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2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吉林省吉林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1 - 吉林地区 2019-2020 学年度高二年级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语 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 22 道题,共 150 分,考试时长为 150 分钟。 2.答题前,考生先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 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杭州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的一项提议引发热议:一位政协委员提议将“11.11”设为 “全民公筷行动日”,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以“文创+公筷”模式助力公筷落地。 自疫情暴发以来,分餐制、公筷公勺制再次进入了大众的视野,“餐桌革命”被多次提 上了议程,不少地区相继发布了文明用餐的倡议:江苏省泰州市出台了全国首个《公勺公筷 使用规范》地方标准,河北印发了《河北省餐饮业分餐制、公勺公筷服务规范》,成都举行了 “文明公筷日”的快闪主题活动。不难看到,使用公筷的重要性已被大众所接受,大家对其 重视程度也可见一斑。 前不久,在一项调查中显示:92%的网友赞成吃饭使用公筷。尽管对使用公筷实行分餐的 益处早已形成共识,但在实际推行时,却总会遭遇传统习俗与人情面子的阻梗。筷子起源于 中国,是华夏饮食文化的标志之一。一双筷子、一桌饭菜,围桌而食,其乐融融,承载着中 国的餐桌文化和情感交融。因此,在不少人的观念中,饭桌上互相夹菜,是表达自身情感的 重要“代言”。餐厅提供的公筷、私筷一模一样,吃着吃着就分不清了;自家人、朋友间夹 个菜还要换公筷,似乎显得矫情又生分;提醒别人用公筷就像影射别人脏一样…… 但其实,早在筷子的传承和发扬过程中,也有着一套使用礼仪。其中,夹菜时不能从底 部挑菜拣食、不能在盘子中翻找搅拌、不将筷子一端含在嘴里嘬吸等习俗,都体现着民间对 于餐桌文化以及饮食卫生的讲究和礼貌。这些,都是与如今提出公筷制的理念同一初衷、相 辅相成的。根据世卫组织统计数据表明,食源性疾患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前列,而 在疾病的各类传播途径中,唾液是最主要的途径之一。聚餐时私筷取餐、私筷同盘,更是为 病毒、细菌、微生物的传播打开了方便之门。这次疫情中,因聚餐引发的感染病例更是为大 - 2 - 众敲响了警钟——推行“全民公筷”,迫在眉睫。 餐桌卫生是公共卫生的重要一环,餐桌文明也体现着社会文明。目前社会生产生活秩序 正在逐步恢复,随着餐饮行业的复工,改进就餐习惯亟需重视。如何保持良好的就餐秩序、 健康的就餐方式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它关系着人们的健康安全,也是疫情之下的 个体责任。筷子不仅是每一个中国人的饮食工具,更是一种中国表达,一份对中华文明的文 化传承。而传承也需符合现代卫生理念,使用公筷公勺,体现真正的尊重与关爱,也是时代 文化进步的标志。 (选自朱晓帆《“双十一”也是“公筷日”》,2020 年 4 月《光明日报》)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使用公筷用餐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一些地方在以不同的方式倡导使用公筷。 B. 公筷的推进遭遇了现实生活环境下传统习俗与人情面子的阻挠。 C. 起源于中国的筷子在餐桌上既承载着国人围桌吃饭时的情感交流,也承载着中国的餐桌文 化。 D. 92%的中国人赞成使用公筷用餐,就是因为大家明白这样用餐是有益处的。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提出将 11 月 11 日设为“全民公筷行动日”,是巧借电商促销活动的日子来引发人们 对“餐桌文明”进行理性的思考。 B. 文本既列举出“公筷用餐”的倡议,又剖析了这一倡议难以落实的尴尬,可见这一现实窘 况令人担忧。 C. 作者借助筷子的传统礼仪与世卫组织的数据结论,得出了为了人们的卫生健康应该推行 “全民公筷”的观点。 D. 文本从使用筷子的传统礼仪与用餐卫生、餐桌文明与社会文明的角度,论述“公筷用餐” 的重要性。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近期的“餐桌革命”一再强调分餐制、公筷公勺制,也是为了减少疫情期间病毒传播的机 会。 B. 今天主张推行全民公筷用餐,在力争减少食源性疾患的发病率这一点上,与我国早些时候 使用筷子的禁忌有相同之处。 C. 源于传统饮食习惯,有不少人认为推行公筷用餐会影响到亲朋之间的感情交流。 D. 传承中华文明,助推时代文化的进步,关键在于每一个中国人都要保持良好的就餐秩序、 - 3 - 健康的就餐方式。 【答案】1. D 2. A 3. D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应对此类试题,首先要读懂所给的材料,其次浏览选 项,然后在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整合或转述) 和文中内容的差别,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逻辑错误、强加因果、因果颠 倒、篡改原文、无中生有等问题。题干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 项”。 D 项,“92%的中国人”错误,随意扩大范围;根据原文“……在一项调查中显示:92%的网友 赞成吃饭使用公筷”可知应该是受调查的人中有 92%。 故选 D。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题重点考查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 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答题时要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 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题干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 项,“作者提出”错误,张冠李戴;根据原文“一位政协委员提议将‘11.11’设为‘全民 公筷行动日’”可知,不是作者,而是一位政协委员。 故选 A。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 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一般分三步:首先要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其次是概括每一段 的观点;最后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比对理解,筛选出正确答案。题干要求选出“根据原 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D 项,强加因果;根据原文表述“餐桌卫生是公共卫生的重要一环……筷子……更是一种中国 表达,一份对中华文明的文化传承。而传承也需符合现代卫生理念,使用公筷公勺……也是 时代文化进步的标志。”可知,餐桌卫生包括使用公筷公勺,只是公共卫生的一个方面,对 传承中华文明,助推时代文化的进步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答案中“关键”一词,语气过重, 强加了因果,故排除。 故选 D。 - 4 - 【点睛】在做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题时,我们不仅要读懂所给材料,而且要明白命题者的命 题意图,辨析题目的陷阱类型,这样有助于我们识破陷阱,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命题 者设置陷阱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曲解文意。曲解文意指选项对词句的理解与原文意思发生了偏离,曲解了作者所要阐述 的观点或所要表达的意思。 二,篡改原文。错项故意更换、添加、删除个别关键词导致因一字或一词之差而背离原文的 意思。 三,张冠李戴。将原文中甲的观点说成乙的观点,或将甲的属性说成语的属性,偷梁换柱, 混淆对象。 四,无中生有。即原文无此信息,干扰项的内容在原文根本找不到依据,或原文中并无某种 意思而凭空捏造出此意,纯属命题者故意用来迷惑考生。 五,范围不清。