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请在答题卷上作答。‎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题,每题2分,满分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1777年,美国《联邦条例》规定:各州享有征税、征兵及发行纸币的权力;中央不设国家元首,只是在—院制邦联国会下设立一个诸州委员会。美国独立后初期这些规定被贯彻实施。这说明美国独立后初期 A. 经济发展困难 B. 属于松散联盟 C. 国家政权强大 D. 面临内优外患 ‎【答案】B ‎【解析】‎ 材料表明,美国独立后初期各州权限大,保留很大的独立性,中央政权软弱无力,属于各州联合组成的松散联盟,B项正确;A项与材料信息不符;C项与材料信息相反;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2.1979年1月29日,邓小平在访问美国时宣布:“我们不再使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这一主张 A. 是对《告台湾同胞书》的发展 B. 放弃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 C. 明确了“九二共识”的前提和立场 D. 使“一国两制”的方针正式形成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而题干中邓小平的主张已经蕴含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内涵,显然是对《告台湾同胞书》的发展,故选A。B错在“放弃”,我们争取和平统一中国,但不放弃使用武力解决,排除B。1992年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上世纪80年代初“一国两制”的方针正式形成,CD时间不符,排除。‎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3.邓小平在《共产党要接受监督》中说:“群众有气就要出,我们的办法就是使群众有出气的地方,有说话的地方,有申诉的地方。……要让群众能经常表达自己的意见,在人民代表大会上,政协会议上,职工代表大会上,学生代表大会上,或者在各种场合,使他们有意见就能提,有气就能出。”邓小平的话体现了他主张 A. 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发展和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C. 加强党的建设 D. 进一步健全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答案】B ‎【解析】‎ 由“在人民代表大会上,政协会议上,职工代表大会上,学生代表大会上,或者在各种场合,使他们有意见就能提,有气就能出”可以分析出邓小平主张发展和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故本题答案选B项;A项错误,题干不光是提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项不选,题干没有涉及党的建设;D项与材料无关。‎ ‎4.周恩来说:“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的呢?我们不学他们。”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不学他们”的突出表现是 A. 采取“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 B. 采取“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 C. 采取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D. 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的是新中国不能跪着办外交而要独立自主的办外交,即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也不涉及“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是倒向苏联,材料未体现,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5.某同学开展研究性学习,他查阅了以下相关的历史书籍。依据你的判断,他研究的历史主题最有可能是 A. 殖民体系的崩溃 B. 两极格局的瓦解 C.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D. 第三世界的崛起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图片可知当时的主要力量有美国、欧盟、中国及战后的日本,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这体现了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故本题答案选C项。A、B、D不符合题意。‎ 考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一超多强。‎ ‎6.“划分欧洲势力范围的最后一幕,在1961年8月13日凌晨上演。……在柏林的苏联占领区和另三个西方国家占领区之间,立起铁丝网,隔离起来,另外还围绕整个柏林修盖起围墙。”与此材料相关的时代背景是 A. 俄国十月革命爆发 B. 二战胜利结束 C. 美苏冷战局面形成 D. 古巴导弹危机 ‎【答案】C ‎【解析】‎ 题文的“1961年8月23日”是解题的关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美苏之间的争斗不断增强,导致柏林墙出现,故C项正确;A项是1917年发生;B项是1945年发生;D项是1962年发生。‎ 点睛:材料“1961年8月23日”是解题的关键。‎ ‎7.1952年底,新中国宪法起草工作开始启动,毛泽东亲自担任宪法起草委员会主席并要求中央委员抽时间阅读:1936年苏联宪法及斯大林报告,1918年苏俄宪法,罗马尼亚、波兰、德国、捷克等国宪法,1913年天坛宪法草案,1923年曹锟宪法,1946年蒋介石宪法,法国1946年宪法。材料表明1954年宪法的制订 A. 主要受苏联宪法的影响 B. 以资本主义宪法为反面材料 C. 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原则 D. 具有历史视野和世界眼光 ‎【答案】D ‎【解析】‎ 材料反映了1954年宪法的制定除了借鉴苏联宪法外还借鉴了东欧、法国、德国及中国近代宪法,具有横向的中西结合和纵向的历史结合,即具有历史视野和世界眼光,故D正确,1954年宪法的制定不仅仅受苏联宪法的影响,故A错误。1954年宪法的制定也借鉴了蒋介石宪法,并不只是作为反面材料,故B错误。材料强调的是1954年宪法借鉴了其他国家和中国之前的法律,与C无关,故排除。‎ 点睛:这是一道典型的材料式选择题。解答此类型试题应注意:一要把握住材料,解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键是对材料的理解。材料的理解要注意两个原则:全面性和准确性。二要把握住选项。有些选项干扰性大,以假乱真,要小心甄别。‎ ‎8.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马克思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曾称太平天国为“中华共和国”“世界上第一个具有共产主义性质的政权”。1902年,孙中山则说:“太平天国一朝为吾国民族大革命之辉煌史……为今日吾党宣传排满好资料。”