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第十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甘肃省武威市第十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分值: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  )‎ A. 地球与火星公转轨道之间 B. 木星与土星公转轨道之间 C. 水星与金星公转轨道之间 D. 木星与火星公转轨道之间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该题考查太阳系。‎ ‎【详解】根据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位置图可知,小行星带在位于火星公转轨道和木星公转轨道之间。所以选D。‎ ‎2.正当地球公转到了远日点附近时,澳大利亚的季节应为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答案】D ‎【解析】‎ ‎【详解】地球绕日公转大约在7月初到达远日点附近,此时为北半球夏季,由于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季节与北半球相反,所以此时为澳大利亚的冬季,故选D。‎ ‎3.‎2020年1月8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 A. 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 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C. 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D. 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太阳直射点的周年运动规律,‎12月22 ‎日到‎3月22日期间,太阳直射南半球,直射点从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故D正确。‎ 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 角②的角度是:‎ A. 23°26′ B. 66°34′ C. 90° D. 45°‎ ‎5. 当太阳直射点在F点时,可能的日期是:‎ A. ‎3月21日前后 B. ‎6月22日前后 C. ‎9月23日前后 D. ‎12月22日前后 ‎【答案】4. B 5. B ‎【解析】‎ ‎【4题详解】‎ 目前的黄赤交角是23°26′,图中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交角就是黄赤交角,黄赤交角与角②互余,角②的角度是66°34′。故选B。‎ ‎【5题详解】‎ 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交角就是黄赤交角,黄赤交角度数即是南北回归线的度数,F点位于黄道面,为北回归线,‎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 ‎6.北京和广州两地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相比较,正确的叙述是( )‎ A. 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 B. 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 C. 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广州大于北京  D. 角速度不同,线速度相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该题考查地球自转的速度。‎ ‎【详解】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大约是15o每小时。广州纬度比北京纬度低,两地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广州大于北京。‎ ‎【点睛】本题难度较小,学生只需掌握地球自转的速度变化规律即可轻松做题。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大约是15°每小时。地球表面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角速度都一样。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因纬度不同而有差异,变化规律是:随纬度增加而降低。‎ ‎7.下图为2019年8月某日气象卫星遥感图像。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该台风示意图的是 A. B. ‎ C. D. ‎ ‎【答案】A ‎【解析】‎ ‎【详解】图A中水平气流为逆时针辐合,是北半球气旋天气系统;图B中水平气流为顺时针辐散,是北半球反气旋天气系统;图C中水平气流为顺时针辐合,是南半球气旋天气系统;图D中水平气流为逆时针辐散,是南半球反气旋天气系统。台风是出现在西北太平洋海域的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天气系统,属北半球气旋。由此判断,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8.下列地球各种水体,淡水含量最多的是( )‎ A. 冰川水 B. 河流水 C. 湖泊水 D. 地下水 ‎【答案】A ‎【解析】‎ ‎【详解】陆地淡水资源的主体是冰川水。而人类主要利用的水资源是河流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A正确 ‎9.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有影响的洋流是 A. 北大西洋暖流 B. 北赤道暖流 C. 日本暖流 D. 加利福尼亚寒流 ‎【答案】A ‎【解析】‎ ‎【详解】北大西洋暖流是大西洋北部势力最强的暖流,源于纽芬兰浅滩外缘,在50°N、20°W附近分成三支:干支经挪威海进入北冰洋,南支沿比斯开湾、伊比利亚半岛外缘南下,北支向西北流到冰岛以南,其中干支与北支流经西欧沿岸,对沿岸气候起到增温增湿作用,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有较大影响,A符合题意;大西洋中的北赤道暖流由东向西在赤道以北海域运动,离西欧远,直接影响小,排除B;日本暖流位于太平洋西岸,对位于大西洋东岸的西欧没有影响,排除C;加利福尼亚寒流位于太平洋东岸,且为寒流,对位于大西洋东岸的西欧海洋性气候没有影响,排除D。