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2 发布 |
- 37.5 KB |
- 2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ww.ks5u.com 福建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这些说法体现的是 A. 家族和睦 B. 等级秩序 C. 贵族世袭 D. 宗法观念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宗法观念。材料“长兄如父冶”“小儿不及长孙冶”体现了血缘与等级关系,反映的是宗法观念,故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家庭管理问题,没有涉及家庭和睦问题,故排除A选项;材料强调的是“长”字,而不是等级问题,所以排除B选项;C项反映的只是材料的一个方面,故排除。 点睛:材料"长兄为父,老嫂比母"阐明了在子女中当老大就有承担家庭的责任,就应当关心爱护弟弟妹妹,帮父母拉扯这个家。“为父”隐含了当兄长的不仅要照顾弟妹,还要肩负教育、培育的责任。弟妹与老大感情上不仅是一种兄妹、姐妹亲情,还含一丝类似父母之间的那种养育之情。诸弟对长兄之尊敬仅次于父,故有"长兄为父"之说。 2.周初建立的分封制度“政权并不集中在最高的王的手上。这是个一层层重叠着的权力金字塔,每个贵族都分享着一部分权力。王奈何不得侯,侯也奈何不得公,一直到士,都是如此”。这最能表明分封制 A. 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形式 B. 森严的等级制度 C. 权力分散未形成中央集权 D. 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下的权力关系的特点。材料没有反映出分封制下家庭结构与政治关系的一致性,没有体现出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故A项错误;虽然材料提及等级森严的“权力金字塔”,但强调的是“每个贵族都分享着一部分权力”,权力分散未能形成中央集权,故B项错误,C项正确;“每个贵族都分享着一部分权力”,只体现出分权,没有制衡,故D项错误。 3.编钟是我国古代的重要乐器。春秋之前,王公贵族在家里悬挂编钟是有严格规定的,所谓“王宫悬(四边悬挂),诸侯轩悬(三面悬挂),卿大夫判悬(两面悬挂),士特悬(单面悬挂)”,逾制则会招致杀身之祸。这反映出当时的社会 A. 等级制度森严 B. 宗法色彩浓厚 C. 文化生活丰富 D. 法律制度严苛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干“王官悬(四边悬挂),诸侯轩悬(三面悬挂),卿大夫判悬(两面悬挂),士特悬(单面悬挂)”、“逾制则会招致杀身之祸”可知悬挂编钟有严格等级之分,体现当时森严的等级制度,A项正确。题干没有体现出血缘关系,因此看不出宗法色彩浓厚,排除B。题干反映的是礼乐制度,主要强调等级森严,与文化生活丰富无关,排除C。题干反映的是礼乐制度,主要强调等级森严,与法律制度严苛无关,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A。 4.周代的用鼎制度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但考古人员在河北省平山县挖掘战国时期中山国遗址时,却有两套九鼎出土。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A. 考古存在造假嫌疑 B. 郡县制的消亡 C. 中山国的地位较高 D. 分封制的瓦解 【答案】D 【解析】 “考古人员在河北省平山县挖掘战国时期中山国遗址时,却有两套九鼎出土”反映了中山国破坏了等级森严的分封制,表明分封制的瓦解,故D正确;考古出土文物是可信的一手史料,A错误;B与材料无关,排除;中山国是诸侯国,材料反映的是中山国破坏了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并非中山国的地位较高,排除C。 【名师点睛】 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解题关键是对材料“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的准确理解。 5.有学者说,“秦朝这一制度构成了严密的中央统治体系,开后世两千年中央官制之先河”。“这一制度”指 A. 皇帝制度 B. 三公九卿制 C. 御史制度 D. 郡县制度 【答案】B 【解析】 根据“秦朝……开后世两千年中央官制之先河”表明秦朝创建的中央官制对后世影响深远,三公九卿制是秦朝建立的中央官制,故B正确;皇帝制度、御史制度不是中央官制,排除A、C;郡县制度是地方管理制度,排除D。 名师点睛】 抓住关键信息“开后世两千年中央官制之先河”即可。 6.有论者认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更加广阔的国土上更加彻底地实施郡县制,才使得“车同轨、书同文、钱同币、行同伦、统一度量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得以在全国贯彻落实.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A. 郡县制利于国家统一 B. 郡县制加强了君主专制 C. 国家统一是郡县制实施的前提 D. 秦始皇是设郡、县的首倡者 【答案】A 【解析】 材料强调了实施郡县制才使得一系列政策措施得以在全国贯彻落实,即说明了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的统一,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郡县制加强了统一而非加强了君主制,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是强调郡县制实施的意义而非统一是郡县制实施的前提,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战国时期已经有了郡和县,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7.汉武帝成年主持政务后,频繁换相,并特意从身份低微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让他们能够出入宫禁,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主要决策。汉武帝这样做意在 A. 打破政治上的特权垄断 B. 巩固和扩大统治基础 C. 纠正察举制度的弊端 D. 分散和限制丞相的权力 【答案】D 【解析】 材料中描述的是汉武帝时期实行的“中外朝”制度,中朝参与决策,于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所构成的官僚机构“外朝”成为执行机构,丞相的权力受到严重削弱,故D正确;这一做法主要是限制相权,并不能打破特权的垄断,故A错误;扩大统治基础主要是面对中下层民众,故B错误;材料属于中央君主集权表现,不涉及察举制弊端,故C错误。 点睛:汉武帝为进一步分散和限制相权,实行“中朝”制度,“中朝”又称“内朝”,由皇帝左右的亲信的近臣构成。重要政事,“中朝”在宫廷内先自作出决策。