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2 发布 |
- 37.5 KB |
- 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古诗词鉴赏教案9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 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把握咏史怀古诗的概念内涵、形式标志、常见古地意象、结构内容、思想感情、常用表达技巧、风格基调、解题思路。 2.能根据所学对相应的咏史怀古诗进行鉴赏解读。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预习提供的有关咏史怀古诗的材料,不懂得地方做出标记并提出问题。 2.在记忆有关咏史怀古诗知识的基础上做“自主检测”。 3.教师通过对学生“自主检测”题做题情况的批阅,进行针对性讲解,并做当的拓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与高考接轨,提前为应对高考做准备。 2.领悟咏史怀古诗的内涵与魅力,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感情。在逐步提高诗歌鉴赏素养的同时,提高精神境界,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 预习任务 一.咏物抒怀诗知识简介 1、概念内涵:咏史怀古诗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浏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是非,以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引发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的诗歌。 2、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3、结构内容: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4、常见古地、意象: ①前代的都城:咸阳、长安、金陵、姑苏、洛阳、汴京 ②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地点:骊山、赤壁、新亭、隋堤、马嵬、华清宫、汴河 ③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湘妃祠、乌江亭、陈琳墓、李白坟 ④特定的历史朝代:六朝、吴国、隋代、安史之乱、南唐后蜀等。 ⑤常见意象:吴钩、乌衣巷、淮水、柳营、后庭花 5、思想主题: ㈠感伤兴衰,借古讽今。 ①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多借古讽今。如韦庄《台城》。 ⑵忧国伤时,表现国运衰微,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荒淫奢侈,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的前途命运。如韦庄《忆昔》。 ㈡感慨身世,关照自我。 ①表达孤寂失意,希望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的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如温庭筠《苏武庙》。 ⑵类比对比,悲叹年华易逝,壮志难酬。如李商隐《贾生》、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㈢别有寓意,启迪后人。 ①借古讽今,别有寄托。如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⑵理性分析,独出机杼,表达自己对历史事实的独特观点,启迪世人。如杜牧《赤壁》。 6、表现手法:运用典故、今昔对比、借古讽今、即事议论 7、风格基调:一般都比较苍劲悲凉、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 二、鉴赏咏史怀古诗的解题思路 ①找出诗歌写了什么历史古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 ②分析历史古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特点,弄清史实、典故的内涵,判断诗人的态度。 ③根据背景、诗人的处境思想等思考诗人是感时、讽世还是伤己,判断表达了什么思想情感。 自主检测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文本材料见《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14自主赏析作品)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注:本诗是上元元年(公元760年)杜甫寓居成都游诸葛武侯祠时所作。 1、第二联中“自”、“空”两字如何理解? 2、本诗的主旨是什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3、清人沈德潜说自古以来咏诸葛亮诗中以杨慎《升庵诗话》所引《武侯庙》诗“为最”,“情韵声律,无不合也”(《明诗别裁》),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请将杨慎引诗与杜诗进行比较,说说二诗在表现内容上有何异同? 问题意见 古代诗歌鉴赏(九) 1、第二联写祠中之景其中包含着诗人的感叹“自”与“空”使句意相反相成写出祠中凄凉,冷落的景象和气氛,渗透着作者瞻仰祠堂时无比感伤的内心感受寓情于景,耐人深思。 2、本诗的主旨是什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诗人借歌颂诸葛亮的过人才智和丰功伟绩,惋惜诸葛亮的壮志未酬,抒发了自己的功业未就的深沉感慨。 3、不同意。杨慎的引诗的确“情韵声律,无不合也”,似乎无可挑剔。在内容上,也充分肯定、赞扬了诸葛亮的功绩。在这些方面,似与杜诗并无多大不同。但还是逊了一筹,它显得有些刻露浮薄,不及《蜀相》含蓄深厚。这主要与杜甫、杨慎引诗作者的不同的身世遭遇和思想感情有关。杜甫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是杨慎引诗作者不可企及的。 同:均表达哀伤之情。 异:蜀相:自比的成分较多;表达惋惜、遗憾之情;以动衬静,以乐景衬哀情;“自”“空”写乐景。 杨引诗:几乎未涉及自己;不能以成败论英雄,表达对武候的崇敬;多描述,正衬多;“空”写凄凉之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