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岳麓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岳麓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学案

专题八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框图概览·线索归纳]——————————‎ ‎【认读导引】‎ 一个核心: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两大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的改革开放时期。‎ 三个时期:过渡时期(1949—1956年);社会主义探索时期(1956—1976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至今)。‎ 第16讲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考点1 凯歌行进——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1956年)‎ ‎[知识整合·厘清史实]‎ 一、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年)‎ ‎1.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全面崩溃,形势严峻。‎ ‎2.表现:工农业生产下降,交通堵塞,通货膨胀,人民生活困苦。‎ ‎3.原因: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的大肆搜刮;多年战争的严重破坏。‎ ‎4.措施: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着手进行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 ‎(1)在农村:进行土地改革,变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私有制,为国家的工业化创造了条件。‎ ‎(2)在城市:‎ ‎①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控制了国家经济命脉——具有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性质。‎ ‎②进行“五反”运动,建立工人对资本家的监督。‎ ‎③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合理调整,使资本主义经济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得到恢 复和发展。‎ ‎(3)稳定物价,统一财经。从1953年起,国家开始对粮食、食油、棉花实行统购统销,目的是保障城镇农副食产品供应。‎ ‎5.意义:经过3年努力,到1952年,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二、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1953—1956年)‎ ‎1.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中共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总路线规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2.“一五”计划建设(1953—1957年)‎ ‎(1)条件:政权巩固,经济恢复,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援。‎ ‎(2)目的: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背景: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 ‎(3)基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核心);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条件)。‎ ‎(4)成就: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先后建成投产。‎ ‎(5)意义: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6)特点:‎ 产业结构 集中力量优先发展以能源、原材料、机械工业等基础工业为主的重工业 理论实践 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统筹兼顾 投资结构 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兼顾其他 发展速度 主要考虑原有企业增产能力与农业发展水平,留有一定余地 方针政策 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 性质体现 这是一条把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结合起来的总路线 ‎(7)实质:既是我国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又是国家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始。‎ ‎3.三大改造(1953—1956年)‎ ‎(1)基本内容:‎ 对象 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目的 适应工业化需要,早日建成社会主义 实质 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2)基本途径和方式:‎ ‎①广大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把土地等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小农个体经济改变成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 ‎②手工业者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③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用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通过“赎买”政策,最后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国家资本主义指受国家政权控制和监督的资本主义。开始时实行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初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后来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赎买”政策指对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通过和平方式并采取有偿办法实行国有化的政策)‎ ‎(3)意义: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中国进入社会主义阶级阶段)。‎ 三、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1.含义:又称指令型经济,是对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事先进行计划的经济体制。其基本特征是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排斥市场调节,以指令性计划和行政管理为主。