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2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宁波市效实中学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模拟考 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读江苏三大名石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面小题。 1. 关于“江苏三大名石”成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都是外力作用的产物 B. 都是内力作用的产物 C. 形态都和流水作用有关 D. 雨花石的形成与流水作用有关 2. 从地壳物质循环角度来看,下列转化可能实现的是( ) A. 太湖石―→昆石 B. 雨花石―→砾岩 C. 雨花石―→昆石 D. 砾岩―→昆石 【答案】1. D 2. B 【解析】 试题分析: 【1题详解】 雨花石属于沉积岩,其形成过程与外力作用有关;昆石属于侵入型岩浆岩,其形成与内力作用有关;太湖石属于沉积岩,其形成过程与外力作用有关综上所述,A、B项错误,D项正确;流水作用属于外力作用,故C项错误。 【2题详解】 昆石属于侵入型岩浆岩,其形成与内力作用有关,且只有岩浆可以形成岩浆岩,故A、C、D项错误;雨花石属于沉积岩,在沉积岩层中能够找出砾石,故B项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岩石之间相互转化,考查三类岩石的形成原因 【知识拓展】三大类岩石比较 下图为全球首张红嘴鸥迁徙路线图,该图准确记录了红嘴鸥族群迁徙的轨迹和繁殖信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红嘴鸥迁徙路线图的绘制使用了“3S”技术中的 A. RS和GPS B. GPS和GIS C. RS和GIS D. RS、GIS和GPS 4. 红嘴鸥北迁期间 A. 新疆博斯腾湖入湖水量增大 B. 银川平原盐碱化程度为一年中最轻 C. 大量驯鹿向贝加尔湖区南迁 D. 乌布苏湖区日出时间越来越晚 【答案】3. B 4. A 【解析】 【3题详解】 红嘴鸥个体不大,不断移动,遥感技术很难监测到,因此迁徙路线图的绘制使不会使用RS技术;红嘴鸥位置是人为绑在红嘴鸥身上的定位器发出的信号而确定,因此迁徙路线图的绘制使用了全球定位系统(GPS);对定位信息的收集、分析、处理、绘制迁徙路线图表达要用到地理信息系统(GIS)。由此判断,选项B符合题意,排除A、C、D。 【4题详解】 图中信息显示,3月上旬左右向北徙,最迟6月到达北部栖息地。红嘴鸥北迁期间,气温回升,天山地区山地降水量增加,冰雪融水增多,注入新疆博斯腾湖的河水量增大,A正确。红嘴鸥北迁期间,气温回升,蒸发加强,降水稀少,银川平原盐碱化程度加剧,不为一年中最轻,B错误。红嘴鸥北迁期间,随着北半球高纬度地区的气温回升,食物开始增多,大量驯鹿应向北迁徙,不会向贝加尔湖区南迁,C错误。3月~6月,直射点北移,北半球各地白昼增长,因此乌布苏湖区日出时间越来越早,而不是越来越晚,D错误。 【点睛】博斯腾湖位于天山地区,水域总面积800多平方公里(2014年),湖面海拔1048米,平均深度9米,最深处17米。博斯腾湖属于山间陷落湖,主要补给水源是开都河,同时又是孔雀河的源头。博斯腾湖流域径流量、水位、降水量及蒸发量等要素月际变化显著;大山口径流量与博斯腾湖降水量均主要集中在夏季,径流量与水位的年际变化较大,水位呈现出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降水量较少,年际变化不大,蒸发量较大,呈波动上升趋势。开都河源区降水量和冰雪融水量是开都河径流量的主要补给水源。 一个城市的人口生态位是指人口受教育程度和年龄结构决定的该城市人口所处的地位。城市的生态场势是指人们在某城市工作和生活的适宜度。城市人口生态位与城市生态场势均衡的城市为协调型城市。图1和图2分别示意18个中心城市人口生态位(图1中三条曲线为等生态位线)和生态场势指数关系(图2中三条曲线为等生态场势线),图中数字表示依据相关指数排序的序号(序号越大,相关指数表现越好)。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下列城市中,发展最协调的是 A. 重庆 B. 深圳 C. 上海 D. 武汉 6. 下列城市与该市实现协调持续发展的措施,对应最合理的是 A. 重庆—鼓励劳动力外出务工 B. 西安—提高人口受教育程度 C. 武汉—吸引年轻人就地工作 D. 昆明—优化人口年龄结构 【答案】5. B 6. C 【解析】 【5题详解】 材料信息表明,城市城市人口生态位与城市生态场势均衡的城市为协调型城市,且图中数字序号越大,相关指数表现越好。图中显示,重庆的城市人口生态位和生态场势指数均较低;上海城市人口生态位较低,生态场势指数高;武汉城市人口生态位较低,生态场势指数较高;深圳的城市人口生态位和生态场势指数均较高,因此发展最协调,选项B符合题意,排除A、C、D。 【6题详解】 图中显示,重庆年龄结构指数低,如果鼓励劳动力外出务工,会使得重庆年龄结构指数更低,不利于城市协调持续发展,A错误。