马克思、孙中山对太平天国的评价 A. 符合革命史观,角度相同 B. 符合现代化史观,立场相同 C. 符合革命史观,角度不同 D. 符合文明史观,立场不同 ‎【答案】C ‎【解析】‎ ‎【详解】革命史观重视阶级斗争的作用,通过对立阶级的斗争发现社会发展规律,其以革命为基调,站在被压迫阶级、民族的立场上分析社会问题。材料“具有共产主义性质的政权”“吾国民族大革命之辉煌史”“ 吾党宣传排满好资料”,符合革命史观,角度不同,马克思站在民主革命的角度分析,孙中山站在民族斗争的角度,排除A,选C。现代化史观侧重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不符合题意,排除B;文明史观认为人类社会是一般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而文明又可以分为不同方面和发展阶段,强调文明的发展、交流、多元甚至是碰撞,不符合题意,排除D。‎ ‎9.1971年,美国建议,从联合国中取消“中华民国代表权”属于重要问题,需大会三分之二多数通过,可以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进入联合国,但不剥夺中华民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美国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 力图使台湾当局在联合国有一席之地 B. 要求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 坚持在国际上孤立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D. 拉拢新中国以增加与苏联斗争的力量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讲的是美国想构建“双重代表权”,搞“一中一台”,力图使台湾当局在联合国有一席之地,阻挠新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所以排除B,答案选A;此时美国这种政策说明了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所以排除C;材料并没有涉及拉拢中国的意图,排除D。‎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美国的态度 ‎10. 《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列宁在《两个政权》中强调:“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不弄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这表明列宁 A. 强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不可避免 B. 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 C. 肯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长期性 D. 提出与临时政府合作的必要性 ‎【答案】B ‎【解析】‎ 首先根据《四月提纲》,即可判断这一时期俄国二月革命已经结束,即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结束,正在向无产阶级革命转变,故C项不符合题意。然后再根据材料核心信息,“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说明列宁强调俄国无产阶级要掌握革命的领导权,故排除AD两项,B项符合题意。‎ ‎【考点定位】必修一·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1.图示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下图描述了解放战争期间某一阶段的战略态势,图中的尖刀表示的是 A. 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 B. 刘邓大军挺进中原 C. 华东、中原解放军发起淮海战役 D. 百万雄师过大江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图片可以看出,这明显是中共避开了国民党重点进攻的陕北和山东解放区向中原地区挺进的战略行动,而不是国民党的军事行动,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中共避开国民党重点进攻的陕北和山东解放区向中原地区挺进的战略行动,实行战略反攻,直指国民党统治的核心地带,是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反攻的序幕,故选B;淮海战役是以徐州为中心展开,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C;百万雄师过大江应该反映和长江相关的信息,与材料无关,排除D。‎ ‎12.当代西方社会掀起的“马克思主义热”现象引人深思。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不能作为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以传播的原因的是 A. 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科学性和革命性 B. “十月革命”的胜利为国人树立榜样 C. 学习“西学”,改造中国的理想失败 D.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其阶级基础 ‎【答案】D ‎【解析】‎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1921年7月21日,而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四日。马克思主义是新文化运动引进的,先有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才有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ABC都能作为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以传播的原因,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抓住的关键信息“不能作为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以传播的原因”,结合五四运动的时间分析,五四运动后发生的事件不能作为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以传播的原因。‎ ‎13.美国史学家费正清说:“1898年事变的主要意义在于,这是激进派自上而下进行变革的一场实验,它仿照了日本明治维新的模式,但以失败而告终。由此看来,……按部就班进行改革则成功之日遥遥无期,相比之下,倒是剧烈的革命也许更有成功的可能”。作者旨在说明 A. 革命是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选择 B. 改革失败之根源在于照搬日本模式 C. 自上而下的变革不适合中国国情 D. 维新变法对改变近代中国作用有限 ‎【答案】A ‎【解析】‎ 从材料“1898年事变的主要意义在于……按部就班进行改革则成功之日遥遥无期,相比之下,倒是剧烈的革命也许更有成功的可能”可以看出1898年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说明了改良的道路不适合当时的中国,革命取代改良成为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选择,故A项正确。