展过赈灾救济等善举,但赈济的对象多限于原籍和邻近地区,因而在总体上属于个别的、临时性的慈善活动。济贫工作也开始由宗教团体主办逐步发展为官方主办。同善会是最早的民间慈善组织,同善会的救济条款规定以劝善为主。善款得优先发给孝子、节妇等无靠之人;其次为养济院不收,但又不愿沦为乞丐的贫老病人,所谓知廉耻者。‎ ‎——摘编自张福林《中国古代慈善事业的发展》‎ 材料二 与古代慈善事业相比,近代的慈善事业呈现出一些新的基本特征。我国古代和近代的慈善事业,对于穷困的人民提供了一定的生活帮助和感情慰藉,对于矫治社会过度的两极分化、缓解阶级矛盾、整合社会资源、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时,也在封建社会的管理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慈善成为封建王朝实施道德教化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生产力所限,慈善事业总体上处于低层次水平,其救济的范围很有限,慈善机构的运行机制的可持续性差,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民不聊生的问题。加之,由于政治腐败,无论是官办救济,还是民营慈善,都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贪污腐化之事不胜枚举。还有,近代以来慈善事业一定程度上受到帝国主义的操纵和控制,成为其教会的神化教育和帝国主义的奴化教育的工具。‎ ‎——摘编自黄鸿山《中国近代慈善事业研究:‎ 以晚清江南为中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慈善事业产生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15分)‎ ‎(2)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与近代慈善事业发展的认识。(10分)‎ 参考答案:(1)特点:源远流长;以敬老爱幼、扶贫济困为主要内容;慈善形式多种多样;从宗教团体主办到官方主办;个人慈善事业缺乏长效机制;儒家伦理融入慈善事业。‎ 原因: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封建统治;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民众极易陷入贫困;儒家思想如仁政、民本思想的影响。‎ ‎(2)古代慈善事业对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封建道德教化的重要途径。慈善事业整体水平低、救济范围小、可持续性差、监督机制不健全;近代慈善事业成为列强进行文化侵略的重要工具。总之,发展慈善事业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当代中国推进慈善事业,要从中国古代与近代慈善事业发展中汲取经验教训,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打赢扶贫攻坚战贡献力量。‎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国在‘慈善’事业上可以说是源远流长”“敬老爱幼、扶贫帮困,已成为中国人民约定俗成的一种道德规范”“开始由宗教团体主办逐步发展为官方主办”“同善会的救济条款规定以劝善为主”等信息进行概括回答即可;第二小问“原因”从政治需要、小农经济特点和儒家思想影响几个角度思考。第(2)问,要从中国古代与近代慈善事业的积极意义与局限性两个方面组织答案;同时要能够从以史为鉴的角度谈谈对我国当今扶贫攻坚战的启示。‎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时间 史实 ‎1929年 美国爆发经济大危机,迅速蔓延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和亚非拉国家 ‎1931年 中国进口22亿美元,出口7亿美元,贸易逆差激增。棉花、小麦的进口显著增加 ‎1933年 上海民族资本银行倒闭12家,占银行总数的17.9%‎ ‎1935‎ 国民政府放弃原本要实行的金本位制,建立有控制的纸币制度,统一发行法币,白银收归国有 年 ‎1936年 国民生产总值较上年增长9.3%;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10.2%,其中进口增长2.5%,出口增长22.6%,出超额打破60年来纪录 解读材料,以“经济大萧条与中国近代经济”为论题提炼出一个观点,依据材料并结合与表格内容相关的史实,加以阐释。(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示例:‎ 观点: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给中国带来了双重影响。‎ 阐释:20世纪30年代爆发经济大危机。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转嫁危机,加紧向中国倾销商品、输出资本,导致中国进口激增,贸易逆差加大,银行也纷纷倒闭,严重破坏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空间。‎ 经济大危机也为中国经济发展和转型提供了契机。面对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南京国民政府进行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改革金融业,放弃金本位制,与国际金融体制接轨;开展了关税自主运动,掌握了关税自主权;大力扶植民族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发展。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和进出口贸易快速增长,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奠定了物质基础。‎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解释和辩证思维的能力。提炼观点时要明确,阐释时要能从经济危机对中国近代经济的双重影响两方面来认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