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2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人教A版专题十二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教案
专题十二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考点 考题分布 考情分析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2017·全国卷Ⅲ·21T 从命题内容上看,考查的重点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人生价值的实现等。 从命题形式上看,以选择题为主,也有主观题。 复习备考中注意以下角度:(1)结合年度热词、党和国家出台的新政策,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尤其是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2)结合关注民生的材料,考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3)结合“感动中国”人物、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全国道德模范的典型事迹,考查人生价值的内容、创造与实现。 2012·新课标全国卷·23T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2017·全国卷Ⅲ·20T 2016·全国乙卷·22T 2015·全国卷Ⅰ·16T 2012·新课标全国卷·19T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017·全国卷Ⅰ·40(2)T 2017·全国卷Ⅲ·22T 2016·全国丙卷·20T、22T 2015·全国卷Ⅱ·19T 价值观 2017·全国卷Ⅱ·23T 2016·全国乙卷·39(1)T 2016·全国甲卷·20T 2015·全国卷Ⅰ·22T 2014·全国卷Ⅰ·23T 2013·全国卷Ⅱ·22T 人生价值 2014·全国卷Ⅱ·39(3)T 2013·全国卷Ⅰ·22T 2012·新课标全国卷·20T 第一步:基础强化 1.(2017·全国卷Ⅲ·20)2016年10月,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当今世界,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全面融入社会生产生活。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利用互联网扁平化、交互式、快捷性优势,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强化互联网思维的依据是( ) ①互联网思维决定了网络时代社会形态的性质和面貌 ②互联网思维适应了网络时代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③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社会意识先进与否的主要尺度 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互联网思维属于社会意识,无法决定网络时代社会形态的性质和面貌,①错误;互联网思维能够融入社会生产生活,适应网络时代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所以要强化互联网思维,②正确;先进的社会意识能够正确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而网络信息技术水平并不是衡量社会意识正确与否的尺度,③错误;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够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因此要强化互联网思维,④正确。故选C。 答案:C 2.(2017·全国卷Ⅲ·21)“爆竹声中一岁除”是传承千百年的中国春节习俗,然而2017年春节期间,许多人选择少放甚至不放烟花爆竹,北京、 上海等许多城市的烟花爆竹燃放量较往年大幅减少,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在从“放”到“少放”或“不放”的变化中,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绿色环保过春节正成为“新年俗”。年俗的这种变化表明( ) ①社会意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主变化的 ②社会意识可以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 ③社会意识的变化总是滞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④社会意识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社会存在变化的反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发展变化。因此,社会意识并不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主变化的,①错误;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可以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也可以滞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②正确,③错误;春节期间,北京、上海等许多城市的烟花爆竹燃放量较往年大幅减少,空气质量明显改善,说明人们的环保意识在不断增强,从根本上说社会意识归根到底是社会存在变化的反映,④正确。故选C。 答案:C 3.(2017·全国卷Ⅱ·23)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强调,理想信念的坚定,来自思想理论的坚定。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基础之上,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建立在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崇高价值的基础之上。上述论断蕴含的价值观道理是( ) ①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真理观 ②有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就能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 ③只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④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衡量价值观正确与否的最高标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价值观并不决定真理观,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真理观不正确,①错误;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不仅仅需要正确价值观的引导,②说法绝对;“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基础之上,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建立在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崇高价值的基础之上”说明只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也说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衡量价值观正确与否的最高标准,③④正确。故选D。 答案:D 4.(2016·全国乙卷·22)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强调,推动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建设和发展,最大限度增加劳动关系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从唯物史观看,之所以重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因为( ) ①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 ②劳动关系矛盾是制约生产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矛盾 ③劳动关系矛盾的解决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④正确解决劳动关系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劳动关系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属于生产关系的范围,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①是错误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③是错误的;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答案:C 5.(2015·全国卷Ⅱ·19)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从唯物史观看,这是因为( ) ①文艺的源泉是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②文艺的发展取决于文艺创作方法的创新 ③文艺反映社会生产生活的形式与风格是统一的 ④文艺是反映并服务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一种社会意识形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注意设问要求是唯物史观,故排除②;文艺创作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从唯物史观看,这是因为文艺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文艺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反映并服务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①④正确;③中的“统一”说法错误。 答案:B 6.