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定西市2021届新高考第三次模拟地理试题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甘肃省定西市2021届新高考第三次模拟地理试题含解析

甘肃省定西市 2021 届新高考第三次模拟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 20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 1. 在巴拿马运河扩建运河开通仪式上,中国远洋海运集团的安德罗尼克斯号货轮,成为第一艘 通过 扩建后的巴拿马运河的船只。下图为该集团某远洋航线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只考虑洋流对航线的影响,图中四段航程中最耗费动力的航段为 A.甲 B.乙 C. 丙 D.丁 2.曼萨尼约附近海域夏季多大雾天气的主要原因是 A.受沿岸暖流影响,空气湿度大 B.地处低纬地区,空气对流强烈,水汽上升冷凝 C.地处低纬地区,又受沿岸寒流影响,水汽易冷凝 D.靠近沙漠且位于信风的迎风坡,尘粒多,水汽易凝结 【答案】 1.A 2.C 【解析】 【分析】 1.图中甲处为东澳大利亚暖流,向南流,与向北航行方向相反,最耗动力, A 正确;乙处可顺日本暖流、 丙处可顺北太平洋暖流和加利福尼亚寒流、丁处顺墨西哥弯暖流。 2.从图中看曼萨尼约附近为加利福尼亚寒流,夏季寒流经过地区,水汽易冷凝形成雾, C正确。 【点睛】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①对气候影响: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 换,调节全球的热量平衡。②对渔场的影响:寒暖流交汇处和有上升流的海区,营养物质丰富形成渔场。 ③对航行的影响:顺洋流可加快航速;寒暖交汇处、冬季暖流上空、夏季寒流上空多大雾,不利于海运安 全;洋流携带来自高纬度的冰山也影响海运安全。④对海洋污染的影响,加快海水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 围。 2. 2018 年 9 月 23 日广深港高速铁路香港段正式通车运营。广深港高速铁路全程 141 千米,车 程 47 分钟,其中桥梁和隧道长度共计 91.97 千米。下图示意广深港高速铁路位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广深港高速铁路桥梁和隧道里程长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森林茂密 B.地形崎岖 C.河网密布 D.城市众多 2.广深港高速铁路全线通车后带来的积极影响有 ①加强珠三角城市间的产业协作 ②促进香港与内地的文化交流 ③加快香港地区人口向内地迁移 ④促进沿线城市服务范围扩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1.C 2.D 【解析】 1.广深港高速铁路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城市集中,森林较少, A 错误;珠江三角洲地势平坦, B 错误;据图可以看出,该地区河网密布,因此广深港高速铁路桥梁和隧道里程长, C正确;城市众多不是 自然因素, D错误。故选 C。 2.广深港高速铁路全线通车后带来的积极影响有:加强珠三角城市间的产业协作、促进香港与内地的文 化交流、促进沿线城市服务范围扩大,①②④正确;加快内地人口向香港地区迁移,③错误。 D正确, A、 B、C错误。故选 D。 3.下图为某向斜山示意。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该向斜成山的主要地质作用 A.地壳水平挤压 B.地壳上升运动 C.外力沉积作用 D.外力侵蚀作用 2.沿 NM方向的岩层剖面示意图是 A. B. C. D. 【答案】 1.D 2.D 【解析】 【分析】 1.岩层受挤压弯曲过程中,向斜向下弯曲一般直接形成谷地,但在外力侵蚀作用下,向斜两侧的的背斜 顶部多张裂容易被侵蚀,而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坚实不易被侵蚀保留下来,反而形成山岭,因此影响该向 斜成山的主要地质作用是外力侵蚀作用, D 符合题意;地壳水平挤压和地壳上升运动对向斜山的形成也起 到一定的作用, 但不是直接而主要的地质作用, 排除 A、B。向斜山的形成与外力沉积作用系不大, 排除 C。 故选 D。 2.根据出露地层界线的延伸方向判断,图中向斜的构造线应沿 MN 方向延伸, MN 线正位于向斜槽部中 心,向斜槽线两侧岩层有明显的弯曲,但在槽线方向上岩层没有明显弯曲,有一定倾斜,由此判断, A、B 错误;读图可知, 岩层①顶部在 NM 沿线与地面的交点海拔均为 600 米,岩层①顶面在 NM 方向上是水平 的,读图可知,岩层②顶部在 NM 沿线与地面的交点海拔虽然都在 700~800 米之间,但根据与等高线的距 离判断,左侧明显低于右侧,因此岩层②的项面左侧低、右侧高,由此判断, C错误, D 正确。故选 D。 4. 1993 年我国台湾省当局提出了 “南向政策 ”,推动台商海外投资重点向东南亚国家转移。下 图示意 1988~2017 年台湾省在越南投资结构情况。劳工流动是越南和台湾省合作的内容之一。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台湾省在越南投资结构的形成是因为越南() A.廉价劳动力丰富,生产成本低 B.