图中显示,西安的受教育程度指数较高,而经济发展水平和居住环境指数相对较低,因此提高人口受教育程度,不是最合理的协调发展的措施,B错误。图中显示,武汉各项指数中,年龄结构指数明显偏低,即人口年龄偏大,因此武汉应吸引年轻人就地工作,来保持城市活力,从而实现协调持续发展,C正确。图中显示,昆明各项指数中,人口年龄结构指数最大,而经济发展水平指数低,因此优化人口年龄结构,不是昆明最合理的协调的措施,D错误。 年龄中位数又称中位年龄,是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排列,位于中点的那个人的年龄。年龄在这个人以上的人数和以下的人数相等。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国人口年龄中位数变化趋势统计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7. 2015~2050年人口老龄化程度最显著的国家是 A. 甲国 B. 乙国 C. 丙国 D. 丁国 8. 以上四国中 A. 老龄人口数量最多的一定是甲国 B. 乙国可接纳海外移民,减缓年龄中位数上升 C. 计划生育是丙国年龄中位数偏小的原因 D. 丁国现在人口增长速度缓慢 【答案】7. A 8. D 【解析】 【7题详解】 年龄中位数是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排列,位于中点的那个人的年龄。年龄在这个人以上的人数和以下的人数相等。所以年龄中位数越大,表示老龄人口数量越多,人口老龄化越明显。2015~2050年人口老龄化程度最显著的国家是甲国,年龄中位数最大,A对。B、C、D错。 【8题详解】 四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一定是甲国,不能表示老龄人口数量最多的是甲国,A错。与甲国相比,乙国老龄化问题较轻,可通过人口政策,减缓年龄中位数上升,不用接纳海外移民,B错。丙国年龄中位数偏小的原因是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没有控制人口增长,C错。丁国现在年龄中位数呈上升趋势,人口增长速度缓慢,D对。 下图阴影部分为某海底地形分布区。完成下面小题。 9.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海底地形是 A. 海岭 B. 海沟 C. 大陆架 D. 洋盆 10. 根据该海底地形的分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位于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B. ②位于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C. ③位于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生长边界 D. ④位于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答案】9. B 10. D 【解析】 【9题详解】 根据经纬度位置判断,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海底地形位于太平洋西部边缘和印度洋东北部边缘,海岭一般位于大洋中间,A不符合题意。海沟呈条带状分布在大洋边缘,因此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海底地形可能是海沟,B符合题意。大陆架从形态上不是狭窄的条带状,大多呈面状分布,因此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海底地形不会是大陆架,C不符合题意。洋盆比较宽广,呈面状分布,与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海底地形形态特征不符,D不符合题意。 【10题详解】 根据上题判断可知,该海底地形为海沟,应为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碰撞挤压形成,位于消亡边界,由此判断,B、C错误。根据经纬度位置和形态判断,①处海沟应位于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外围,应位于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消亡边界,A错误。④处海沟位于澳大利亚大陆东边海域上,澳大利亚大陆及东边海域属于印度洋板块,再向东为太平洋板块,因此④位于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D正确。 【点睛】在地质学上,海沟的产生被认为是海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互作用的结果。密度较大的海洋板块以30度上下的角度插到大陆板块的下面,两个板块相互摩擦,形成长长的"V"字型凹陷地带。