故选A。‎ ‎10.衡量一个地区或国家水资源丰歉的主要指标是 A. 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总量 B. 多年平均蒸发量 C. 多年平均降水量 D.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答案】D ‎【解析】‎ ‎【详解】目前,人类能开发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和浅层地下水,故地表多年平均径流量是衡量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主要指标。D正确。‎ ‎11.近些年来全球水资源紧张的问题不断加重,其主要原因是( )‎ A. 全球气温不断升高,蒸发量持续加大,造成水资源减少 B. 全球气候趋向干旱,年降水量不断减少 C. 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人类的用水量大量增加 D. 参加水循环的水量不断减少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导致海平面上升;可能导致干旱、洪涝、暴雨等灾害事件的增加;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而近些年来全球水资源紧张的问题不断加重,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人类的用水量大量增加。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12.能正确反映河流发育后期河谷剖面的是(  )‎ A. B. C. D. ‎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河流的侵蚀作用,旨在考查学生对课本主干知识的理解和读图识图的能力。‎ ‎【详解】河流发育后期,以侧蚀作用为主,河谷展宽,堆积大量泥沙,水位较浅,横剖面呈槽形,故C项正确。A项表示河流发育初期河谷剖面,B项表示河流发育中期河谷剖面,D项表示沙丘地貌剖面,故ABD项错误。故选C。‎ ‎【点睛】发育初期河谷的集水面积比较小,横剖面呈“V”字形,“V”字形河谷形成后,河流的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河流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河谷出现连续的河湾。河湾不断地向两侧扩展,最终将河谷展宽,并在河谷内堆积了大量泥沙。这时河谷发育进入成熟期,成熟期的河谷比较宽,横剖面呈槽形。‎ 读某岛屿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3. 该岛地势 (  )‎ A. 中部低,四周高 B. 中部高,四周低 C. 西北高,东南低 D. 西南高,东北低 ‎14. 该岛的城市和公路分布具有 (  )‎ A. 沿河谷分布的特点 B. 网格状分布的特点 C. 环岛屿分布特点 D. 与纬线平行的特点 ‎【答案】13. B 14. C ‎【解析】‎ ‎【13题详解】‎ 水向低处流,读图,根据图中河流流向判断,该岛地势中部高,四周低,B对。A、C、D错。‎ ‎【14题详解】‎ 根据图例判断,该岛的城市和公路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呈环状分布,所以具有环岛屿分布的特点,C对。没有沿河分布,不是网格状,与纬线不平行,A、B、D错。‎ 读某区域海陆轮廓和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5. 按照岩石圈六大板块的划分,M半岛位于(  )‎ A. 亚欧板块 B. 太平洋板块 C. 非洲板块 D. 印度洋板块 ‎16. 图中所示的边界属于(  )‎ A. 陆地区域边界 B. 板块生长边界 C. 海洋区域边界 D. 板块消亡边界 ‎【答案】15. D 16. B ‎【解析】‎ 考查板块分布及边界类型。‎ ‎【15题详解】‎ 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分界线上,M半岛是阿拉伯半岛,位于该分界线东侧。故M半岛位于印度洋板块上。故选D。‎ ‎【16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所示边界箭头背向分离,为板块之间的生长边界,边界位于红海,会使红海面积逐渐扩大。故选B。‎ ‎17.下面四幅图中表示南半球信风带的是(   )‎ A. B. ‎ C. D. ‎ ‎【答案】C ‎【解析】‎ ‎【分析】‎ 考查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图示的纬度分布判断气压带风带。‎ ‎【详解】根据图示纬度位置判断所处半球和风带,A图越往北纬度越高,判断位于北半球,故图示表示北半球中纬度的盛行西风,A错误;B图越往北纬度越高,判断位于北半球,故图示表示北半球低纬地区的东北信风,B错误;C图越往北纬度越低,判断位于南半球,图示表示南半球低纬地区的东南信风,C正确;D图越往南纬度越高,故判断位于南半球,图示表示南半球中纬地区的中纬西风,D错误。故选C。‎ 读图所示的两种地貌,完成下面小题。‎ ‎18. 图1所示地貌的名称为(  )‎ A. 三角洲 B. 沙丘 C. 冲积扇 D. 丘陵 ‎19. 图2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 A. 风力侵蚀 B. 风力堆积 C. 流水侵蚀 D. 流水堆积 ‎【答案】18. C 19. B ‎【解析】‎ ‎【18题详解】‎ 图1中地貌位于山区河流流出山口,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形成冲积扇,故选C。‎ ‎【19题详解】‎ 图2中地貌为沙丘,风在搬运沙尘的过程中,当风力减小或气流受阻时,风沙就会沉积,形成沙丘,故选B。‎ 读下面“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0. 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A. A B. B C. C D. D ‎21. 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20. C 21. D ‎【解析】‎ ‎【20题详解】‎ 读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可知,图中A表示到达大气大界的太阳辐射,B表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C表示地面辐射,D表示大气逆辐射。