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三)历史试题
乌兰察布分校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三 高一年级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20世纪20年代开始,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在中国提出农民问题,并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在中国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 B.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C. 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D. 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 20世纪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都对本国经济进行调整和改革,但要总结其实质,就得上升到哲学层面。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任何改革取得成功的基石。故D项符合题意。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2.“农民们宁愿在自己私人的土地上辛勤劳作,因为在那里,他们可以按照自己认为最好的方式耕种,然后在公开市场上以他们所能得到的最高价格,而不是政府为集体农庄生产的农产品制定的低价格出售他们的任何商品。因此,私人土地虽然只占总耕地面积的3%到5%,却生产了25%到30%的苏联农产品。”以上现象客观上反映了 A. 余粮收集制的扩大 B. 新经济政策的成效 C. 单一公有制的产生 D.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私人土地虽然只占总耕地面积的3%到5%,却生产了25%到30%的苏联农产品。”结合所学可知,在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中,实行农业集体化打击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民对集体农庄生产的不满,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显现,故D项符合题意。A项,余粮收集制扩大出现在国内战争结束后,新经济政策实施前,此时农民并没有在集体农庄生产,故排除。材料中当时农业实行集体农庄生产,是斯大林模式在农业上的表现,不符合新经济政策,故B项排除。C项,私人土地仍然存在,故不能说明单一公有制,故C项错误,故排除。 3.一段时间里苏俄曾经允许农民和小商人自由买卖,只有国民经济的主要控制力如银行、工厂、对外贸易和交通保持在国家手里。这些政策的实施 A. 维护农民利益以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 B. 充分利用商品价值规律以恢复发展经济 C. 集中一切力量支持红军在前线作战 D. 形成了计划经济和新型工业的发展模式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允许农民和小商人自由买卖,只有国民经济的主要控制力如银行、工厂、对外贸易和交通保持在国家手里”可知,这里是在分析新经济政策,结合所学可知B项正确;A项不符合俄国革命和建设史实;C项所说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关,与本题题意不符;D项为斯大林模式,与本题发展商品经济不符。 4.“一五”计划期间,苏联建成的3个大型钢铁厂,都是美国和德国帮助建造的。工程浩大的第聂伯河水电站,主要设备购自美国2家公司。斯大林承认,苏联约2/3的大型企业是在美国援助下建成的。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 A. 严重依赖外资推动工业化进程 B. 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 C. 实行全面的经济对外开放政策 D. 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答案】B 【解析】 斯大林时期利用外国资本家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新经济政策时期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政策相符,B正确;A中严重依赖说法错误;C中全面开放不符合斯大林模式特点;斯大林模式属于计划经济体制。D错误。 5.下图是近代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流经济理论影响力演变曲线图,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A. A理论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 B. B理论崇尚自由放任政策 C. 罗斯福新政是在B理论指导下进行的 D. A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复苏的重要原因是经济滞胀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理论诞生于工业革命后,是倡导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的自由主义;B理论始于20世纪30年代,是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排除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排除A;罗斯福新政始于1933年,排除C;70年代初,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滞胀”,各国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凯恩斯主义失去经济学中的主流地位,D正确。所以选D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首先根据题意和图示对“A线”“B线”作出正确判断,然后利用判断的结果,联系所学知识,逐一排查选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6. 20世纪30年代,美国成立了著名的田纳西流域管理署,负责对田纳西河进行综合治理,这是当时美国兴办的最大的工程,包括建立水电站、提供廉价电力、生产化肥、植树造林,以及控制洪水泛滥、防止水土流失等。美国政府建立这一工程的直接目的在 A. 发展农业以摆脱经济危机 B. 拉动就业以缓和社会矛盾 C. 兴修水利以防止水土流失 D. 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田纳西水利工程修建,是美国罗斯福新政时期为解决经济大危机所带来的失业问题而实行以工代赈的一个重要举措,故选B。