科学家还认识到所有的海沟都与地震有关。环太平洋的地震带都发生在海沟附近。这是因为海沟区的重力值比正常值要低,它意味着海沟下面的岩石圈被迫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向下沉降。 自古由秦入蜀“难于上青天”,2017年12月6日由西安至成都的西成高铁全线开通运营。下图为西成高铁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下列关于西成高铁说法正确是 A. 连接中西部省区,经济交流合作增强 B. 连接黄土高原与云贵高原,线路长,工程量大 C. 穿越南北方分界线,沿线地质地貌复杂,施工难度大 D. 地跨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地势起伏大 12. 西成高铁的建设对沿线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是 A. 导致沿线地区生物多样性锐减 B. 加剧沿线地区的土壤盐渍化 C. 促进沿线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 D. 施工期间可能诱发地质灾害 【答案】11. C 12. D 【解析】 【11题详解】 西成高铁穿过陕西和四川,均为西部省区,没有直接连接中西部省区,A错误。西安位于渭河平原,成都位于四川盆地,因此西成高铁没有连接黄土高原与云贵高原,B错误。西安位于渭河平原,成都位于四川盆地,中间为秦岭和大巴山,因此西成高铁穿越南北方分界线——秦岭,C正确。西安位于渭河平原,成都位于四川盆地,沿途一直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因此西成高铁没有地跨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D错误。 【12题详解】 尽管西成高铁建设过程尽量保护沿线环境,还是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当地自然环境,但不会导致沿线地区生物多样性锐减,A错误。高铁建设不会改变当地地下水位、蒸发和降水特征,因此不会加剧沿线地区的土壤盐渍化,B错误。西成高铁为客运专线,因此对促进沿线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影响不大,C错误。西成高铁要穿过秦岭、大巴山等起伏很大的山区,在边坡施工和修建隧道时,有可能会破坏地质结构,因此施工期间可能诱发地质灾害,D正确。 【点睛】西成高速铁路由西安北站至成都东站,全长658千米,西成高速铁路自北向南穿越关中平原、秦岭山区、汉中平原和大巴山区,地质条件极为复杂,是中国国内在建的最具山区特点的高标准现代化铁路。尤其线路途经的陕西境内段,地质地貌十分复杂,为全线设计、建设的难点和重点区域。西成高速铁路陕西段工程以桥隧为主,桥隧比高达92.1%。穿越秦岭山区地段线路总长135千米,隧道里程高达127千米,桥隧比高达94%。全线10千米以上特长隧道共有7座。 垂直地带性植被的常见更替顺序是乔木一灌木一草甸。但在个别山区却存在植被呈逆向更替 分布的情况,这种现象成为倒置的垂直地带性。下图为横断山区金沙江(28°N)两岸的植被垂直地带分布。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3. 该地金沙江畔的自然植被可能是 A. 中温带落叶阔叶林 B.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 亚热带干旱小叶灌丛 D. 高山草甸 14. 横断山区金沙江(28°N)两岸植被出现倒置垂直地带性分布的最主要原因是 A. 海拔高,热量不足 B. 受地形影响,出现焚风效应 C. 谷底河畔风力强劲,蒸发旺盛 D. 远离海洋,深居内陆,水汽难以到达 【答案】13. C 14. B 【解析】 【13题详解】 根据材料,横断山区岀现植被逆向分布情况,常见更替顺序是乔木一灌木一草甸。据图可知,寒温带暗针叶林带以下为暖温带半干旱灌丛及半湿润针叶林带,此为灌丛和针叶林的过渡地带,存在植被呈逆向更替分布的情况,那么谷底金沙江河畔(温度更高、水分更少)最可能分布的是亚热带干旱小叶灌丛,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4题详解】 A、金沙江河谷地区,海拔低,气温高,热量充足,A错误; B、横断山区金沙江畔岀现植被倒置垂直地带性分布,主要是因为该地区山高谷深,山地的背风坡形成焚风效应,气候干旱,B正确; C、该地谷底河畔地形封闭,风力小,C错误; D、横断山区距离印度洋较近,D错误。 故选B。 下图示意某河流一水文站测得的某次降雨后流量过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5. 降雨停止多少小时以后,水文站附近才开始出现洪水 A. 4 B. 8 C. 7 D. 9 16. 如果洪峰滞延期变长,可能的原因是 A 水文站下游植被覆盖率提高 B. 水文站上游修建了水库 C. 水文站下游大量引水灌溉 D. 