范围不清指选项对原文论述内容的范围进行随意扩大或缩小。 六,因果混乱。因果混乱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二是强加因果,三是原因不全。 七,说法绝对。指原文的说法在范围程度上有所保留,而选项夸大其词,把相对的情况说成 绝对的情况。 八,答非所问。指题干问了一个问题,而选项回答的是另一个问题。 九,混淆时态。指命题者故意把原文中的“已然”与“未然”混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18 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已经历了两波浪潮:英国主导了第一波经济全球化,美国主导 了第二波经济全球化。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还在继续,世界经济仍然处在深度调 整期。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第二波经济全球化所提供的发展动能接近尾声,导致世界经济 整体动力不足。此外,近年来欧美国家兴起一股贸易保护主义浪潮,成为阻碍 21 世纪全球经 济可持续平衡发展的主要力量。目前,国际贸易增速连续 3 年低于世界经济增速,2014 年全 球外国直接投资下降 8%。全球经济亟须重振贸易和投资,让这两大引擎重新高速转动起来。 而今,中国自贸区战略有助于开启经济全球化 3.0 时代。目前,中国已与东盟、智利、 瑞士、新西兰、韩国、澳大利亚等 22 个国家和地区达成 14 个自贸协定,还在与有关国家共 同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中日韩自贸区等谈判,再加上此次中国与东盟的自贸 区升级谈判,逐步打造出一个覆盖全球的高水平自贸区网络。 - 5 - 当前中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进出口贸易总量从世界第二位上升到第一位,实际利 用外资规模在 2014 年首次达到世界第一位,对外直接投资 2014 年为 1231.2 亿美元,居世界 第三位。 中国的开放将利于重塑 21 世纪全球开放型经济。中国推出自贸区战略,坚持深度融入全 球经济,将有力地重塑开放型世界经济,形成对现有国际贸易体系的有益补充,激发国际贸 易和投资活力,为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增长提供强大动力,为世界打造新的增长源、动力源。 (节选自王文《中国自贸区战略给予世界新动力》,2015 年 11 月《人民日报》海外版) 材料二: 10 月 23 日上午,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省珠海市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仪式并宣 布大桥正式开通。大桥的建成通车,让珠江西岸与香港首次实现直接陆路相连。以前,从珠 海、澳门到香港,陆路车程需要 3 个小时之久,如今只需不到 1 个小时。 大桥的开通,不仅提升了交通效率,更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以物流为例,香港贸易发 展局曾发布研究报告指出,内地的珠江西岸仓储用地充裕、人工成本较低、产业配套设施齐 全,仓库租金远低于香港和珠江东岸。作为连接珠江西岸和香港的纽带,港珠澳大桥的开通, 将有效扩大香港机场和货柜码头的腹地,这既能刺激珠江西岸地区物流服务的快速增长,也 将进一步巩固香港的贸易中心和物流枢纽地位,可谓双赢。再以旅游业为例,大桥开通后, 三地通关更加便利,“一程多站”旅游产品的推广,既能带动香港、珠海旅游的发展,也将 不断充实澳门作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的功能。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看得见、摸得着, 不少企业家已经跃跃欲试。 不仅如此,港珠澳大桥的开通,还将为大湾区成长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提供重要支撑。 大桥开通后,香港的经济辐射范围,将进一步向西延伸。就广东而言,港珠澳大桥的开通, 将加快香港的金融资本、人才和先进经验向珠江西岸集聚,让珠江东、西两岸的经济发展更 加平衡;而从香港、澳门来看,与内地的联通,不仅为港澳拓展了发展空间,也为抢抓“一 带一路”建设机遇、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提供了重要契机。 (节选自陈凌《一桥通三地,发展趁“涨潮”》,2018 年 10 月《人民日报》) 材料三: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陈靖在 2018 年全国两会上递交了建议:长三角城市合作由于各 城市所处的区位和发展水平不同、对城市合作的重视程度和积极性不同,推进一体化建设的 着力点也不太容易聚焦,需要从国家战略层面来统一认识,调动各方积极性。 从国家战略的层面来看,城市群,特别是全球城市群的发展正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代 - 6 - 表。上海经济学会会长周振华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全球城市是网络空间组织的关键节点或 基本节点,今后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合作的应该是全球城市群,而在推动全球城市群建设 过程中,需要有很大的战略思路调整。 周振华认为,上海和周边长三角其它城市的关系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不是中心与外围的 等级关系,不是单纯的接轨和融入上海或者辐射周边,而是合作、平行关系。只有借助和周 边城市的分工协同,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才能提升上来。安徽省经济研究院副院长胡功杰 认为,长三角一体化与“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 区建设等国家战略配合协调,将进一步提升整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节选自《长三角 新起点再追梦》,2019 年 1 月《人民日报 》) 4.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梳理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十八世纪以来英国和美国分别主导了两波经济全球化,但是现在全球经济出现了整体动力 不足的现象。 B. 国际贸易增速低于世界经济增速,外国直接投资下降,这都是经济发展中的不利现象。 C. 中国目前在努力打造覆盖全球的高水平自贸区网络,这一战略有助于经济全球化。 D. 2014 年,无论是实际利用外资还是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中国都位居世界首位,在全球经济 发展中举足轻重。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由于第二波经济全球化发展动能不足,欧美国家又出现一股贸易保护主义浪潮,所以中国 推出了自贸区战略。 B. 借助港珠澳大桥,珠江西岸地区比香港和珠江东岸更适合建立仓储中心。 C. 港珠澳大桥的开通,珠江、香港、澳门三地都将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也利于港澳与 内地联通,拓展其发展空间。 D. 长三角城市尽管发展水平不同,但它们之间开展好协同合作,能利于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城 市群。 6. 请结合材料概括我国在经济发展中的重大战略,并简要指出其意义。 【答案】4. D 5. A 6. (1)中国自贸区战略,意义:将有力重塑开放型的世界经济,为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增长提 供强大动力。 (2)开通港珠澳大桥,意义:提升交通效率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为大湾区成为中国新的经济 增长极提供重要支撑。 - 7 - (3)城市群战略,意义:能够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并进一步提升国家影响力和竞争 力。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非连续性新闻材料内容的概括能力。需要考生认真阅读材料信息,概括各段材料 的主要内容,辨析其中的异同点。之后浏览选项,将选项内容与原文进行分析比较。