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 1 - 2020-2021 学年度第一学期湛江市第二十中学第二次阶段性考试 高二语文考试卷 命题人: 做题人: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近年来,一批文化类的慢综艺节目迎来发展好时期。诗词类、成语类、汉字类 等传统国学内容的节目风靡一阵之后,又兴起了一波音乐类、表演类等泛文化艺 术节目,去年起热播的表演竞技类节目《演员的诞生》、今年以来的《幻乐之城》 以及近期新开播的《一本好书》等,成为接力的“第二梯队”,在导向引领的同时, 不断发掘文化综艺节目的可能性。 文化综艺节目不是当下的新事物,大概在 20 世纪 90 年代至 21 世纪初,读书 类、朗读类、电影推介类的节目就曾经占据电视屏幕的半壁江山,但产品的种类 并不丰富,产能有待提高。文化综艺由于背靠广阔的文学经典,可供利用的内容 取之不尽;另一方面,由于传媒介质和平台的因素,文化综艺非常适合家庭“客 厅化”的观演场景。这是文化综艺曾经走在综艺类节目前沿的重要原因。 而当下这波文化综艺热产生的背景和条件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毋宁说,供给 侧选择文化综艺的理由,更多是对过度娱乐化、强刺激的娱乐综艺节目“霸屏” 的一种排异。这种选择,在初始确实给受众带来了口味和节奏上的耳目一新,由 强资源、强制作能力的机构输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的确一上来就占据 了该类综艺节目能达到的品质高峰。 目前看来,文化综艺如何产生行业原创力仍需探索。社会形态和消费心理的跃 迁,媒介和平台的发展,使得文娱类产品的消费场景发生巨大改变。院线、音频、 短视频等形式,对内容和受众都进行了彻底的分化、切割、重塑。读书类的内容 更适合音频平台,人们习惯于在开车、家务等场景下收听;影视类的内容则偏向 短视频形式,以两分钟的高频剪辑加上个性解说对内容进行“三度创作”;而弹幕 - 2 - 和社交媒体等则改变了人们观看和消费文娱内容的目的。 上述情况在文娱产品的生产和传播方面的影响非常明显,以《我是演员》为例, 如果对节目形态进行归纳,这仍然是一档“明星+话题”,乃至需要主动制造议题、 引起舆论话题的娱乐节目。而一些没有引进竞技、制造话题等操作手法、相对静 态的节目,其热度则在本轮文化综艺的浪潮中很快地消退了。 文化综艺仍需解决文化产业原创力这个根本性问题。有的综艺形式,仅仅是将 一些经典文艺作品的选段进行朗读,缺乏综艺元素的二次加工,这样一种快餐式 的“知识点提炼”,能够产生多大的艺术效果是值得思考的。因此,文化类综艺, 如何突破知识介绍的框架,形成与观众的有效互动,构成观众深度参与和讨论的 娱乐模式,仍需要继续探索。 (摘编自沈河西《文化综艺仍需挖掘行业原创力》) 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时间为序,梳理了文化综艺的历史,分析了现状,展望了未来,思路清 晰。 B.文章主要围绕当下文化综艺的现状、背景以及如何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展开论述。 C.文章运用举例和对比的论证方法,对当下文化综艺的节目形态既有肯定,也指 出了问题。 D.文章紧扣社会热点,透过现象分析原因,探究问题,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是演员》虽依赖明星效应,但也需要靠制造议题、引起舆论话题来増加吸 引力。 B.文化综艺发展向好的条件,一是有丰富的文学素材,二是适合家庭客厅化观演 场景。 C.不同消费场景的受众对文化综艺节目有不同需求,如司机往往选择读书类的音 频。 D.世纪之交时的文化综艺节目种类较少,产能不高,而当下此类节目则在不断丰 富创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强资源、强制作能力使得《中国诗词大会》一上来就占据了文化综艺节目的品 - 3 - 质高峰。 B.过度娱乐化、强刺激的娱乐综艺节目的日渐式微,是文化供给侧被动选择的结 果。 C.那种快餐式“知识点提炼”的文化综艺节目没有什么艺术效果,需要进行创新 改革。 D.要保持文化综艺的生命活力,热度不退,必须解决文化产业的原创力这个根本 问题。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亮 雨 南 丁 ①天空是明亮的,明亮的天空上洒下来游丝一样的细雨,雨也是明亮的。明亮 的细雨飘洒游移中,有三位中年汉子站在山脚下,面对着一块矗立着的石碑,鞠 躬致敬。那碑上刻着字:红心千秋照,青山万古存。 ②亮雨中,这三位对着石碑鞠躬致敬的汉子,一点也不朦胧,个个清晰可辨。 身材高挑,戴着眼镜,长发自然地卷曲着的这一位,是抒情诗人。都是中等个头, 都是留着短发,都是黑不溜秋的这两位,一位是小说家,一位是县委书记。书记 的眼睛里燃烧着热情。小说家的眼睛里沉淀着思索。 ③他们三位,在亮雨中走了被六位数字的树覆盖着的三道岭两道沟,又回到了 这山脚下,重新站在这矗立着的石碑前,对着“红心千秋照,青山万古存”这十 个字鞠躬。