水文站上游大规模农业开发 【答案】15. A 16. B 【解析】 【15题详解】 据图可知,测站附近才开始出现洪水的时间应该是河流流量从最小值开始增大的时间,结合图中信息可知,应该在降水停止后的4小时,故A项正确。 【16题详解】 如果洪峰滞延期变长,说明从降水到最高水位出现的时间变长,其可能的原因有测站上游建了水库、测站上游植被覆盖率提高,故B项正确,A项错误;水文站下游引水灌溉对洪峰延期无影响,故C项错误;上游大规模农业开发,会导致洪峰延期变短,故D项错误。 17.在北半球中纬度锋面气旋发展的后期,若冷锋赶上暖锋,则东侧的暖锋向西、向南伸展,最后螺旋状地环绕在气旋中心四周形成类似于“暖心”的结构。这一过程被称为暖锋后弯卷入过程。下图示意冬季某时刻北美大西洋300米高度气温与气旋中心。据此完成问题。 甲地未来短时间的天气变化是 A. 风力加强,降水增多,气温升高 B. 风力减弱,降水增多,气温下降 C. 风力加强,降水减少,气温升高 D. 风力减弱,降水减少,气温下降 【答案】A 【解析】 【详解】地面冷锋逐渐追上暖锋,受两边冷气团共同抬升,将地面暖空气上抬迅速,云雨范围最大,强度加强,风力增大,天气变化最剧烈。由于移动过程中,短时间内甲地会受“暖心”影响,气温升高,由此判断,选项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日照时数是太阳在某地实际照射地面的累积时长。下图为我国某省区年平均日照时数(单位:小时)空间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列两题。 18. 关于图中信息判断,正确的是 ( ) A. 甲地的多年平均降水总量少于乙地 B. 甲地多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地 C. 乙地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低于甲地 D. 乙地日照时数空间变化大于甲地 19. 造成该省区年平均日照时数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 A. 副高控制时长 B. 夏季风影响强弱 C. 纬度南北差异 D. 距离大西洋远近 【答案】18. C 19. B 【解析】 【分析】 该题考查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影响降水量的主要因素。 【18题详解】 乙地气候大陆性更强,甲地气候海洋性更强。乙地地形起伏和缓,甲地垂直地带差异显著,故日照时数空间变化乙地小,甲地大,C项正确;甲地多年平均降水总量大于乙地,故A项错误;甲地多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小于乙地,故B项错误;乙地日照时数空间变化小于甲地,故D项错误。所以选C。 【19题详解】 根据经纬网判断,该地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夏季受季风影响,降水丰富,太阳辐射量较少,故B项正确;副高控制时间差异不大,故A项错误;纬度南北差异较小,故C项错误;距离太平洋远近不同,故D项错误。所以选B。 【点睛】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 影响因素 纬度 地势 天气 日照时数 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极圈以外地区夏季日照时数多于冬季 一般地势高的高原日照时数多于地势低的盆地 多阴雨天气的地区,日照时数少,多晴朗天气的地区,日照时数多 年太阳辐射总量 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获得太阳辐射多 地势高,大气稀薄,透明度高,固体杂质、水汽少 晴天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20.下图为某时刻的昼长等值线图(单位:小时),经线OA、0B为日期分界线,OA位于45°E,P点的纬度为7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此时北京时间为19时 B. 此时P地的影子朝向正南方 C. 此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D. 此日B地日出正东方 【答案】B 【解析】 【详解】同一纬度的昼长相等,图中等值线图可以看成极点俯视图,昼长等值线相当于纬线。材料信息表明,经线OA、OB为日期分界线,其中有一条为日界线(180°经线),另一条为0时经线,材料信息表明,OA经度为45°E,则OB为日界线,OA为0时经线,即45°E为0时,经计算,北京时间(120°E)应为5时,A错误。OB经度为180°,OA为45°E,根据经度变化方向判断,该图应为北极点俯视图。图中显示,P地昼长为24小时,即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P地位于OA经线上,即P地区为0时,太阳应位于P地正北方,当地的影子朝向正南方,B正确。