经济危机时期,农业生产过剩严重,发展农业不是其摆脱经济危机的方式,排除A;人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经济危机时期,失业问题比较突出,防止水土流失和保护环境并不是政府兴建田纳西水利工程的目的,它们更多的是工程建成后带来的好处,排除CD。 7.英国首相撒切尔(1979—1990年在任)上任后毫不妥协地进行了改革,信奉“自由主义”的她开始对英国的“懒人”模式宣战,铁腕对付工会改革,并大刀阔斧地削减公共开支和社会福利。她坚信个人应该通过自己的力量和能力改善生活状态。上述政策的最大特点是 A. 对经济进行大力国家干预 B. 建立福利国家制度 C. 减少经济干预,减少福利 D. 完善“人民资本主义”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英国“福利国家”制度知识点,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依据材料中“信奉自由主义”的信息可知,撒切尔“改革”不会大力国家干预,只会减少国家干预,A项错误;材料中“大刀阔斧地削减公共开支和社会福利”表明,80年代以后(1979—1990年在任)英国减少政府的公共开支,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而不是“建立”,B项错误;依据材料中“对英国的懒人模式宣战”、“削减公共开支和社会福利”可以看出其特点是减少经济干预,减少福利,C项符合材料主旨和题意,正确;人民资本主义是指发达国家资本家无法拥有企业的全部所有权,股票分散化的趋势,但题干中没有涉及,排除D。 考点: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二战后资本主义的变化·“福利国家” 【详解】 8. 霍布斯鲍姆把1914—1991年这一时期定义为“极端的年代”,他认为经历了1914—1945年的“大灾难”时期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兴起了一股重大的改革与重组之潮。这股“改革与重组之潮”的共同之处是( ) A. 由经济改革转向政治改革 B. 扩大政府经济管理职能 C. 继续推行自由主义思想 D. 以争夺世界霸权为目的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题意,这股“改革与重组之潮”是指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仍然是经济改革,没有转向政治改革,故A项错误;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扩大了政府经济管理职能,故B项正确;西方国家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而非自由主义思想,故C项错误;美苏以争夺世界霸权为目的,与题意无关,故D项错误。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 9.历史学家黄安年曾经评价道:“他的经济改革,冲击了旧有的模式,具有开创性,兼有成功和挫折、经验和教训、创新和夭折。它基本上是纠正某些偏差,是在维持原有结构基础上的局部改革。我们既不能把它看成是异端,也不能视为划时代的创举。”材料中的“他”,应是 A. 罗斯福 B. 赫鲁晓夫 C. 斯大林 D. 戈尔巴乔夫 【答案】B 【解析】 由题干可知,此次改革部分突破了旧有模式,但是又仅是对于旧有模式的一次局部改革。其历史贡献较为有限。A项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时代,并取得极大成功,与材料内容不符。故A项错误。B项赫鲁晓夫针对斯大林时期存在的一些弊端,在经济方面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其改革的经济措施冲击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实施之初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也遇到许多挫折,如开垦荒地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加剧了农业的落后程度等。他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纠正了一些偏差,但并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与材料中的评价相符合。故B项正确。C项斯大林创立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是划时代的创举,在建立初期,取得了巨大成就。故C项错误。D项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针对苏联经济发展面临停滞的局面,首先把经济改革作为重点,但没有取得成果,苏联的经济增长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下降。与材料中“兼有成功与挫折”的描述不符。故D项错误。 10.俄罗斯科学院某院士说,我们俄罗斯人以我们自己的沉痛灾难为代价,成为耶稣,悲壮地走上祭坛,向世人和历史宣告,苏联的“民主化”“私有化”完全是一条绝路、死路。这说明他把苏联解体的原因归结为 A. 斯大林模式 B. 苏联政局的动荡 C. 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 D. 戈尔巴乔夫改革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材料信息的提取能力。由材料“苏联的‘民主化’‘私有化’完全是一条绝路、死路”可知,他把苏联解体的原因归结为戈尔巴乔夫改革,所以答案选D;A、B、C也都是苏联解体的原因,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苏联解体的原因 11. 下图为中国1952——1960年工农业总产值变化图,对此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 A. “过渡时期”农业总产值始终超过工业总产值 B. “三大改造期间”工业总产值均高于农业总产值 C. “一五”计划完成时工农业总产值都大幅度的提高 D. 大跃进使工农业总产值增长呈现背离状态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图表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过渡时期”是指1949-1956年期间,而图中显示1956年以后工业总产值高于农业总产值,排除A;“三大改造期间”是指1953-1956年期间,而图中显示1953年-1955年期间工业总产值低于农业总产值,排除B;“一五”计划完成时是在1957年,而1956年以后农业总产值呈现下降趋势,排除C;1958年大跃进开展,由于片面发展重工业,影响了农业的生产,因此选D。 【考点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12. 