题干要 求选出“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梳理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D 项,“中国都位居世界首位”错误,材料一原文表述为“实际利用外资规模在 2014 年首次 达到世界第一位,对外直接投资 2014 年为 1231.2 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由此可知,2014 年,实际利用外资规模居世界首位,但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居世界第三位,故排除。 故选 D。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非连续性新闻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逐个分析选项,分 别找出选项中的关键词,然后依据选项中的关键词在原文中确定有效的答题区间,注意有时 答题区间并非一个,考生要全面、准确地比较选项和原文,看二者的意思是否一致。题干要 求选出“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 项,强加因果;材料一主要写了当前世界经济整体动力不足的情况下,中国自贸区战略给世 界经济发展带来的新动力,“……第二波经济全球化所提供的发展动能接近尾声,导致世界 经济整体动力不足。此外,近年来欧美国家兴起一股贸易保护主义浪潮,成为阻碍 21 世纪全 球经济可持续平衡发展的主要力量……”等内容介绍了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的现状; “……中国自贸区战略有助于开启经济全球化 3.0 时代……中国的开放将利于重塑 21 世纪全 球开放型经济……形成对现有国际贸易体系的有益补充……”则介绍了中国自贸区战略给世 界经济带来的积极影响,二者没有因果关系,故排除。 故选 A。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筛选、归纳和分析的综合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认真分析题干, 明确题干问什么,我们要答什么;其次要回归文本,逐段分析,全面归纳,切不可凭自己的 整体理解答题;最后不要忽略了材料的出处,有时材料出处的标题可以帮助我们归纳材料的 主要内容,甚至标题就是材料的主要内容。 材料一写了当前世界经济整体动力不足的情况下,中国推出自贸区战略,坚持深度融入全球 - 8 - 经济,将有力地重塑开放型世界经济,形成对现有国际贸易体系的有益补充,激发国际贸易 和投资活力,为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增长提供强大动力,为世界打造新的增长源、动力源。材 料二写了港珠澳大桥开通带来的新的发展机遇,三地通关更加便利,还将为大湾区成长为中 国经济新的增长极提供重要支撑。材料三以长三角城市群发展为例,写了城市群发展的新特 点和作用,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合作的全球城市群,借助城市间的分工协同,城市能级和 核心竞争力才能提升上来,并进一步提升整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结合题干要求“概 括我国在经济发展中的重大战略,并简要指出其意义”,考生从概括和意义两个方面分条整 理即可。 【点睛】非连续性新闻材料阅读的可参考以下技巧: 1.关注材料的标题出处。2.概括材料中心,理清材料关系。3.客观题要了解设误方式,包括 以偏概全、混淆是非、夸大缩小、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混淆时态、偷换概念、因果混乱。4. 主观题要遵循审题干、定范围、选要点、巧归纳的步骤。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如果不是有人发明了火车,如果不是有人把铁轨铺进深山,你怎么也不会发现台儿沟这 个小村。不久,这条线正式营运,人们挤在村口,看见那绿色的长龙一路呼啸,挟带着来自 山外的陌生、新鲜的清风,擦着台儿沟贫弱的脊背匆匆而过。 可是,记不清从什么时候起,列车的时刻表上,还是多了“台儿沟”这一站,每晚七点 钟,由首都方向开往山西的这列火车在这里停留一分钟。 这短暂的一分钟,搅乱了台儿沟以往的宁静。如今,台儿沟的姑娘们晚饭刚端上桌就慌 了神,她们心不在焉地胡乱吃几口,扔下碗就开始梳妆打扮。她们洗净蒙受了一天的黄土、 风尘,露出粗糙、红润的面色,把头发梳的乌亮,然后就比赛着穿出最好的衣裳。有人换上 过年时才穿的新鞋,有人还悄悄往脸上涂点胭脂。然后,她们就朝村口,朝火车经过的地方 跑去。香雪总是第一个出门,隔壁的凤娇第二个就跟了出来。 七点钟,火车喘息着向台儿沟滑过来。姑娘们心跳着涌上前去,像看电影一样,挨着窗 口观望。只有香雪躲在后面,双手紧紧捂着耳朵。看火车,她跑在最前边,火车来了,她却 缩到最后去了。她有点害怕它那巨大的车头,车头那么雄壮地吐着白雾,仿佛一口气就能把 台儿沟吸进肚里。它那撼天动地的轰鸣也叫她感到恐惧。在它跟前,她简直像一叶没根的小 草。 “香雪,过来呀,看!”凤娇拉过香雪向一个妇女头上指,她指的是那个妇女头上别着 - 9 - 的那一排金圈圈。 “怎么我看不见?”香雪微微眯着眼睛。 “就是靠里边那个,那个大圆脸。看,还有手表哪,比指甲盖还小哩!”凤娇又有了新 发现。 香雪不言不语地点着头,她终于看见了妇女头上的金圈圈和她腕上比指甲盖还要小的手 表。但她也很快就发现了别的。“皮书包!”她指着行李架上一只普通的棕色人造革学生书 包。就是那种连小城市都随处可见的学生书包。 尽管姑娘们对香雪的发现总是不感兴趣,但她们还是围了上来。 开车了,绿色的车门就在姑娘门面前沉重地合上了。列车一头扎进黑暗,把她们撇在冰 冷的铁轨旁边。很久,她们还能感觉到它那越来越轻的震颤。 一切又恢复了寂静,静得叫人惆怅。姑娘们走回家去,路上还要为一点小事争论不休…… 不管在路上吵得怎样厉害,分手时大家还是十分友好的。哦,五彩缤纷的一分钟,你饱 含着台儿沟的姑娘们多少喜怒哀乐! 日久天长,这五彩缤纷的一分钟,竟变得更加五彩缤纷起来,就在这个一分钟里,她们 开始挎上装满核桃、鸡蛋、大枣的长方形柳条篮子,站在车窗下,抓紧时间跟旅客和和气气 地做买卖。她们踮着脚尖,双臂伸得直直的,把整筐的鸡蛋、红枣举上窗口,换回台儿沟少 见的挂面、火柴,以及属于姑娘们自己的发卡、香皂。有时,有人还会冒着回家挨骂的风险, 换回花色繁多的纱巾和能松能紧的尼龙袜。 香雪平时话不多,胆子又小,但做起买卖却是姑娘中最顺利的一个。旅客们爱买她的货, 因为她是那么信任地瞧着你,那洁如水晶的眼睛告诉你,站在车窗下的这个女孩子还不知道 什么叫受骗。你不忍心跟这样的小姑娘耍滑头,在她面前,再爱计较的人也会变得慷慨大度。 有时她也抓空儿向他们打听外面的事,打听北京的大学要不要台儿沟人,打听什么叫“配 乐诗朗诵”(那是她偶然在同桌的一本书上看到的)。有一回她向一位戴眼镜的中年妇女打听 能自动开关的铅笔盒,还问到它的价钱。谁知没等人家回话,车已经开动了。她追着它跑了 好远,当秋风和车轮的呼啸一同在她耳边鸣响时,她才停下脚步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多么 可笑啊。 香雪是学生,是台儿沟唯一考上初中的人。台儿沟没有学校,香雪每天上学要到十五里 以外的公社。尽管不爱说话是她的天性,但和台儿沟的姐妹们总是有话可说的。公社中学可 就没那么多姐妹了,虽然女同学不少,但她们的言谈举止,一个眼神,一声轻轻的笑,好像 都是为了叫香雪意识到,她是小地方的,穷地方来的。她们故意一遍又一遍地问她:“你们 - 10 - 那儿一天吃几顿饭?” “你上学怎么不带铅笔盒呀?”她们又问。 “那不是吗。”香雪指指桌角。 其实,她们早知道桌角那只小木盒就是香雪的铅笔盒,但她们还是做出吃惊的样子。每 到这时,香雪的同桌就把自己那只宽大的泡沫塑料铅笔盒摆弄得哒哒乱响。这是一只可以自 动合上的铅笔盒,很久以后,香雪才知道它所以能自动合上,是因为铅笔盒里包藏着一块不 大不小的吸铁石。香雪的小木盒呢,尽管那是当木匠的父亲为她考上中学特意制作的,它在 台儿沟还是独一无二的呢。可在这儿,和同桌的铅笔盒一比,为什么显得那样笨拙、陈旧? 它在一阵哒哒声中有几分羞涩地畏缩在桌角上。 香雪的心再也不能平静了。她第一次意识到这是不光彩的,因为贫穷,同学才敢一遍又 一遍地盘问她。 深秋,山风渐渐凛冽了,天也黑得越来越早。但香雪和她的姐妹们对于七点钟的火车, 是照等不误的。 (选自铁凝《哦,香雪》,1982 年第 5 期《青年文学》,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中刻画了两群女孩子形象,一类是台儿沟村中的女孩子,一类是公社中学里故意追问 香雪的初中女生,在鉴赏中读者会发现那些女学生是看不起香雪的。 B. 小说对人物的塑造既有形象生动的动作描写、语言描写,还有精准的细节刻画、心理描写, 手法灵活,人物鲜活。 C. 小说在情节发展中没有自然环境描写,只借助了社会环境描写,突出了人物形象,再现了 农村的生活状况。 D. 当木匠的父亲特意给香雪制作的小木盒,在台儿沟是独一无二,在小木盒上足以见得深深 的父爱。 8. 台儿沟是香雪的生活之地,请结合文本谈谈这一社会环境有哪些特点。 9. 有人评价说,香雪的目光实在是“风毛麟角”:香雪眼神与台儿沟外的人不同,香雪关注 的事物与台儿沟内的姑娘也不一样,试结合文本分析其中原因。 