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浠水县实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北省浠水县实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ww.ks5u.com 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天下之道……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居下,而后可以理安。今夫封建者,继世而理;继世而理者,上果贤乎,下果不肖乎?……圣贤生于其时,亦无以立于天下,封建者为之也。”文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是 A. 封建制度无法有效运行 B. 天下之道,君臣关系最重要 C. 分封世袭制下统治者的素质得不到保障 D. 圣贤在分封世袭制下很难出现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言文材料中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解读的能力。在材料中柳宗元首先指出能让有才能者脱颖而出,居上位掌握管理天下之权,这是治理社会最好的方法。而分封制下社会的管理者是因血缘而世袭的,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并不能保证继承者的素质才能,并且在分封制之下,许多有才能者也会因血缘关系而被排除在社会管理层之外。这段材料主要分析了分封制下的弊端。所以答案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宗法制 ‎【名师点睛】宗法制评价:‎ ‎①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②宗法血缘关系不能从根本上保证中央与地方的隶属关系,血缘关系经几代后就会逐渐疏远,封国的实力一旦强大起来,中央的控制效果必然减弱。‎ ‎2.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但奇怪的是他们不是直接向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神——“帝”请求,而是托祖先转达。据此我们可以判定商代 A. 祖先的地位高于神 B. 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决定 C. 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D. 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不是向最高神—“帝”请求,而是“托祖先转达”,说明祖先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重要,反映了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帝”是商王心中的最高神,祖先地位并未高于神;B、C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血缘宗法观念,不是占卜决策国家大事,也不是王权的神秘色彩。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3.按照西周制度,各地诸侯治国理政都必须按“周礼”行事,语言上则以王畿的“雅言”为标准,这一做法 A. 维持了周部族在文化上的优势 B. 保证了周王室对各地区的管辖 C. 促进了各地区民众的文化认同 D. 建立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雏形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各地诸侯治国理政都必须按‘周礼’行事,语言上则以王畿的‘雅言’为标准”这些统一行为规范和语言的规定,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和文化认同。故答案为C项。A项,行为规范和语言的统一不能说明周部族在文化上占有优势,排除;B项,根据所学可知,周王室对各地区的管辖是通过分封制,而不是通过统一行为规范和语言,排除;D项,根据所学可知,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标志是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建立秦朝,排除。‎ ‎【点睛】推断(理)型选择题解答时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 ‎4.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认为:“汉代的选举,是由封建贵族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的公开竞选,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这表明汉唐选官制度 A. 增加了官吏人才来源 B. 扩大了官吏权力范围 C. 完善了官员选拔程序 D. 加强了思想控制程度 ‎【答案】A ‎【解析】‎ ‎“开放政权”是指让更多的人成为统治阵营里的一员,扩大了官吏来源,增强统治阵营的力量,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是扩大官吏来源而非扩大了官吏权力范围,选项B 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完善选拔程序的信息,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思想控制问题,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5.作为一位有作为的帝王,汉武帝在政治体制上形成了两个官僚系统:一个由大将军、尚书等组成的中朝(又称内朝或内廷),是决策机关;一个以丞相为首的外朝,是政务机关。这一局面的形成 A. 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B. 促使了官僚政治的基本形成 C. 限制了权臣对皇权的威胁 D. 避免了帝王暴政局面的出现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能力,本题考查的是汉代的“中外朝”制度。由材料关键信息“决策机关”、“政务机关”,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汉代“中外朝”制度的推行,其目的就是要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D项符合史实和题意。