他特意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担任参与国家政治中枢主要决策的侍中、常侍、给事中等职,让他们能够出入宫禁参议要政。 8.按唐制,中男(男丁16岁以上至21岁为中男)不服兵役,成男(男丁22岁以上为成男)才服兵役。某次,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役的建议,得到太宗许可。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并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据此可知,当时魏征供职于 A. 中书省 B. 尚书省 C. 兵部 D. 门下省 【答案】D 【解析】 【详解】隋唐时期实行的三省六部制的职权和运行机制是:中书省掌决策,草拟颁发诏令;门下省掌审议,可以驳回中书省的诏令,如审议通过再交给尚书省执行。材料中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役的建议,得到太宗许可。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由此可以判断封德彝供职于中书省,魏征供职于门下省,故选D。 A和B项错误,兵部属于六部,属于尚书省下属机构,故C项错误。 【点睛】 9.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隋唐时期统治者为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所采取的重要举措是 A. 废分封,置郡县 B. 建立法律体系 C. 确立三省六部制 D. 实行科举制 【答案】C 【解析】 题干信息“隋唐时期”、“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结合所学可以知道,隋唐时期确立三省六部制,将相权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削弱了相权,故C正确;A项是秦朝的举措,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不符合“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排除;D项是选官制度,不符合“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需要掌握隋唐时期确立三省六部制的目的和作用,解题的关键是对抓住关键信息“隋唐时期”、“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和对隋唐时期确立三省六部制的目的和作用的识记。 10. 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 A. 郡县制 B. 察举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 【答案】C 【解析】 由于科举制使封建社会普通下层的老百姓也可以通过考试获得参与国家政权的机会,所以“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科举制通过选拔人才,出任各级各地官员,效忠皇帝,从而扩大统治基础,加强中央集权。所以“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所以C符合题意。A项“郡县制”不符合“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的信息,排除A。察举制主要按门第和出身选拔人才,不符合“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的信息,排除B。行省制虽然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但与“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的信息无关,排除D。故选C 11.“财政事务由三司掌管,这是政府的一个独立部门……。另外一个独立的实权部门是枢密院,其地位与中书省相当。”(摘自《哈佛中国史》)材料介绍的制度所在的朝代是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答案】C 【解析】 【详解】宋代为了分割宰相的权力,设立三司管理财政,设立枢密院管理军事,设立参知政事分割宰相行政权,故C项正确。汉代实行中外朝制度,故A项错误。唐朝是三省六部制,不符合材料主旨,故B项错误。元朝实行的是中书省管理行政,故D项错误。 12.十八大以来,中央政府不断加大反腐的力度,“既打苍蝇,又打老虎”,我国古代与反腐倡廉相关的制度建设不包括 A. 西汉:刺史制度 B. 唐代:御史台 C. 宋代:提点刑御史 D. 元代:中书省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元代中书省是中央的行政机构,并不涉及监察方面,故不符合题意,D正确;ABC三项分别是不同时期古代的监察机构或者制度,故与题意不符合,排除。 13.唐代有“出将入相”的惯例,人们认定“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宋代民间则流行“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的俗语,宋人认为“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敌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矣。”这表明 A. 唐朝的大多数官员来源于武将 B. 宋代文化相对于唐代更为发达 C. 社会观念与政治环境关系密切 D. 科举制度提高了文人社会地位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将领即使领兵打仗获胜的荣誉也不及考上状元,说明当时文人的地位高于武将,这是宋代重文轻武的政策使得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变化,即社会观念与政治环境关系密切,C项正确;题干不能得出唐朝的大多数官员来源于武将,排除A;题干强调的不是宋代文化相对于唐代更为发达,也不是强调科举制的作用,排除BD。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对“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敌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矣”的分析,结合宋朝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即可得出答案。 14.秦汉时,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但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这一现象反映了 A. 专制主义的不断加强 B. 封建中央政府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 C. 丞相权力的不断分散 D. 