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二轮复习考点25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考点25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学案

考点 25 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 (1)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的敌对势力联合起来进攻苏俄,苏维埃政权面临严峻形势。 (2)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困难。 2.目的 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保证军事上的胜利,巩固苏维埃政权,后期试图直接过渡到社会 主义社会。 3.内容 农业 实行余粮收集制 工业 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 商业 取消自由贸易 分配 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规定“不劳动者不得食” 4.认识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使苏维埃政权在严酷的战争条件下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 的财力、物力,保障了军事上的胜利。 (2)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了严重的经 济和政治危机。 (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一项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政策,这种“直接过渡”的思想被后来的实践证明是错 误的。 5.实质:排斥商品货币关系,排斥市场,采用军事性行政命令进行管制的经济体制。 二、新经济政策 1.背景 (1)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日益显现,引发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2)苏俄急需恢复和发展经济,巩固政权。 2.实施 1921年 3 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 标志苏俄开始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 3.主要内容 农业 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工业 解除部分中小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对国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等, 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 商业 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分配 废除实物分配制 4.特点 (1)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巩固工农联盟,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2)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5.作用 (1)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恢复了国民经济,为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基础。 (2)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 (3)它探索了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是列宁对俄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的有益探索。 三、斯大林模式 1.含义 20世纪 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苏联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 2.背景 (1)1922年苏联成立,但其外部仍受到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威胁,内部仍是一个依靠从国外输入机器装备的 落后农业国。 (2)1924年,斯大林成为苏联主要领导人;新经济政策逐渐被取消。 3.形成过程 (1)实现工业化 ①条件:新经济政策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打下基础。 ②目的:加强国防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 ③过程:实施两个五年计划。 ④成就: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时,苏联基本实现了工业化,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2)农业集体化 ①目的 解决粮食危机,配合工业化建设。 ②过程 1927年开始实施;1932 年,苏联宣布“完成全盘集体化”,全国约有 60%的农户加入集体农庄;1937 年,超过 90%的农户加入集体农庄。 ③成就 实现了农业集体化,为解决工业化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等问题创造了便利条件;随着集体化运动 的高涨,富农作为一个阶级基本被消灭。 【点睛】苏联取得工业化建设成就的原因 (1)苏联政府对重工业的高度重视和巨额投资。 (2)国家实行高积累政策。 (3)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为工业化建设提供了粮食、原料、资金等便利条件。 (4)苏联人民的建设热情和奉献精神。 4.特点 (1)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并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2)政治:高度集权,权力高度集中于党的最高领导机构,党政不分,个人专权;民主法制被忽视,缺少 群众监督。 (3)思想:个人崇拜之风盛行,形成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体制。 5.评价 (1)积极作用 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实现了工业化。 ②为苏联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2)严重弊端 ①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 ②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③牺牲广大农民的利益,造成农业生产的长期落后。 ④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后来因没有进行 有效的改革而日益僵化,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四、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 二战后,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上台,试图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 2.