A项涉及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B错误,秦朝郡县制的推行官僚政治已经形成;C项“避免”一词错误。故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代的“中外朝”‎ ‎6.自汉代起,皇帝的言行由史官记录,称《起居注》,在位皇帝不能查阅。唐太宗以审查和改正自己过失为由强行破坏这一规矩。宋代史官更将其呈送皇帝御览,明清皇帝则直接指导编写。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古代皇帝专制集权意识不断得以强化 B. 唐太宗的“仁君”形象具有示范作用 C. 《起居注》因“劝诫”功能备受皇帝重视 D. 皇帝和史官对君主形象关注重点不同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中从皇帝不允许观看《起居注》——唐朝开了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明清皇帝直接编写起居注,从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出皇帝对史官的控制越来越严格,这表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所述为唐太宗破坏了皇帝不能查阅起居注的规定,是皇权加强的表现,不是“仁君”的体现,故B项排除;“起居注”是对皇帝的日常行为进行记载,不具备“劝诫”功能,故C 项排除;材料没有皇帝与史官的关注点,故D项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需要学生结合古代中国政治发展演变的趋势,即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史实加以回答,对起居注的态度的变化即是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体现。‎ ‎7.李世民曾与长孙皇后论及国事,后对曰:“妾以妇人,岂敢豫闻政事?”。武则天为唐高宗皇后,参与朝政,与高宗并称“二圣”。据此可知,唐高宗时期 A. 皇权走向了衰落 B 国家核心决策过程异变 C. 出现“垂帘听政”‎ D. 外戚逐步把持朝中政局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表明李世民时期皇后不参与国事,唐高宗皇后武则天参与朝政,说明唐高宗时期国家核心决策过程发生异变,故B正确;结合所学,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加强了皇权,A错误;C项不能体现材料主旨,并且材料也无法体现,排除;材料说明皇后参政的问题,与外戚无关,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妾以妇人,岂敢豫闻政事?”“武则天为唐高宗皇后,参与朝政”,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即可。‎ ‎8.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 A. 加强了货币管理 B. 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C. 削弱了诸侯实力 D. 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朝廷这种做法具有强制性、专卖性和暴利性。这从经济上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同时削弱了诸侯的经济实力。故答案选C项;材料没有信息涉及货币政策或者币种变化,无法得出加强了货币管理的结论,排除A 项;材料仅涉及经济方面,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的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符合主旨和史实,排除B项;D项说法不准确,应该是加强了而非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排除。‎ ‎9.如下图所示为《唐书》所载 830 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 A. 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B. 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 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 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项与材料不符,表格中得到选拔的不仅有士族子弟,还是有寒族;B项说法错误,九品中正制是以门第做官,而科举制依据成绩;C项说法错误,不是缩小了范围,是扩大了范围。因此ABC三项均不正确。从材料可知科举制选拔的范围还主要是在士族阶层,还不完善,故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 ‎【名师点睛】科举制是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中实行时间最长,最为完善的一种制度。中国古代的科举制起源于隋代,此后科举不断随着王朝的更迭而发展进步以致臻于完善,但物极必反,明清时期科举制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1905年秦代最终废除了存续千年的科举制。高考中对科举制的考查角度多样,题型众多,是高频考点和难点,需要在平时学习中强化基础训练。‎ ‎10.下列中国古代官职中,行使监察职能的是 A. 太尉 B. 节度使 C. 郡守 D. 通判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具有监察职能的是通判,该官职是宋代监察地方长官的职务,故选D项;太尉负责军事,节度使和郡守都属于地方长官,不负责监察事务,故排除ABC项。‎ ‎11.公元1302年,元朝中书省批评各行省“不详行体轻重,无问巨细,往往作疑咨禀,以致文繁事弊甚非所宜”,要求各行省自主处事,如非重要事情,应自行解决。元朝中书省这样做的目的是 A. 为废除行省做准备 B 强化君主专制 C. 提高行政效率 D. 削弱行省权力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元朝中书省批评各行省不详行体轻重,无问巨细,往往作疑咨禀”“要求各行省自主处事,如非重要事情,应自行解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中书省这样做加强行省的权力,可以提高行政效率,故C项正确,D项错误;元朝没有废除行省制,故排除A项;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故B项排除。‎ ‎12.