距离我国大陆近,便于进入我国大陆市场 C.科技发达,加工制造能力强 D.矿产资源丰富,运输费用占比较低 2.劳工流动对越南的影响是() A.提高基础设施利用率 B.降低就业压力 C.缓解人口老龄化 D.加大治安压力 【答案】 1.A 2.B 【解析】 【分析】 1.台湾省比越南经济发达,台湾省对越南投资的领域主要是制造业,目的是利用越南丰富的廉价劳动力, 降低生产成本;台湾省相比越南,距离我国大陆市场更近;越南属于发展中国家,科技欠发达;并不是所 有的加工、制造业都是矿产资源指向型的。故选 A。 2.台湾省和越南之间的劳工流动,主要是越南廉价的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台湾省,这会导致越南国内劳动 力数量减少,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基础设施利用率、就业压力和治安压力降低。故选 B。 5.从光照条件来看,我国下列地区中最适宜建太阳能发电基地的是 A.甘肃敦煌B.贵州贵阳 C.四川成都 D.广西南宁 【答案】 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太阳能资源的分布,试题难度容易。 【详解】 从光照条件来看,甘肃敦煌位于西北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 用弱,获得的太阳辐射多,适宜建太阳能发电基本, A 对;贵阳、成都、南宁三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 水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故排除;综上所述,选 A。 6. “秘色瓷 ”是中国古代越州(今浙江一带)名窑进贡朝廷的一种精品瓷器,具有质地纯正、 釉色清莹, 烧制难度极大, 生产成本高的特点。 越窑生产的贸易 “ 秘色瓷 ”以碗、 罐、壶等日常用具为主, 出口到朝鲜、日本、印度、伊朗、埃及、坦桑尼亚等地(下图) ,从唐朝至宋朝持续了 300 多年。中国大 规模出口 “秘色瓷 ”,提升了进口国家人们的生活品质,同时把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由明州北上至登州的海上贸易时段多选择夏季,这是为了 A.规避海上风浪 B.避开暴雨侵袭 C.便于获得物资补给 D.缩短运输时间 2.越窑生产的“秘色瓷”较少在国内市场销售,大规模出口国外的原因是 A.交通条件改善 B.国内市场需求小 C.传播陶瓷文化 D.获取更多经济利益 3.“秘色瓷”受到贸易对象国家的欢迎,这是由于“秘色瓷”具有较高的 A.实用价值 B.收藏价值 C.经济价值 D.艺术价值 【答案】 1.D 2.D 3.A 【解析】 【分析】 1.据图可知,明州和登州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夏季受东南季风的影响沿岸洋流自南向北流,由 明州北上至登州的海上航运顺风顺水,可以缩短运输时间,所以海上贸易时段选择夏季。综上所述,故选 D。 2.据材料可知,“秘色瓷”是中国古代越州(今浙江一带)名窑进贡朝廷的一种精品瓷器,大规模出口 国外可以获取更多经济利益,故选 D。 3.据材料“提升了进口国家人们的生活品质”可知,“秘色瓷”受到贸易对象国家的欢迎,是由于“秘 色瓷”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故选 A。 【点睛】 工业生产的最终目的是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7. “哪里有花哪里走,哪里温暖哪里赶 ”说的就是常年天南地北迁移 “ 追花夺蜜 ”的养蜂人。 某兄弟俩在养蜂路上,肥东是他们的第一站,第二站他们继续追随花的周期,北上菏泽曹县,那里洋槐花 茂密,随后第三站陕西延安 ( 洋槐 ) 花,第四站山西吉县洋槐花,第五站河北保定阜平枣花和荆条花,第六 站辽宁朝阳凌源荆条花,第七站吉林通化椴树花,由南向北,穿越大半个中国。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决定兄弟俩“追花夺蜜”路线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 B.降水 C.光照 D.土壤 2.“追花夺蜜”之人最佳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航空运输 B.铁路运输 C.公路运输 D.水路运输 【答案】 1.A 2.C 【解析】 【分析】 1.结合材料分析,影响蜂农迁徙放蜂的直接原因是花期时间。结合材料“追花夺蜜”路线从肥东到吉林 通化, 不同月份有相应的植物开花, 材料中花期有明显的纬度变化特征, 说明影响花期的主要因素是气温, 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花期来的晚,光照、降水对花期影响小,土壤对花期的影响小, A 正确, BCD 错误,故选 A。 2.“追花夺蜜”路线从肥东到吉林通化,各地随纬度升高,先后进入花期,过程是逐渐变化的,不需要 快速迁移到另一地区;所以蜂农“追花夺蜜”应选择公路运输方式,机动灵活, C 正确;航空运输适合运 输长途、急需或贵重的物品, A 错误;铁路是合适运输量大,长途的运输, B 错误;在北方缺少水路运输 的条件, D 错误,故选 C。 8.2016 年 9 月 15 日 22 时 04 分,搭载着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长征二号 FT2 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 中心点火发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发射时,纽约 (40 ° 43′ N, 74° W) A.