中央对地方政府控制的日益严密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从秦到宋,通过分化事权,丞相的人数不断增多,专制皇权不断得到加强,A项正确;中国古代政治本质上是君主专制,不是民主政治,B项错误;丞相权力分散是表现,不是核心问题,C项错误;本题研究的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不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D项错误。 【点睛】中国古代政治的演变趋势是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15.明太祖朱元璋借“胡惟庸案”,“诏罢中书省”,但相权被废使皇帝与六部之间产生了一个权力真空。为了弥补这个缺陷,明代皇帝( ) A. 提高六部的政治地位 B. 设立内阁来辅助施政 C. 任用宦官来参预朝政 D. 以特务机构充当耳目 【答案】B 【解析】 废除宰相后皇帝又设立内阁来帮助皇帝处理政务,即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六部的政治地位未提高,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是设立内阁而非任用宦官,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是设立内阁而非以特务机构充当耳目,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16. 《清史稿》记述,清代内阁“沿明旧名,例称政府”,但“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 清朝前期以武立国 B. 六部分掌行政权力 C. 贵族特权不断削弱 D. 新的权力机构出现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清朝前期以武立国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就已经实现了六部分掌行政权力的局面,清初贵族利益的代表机构为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内阁无关,内阁权力的削弱主要是由于南书房和其后军机处的设置,所以A、B、C说法不正确,所以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军机处的设立 17. 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 A. 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 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 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 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答案】C 【解析】 明初废丞相制度以后权分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军国大事全由皇帝一人裁决,为了解决政事繁多的问题而设置内阁,作为皇帝的秘书班子,职责与功能就是辅政的;清初军机处初名军需房,是雍正年间为了方便对西北用兵而设置的,地点在隆宗门内,成员都是皇帝亲信的臣子,或手握重权的人,军机大臣只对皇帝一人负责,皇权大大的得到加强。 18.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是指 A. 英国的船坚炮利 B. 西方列强加紧扩张 C. 工业文明迅速发展 D. 中国的闭关锁国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积极寻求对外商品倾销市场,从而导致鸦片战争的爆发,故C项正确。A项,英国的船坚炮利属于军事因素,与“大势”不符合,排除。B项,西方列强扩张的根源在于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发展,排除。D项,闭关锁国与开放的世界市场相悖,排除。 19.在中国历史上,人们习惯以“夷”称呼西方国家。然而,徐继畲《瀛寰志略》(1848年)对西方各国的称谓是“外国”“英吉利”“葡萄牙”等,很少称“夷”。同治初年,清廷下旨不再以“夷”称呼西方各国。这反映了 A. 中国半殖民地社会形成 B. 天朝观念已被摒弃 C. 清朝政府接受国际惯例 D. 洋务运动成为共识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不再以‘夷’称呼西方各国”可知,清朝的外交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开始接受国际惯例,从思想上开始平等对待其他国家,故C项正确。半殖民地社会是在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形成,故A项错误。天朝观念并没有完全被摒弃,用词太绝对,故B项错误。D项与题意无关,故D项错误。 20.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列强主动表示愿意协助清政府剿灭太平天国。据下图左、右两图分析列强此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A. 划分“势力范围” B. 使战争中获得的权益能得以落实 C. 进行资本输出 D. 扶植清政府作为统治中国的工具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开放的部分通商口岸是被太平天国实际控制的地方,要想使战争中获得的权益能得以落实就必须协助清政府剿灭太平天国,否则战争中获得的权益是不能得到落实的,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划分“势力范围”是甲午战争之后的事情而非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的事情,选项A在时间上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没涉及到资本输出的信息,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扶植清政府作为统治中国的工具是后来八国联军侵华后的事情,而本题是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事情,选项D在时间上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列强主动表示愿意协助清政府剿灭太平天国的目的 21.史学家杰里·本特利说:“太平天国的改革方案包含了很多激进的特征,对不满的民众很有吸引力。”其方案中对农民最具吸引力的是 A. 平均分配土地 B. 产品上交国库 C. 奖励技术发明 D. 