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2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5高考地理(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1讲 地球与地图)一轮过关测试
【金版教程】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1讲 地球与地图限时规范特训 新人教版 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为局部经纬网图,甲、乙区域所跨的纬度相等,QR的实际距离约为MN的2倍。据此完成1~3题。 1.与N点关于地轴对称的坐标为( ) A.(60°N,20°E) B.(60°N,160°W) C.(60°S,20°E) D.(60°S,160°W)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MN所在纬线为60°N,根据经纬度变化规律可知N点经度为20°E。关于地轴对称的两点纬度相同,经度互补,东西经相反。 答案:B 2.下列有关甲、乙两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区域位于乙区域的西北方向 B.乙区域的面积约是甲区域的4倍 C.甲区域位于西半球,乙区域位于东半球 D.甲区域面积约是乙区域的1/2 解析:QR的实际距离约为MN的2倍,且单位经线上长度不变,因此乙区域面积约为甲区域的2倍;根据东西半球划分依据,甲区域位于东半球,乙区域位于西半球;甲区域位于乙区域的东北方向。 答案:D 3.某人从Q点出发,依次正东、正北、正西、正南各走110千米,他最后位于( ) A.出发点 B.出发点以西 C.出发点东北 D.出发点以东 解析:单位经线上长度不变,纬线长度则不同,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纬度越高,纬线圈长度越小。所以从Q点(位于赤道上)出发,依次正东、正北、正西、正南各走110千米,此人最后位于出发点以西。 答案:B 4.从甲、乙、丙、丁四处上空俯视,所见的经纬网与①、②、③、④图中对应正确的是( ) A.甲-④ B.乙-① C.丙-③ D.丁-② 解析:图中甲处为北极俯视图,对应③;乙处为斜视图,对应①;丙处为侧视图,对应②;丁处为南极俯视图,对应④。 答案:B 下图是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图(单位:米)。读图回答5~6题。 5.关于陡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处陡崖高于b处 B.a处陡崖相对高度在200米以上 C.b处陡崖相对高度在200米以上 D.b处陡崖相对高度在300米以上 解析:陡崖的相对高度计算公式是(n-1)×d≤H<(n+1)×d,n是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d是等高距。通过计算可得出b处陡崖相对高度为200米≤Hb<400米,a处陡崖的相对高度为100米≤Ha<300米。 答案:C 6.高速公路选择在图中地形部位通过,主要原因是( ) A.该地位于山脊,地势较高 B.该地位于山谷,工程量小 C.该地岩层脆弱,易于开挖 D.该地位于鞍部,地势较低 解析:高速公路选择通过鞍部,是因为鞍部地势低,有利于工程建设。 答案:D [2013·甘肃二诊]读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7~9题。 7.图示区域最大的高差可能是( ) A.350米 B.400米 C.450米 D.550米 解析:图中等高距为50米,最高处在图中西南角、海拔为950~1000米,最低处在西北角、海拔为400~450米,故区域最大高差为500~600米,则D项正确。 答案:D 8.图示区域中流量季节变化最小的河段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依据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可判断河流流向为自东南流向西北,则图中①河段处于湖泊下游,受湖泊调节作用较强而流量季节变化最小。 答案:A 9.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暑假调查该区域的土地利用状况,下列地点中最不适合成为宿营地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解析:夏季山地易发生暴雨,为了避开洪灾,宿营地不应选在谷地附近,图中丙地刚好位于谷地,故C选项正确。宿营地应选在地势开阔的高地上。 答案:C [2014·青岛统测]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分布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图中东部地区的地貌名称是( ) A.冲积扇 B.河漫滩 C.河口三角洲 D.