‎ ‎2.形成过程 萌生阶段(1949‎ 年10月至1950‎ 年6月)‎ ‎1949年底,新中国没收了官僚资本主义的工业企业,建立了国营工业,掌握了国民经济命脉,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不久,对非公有制的私营工商业实行了调整,使私营企业初步纳入了计划生产的轨道 初步形成阶段 ‎(1950年6月至 ‎1952年8月)‎ 中央首先加强了对国营工业生产和基本建设的计划管理。对农业、手工业加强计划领导。在调整私营工商业的基础上,要求私营工商业遵照执行政府制定的产销计划。在市场管理方面,国家指令要求国营贸易公司正确地执行价格政策 基本形成阶段 ‎(1952年9月至 ‎1956年12月)‎ ‎1952年11月成立了国家计划委员会。1954年我国制定和颁布了第一部宪法,计划经济体制成为我国法定的经济体制 ‎3.特点 ‎(1)在集中统一的原则下,强调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的结合。‎ ‎(2)以计划管理为主,同时重视市场管理。‎ ‎(3)在计划管理上实行多种计划类型。‎ ‎(4)比较注重宏观调控,综合平衡。‎ ‎4.作用 ‎(1)运用这种新的经济体制有助于在短期内医治旧中国遗留下来的经济恶性波动,以便顺利地渡过经济困难时期。‎ ‎(2)在经济发展水平低,建设资金严重短缺,国力有限的条件下,运用这种计划经济体制,保证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重点建设上,奠定了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物质基础。‎ ‎(3)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一五”计划期间形成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失去了活力,弊端日益暴露,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素养对接·融会贯通]‎ ‎[素养1—时空观念]‎ ‎[素养2—史料实证]‎ ‎►探究 第一个五年计划——社会主义建设起步 史料一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壶茶碗,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选集》‎ 史料二 图1      图2‎ ‎(1)史料一中“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说明新中国的工业基础差,底子薄,尤其是重工业落后。‎ ‎(2)史料二中的图1显示个体经济占较大比例,图2显示公有制经济占有较大比例,这说明我国经济成分发生了巨大变化。‎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五”计划是在什么背景下开展的。其制定的思想基础是什么?‎ 试解:                           ‎ ‎                              ‎ ‎【提示】 背景:新中国政权得到巩固,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掌握经济命脉。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 ‎(2)史料二中图1到图2反映了我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说明我国社会发生了什么巨大变化?‎ 试解:                           ‎ ‎                              ‎ ‎【提示】 经济结构变化:由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私有制经济占优势地位,到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占绝对主体地位。社会变化:1956年,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中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素养3—历史解释]‎ 一、“一五”计划的特点 ‎1.主要部门:“一五”计划确定工业化为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集中力量优先发展以能源、原材料、机械工业等基础工业为主的重工业;强调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兼顾其他,留有余地。‎ ‎2.分布地区:“一五”计划将工业化建设的重点放在东北地区。‎ ‎3.统筹兼顾:“一五”计划以工业化为目标,包括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两大任务,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4.发展方针:“一五”计划中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立足中国国情,实事求是,具有渐进性与长期性。‎ 二、全面认识社会主义工业化及社会主义改造 ‎1.社会主义工业化是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础。‎ ‎2.三大改造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步骤,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必要条件。两者是变革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被喻为“一体两翼”。‎ ‎3.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质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变革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确立,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三大改造后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过渡时期(1949—1956年)我国社会的特点 社会性质 从政权组织形式和经济基础而言,是新民主主义国家,但从实质和发展方向而言,是社会主义国家 经济基础 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前,多种经济成分并存,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占有很大比重。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成分占主导地位 社会主要矛盾 三大改造前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为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政治制度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的建立 ‎1.(2019·河北石家庄模拟)《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强调:“征收祠堂、庙宇、寺院、学校和团体在农村中的土地及其他公地。”这一规定的实施(  )‎ A.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 B.推动了土地公有制的确立 C.配合了三大改造的进行 D.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A [材料反映新中国没收一切组织、团体的私有土地及其他公地,这些土地依法收归国家所有后,应统一地、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贫苦农民所有,这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故A项正确。]