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2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广东省揭阳市第三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揭阳三中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级第3次月考 文科综合试卷-历史部分 一、选择题部分 1.北宫錡向孟子请教西周的爵位等级与俸禄制度。孟子回答说详情已不可知,因为诸侯担心妨碍自身而将这方面的典籍销毁了,自己也只是听说过一些大概情况。这说明,当时( ) A. 宗法分封制度遭到破坏 B. 思想文化领域因循守旧 C. 儒家思想并未受到重视 D. 中央集权思想开始出现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中提到,诸侯因担心妨碍自身而将西周的爵位等级与俸禄制度的典籍销毁了,而这些典籍都是分封宗法制的体现,这说明诸侯有意突破宗法分封制度的限制,进一步说明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中诸侯敢于销毁传统典籍,说明他们有意突破传统不愿意因循守旧,B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中虽提到孟子,但并没有提到孟子的思想主张,也没有提到统治者对孟子的态度,所以无法看出当时儒家思想是否受到重视,C项不符合题意;中央集权思想是法家韩非子提出来的,他比孟子生活的时间要晚,D项不符合题意。 2.下表为西汉丞相出身表 出身 前期 中期 后期 功臣 10 3 0 功臣子 3 5 0 外戚宗室 0 3 1 掾史文吏 0 8 2 经学之士 0 1 10 这反映出西汉时期( ) A. 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加强 B. 丞相权力逐渐被削弱 C. 外戚干政导致社会衰弱 D. 儒学政治影响力增强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表格数据可知,经学之士担任丞相的比例越来越重,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关,在西汉儒学的政治影响力逐步增强,故选D。材料并未显示统治者对社会中下层人才的选拔,无法体现社会阶层的流动性,排除A;材料只是反映了丞相出身的身份,无法体现丞相权力逐渐被削弱的过程,排除B;外戚宗室担任丞相的比重并不高,仅从材料无法得出外戚干政的结论,排除C。 3.柏拉图曾经说,“如果你否认比例规则,把过分大的帆装到小船上,给一个小个子吃太多的食物,把太大的权威交给一个够不上这一权威的人,那么后果是灾难性的。”该评述可以用来指正雅典民主在哪一方面的缺陷 A. 其公民权利建立在对奴隶专制的基础上 B. 其民主方式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 C. 野心家蛊惑群众左右政局导致政坛动荡 D. 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把太大的权威交给一个够不上这一权威的人”说明某人从事无法胜任的工作将会导致灾难性后果,雅典民主政治中实行抽签选举和轮流执政就是材料中例子的明证,故D正确;公民权利建立在对奴隶专制的基础上属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雅典的民主方式并不仅仅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该说法属于民主范围的狭隘,故B错误;野心家蛊惑群众左右政局导致政坛动荡属于思想舆论领域问题,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 4.据媒体报道,首相约翰逊表示为了完成英国脱欧,将采取多种手段,必要时甚至暂停议会。而亲欧派议员声称,将提出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并力促其通过,届时如约翰逊拒绝下台,向来保持中立的女王除了将他解职外别无选择。这些情况说明 A. 首相需顺应民意以维护内阁稳定 B. 英国政治传统可能出现弹性变化 C. 欧盟一体化改变了英国内外政策 D. 英王对行政权的影响力逐步上升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必要时甚至暂停议会”“将提出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并力促其通过”“向来保持中立的女王除了将他解职外别无选择”可知,首相为了脱欧而暂停议会,议会对政府提出不信任案弹劾首相,面对议会和首相的制衡和僵局,原本作为权力象征的女王通过自身的政治影响力解除首相约翰逊,说明英国作为权力象征的“向来保持中立的女王”通过自身政治影响力打破僵局,英国政治传统有所变化,故B选项说法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面对英国政治体制的制衡和僵局,向来作为权力象征而中立的女王打破僵局,没有体现首相维护内阁稳定的问题,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体现英国内外政策改变的问题,故C选项与材料无关;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向来作为权力象征而中立的女王面对僵局而对首相解除职务,不能体现英王对行政权的影响力逐步上升,故D选项错误。 5.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坚信,为了确保与自由相辅相成的经济繁荣,美国必须有集中的财政与货币政策。但事实上,成立于1791年的美国第一银行于1811年停业。安德鲁·杰克逊总统于1832年否决了国会关于延长美国第二银行执照的提案。汉密尔顿的主张与“事实”相悖反映了美国 A. 联邦与各州的权力之争 B. 