夜幕刚刚降临 B.朝九晚五的白领们刚刚开始一天的工作 C.老人们正在享受午后的阳光 D.绝大多数人们还在睡梦中 2.10 月 19 日凌晨,神舟十一号飞船在经过多次变轨后,成功实现了与天宫二号的自动交会对接。此时 A.地球公转速度在变慢 B.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但仍昼长于夜 C.太阳直射点由较高纬度向较低纬移动 D.北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在减小 【答案】 1.B 2.D 【解析】 1.纽约位于西五区,比北京时间(东八区)晚了 13 小时,北京时间 9 月 15 日 22 时 04 分,纽约时间大 约为 9 月 29 日 9 时 16 分,因此选 B。 2.1 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 11 月 19 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南移动,南半球 的昼长夜短,且昼越来越长;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小;离近日点越来越近,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太阳直射点向南回归线移动,由较低纬度向较高纬移动。北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在减小。故选 D。 9.下图为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上的河流地貌照片。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区域自然环境特征为 A.地势起伏较大 B.内河运输发达 C.水能资源丰富 D.河流有结冰期 2.图中河曲地貌 A.纬度较高,冰川侵蚀而成 B.凸岸侵蚀,凹岸堆积而成 C.最佳观赏位置是高空俯瞰 D.河流两岸宜居,聚落密布 【答案】 1.D 2.C 【解析】 【分析】 1.读图可知,图示区域地形平坦,地势起伏小, A 错误;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内河运输不发达, B 错误; 图示区域地形平坦,河流落差小,水流速度慢,水能资源不丰富, C错误;内蒙古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最冷月份平均气温低于 0℃,河流有结冰期, D 正确。故选 D。 2.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地形平坦开阔,在开阔地区凸岸堆积,凹岸侵蚀,形成“蛇曲”地貌。因此河曲 地貌是由于流水的侵蚀和堆积而成, A、B 错误;河曲地貌发育地区地形平坦、分布范围广,因此最佳观 赏位置是高空俯瞰, C正确;由于蛇曲凹岸侵蚀,不适宜建蒙古包,所以我国西部草原上的蒙古包不能分 布蛇曲两侧,主要分布于凸岸一侧, D 错误。故选 C。 【点睛】 河流在发育过程中,由于地球自转带来的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使得河流一侧的侵蚀强于另外一侧,被侵蚀 下来的泥沙就会被水流带到另外一侧,由于流速减慢泥沙沉积,这样就会形成受侵蚀一侧向陆地凹陷,堆 积一侧向河流突出的景观,这样的现象连续发育就会形成河曲。 10.图示中国不同地区山地年降水量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山地年降水量 A.随海拔升高而递增 B.与山地气温垂直变化一致 C.最大值所在海拔高度不同 D.垂直变化最大的是山地③ 2.山麓景观分别为温带荒漠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1.CD 2.AC 【解析】 【分析】 试题考查山地垂直分异规律。 1.从图中看山地年降水随海拔升高先增加后减少;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递减,山地降水与气温垂直变 化不一致;图中④地降水最大值分布海拔较低,最大值分布海拔高度不同;③降水最少为 1200mm,最多 为 2000mm,垂直变化最大, CD正确。 2.温带荒漠地区降水最少,图中①山麓地区降水最少,为温带荒漠景观;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区年降水 量为 800mm~1500mm之间,③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 AC正确。 11.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生态问题的成因与危害示意图。完成问题。 下列省级行政区中,该生态问题分布面积占省级行政区总面积比重最高的是 A.新疆 B.青海 C.山西 D.江苏 【答案】 C 【解析】 【详解】 图中显示,降水集中、植被破坏、土质疏松,是该生态环境问题的生产条件,肥力下降、河湖淤积、灾害 增多,是该生态环境问题的危害,由此判断,该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新疆和青海深居内陆,降水较少, 气候干旱,水土流失面积比重不大,排除 A、 B。