开设新式学堂 【答案】A 【解析】 太平天国运动时一场农民运动,农民最直接要求是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把土地分配给农民,因此《天朝田亩制度》中平均分配土地是最能反映农民要求的,故A正确;太平天国运动产生于封建社会,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在小农经济基础上要求产品上交国库,基本是空想,不符合农民要求,故B错误;奖励技术发明是《资政新篇》内容,是资产阶级要求,不是农民的要求,故C错误;开设新式学堂《资政新篇》内容,是资产阶级要求,不是农民的要求,故D错误。 22.在下列太平天国的活动中,能够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的是 A.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B. 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 C. 严惩外国侵略者 D. 反对腐朽没落的清王朝 【答案】B 【解析】 【详解】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故答案为B项。《天朝田亩制度》将小农经济作为追求的理想化目标,违背社会发展规律,排除A项;当时世界历史潮流是确立和发展资本主义,C、D项与此无关,均排除。 【点睛】《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它的出现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和要求。《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但不能反映农民的要求。 23.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此诗反映的是( ) A. 清军平定回部叛乱 B. 左宗棠收复新疆 C. 清政府镇压起义军 D. 刘永福率黑旗军在河内大败法军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左宗棠收复新疆的相关史实。学生首先要理解诗歌的意思:大将军率军西征尚未完成宏愿,我们仍然看到湖湘子弟遍部天山,你看西征的清朝大军,正是沿着夹道成阴的左公柳,把春天带到了边疆,让春风吹到了玉门关外。“天山”“玉门关”都是新疆的地方,课本所学知识可得出“大将军是左宗棠”,故答案选B。 考点: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列强侵略与民族危机·左宗棠收复新疆 24.徐中约在评价甲午战争时指出:“政府与人民各行其是。战争压根没有影响到普通民众,这场战争几乎全是李鸿章的北洋水师与淮军在作战。西方观察家就精辟地将这场战争称为李鸿章一人与日本之间的战争。”从中可知 A. 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腐朽 B. 中国民族主义意识严重缺失 C. 中日双方综合实力对比悬殊 D. 中国主要军事将领妥协退让 【答案】B 【解析】 从“李鸿章一人与日本之间的战争”可以说明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甲午中日战争都是一小群人的活动,都脱离了民众,缺乏民主观念,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没有挖掘到事情的本质;C、D选项与材料内容无关。 25.梁启超指出:“吾国……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之偿款既输,而鼾睡之声,乃渐惊起。”与文中所涉内容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干“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之偿款既输”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关条约》规定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项正确。《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的内容与材料中“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之偿款既输”不符,排除AB。《辛丑条约》中没有割地,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C。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之偿款既输”,运用所学知识逐一排除即可。 26.甲午战后,国际资本潮水般涌进中国,列强希望“整片开发”,减少成本,提升利润,与中国政府协商集中投资。为此列强 A. 开始在中国投资设厂 B. 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 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 强迫中国开放更多通商口岸 【答案】C 【解析】 甲午战后,在《马关条约》的刺激下,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强占租借地,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材料中的“列强希望‘整片开发’”,即是列强瓜分中国的表现,故答案为C项。列强早已在中国投资设厂,排除A项;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以镇压义和团运动为借口,排除B项;D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27.如果把“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收复新疆”“甲午风云”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符合这一单元主题的是 A. 侵略与反抗 B. 近代化的探索 C. 民族政权并立 D. 师夷长技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收复新疆”、“甲午风云”等结合所学可知,列强发动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入侵新疆、甲午中日战争等对我国进行侵略,左宗棠收复新疆,反映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意志,因此本单元主题是“侵略与反抗”,故A项正确;近代化的探索指的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材料体现不出近代化的探索,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列强侵华,和民族政权并立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学习西方的信息,故D项错误。 28.“(义和团)那种举动,就是当时中国人对于欧美的新文化之反动,对于他们物质进步之抵抗,伤亡枕籍,还是前赴后继,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人民还是有民族思想,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孙中山在这里称赞义和团运动 A. 