总统的行政权高于一切 C. 立法与行政的权力之争 D. 大州与小州的利益之争 【答案】A 【解析】 由材料“为了确保与自由相辅相成的经济繁荣,美国必须有集中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可以得出,其主张将财政和货币权力收归联邦政府,而第一银行的停业,表明此举遭到了各州的反对,由此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联邦和各州之间的权力之争,A正确;BCD均与材料主旨不符。 6.1857年3月8日,美国纽约纺织女工走上街头抗议恶劣的工作条件和低薪;1910年,第二国际筹划设立国际劳动妇女节;1914年3月8日,欧洲多国妇女举行反战示威;1917年3月8日,俄罗斯妇女的罢工拉开了“二月革命”的序幕;1924年3月,中国国共两党共同庆祝妇女节;1975年,联合国开始庆祝妇女节。可见,这一节日 A. 由世界民主运动共同促成 B. 适应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要求 C. 植根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 D. 完成了保障妇女权益的使命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表明世界妇女运动推动妇女节出现,故A正确;1857年3月8日,此时美国已经独立,不存在民族解放问题,排除B;1914年3月8日,欧洲多国妇女举行反战示威,与社会主义运动无关,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妇女节的由来,无法体现妇女权益是否得到保障,排除D。 7.西报曰:“日本非与中国战,实与李鸿章一人战耳。……不见各省大吏,徒知画疆自守,视此事若专为直隶满洲之私事者然,其有筹一饷出一旅以相急难者乎?……刘公岛降舰之役,当事者致书日军,求放还广丙一船,书中谓此舰系属广东,此次战役,与广东无涉云云。”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反映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 清朝地方势力各行其是 C. 日本侵略势力受到有效遏制 D. 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是强调清朝地方势力各自为战、各行其是,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甲午战争而非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日本侵略势力并未受到有效遏制,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是强调清朝地方势力各行其是而非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首先一定要正确判断材料所反映的战争,然后要知道材料还体现了当时中国的一盘散沙、地方势力的各行其是、各自为政。 8.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一般人心目中,提倡无君无父民主,简直是大逆不道,能否实施民主也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但是辛亥革命爆发后,民主取代君主成为社会的共识。这反映出 A. 民主政治在中国得到基本确立 B. 共和政体成为世界政治的主流 C. 专制制度彻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D. 低效君主制无法应对社会转型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辛亥革命爆发后,民主取代君主成为社会的共识”,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思想已深入人心,腐朽的君主专制阻碍了社会进步,民主体制更利于推动中国解决所面临的社会问题,说明低效的君主制无法应对社会转型,故D正确;辛亥革命后中国民主政治并未确立起来,排除A;材料信息未涉及世界潮流趋势,排除B;“彻底退出”不符合史实,排除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辛亥革命爆发后,民主取代君主成为社会的共识”,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 9.下表为北洋政府开展的一系列旨在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外交活动 时间 外交活动 结果 1917年 一战期间,北洋政府声明废除与德、奥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执行 1919年 一战后参加巴黎和会,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特权等要求 失败 1921—1922年 参加华盛顿会议,再次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特权等要求 达成部分目标 1924年 中苏签订《中苏协定》,规定了废除中俄间一切不平等条约等内容 苏联未认真执行 1925年 北洋政府向国联提出修改不平等条约案,开展废约外交 失败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北洋政府 A. 开启了中国近代意义的外交活动 B. 努力通过外交维护国家利益 C. 盲目追随欧美国家外交立场 D. 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取消……特权等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修改不平等条约”可以看出,当时北洋政府还是在各种外交场合想极力通过外交行为维护国家利益的,具有鲜明的民族主义特征。