侵蚀平原 解析:读图,图中东部地区的地形是河流流出山口后河流沉积形成,在出山口处沉积层较厚,在边缘处较薄,属于冲积扇地形,A对。河漫滩指河流洪水期淹没的河床以外的谷底部分。它由河流的横向迁移和洪水漫堤的沉积作用形成。枯水期大片露出水面成为雏形河漫滩。之后洪水携带的物质不断沉积,形成河漫滩。图示区显然不只是谷底部分,B错。三角洲分布在河流入海口处,C错。图示平原为沉积作用形成,不是侵蚀形成的,D错。 答案:A 11.形成该地貌最主要的地质作用和最显著的月份是( ) A.沉积作用,1月 B.搬运作用,4月 C.沉积作用,7月 D.搬运作用,10月 解析:图示区位于我国,河流汛期主要在夏季,图示区是河流沉积作用形成,沉积作用主要表现在夏季洪水期,水量大,搬运能力强,在中下游泥沙沉积多,C对。其它月份河流水量小,搬运作用小,泥沙沉积少,A、B、D错。 答案:C 二、综合题 12.读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所属的半球是________,B点与A点的距离约为________,所属的纬度地带是________。 (2)图中C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所属的半球是________________,C点和D点之间的距离约为______。 (3)图中F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所属的半球是______________,所属的纬度地带为________,F点在E点的________方向。 (4)图中B点在D点的________方向,A点在E点的________方向。 解析:本题考查经纬网判读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大。运用经纬度判读法确定各点的纬度、经度是解题关键,如E点坐标为(60°N,45°W)。确定C点坐标需要明确中间图形显示南半球并且每相邻两条经线之间经度差相等。 答案:(1)(15°S,15°W) 南半球、东半球 1110千米 低纬度 (2)(60°S,170°W) 南半球、西半球 1375千米(或1387.5千米) (3)(70°N,180°) 北半球、西半球 高纬度 西北 (4)东北(西北) 东南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第29次南极科考队内陆队于2012年12月23日至25日在内陆新建站选址的预选区域——距离中山站(69°22′S,76°23′E)520千米处,展开内陆新建站选址工作。 材料二 下图为南极地区图。 (1)假如在该图中绘制四个南极地区图,则比例尺缩小为原来的________。 (2)请推断一下内陆新建站的纬度。 (3)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海拔4083米)与内陆选址区域(海拔约2600米)的温差为多少?为什么? (4)从(65.5°S,78°E)地区到(74°55′S,163°42′E)地区,最短飞行路线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问,图幅面积之比等于比例尺之比的平方,变化后图幅面积是原来的1/4,比例尺则缩小为原来的1/2。第(2)问,利用纬度相差1°,经线上间隔约为110千米计算即可。第(3)问,两地高度相差约1483米,利用海拔每升高1000 m气温降低6℃计算即可。第(4)问,最短航线凸向高纬地区。 答案:(1)1/2 (2)约为74°S。 (3)大约为8.9℃。两地高度相差约1483米,一般来说,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 (4)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三、探究性学习 14.读我国某地区地形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P处适合户外攀岩运动。运动员从崖底攀至陡崖最高处,攀登的最大高度不超过________米,陡崖崖顶高度范围为________米。 (2)简述图示区域地形特征。 (3)图中a处附近等高线向右凸出,其地形名称是________,为________走向。 (4)若a处附近等高线数值为500,则a处地形为________。若b处等高线数值为400,则b处地形为________。 解析:第(1)问,根据陡崖的相对高度计算公式计算可知,陡崖的相对高度小于400米;崖顶海拔范围是1000~1100米。第(2)问,大部分等高线数值小于1000米,大于200米,所以地形主要为低山丘陵,地势可通过等高线数值变化判断。第(3)问,根据a处附近等高线向数值低的地方凸出可判断其为山脊,大致为东西走向。第(4)问,根据等高线“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判断即可。 答案:(1)400 1000~1100 (2)图示区域地形主要为低山丘陵;地势从南部和西部向东北倾斜;低山丘陵主要分布在南部和西部。 (3)山脊 东西 (4)小丘 洼地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