与1952年相比,1957年我国生产资料的生产增长210%,消费资料的生产增长83%,重工业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35.5%提高到45%。这说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A. 工业结构得到了改善 B. 国家基本实现工业化 C. 工农业生产比例协调 D. 工业总产值超过农业 【答案】A 【解析】 本题可用排除法。题干的材料中并未涉及到工农业的产值和比例问题,排除C、D两项。一五计划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直到今天我国也没有实现工业化,排除B项。从题干材料中可以看出,一五计划期间我国重工业发展较快,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重工业落后的局面,故A项符合题意。 13.1958年4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规定:在工业品价格方面,除棉纱、棉布、呢绒、食盐、食糖、煤炭、石油等7种商品外,其他一切工业品现在所定市场价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认为不恰当的,都有权加以调整。这一规定有利于( ) A. 实现市场资源优化配置 B. 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C. 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D. 减少国内工业产品价格的波动 【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当时还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主导,还没有实现市场资源优化配置,故A项错误;因此也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故B项错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认为不恰当的,都有权加以调整”,赋予地方一定的自主权,有利于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故C项正确;地方政府的调整会带来国内工业产品价格的波动,故D项错误。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1958年经济调整 14.“一五”计划期间,“坚决优先保证工业不在1949年以前建立起工业的沿海城市发展,而是面向华北、西北和华中的新工业中心”,大部分工厂“都建在离开沿海省份的城市,如湖北的武汉、内蒙古的包头、吉林的长春和四川的成都”。这说明“一五”计划 A. 实施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B. 改善了我国工业地域分布的格局 C. 有效地优化了我国的产业结构 D. 不利于新中国各地区的均衡发展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干中“坚决优先保证工业”“再向华北、西北和华中的新工业中心”可知作者强调的是一五计划改善了我国的工业布局,符合题意的是B项。A项与本题强调的工业布局无关;C项中的产业结构材料中无法体现;而D项与B项矛盾,不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社会主义改造和一五计划 15.“花生壳,圆又长,两头相隔十几丈,五百个人抬起来,我们坐上游东海。”这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某一地区农民的劳动号子。如果将上述劳动号子作为史料,可以用来印证 A. “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B. “大跃进”运动中的浮夸风 C. 人民公社欣欣向荣的气象 D. “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 【答案】B 【解析】 【详解】“花生壳,圆又长,两头相隔十几丈,五百个人抬起来,我们坐上游东海。”这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大跃进”运动中的浮夸风,故B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大跃进”运动中的浮夸风,并非 “一五”计划的成就,排除A;人民公社的特点是公有化程度高、规模大,平均分配,不符合题意,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50年代“大跃进”运动中的浮夸风,1966年开始文化大革命,D错误。 16.作家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田福堂的“痛苦”是缘于其不理解当时 A. 农村经营方式变化 B. 农村土地所有制的改革 C. 农业经济发展状况 D. 大伙儿对他的背叛 【答案】A 【解析】 农民获得了土地的使用权和经营权,这改变了农业合作化时代集体经营的方式,故A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题干“二十多年后大家又散伙了”指的是改革开放后在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它并没有改变农村的土地所有制,故B 项错误;材料中未涉及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故C项错误;进行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大伙对他的背叛”是表面的信息,与题目主旨不符,故D项错误。 17.“凤阳县粮食产量三年三大步:1980年产粮亿公斤;1981年产粮亿公斤;1982年产粮亿公斤。”这则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 A. 凤阳县粮食产量的逐年提高 B.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极大地调动 C.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适应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D. 改变了凤阳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考查考生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材料体现了凤阳县粮食产量的逐年提高,但从本质上说明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适应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推动了粮食产量的提高。A项是现象,不是本质,故排除;B项不是本质,故排除;D项中的“社会面貌”无法从材料中体现。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项。 考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8.