故答案为B项。A项,根据所学可知,开启近代意义的外交活动应该是清朝后期,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看不出盲目追随欧美国家的特点,排除;D项,北洋政府时期,中国的国际地位并没有极大提高,排除。 10.一位西方观察家在1919年5月这样报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数百万农民、商人和工匠有史以来第一次谈论起国家和国际大事……不论你走到哪家饭馆,不论遇到哪一伙工人,你都能听到他们在谈论这些事情。茶馆里‘莫谈国事’的招牌已经过时了。”这说明当时 A. 反帝反封建斗争序幕揭开 B. 民族民主思想开始传播 C. 各阶层民众关注社会运动 D. 革命统一战线逐步形成 【答案】C 【解析】 【详解】概括材料可知,当时中国社会民众普遍关注国家事务,所以当时茶馆中莫谈国事的招牌已经过时了,故C项正确。从材料中的时间和内容表述可以看出这应该是指五四运动,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不是反帝反封建斗争揭开序幕的时间,故A项错误。民族民主思想在五四运动之前就开始传播,故B项错误。统一战线是中共成立后倡导形成,故D项错误。 11.1942一1943年河南发生大饥荒。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发出“不饿死一个人”的号召,采用教育民众互助友爱、组织开展纺织运动、协助灾民发展生产等方式,安置了25万涌人边区的灾民。这主要反映出 A. 恶劣的战时环境导致灾情扩大 B. 抗日根据地适时调整了工作重心 C. 新民主主义经济模式正式确立 D. 中共充分认识到战争胜利的根源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边区政府发出“不饿死一个人”的号召,采取措施,安置了大量“涌人边区”的灾民,可知共产党关心“民生”,得到根据地内群众的信任,可知D项正确;本题没有说明灾情“扩散”,A项正确;安置灾民不能说明工作重心“转移”,B项错误; 新民主主义经济模式正式确立是在新中国成立后,C项错误。 【点睛】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是党的建设、武装斗争和统一战线,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革命战争胜利的重要经验。 12.下图是1945年8月—1947年底国民政府发行法币数额图(据杨荫溥《民国财政史》)图中数据的变化主要是因为( ) A. 日益庞大的军费开支 B.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C.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D. 日本对沦陷区的疯狂掠夺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1946年底到1947年底国民政府发行法币数量增长很快。据所学可知,此时正值解放战争时期,由于军费开支巨大,法币发行巨大,故A项符合题意;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终于1936年,排除B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是1945年,确立的是世界金融货币体系,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1945年8月日本已经投降,时间不符,D项不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部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边防、海防建设历史悠久。 材料一 张骞通西域后,设校尉管理屯田,“有副校尉,秩比两千石,丞一人,司马、侯、千人各二人”。唐朝统一西域后,唐政府在西域驻扎重兵,任命各级官吏,推行内地的均田制、租庸调制及府兵制,并在天山南麓大兴屯田,使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进一步推广至西域。 ——摘编自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国初海防,仅备海盗而已。自道光中海禁大开,形势一变,海防亦重”。丁日昌也认为:“欲筹海防,宜以全力专顾台湾,庶台防无事而沿海可期安枕。”清末甲午战败割台时,光绪帝甚至哀叹“台割则天下人心皆去,朕何以为天下主?” ——摘编自刘耀《晚清台湾海防建设研究》 材料三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借外访机会,分别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构想是中国面对新一轮对外开放,特别是加快东南亚、中亚、南亚开放而提出的,是中国将自身发展战略与区域合作相对接的重大构想。 ——中国日报网2014年9月17日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唐加强对西域管理的主要措施,并说明这些措施产生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海防亦重”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加强边防、海防建设对“一带一路”战略的意义。 【答案】(1)措施:设置相关机构,加强对西域地区的政治军事管理;推广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赋税制度。 