江苏以平原为主,径流流速较慢,水土流失面积比重较 小,排除 D。山西位于黄土高原,降水集中、土质疏松、地形起伏较大,植被破坏严重,因此水土流失严 重,水土流失面积占省级行政区总面积比重最高,选项 C符合题意。 12. 广西富宁县修建梯田,使在丘陵地带种植水稻成为可能。新中国成立后,该县又成立富宁县 农业技术推广站,开始改单季稻为双季稻,大大提高了水稻产量。进入 21 世纪,人们的温饱问题得到解 决,大部分地区双季稻又改为单季稻。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新中国成立前,该地在丘陵地带修建梯田可能 ( ) A.破坏当地生物多样性 B.提高粮食单产 C.带来旅游业的发展 D.导致用水增多,土壤干旱 2.192 年该县改单季稻为双季稻,其影响原因可能是 ( ) A.政策 B.技术 C.全球变暖 D.人口增加 3.进入 21 世纪,该地出现双季稻改为单季稻,可能 ( ) A.减少农村劳动力就业 B.利于当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C.降低土地生产效益 D.导致该地出现粮食危机 【答案】 1.A 2.B 3.B 【解析】 【分析】 1.修梯田时会破坏植被 ,破坏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故 A 正确, 有利于增加粮食产量 ,但单产不可能提高 ,故 B 错,梯田有利于水土保持 ,土壤干旱就错了,故 D错,新中国成立前 ,也不会带来旅游业的发展 ,故 C 错。因 此答案为 A。 2.从材料可知 :新中国成立后 ,该县又成立富宁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开始改单季稻为双季稻 ,说明改单季稻为 双季稻的影响原因是技术,故 B 正确, ACD排除。所以选 B。 3.该地双季稻区水稻“双改单”现象,是由于农民工工资上涨,导致的农村劳动力短缺,故 A错,双季 稻收益较低 ,有利于农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故 B 正确。“双改单”后,土地可以套种其它收益高的作物, 就不会降低土地生产效益,故 C错,不会导致该地出现粮食危机,故 D错。所以选 B。 13.由于行星风系的季节移动,澳大利亚北部也会出现风向随季节转换的现象。下图所示的西北风出现的 时间及性质是 A. 1 月冷、干 B.7 月冷、干 C.1 月暖、湿 D.7 月暖、湿 【答案】 C 【解析】 【分析】 【详解】 1 月,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在向左的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偏转成澳大利亚 北部的西北风;西北风来自海洋,湿润。故 C正确, A、B、D 错误。 【点睛】 气压带、风带的移动与太阳直射点移动具有一致性。 14. 秦岭 —大巴山山区由一系列东西走向、南北排列的山地组成 , 具有南北过渡的地理 — 生态属 性 , 因此常被作为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线。 在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因素的综合作用下 , 秦巴山区形成了复杂多 样且具有过渡性质的山地垂直带。下图示意秦岭 —大巴山区部分山地的垂直带谱。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山地自北向南依次是 A.③、④、②、① B.②、①、③、④ C.③、④、①、② D.②、①、④、③ 2.导致①山甲、乙坡海拔 1300-2000 米处植被类型存在差异的原因是 A.甲坡为迎风坡,水分条件更好 B.甲坡为向阳坡,热量条件更好 C.乙坡为迎风坡,水分条件更好 D.乙坡为向阳坡,热量条件更好 【答案】 1.C 2.B 【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一般情况下,山脉的基带和所处地区的自然带类型一致。由图可知①山甲坡为亚热带常 绿阔叶林带,①山乙坡是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②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③山是暖温带落叶阔 叶林带;④山北坡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④山南坡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含常绿成分) ,上述涉及到的 自然带从北向南应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含常绿成分)带 -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 林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对应③、④、①、②,故该题选 C。 2.由图①山甲坡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①山乙坡是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所以甲坡为南坡, 乙坡为北坡, 1300-2000 米南坡为山地常绿 - 落叶阔叶混交林,北坡为山地落叶阔叶林,从植被的差别来 看,南坡为阳坡且比北坡纬度低,热量条件更好,故 B 正确, D错误;南坡为迎风坡,降水多,南北两坡 都是森林带,水分带来的影响小,故 AC错误,故该题选 B。 