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做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 B. 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C. 西方民主思想的广泛影响 D. 资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 【答案】A 【解析】 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马关条约》签署,中国民族危机严重,故中国人通过不同的途径救国,故A正确;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是在《辛丑条约》后,故B错误;西方民主思想的广泛影响,不属于主要原因,故C错误;资产阶级力量是否强大与不同的途径救国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故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马关条约》签署的影响出发,即可得出三者的共同背景,即可民族危机严重,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19. “开平煤矿是洋务派官员李鸿章于1881年投产的中国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在此之前通商口岸所需的煤炭几乎全被洋煤所垄断,开平投入市场后,由于质优价低,中外争相使用。”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A. 能够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B. 洋务企业的发展受到西方列强的压制 C. 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D. 一部分产品投入市场并达到了分洋利的目的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开平煤投入市场后,由于质优价低,中外争相使用”可以看出,开平煤受到欢迎,打破了“洋煤”一统天下的局面,达到了分洋人之利的目的,故D项正确,BC项不选;材料中强调的是洋务企业的积极作用,而A项消极影响,排除。所以答案为D。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 【名师点睛】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1)积极方面: ①洋务运动在中国封建制度下引进了一些西方近代科技和先进工具,这就必然在客观上加速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刺激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是不以洋务派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②洋务派同顽固派的论争,为学习西方开了风气。同时引进翻译外国的科技书籍,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封建教育的冲击.在改革封建文化教育制度上打开了缺口。为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西学的传播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③民用工业的兴办,对西方的经济侵略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客观上诱导和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④创建了三支海军,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海防能力。总之,洋务运动对中国的近代化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2)消极方面: ①由清朝官府举办,为维护反动统治服务。 ②军事工业主要是为镇压人民革命,不能救国图强。 ③民用工业是为解决军事工业的困难,不是为社会求富,在很大程度上被洋人控制利用。 ④经营管理腐败。 20. 七七事变之后东部大量工厂内迁,西部地区根据地理条件就地办起很多厂矿,如广西有色金属矿、甘肃玉门油田,正如时任资源调查委员主任的翁文灏先生所说:“今日正应利用抗战机会,充分开发西南及西北各省”;并要自行设计和仿造一些机器设备,成立很多研究室和实验工厂。材料中的措施反映了( ) A. 战略资源有所保障 B. 工业布局彻底改变 C. 民族经济深受打击 D. 官僚资本迅速扩张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题干反映的抗日战争爆发后,西部地区兴办了很多厂矿企业,这些措施为持久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故A项正确; B项彻底改变不符合史实,排除;日本的侵略使民族经济深受打击,C项与题干中的措施无关,故排除;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抗战时期民族工业的内迁 21.某同学用“千呼万唤始出来”“小荷才露尖尖角”“忽如一夜春风来”“无可奈何花落去”四句诗形象地概括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其中导致“忽如一夜春风来”的因素有 ①欧洲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②辛亥革命的促进 ③掀起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 ④官僚资本主义的推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材料中诗句,可知“忽如一夜春风来”是指1912-1919年民族工业发展的短暂春天,当时西方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故①正确;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为民族工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故②正确;民国初期国人掀起了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故③正确;官僚资本主义在抗日战争时期兴起,与材料时间不符,故④错误,由此得出正确为①②③,A项符合题意。 【点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产生:(千呼万唤始出来) 鸦片战争后,在中国封建经济分解和商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在外商企业的刺激、示范和洋务派军用工业尤其是民用工业的诱导下,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开始兴起。 