【答案】7. C 8. 台儿沟是个穷乡僻壤(只有这个总说——给 3 分;有下面分说内容,此 总说可以不作要求): 封闭:不通火车,这个地方还难以让外人知道; 贫穷:农村人,整天与黄土地打交道; - 11 - 落后:这里的孩子上学难,香雪是这里唯一上了初中的孩子。 人们见识少:这里的姑娘们在火车停靠的一分钟时间内,看到了未曾见过的生活用品。 民风淳朴:姑娘们不管路上吵的怎样厉害,分手时大家还是十分友好。 向往新事物:关注火车上的人和物。 9. (1)香雪的目光“洁如水晶”。因为香雪是一个清纯、朴实的山村少女。 (2)香雪关注的事物是书包、铅笔盒。因为她对于知识充满渴求,同时希望能维护自己的尊 严。 (3)展示了山村少女美好的内心世界,表现了新一代年轻人对于现代文明的热切呼唤。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此类试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 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人物形 象的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逐一将 每个选项回归原文,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题干要求选出“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 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C 项,“在情节发展中没有自然环境描写”理解错误,“列车一头扎进黑暗,”以及小说结尾 “深秋,山风渐渐凛冽了,天也黑得越来越早”等描写都是自然环境描写,故排除; 故选 C。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小说社会环境特点的能力。社会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所处的时代、社会和生 活环境等的描写,包括对人物活动场所和地域风情、风俗习惯等社会风情的描写。社会环境 特点概括题即对历史背景、时代氛围、人情风俗、处所以及人际关系特点的概括,题干中往 往有“概括”“分析”等作答动词和“生活”“特点”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考生概括时可 抓文中有关社会环境描写的关键词或句来概括。 “如果不是有人发明了火车……你怎么也不会发现台儿沟这个小村。”“……火车在这里停 留一分钟。”“这短暂的一分钟,搅乱了台儿沟以往的宁静”等,说明台儿沟很久以来不通 火车,外人很少知道,封闭的特点;姑娘们去看火车时“她们洗净……黄土、风尘……穿出 最好的衣裳……换上过年时才穿的新鞋……”说明他们是农村人,整天跟黄土打交道, “……‘皮书包!’她指着行李架上一只普通的棕色人造革学生书包……”以及“……打听 能自动开关的铅笔盒,还问到它的价钱。”“她们……换回台儿沟少见的挂面、火柴……” - 12 - 等内容都说明台儿沟这个地方非常贫穷;“香雪是学生,是台儿沟唯一考上初中的人。台儿 沟没有学校,香雪每天上学要到十五里以外的公社。”这里的孩子基本没读过初中,表明了 台儿沟的落后;这里的姑娘们每天都看火车,看他们未曾见过的一些再平常不过的生活用品, 也说明了台儿沟的人们见识少;而他们每天都关注火车,关注火车上的人和物,也说明台儿 沟的人们对新事物的向往之情;“姑娘……为一点小事争论不休……分手时大家还是十分友 好的……”说明这里的民风淳朴;考生分条整理即可。 【9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本题题干“香 雪的目光实在是‘风毛麟角’:香雪眼神与台儿沟外的人不同,香雪关注的事物与台儿沟内 的姑娘也不一样,试结合文本分析其中原因。”我们首先得找到文本中有关香雪眼神描写的 相关内容,然后结合文章主旨或者作者的写作意图来分析其原因。 “旅客们爱买她的货,因为她是那么信任地瞧着你,那洁如水晶的眼睛告诉你,站在车窗下 的这个女孩子还不知道什么叫受骗。你不忍心跟这样的小姑娘耍滑头,在她面前,再爱计较 的人也会变得慷慨大度。”表明香雪作为一个清纯、朴实的山村少女,目光没有任何的世俗 杂念;“……‘皮书包!’……”“打听北京的大学要不要台儿沟人,打听什么叫‘配乐诗 朗诵’……”等内容,写在姑娘们关注火车里的人和物时,香雪的目光关注的是与学习有关 的物和事,表明香雪对知识充满渴望,“……打听能自动开关的铅笔盒……”香雪关注铅笔 盒,结合后文“……你上学怎么不带铅笔盒呀?……她第一次意识到这是不光彩的……”, 说明香雪的目光除表现对知识的渴望之外,还希望维护自己内心的尊严;透过香雪的目光, 充分展现了山村少女淳朴的内心世界,他们关注山外的人和物,火车的到来只是一个契机, 说明以香雪为代表的新一代山村年轻人对山外现代文明的向往和追求。考生分条整理即可。 【点睛】小说从大的范畴上讲属于记叙文,只是比一般的记叙文复杂一点,可以从以下四方 面组织阅读。 1、理清事件发展的线索和过程,把握小说的结构。要搞清楚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 经过和结果,记叙中具体的明线是什么,暗线又是什么,再具体分析结构。通过这些具体的 分析,就可以整体把握小说的大致内容了。 2、分析小说的表现手法。小说的表现手法较多,应着重分析小说的情节、环境以及细节。小 说一共有几个情节,用了几个细节,这几个细节侧重表现人物的哪些方面,处于怎样的环境 等。 3、鉴赏人物形象。阅读小说一定要把握人物形象的特点,小说通过情节刻画,表现了主人翁 - 13 - 哪些具体的特点,这一形象又有怎样的作用。 4、归纳作品的主题。通过事物和人物叙写,就可以大致把握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态度,进而 去推测小说的主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先主①于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先 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先主之袭 杀徐州剌史车胄,使羽守下邳城,行太守事,而身还小沛。 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袁绍遣大 将军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 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初,曹公 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既而辽③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 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辽以羽言报曹公,曹公义.之。及羽杀颜良,曹公知 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 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 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 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是岁,羽率众攻曹仁于樊。曹公遣 于禁助曹仁。秋,大霖雨,汉水泛溢,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先是权 ④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又南郡太守糜芳在江陵,将军士仁屯公 安,素皆嫌羽轻己。自羽之出军,芳、仁供给军资,不悉相救。羽言“还当治之”,芳、仁 咸怀惧不安。于是权阴诱芳、仁,芳、仁使人迎权。而曹公遣徐晃救曹仁,羽不能克,引军 退还。权已据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 (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蜀书•关羽传》) [注]①先主:指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刘备,自玄德。②曹公:指三国时期曹魏政权的奠基 人、魏武帝曹操,字孟德。③辽:曹操手下大将张辽。④权:指三国时期孙吴政权的建立者 孙权,字仲谋。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 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 - 14 - 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 B. 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 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 C. 