B项说法错误,改革失败之根源在于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弱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CD两项强调的是改革——戊戌变法,而材料的主旨是强调革命。故CD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中的关键句“按部就班进行改革则成功之日遥遥无期,相比之下,倒是剧烈的革命也许更有成功的可能”,联系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即可得出答案。‎ ‎14.中美《望厦条约》第33条规定:“合众国民人凡有擅自向别处不开关之港口私行贸易及走私漏税,或携带鸦片及别项违禁货物至中国者,听中国地方官自行办理治罪,合众国官民均不得稍有袒护;若别国船只冒合众国旗号做不法贸易者,合众国自应设法禁止。”此规定出台的主要原因是 A. 美国商业利益原则制约 B. 美国国家力量有限 C. 欧洲列强极力干涉阻挠 D. 美国传教士的反对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D选项材料中没有体现。从材料中“若别国船只冒合众国旗号做不法贸易者,合众国自应设法禁止”可知美国国家力量并非有限,故排除B项。美国展了工业革命,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基本建立了以纺织业为主的工业体系。美国不愿因非法贸易和鸦片贸易而失去中国市场,因而想方设法保持同中国的正常贸易关系。这一政策有利于美国保持同中国正常贸易关系,故本题选择A选项。‎ 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1840-1900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望厦条约》‎ ‎【名师点睛】望厦条约又称《中美五口通商章程》,是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7月3日清朝与美国在澳门的望厦村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也是清政府与美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其主要内容为美国在通商、外交等方面,享有与英国同等的权利。‎ ‎15.“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汉书》中的这一材料反映出秦统一的意义是 A. 使人民脱离了强大诸侯国的控制 B. 为我国长期的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 C. 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D. 使人民有相对安定的生产生活环境 ‎【答案】D ‎【解析】‎ ‎【解答】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元元黎民”是指老百姓,材料“得免于战国”是指避免战乱,取得了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因此题干材料反映出秦统一的意义是使人民有相对安定的生产生活环境,故D项正确。ABC三项虽然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D。‎ ‎【点评】本题以《汉书》中的材料为切入点考查对秦朝统一的意义的把握,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分析理解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对“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的分析理解。‎ ‎16.下图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口号。从图1到图2反映了 A. 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 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C. 国共关系进一步恶化 D. 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已经完成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图1的内容“打倒土豪劣绅,把土地分给农民”,反映了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国共阶级矛盾是主要矛盾,图2内容是“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是三十年代随着中日民族矛盾上升,抗日成为社会主题。A符合题意。‎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 ‎17.基辛格说:“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这句话表达 A. 当今世界,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 B. 国际新秩序与旧秩序完全不同 C. 美国的国际地位非常矛盾 D. 当今世界政治呈多极化的趋势,美国难以独霸世界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和提取信息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本题主要强调当今世界的格局不再是超级大国控制的,而是多权力中心,亦即政治多极化趋势。既然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那就表明美国不再向以前那样可以称霸世界,排除C项。A项不能完整的说明美国与世界新秩序的关系,故排除。无论新秩序还是旧秩序,发挥重要作用的仍是综合国力较强的国家,排除B项。因此只有D项符合题意。‎ 考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当今世界政治格局 ‎18.罗马帝国的维系主要依靠两大支柱,一是所向披靡的罗马军团,二是 A. 博大而缜密的罗马法律 B. 杰出的历史人物 C. 典型的民主政治 D. 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帝国的维系主要依靠两大支柱,一是所向披靡的罗马军团,二是博大而缜密的罗马法律;罗马军团不断开疆拓土,使地中海成为罗马的内海,而协调广大疆域内的各种关系,则要依赖罗马法,A项正确;BCD都不是支柱,排除。所以选A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罗马法的作用 ‎19.有学者指出,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南京条约》对中国的深刻影响主要表现在 A. 破坏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B. 导致了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C. 引发了中国内部的革命运动 D. 刺激了中国人民反侵略意识 ‎【答案】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解体,便利了列强侵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B项正确;A项包含在B项之中;CD项不符合题意。