元朝“……河南江北行省则合淮水南北为一;中书省直辖地区却跨太行山东西两侧,兼有山西高原、华北平原和山东丘陵三种不同的地理区域;至于江浙行省,乃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对上述关于行省制度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 体现了元朝统治者实行省界犬牙交错,以北制南的治国理念 B. 使地方享有更充分的军事行政管理权 C. 借鉴了秦汉时期的地方管理方法 D. 体现了肥瘠搭配的划界原则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信息中分析,元朝行省界限打破了地理标志范围,说明省界犬牙交错,“江浙行省,乃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体现了以北制南的治国理念,A正确。行省制度下重大军政要事要上报中央,B错误;秦汉时期实行郡县制,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并不是借鉴秦朝,C错误。肥瘠搭配的划界原则不符合材料主旨,D错误。‎ ‎13.紫禁城坐落在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其中太和殿是中轴线上最高大的建筑,皇帝即位、婚礼、生日、命将出征、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等重大活动都在此举行。这样的建筑理念体现的实质问题是(   )‎ A. 民贵君轻 B. 仁者爱人 C. 皇权至上 D. 无为而治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可知“紫禁城坐落在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其中太和殿是中轴线上最高大的建筑,皇帝即位、婚礼、生日、命将出征、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等重大活动都在此举行”可知这是皇帝至尊地位的标志,体现了皇权至上的特点。因此C选项正确。A、B、D选项不符合题意,错误。‎ ‎14.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所有的文件都必须由大臣审阅呈交皇帝。”利玛窦认为明朝时 A. 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 B. 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 C. 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决策权 D. 内阁完全控制明朝行政大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所有的文件都必须由大臣审阅呈交皇帝”可知利玛窦认为明朝的内阁大臣可以制约君权,故B正确;A不是材料主旨,材料强调大臣对皇权的制约,故A错误;C项同等决策权错误,最终决策权在皇帝手中,故C错误;D项“完全控制”说法错误,且不是材料主旨,故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明朝内阁。材料“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所有的文件都必须由大臣审阅呈交皇帝”说明利玛窦认为明朝的内阁大臣一定程度上可以制约君权。‎ ‎15.清朝军机处设置之初“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这说明其职能是(  )‎ A. 辅佐皇帝,主导决策 B. 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C. 训练将士,率兵征战 D. 监督官员,整顿吏治 ‎【答案】B ‎【解析】‎ 清代史学家赵翼这句话说的是清代的军机大臣只负责传达皇帝旨意,完全失去了政治责任感,故B项正确;军机处没有决策权,故A错误;军机处不涉及军事训练,故C错误;整顿吏治不是军机处的职责,故D错误。‎ ‎16.清初的密折制度规定,皇帝特许的官员可以将相关政务、人事等方面的第一手情况“密折奏事”,由专人送达御前,并由皇帝亲自批答。这一制度的推行 A. 利于皇帝严密掌控行政体系 B. 消除了臣下与君主间的隔阂 C. 确保了官员呈递奏折的权利 D. 建立起近代文秘制度的雏形 ‎【答案】A ‎【解析】‎ ‎【详解】清朝采用密折制度,允许中央和地方官员,直接向皇帝递密折,有利于皇帝对行政体系严密控制,答案为A。消除了臣下与君主间的隔阂说法绝对,故B项错误。密折制度的实行并不是确保了官员呈递奏折的权利,C错误。密折制属于封建君主集权的体现,不是近代文秘制度的雏形,D错误。‎ ‎【点睛】密折制度的存在,一方面使得朝廷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密折直接送达御前,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使奏折不必积压,因此可以及时的了解下情,快速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广大臣下可以用密折言事,它可使群臣直言进谏,因为密折的内容是非公开的,只有皇帝和上奏折的大臣才知道,这项规定使得上密折的大臣们可以直言进谏,弹劾百官,而不必惧怕外人知道而遭遇不测。密折制度使得官员之间互相牵制,彼此监视。臣子之间的猜忌、监督,导致他们为了保住官位,只能选择对皇帝绝对忠心。‎ ‎17.清代统治者明确宣布,皇权的行使和皇位的继承,诸如亲王摄政、立嫡、立长还是立贤等纯属皇家事务,朝中大臣不能以是否合乎礼法而置喙。这表明 A. 清朝承袭了明朝制度 B. 礼法制度已不合时宜 C. 专制集权进一步加强 D. 传统家天下体制瓦解 ‎【答案】C ‎【解析】‎ ‎【详解】清代皇权行使和皇位继承以及亲王摄政等事项均不允许大臣干预谈论,说明皇权进一步强化,选项C正确;材料未提及清承明制,排除A;选项B脱离材料主旨,排除;选项D不符合史实,排除。‎ ‎18.按历史顺序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虎门销烟”当之无愧地排列在第一幅,主要是 A. 虎门销烟禁绝了鸦片贸易 B. 林则徐是著名的民族英雄 C. 禁烟沉重打击了英国鸦片贸易和国际地位 D. 禁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坚强决心 ‎【答案】D ‎【解析】‎ ‎“虎门销烟”当之无愧地排列在第一幅,是因为禁烟运动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坚强决心。反侵略是近代中国人民开展斗争的主题之一。故答案为D项。虎门销烟没有能够禁绝鸦片贸易,排除A项;作为第一幅不是为突出林则徐的地位,排除B项;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19.马克思说:“俄国不要花费一文钱、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文中的好处是指俄国 A. 