腿疲乏,心振奋。“‘青山’对‘红心’,‘万古存’对‘千秋照’,还是 很讲究的,当然算是好句子。总是感觉一般化,仿佛在哪里见到过。转了三道岭 两道沟,看到了那些树,触摸到了那些青枝绿叶,这才读懂了这几个字。”抒情诗 人发议论。“你转了三道岭两道沟,就读懂了,我可是转了许多年。你们都了解我, 我原来是一个伐木者。”县委书记说。他的个头低,声音也低。“《伐木者醒来》, 智利诗人聂鲁达有首长诗,就叫这个题目。你这个伐木者,不是已经醒来了吗?当 然,你和聂鲁达写的伐木者是两回事。总是醒来了,醒来的伐木者同志。”“醒来 了,还真费了不少事。”小说家不说话,在凝注着刻在碑上的字,不知是在欣赏那 仿宋体的书法,还是在琢磨那刻字的艺术。“在构思。”诗人悄悄地向书记说。 ④一个人,一个庄稼汉,一个共产党员,一个生产大队的支部书记,也逃脱不 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的命运。他被打倒了,被罢官了,靠边站了。他被打 - 4 - 发到这片荒山上劳动改造。十年,三千多个日日夜夜。于是,这原本荒芜的三道 岭两道沟,便被六位数字的树覆盖着了。六位数字,还不能称作是一片森林吗?…… 这个人,这个庄稼汉,这个共产党员,这个生产大队的支部书记,这个“走资本 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真算得上是一条汉子!……他在哪里呢?他不在这个世界上 了。他死于癌症。是在曙光即将照耀的时辰。他有什么遗憾吗?在告别这个世界时, 竟没有看到曙光。没有!他虽然没有看到这曙光,但是他相信这曙光,他相信这曙 光必定会照耀这片森林的。要不然他就不会种树了。是这样的吧?……为什么好 人总是得癌症呢?……他的外部形象如何?这并不重要。细节,细节是很重要的。 需要了解。可是,最重要的,这个人物,这条汉子,这篇生活故事的魂,已经有 了。是很能拨动活着的人们的心弦的。我的心弦就被拨动了。我总是埋怨:耽搁 了十年时间;我总是骄傲地宣称:十年动乱中没有写一个字。现在想来,不知有 什么可骄傲的?看看他!他不是种了一棵树。他是造了一片森林!好一片森林!在 这又明亮又湿润的如丝细雨中,它显得多么灿烂辉煌啊!灿烂,辉煌。我们的词 汇多么贫乏,多么无力。这片森林,是灿烂辉煌所能形容得了的吗?它们能表达出 这片森林的内涵形象吗?…… ⑤“我们好像该往回走了。”小说家回过头来,看到了那双燃烧着热情的眼睛。 他们离开那矗立着的石碑,往停在不远处的吉普车走去。那辆绿色的吉普车,在 细雨中,多么鲜亮,就像那片正在抽枝长叶的森林一样。“蓬勃、兴旺、灿烂、辉 煌!”诗人也用了这个贫乏而无力的词汇,也加了个叹号。小说家在心里苦笑。“我 好像看到他了,他就在这片森林之中,这个当代的造林之神。那每一片树叶,都 是他的生命的延续。”诗人继续抒情。这个立意如何?仿佛也不见得好。有一点陈 旧,好像还没有深入到这一个形象的丰富生动的内核里面去。也难怪,我们刚刚 接触到这个形象,还有待深入。小说家听着,思索着。 ⑥车在细雨中行进。“我可不能指望人家给我树碑。我只希望我死后,也能留下 一片绿色。”是书记的男低音。坐在前座的小说家,沉淀着思索的眼睛闪烁了一下, 仿佛捕捉到了一个什么意念。这篇生活故事,它的标题,是否可以借用这六个字 ——《留下一片绿色》?怎么样?倒可以作为一个供选择的方案。 ⑦天空是明亮的,明亮的天空上洒下来游丝一样的细雨,雨也是明亮的…… (选自《中国当代小小说排行榜》,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你转了三道岭两道沟,就读懂了,我可是转了许多年才懂”是县委书记说的 话,自谦中暗含对诗人轻率说“读懂”的批评。 B.三位中年汉子站在山脚下,面对一块矗立着的石碑鞠躬致敬,这既刻画了三人 - 5 - 对纪念对象的怀念与崇敬,又引起了下文的情节描写。 C.雨中三个人的身材、发型和眼神各不相同,从肖像描写中我们可以感知诗人热 情浪漫,小说家厚重深邃,县委书记热情内敛。 D.转了三道岭两道沟归来,诗人热情赞美,小说家深沉思索,县委书记心怀景仰, 这些表现尽己所能,造福一方的庄严主题。 5.小说第④段关于小说家的描写最突出的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这种手法的作 用。(6 分) 6.小说用“亮雨”作标题有何好处,请结合作品内容简要分析。(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近日,教育部等 11 个部门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提出“要 把研学旅行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长期以来,实践 教育环节薄弱甚至缺失,已成为制约我国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 式的重要瓶颈。