积极作用: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有利于西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和民族融合;有利于边疆地区的稳定和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2)历史背景:西方列强侵略和工业文明的冲击;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与传统(“天朝上国”)思想观念的的转变;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与先进中国人的探索与觉醒。 (3)坚持开放和平发展的建设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解析】 【详解】第(1)题,根据“设校尉管理屯田”推出设置相关机构,加强对西域地区的政治军事管理;根据“推行内地的均田制、租庸调制及府兵制”推出推广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赋税制度。根据材料一和第一个设问的答案,推出意义:根据“唐朝统一西域后,唐政府在西域驻扎重兵”推出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有利于边疆地区的稳定和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根据推广中原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赋税制度,推出有利于西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和民族融合。 第(2)题,根据“自道光中海禁大开,形势一变”结合课本鸦片战争的影响,推知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工业文明的冲击;根据“清末甲午战败割台时”结合课本甲午战争的影响,推出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与先进中国人的探索与觉醒;根据“台割则天下人心皆去,朕何以为天下主”推出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与传统(“天朝上国”)思想观念的的转变。 第(3)题,需要衔接时代热点,根据所学“丝绸之路”是和平之旅,为此推知:坚持开放和平发展的建设道路;根据“是中国将自身发展战略与区域合作相对接的重大战略构想”推出对中外都有历史意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4.材料 下表是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早期中国社会出现的主要口号: 时期 口号 1861—1899 中体西用;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实业救国;变法自强,君主立宪 1900—1909 预备立宪;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910—1919 尊孔复古;民主与科学;打倒孔家店;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1920—1929 打倒列强除军阀;以俄为师;打土豪,分田地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对表中这一时期口号的变化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看法:这些口号反映了近代中国救亡与启蒙的两大主题。(救亡或启蒙任选其一) 说明:鸦片战争后,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先进国人开始救亡探索。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口号,利用西方先进技术救国;19世纪末面对列强掀起的瓜分狂潮,民族资产阶级以“变法自强、实业救国”、“民主共和”等的口号,创办实业并掀起变法及革命浪潮,以图挽救民族危亡。同时,这些口号也打破了国人天朝上国的迷梦,传播了新思想,推动了中国近代思想的解放,启迪了国人救国、救民的探索。(基本史实,逻辑清楚,语言顺畅,主题密切结合) 因此这一时期的口号反映了国人挽救民族危亡与解放人民思想的两大主题。 【解析】 【详解】材料所述为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而进行的一系列探索,提出了不同的思想和政治主张,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解放人们思想的作用,由此可以从救亡和启蒙两个角度确定主题,结合近代中国探索史的相关知识加以论述即可。 三、历史选做题15分。请考生从2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公元前180年,临朝称制的吕后去世。大臣们认为代王刘恒仁孝宽厚,迎立刘恒入京为帝,是为汉文帝。文帝以秦亡为鉴,深知百姓生活之乐苦对政权安定的意义,对下层社会多有体恤,因此他在位期间,奉行与民休息的政策。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下诏以农为本,反对弃本事末,还决定减免当年半数的田租,由十五税一减为三十税一,三十税一成为汉代的定制。文帝还下诏“务省徭费以便民”,把民众的徭役负担减少到每3年服役一次,文帝时的赋役仅为汉初三分之一。这些措施对汉初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文帝改革赋役制度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汉文帝赋役制度改革。 【答案】(1)原因:汲取了秦朝暴政而亡的教训;民众赋役负担沉重;汉文帝了解下层人民疾苦;恢复发展经济和稳定社会秩序的需要;“无为而治”思想的影响。