内容 (1)经济 农业上,实行收购制;鼓励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大规模开垦荒地。工 业上,废弃部门管理体制;给企业部分权利。 (2)政治 召开苏共“二十大”,展开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批判。 3.评价 (1)进步性 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揭开了苏联改革的序幕。 (2)局限性 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只是对原有体制的小修小补,无法从根本上突破。改革后期,各 种矛盾日益突出,改革最终失败。 五、勃列日涅夫改革 1.背景 赫鲁晓夫的改革造成了社会的动荡。 2.内容 (1)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 (2)在坚持集中计划管理的前提下,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3)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 (4)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 3.结果 (1)军事实力达到了与美国相匹敌的水平。 (2)军备竞赛导致经济负担不断增长,1975年后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 4.评价 (1)仍然没有突破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 (2)在改革的过程中由于对苏联经济实际发展水平的高估而作出错误的判断,进一步阻碍了改革的进程。 (3)这一时期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加重了本国的经济负担。 六、戈尔巴乔夫改革 1.原因 20世纪 80年代中期苏联出现了社会动荡、经济停滞、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的现象,社会陷入了危机。 2.内容 (1)经济方面 ①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 ②政府实行指导性计划指标; ③通过一系列法规,调整苏联的所有制结构; ④企业开始实行各种形式的租赁和承包; ⑤一些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也开始实行租赁制或建立家庭农场 (2)政治方面 ①提出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 ②倡导“民主化”和“公开性”及思想自由化。 ③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 3.结果 这些经济改革措施,使经济不断滑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下降。政治上的改革最终导致国内局势失控 和苏联解体。 4.评价 政治改革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经济改革中缺少宏观决策,并继续推行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做法, 致使经济下滑,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最终导致国内局势失控和苏联的解体。 【图示历史】图示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考向一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比较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相 同 点 前提 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和经济命脉 内容 都涉及国民经济的工业、农业、商业和分配等各个方面 目的 直接目的都是要解决当时社会内外交困的现实,主观目的都是要探索苏俄直接 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根本目的都是要维护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结果 都起到了维护新生苏维埃政权的作用,都被新的政策所取代 不 背景 1918年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国 内外敌对势力的联合进攻,苏俄进 入艰难的三年国内战争时期 (1918—1920) 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继续推 行,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主要 内容 工业:大中小企业全面国有化 ①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国营; ②中小企业、国家无力经营的企业——私营 同 点 农业 实行余粮收集制 固定的粮食税取代余 目的 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和人力,支 持红军战胜敌人 解决国内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探寻向社 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特征 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违背了经 济发展规律 实质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 产,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经济 运行 机制 绝对的计划调节 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评价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适应了战时需 要,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物质 保障;为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 径提供了一种尝试,但不是向社会 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提高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 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巩固了工农 联盟;是列宁对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 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探索 下表为 1913-1928年沙俄、苏联经济数据表。 类别数据年份 1913年 1920年 1925年 1928年 工业总产值(亿卢布) 102.51 14.1 77.39 158 钢(十万吨) 420 19 186.8 425.1 粮食(百万吨) 144.4 52.5 113.3 123.3 下列对材料的分析,正确的是 A.社会制度的转型推进经济迅速发展 B.对“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的成功探索推动苏联经济复苏 C.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使苏联经济全面提升 D.