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B. 取得许多通商口岸 C. 获得在中国开设工厂的权利 D. 获得大量战争赔款 ‎【答案】A ‎【解析】‎ ‎【详解】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政府与英国和法国以及俄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掠夺了我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A项正确;俄国此时并没有获得许多通商口岸,B错误;C为《马关条约》的内容;获得大量战争赔款不符合材料“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的信息,D错误。‎ ‎20.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其实英国在要求外交平等及商业机会等方面代表了西方各国的愿望。如果不是英国,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的。至于英国在华贸易的重点是鸦片而非茶叶或其它什么商品,这只是历史的巧合罢了。”作者强调了中英战争的 A. 必然性 B. 偶然性 C. 可能性 D. 必要性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代表了西方各国的愿望”“是鸦片而非茶叶或其它什么商品,这只是历史的巧合罢了”等,本题实际上考查英国发动(对华)鸦片战争的相关背景——打开中国市场的迫切性与必然性。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项表述最能够体现材料内容核心意思,即打开中国市场的迫切性与必然性,故选A。‎ ‎21.中英在近代签订的某条约规定:广州等五港口英商或常来居住,或不时来往,均不可妄到乡间任意游行,更不可远入内地贸易,……倘有英人违背此条禁约,擅到内地远游者,不论系何品级,即听该地方人民捉拿,交英国管事官依情处罪。此条款 A. 维护了中国的国家主权 B. 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C. 遏制了英国的侵略势力 D. 缓和了中英的贸易争端 ‎【答案】B ‎【解析】‎ ‎【详解】“广州等五港口英商”说明是《中英南京条约》,“即听该地方人民捉拿,交英国管事官依情处罪”属于司法方面事宜,说明中国司法主权被破坏,故B项正确。条款是涉及治外法权问题,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并不是维护中国的国家主权,故A项错误。中英条约并不会遏制英国的侵略势力,故C项错误。材料涉及的不是中英贸易的问题,故D项错误。‎ ‎22.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对这一社会现象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形式上独立自主,实际上为资本主义列强间接统治 B. 政治上是半殖民地,经济上是半封建 C. “半殖民地”是指丧失部分的国家独立自主权 D. “半封建”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半殖民地是指形式上有自己政府的独立国家,实际上政治、经济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沉沦;半封建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进步;因此ACD 项是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认识正确,排除;半封建半殖民地不是指政治上是半殖民地,经济上是半封建,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 ‎23.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 A. 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 B. 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 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 D. 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 ‎【答案】C ‎【解析】‎ 材料信息是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大肆进行舆论宣传并得到了欧美舆论的支持,而清政府则无动于衷,这说明清政府根本不知道舆论宣传是近代外交的一种形式,即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故C项正确;欧美舆论宣传不可能会左右甲午战争的进程,故 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出日本企图变更中国的政体,故B项错误;D项是对材料信息“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的误读,排除。‎ 点睛:“现实的问题历史考”一直是高考命题的思路,本题以甲午战争期间清政府与日本在舆论宣传策略方面态度差异的对比,引导考生认识外交宣传在引导国际舆论方面的重要性,认识到在国际环境局势复杂多变的今天,只有首先抢占舆论制高点,才能快速反应,掌握主动权,沉着应对。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简化材料信息,本题材料可简化为“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大肆进行舆论宣传并得到了欧美舆论的支持,而清政府则无动于衷”。‎ ‎24.有人对中国近代某一卖国条约的危害作了形象描述:荷枪实弹的强盗不仅蛮横的拆除了我们家的大门,而且耀武扬威的开进我们的院子,旁若无人的站在我们家的甬路两侧。甚至还颐指气使地闯进我们的堂屋,用枪指着我们的脑袋。这一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答案】D ‎【解析】‎ ‎《辛丑条约》拆除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与材料“荷枪实弹的强盗不仅蛮横的拆除了我们家的大门,而且耀武扬威的开进我们的院子”比喻相吻合;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与材料“旁若无人的站在我们家的甬路两侧”相吻合;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成为洋人朝廷,与材料“甚至还颐指气使地闯进我们的堂屋,用枪指着我们的脑袋”相吻合,故选D项。根据以上分析,A、B、C三项均与材料不符。