近地面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能力较弱,因此太阳辐射不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排除A、B;近地面大气对长波辐射吸收能力强,地面辐射属于长波辐射,因此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地面辐射,C选项符合题意;大气逆辐射是大气向地面辐射的能量,属于释放能量的方式,排除D。故选C。‎ ‎【21题详解】‎ 读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可知,图中A表示到达大气大界的太阳辐射,B表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C表示地面辐射,D表示大气逆辐射。地面获得能量后,以地面辐射的方式损失能量,大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将能量截留在大气中,再以大气逆辐射的方式补偿地面的能量损失,因此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的是大气逆辐射,D 符合题意;太阳辐射是地面的主要能量来源,夜晚没有太阳辐射补充能量,地表温度也不会降低太多,这种保温作用不是太阳辐射做到的,排除A、B;地面辐射是地面向外辐射的能量,属于释放能量的方式,没有起到保温作用,排除C。故选D。‎ ‎【点睛】大气保温作用:(1)吸收保存——大气中的CO2和水汽等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将能量截留在大气中。(2)补偿作用——大气逆辐射补偿地面的能量损失,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读下面的地质构造与地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2. 图中甲处的地质构造是 A. 向斜 B. 背斜 C. 断层 D. 陡崖 ‎23. 图中甲处的地形在从成因上分析,主要是因为 A. 岩层向上拱起 B. 岩层向下弯曲 C. 构造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 D. 构造槽部受挤压易被侵蚀 ‎【答案】22. B 23. C ‎【解析】‎ ‎【22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甲处地下岩层向上拱起,因此甲地的地质构造是背斜,B正确;向斜的岩层向下弯曲,与图中甲地岩层形态特征不符,A错误;断层处岩层应出现断裂位移,与图中甲地岩层形态特征不符,C错误;陡崖地貌,不是地质构造,D错误。故选B。‎ ‎【23题详解】‎ 读图中可知,图中甲处地形是背斜谷,在从成因上来看,这主要是因为背斜在弯曲变形时,背斜顶部受张力,多张裂,容易被外力侵蚀而成谷,C符合题意;岩层向上拱起,直接会形成山地,而不是谷地,因此岩层向上拱起不是甲 处地形形成的直接原因,排除A;岩层向下弯曲,与甲处岩层形态特征不符,排除B;甲处不是向斜槽部,且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坚实,不易被侵蚀,排除D。故选C。‎ ‎【点睛】背斜: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岩层中心老两翼新),常成为山岭,但其顶部受张裂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岩层一般向下凹陷(岩层中心老两翼新),常成为山谷或盆地,但其槽部因挤压坚实不易被侵蚀,反而易成为山岭。‎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4. 图中字母A代表的气压带或风带为 A. 赤道低气压带 B. 盛行西风带 C. 副极地低气压带 D. 东北信风带 ‎25. 下列各风带中的风向,由低纬吹向高纬的是 A. 东北信风带 B. 东南信风带 C. 中纬西风带 D. 极地东风带 ‎【答案】24. A 25. C ‎【解析】‎ ‎【分析】‎ ‎【24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字母A所在地带位于赤道附近,且盛行上升气流,因此应为赤道低气压带,A符合题意;盛行西风带一般位于30°~60°之间,与图中A的纬度位置不同,排除B;副极地低气压带一般位于60°附近,与图中A的纬度位置不同,排除C; 东北信风带一般位于10°~20°之间,以水平气流为主,与图中A的纬度位置和气流特征不同,排除D。故选A。‎ ‎【25题详解】‎ 图中各风带中的风向总是由高气压带吹向低气压带。东北信风带和东南信风带由30°附近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附近的赤道低气压带,风从较高纬度吹向较低纬度,A、B不符合题意;中纬西风带由30°附近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60°附近的副极地低气压带,风从较低纬度吹向较高纬度,C符合题意;极地东风带由90°附近的极地高气压带吹向60°附近的副极地低气压带,风从高纬度吹向较低纬度,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规律:赤道附近、30°附近、60°附近、90‎ ‎°附近分别分布着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在气压带之间形成低纬度信风带、中纬度西风带和极地东风带;南北半球相应风带风向关于赤道对称,如南、北半球低纬信风的风向分别为东南风和东北风,南、北半球的中纬度西风带的风向分别为西北风和西南风,南、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的风向分别为东南风和东北风。‎ 第Ⅱ卷 非选择题(50分)‎ ‎26.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A、B、C、D分别代表二分二至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其中B代表_____(节气)时的位置,D代表_____(节气)时的位置。‎ ‎(2)当地球运行到A、C点时太阳直射在_____上,此时全球各地昼夜_____。‎ ‎(3)当地球运行到B点附近时,太阳直射在_____ (纬度),此时北极圈内出现_____现象(极昼或极夜)。