苏俄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封锁和孤立 【答案】B 【解析】据表格信息可知 1920年苏俄经济出现下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苏俄面临严重的国内外危机, 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因而引发了一些弊端,出现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1921年,苏俄探索出了新经济 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故 1920年后苏俄经济呈现增长,故 B正确。1917年,十月革命建立起 社会主义国家,但是根据表格此时经济是下滑的,故 A错。斯大林时期苏联推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推 动工业化进程,但是农业发展缓慢,故 C错。材料仅体现苏俄经济发展状况无法体现苏俄打破帝国主义封 锁,故 D错。 考向二 苏(俄)联农业方面的三大举措 十月革命后,苏联(俄)先后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农业集体化方针,这三大措施在 农业方面产生了不同影响。 (1)余粮收集制是为适应当时战争的特殊需要而采取的非常措施,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物质保障,但 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2)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减轻了农民负担,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但只是一个短暂的措施。 (3)农业集体化的实行,基本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但过度牺牲农民利益,后来也没有采取有效 的调整措施,使得农业总产值下降,甚至出现了严重的饥荒。集体化也没有使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明显提高, 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在苏联七十多年历史上,大规模的饥荒有三次,即 1922—1923年、1932—1933年、 1946—1947年饥荒。其中 1932—1933年大饥荒的程度最为严重,1932年苏联主要农业区乌克兰地区谷物 产量仅是 1930的 36.8%,据估计饥荒死亡人数的在 600—800万之间,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决策错误 B.经济建设模式模糊导致社会混乱 C.农业集体化目的与客观效果相悖 D.苏联的经济困难呈现周期性特征 【答案】C 【解析】1932—1933年为斯大林时期,推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政策,其中农业集体化政策以牺牲农民利 益发展工业,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造成农业落后,出现严重饥荒,故 C项正确;苏联优先发展重工 业的决策错误,说法错误,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决策有一定合理性,但是不应该过于牺牲农民的利益, 故 A项错误;经济建设模式模糊导致社会混乱说法错误,高度集中的经济建设模式在斯大林时期形成,故 B项错误;苏联的经济困难呈现周期性特征,为表象而非原因,故 D项错误。 考向三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1.形成原因 (1)小生产占优势的社会经济结构,经济文化落后以及缺乏民主传统是其基本原因。 (2)过渡时期阶级斗争激烈、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对集中人力、物力和加强无产阶 级专政的客观要求,帝国主义包围下险恶的国际环境以及战争的危机感,都是造成权力过分集中的重要客 观因素。 (3)封建专制、封建思想残余的存在则是个人迷信盛行及个人专断的社会文化基础。 (4)斯大林对党内斗争的错误处理方法及理论上的失误、思想方法的绝对化等,对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 制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 2.特点 (1)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牺牲农民利益以实现 工业化;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2)政治上:实行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党政不分,忽视民主法制,缺少群众监督,最后形成个人的高度集 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经济的盛衰……绝非外在的“干扰因素”所致,而是工商界自身的规律。……理论意义上的萧条, 指的是产量、实际收入和就业水平长期显著下降,这种情况只能用经济体系自身的各种因素的作用来解 释……历史经验似乎表明,即使在没有明显的外来影响可能导致商业周期趋势的地方,经济也表现出明显 的周期趋势。这表明我们的经济体制具有一种内在的不稳定性,表现出这种或那种趋势。 ——摘编自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 结合材料和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经济体制与经济危机”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 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科学,阐述需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答案】示例一 论题: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必然会导致苏联的经济危机。 阐述:斯大林经济体制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计划性、行政性、指令性是鲜明特点,随着经济的发 展,其僵化的体制必然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产生经济危机;斯大林模式长期排斥市场与货币关系,以行 政力量驱动经济发展,不符合经济发展的本质规律,无视经济规律必然会导致经济危机;斯大林模式以集 体化的形式完成资本积累,长期牺牲农民的利益,必然会造成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下降,进而酿成粮食危机 和社会危机。总之,斯大林模式的内在弊端是苏联经济危机的根源。 示例二 论题: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固有矛盾导致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阐述:资本主义的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工业革命 后不久,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贫富差距日益扩大,世纪年代后,资 本主义经济危机开始呈现周期性爆发的特点。世纪末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一 定的调整,资本主义经济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但其固有的矛盾终于导致席卷世界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危 机的爆发。总之,只要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存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就不会消亡。 (以上示例任选其一作答,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解析】根据题干中“历史经验似乎表明,即使在没有明显的外来影响可能导致商业周期趋势的地方,经济 也表现出明显的周期趋势”“一种内在的不稳定性”,意在说明某种经济的盛衰由该经济内部运行机制所影响, 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资本主义私有制、自由主义机制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联系或苏联斯大林模式对苏 联经济特点及对苏联经济影响进行分析阐述。 解析材料观点是经济的盛衰主要是“经济体制具有一种内在的不稳定性”导致的。可以选择论述资本主义经济 体制的固有矛盾与经济危机周期性的关系,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 间的矛盾)导致生产相对过剩的矛盾出现,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不会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因此经济危机 会周期性爆发。也可从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与苏联的经济危机的关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排斥市场与 货币关系、过分的强调通过对农业的剥削完成资本积累,进而酿成民生问题和社会危机。其他表述言之有 理即可。 考向四 全面认识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异 侧重点 农业 工业 前期是经济领域,后期是政治领域 结果 取得一定的成效,最 后失败 失败 失败 原因 未改变原有体制,只是对斯大林体制进行 的小修小补 没有根据国情进行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 方向 同 目的 解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内容 在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 结果 成效都不显著,可以说是失败的改革 对社会主义改 革的认识 1.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发展的道路上进行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 2.社会主义改革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3.改革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具有复杂性、曲折性和艰巨性。 4.改革要关注人民大众的生活,发展社会主义要立足于民生的改善。 5.要有全面的、一贯的改革思路、政策和配套措施,不能急躁冒进,也不能保守停滞,更不 能随意改变改革的重点。 6.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要处理好其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特别要保持政治的稳 定。 对下图漫画中的改革,解读正确的是 A.缓解了政治经济危机 B.形成了计划经济体制 C.确立了世界军事霸权 D.导致了联盟全面解体 【答案】D 【解析】由材料中漫画内容“改革”、“多党制、私有化”等内容,结合史实判断可知漫画反映了苏联的戈尔巴 乔夫改革,他的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导致苏联全面解体,故选 D项;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最终没有 缓解苏联的政治经济危机,导致苏联解体,排除 A项;苏联斯大林时期形成了计划经济体制,非戈尔巴乔 夫改革的影响,排除 B项; C项与漫画信息“象征苏联的禾苗遭受洪涝之灾,奄奄一息”不符,排除。 考向五 整体认识 20世纪的三大经济模式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罗 斯福新政)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斯大林模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 色模式) 所有制 生产资料私有制 生产资料公有制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 分并存 所经历工业 化道路 先轻工业,后重工业 优先发展重工业 农、轻、重协调发展 指导思想 凯恩斯主义 教条化的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农业制度 资本主义大农场 集体化农庄(场)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非农产 业、乡镇企业、现代农业 经济体制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特点 垄断资本直接控制和利用 国家政权,并通过国家政 权干预和调节国民经济各 个领域;尽量避免国有化 形式 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 作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 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具有 僵化性、封闭性 肯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作用, 利用计划和市场两种经济手段; 具有开放性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在 20世纪 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 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 ——齐世荣、吴于廑主编《世界史·现代卷》 材料二 1928年,斯大林开始实行由国家计划委员会制定的一系列五年计划中的第一个。在农业方 面,……虽然苏联政府成功地消灭了几乎所有的私人农场,但集体化农业的产量却被证明是非常令人失望 的。……这里应该强调指出的是,苏联经济的发展是在不顾苏联公民的愿望、使他们受损的情况下取得的; 苏联公民被迫为将来而努力工作,忍受现在的贫困——当时消费品不仅匮乏而且昂贵并且质量低劣。…… 尽管苏联取得了五年计划的成就,但苏联社会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似乎并不是一个值得仿效的社会主义 乐园。不过另一方面,大多教西方人也都要承认,没有在五年计划下的工业的增长,苏联就不可能为在第 二次世界大战中打败希特勒做出那么大的贡献。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和结构;二是社会主义 经济管理体制。 ——何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指出材料一中,美国市场经济模式的特点,分析美国创新市场经济模式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苏联经济模式的特点,并分析为什么大多数西方人认为苏 联不值得仿效。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后经济体制的两次深刻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变化 的主要原因。 【答案】(1)特点:国家(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背景:1929—1933年经济危机及引起的政治危机;借鉴苏俄经济建设的经验;国家干预经济思想的影响(或 胡佛自由放任经济思想无法解救危机); (2)特点: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以行政手段 管理经济。