二、初步发展:(小荷才露尖尖角)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社会自然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19世纪末,中国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三、短暂繁荣:(忽如一夜春风来) 辛亥革命后,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以及战后的数年是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迅速发展的时期,主要是轻工业中的棉纺织业和面粉业。 四、日益萎缩(1927-1937 年柳暗花明又一村) 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由于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压迫,中国民族工业日益萎缩。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日本在沦陷区的野蛮掠夺,四大家族在国统区加强对工业的垄断,尤其是钢铁工业的官僚资本占有明显优势,中国民族工业遭到破产。 五、山穷水尽: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为了进行内战,出卖国家主权。1946年11月,国民党同美国签订了所谓《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导致美国货充斥中国市场,民族工商业受到毁灭性打击。同时,“金圆券改革”带来的恶性通货膨胀使整个国民经济陷入崩溃。 六、获得新生 建国初期。建国初合理调整工商业,实行国家资本主义,调动民族资产阶级积极性以恢复和发展经济,并为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条件。1953年~1956年,我国进行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22.外国资本主义一直是压制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一座大山,民族资本主义常因帝国主义的入侵加剧而遭受重挫。下列可以突出证明这一观点的两个时期是 A. —战时期、一战后初期 B. —战后初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 一战后初期、抗日战争时期 D.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抗日战争时期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在考查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本题是考查民族资本主义“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加剧而遭受重挫”,而在本题的时期内只有一战后初期、抗日战争时期才符合题意,例如,一战后初期列强卷土重来中国的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去,抗战期间战争严重破坏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所以本题答案只能是C。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的原因 【名师点睛】时间性是历史学科最基本的特点之一。其实任何历史试题都会提供相应的时间信息,只不过有的题目给出的时间信息明确,有的则不明确。这就要求考生必须充分利用题目的有效时间信息,并结合教材知识来将各被选项的时间性给予定位,以“时间”为突破口,从而确定正确的选项。 23.如图示描绘了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下列与之相关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 “2”阶段的发展为维新运动提供了经济基础 B. “3”阶段发展最为迅速的是制造业和采矿业 C. “4”阶段的萧条主要是欧洲列强又卷土重来 D. “5”阶段的发展得益于“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答案】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19世纪末,中国资本主义获得了初步发展,为维新运动提供了经济基础,所以A的说法是正确的,但不符合题目要求,故可排除;在一战期间,中国的资本主义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其中面粉业和纺织发展最快,所以B的说法是不正确的,故选B;一战于1918年结束,欧洲列强又卷土重来,使中国民族工业又迅速萧条,所以C的说法是正确的,但不符合题目要求,故可排除;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开展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使得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所以D的说法是正确的,但不符合题目要求,故可排除。 点睛:解此题的关键是把握住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依据所学知识,对每一阶段的发展原因进行分析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24.导致下图中1919年报刊数量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1895年至1919年中国报刊数量的增长 A. 政治制度变革的推动 B. 思想文化运动的促进 C. 十月革命爆发的影响 D. 近代西方科技的传入 【答案】B 【解析】 【分析】 1919年左右没有发生明显的政治制度变革,故A排除;1919 年前发生了新文化运动,新思想和新文化的宣传,推动了报刊业的发展,故B正确;十月革命属于外部原因,与主要的要求不符,故C排除;1919年左右没有明显的科技引进的史实,故D排除。故选B。 点睛:不同家庭的关键是仔细分析图片的时间和数据变化,再结合所学知识从新文化运动与报刊业的发展的关系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25.早婚是古代社会的一种风尚,城乡皆然。清末民初,上海等大都市出现了婚龄推迟的现象。20世纪20年代末以后,农村传统的早婚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抑制。这反映了 A. 妇女地位提高 B. 自然经济解体速度和程度的不均衡 C. 清政府推动社会习俗变革 D.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思想解放 【答案】B 【解析】 【详解】古代社会的早婚习俗,从统治者来看是为增殖人口,多征赋算;从民间来看是增添家庭劳力,保证财产后继有人,说明这种习俗的根源是自然经济,因此材料反映的大都市和农村早婚习俗逐步得到抑制的时间上的不同,实际上反映出城乡自然经济解体速度和程度的不均衡。