15. 免耕是指作物播种前减少翻动表土、保留部分秸秆残茬的耕作方式。巴西马托格罗索州是世 界主要的转基因大豆产区之一, 该州普遍采用免耕技术种植大豆。 我国从马托格罗索州进口的大豆主要用 作饲料原料,而我国东北地区生产的优质大豆主要用作食品原料。如下图示意马托格罗索州位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马托格罗索州相比,我国东北地区种植大豆的优势自然条件为 A.光照丰富 B.热量充足 C.土壤肥沃 D.水源充足 2.改革开放 40 年来,我国从巴西进口的大豆数量显著增长,这能反映我国 A.大豆生产能力弱 B.居民饮食结构变化大 C.大豆生产成本高 D.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 3.马托格罗索州采用免耕技术种植大豆的目的是保持土壤 ①水分 ②矿物质 ③有机质 ④空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1.C 2.B 3.A 【解析】 【分析】 1.巴西马托格罗索州地处低纬度地区,气候湿热,光热充足,大豆生长期降水丰富,与马托格罗索州相 比,我国东北地区种植大豆的优势自然条件为土壤肥沃,因为中国东北地区是肥沃的黑土地,土壤肥沃, 故 C 正确, ABD 错误。故选 C。 2.改革开放 40 年来,我国从巴西进口的大豆数量显著增长,这能反映我国对大豆的市场需求量加大,大 豆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因此,可能原因是居民饮食结构变化大。故 B 正确。改革开放 40 年来,我国的 大豆生产能力增强, A 错误。大豆生产成本高不是导致进口大豆数量显著增长的主要原因, C错误。农业 机械化水平提高,生产能力增强,不会导致进口大豆数量显著增长, D 错误。故选 B。 3.免耕是指作物播种前减少翻动表土、保留部分秸杆残茬的耕作方式。马托格罗索州采用免耕技术种植 大豆的目的是保持土壤中水分、有机质和矿物质。 A①②③正确。作物播种前减少翻动表土、保留部分秸 杆残茬,目的不是保持土壤空气,④错误, BCD错误。故选 A。 【点睛】 农业区位因素: 自然条件: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地形、土壤、水源 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政策、经验 16. 读我国东部某经济发达省份 2000 年和 2016 年省外流入人口分年龄的性别比图, 性别比是每 百名女性人口对应的男性人口数。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2016 年,该省省外流入人口中性别比最大年龄段是 ( ) A. 20~24 岁 B.30~44 岁 C.40~44 岁 D.50~54 岁 2.与 2000 年比, 2016 年该省流入人口中 ( ) A.男性人口数量减少 B.中年女性人口明显增加 C.少年儿童性别比降低 D.人口性别比不平衡加剧 【答案】 1.D 2.B 【解析】 【分析】 1.根据性别比是每百名女性人口对应的男性人口数 ,读图可知 2016 年该省流入人口分年龄的性别比在 50-54 岁最大 ,根据图中年龄段的变化 ,可知每 5 岁一个年龄段 ,从而可以推出 50-54 岁性别比最大, D 正确。 2.与 2000 年比 ,2016 年该省流入人口的不同年龄段的性别比总体向 100 靠近 ,整体比 2000 年数值降低, 所以说明人口性别比不平衡得到緩解 ,该省为经济发达省份, D 错;与 2000 年比 ,2016 年外省流入人口总数 应是增加的 ,性别比总体下降 ,不能说明男性人口数量減少, A 错;少年儿童年龄为 0-12 岁 ,读图可知 2016 年 比 2000 年有所升高, B 错;30-54 岁年龄段的性别比明显减少 ,说明流入的女性人口明显增加, C对。 17.下图示意城市生活垃圾回收网络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生活垃圾属于可回收垃圾的是 A.贝壳 B.桔皮 C.温度计 D.橡胶篮球 2.符合该回收网络模式特点的说法是 ①居民是回收利用的主要责任者②上游企业负责包装废弃物的回收 ③下游企业负责包装产品的生产④成立以废品回收为主体的合作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1.D 2.D 【解析】 【分析】 1.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两类,而不可回收垃圾包括厨余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橡胶篮球的橡胶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属于可回收垃圾, D 正确。温度计因为包含水银属于有害垃圾;桔皮 是厨余垃圾;贝壳不可回收,故 ABC均不对。故选 D。 2.结合图可知,政府是回收利用的主要责任者,大部分包装废弃物都是可回收的,所以主要是合作社负 责包装废弃物的回收,故①②均不正确;结合图及相关知识可知,③④说法没有问题。 D 正确。故选 D。 【点睛】 “干垃圾”:“干垃圾是不会腐烂的垃圾”,例如:纸质物品、塑料制品的饮料水瓶、针织制品的衣服、 橡胶制品的轮胎、金属制品的不锈钢材、玻璃制品饮水杯、等其他不会腐烂的普通垃圾。 “湿垃圾”: "湿垃圾是会腐烂的垃圾 ",例如:家庭生活厨房产生的剩饭剩菜、烂菜叶、动物跟鱼类的内 脏,瓜皮果核的废渣、等食品类废物。 