原因: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 高缓慢;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不符合西方的价值观。 (3)第一次由私有经济占优势变为公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形成;第二次由单一公有制 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原因:三大改造 的完成,苏联模式(或斯大林体制)的影响。 【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中的“美国在 20世纪 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看出美国实行国家干 预的经济政策。背景:应当联系所学,从经济危机的影响、苏俄经济建设经验的影响和胡佛自由放任的经 济思想无法解救危机等方面来回答。 (2)特点:根据材料“苏联政府成功地消灭了几乎所有的私人农场”“苏联经济的发展是在不顾苏联公民的愿 望、使他们受损的情况下取得的”“消费品不仅匮乏而且昂贵并且质量低劣”可从国家管理角度、农业发展角 度、计划经济角度进行概括; 评价:结合所学,当时斯大林实行指令性的计划经济,对其评价可从农业 生产角度。社会稳定角度、工业内部发展角度进行。 (3)变化:联系所学可知,是指分别确立计划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一次变化的主要原 因即计划经济体制确立的原因,应当联系所学从三大改造的完成和苏联模式的影响等方面来说明; 原 因:确立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可从当时国家政策、国际背景等进行说明。 1.俄罗斯存留的一份历史文献中写道:“执政的共产党完全脱离群众,没有力量把群众从全面崩溃的现状 中拯救出来。只有靠全体工人的努力和决心,才能给祖国提供面包和燃料,才能让人们穿上衣服和皮靴, 才能使共和国摆脱困境。”文献中针对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斯大林优先发展重工业 C.赫鲁晓夫的工业改革 D.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 2.据档案记载,1925年,苏联农民心中始终存在一种困惑。“如果一个农民成功地改善了自己的经营,那 他就会从贫农队伍中除名,在他头上贴上富农的标签,把他看作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这主要说明当时 A.粮食税挫伤了农民积极性 B.农民对集体农庄心有余悸 C.新经济政策缺乏制度保障 D.工业化政策引发农民不满 3.1919年 9月 23日,列宁在给美国工人的信中提到:“在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共存的时期,我们 也希望在合理的条件下给予承租权,作为俄国从技术先进国家取得技术帮助的手段。”列宁的信说明当时苏 俄 A.对经济体制进行某些新探索 B.准备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致力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D.为获取西方的援助不择手段 4.下图为苏联农业集体化时期的一幅关于集体农庄的宣传画,对该画的合理解读是 A.材料是当时苏联社会实际情况的反映 B.材料有意夸大集体农庄时的农业丰收 C.农业集体化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D.加入集体农庄使农民过上了美好生活 5.下表是 1928—1932苏联部分工业品产量变化表 时间类别 1928年 1932年 生铁(百万吨) 3.3 6.4 煤(百万吨) 35.5 64.4 石油(百万吨) 11.6 21.4 电(十亿度) 5 13.5 棉布(百万米) 2678 2694 毛织品(百万米) 86.8 88.7 据此可知,当时的苏联 A.建立了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B.迅速完成了向工业国家的过渡 C.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严重失衡 D.展示出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6.在赫鲁晓夫的头脑中还保留着这样的权力逻辑:人民的权力=党的权力,党的权力=我们(指苏共中央 主席团)的权力,我们的权力=我(指赫鲁晓夫个人,即党中央第一书记)的权力。材料主要反映了赫鲁 晓夫 A.没有超越个人极权体制的理论逻辑 B.继承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C.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体制的束缚 D.独断专行的专制主义工作作风 7.斯大林时期的建筑——“布斯金黄”,住的都是领导和颇受重视的工人。该建筑是以著名工人亚历山大·布 斯金的名字命名。1935年 9月,他曾在一班工作时间内锻造 1001个曲轴,创造了纪录,并得以入住“布斯 金黄"。这反映了当时的苏联 A.重视国家建设 B.权力高度集中 C.重视培养人才 D.实行计划经济 8.“其原则有三:一是扩大企业自主权,以利于提高企业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二是管理经济由行政方法与 经济方法相结合,逐步以经济方法为主,加强经济杠杆的作用;三是贯彻国家、企业与个人三者利益结合 的原则。”这是在经过一番政策调整后,1965年召开的苏共中央九届全会通过决议的节选,此后出台了一系 列文件。这表明了苏联 A.实行新经济政策 B.进入了“新经济”时代 C.推行新经济体制 D.实施“加速发展战略” 1.(2019 年新课标全国卷Ⅱ)表 苏联 1970年计划完成情况(单位:吨) 类别 1961年对 1970年的预测或计划任务 1970年实际产量 钢 1.45亿 1.15亿 煤 3.9亿 3.35亿 肉 2 500万 1 230万 蔬菜与瓜类 4 700万 1 300万 上表可以说明当时苏联 A.经济发展的问题积重难返 B.经济政策保持了连续性 C.经济改革的重点转向农业 D.社会生活需求发生变化 2.(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Ⅲ)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 7年内工业生产总 值提高 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这反映出七年经济计划 A.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 B.是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 C.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 D.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3.(2018年江苏卷)1957年,苏联进行工业体制改革,撤销汽车工业部、机器制造部等 7个全联盟部, 保留了航空工业部、无线电工业部等 6个全联盟部,在地方设立了 105个经济行政区,把被撤的全联盟部 所管辖的企业移交给相应的经济行政区。上述举措的主要意图是 A.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B.摒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 C.适度扩大地方经济自主权 D.削弱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 4.