故答案为B项。古代社会妇女地位十分低下,即使到了近代仍然没有大幅度提高,A错误;推行社会习俗改革的是民国政府,故C项错误。材料并不是说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思想解放,D错误。 【点睛】近代中国的广大农村与城市不同,大多长期处于落后、封闭状态,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因此传统的风俗习惯在农村的改变比城市要晚得多,也更为艰难。 26.20世纪30年代有报纸报道:上海人白天的时候,各人有各人应办的事,忙碌的工作着;午后五点钟后,上海人又是一番享乐的“闹忙”。同期也有作家描写:内地小城虽有邮政局和电报局,但这里的人们“永远是很迟缓,很懒散。晚上10点一过,小城就成了‘狗’的城市”。材料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 A. 近代上海民众时间意识增强 B. 上海与内地生活观念差异大 C. 近代城市文明发展的不平衡 D. 新式通信工具已普及到内地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上海人白天的时候,各人有各人应办的事,忙碌的工作着;午后五点钟后,上海人又是一番享乐的‘闹忙’”与“内地小城虽有邮政局和电报局,但人们永远是很迟缓,很懒散。晚上10点一过,小城就成了‘狗’的城市”等信息对比得知,上海和内地小城人的生活不一样,近代城市文明发展的不平衡,C正确;材料看不到上海民众时间意识增强,A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上海与内地人们在时间,尤其是晚上十点以后,城市的对比,没有涉及二者的生活观念问题,B错误;D项与材料无关。 27.《全球通史》中记载:“19世纪末期的美国福特公司采取了某种大规模生产技术,即制造标准的、可以互换的零件,然后以最少量的手工劳动把这些零件装配成完整的单位”。这种大规模的生产技术 A. 推动了工厂制度的基本建立 B. 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C. 适应了垄断组织的集中生产 D. 反映了科学与技术尚未结合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制造标准的……零件”、“以最少量的手工劳动把这些零件装配成完整的单位”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种生产技术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使用了垄断组织的集中生产,故选C项;推动工厂制度基本建立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故排除A项;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是工业革命,而不是材料中的生产技术,故排除B项;根据“19世纪末”可知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所以科学与技术尚未结合的说法有误,故排除D项。 28.观察如表,从近代化的角度看,此现象对西班牙的影响是 1521—1544年间平均每年运回数量(千克) 1545—1560年间平均每年运回数量(千克) 西班牙从美洲掠夺黄金 2900 5500 西班牙从美洲掠夺白银 30700 246000 A. 确立了西班牙的世界霸主地位 B. 冲击了西班牙的封建生产关系 C. 促使西班牙成为世界市场中心 D. 引发了西班牙的工业革命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表格中的数据看出,16世纪上半叶西班牙和葡萄牙从美洲掠夺黄金、白银的数量迅速增长。联系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由于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造成物价上涨,引发了一场“价格革命”,依靠固定货币地租为生的封建地主地位下降,从事商品生产的资产阶级实力上升。从近代化的角度看,这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故答案为B项。A项,新航路开辟以后,西班牙葡萄牙掠夺了大量黄金白银,运回国内,并不是因此而确立了西班牙的世界霸主地位,排除;C项,西班牙在近代一直没有成为世界市场的中心,排除;D项,工业革命并不是最早出现在西班牙,出现在英国,时间也不对,排除。 29.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描绘了这样一个农民形象:“‘普通’农民大概一半是自耕农,一半兼做佃农。不管怎样,他和他的家人在相隔不远的三四块田地里劳动,带着锄头和镰刀来来回回,主要为他们自己的生存干活……还可以种点卖钱的作物。”这反映了自耕农 A. 在经济上实现了男耕女织 B. 依赖于商品经济而生存 C. 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自给,部分用于市场交换 D. 生活富裕祥和的真实情况 【答案】C 【解析】 从名字上来看,“自耕农”的生产方式是自我耕种,因此经济来源全部来源于自身,只有一部分投向市场,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并不是材料叙述的主要内容;B选项错误,商品经济主要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形式;D选项错误,小农经济是很脆弱的。 30.嘉庆六年(1801年)到道光十八年(1838年),唯一的对外通商出口城市——广州的关税达到185万两白银。嘉庆五年(1800年)到道光九年(1829年),全国每年出口的棉布达百万匹以上,杭州的丝绸衬衫成为英国市场上的畅销品,备受英国人的青睐。这种状况表明 A. 长途贩运促进对外贸易发展 B. 南方地区传统自然经济瓦解 C. 岭南地区经济完全超越北方 D. 中国开辟了广阔的外贸市场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鸦片战争前作为唯一口岸,广州有大额的关税收入和大量来自包括杭州在内的各地的手工业产品出口海外,结合所学可知,A项正确;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是鸦片战争以后,B项与史实不符;材料没有对比两地经济实力,无法得出“北方”落后“岭南”,C项错误;清代前期“唯一”口岸与 “广阔的外贸市场”不符, D项错误。 【点睛】闭关锁国政策是自然经济基础上的对外政策,它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并不禁绝对外贸易。 二、材料解析题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日自强之端,首在开辟利源,杜绝外耗。……通商以来,凡华民需用之物,外洋莫不仿造,穷极精巧,充塞土货。彼所需于中国者,向只丝茶两种;近年外洋皆讲求种茶、养蚕之法,出洋丝茶渐减,愈不足以相敌。土货日少,漏溢日多,贫弱之患,何所底止!