18.读 2019 年 11 月 30 日 14 时亚洲部分地区近地面天气形势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北京此时的风向是 A.东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南风 2.下列对各地天气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内蒙东部风雨交加 B.江苏大部风力强劲 C.四川全境和风细雨 D.印度北部风和日丽 【答案】 1.B 2.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及等压线图的判断, 要求学生掌握锋面系统和气压系统对天气的影响及等 压线图的判读技巧。 1.本题考查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由图可知此时北京两侧气压状况为高压位于西侧,低压位于东侧, 由于是近地面的风向,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和摩擦力共同影响,其风向大致是西北 风。故 B 正确, ACD 错误。故选 B。 2.本题考查等压线图的判读,天气系统。由图可知内蒙古东部地区,处于低压槽上,根据气流运动的方 向进行判断,该地受冷锋附近,多大风、降温天气, A 正确;由图可知,图中我国江苏压线稀疏,风力较 小, B 错误;由图可知,四川处于低压影响下,且低压等压线密集,说明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且 风力强盛, C错误;根据图中等压线的分布状况,无法判断印度北部的天气状况, D错误,综上分析,本 题选择 A。 19.下图为亚洲部分地区 11 月 17 日某时段三个不同时刻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单位 : 百帕 ) 。据此完成下面 小题。 1.①时刻, M地盛行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2.该时段,图示区域依次出现的气压场分布形势为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②③① 3.该时段, P地经历的天气过程最可能是 A.气温先上升后下降 B.气压持续升高 C.由阴雨转为晴朗 D.持续性雨雪天气 【答案】 1.D 2.D 3.A 【解析】 【分析】 1.读图可知, M 地西侧为高压,东侧为低压。水平气流由高压(西)流向低压(东) ,同时受到北半球向 右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偏转为西北风。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D。 2.图示中部区域为蒙古 - 西伯利亚高压, 该区域的气压场分布形势变化可以由蒙古高压影响范围逐渐向南 移动判断。即高压中心的等压线逐渐南移,顺序为②③①。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D。 3.由上题可知,气压场形势变化顺序为②③①。②到③过程中, P 地受到暖锋影响,气温升高,③到① 过程中受到冷锋影响,气温下降。 A 对。②到③过程中, P 地附近气压值无明显变化,③到①过程中,气 压降低。 B 错。P 地在气压场变化过程中受到锋面影响,由晴朗转为阴雨, C、D 错。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A。 20. 某食糖企业早期从广东购进白砂糖在上海进行分装、加工。随着生产规模扩大以及广东制糖 工业向广西大规模 “西进 ”转移,该企业分别在广西新建生产糖厂,在山东新建分装、加工糖厂。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该企业在山东新建分装、加工糖厂是 A.为了接近消费人群,拓展市场 B.因当地工业基础雄厚,科技先进 C.为了接近原料产区,节省运费 D.因当地内河航运发达,物流便利 2.广东制糖工业向广西大规模 “西进 ”转移产生的影响有 A.导致广东食品加工产业衰落 B.带动人口由广东向广西迁移 C.导致广西的种植业结构变化 D.全面实现两省区的经济合作 【答案】 1.A 2.C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某糖厂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工业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 知识的能力,试题难度一般。 1.由材料“分别在广西新建生产糖厂,在山东新建分装、加工糖厂。”可知,广西糖厂是原料指向型, 而山东新建分装、加工糖厂是为了接近消费人群,拓展市场, A 正确;制糖厂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工业 基础、科技因素对其影响不大, B 错;山东制糖原料缺乏,不接近原料产区, C错;山东内河航运并不发 达, D 错;综上可知,选 A。 2.由材料“该企业在广西新建生产糖厂”可知, 制糖厂是原料指向型工业, 广东制糖工业向广西大规模 “西 进 ”转移会增加甘蔗的种植,导致广西的种植业结构变化。故选 C。 二、综合题(本题包括 4 个小题,共 40 分) 2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4 年以来, “西江 —珠江经济带 ”规划得到了国家的支持,该规划以推进广西与广东协 同发展为主线,并推动沿线地区生态廊道的建设。