由于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此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P地纬度为75°N,正好出现极昼现象,因此太阳直射15°N,但不能确定是向南移动,还是向北移动,C错误。由于此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则B地日出东北方,D错误。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题,共40分) 21.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南美洲西北部A国等高线地形图(图1)。 材料二:A国两城市波哥大与基布多各月降水量(㎜)对比(图2)。 材料三:从40年前,A国开始向世界各地出口花卉,全国产量的99%以上都是用来出口的。现在,A国是仅次于荷兰的世界第二大鲜切花出口国。同时,A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优质祖母绿产地。其最主要的两处祖母绿矿床,分布在波哥大东北约100千米范围内,地处科迪勒拉山脉之中。 (1)比较A国东部与西部河流水系特征的差异。 (2)基布多与波哥大的年降水量存在明显差异,试分析其成因。 (3)相对于荷兰,描述A国生产鲜切花的条件。 (4)简述A国大量开采祖母绿而引发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答案】(1)东部河流自西向东流,西部自南向北流;东部河流比西部流域面积大;东部河流比西部河床比降小;东部河流比西部河谷宽度大。(任意3点) (2)基布多海拔较低,气温较高,上升气流较强;波哥大海拔高,气温较低,降水较少;基布多夏季受到来自海洋吹来的西南风的影响,遇高大山脉阻挡,迎风坡多地形雨;波哥大位于西南风的背风坡;基布多受沿岸暖流(赤道逆流)影响,增温增湿。 (3)有利条件:热量充足(全年高温);纬度低,海拔低光照充足;劳动力廉价。地形多样,花卉种类多(酌情给分) 不利条件:养花技术和设备较落后;国内市场狭小;历史较短、经验不足(答对2点即可)。 (4)森林减少、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污染、生态失衡。 【解析】 【分析】 本大题以南美洲西北部哥伦比亚为背景,以多组图文信息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水系特征、降水量差异及成因、农业区位、开采矿产引发的生态问题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1)A国东部与西部河流水系特征的差异应从流向、流域面积、河床比降、河谷形态等方面进行分析。图中显示,东部河流自西向东流,西部自南向北流;图中显示,东部河流分水岭之间的宽度比西部宽,表明东部河流的流域面积比西部大;图中显示,东部河流穿过的等高线相对稀疏,而西部河流穿过的等高线相对密集,因此东部河流比西部河床比降小;图中显示,东部河流所在河谷的等高线弯曲程度比比西部河谷小,因此东部河流比西部河谷宽度大。 (2)图中显示,基布多降水量远大于波哥大。基布多与波哥大的年降水量存在明显差异的成因应从地势、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方面进行分析。图中显示,基布多位于沿海平原,海拔较低,气温较高,空气受热,容易形成上升气流,降水较多;波哥大海拔约1000米以上,海拔较高,气温较低,不容易形成上升气流,空气中水汽含量较小,降水较少;北半球夏季时,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形成西南风,基布多受到来自海洋吹来的西南风的影响,遇高大山脉阻挡,迎风坡多地形雨;由于多条山岭阻挡,到达波哥大的西南风的水汽含量少,降水少;图中显示,基布多受沿岸暖流(赤道逆流)影响,增温增湿,降水较多。 (3)相对于荷兰,A国生产鲜切花的条件应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方面进行分析。从有利条件来看,A国位于赤道附近,全年高温,热量充足,可种植鲜花的季节长;A国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较高,海拔高、降水少的地区,晴天多,光照充足;图中显示,A国地形复杂多样,花卉品种;A国为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较低,鲜花种植的生产成本低。从不利条件来看,A国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荷兰相比,养花技术和设备较落后;材料信息表明,A国生产的鲜花99%以上用于出口,说明国内市场狭小,对国际市场依赖性大;相对荷兰生产鲜花的历史,A国生产鲜花的历史较短、经验不足。 (4)A国大量开采祖母绿而引发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应从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方面进行分析。