……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洋布、洋米而外,洋铁最为大宗。在我多出一分之货,则少漏一分之财。积之日久,强弱之势必转移于无形者。是以当竭蹶之时,亦不得不勉力筹办。 ——张之洞《筹设炼铁厂折》 材料二 洋务运动中的民用工业,……本身的资本主义性质已为今日时论所公认。……洋务工业的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官领其总,商出资本,无疑是一种切实的倡率引导。它们于不知不觉中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而后,民族资本主义则可以沿着这些裂缝慢慢渗入。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示意图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张之洞主张兴办民用工业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的理解。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1912—1919年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并分析原因。 【答案】(1)原因:实现国家自强;防止财富外流。 (2)理解:引进了西方先进科技和生产方式(采用大机器生产),官员创办企业有利于打破重农抑商传统观念,民用工业的资本投资、产品销售等带有资本主义色彩。 (3)阶段——黄金时期(短暂春天)。原因——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政府实行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国对华商品输出减少,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推动;实业家爱国心的驱使和利润的刺激。 【解析】 【详解】(1 )原因:根据材料“今日自强之端,首在开辟利源,杜绝外耗”,可得知实现国家自强;根据材料“在我多出一分之货,则少漏一分之财。积之日久,强弱之势必转移于无形者。是以当竭蹶之时,亦不得不勉力筹办”,可得知防止财富外流。 (2)理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的理解,可从经济(生产方式)、思想(传统观念)、文教(科学技术)等方面切入分析。 (3)阶段:根据材料中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2—1919年间,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的春天。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可从内外两个因素切入分析,内因包括政治地位、经济政策、反帝爱国运动、杰出人物的努力等;外因主要体现在一战爆发,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忙于在欧陆厮杀,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32.史学研究方法影响人们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评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这不仅因为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还由于欧洲人在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织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欧洲的贵金属货币日益紧缺。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但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地融入和利用既存的经济贸易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据《白银资本》等 (1)根据材料一,13到18世纪,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居优势地位的是哪个地区?分析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处境开始改善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英国的优越地位在十八世纪归功于优越的政治制度……在十九世纪初期则几乎完全归功于机械技术。在1740年,“效法英国”一词已经成为人们的口头禅,而到1830年,英国已成为“工业欧洲的老师” ——C·W·克劳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九卷 (2)据材料二,概括说明英国对于世界近代历史发展的重要贡献。 材料三:“(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国际垄断同盟形成,它们在经济上分割世界……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3)据材料三概括两次工业革命在人类使用的动力方面和生产组织形式有哪些革新?概括指出两次工业革命如何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 【答案】(1)亚洲;原因: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得到大量的贵金属以及在国家买汇总获得丰厚利润。 (2)依据材料二“英国的优越地位在十八世纪归功于优越的政治制度”的信息可知是政治上确立君主立宪制;依据材料二“英国已成为工业欧洲的老师”的信息可知经济上开创工业革命。 (3)动力: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蒸汽机;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电力;生产组织: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工厂制,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垄断组织;世界市场: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这不仅因为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的信息可知是亚洲;原因:依据所学从16世纪的新航路的开辟以及殖民扩张等回答。 (2)政治上确立君主立宪制;经济上开创工业革命。 (3)依据所学从蒸汽机和电力回答;生产组织依据所学从工厂制和垄断组织回答;世界市场:依据所学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以及世界市场最终确立回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