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 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 D. 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 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绍诸将莫能当.者 当:抵挡 B. 曹公壮.羽为人 壮:激励 C. 曹公义.之 义:认为……讲义气 D. 禁所督.七军皆没 督:统率 12.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关羽做事认真。关羽和张飞跟随先主刘备,二人在众人面前整天地侍立在刘备左右,保护 刘备安全。 B. 关羽为刘备立下汗马功劳。关羽曾攻下徐州城斩杀了徐州剌史车胄,曾在千军万马中取下 颜良的首级,也曾让解救曹仁的于禁投降,又斩杀了将军庞德。 C. 关羽其人忠诚正直。尽管曹操重视并厚待关羽,但是关羽不忘先主刘备,在离开曹操之际, 把曹操所给的厚礼封存好,一并还回。 D. 关羽主要败于内部不团结。他在外征战,南郡太守糜芳、将军士仁都没有给关羽大力相助, 二人投顺孙权后,关羽又被孙权所派将领杀死。 13. 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 (2)权已据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 【答案】10. D 11. B 12. B 13. 曹操捉住关羽而回,授关羽偏将军一职,给他的礼遇很是优厚。 (2)孙权已经占领了江陵,全都抓走了关羽的士兵和妻子儿女,关羽的部队于是溃散了。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先了解文章大意,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 - 15 - 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 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 同时还要注意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本题中,“羽尝为流 矢所中”中“为……所……”表被动,“所”后面要跟动词,所以“中”后面断开,开排除 AB。比较 CD,“曰”的主语是“医”,如果“医”后断开,主语就是“关羽”,不符合语义, 所以应该在“医”前断开,排除 C 项,D 项正确。原文标点是: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 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 然后此患乃除耳。”大意是:关羽曾被流矢射中,箭头穿透左臂,后来伤口虽然愈合,但一 遇阴雨天气,臂骨便常疼痛。医生说:“箭头有毒,其毒已渗入骨中,需要在臂上重新开刀, 刮去臂骨上的毒素,才能彻底除掉这一病患。” 故选 D。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靠平时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在 课外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 下文推断出其词义。本题中, B 项,“曹公壮羽为人”意思是“曹操钦佩关羽的勇猛气概”所以“壮”是“钦佩……勇 猛”,而不是“激励”的意思。 故选 B。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文中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看清题干要求,然后依据人名、 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较,做 好理解分析,找出与原文不符合之处。本题中, B 项,“关羽曾攻下徐州城斩杀了徐州剌史车胄”张冠李戴。根据原文“先主之袭杀徐州剌史 车胄”刘备袭击徐州杀死刺史车胄后。所以杀死徐州杀死刺史车胄的是刘备,而不是关羽。 故选 B。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 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 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 落实。 - 16 - 第一句得分点:“禽”:通“擒”捉住;“拜”:授予官职;“礼”:礼遇;“厚”:优厚。 句意:曹操捉住关羽而回,授关羽偏将军一职,给他的礼遇很是优厚。 第二句得分点:“据”:占领;“士众”:士兵;“妻子”:古今异义,此处指妻子儿女; “遂”:于是。 句意:孙权已经占领了江陵,全都抓走了关羽的士兵和妻子儿女,关羽的部队于是溃散了。 【点睛】对于概括归纳文章内容的题目,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 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 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 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 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 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 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参考译文: 关羽,字云长,原字长生,河东郡解县人。刘备在家乡招集兵马,关羽和张飞担任他的 护卫。刘备与关、张二人连睡觉都同一张床,亲如同胞兄弟。关、张二人在大庭广众之中, 整日侍立在刘备身旁,跟随刘备对敌作战,从不惧避艰险。刘备袭击徐州杀死刺史车胄后, 即让关羽镇守下邳城,代行太守职务,自己则率军回驻小沛。 汉献帝建安五年(200),曹操东征徐州,刘备投奔袁绍。曹操擒获关羽后返回,任关羽为 偏将军,对他以礼相待,赏赐优厚。袁绍派大将颜良在白马进攻东郡太守刘延,曹操派遣张 辽和关羽为先锋进击颜良。关羽远远望见颜良的帅旗车盖,策马上前刺杀颜良于万马军中, 将其首级割下返回,袁绍军中的将领们没人敢出阵阻挡,于是解除白马之围。曹操当即上奏 朝廷封关羽为汉寿亭侯。起初,曹操钦佩关羽的勇猛气概,后来察言观色,发现关羽并无久 留曹营之意。不久张辽向关羽问起此事,关羽感慨地说:“我深知曹公对我情深意厚,但我 深受刘将军的厚恩,发誓与他同生共死,我决不会背叛他。”张辽把关羽这番话回报给曹操, 曹操为他的义气深受感动。待关羽斩杀颜良后,曹操知道关羽一定要离开自己,对其赏赐更 为厚重。关羽将曹操赏赐的钱物全部封裹好,留下书信告辞曹操而去,径直赶往袁绍军营投 奔刘备。 关羽曾被流矢射中,箭头穿透左臂,后来伤口虽然愈合,但一遇阴雨天气,臂骨便常疼 痛。医生说:“箭头有毒,其毒已渗入骨中,需要在臂上重新开刀,刮去臂骨上的毒素,才 - 17 - 能彻底除掉这一病患。”关羽于是伸出手臂让医生为他开刀治病。当时关羽正请众将饮酒进 餐,臂上刀口鲜血淋漓,流满了接在下面的盘子,而关羽却在割肉把酒,与大家谈笑自若。 建安二十四年(219),刘备自立为汉中王,官封关羽为前将军,并授予符节和斧钺。同年, 关羽率军在樊城攻打曹仁。曹操派于禁领兵救援曹仁。当年秋天,大雨连绵,汉水泛滥,于 禁督率的七军全被淹没。于禁投降关羽,关羽又斩杀魏国将军庞德。起先,孙权曾派人为自 己的儿子向关羽的女儿求婚,关羽辱骂来使,拒绝结亲,孙权十分恼恨。另外南郡太守糜芳 驻守江陵,将军士仁驻扎公安,两人一向怨恨关羽轻视他们。当关羽领兵出征,由糜芳、士 仁两处负责供应粮草军需,两人不愿全力救援关羽。关羽放出话说“回去后就惩处他们”, 糜、士二人都恐惧不安。于是孙权暗中派人去诱降糜、士二人,二人即派人迎接孙权。而曹 操又派来徐晃率军救援曹仁,关羽攻不下樊城,只好领兵退还。这时孙权已占据江陵,将关 羽及其将士的妻儿老小全部俘获,关羽军队于是全部溃散。孙权派部将堵击关羽,在临沮斩 杀关羽及其子关平。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登夏州①城楼 罗隐 寒城猎猎戍旗风,独倚危楼怅望中。 万里山河唐土地,千年魂魄晋英雄②。 离心④不忍听边马,往事应须问塞鸿。 好脱儒冠从校尉,一枝长戟六钧弓③。 [注]①夏州:北魏置夏州,唐朝为朔方节度使所辖,向来以险隘著称。故址在今陕西省靖边 县境内。②晋英雄:晋朝时北方大乱,五胡乱华,先后建有十六国,其中匈奴人、大夏世祖 赫连勃勃,就是夏州城建城之人。大夏建国后,晋朝和大夏国的赫连勃勃作战于统万城(夏 州),誓死守边的将士堪称英雄。③六钧弓:钧是古代重量计量单位之一,一钧相当于三十斤。 ④离心:别离之情,此时作者宦游在外。 14. 