反对欧美文化 B. 强烈的爱国精神 C. 抵制近代技术 D. 打败了侵华列强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人民还是有民族思想,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可知孙中山肯定义和团的反帝爱国精神,B项正确。从材料可知,孙中山不认可义和团破坏西方文明,排除AC。D项说法错误,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嚣张气焰,没有打败侵华列强,排除。 29.下表是1894~1914年英、日等国占中国对外贸易总值的百分比。 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A. 《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 对英贸易比重降低表明英国国际地位的明显下降 C. 这一阶段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以商品倾销为主 D. 对其他国家贸易比重变化折射出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答案】A 【解析】 【详解】表格中,“1894—1914年”日本对中国贸易的数字明显呈上升趋势,说明《马关条约》后日本对中国经济侵略的加剧,故A正确;此时,英国仍然是国际强国,对英贸易比重降低不能说明英国国际地位下降,故B错误;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故C错误;晚清中国国际地位没有提高,故D错误。 30.如图是1907年发表的漫画(注:图中所示器具从右到左依次是:坛、提勺、漏斗、壶)。其政治寓意是 中国现形记 A. 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B. 近代社会阶级结构发生新变化 C. 中国领土主权不断遭到破坏 D. 近代中国呈现国富民穷的格局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时间“1907年”可知发生在《辛丑条约》签订后,处于清政府统治末期,民族危严重,另外漫画常带有讽刺意义,题干中漫画寓意为提壶(官)将坛(民)中的油水通过漏斗(政府)提到壶(外国)中,比喻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故A项正确;漫画不能说明近代中国社会阶级结构变化,故B项错误;漫画没有体现出中国领土主权破坏的信息,故C项错误;近代中国并不是富裕的国家,漫画也体现不出国富民穷的格局信息,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以漫画为切入点考查阅读漫画,获取信息、理解其本质的能力。解题时抓住关键词“1907年”、“政治寓意”等知识即可解题。 31. 从刘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到孙中山“敢有帝制自为之,天下共击之”历史变迁说明( ) A. 专制与民主构成传统社会主要矛盾 B. 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是历史潮流 C. 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起决定作用 D. 封建专制制度长期延续影响历史进程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传统社会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而非专制与民主构成传统社会主要矛盾,“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是在强化君主专制,而“敢有帝制自为之,天下共击之”则说明民主共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已经是历史潮流,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当然不能起决定作用,封建专制制度长期延续影响历史进程不是材料中反映的主旨,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B。 【考点定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的历史必然性 32.有学者说:近代中国人实际上经历的探索过程是“‘西化’—‘反西化’—‘现代化’”。下列符合“‘反西化’—‘现代化’”两个阶段的史实是 A. 虎门销烟——太平天国运动 B. 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C. 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 D. 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化”指向西方学习,“反西化”指的是排斥西方,所以“反西化”、“现代化”分别指义和团运动与辛亥革命。义和团运动是反帝爱国运动,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其打击对象是外国侵略者,体现“反西化”;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导致了中国社会的转型,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结束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从制度层次上完成了反封建的历史使命,使得民主观念深入人心,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深刻影响,体现“现代化”,故D正确;虎门销烟、太平天国运动都是“反西化”, 故A错误;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都是“反西化”,故B错误;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和东方日本的战争,不是“反西化”,故C错误。 33.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临时约法》,将已经开始实施运作的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这一改动的主要目的是 A. 限制孙中山的权力 B. 获得更多列强支持 C. 保障宪法更好实施 D. 维护革命胜利果实 【答案】D 【解析】 【详解】颁布《临时约法》是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维护辛亥革命后造就的民主共和成果,故D项正确。《临时约法》是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故A项错误。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临时约法》主要针对国内,防止专制出现,并不是获取列强支持,故B项错误。