‎ ‎20.近代法国产生了12部宪法,1789年—1875年的近90年内,法国平均每7年更换一部宪法。这样频繁地更换宪法在各国中实属罕见,这反映了 A. 封建残余势力的复辟导致政治危机 B. 启蒙思想的影响不断深入 C. 国内战乱和外国势力的干涉打断民主化进程 D. 走向共和道路的历程非常艰难 ‎【答案】D ‎【解析】‎ ‎“1789年—1875年的近90年内,法国平均每7年更换一部宪法”反映的是法国共和政体建立的艰难历程,法国大革命后,国内各种政治势力激烈交锋,是导致法国政治体制不断变更的主要社会根源,D正确;法国大革命后,国内各种政治势力激烈交锋,是导致法国政治体制不断变更的主要社会根源,故A错误;该现象和启蒙思想没有必然关系,排除B;C是外因,故排除。‎ 点睛:根据关键信息“1789年—1875年的近90年内,法国平均每7年更换一部宪法”联系法国1875年宪法建立的背景分析思考。‎ ‎21.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隋唐宋组成的第二帝国带开放性,相对之下,明清组成的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这里的“收敛性”具体表现在 ‎①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②废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③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④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收敛性”的含义一是对内集权,地方权力逐渐集中于中央,中央的权力集中于皇帝手中,明清时期废丞相、设军机处是突出表现;一是对外逐渐走向闭关自守,明清的海禁、闭关自守、广州十三行的设立说明了这一点。故应选C。‎ 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清代军机处的设立 ‎22.肖德甫在《大国法则》中认为:“光荣革命在英国的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它不仅将英国1640年以来的革命成果以温和和妥协的方式巩固下来,并且以此为出发点。奠定了现代英国的基础,开启了现代英国之路。”对材料中“光荣革命”意义理解错误的是 A. 极大地提高了英国议会权威 B. 使英国确立了责任内阁制政体 C. 开辟了和平与渐进的政治变革道路 D. 为英国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光荣革命”后英国通过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而责任内阁制是在18世纪中叶形成并得以完善的。‎ ‎23.从考古发掘和古典作家提供的材料来看,雅典公民大会日常例会的出席人数不过占公民总数的四分之一或五分之一。这主要说明 A. 并非所有雅典人均可履行民主权力 B. 并非所有合法公民均能参加公民大会 C. 雅典民主政治在实践上仍存在许多弊端 D. 雅典民主只是部分公民的民主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反映了雅典公民大会日常例会中出席人数不足的现象,并没有说明雅典公民缺席公民大会的原因。故A、B、D三均项无法体现。这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在实践上存在许多弊端。所以答案选C。‎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 ‎24.宋朝大臣文彦博曾说:“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这体现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下面对这一特点的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 皇权高度强化 B. 皇权制度与官僚制度相结合 C. 皇权独尊与世袭 D. 具有明显的人治色彩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说明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实质上为地主阶级服务的,而不是为平民百姓服务的政权。ACD的说法正确,但与材料的核心观点无关。‎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满分52分。)‎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的地方制度作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不断继承与发展的基础之上逐步完善。‎ 材料一:‎ 材料二:西周完成了对中原地区的控制。从黄土高原到山东丘陵这条自西向东的交通战略要道上的分封国为:晋(成王弟叔虞的封国)卫(武王弟康叔的封国)蔡(武王弟叔度的封国)曹(武王弟叔振铎的封国)鲁(周公子伯禽的封国)齐(协助武王灭商的吕尚封国)都在这条交通线上。在商人兴起的河北之地,周王分封了西周开国重臣召公、建立燕国;在南方江汉之地,周王则分封汉阳诸姬以监视南土。‎ ‎——曹锦清《以制度研究推进话语体系建设》‎ ‎(1)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材料中所提及的分封对象以及分封特点。‎ 材料三:从制度建设而言,秦制所依赖的郡县制,其实源自于周制的变革。郡县制作为治理机制的出现,取决于统治技术的革新,这一革新的关键内容是官僚制的成长。官僚制的特点是官僚从君主手上领取俸禄,主要官僚由朝廷直接任命,官僚职位有任期限定、有职权范围、要接受考核。秦汉以后,郡县的功能与范围大致不变,由于郡(州、府)数量太大,为方便管理故而在郡(州、府)之上还编有更高一级的政区,东汉末年至魏晋南北朝是“州”,唐代在“州”上设“道”,宋代为“路”,元在“路”上设“省”,并被后世沿用。‎ ‎——曹锦清《以制度研究推进话语体系建设》‎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郡县制的特点。综合——以上材料,说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趋势。‎ ‎【答案】(1)姬姓贵族、功臣、先代贵族。分封对象的特点:姬姓贵族分封居多;分封的贵族色彩浓重;分封地域的特点:诸侯国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或者经济发达地区;姬姓多分封于战略要地 ‎(2)特点:从君主领取一定的俸禄;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朝廷)任免调动,不得世袭(或者答有任期限定)。趋势:地方行政区数量不断增多;中央权力不断强化,地方权力不断减小。‎ ‎【解析】‎ 第一小问依据材料和所学从分封姬姓贵族、功臣、先代贵族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一图片和材料二“黄土高原到山东丘陵这条自西向东的交通战略要道上的分封国”的信息从“分封对象以及分封地理位置”归纳回答。‎ 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官僚制的特点是官僚从君主手上领取俸禄,主要官僚由朝廷直接任命,官僚职位有任期限定、有职权范围、要接受考核”的信息归纳回答;第二小问趋势结合所学从行政区划数量以及中央集权的角度思考回答。‎ 点睛:古代地方制度演变的趋势和特征 ‎(1)趋势:中央权力加强,地方势力削弱。