下图为 “‘ 西江 —珠江经济带 ’简图 ” 。 材料二 受 “西江 —珠江经济带 ”辐射作用,近年来,广西钦州港港口建设和临港工业发展迅速,石 化产业集群正逐步形成。 (1)西江上游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简述钦州市发展石化产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3)从区域合作的角度,分析“西江—珠江经济带”建设对广西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4)“西江—珠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面临的主要矛盾有 ___________ ,为推进沿线地区生 态廊道建设,该区域可采取的生态措施有 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 西江径流量大;流经地区地势落差大 (2) 临近东南亚和“西江—珠江经济带”,地理位置优越;靠近油田和水电站,原料和燃料丰富;临近 港口,水运便利;市场广阔;国家政策支持 (3) 获得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资源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有利于承接珠江三角洲 地区的产业转移;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4) 污染物排放总量与环境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 护之间的矛盾;主体功能区功能定位与产业布局、产业结构之间的矛盾 规范水资源利用,严格水资源 管理;加强污染治理;推进经济区内的生态保护,强化水土保持和石漠化治理;加强林业建设;加强山区 自然资源和生态保护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珠江干流的开发及其对经济、环境的影响。 【详解】 (1)河流的水能资源丰富主要从河流的径流量大和地势落差大进行分析。西江上游位于我国西南地区, 降水丰富,西江径流量大;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2)工业区位因素的分析主要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个方面进行 :自然因素方面 ,钦州附近海域有油田 ,石化 工业的原料丰富 ;附近西江建设多座水电站能源供应充足,钦州市降水丰富地表径量大,水资源丰富。社 会经济方面石化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 ;钦州位于沿海 ,海运便利等。 (3)西江一珠江经济带 ”东端为珠三角只有资金、技术、管理经验、交通和市场等方面的优势,西江地区具 有资源、土地、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两大区域经济发展的互补性强,利于广西吸引珠三角产业转移,获 得资金、技术支持促进资源开发,促进产业升级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 (4)西江一珠江经济带”绝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口、 资源、 环境之间的矛盾。 具体表 现为污染物排放总量与环境承能力之间的矛盾 ;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 间的矛盾,主体功能区功能定位与产业布局、产业结构之间的矛盾。生态措施可从 规范水资源利用,严 格水资源管理;加强污染治理;推进经济区内的生态保护,强化水土保持和石漠化治理;加强林业建设; 加强山区自然资源和生态保护等方面分析。 22.(地理——选修 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乡村振兴与发展过程中,天津王家庄村民借助 “零废弃生态农业 ” 的技术,在农科人员的指导下, 将鸡粪、猪粪等农家废弃物经生物催化后,变为无臭无味且溶于水的粉末,随水施撒在土地里,让本来寸 草不长的宅基地和盐碱地变为良田,而成本却只有化肥的三分之一如今,当地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说明“零废弃生态农业”技术是如何改善王家庄的环境的。 【答案】农家粪便经过无臭无味化处理,减少了对空气的污染;随水施撒在土壤中,被作物吸收,避免了 粪便(有害物质)对地表和地下水的污染;粪便处理后,并施撒在农田中,避免了视角污染,人居环境得 到改变;粪便转化为有机肥,减少了化肥的使用,减少了对地下水的污染;宅基地和盐碱地变为良田,改 善了人居小气候和周边景观。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农村环境的改造途径。 【详解】 “零废弃生态农业”技术对王家庄的环境改善主要从减轻空气污染、 水污染和改善人居环境和人居小气候 几个方面来分析。 【点睛】 本题以“零废弃生态农业”技术为切入口, 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全面获取信息进行概括 即可,难度一般。 