保障宪法更好实施不符合材料和所学主旨,故C项错误。 【点睛】《临时约法》是孙中山在充分考察西方民主政治的基础上颁布的,其中三权分立制参照了美国,责任内阁制效仿了英国。责任内阁制的规定,有利于从法律上限制即将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袁世凯的权力,维护民主共和制度。 34.武昌起义后,很多地区的农村士绅大部分持三种态度:一种是顽固守旧,拼命抗拒,愚忠清廷,一种是走走看,认为“民心噪逆,朝野纷争,上下未有所定,此时欲顺不可,欲拒弗能”,一种是顺水推舟,积极响应,在革命的口号中借以自保,并扩大权势。士绅的态度说明 A. 革命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 B. 传统士绅对革命的冷漠 C. 士绅对清政府的同情理解 D. 革命思想并未深得人心 【答案】D 【解析】 材料反映出,武昌起义后,农村士绅大多反对、观望或投机革命,这是革命思想并未深入人心的结果,反映出辛亥革命的局限,故D项正确;AC项符合“一种是顽固守旧,拼命抗拒,愚忠清廷”信息,但不符合材料主旨信息,故错误;B项符合“一种是走走看,认为‘民心噪逆,朝野纷争,上下未有所定,此时欲顺不可,欲拒弗能’”信息,不符合主旨信息,故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把握材料的主旨信息,然后进行排除。本题的主旨信息是武昌起义后,农村士绅大多反对、观望或投机革命。ABC不符合材料的主旨信息,故错误。 35.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A. 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 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不允许外国人干涉中国事务和倡导所有中国人都管理自己的事务可知,在梁启超看来辛亥革命增强了中国人的民族民主意识,A项正确;民主共和观念和打击帝国主义侵略两个只限于对民主和民族意识的解读,没有全面解释材料主题,B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到事实上的民主自由权利,只是“觉得”,D项错误。 36.“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这首脍炙人口的《铁道游击队》主题曲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A. 抗日战争 B.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抗美援朝战争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题意中的“鬼子”指的是日本鬼子,即日本侵略者,所以题意中的歌曲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抗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时期中国战败,不是“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故排除B项;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不是“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故排除C项;抗美援朝战争中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没有铁道游击队,故排除D项。 37.1937年7月2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密令设立国家总动员设计委员会,指定作为总动员业务中心的“资源动员”由资源委员会召集有关部门会同筹办,并首次提出迁移上海民营工厂到内地。上海民营工厂内迁的背景是 A. 淞沪会战使政府军队受重创 B. 上海成为全国政治经济中心 C. 日本已经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D. 中东部地区大部分已经沦陷 【答案】C 【解析】 上海民营工厂内迁是抗战期间民族工业的内迁,是抗战需要才内迁的,所以背景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上海民营工厂内迁和淞沪会战关系不大,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不能解释内迁的原因,不符合题意,排除;中东部地区大部分已经沦陷和内迁无关,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上海民营工厂内迁是抗战保存力量的需要。 38.解读地图是历史学习的一项重要能力。下图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次重要战役形势图,下列有关这次战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 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C. 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第一场大型会战 D. 是相持阶段对全局胜败具有决定意义的会战 【答案】C 【解析】 材料表明这场战役发生在上海,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是中日军队之间的战役,因此这场战役应当是1937年8月—11月的淞沪会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第一场大型会战。故答案为C项。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排除A项;百团大战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排除B项;淞沪会战是抗战防御阶段而不是相持阶段的大会战,排除D项。 39.1942年10月,美英两国政府公开声明,将与中国政府谈判,放弃在华治外法权,订立平等条约。1943年5月,中国与美、英正式交换批准文本,新约开始生效。其主要内容有美、英废除在华领事裁判权,废除《辛丑条约》等。中国外交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南京国民政府外交努力的结果 B. 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地位提高 C. 日本侵略使美英特权形同虚设 D. 美英通过外交行为打击汪伪政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AC项表述符合史实,但不是主要原因,与题意不符,排除。根据材料时间段并结合所学可知在此期间我国正在进行抗日战争,并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一些重大胜利,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地位的提高为自己赢得了一些权益,促使各国开始废除与中国的一些不平等条约,故B项正确。 