(2015·全国卷Ⅰ·16)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从唯物史观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 ) 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上层建筑改革的必然要求 ②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 ③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认识由自发到自觉转变的标志 ④我国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由不适应走向适应的标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从唯物史观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上层建筑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①②正确;③说法错误,人们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认识是自觉的;④说法无依据。 答案:A 7.(2015·全国卷Ⅰ·22)2014年,日本方面认为美国某出版公司出版的教科书《传统与遭遇:环球视角看过去》中有关“南京大屠杀”“慰安妇”等内容与其立场“有出入”,要求修改。鉴于教科书中的内容和历史事实相符,该书作者明确拒绝了日方的“请求”。由此可见( ) ①尊重历史事实是形成正确价值判断的前提 ②价值判断因具有主体性而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 ③历史事实随价值判断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深受历史观的影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美国某出版公司出版的教科书《传统与遭遇:环球视角看过去》是以历史事实为依据的,而日方认为与其立场“有出入”,要求修改,但遭到了作者的拒绝。这说明尊重历史事实是形成正确价值判断的前提,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受历史观的影响,①④正确;②说法错误,价值判断虽有主体差异性,但也是有客观标准的;③说法错误,价值判断会随着历史事实的变化而变化。 答案:B 8.(2014·全国卷Ⅰ·23)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神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据是( ) ①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②价值观作为个人行为准则,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驱动、制约和规范作用 ③价值观作为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决定事物的性质和价值 ④价值观作为一种理想追求,决定人类社会的前途和命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行为准则,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驱动、制约和规范作用,所以我们要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①②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③④夸大了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属于唯心主义观点。 答案:A 9.(2013•全国卷Ⅰ•22)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让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从唯物史观看,尊重劳动和劳动群众是因为( ) ①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②劳动贡献是衡量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程度的根本尺度 ③劳动群众能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地创造历史 ④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一致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①正确,说明了劳动在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符合题意;②说法错误,劳动贡献不是衡量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程度的根本尺度;③犯了唯心主义的错误;尊重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④观点正确,符合题意。 答案:B 1.图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2.辨别生产关系的变革与上层建筑的变革 所有制结构调整、分配制度的改革、土地制度的改革等属于生产关系的变革;而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法律法规的完善、思想观念的解放等则属于上层建筑的变革。 3.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 (1)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2)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社会主义社会,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3)社会发展的主体动力——人民群众。 4.区分价值、人生价值、价值观 价值涵盖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属客观范畴;人生价值只涵盖人生领域的价值;价值观是对价值的主观反映,属于主观范畴。 1.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historicalmaterialism),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亦称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的所有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物资的丰富程度, 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进行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和作用总是受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条件的制约。 2.物质资料生产 是指劳动者按照预期目的,运用劳动资料加工于劳动对象,改变劳动对象的形状、性质或地理位置,使它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以一定生产关系联系起来的人们,利用生产工具改变劳动对象、创造适合自己需要的物质资料的过程。物质资料生产为人类提供基本的吃、穿、住、行等生活和生存资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决定整个社会生活的面貌和发展,也决定着人自身的状况和发展。 3.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 (1)劳动者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产品生产创造过程中,形成的劳动互助、合作关系就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和产品分配方式三项内容。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的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 (2)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的总和。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是指人们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建起的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建立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党派等国家机器和政治组织。思想上层建筑是指适应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哲学、宗教等等。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中,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各种制度、设施和意识形态的总和。 (3)一般来讲,经济方面的制度属于生产关系,如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等;政治法律等方面制度属于上层建筑,比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党制度等。 4.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人生价值包含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所谓的人生的自我价值,是指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意程度。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要衡量人生的社会价值的依据和标准是个人对社会和他人所做的贡献。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个体提高自我价值的过程,就是通过努力自我完善以实现全面发展的过程。 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构成了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的前提。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人总是生活在社会当中,个体无法脱离社会而存在和发展。个体的人生活动不仅具有满足自我需要的价值属性,还必然地包含着满足社会需要的价值属性。 