下列对古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中触景生情。边塞战事不断,作者独自倚靠在摇摇欲坠的城楼上,迎着强劲的寒风, 内心不免生出惆怅之感。 B. 颔联中意境恢宏。作者放眼大唐山河,在此思绪又驰骋于千年历史,不禁感叹大唐幅员辽 阔,三晋之地英雄辈出。 - 18 - C. 颈联之中作者有感于边塞战事不断,那边塞战马嘶鸣之声实在是于心不忍。 D. 这首律诗在写法上有情景结合,寓情于景,又借用典故,表达了作者丰富的情感。 15. 诗歌尾联卒章显志,请简要赏析此联运用的表达技巧以及表达的思想情感。 【答案】14. A 15. 诗人活用了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要把自己的儒冠脱去,穿上盔甲, 手持武器,做一名边关戍卒,表达了自己要在边关上建功立业的爱国之志。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 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一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 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错误的地方一般有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 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 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A 项,“摇摇欲坠的城楼”有误,“危”是“高”的意思,“危楼”就是指高楼,“独倚危楼 怅望中”意思是我独自一人倚着高楼怅然远望。 故选 A。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诗歌的内容、表达技巧及表达的思想情感的能力。回答时一般分三步走:第一 步,指出诗句运用的表达技巧;第二步,结合诗句具体内容分析诗人是如何运用该表达技巧 的;第三步,指出诗人在诗句中运用该表达技巧表达了什么情感,或者有什么表达效果。读 懂全诗,精读尾联,根据尾联的内容分析。 诗人这首七律诗写的是登临边城,触景生情,抒发了追慕往昔英雄豪杰,欲投笔从戎,建功 立业的心情。 尾联,“好脱儒冠从校尉,一枝长戟六钧弓”的意思是最好脱掉文人的帽子去当一个武官, 拿起武器去保卫国土立功边疆。诗人借此联表示,要把自己的儒冠脱去,穿上盔甲,手持弯 弓长戟,做一名边关戍卒,要在边关上建功立业。这两句虽只罗列了兵器名称,却好像有千 钧之力,掷地有声。语流轻快而豪气勃勃,活脱脱一个投笔从戎的班超再世。所以,可以说, 诗人活用了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表达了自己要在边关上建功立业的爱国之志。 【点睛】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 的内容。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 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 - 19 - 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 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 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 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 无暗示。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中对此进行直接描述的句子是:_______, ________。 (2)学与思是不可或缺的。孔子曾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劝学》中强调空 想不如学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 感情的共鸣。 【答案】 (1). 万里悲秋常作客 (2). 百年多病独登台 (3). 吾尝终日而思矣 (4).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5). 同是天涯沦落人 (6). 相逢何必曾相识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解题时必须注意语意的提醒,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 不要死记硬背。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或 者给出下句写上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第一中类型,解答时,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 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 (1)“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是提示,同时注意“登”的书写。(2)“空想不如学习”是提 示,同时注意“须臾”的书写。(3)“是……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是提示, 同时注意“涯”的书写。 【点睛】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背诵不出); 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和引 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以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做完其他题后可能又会突然记 起来。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包括引导句在内,进行“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 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被发现并纠正。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 20 - 城市不仅是身体栖居之地,更应是心灵安放之所。开放的阅读场所、健全的公共文化服 务所交织营造的文化气质,让人们在家门口就与诗和远方相遇,找到情感寄托。 ( )。一看到新华书店的招牌,就想起儿时无数个周末的阅读时光。在安静的书架 间,无论是本地居民,还是外来务工者,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读者,在书香的氤氲中, 他们获得同样的 。 从书香出发,一个城市 的公共文化服务,犹如阳光雨露,赋予城市活力, 你 我心灵。仅仅有钢筋水泥,还不足以 一个美好的城市。丰富的剧场、亲民的博物馆、周 到的图书馆等,提供着充盈的文化,给人以追梦的勇气和能量。人们对城市文化气质的喜爱, 本质上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们希望从城市景观中感受美的熏陶,在文化场馆里享受温暖、 陶冶性情。 17.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有人说,新华书店是一座城市最安静的地方 B. 有人说,新华书店是一座城市最亲切的味道 C. 有人说,书香是一座城市最有营养的地方 D. 有人说,书香是一座城市最亲切的味道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滋养 提供 滋润 打造 B. 滋润 打造 滋养 提供 C. 滋养 打造 滋润 提供 D. 滋润 提供 滋养 打造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亲民的剧场、周到的图书馆、丰富的博物馆等,提供着充盈的文化养分,给人以追梦的勇 气和能量 B. 亲民的剧场、周到的图书馆、丰富的博物馆等,提供着充盈的文化,给人以梦想的勇气和 能量 C. 周到的图书馆、丰富的博物馆、亲民的剧场等,提供着充盈的文化养分,给人以追梦的勇 气和能量 D. 周到的图书馆、丰富的博物馆、亲民的剧场等,提供着充盈的文化,给人以梦想的勇气和 能量 【答案】17. D 18. A 19. C 【解析】 【17 题详解】 - 21 -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连贯的能力。考生作答时应结合上下文语境分析,按照话题一致的 原则或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等排列。