‎ ‎2.(2019·广西钦州模拟)1956年9月8日,我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歼5在沈阳试制成功,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喷气式歼击机的历史。《人民日报》头版进行了报道:“这种飞机……提前一年零五个月完成了试制任务。”这一成就主要得益于(  )‎ A.三大改造的完成   B.苏联援华的落实 C.“一五”计划的实施 D.科教兴国的推进 C [根据题目“1956”“沈阳”“这种飞机……提前一年零五个月完成了试制任务”‎ 得出,这是1953—1957年“一五”计划取得的成就,故C项正确。]‎ ‎3.(2018·江苏淮安、宿迁、连云港、徐州苏北四市一模)1953年2月,中共中央指出:“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工业原料,同时也能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材料表明把农民“组织起来”主要是为了(  )‎ A.满足工业化的需要 B.克服分散经营困难 C.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D.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A [“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表明组织起来是为了国家工业化建设,故A项正确;B、C、D三项均与材料强调的重点不符,故均排除。]‎ ‎4.(2018·辽宁沈阳一模)读下表,表中数据主要体现了(  )‎ ‎“一五”计划主要轻工业产品产量指标 产品名称 ‎1952年产量 ‎1957年计划产量 增长%‎ 棉纱 ‎361.8万件 ‎500万件 ‎138‎ 棉布 ‎11 163.4万匹 ‎16 372.1万匹 ‎147‎ 食用植物油 ‎72.4万吨 ‎155.2万吨 ‎214‎ 面粉 ‎299万吨 ‎467万吨 ‎156‎ 盐 ‎346万吨 ‎593.2万吨 ‎171‎ A.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特点 B.重点建设、兼顾民生的指导思想 C.已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D.农业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已完成 B [材料强调的是轻工业的发展状况,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可以得出与民生相关的轻工业在“一五”计划期间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结合所学“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可知B项正确;“一五”计划的时间为1953到1957年,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所以尚未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故C项错误;材料表格反映的是“一五”计划期间轻工业发展状况,无法反映农业领域生产关系社会改造的情况,故D项错误。]‎ 考点2 “岁月峥嵘”——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曲折历程 ‎[知识整合·厘清史实]‎ 一、成功探索:中共八大 ‎1.内容 ‎(1)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 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意义: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二、探索失误(三面红旗)‎ ‎1.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2.“大跃进”运动 ‎(1)含义: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的一次重要尝试,但是最终失败。‎ ‎(2)背景:‎ ‎①“大跃进”运动发动的主观动机是迅速改变我国贫穷落后面貌,在国际国内事务中取得主动权。‎ ‎②不断批评反冒进,以政治运动推动经济发展。‎ ‎③一系列的“左”倾观点,为发动“大跃进”运动创造了理论依据。‎ ‎(3)过程:‎ ‎①“大跃进”运动首先从农业开始。全国掀起空前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和积肥运动。随后又不断提高和修改粮食生产计划指标,引发了各级干部的浮夸风。‎ ‎②1958年8月后,“大跃进”重点从农业转向工业,出现全民炼钢运动,1960年结束。‎ ‎(4)评价:‎ ‎①在“大跃进”运动期间,由于全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了经济建设和技术方面,动员了空前规模的人力、物力,建成了一批重要项目。如大庆油田的开发,原子尖端技术的突破,都是在这个时期取得的成绩。‎ ‎②但是方法上采取大搞政治运动,无视客观规律,过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其直接后果是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严重下降。‎ ‎(5)失败原因:‎ ‎①对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认识不足,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思想准备不足。‎ ‎②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依靠群众运动的方法来快速发展生产力是不切实际的。‎ ‎③盲目追求高速度,破坏了经济的稳步与协调发展。‎ ‎3.人民公社化运动 ‎(1)特点:‎ ‎①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强调“一大二公”。‎ ‎②实行供给制和工资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③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 ‎④强调公社生活自给,取缔集市贸易和家庭副业。‎ ‎(2)实质:企图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所谓平等、平均、公平合理的社会。但这只是一种超越历史发展阶段的空想,给中国社会带来重大影响。‎ ‎4.“文化大革命”的影响由思想文化领域、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 三、政策调整 ‎1.1960年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1)“调整”的含义:适当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速度与规模,即尽可能提高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速度与规模,适当控制重工业的发展速度与规模。‎ ‎(2)“调整”的直接作用:解决大炼钢铁造成的严重经济问题,也就是国民经济各部门比例失调问题。‎ ‎2.1962年中共中央召开“七千人大会”,初步总结了“大跃进”运动中的经验教训。‎ ‎3.1971年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 ‎4.1975年邓小平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国民经济呈现迅速回升状态。