‎ 考点: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列强的侵略·《辛丑条约》‎ ‎【名师点睛】本题为材料解析题。解答此类试题一般分三步进行:第一,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他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背景。第二,读通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第三,搞清备选项的内涵及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选项。‎ ‎25.孙中山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对于欧美的新文化运动之反动”;“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以上材料说明孙中山对于义和团运动的评价是 A. 否定其排外主义 B. 赞扬其反侵略精神 C. 全面赞扬与肯定 D. 既有赞扬又有否定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对于欧美的新文化之反动”,这是指的义和团运动排斥一切外洋文明;“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思想,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这是肯定义和团运动的反帝意义,故D项正确。A项和B项只符合部分信息,故错误。C项表述过于绝对,且不符合材料的主旨信息,故错误。‎ ‎26.“九一八”事变后出版的报刊和书籍,人们在统称中国各民族时一般都要用“中华民族”,而很少用“中国民族”“国族”或“全民族”等概念。这说明当时 A. 中华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B. 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C. 民族救亡意识空前强烈 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的“一般都要用‘中华民族’,而很少用‘中国民族’‘国族’或“‘全民族’等概念”,表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人作为一个整体的民族意识更为强烈,团结一致对抗外来侵略的民族救亡意识空前强烈。故答案为C项。鸦片战争后在遭受列强不断侵略的过程中,中华民族意识已经开始觉醒,排除A项;1935年华北事变,表明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排除B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是在卢沟桥事变后,排除D项。‎ ‎27.下面是1938年5月发表的一幅漫画。如果为该漫画拟订一个标题,下列选项中最为贴切的是 A. 全民族抗战 B. 两个战场配合抗战 C. 团结抗战,日本宣告投降 D. 唯有国共合作,才能歼灭敌人 ‎【答案】A ‎【解析】‎ ‎【详解】漫画中军民推动碾子共同碾压日本侵略者,说明全民族抗战的作用,A正确;漫画中没有说明两个战场的配合,B错误;日本投降的时间是1945年,C错误;材料不是说明国共合作的信息,D错误。‎ ‎28.毛泽东认为“卢沟桥中国军队的抗战,是中国全国性抗战的开始.”而在1937年11月上海、太原失陷时,毛泽东认为当时“全面抗战还没有来到”。这是因为 A. 国民政府不能组织大规模的抵抗 B. 毛泽东对抗战形势的认识不断发展 C. 中国的抗日战争还处在防御阶段 D. 当时的抗战还没有充分动员人民群众 ‎【答案】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国民政府组织了大规模的抵抗,如淞沪会战、太原会战,故A错误;材料主旨不是说明毛泽东对抗战形势的认识不断发展,而是说明1937年11月上海、太原失陷时毛泽东对此现象的评价,故B 错误;虽然中国的抗日战争还处在防御阶段,但这与材料所述现象无关,故C错误;淞沪会战、太原会战的失败,是国民政府实行片面抗战路线的结果,即没有充分动员人民群众,故毛泽东评价说“全面抗战还没有来到”,故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1937年11月上海、太原失陷……全面抗战还没有来到”,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国民政府实行片面抗战路线的角度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进行正确判断。‎ ‎29. 卢沟桥事变后不久,日本侵略者故伎重演,在侵略华北的同时,把战火烧到华东地区,国守军坚决予以反击,爆发了 A. 淞沪会战 B. 太原会战 C. 徐州会战 D. 武汉会战 ‎【答案】A ‎【解析】‎ ‎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威胁南京。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展开淞沪会战。双方在上海地区激战三个月。A项战场在华东上海,B项战场在山西(华北),C项战场在江苏北部,D项战场在华中武汉。‎ ‎30.毛泽东指出:“国民党在1937年和1938年内,抗战是比较努力的,同我党的关系也比较好。”国民党“比较努力”的抗战 A. 促成国共第二次合作 B. 反映了全面抗战路线 C. 有利于开辟敌后战场 D. 取得了平型关胜利 ‎【答案】C ‎【解析】‎ ‎【详解】1937年和1938年国民党在正面战场有力得抗击了日本侵略者,为中国共产党开辟敌后战场争取了时间,C正确;国共第二次合作,国民党并不是非常积极A错误;国民党执行的是片面抗战路线,B错误;平型关大捷是中国共产党部队取得的胜利,D错误。‎ 二、非选择题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唐代宰相共有三个衙门,当时称为三省:一中书省,二门下省,三尚书省。……政府一切最高命令,皆由中书省发出。……待门下省主管长官侍中及副长官侍郎接获此项诏书后,即加予复核,这是对此项命令之再审查;然后交由尚书省及其六部去执行。‎ ‎——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分析说明西周、秦朝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唐朝实行的中央官制。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官制的历史作用。