当今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没有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充分结 合起来,导致大多数学生没有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旅行超越了教材、课堂和 学校的局限,向自然和社会领域延伸,能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积极进入 情境中,自觉地参与实践活动,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主动精神和实践能 力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节选自《光明报》:《研学旅行将纳入教学计划》) 材料二: 研学旅行既有“研学”,又有“旅行”,两者缺一不可。相比于传统的在课堂内 进行教学的学科活动,研学旅行课程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可控性、阶段性和连续 性的特征,更多的是呈现了无规律、不可控和非连续性的特征,这就要求老师在 研学旅行出发之前做好准备,而且是不同于传统课程的新课预习那样简单的准备。 在研学旅行实践活动中,老师相当于导演和编剧,而学生才是主角,老师安排了 一台戏,写好剧本,但是学生如何“演绎”好这台戏,不仅需要有好的剧本,还 要有好的“导演”,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发挥主角作用,体现主体意识,真正地 融入到研学旅行实践中,才能真正地把这台戏唱好。学校和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 体地位,不能“背着学生走”,应做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参与研学旅行的设计, 将研学旅行的过程变成学生发现自己、完善自己、成就自己的过程。 - 6 - (节选自搜狐教育 2018 年 7 月 17 日《研学旅行实践,学生才是这台戏的主角》) 材料三: 广东省教育厅等 12 个部门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意 见指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要本着公益性原则,不得开展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性 创收,对偏远地区和贫困家庭学生应减免费用,确保每位中小学生在每个学段参 加有效的研学旅行。同时,教育、旅游、工商等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与细化监 管措施,理顺监管体制,防止研学游市场出现“重游轻学”的扭曲和异化。 (节选自 2018 年 10 月 10 日《信息时报》:《中小学生研学旅行不得以营利为 目的》) 材料四: 溯源研学旅行历史,日本最早开展。从 1965 年起,日本用近 50 年的时间做到 高中渗透率 98%,初中渗透率 95%,几乎全部中小学生都参加研学旅行。而中国的 研学旅行,目前渗透率仅 5%左右。不少学校以安全风险为理由,不让学生参加研 学旅行。更有不少学生家长以“分教至上”为原则,认为研学旅行是无用的,与 孩子取得好成绩、考取名牌大学相比无关紧要,从而使得研学旅行成为不可多得 的“奢侈品”。农村学校,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更会面临因城乡经济发展还不平衡 而带来的经费匮乏、意识淡薄、研学资源缺乏、教师素质欠佳等困境。世界是什 么样子的,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家长,都不能越俎代庖,替孩子回答一切。要想让 孩子“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亲口尝一尝;学会游泳,就要在水中练习”。 (选自 2018 年 10 月 10 日《中国教育报》:《莫让研学旅行成为奢侈品》) 7.根据材料,下列对于“研学旅行”的概括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我国教育长期以来存“重知识轻实践”的弊端。“研学旅行”正是针对这一问 题提出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主动精神和实践能力。 B.与有规律、成体系的学科教育相比,研学旅行存在无规律、不可控和非连续性 的局限性,因此学校和教师在举行活动前更要高度重视精心准备。 C.“研学旅行”既有“研学”又有“旅行”,二者不可偏废,无论是“重游轻学” 还是“重学轻游”,都背离了这项活动的初衷,是对它的异化和扭曲。 D.最早开展研学旅行的日本用了近 50 年的时间才完成了研学旅行的普及,中国 的研学旅行推进可能同样需要经历较长的过程,难以一蹴而就。 8.下列对于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7 - A.