本题中,结合上文“更应是心灵安放之所”“找到情感 寄托”以及下文“一看到新华书店的招牌,就想起儿时无数个周末的阅读时光”分析,可知 此处的表述对象应该是精神层面的,故排除 AB;C 项,“书香是一座城市最有营养的地方”“书 香是……地方”搭配不当,排除。 故选 D。 【18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 环境;注意对近义词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词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 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 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第一空,滋养,①养育;培养,如滋养身体;②养分。滋润,①湿润,不干燥,如:滋润的 土地;②浸润;使湿润,如:雨露滋润禾苗壮。昔日的塔里木盆地丰富的水系滋润着万顷土 地。滋养,一般做拟人的修辞,因为“万顷土地”是没有生命的,所以不用拟人的修辞。如 果是“万顷土地上的生灵”,那就用“滋养”比较好。此处语境的使用对象是“书香”,对 人有培养的作用,故应选择“滋养”。 第二空,提供,供给(意见、资料、物资、条件等)。打造,打造,即制造、创造的意思。进 行打造的可以是具体的事物,如金银、首饰、兵器等,也可以是抽象的概念,如精神、文化、 品牌等。此处语境,根据宾语搭配,应是“提供服务”,故应选择“提供”。 第三处,语境中,表述的是城市的公共文化服务,犹如阳光雨露一样,故应选择“滋润”。 第四处,根据宾语搭配,应是“打造城市”,故应选择“打造”。 故选 A。 【19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命题者从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 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掌握病 句的常见类型。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 意不明、不合逻辑等。错误一般可以分为两类,凡是违反语法结构规律的叫语法错误,违反 客观事理的句子叫逻辑错误。解题时先确定逻辑类病句,再按照成分分析法排除语法类病句, 常见的逻辑错误类病句有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等。本题中,画线的句子“丰富的 剧场、亲民的博物馆、周到的图书馆等,提供着充盈的文化,给人以追梦的勇气和能量”主 - 22 - 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词序不当,应改为“周到的图书馆、丰富的博物馆、亲民的剧场”, 据此,排除 AB;②搭配不当,“提供……文化”错,应是“提供……文化养分”,排除 BD。 故选 C。 【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 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 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 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 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 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 在大多数人的观念中,春节回到自己的家乡,回到父母身边,①______。但是,每年都 有很多人要么工作繁忙而不能回家,②_______,使得许多家庭春节期间不能团圆。在这种情 况下,父母走出家门,来到子女所在城市共度春节,既解除了子女的思亲之苦,又给子女一 个表达孝心的机会。这样,不仅融洽了家人之间的感情,还传承和弘扬了孝老爱亲的传统美 德。因此,“反向春运”不仅缓解了春运压力,③_____________,让更多人在异地他乡感受 到浓浓的亲情和年味,度过一个欢乐祥和温馨的春节。 【答案】 (1). (1)与亲人团圆(或:表达对长辈的孝心)(或: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过年) (2). (2)要么买不到票 (3). (3)还能让更多家庭团圆(增加了亲人团圆的机会)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此题是一道语境 补写题,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把握语段,注意前后语境的关联。再根据语境合理推导出所 要填写的内容。语段第一句是说春节回到自己的家乡,回到父母身边的意义和目的,所以第 一空可填入类似“与亲人团圆”或“表达对长辈的孝心”等句子即可。第二句是说每年春节 很多人不能回家的原因,根据后文提到的“反向春运”,可知买不到车票是春节很多人不能 回家的重要原因,再根据前文的“要么工作繁忙而不能回家”,所以第二空可填入类似的“要 么买不到票”。最后一句谈论的是“反向春运”带来的意义,根据后文的“让更多人在异地 他乡感受到浓浓的亲情和年味,度过一个欢乐祥和温馨的春节”,所以可填入类似的“还能 让更多家庭团圆”或“增加了亲人团圆的机会”句子。 【点睛】语境补写答题技巧: - 23 - 第一步:把握文段语脉,定位句子关系。 先初读语段,搞清整个语段或前后句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特别要注意关联词语,注意规律 总结。明确补写的句子是总领下文的总起句,还是承上启下的展开句,还是对内容做出总结 的总结句。 第二步:根据上下语境,注意合理推导。 考生要根据上下文提供的条件或者语境进行分析比照,从而合理地推断出所补写的内容。补 写时需考虑陈述对象和话题的统一性,表述句式的合理性等。 第三步:检验补后内容,确保语意连贯。 检查补写后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是否简洁等。要防止草率审 题,盲目机械地答题,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纠错。最好在写好后代入原文读一读,看看是否 真的连贯、贴切、严密。 21.班主任李老师准备在复课后召开一次主题班会,在得知此事后小刚同学给班主任写了一封 简短的建议信。请指出信中格式和标点符号不规范、语言不得体及不准确的问题,并进行修 改。 李老师: 您好! 我想就咱们这次《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主题班会,说说自己的看法。这次班会必须先 谈谈“疫情无情人有情”的话题,主要是在我们身边发生了许许多多感人肺腑的人和事,我 们不能不谈,这也正好对大家是个很好的教育机会。 我就说这些,还请您考虑考虑。 2020 年 7 月 10 日 【答案】(1)(称谓)“李老师”,改为:顶格写 (2)《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改为:“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 (3)“必须”不得体,改为:“可以”等商量口吻的词语 (4)(“发生……人和事”)搭配不当,改为:发生……事(去掉“人和”)或“发生”改 为:涌现 (5)没有落款,补写“(您的学生)小刚”或:日期上一行改为学生:小刚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应用文语段的修改能力。题干中说在书信格式、标点、字形、语言得体、 句子逻辑等方面存在六处问题,考生可有目的地从这六个方面去分析。 - 24 - (1)建议信的格式:①开头称呼语要顶格写。②问候语:另起一行,空两格。③正文:可分 为若干段来写。④祝颂语。以最一般的“此致”、“敬礼”为例。“此致”可以有两种正确 的位置来进行书写,一是紧接着主体正文之后,不另起段,不加标点;二是在正文之下另起 一行空两格书写。“敬礼”写在“此致”的下一行,顶格书写。后应该加上一个惊叹号。⑤ 署名和日期写在祝颂语下方空一至二行的右侧,上一行写姓名,下一行写日期。如果忘了写 某事,可在日期下空一行、再空两格写上“又附”,再另起一行书写未尽事情。 (2)标点:复习时要注意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了解高考常考题型,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 法、作用、及书写位置。 (3)语言得体:语言表达得体:一要思索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 么好,说什么不好;怎样说有分寸,怎样说没有分寸;怎样说效果好,怎样说效果不好。二 要考虑说话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更要考虑听话人的诸多情 况三要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准确得体、恰到好处。 (4)病句的六大类型错误: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成分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 明、不合逻辑。考查语病,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 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 本题,(1)称谓格式错误,“李老师”要顶格写。 (2)标点用错,《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把书名号改为双引号。 (3)语言运用不得体,“必须”用语太生硬,应改为:“可以”等商量口吻的词语。 (4)语言运用不准确,“发生……人和事”搭配不当,应去掉“人和”,改为“发生……事” 或把“发生”改为“涌现”。 (5)格式错误,没有落款,在日期的上一行右下角补写“您的学生:小刚”。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影视剧中,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听到“靠皇恩”“靠菩萨”“靠父母”“靠 朋友”等说法。 这些说法在中国的的确确延续了很久。如今,你是如何看待的呢? 请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和认知。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 25 - 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 树叶在天空中翩翩起舞,但没有了风,它便不能自由飞翔。 牵牛花开得小巧精致,但没有了篱笆,它便失去了生长的依托。 彩虹如此美丽动人,但没有雨后的阳光,它便难以绽放光彩。 常言道: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更有甚者,有人靠天靠地甚至寄希望于皇恩、菩萨, 但是一但失去了这些依靠,便可能什么都不是了。所以,人要——靠自己! 世人都认为诸葛亮为了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蜀汉最终未能一统天下,反而是三 国之中最先灭亡的。人们都说这是因为刘禅软弱无能,我却认为诸葛亮对此有不可推卸的责 任。诚然,他为蜀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他没有明白做人要靠自己的道理,一味的将所有的 事情都为刘禅谋划好、处理好,致使刘禅失去了很多磨练的机会,也逐渐失去了自力更生的 能力,因此,蜀汉必然不能振兴。假如诸葛亮凡事不大包大揽,培养刘禅独立自主的能力, 也许历史从此要改写,而不是多了个扶不起的阿斗。 人就是要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眼下,许多青少年过着衣来伸手饭 来张口的寄生虫似的生活,你们可曾想过,一旦离开了父母,离开了家庭,如何生存?因此, 我们每个人都要树立自力更生的意识,锻炼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这样,幸福的日子才会长 久。 一个人的成功要靠自己,一个国家何尝不是如此? 我们伟大的祖国今天已经崛起。回首新中国六十年的风风雨雨,我们能取得今天惊人的 成就,正是由于我们国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新中国成立时,我们顶住了国际上 反华势力的压力,自力更生地进行经济恢复和国家建设。后来我们又因不愿受制于人和苏联 关系破裂,但是我们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所以巨龙腾飞了,中华民族崛起了, 我们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之路。我们成了国际社会中举足轻重的一员。 一个国家想要生存和发展,也必须依靠自己,独立自治,自力更生,只有这样,才能屹 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不要做被风刮起的树叶,即使它飞得再高,也终究会飘落;不要做趴在篱笆上的牵牛花, 即使它开得再美,也终究会倒下;不要做彩虹,即使它绚丽夺目,没有雨后的阳光也会消失。 人不能靠天,不能靠地,要靠就要靠自己!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作文,解答此类试题一般分两步, 一是解读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句,注重材料的启发和引导,明确立意方向;二是解读任务, - 26 - 在文体、内容、思维、对象等方面明确任务导向。 审题:题目材料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摆明现象:我们经常会看到、听到“靠皇恩”“靠菩 萨”“靠父母”“靠朋友”等说法,核心词是“靠”,依靠的意思;“皇恩”“菩萨”是看 不见、摸不着的,所谓依靠也没用;“父母”“朋友”虽然看得见、摸得着,靠父母、靠朋 友也在特定条件下也有其积极的作用,但不能总依靠父母和朋友。第二部分引导考生理解前 文材料,“这些说法在中国的的确确延续了很久。如今,你是如何看待的呢?”考生从积极 的角度应明确表明自己的态度,同时材料中“延续了很久”“如今”等字眼则是要求考生要 结合现实,说明当代青年应该如何做才正确。 参考立意: (1)人类的天空只允许勇于克服困难,依靠自己的翅膀搏击长空的雄鹰永恒地飞翔。要飞 翔——我们必须靠自己的力量。 (2)想得到平等的尊重,唯有独立起来,把明天握在自己手中才是实在。 (3)只有依靠自己才能培养成就感和做事能力。 参考素材: (1)古语说:“夫为妻纲”,“出嫁从夫”,似乎寻一良人,托付终生是女子的终极目标。 只是杨玉环惨死马嵬,卫子夫自尽而亡,虞姬自刎乌江。她们寻得的都是英雄帝王,却依旧 不得善终。原因不过是因为她们追求的生活与未来是他人给予的。若想达到自己所期望的未 来,不如像武则天一样,把权力握在自己手中。你自己拥有的,就要自己去安置;你想要的, 就要自己去争取。如果丘比特不为你射箭,那就抢过箭自己射;如果天上不掉馅饼,那就捅 破天去掏馅饼。如果把未来交给自己并行动,那么,明天就会如你所愿。 (2)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祖宗,不算是好汉。这是郑板 桥说过的一名话。 可是世上还有这样一种人,总是存在极强的依靠心理——依靠拐杖走路, 尤其是依靠别人的拐杖走路。其实,有这种想法是极不理智,因为一个人最大的靠山应该是 自己。 (3)人类的天空只允许勇于克服困难,依靠自己的翅膀搏击长空的雄鹰永恒地飞翔。所有依 靠飘吹起的飞翔靠水推动的扁舟,只能是短暂的。所以,要飞翔——我们必须靠自己的力量! (4)只有自立精神才能给人力量与自信,只有依靠自己才能培养成就感和做事能力。 把孩 子放在可以依靠父亲或是指望帮助的地方是危险的做法,在一个可触到底的浅水池是无法学 会游泳的。而在一个很深的水域里,孩子会学得更快、更好。无后路退时,他就会安全地抵 达河岸。依赖性强、贪图安逸是人的天性,而只有“迫不得已”的形势才能激发我们身上最 - 27 - 大的潜力。待在家里、总是得到父亲帮助的孩子一般没有多大的出息,就是这个道理。而他 们不得不依靠自己,不得不动手去做,或是在蒙受失败之辱时,他们通常就能在很短的时间 内发挥出惊人的能力来。当你不再需要别人的援助自强自立之时,你就踏上了成功之路。一 旦抛弃所有外来的帮助,你就会发挥过去从未意识到的力量。 结构示例:作文以“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为题,开篇通过树叶和风、牵牛花和篱笆、彩虹 和雨后阳光的关系设置一组排比句,形象的说明了依靠外界帮助会出现的结果,之后结合材 料,抓住材料关键词提出中心论点“要靠自己”。然后作者从个人和国家两个方面论证,说 明唯有靠自己,个人才能幸福,国家才能发展。结尾部分照应开头的排比句,表明态度并点 题。 【点睛】标题是文章的窗口,心灵之眼,在一定程度上来说,透过标题,我们可初步感知作 者的文学素养,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有经验的考生,往往会在作文中,尤其是短时间内就 要判定分数的考场作文,拟一个亮丽新颖的标题,留给阅卷老师良好的第一印象。 常见拟题方法有:1.论点式,表现为主谓、动宾短语,或判断句、祈使句形式:直接亮出观 点,为阅卷老师节省时间,避免误判;2.问悬式,巧用问句,设置悬念或矛盾,引发兴趣, 新奇抢眼;3.并列式,对偶、对仗、排列词语,形成对比、对照、类比关系,整齐生美;4. 反复式,指题目中有词语重复的现象,又叫复沓、叠词或反复;5.化用式,巧借相声小品、 影视剧歌曲的名字或经典语句,古诗词、名言警句、歌曲题目和歌词等;6.比拟式,巧用比 喻、拟人,想象丰富,形象亲切生动。 - 28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