‎ ‎【答案】(1)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秦朝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差别: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秦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君主集权的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2)制度:三省六部制作用:共议国政,减少决策失误;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 ‎【解析】‎ ‎【详解】(1)西周的政治制度:依据材料一和所学可知是分封制和宗法制。秦朝政治制度:依据所学可知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差别:依据所学从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以及秦朝郡县制的特点回答。‎ ‎(2)制度:依据材料二“一中书省,二门下省,三尚书省。”可知是三省六部制。作用:依据所学从三省六部制共议国政,减少决策失误、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以及提高了办事效率回答。‎ ‎32.近代以来日本与中国的关系变化反映了中国的沉浮兴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午战争后)日本政府提交的和平条款汇聚了国内不同集团的各种要求。陆军坚持割占辽东半岛……海军希望取得台湾……财界要求中方赔偿白银2亿两……日本政府将这些观点综合为一个十条和谈方案,而把重点放在赔款、割地、朝鲜的独立,以及商业与航海方面的特权上。‎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1987年7月7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建成开馆,坐落于北京卢沟桥畔的宛平城内,馆正前方抗战广场中央矗立着象征中华民族觉醒的“卢沟醒狮”,广场中轴线两侧各分布着7块草坪,寓意七七事变爆发地和中华民族的十四年抗日战争。‎ ‎——李泽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铭记日军侵华历史》‎ 材料三 卅万亡灵,饮恨江城。……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铭文(节选)‎ 材料四 抗战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转折点。从宏观的视角看,它是一场全面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不仅打败了日本,消除了亡国的危险,还从盟国那里挣脱了不平等枷锁,在国家主权的收复与巩固方面大有进展,获得了平等地位。抗日战争中,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中国的国际地位可以说经历了一个不断提升的三级跳……在旧的国际体系解体之后,中国积极参与了新的国际体系的创造,并由此而在国际事务中担当重要角色。‎ ‎——摘编自王建朗《抗日战争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日本提交的和平条款《马关条约》”中获得“商业”特权的内容,并说明这一时期列强侵略中国的方式的变化。‎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十四年抗日战争”的历史依据。‎ ‎(3)材料三中“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指的是什么?分别举出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一个战役,以彰显中国人民在抗战中“捐躯洒血,浩气干云”的气概。‎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两场中日战争的不同结果,并分析两次战争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答案】(1)内容: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变化:从以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 ‎(2)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发动局部侵华战争,逐步发展为全面侵华战争。‎ ‎(3)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面:台儿庄战役等;敌后:百团大战。‎ ‎(4)结果:甲午战败,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影响:甲午战败,使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抗日战争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的完全胜利;洗刷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成为了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解析】‎ ‎【详解】(1‎ ‎)根据所学可知,日本在《马关条约》中提出的商业特权是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变化,结合所学,过去列强的经侵略是以商品输出为主,而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反映了西方国家对华的经济侵略变成资本输出为主。‎ ‎(2)结合所学,十四年的依据是从1931年开始。结合抗战的史实可以概括出其依据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发动局部侵华战争,逐步发展为全面侵华战争。‎ ‎(3)根据材料能得出材料针对的是抗日战争,故“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是指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例子:结合全面抗战后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基本史实概括即可。‎ ‎(4)结合所学可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抗日战争中国取得胜利。影响:结合所学,从抗战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影响、对中华民族自信心、民族尊严的影响、对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等方面概括。‎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