‎ ‎【答案】 (1). 夏至日 (2). 冬至日 (3). 赤道 (4). 等长(或平分) (5). 23°26ˊN或23.5°N (6). 极昼 ‎【解析】‎ ‎【分析】‎ 本大题以二分二至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不同位置表示的节气判断、太阳直射点位置判断、昼夜长短季节变化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图中A、B、C、D分别代表二分二至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图中显示,地球在B位置时离太阳较远,太阳直射北半球,因此B代表夏至日时的位置,地球在D位置时离太阳较近,太阳直射南半球,因此D代表冬至日时的位置。‎ ‎(2)根据上一题判断,图中B、D分别表示夏至日、冬至日地球位置,则由公转方向(逆时针)和季节更替规律判断,图中A、C分别表示春分日和秋分日,因此当地球运行到A、C点时太阳直射在赤道上,直射赤道时,全球各地昼夜平分或等长。‎ ‎(3)当地球运行到B点附近时,即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直射纬度约为23°26ˊN或23.5°N ‎,此日北半球各地白昼最长,北极点附近的极昼范围也最大,因此此日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27.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两图中,表示冷锋的是______,表示暖锋的是______。‎ ‎(2)A、B两图中,表示冷气团的小写字母是______,表示暖气团的小写字母是______。‎ ‎(3)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是图______(A、B)所示的天气系统南下形成的灾害性天气。A图中天气系统过境后的天气状况是______。‎ ‎【答案】 (1). B (2). A (3). b (4). a (5). B (6). 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锋面系统,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 ‎【详解】(1)冷气团温度低、密度大,在锋面的下方,b是冷气团;暖气团温度高、密度小,在锋面的一方,a是冷气团。图示A图冷气团后退判断为暖锋天气图;B图冷气团主动前进,判断为冷锋天气图。‎ ‎(2)冷气团温度低、密度大,在锋面的下方,b是冷气团;暖气团温度高、密度小,在锋面的一方,a是冷气团。‎ ‎(3)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往往会带来大风、降温甚至雨雪等灾害性天气是由冷锋形成的。‎ 暖锋过境的天气状况为连续性降雨天气;过境后暖气团代替冷气团原来的位置,则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28.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水循环各环节分别是:A___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 ‎(2)从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来看,图中甲处(由A→B→C→D→A组成)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水循环;,该水循环的重要意义是给______补充水资源。‎ ‎【答案】 (1). 海水蒸发 (2). 水汽输送 (3). 大气降水 (4). 地表径流 (5). 海陆间 (6). 陆地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自然界的水循环知识点,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区域认知。‎ ‎【详解】(1)根据水循环和图示箭头可以看出,A表示海洋水体的蒸发;B表示海洋上空的水汽输送到陆地上空的水汽输送;C表示陆地上的降水;D返回海洋的地表径流。‎ ‎(2)根据上题的分析,在海洋受到蒸发形成的海洋水汽最后通过D环节地表径流回到的海洋,因此它发生于海洋和陆地之间,是海陆间大循环,它使得陆地上的水资源不断的更新和补充。‎ ‎29.读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 ‎(1)从图中可以看出,全球海洋表层洋流构成了分别以 _______和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2)在中低纬海区,北半球的大洋环流按 ______(顺或逆)时针方向运动,南半球的大洋环流按 ______(顺或逆)时针方向运动;按照洋流的冷暖性质,大陆东岸海区多为______流,大陆西岸海区多为______流。‎ ‎(3)暖流对沿岸气候有_______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有________作用。‎ ‎【答案】 (1). 副热带 (2). 顺 (3). 逆 (4). 暖 (5). 寒 (6). 增温增湿 (7). 降温减湿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洋流的分布及其影响,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 ‎【详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全球海洋表层洋流构成了分别以副热带和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2)根据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结合图中信息可以看出,北半球中高纬度大洋环流为逆时针,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环流为顺时针,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环流为逆时针;大陆东岸海区多为暖流,大陆西岸海区多为寒流。‎ ‎(3)暖流比沿线水温高,对沿岸气候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比沿线水温低,对沿岸气候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