第二步:能力通关 社会历史观 [2017·全国卷Ⅰ·40(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2017年春节期间,大型文化类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成为陪伴人们欢度新春佳节的一道文化大餐。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为己任,紧紧抓住受众的中国诗词文化情结,在赛制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大胆创新。比赛诗词涵盖《诗经》、楚辞、唐宋诗词、毛泽东诗词等,主要选自中小学教材,聚焦爱国、仁义、友善等主题。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有学生、教师,有工人、农民、公务员,有海外华人、外国留学生。嘉宾现场点评,或分析诗词的深刻内涵,或发掘诗词的道德价值,或讲述诗词背后的历史故事。赛会设置竞猜、“飞花令”等环节,启用水雾台、大屏幕展示等舞美设计,应用新媒体互动、多屏传播等技术手段,打造出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节目的播出,引起强烈的反响,总收视观众超过11亿人次,引发新一轮中国诗词热。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说明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12分) 【思路分析】 本题知识限定为“社会历史主体知识”,范围明确,属于小切口,微观设问。在作答时,在答出哲学理论的同时必须注意结合材料具体分析,而不能简单带过。 【答案组织】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和历史创造者;(3分)树立人民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体的意识;(3分)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和现实价值;(3分)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加以传承发展,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3分) 全面把握唯物史观 原理内容 方法论 ①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它落后于或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把握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做事情要从社会存在出发,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需要 社会历史发展趋势 ①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②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方式,在阶级社会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在社会主义社会主要是通过改革实现的 要顺应社会历史发展趋势 社会历史的主体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如何运用唯物史观分析问题 答题要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人民群众+价值观+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 (3)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这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5)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另外,应与时俱进,使价值判断、价值选择跟上时代的步伐。 遵循社会规律 推进社会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对全面深化改革作了总体部署。其中,农村改革既是重点领域,也是基础支撑。中央高度重视农村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问题,根本靠深化改革。据此回答1~2题。 1.新一轮农村改革,坚决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将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离”正式提上农村土地制度和产权改革层面,通过制度创新推动农业发展方式根本转变,再一次推动农村生产力大释放,从而确保改革红利最大释放并用之于农。从哲学角度看,这表明( ) ①实践基础上的制度创新是农村改革的先导 ②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就能推动生产力发展 ③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 ④农村体制变革是人民利益与社会规律性内在统一的要求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新一轮农村改革,坚决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将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离”,通过制度创新推动农业发展方式根本转变,这表明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就能推动生产力发展,农村体制变革是人民利益与社会规律性内在统一的要求,②④当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改革的先导,①错误;③与材料主旨内容不符。 答案:B 2.某市以确权、赋权、易权“三权”促“三变”改革为抓手,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激活了农村沉睡资源,整合了城乡资源要素,赋予了农民更多财产权利。走出了“农村资源活起来、农民富起来、产业强起来、乡村美起来”新路。改革是( ) ①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②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内在动力 ③社会主义的根本性变革 ④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社会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②错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内在动力是社会基本的矛盾运动;③错误,改革并不是社会主义的根本性变革,而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①④正确,选B项。 答案:B 3. 创新社会管理,共建活力中国,共享和谐社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加快,社会结构日益复杂,社会管理面临新的挑战。从管控到服务,成为社会管理的必然趋势。 两年前,T市将市区街道办全部撤销,将人、财、物等资源下放到社区。社区居委会由居民依法选举产生,社区内的大事要事,均须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管理人员的业绩考核权也交给了居民。社区内设立公共服务大厅,将适宜社区办理的多项行政职能分解到就业、救济等服务窗口,并有专人负责各片区的信息采集、安全及上门服务。社区党组织协调各方,将党员、干部、志愿者等组织起来为居民提供全方位服务。在政府引导下,社区基金会、个性化调解室等社会组织发展起来,成为提供社会服务的重要平台。 两年来,该市社区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居民幸福感显著上升。 联系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说明T市是如何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 解析:审设问可知,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寻觅社会的真谛,寻觅社会的真谛包含的知识点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趋势、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把材料中T市的做法与上述观点结合起来全面分析即可。 答案:①把握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适应社会转型要求,推进社会管理创新。②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调整上层建筑,进行机构改革,促进社会发展。③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发展社区自治,培育社会组织,推动社会进步。④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为民服务,实现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价值观 [2016·全国乙卷·39(1)]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中华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近年来,有的人打着“还原历史真相”的旗号颠覆英雄、歪曲历史、消解崇高。如胡诌“黄继光堵枪眼不合情理”“‘火烧邱少云’违背生理学”“董存瑞炸碉堡为虚构”等。凡此种种混淆是非的谣言借助网络等传媒随意传播,一些网民盲目跟风、随手转发。这种抹黑英雄形象的谣传引起了一些人历史认知混乱和价值观迷失。 还原历史、守护英雄、捍卫崇高,就是守护良知、正义和精神家园。战场上多次负伤的志愿军老战士李继德动情地说:“黄继光堵枪眼时,我在现场!”当年的老排长郭安民挺身直言,燃烧弹点燃伪装草,“大火整整烧了二十多分钟,邱少云始终一动不动”。董存瑞的生前战友郑顺义多次口述力证,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就在他的掩护之下……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对否认英雄的错误言论加以批驳。(12分)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价值观的有关知识。从价值观上看,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否认英雄的错误言论受错误价值观的指导,对其进行批驳,要从正反两方面展开分析。 【考场答卷】 【阅卷点评】 10分;答案要点散落体现,表述不条理,有些混乱。 