不断改革地方行政机构,分散或收回地方权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边疆地区的严密管辖。‎ ‎(2)特点:①随着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益严密;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加强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核;②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认为,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我认为我们必须援助自由人民以自己的方式来规划自己的命运。‎ ‎——杜鲁门1947年3月12日致国会两院的咨文 ‎(1)基于上述认识,美国采取了什么外交政策?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 材料二 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需要一个谈判的时代,而不是对抗代。……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 ‎——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尼克松发表上述讲话的背景。‎ 材料三 我知道,要摈弃旧的思维模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其中的惰性是很强的。然而个别国家总是试图把一个单极世界的模式,也就是自己独一无二的领导作用强加给这个世界。这是不现实的,甚至可能是很危险的。‎ ‎——1998年2月8日叶利钦接受记者采访时发表的讲话 ‎(3)据材料三,指出美国对外政策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分别指出不同时期,美国的外交政策对中美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1)冷战政策。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成立北约。‎ ‎(2)西欧、日本的崛起,美国霸权地位受到严重削弱;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陷入侵越战争泥潭。‎ ‎(3)推行单边主义,建立单极世界。苏联解体,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 ‎(4)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孤立、敌视中国,中美处于对立状态;七十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并正式建交;九十年代,时好时坏。‎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材料信息的解读和获取能力。从材料“杜鲁门1947年3月12日致国会两院的咨文”“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可以看出美国采取的外交政策;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美国的具体措施。‎ ‎(2)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材料信息的解读和获取能力。从材料“1971年7月6日”“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可以得出尼克松发表上述讲话的背景:西欧、日本的崛起,美国霸权地位受到严重削弱;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陷入侵越战争泥潭。‎ ‎(3)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1998年2月8日”“个别国家总是试图把一个单极世界的模式”可以得出美国对外政策的特点;根据所学知识,就可以得出美国对外政策的原因:苏联解体,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 ‎(4)本题主要主要考查中美关系的发展变化。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要求学生能够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孤立、敌视中国,中美处于对立状态;七十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并正式建交;九十年代,时好时坏的角度回答。‎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国外交政策·美国外交政策的变化;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中美关系·中美关系的变化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美利坚合众国形成的过程和背景来看,美国的立国经验是独特的。首先,和西方大多数国家不一样,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不是自上而下,而是自下而上完成的,国家体系的形成是先有州而后才有国家。其次,“州”的地位的演变,一直是这个国家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州先由殖民地上升为独立之“邦”,后又降格为从属于联邦的成员,不管其地位如何演变,但始终都保持着相当的独立性。再次,由于合众国直接脱胎于“联合殖民地”,因此这种联合的程度和方式作为一种标志,不仅划分了这个国家形成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国家组织和结构的形式,而与其他任何国家不同。‎ ‎——何顺果《美国史通论》‎ 材料二 ‎ ‎ 进入19世纪后,德意志各地的资本主义逐步发展……1815年起,德意志人民要求实现国家统一的斗争不断高涨……俾斯麦出任普鲁士首相后,认为“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议论和多数人投票能够解决的,有时候不可避免的,要通过一场斗争来解决,一场铁与血的斗争。”以统一为名限制自由,调和君权与资产阶级间的矛盾,利用普鲁士的经济优势,于1864年击败丹麦,1866年击败奥地利,成立北德意志联邦。1870~1871年在普法战争中击败法国,兼并南德诸邦。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的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帝国皇帝,俾斯麦任宰相,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最终实现德意志的统一。‎ ‎——摘编自《世界近现代史》(上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独立后的美国实行“联邦制”的原因,并分析该制度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概括1871年德意志实现统一的因素。‎ ‎(3)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国家统一与民族兴亡的关系。‎ ‎【答案】(1)原因:美国脱胎于“联合殖民地” ;州有相当的独立性;松散的联盟难以应付危机;启蒙思想的影响。