美英并未通过外交行为打击过汪伪政权,故D错误。 40.下表为《抗日战争部分时期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统计表》,从中反映了 A. 正面战场始终是抗日的主要战场 B. 国民党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力军 C. 国民党军队在抗战中有巨大牺牲 D. 国共合作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障 【答案】C 【解析】 表格数据反映了抗日战争部分时期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较多,这说明国民党军队在抗战中有巨大牺牲,故C正确;材料没有将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进行比较,不能说明正面战场始终是抗日的主要战场,故A错误;材料数据也不能体现国民党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力军,故B错误;材料数据没有反映国共合作的问题,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仔细观察表格数据,注意不要脱离材料数据而主观臆断,学生结合所学知识从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较多的信息入手,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我国历史上,商周王朝实行“封邦建国”……不存在中央对地方进行有效管理的行政区划制度……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天下,……。这在我国古代行政制度史上堪称划时代的变革。 ——梁励《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沿革述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这在我国古代行政制度史上堪称划时代的变革”指什么? 材料二 元朔五年,武帝令各地诸侯王在封地之内分封弟子,由中央政府给予名号。划分全国为十三州,每州设刺史一人,直接代表皇帝监察十三州的二千石禄的高官乃至诸侯王。 ——摘编自《试论汉武帝的治国为政之道》 (2)根据材料二,概括汉武帝在地方管理上采取的主要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采取这些措施的背景。 材料三 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 ——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 ——摘编自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3)根据材料三,指出元代行省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实行行省制度的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中国古代地方治理演变的趋势。 【答案】(1)变化:从贵族体制到官僚体制(或从分封制到郡县制或从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 (2)主要措施:推恩令;设刺史监察地方。背景:汉初推行郡国并行,导致地方王国势力膨胀,威胁中央集权。 (3)特点:权力大但受中央节制。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4)趋势: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解析】 【详解】(1)“变化”,根据材料一信息“商周王朝实行‘封邦建国’……不存在中央对地方进行有效管理的行政区划制度……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并结合所学知识,这一变革指的是从贵族体制(分封制)到官僚体制(郡县制)。 (2)“措施”,根据材料二信息“武帝令各地诸侯王在封地之内分封弟子……每州设刺史一人,直接代表皇帝监察十三州的二千石禄的高官乃至诸侯王”概括得出:推行推恩令、设刺史监察地方。“背景”,依据所学知识从汉初推行郡国并行,导致地方王国势力膨胀,威胁中央集权角度分析。 (3)“特点”,根据材料三信息“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概括得出:行省权力大但受中央节制。“意义”,依据所学知识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中国省制的开端等方面回答。 (4)“趋势”,综合上述材料中的“分封制----郡县制----刺史制---行省制”等信息可归纳出: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的趋势。 42.抗日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取得的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材料一“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谭嗣同《有感》(1896年春) 材料二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材料三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 (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这次历史事件的结果对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 (2)根据所学知识,试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论证材料二的观点。 (3)结合所学内容,驳斥材料三中日本对美英两国宣战的理由。结合史实说明抗日战争怎样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答案】(1)事件:甲午中日战争(或者签订《马关条约》); 影响: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2)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军事上: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共同抗击日军。 (3)日本发动战争是为了争夺霸权,日本的对外战争给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解析】 (1)根据材料一“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可知历史事件是甲午中日战争战败,中国签订《马关条约》。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等方面思考作答。 (2)根据材料二“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可知,在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军事上,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共同抗击日军。 (3)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可知日本试图为战争推卸责任,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日本发动战争是为了争夺霸权,日本的对外战争给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等方面驳斥日本的观点。第二小问,关键是理解问题,实际考查中国取得抗战胜利的意义,学生联系课本知识即可作答。 点睛:解答本题要紧扣“两材”: 解答历史材料题,要紧紧依托两个“材”,一个是命题者提供的“材料”,解题时紧扣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等,这是解答试题的最主要的依据;另一个是教材,通过试题中材料的指引,回归教材,解题时回顾甲午中日战争、抗日战争等相关内容。学生能把“材料”和“教材”完美地结合起来,回答问题就会得心应手。 43.近代中国内忧外患,中国军民奋起反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粤西)遍地皆盗……盖承平久,孳息繁衍……地不能增而人加众,至二、三十倍,故相率为盗以谋食……取才之涂(途)太隘,逆匪杨秀清、韦昌晖(辉)石达开之才皆非今翰詹(注:翰林和詹事两种官职的合称)及方面大臣所及也,特无其虚仪及媚骨尔。 ——汪士铎《乙丙日记》1856 (注:汪士铎曾经担任过曾国藩的幕僚)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态度?说明你的判断依据?并据材料一概括作者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因素有哪些? (2)下表是关于“19世纪中期以来的中国社会概况”,按下列要求完成问题 两次鸦片战争 洋务运动 甲午中日战争 总理衙门 近代化 《马关条约》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师夷长技以制夷 《南京条约》 先从表中任选出三或四个关键词,自拟一个主题,再运用所选的几个关键词对自拟的主题进行简要阐释。(要求:答题时要列出自己所选的准确关键词;所拟主题立意明确,围绕所选关键词信息;阐述时要能理清关键词与主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史论结合) 【答案】(1)态度:敌视(或否定);依据:称太平军为“盗”和“逆匪” 因素:人口过度增长加剧人地矛盾,人民无以谋生;国家选拔人才的途径(科举制)过窄;太平军将领具有才干。(答出其中的两点可得) (2)论证题 示例一:关键词: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主题:近代西方列强的侵华史(或近代列强入侵对中国的破坏性) 阐述:近代西方列强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和扩大侵华利益,发动了一次次的侵华战争,对中国造成学深重灾难,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比如,两次鸦片战争,中国清政府战败并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及附件、《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完整主权沦失,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进一步加深;甲午中日战争后又被迫签订《马关条约》,西方列强的侵华手段从“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大大加深。 结论: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的侵华史,也是屈辱和抗争的历史。 示例二:关键词:两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总理衙门、近代化 主题:列强入侵客观上推动中国近代化起步 阐述: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魏源为首的封建士大夫开始萌生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并推动地主阶级洋务派兴起了“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创办近代工业,推动中国近代化起步;同时,也促进清政府调整权力结构,设立了总理衙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外交之路。 结论:两次鸦片战争是列强发动的非正义侵略战争,对中国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性,但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起步。 (可以多角度提炼主题,言之有理即可,主题和关键词要明确)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一“逆匪杨秀清、韦昌晖(辉)石达开之才皆非今翰詹(注:翰林和詹事两种官职的合称)及方面大臣所及也”可知,作者对太平天国的态度是否定和敌视的。其中对太平军的称谓就是证据。依据材料信息“盖承平久,孳息繁衍……地不能增而人加众”、“取才之涂(途)太隘”、“逆匪杨秀清、韦昌晖(辉)石达开之才皆非今翰詹(注:翰林和詹事两种官职的合称)及方面大臣所及也”从人口增加人地矛盾突出、官员选拔途径狭隘、太平军将领具有才干等方面概括作答。 (2)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考查中国近代史。首先选定关键词拟定主题,在选定关键词时需要注意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进行分类,也可以选定的关键词既有思想文化又有政治、经济方面的,进行分析即可。如选定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等关键词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所学分析列强的侵华进程,然后结合相关史实进行分析论述;或选定两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总理衙门、近代化等关键词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所学分析中国的近代化过程,然后结合相关史实进行分析论述。要求围绕所拟论题,概念解析准确,史实引用合理,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结论有提炼。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