‎ ‎[素养对接·融会贯通]‎ ‎[素养1—时空观念]‎ ‎[素养2—史料实证]‎ ‎►探究 社会主义建设出现失误的原因及教训 史料一 我国工业是在15年或者更短时间内,在钢铁和其他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英国;使我国农业在提前实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的基础上,迅速地超过资本主义国家。‎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史料二 “高产卫星”是“大跃进”‎ 运动时期的常用词。有人以《人民日报》为例做统计,“高产卫星”一词,1957年未有文章使用,1958年有85篇,1959年有15篇,而1960年只有1篇,并且还是“陕西长安县的一个学习组说1958年种的‘三亩六分高产卫星田’不尊重‘庄稼生长的规律’了”。‎ 史料三 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成为群众性的行动,进一步提高了五亿农民的共产主义觉悟;公共食堂、幼儿园、托儿所、缝衣组、理发室、公共浴堂、幸福院、农业中学、红专学校等等,把农民引向了更幸福的集体生活,进一步培养和锻炼着农民群众的集体主义思想。‎ ‎——《人民日报》社论1958年4月3日 ‎(1)史料一中信息“赶上和超过英国”“迅速地超过资本主义国家”反映出中共中央在经济建设方面提出了过高的发展目标,以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也揭示出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修改了中共八大关于中国经济建设的正确方针,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持续犯“左”倾错误的根源。‎ ‎(2)史料二中所谓的“高产卫星”,指的是从1958年开始的、在“大跃进”运动中的、一场急于求成的社会主义建设运动。在“大跃进”运动中,各地浮夸风盛行,进一步滋长了“左”的错误。‎ ‎(3)史料三引自《人民日报》社论,其中信息“群众性的行动”“公共食堂”“集体主义思想”等揭示了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特点,它超越了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共产主义社会,严重挫伤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1)综合三则史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试解:                           ‎ ‎                              ‎ ‎【提示】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的错误决议直接滋长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左”倾错误的蔓延。‎ ‎(2)史料二反映了“大跃进”运动的哪些特点?‎ 试解:                           ‎ ‎                              ‎ ‎【提示】 “高产卫星”折射出“大跃进”运动时期浮夸风盛行;1958年,“大跃进”运动快速推进;1960年,基层群众对“大跃进”运动有所反思。‎ ‎[素养3—历史解释]‎ ‎1956—1976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1.核心问题 ‎(1)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规模、速度与比例问题,即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方针问题。‎ ‎(2)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也就是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制度建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问题。‎ ‎2.失误的原因 ‎(1)历史传统的影响。受封建专制主义遗毒的影响,人们民主法制观念淡薄。‎ ‎(2)急于求成心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建设热情很高,迫切希望尽快摆脱落后状况。‎ ‎(3)中央领导人的错误估计。对当时的国内外阶级斗争形势估计过于严重,错误地认为阶级斗争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4)国际环境的影响。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尖锐对立,容易产生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的心理。‎ ‎3.经验教训 ‎(1)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 ‎(2)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3)国民经济建设必须有计划、按比例协调发展,搞好综合平衡,留有一定后备力量,并兼顾重点与一般的关系。‎ ‎(4)必须保持政治的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 ‎(5)注意从国情、国力出发,在发展速度上,把需要与可能结合起来。‎ ‎1.(2019·四川五校联考)1959年在第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李富春报告:1959年工农业总产值计划为2 870亿元,比1958年的2 050亿元增长40%,即增加820亿元。其中,工业和手工业产值计划为1 650亿元,比1958年的1 170亿元增长41%;农业总产值计划为1 220亿元,比1958年的880亿元增长39%。这体现了(  )‎ A.中央实行工业和农业并举的方针 B.经济发展状况良好 C.工农业协调发展 D.我国经济建设受“左”倾思想影响严重 D [根据题干材料信息可知,1959年工农业总产值同1958年相比大幅度增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跃进”运动背离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1959年工农业总产值的高指标是“大跃进”运动的体现,所以B、C两项错误,D项正确;A 项不能由题干材料信息得出,排除。]‎ ‎2.(2018·陕西榆林一模)中共八大上,前副总理陈云系统地提出了改进经济体制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即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补充一定的个体经济;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为主补充一定的自由生产;在市场方面,国家市场为主补充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由此可见陈云主张(  )‎ A.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社会主义经济以计划为主、市场为辅 C.建设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 D.社会主义经济以国营和集体为主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是在1992年,故A项错误;从材料可知,陈云主张在社会主义经济主体下,允许私人的自主的市场经济存在,故B项正确;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作用,故C项错误;材料不仅强调以社会主义国营和集体经济为主,还主张私人和市场经济存在,故D项错误。]