(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 (2)简评: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缓和了阶级矛盾,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增强了西汉的国力,为“文景之治”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减免田赋,地主阶级获利最大。(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文帝以秦亡为鉴,深知百姓生活之乐苦对政权安定的意义,对下层社会多有体恤,因此他在位期间,奉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秦亡教训、民众赋役负担、了解下层疾苦、恢复经济、稳定社会秩序、“无为而治”思想等方面分析汉文帝改革赋役制度的原因。 (2)简评,根据材料“这些措施对汉初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减轻农民负担、农业发展、缓和矛盾、社会安定、“文景之治”、地主阶级获利等方面简评汉文帝赋役制度改革。 16.(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丘逢甲(1864-1912)一生有诗约1700多首,以怀念台湾和感愤时事之作最为突出。《山村即目》、《秋怀》、《纪梦二首》、《百字令》、《竹枝词》、《离台诗》、《天涯》、《元夕无月夯、《愁云叭、《春愁》和前后《秋怀》等,对于清政府把台湾割让给日本的卖国行径,全国同胞纷纷杭议。台湾人民表示:‘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丘逢甲曾为此“刺血三上书”(《议重送颂臣》)。满纸血泪他在、秋云中写道:“愁云极目昼成阴。飞鸟扰知恋故林破碎河山收战气。飘零身世损春心,”又在《病中赠王桂山》中写道:“未报国仇心未了,枕戈重与赋无衣。”在丘逢甲的诗中,诗人还满怀激情地赞硕文天祥、郑成功、俞大献。诗人在《牡丹诗》中借敢于违件武则天帝旨、拒不开放的洛阳牡丹。讽刘慈禧的专横.歌颂“戊戌六君子”的“不媚金轮”。他在《秋兴》中写道:“割地奇功酬铁券,周天残焰转金轮后足玉树仍歌舞,前席苍生付鬼神”。丘逢甲提出“以重开诗史作雄淡”,在他的作品中也写有不少这类诗作,如“唤起同胞一半人,女雄先出唱维新修阴教强黄种,体把平权笑白民”“黄人尚昧合群理,诗界差存自主权”等。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军初定南京。于是他写了《谒明孝陵》四首,热情地歌颂了辛亥革命。1916年诗人有《感事》一首云:“盖世袅雄一讣来,愚而自用及身灾”。 ——摘编自郭延礼《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第二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丘逢甲诗歌创作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丘逢甲诗作中概括其思想品格。 【答案】(1)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割占台湾,清政府腐朽卖国;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维新变法的兴起,但被顽固派镇压;男女平权运动的发展;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和清王朝的统治;袁世凯复辟帝制,最终失败。 (2)品格:痛斥帝国主义侵略,富有爱国主义情感;鼓励中国人民反帝,收复失地,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揭露清政府腐朽卖国,批判袁世凯复辟帝制,敢于向旧势力挑战;宣传新思想,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讴歌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具有一定的民主精神。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以怀念台湾和感愤时事之作最为突出。……对于清政府把台湾割让给日本 卖国行径”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腐朽卖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根据材料“歌颂‘戊戌六君子’的‘不媚金轮’。”可知维新变法的兴起,但被顽固派镇压;根据材料“唤起同胞一半人,女雄先出唱维新修阴教强黄种,体把平权笑白民”可知男女平权运动的发展;根据材料“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军初定南京。……1916年诗人有《感事》一首云:‘盖世袅雄一讣来,愚而自用及身灾’。”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和清王朝的统治;袁世凯复辟帝制,最终失败。 (2)根据材料“未报国仇心未了,枕戈重与赋无衣。”“诗人还满怀激情地赞硕文天祥、郑成功、俞大献。”可知痛斥帝国主义侵略,富有爱国主义情感;鼓励中国人民反帝,收复失地,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根据材料“割地奇功酬铁券,周天残燄转金轮。后庭玉树仍歌舞,前席苍生付鬼神。” “盖世袅雄一讣来,愚而自用及身灾”可知揭露清政府腐朽卖国,批判袁世凯复辟帝制,敢于向旧势力挑战;根据材料“唤起同胞一半人,女雄先出唱维新。要修阴教强黄种,休把平权笑白民”“歌颂‘戊戌六君子’的‘不媚金轮’。”“于是他写了《谒明孝陵》四首,热情地歌颂了辛亥革命。”可知讴歌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具有一定的民主精神。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