材料信息表明,当地祖母绿矿产地地处科迪勒拉山脉之中,开采祖母绿时,会破坏当地植被,导致森林减少,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容易产生土地荒漠化,植被破坏,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破坏,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开采过程中,会排放许多废弃物,可能导致环境污染,使得当地生态失衡。 22.阅读材料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甲图中的玛曲湿地是维系黄河生态安全的天然屏障,被称为“黄河蓄水池”。 材料二:甘肃省十年九旱,自然条件恶劣,多年来年均降水量只有300多毫米。2019年3月起江苏省雨水变少,梅雨期罕见“羞涩”,持续性暴雨“缺席”,一直到7月下旬,“高温少雨”在全省蔓延,“气象干旱”迅速发展。截至10月底,江苏大部开始发酵为中度至重度“气象干旱”,其中江苏西南部等地出现特旱。 (1)简述玛曲湿地面积减少对黄河A段产生的主要影响。 (2)说明甘肃省河西走廊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3)连接图甲、图乙两个区域的资源跨区域调配主体工程是 ,并分析江苏省开发利用风能的主要原因。 (4)从自然的角度,对比分析甘肃和江苏干旱灾害成因的异同 【答案】(1)径流量减小(河流补给量减小);含沙量增加;水位季节变化增大;生态安全受到威胁(生态系统更加脆弱)。 (2)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丰富;水能、石油等能源丰富;土地、劳动力价格低;有政策支持。 (3)西气东输原因:风能属于清洁、可再生能源;经济(工业)发达,资金充足;对能源需求量大,能源供应紧张;江苏省风能资源丰富;促进能源消费结构的多样化。 (4)同:夏季降水稀少;高温,蒸发旺盛;异:甘肃位于中国内陆,距离海洋远;且周围有高原、山地阻挡海洋水汽;受干燥的大陆气团控制(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土质疏松,有利于水汽蒸发;地表水发育少,加剧干旱;植被稀少,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功能弱。(答对3点即可) 【解析】 【分析】 本大题以甘肃省、江苏省为背景,以相关图文信息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湿地功能、工业区位、能源调配工程、能源开发、旱灾成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详解】(1)玛曲湿地面积减少对黄河A段产生的主要影响应从流量、含沙量、径流变化、生态安全等方面进行分析。玛曲湿地面积减小,径流补给量减小,黄河A河段的流量减小;玛曲湿地可以沉积部分泥沙,湿地面积减小,则A河段的含沙量可能增加;玛曲湿地可以调节其下游流量变化,湿地减小,调节功能减弱,因此A河段的水位季节变化增大;湿地是许多生物的栖息地,湿地面积缩小,使得生态安全受到威胁。 (2)甘肃省河西走廊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应从原料、能源、生产成本、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图中显示,甘肃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丰富;图中显示,甘肃有刘家峡等大型水电站,水电丰富,甘肃有油田,石油等能源丰富;甘肃省属于欠发达地区,土地、劳动力价格低,工业生产成本较低;国家有开发西部的政策支持。 (3)图甲表示甘肃、图乙表示江苏,连甘肃和江苏的资源跨区域调配主体工程应是西气东输工程。江苏省开发利用风能的主要原因应从资源、市场需求、能源消费结构、资金、技术等方面分析。风能属于清洁、可再生能源,图中显示,江苏海边有效风能密度大,风能资源丰富;江苏经济发达,能源供应紧张,对能源需求量大,需要开发新能源,缓解能源紧张状况;开发江苏的风能资源,可以促进能源消费结构的多样化,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江苏省经济发达,资金充足,技术力量雄厚,有能力开发风能资源。 (4)甘肃和江苏干旱灾害自然成因,从相同角度来看,两地夏季降水稀少;夏季两地均出现高温,蒸发旺盛。从不同角度来看,两地夏季降水稀少的成因不同,甘肃深居内陆,地形阻挡使得水汽很难到达,从而使得夏季降水稀少,而江苏夏季受副高压脊控制,形成伏旱天气,降水稀少;甘肃产生干旱的成因还有:土质疏松,有利于水汽蒸发;地表径流量小,河流稀少,加剧干旱;甘肃省植被覆盖率较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功能弱,导致水源少,干旱程度较高。而江苏的干旱与这些自然原因关系不大。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