‎ ‎3.1961年5月中央工作会议决定在1960年底城镇人口1.29亿的基数上,三年内减少城镇人口2 000万以上。到1961年底,全国减少城镇人口1 300万,其中,精简职工950万人。该政策的实施(  )‎ A.得益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B.加速了农村的城镇化进程 C.是“大跃进”运动向农村扩展的表现 D.有利于工业布局的合理化 A [1961年5月作出的决定,到年底就已经完成过半,说明效率很高,而这种高效率得益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故A项正确;减少城镇人口并不能促进农村的城镇化,故B项错误;该政策是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故C项错误;减少城镇人口与工业布局无关,故D项错误。]‎ ‎4.(2018·安徽五校联考)对下表经济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 项目 ‎1952年 ‎1957年 ‎1965年 粮食总产量(百万吨)‎ ‎163.42‎ ‎195.05‎ ‎194.53‎ 棉花(百万吨)‎ ‎1.30‎ ‎1.64‎ ‎2.09‎ 原油(百万吨)‎ ‎0.14‎ ‎1.46‎ ‎11.31‎ 钢(百万吨)‎ ‎1.35‎ ‎5.35‎ ‎12.23‎ A.工农业发展不平衡问题始终存在 B.“大跃进”运动带来严重的经济困难 C.政策失误导致农业生产发展缓慢 D.十年“文化大革命”使工农业生产停滞 C [表中反映的是粮食、棉花、原油、钢产量的发展情况,没有涉及工农业发展比例的情况,不能据此得出工农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故A项错误;表中强调的是各类物品产量的提升,不能反映出经济困难,故B项错误;根据表中数据分析,粮食和棉花的发展速度不及原油和钢的发展,再结合时间信息,1953年开始的“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致使发展重心在工业生产上,使得农业生产发展缓慢,故C项正确;“文化大革命”开始于1966年,与材料中的时间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 ‎2014—2018年全国卷考情统计 全国卷在本讲内容的命题主要集中于“一五”计划和计划经济体制等主干知识上。试题坚持能力考查,体现学科能力目标,更呼应时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改革开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社会热点问题,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关注现实,做到以史为鉴。‎ ‎[真题研练·感悟考法]‎ 命题点:“一五”计划的实施 ‎1.(2018·全国卷Ⅰ)如图是1953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 A.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 B.开始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 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D.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 D [材料漫画反映了1953年大规模经济建设背景下,矿产资源勘探工作展开,D项正确。]‎ 命题点:女性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贡献 ‎2.(2018·全国卷Ⅱ)右图为1956年的一幅漫画《两把尺》(画中字:“奶奶的尺——量布做新衣。阿姨的尺——测量祖国,建设社会主义。”)该漫画反映了(  )‎ A.社会主义建设以工业化为中心 B.女性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 C.人民公社化运动蓬勃开展 D.城乡差别发生根本性改变 B [题中漫画反映了妇女的地位及作用,不仅是家庭主妇,量布做衣服,也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可以测量祖国,建设社会主义,体现了女性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故B项正确;A、C两项材料没有反映;当时城乡差别未发生根本性改变,排除D项。]‎ 命题点:“一五”计划期间的工业化建设 ‎3.(2016·全国卷Ⅱ)“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  )‎ 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 A [材料关键信息,一是时间“‘一五’计划期间”,二是压缩住宅建设和非生产性建设投资。这说明国家的投资主要用在了生产领域,这是为了满足国家工业化的需要,为工业化奠定基础,故选A项;B项本身与材料矛盾,排除;C 项反映的是表面现象,未反映深层原因,排除;D项与材料矛盾,工业化必然促进城市化发展,故排除。]‎ 命题点:“一五”计划期间中西工业化建设的比较 ‎4.(2015·全国卷Ⅰ)下图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可以推知(  )‎ A.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 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 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 A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美国和英国早就实现了工业化,而新中国工业基础相当薄弱。由图示信息可知,中国的钢、生铁、发电量的年均增长速度快,有的指标甚至超过美国和英国好几倍,这符合当时我国工业基础薄弱的实情,故选A项;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黄金时期,故B、D两项说法错误;1958年中国在“左”倾思想指导下掀起“大跃进”运动,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排除C项。]‎ 命题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计划经济体制 ‎5.(2014·全国卷Ⅱ)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  )‎ 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 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 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 C [“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对于“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农村的政权建设”“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不会起到促进作用,排除A、B、D三项;粮食的统购统销本身就是国家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体现,据此判断C项正确。]‎ 命题点:“一五”计划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粮食供应 ‎6.