【答案组织】 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只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评价。(4分)受错误价值观驱动,否认英雄的言论歪曲了历史,遮蔽了真相,导致人们思想的混乱。(4分)只有尊重历史,坚持真理,树立和弘扬正确价值观,才能抵制否认英雄的谣言,消除其影响。(4分) 全面把握人生价值观 内容阐释 人生价值 ①原理: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价值)、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自我价值),而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②方法论:要求我们把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统一起来,在对社会的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价值观 ①原理: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②方法论: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①特点: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和主体差异性 ②客观标准: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①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根本途径) ②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客观条件) ③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主观条件) ,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前挂后联 党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哲学依据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党坚持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 (2)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是党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的体现。 (3)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是党员人生价值的真正体现。 有关人生价值的命题 (1)运用人生价值观的知识对材料进行认识。 答题要素:人的价值的内容+人的真正价值+价值观+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结合材料 ①人的价值的内容(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分析材料)。 ②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分析材料)。 ③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树立正确价值观、践行核心价值观、结合材料)。 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两个标准(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结合材料)。 ⑤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根本途径、客观条件、主观条件、分析材料)。 (2)青少年应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答题要素: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标准+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结合材料 ①重视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 ②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③实现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④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根本途径、客观条件、主观条件、分析材料)。 点滴献社会 平凡铸辉煌 7月28日,由一下科技、微公益、免费午餐联合举办的爱心一碗饭捐赠仪式在北京市朝阳区举行,在首都互联网协会的指导下,一直播、微博微公益联合中国扶贫基金会、壹基金等20多家知名公益基金会共同成立直播公益联盟。直播+公益让爱心传递效益最大化,已经逐渐成为汇聚爱心的平台。据此回答1~2题。 1.“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二十多年前,歌手韦唯凭借春晚上一曲《爱的奉献》红遍大江南北,歌中表达了对“人人公益”的向往。今天, 我们借助高度发达的移动互联网技术组建“微公益”平台,从技术上使得“人人公益”变得触手可及。微公益精神发展表明( ) ①人的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②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应该符合所有人的利益 ③积极投身到为人民服务中去,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 ④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微公益精神发展表明人的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①正确;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应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②错误;积极投身到为人民服务中去,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③正确;④与材料无关。 答案:B 2.某市组建义工组织,开放志愿者平台,让“微志愿”“微公益”“人人公益”等活动,以前所未有的热度展开。开展这些活动( ) A.是加强科学文化修养的重要途径 B.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C.表明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D.表明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解析:开展“微志愿”“微公益”“人人公益”等活动,为服务社会、奉献他人提供平台,这表明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答案为D项;此活动与科学文化修养无关,A项不符合题意;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公民,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B项不符合题意;C项与材料无关。 答案:D 3.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六十多年的时间,中国从一个农耕社会转变成现在这样一个现代、发达的国家,这是无数劳动者爱岗敬业、辛勤劳动的成果。劳动满足了人们对于温饱的需求,也是劳动提升了生活品质,更是劳动缔造了人类的幸福。清洁工人爱岗敬业,换来了我们生活环境的干净美丽;产业工人爱岗敬业,换来了企业不断发展,为富民强国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普通的劳动者都在用平凡却伟大的劳动创造着属于自己的小幸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从历史经验来看,国民的敬业程度往往与一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速度紧密相关。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职务有高低,只要热爱本职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就是抓住了爱国主义的着力点,就是在实践中对爱国主义的最好诠释。 (1)有人说,“爱岗敬业,各司其职,站好岗,做好工,种好地,就是和平时期最基本、最朴素、最大的爱国。”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 分析劳动者应如何在敬业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3)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请就文艺工作者如何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提两点建议。 答案:(1)①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要求。②爱岗敬业是勤劳勇敢的体现,它与其他优秀民族精神相辅相成,体现着爱国主义的主题,它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2)①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劳动者必须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即通过自己的劳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②劳动者应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③劳动者应在劳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促进自己全面发展,做好本职工作,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要求:从文艺工作者的角度,建议必须具体、合理。如:立足于人民群众的实践,关注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创作出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积极参加文化下乡等活动,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做贡献;从小事做起,做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者和弘扬者,积极推动中外文化交流,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