2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奥兰治河是非洲南部一条重要河流,发源于莱索托高地 (东距印度洋不足 200 km) ,向西注入大西洋。 奥兰治河流域人口稀少,源头的高山谷地无人居住,中下游沿岸附近散布有一些农庄,但没有大型城镇。 下图为奥兰治河流域地形和等降水量线分布示意图。 (1)概括奥兰治河流域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并简要分析成因。 (2)简述奥兰治河水量的时空变化特点。 (3)供水是奥兰治河开发的首要任务,航运和发电并不被重视,简要分析原因。 【答案】 (1)降水量自东向西减少。 水汽主要来自东南信风,水汽自东向西递减;东部地势高,形成地形雨,同时对湿润气流有阻挡作用,向 西水汽大幅度减少。 (2)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或夏季水量大、冬季水量小) ;上游水量大,中下游水量小; (3)人口和农业主要分布在中下游沿岸,但中下游地区降水少,水资源不足; ,所以供水成为奥兰治河开 发的首要任务;流域人口稀少,电力和航运需求量小,奥兰治河流量较小,季节变化大,不利于水电和航 运的开发;落差较大也制约了航运的发展。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流域的知识。第( 1)、(2)题考查流域自然环境,第( 3)题考查流域综合开发。 【详解】 (1)奥兰治河流域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可从图中等降水量线直接读出。根据图中经纬度可知,奥兰治河 流域的水汽主要由东南信风带来,水汽自东向西递减;根据等高线可知,东部地势高,形成地形雨,同时 对湿润气流有阻挡作用。故降水量自东向西减少。 (2)时间变化:夏季气压带风带南移,奥兰治河流域受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影响,降水多;冬季受副热 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空间变化:因河流上游降水量大,所以径流量大;中下游因蒸发、下渗、人类 取水等因素的影响,径流量较小。 (3)读文字材料可知:“中下游沿岸附近布有一些农庄”, 中下游地区降水少,水资源不足,所以供水 成为奥兰治河开发的首要任务。又因为“奥兰治河流域人口稀少”,所以电力和航运需求量小。同时奥兰 治河流量季节变化大,不利于水电和航运的开发,落差较大也制约了航运的发展。 【点睛】 流域综合开发的一般思路 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地处南美洲东北部的罗赖马山是一座边缘陡峭、顶部平坦的桌状山地,海拔高达 2810 米, 主要由砂岩构成。 它是南美洲众多河流的发源地, 山顶倾下大大小小七十多条瀑布, 被称为 “瀑布之乡 ”。 山顶景观不同于周边,山麓气温高达 30℃ 时,山顶只有 10℃ 左右。 材料二 下左图为罗赖马山位置示意图,下右图为罗赖马山景观图。 (1)分析该山地独特地貌的形成过程。 (2)分析罗赖马山被誉为“瀑布之乡”的原因。 (3)简述山顶的气温特点及形成原因。 【答案】 (1)地质历史时期,沉积作用形成深厚的砂岩岩层:由于地壳运动,中部岩块相对抬升,成为桌 状高地;伴随风化和流水作用形成独特地貌。 (2)四周为陡岸,河流落差大,形成瀑布;顶部半坦开阔,径流分散,瀑布数量多:受赤道低气压带的 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富,瀑布流量较大。 (3)气候温和:气温年较差小;气温日较差大(昼夜温差大) ; 原因:纬度低,获得太阳辐射的季节变化小;地势高,温度低,空气稀薄,大气保温作用弱,导致气候温 和,气温年较差小,气温日较差大。 【解析】 【分析】 此题以“罗赖马山”为背景,考查学生地理信息获取、分析能力,地质作用、气候分布、影响温度因素等 知识。 【详解】 ( 1)通过图文可以判断,该山地地貌应为断块山地貌。形成原因需从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两个角度回答。 先是地质历史时期, 沉积作用形成深厚的砂岩岩层, 再是受到内力作用中的地壳运动影响, 地层发生断裂, 中部山体沿着断层面整体或者部分抬升而形成桌状高地,这里气候湿热,降水多,所以还要受到外力作用 中的风化作用和流水侵蚀作用的,最后该地貌在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 (2)瀑布形成原因可从地势和水量两个角度分析。罗赖马山是一座由于地质作用形成桌状山地。山体顶 部平坦,有利水流聚集,发源众多溪流,山体四周为陡崖,落差大,使得溪流流向向四周,顺着地势倾泻 而下, 形成瀑布。 而罗赖马山位于赤道附近, 受赤道低气压控制, 常年降水丰富, 大量流水汇集山体顶部, 形成溪流,导致瀑布流量较大。罗赖马山四周有众多瀑布倾泻而下,被誉为“瀑布之乡”。 (3)据图文信息得知,罗赖马山位于赤道附近,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季节变化小,年温差小。据材 料“山麓气温高达 30℃时,山顶只有 10℃”得知,山麓到山顶温差在 20℃左右,根据海拔每升高 1000 米,气温降低 6℃规律,罗赖马山相对高差在 3000 米以上。罗赖马山地势高,温度低,空气稀薄,大气 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弱,气温日较差大。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