‎ 特点: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2)因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人民的要求;俾斯麦的“铁血政策” ;普鲁士的王朝战争。‎ ‎(3)两者关系:分裂国衰,统一国兴。‎ ‎【解析】‎ 试题分析:(1)第一小问“原因”从材料一信息“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不是自上而下,而是自下而上完成的,国家体系的形成是先有州而后才有国家”、“ 但始终都保持着相当的独立性”、“ 由于合众国直接脱胎于“联合殖民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概括出“合众国直接脱胎于‘联合殖民地’”,州“始终都保持着相当的独立性”;第二小问“特点”依据所学知识,美国建立之初实行的邦联体 制无力稳定统治秩序,保护国家的利益与主权,因此制宪会议依据分权制衡原则制定了1787年宪法,实行联邦制。联邦制特点即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实行地方分权。‎ ‎(2)第一小问“统一的因素”可根据材料信息“进入19世纪后,德意志各地的资本主义逐步发展”、“ 德意志人民要求实现国家统一的斗争不断高涨”、“ 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最终实现德意志的统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资本主义逐步发展”、“德意志人民要求实现国家统一”、俾斯麦的“铁血政策”、普鲁士王朝战争等方面作答。‎ 第二小问“影响”要依据所学知识回答,可从德国政体、社会发展、国际格局等角度回答积极影响,从保留普鲁士的“专制主义及军国主义传统”回答消极影响。‎ ‎(3)属于开放性试题,可以从国家统一对民族发展的影响角度论证。注意论从史出,史论结合首先要正确概括“关系”:国家统一,有利于民族振兴;国家分裂,不利于民族发展。其次,可以以美德统一与分裂的史实来论证。‎ 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德国的君主立宪制政体·建立背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联邦制 ‎28.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趋势,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 材料一: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修昔底德借尼西阿斯(古雅典将军)之口说出了这样一句话:“男人就是城邦 ‎——马克壵《世界文明史》‎ ‎(1)结合所学知识,解读“男人就是城邦”的内涵。‎ 材料二:1832年,英国选民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增加到3.3%,但工人阶级被排斥在外。1836年后,工人阶级为争取选举权掀起了宪章运动。1866年后,英国通过两次议会改革,至1885年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普选权。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妇女为争取选举权展开了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已实现全民普选。‎ ‎——摘编自钱乘旦等《英国通史》‎ ‎(2)材料二 中,英国选举权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试概括英国选举权变化历程的特点。‎ 材料三:自1953年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对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均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 ‎——根据1953~2009年我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材料四:第十六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各省、各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 ‎——摘自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 ‎(3)对比材料三和材料四,指出我国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促使这种变化产生的时代背景。‎ ‎(4)综上,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民主政治不断完善的社会条件。‎ ‎【答案】(1)雅典城邦由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妇女、外邦人、奴隶不享受政治权利利。(2分)‎ ‎(2)1832年选民人数增加;1885年基本实现成年男子普选权;二战前前夕实现全民普选。英国实现全民普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广大民众为此进行了艰难的斗争。(4分)‎ ‎(3)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增加。‎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化。(4分)‎ ‎(4)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民素质提高,民主意识增强等。(4分)‎ ‎【解析】‎ ‎(1)本题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妇女、外邦人、奴隶被排除等方面解读材料一中“男人就是城邦”的内涵。‎ ‎(2)本题据材料二“1832年,英国选民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增加到3.3%……至1885年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普选权……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已实现全民普选”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1832年、1885年、‎ 二战前夕等阶段回答英国选举权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再从长期性;艰巨性;渐进性;斗争性等方面概括英国选举权变化历程的特点。‎ ‎(3)本题据对材料三“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据材料四“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增加的角度指出我国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的变化。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民主政治发展;改革开放农村经济社会变化等方面阐述促使这种变化产生的时代背景。‎ ‎(4)本题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民素质提高,民主意识增强等方面概括民主政治不断完善的社会条件。‎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