(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Ⅲ)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 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者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 领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 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C.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 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考点冲关】 1.【答案】A 【解析】根据“只有靠全体工人的努力和决心,才能给祖国提供面包和燃料,才能让人们穿上衣服和皮靴, 才能使共和国摆脱困境”,结合所学可知,1921年俄国国内战争结束,苏俄试图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现 向社会主义过渡,引起国内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材料文献是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发表的,故 A正确; 斯大林优先发展重工业并没有引起政治危机,即“执政的共产党完全脱离群众”,排除 B;CD不符合材料信 息“执政的共产党完全脱离群众,没有力量把群众从全面崩溃的现状中拯救出来”,排除。 2.【答案】C 【解析】新经济政策实行过程中,农民既渴望致富又担心成为革命的对象,C项正确。“粮食税”提升了农民 生产积极性,A项违背史实。苏联的工业化和集体化分别是在 1926年,1929年开始的,B、D两项不是 1925 年农民的反应。故 C项正确。 3.【答案】A 【解析】列宁提到“在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共存的时期,我们也希望在合理的条件下给予承租权, 作为俄国从技术先进国家取得技术帮助的手段”,这说明列宁意图突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探索新经济政策, 故 A项正确;1921年苏俄才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 B项错误;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于 1926 年,故 C项错误;D项的“不择手段”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和材料信息。 4.【答案】B 【解析】从宣传画中可以看出,苏联农业集体化时期农业大丰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与史实不符,材 料有意夸大集体农庄时的农业丰收,故 B项正确,A项错误;农业集体化政策无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故 C 项错误;集体农庄并没有哦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苏联农业发展缓慢,故 D项排除。 5.【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时间和表格数据变化,其中可见重工业领域产量明显上升,而轻工业上升幅度较小,体 现了当时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在经济建设方面的优势,选项 D正确;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正式确立是在 1936年,选项 A排除;苏联完成工业化时间为 1937年,选项 B排除;材料中只提及工业结构中产量变化 情况,无法看出整个国民经济结构情况,选项 C排除。 6.【答案】C 【解析】由材料“人民的权力=党的权力,党的权力=我们(指苏共中央主席团)的权力,我们的权力=我” 可知赫鲁晓夫并未摆脱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故选 C。 7.【答案】A 【解析】建筑以创造生产纪录的工人名字命名,反映了斯大林时期国家对工业化建设的重视,故 A项正确; 材料并不能说明斯大林的权力高度集中,B错误;重视人才培养不符合材料主旨,C错误;计划经济体制属 于斯大林模式时期的经济特点,与材料主旨信息不符合,D错误。 8.【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965年”以及“苏共中央九届全会”可知,材料中的“原则”是指勃列日涅夫改革的 原则,是对于苏联长期实行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试图突破斯大林模式,故答案为 C项。根 据所学知识可知,苏联的新经济政策是 1921年开始的,排除 A。 “新经济”时代出现在 20世纪 90年代的美 国,而不是苏联,排除 B。实施加速发展战略是 20世纪 80年代戈尔巴乔夫提出的,排除 D。 【直通高考】 1.【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数据可知,苏联制定的煤钢等产量的目标基本上得以实现,但是以肉、蔬菜和瓜类为代 表的民生指标却远远未达到,这说明斯大林体制的弊端已经积重难返,重、农比例依然严重失调,A项符 合题意。材料未体现经济政策的连续性,B项排除。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的发展重点是在工业方面,C项排 除。社会生活需求发生变化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项排除。 2.【答案】A 【解析】由材料“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 7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 80%”可知,该 计划重视重工业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模式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这说明了苏联依然 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故 A符合题意。苏联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是建立经互会,B不正确。新经济 政策强调的是用商品货币关系促进经济发展,与材料不符,C不正确。材料强调的是重视发展重工业,未体 现国家加强对经济的控制,故 D不正确。 3.【答案】C 【解析】苏联“撤销汽车工业部、机器制造部等 7个全联盟部”“把被撤的全联盟部所管辖的企业移交给相应 的经济行政区”,这就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地方的经济自主权,故 C项正确;此时是赫鲁晓夫改革时期,其主 要是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根本上突破”一说不符合史实,故 A项错误;材料没有摒弃优先发展重工业 的政策的信息,故 B项错误;削弱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不符合史实,故 D项错误。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苏联赫鲁晓夫改革,意在考查考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 办法是分配制度不是管理制度的改革,排除 B;材料没有体现城乡的社会状况,排除 C;D 是在斯大林 时期;苏联农业集体化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赫鲁晓夫农业改革就是要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故 A 正确。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