(2014·全国卷Ⅰ)“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  )‎ 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 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 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B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并从中获取有效信息。题干材料反映了“一五”计划期间的粮食计划供应问题。粮食供应不涉及工商业改造,排除A项;“一五”计划期间没有发生大规模自然灾害,排除C项;国民经济恢复在1952年底已基本完成,排除D项。]‎ ‎[考向扫描·权威预测]‎ 考向一 “一五”计划时期工业建设布局 ‎1.(2018·湖北武汉部分学校新起点调研)1950年中央财经委员会在《关于制定1951—1955年度恢复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经济国家计划方针的指示(草案)》中指出:五年内禁止在上海、天津等工业发达的中心地再建设大规模的企业。这一指示(  )‎ A.适应国家工业布局的调整 B.标志计划经济体制形成 C.顺应国家经济重心的转移 D.奠定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A [依据材料可知,当时上海、天津等工业发达地区不再允许新建大型企业,而这一规定是为了照顾内地的工业建设,说明国家对工业布局作出了调整,故A项正确。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而材料中的指示是1950年作出的,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强调国家经济重心的转移,C项错误;“一五”计划的完成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D项错误。]‎ 考向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 ‎2.1949—1956年国民收入构成表(单位:%)‎ 年份 农业 工业 建筑业 运输业 商业 ‎1949年 ‎68.4‎ ‎12.6‎ ‎0.3‎ ‎3.3‎ ‎15.4‎ ‎1952年 ‎57.7‎ ‎19.5‎ ‎3.6‎ ‎4.3‎ ‎14.9‎ ‎1956年 ‎49.8‎ ‎24.0‎ ‎6.2‎ ‎4.2‎ ‎15.8‎ 据上表可知(  )‎ A.中国的工业化拉开序幕 B.国民经济结构渐趋合理 C.人们物质生活逐步改善 D.各产业比重逐渐平衡 B [据表中信息可知,从1949年到1956年,农业收入比重下降,工业、建筑业收入比重大幅度增加,运输业和商业收入稳中有升,这说明国民经济结构趋于合理,故B项正确;1953年开始推行的“一五”计划标志着“中国的工业化拉开序幕”,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人民物质生活改善,故C项错误;表中农业仍在国民收入中占主导地位,故D项错误。]‎ 考向三 “一五”计划的实施背景 ‎3.(2018·河南商丘九校期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资本短缺,而劳动力丰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成本较低。然而,我国的工业化却从突破资金短缺对经济增长的制约入手,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有学者认为,这种“工业化次序和工业化方式不符合比较优势的原则”。出现这一现象是因为(  )‎ A.计划体制违背了经济规律 B.国际政治环境影响中国建设方式 C.新中国工业化的成本太高 D.新中国应该优先发展轻工业 B [材料强调的是“优先发展重工业”没有能够遵循“比较优势的原则”,这是受当时“冷战”的国际大环境的影响,中国迫切需要提升国防力量,故B项正确;材料主要阐述的是新中国的建设方式,优先发展重工业,没有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阐释,故A项排除;C项过于夸大新中国工业化成本,故C项排除;优先发展重工业是适合当时我国国情的,故D项排除。]‎ 考向四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2019·陕西西安模拟)1953年国家规定,公私合营企业每年结算盈余,其利润分配依照“四马分肥”的方式,即将利润分为国家税收、企业公积金、职工福利费、资方红利四个方面进行分配,资方红利大体只占四分之一,企业利润的大部分归国家和工人。这种规定(  )‎ A.带有很大的社会主义性质 B.奠定工业化的基础 C.调动了国有企业的积极性 D.有利于完成国民经济恢复 A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目的是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种分配方式具有社会主义性质,故A项正确;“奠定工业化的基础”指“一五”计划,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针对的是资本主义工商业,不是国有企业,故C项错误;国民经济恢复是在1952年完成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考向五 中共八大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探索 ‎5.1956年中共八大的政治报告提出:“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是不能够也不应该孤立地进行的,它必须有各个方面的配合,特别是农业的配合。农业是工业发展以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这段报告的意义是(  )‎ A.纠正了重工业比重过大的现象 B.表明经济建设重心由重工业转向农业 C.开始了农村所有制性质的改造 D.是有中国特色的建设道路的成功探索 D [据材料信息可知,中共八大报告明确强调农业与工业协调发展的重要性,这是正确的、成功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体现,故D项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重工业基础薄弱,针对这种情况,“一五”计划时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做法,1956年还谈不上重工业比重过大问题,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发展的方针,不能体现“经济建设重心由重工业转向农业”,故B项错误;对农业所有制性质的改造开始于1953年,故C项错误。]‎ 考向六 1961年国民经济的调整 ‎6.1961年3月,安徽省委决定实行“定产到田,责任到人”的田间管理责任制。到秋末,扩大到全省生产队总数的85.4%。这项政策(  )‎ A.试图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B.改变了农村所有制成分 C.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提高了人民公社化的水平 A [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国家经济严重困难,为了摆脱困境,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了调整,在农村纠“左”,缩小公有制的规模,材料中安徽省委的这一做法就是在此形势下进行的,故A项正确;当时农村所有制成分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依然是公有制,故B项排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推行的,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故C项排除;农村中的纠“左”是适当缩小公有制的水平,降低人民公社化水平,故D项排除。‎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