教育部等 11 个部门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广东省 12 个 部门发布相关文件,说明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视推进研学旅行。 B.研学旅行有很强的实践性,这对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国家和学校 应该加大对教师培训的投入,使其能尽快适应研学旅行的需要。 C.学生是研学旅行的主角,为更好激发学生参与和实践的热情,教师应该让学生 设计研学旅行,从而使他们更好地发现、完善自己和成就自己。 D.研学旅行需要亲近自然、参与社会,这个过程会存在安全隐患,学校应该通过 精心设计活动方案降低风险,但不能因噎废食,拒绝研学旅行。 9.根据材料,概括制约我国“研学旅行”发展的因素。(6 分) 二、古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许靖字文休,汝南平舆人。少与从弟..劭俱知名,并有人伦臧否之称,而私情不 协。 劭为郡功曹,排摈靖不得齿叙,以马磨自给。颍川刘翊为汝南太守,乃举靖计 吏,察孝廉..,除尚书郎,典选举。灵帝崩,董卓秉政,以汉阳周毖为吏部尚书, 与靖共谋议,进退天下之士,沙汰秽浊,显拔幽滞。拜尚书韩馥为冀州牧,陈留 孔伷为豫州刺史,而迁靖巴郡太守,不就,补御史中丞。馥等到官,各举兵还向 京都,欲以诛卓。卓怒毖曰:“诸君言当拔用善士卓从诸君计不欲违天下人心而诸 君所用人至官之日还来相图卓何用相负!”叱毖令出,于外斩之。靖惧诛,奔伷。 伷卒,依扬州刺史陈袆。袆死,会稽太守王朗素与靖有旧,故往保焉。靖收恤亲 里,经纪振赡,出于仁厚。 孙策东渡江,皆走交州以避其难,靖身坐岸边,先载附从,疏亲悉发,乃从后 去,当时见者莫不叹息。既至交阯,交阯太守士燮厚加敬待。陈国袁徽以寄寓交 州,徽与尚书令荀或书曰:“许文休英才伟士,智略足以计事。自流宕已来,与群 士相随,每有患急,常先人后己,与九族中外同其饥寒。其纪纲同类,仁恕恻隐, 皆有效事,不能复一二陈之耳。” 后刘璋遂使使招靖,靖来入蜀。璋以靖为巴郡、广汉太守。南阳宋仲子于荆州 - 8 - 与蜀郡太守王商书曰:“文休倜傥瑰玮,有当世之具,足下..当以为指南。”建安十 六年,转在蜀郡。十九年,先主克蜀,以靖为左将军长史,先主为汉中王,靖为 太傅。及即尊号,策靖曰:“朕获奉洪业,君临万国,夙宵惶惶,惧不能绥。百姓 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其敬敷五教,在宽。君其勖哉!秉德无怠,称朕意 焉。” 靖虽年逾七十,爱乐人物,诱纳后进,清谈不倦。章武二年卒。 (选自《三国志•许麋孙简伊秦传》,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诸君言当拔/用善士卓从/诸君计不欲违天下/人心而诸君所用人/至官之日 /还来相图/卓何用相负 B.诸君言当拔用/善士卓从诸君计/不欲违天下人心/而诸君所用/人至官之日 /还来相图/卓何用相负 C.诸君言当拔用善士/卓从诸君计/不欲违天下人心/而诸君所用人/至官之日 /还来相图/卓何用相负 D.诸君言当拔用善士/卓从诸君计/不欲违天下人心/而诸君所用/人至官之日 还来/相图卓/何用相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从弟,旧时以姑母、姨母或舅父的儿子中比自己年轻者为从弟。 B.孝廉,是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 孝,指孝悌之人;廉,指廉洁之士。 C.足下,古代常用于下对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辞,如“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D.五品,即“五常”,指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规范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许靖年少成名,却遭排斥。他善于评判人物,受人称赞,但与从弟不协,受到 排挤,生活艰辛。 B.许靖仁义宽厚,慷慨善施。他以仁厚之心对待他人,收养抚恤亲族乡邻,经常 照料并接济他们。 C.许靖临危不乱,先人后己。避难交州时,他让随从及亲属先走,自己最后离开, 在场的人莫不赞叹。 - 9 - D.许靖奇伟不凡,才干盖世。刘备攻克蜀地后,接受南阳人宋仲子的举荐,任命 许靖为左将军长史。 13.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l)进退天下之士,沙汰秽浊,显拔幽滞。 (2)君其勖哉!秉德无怠,称朕意焉。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4—15 题。 望江南·超然台作①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释)①宋神宗熙宁七年秋,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东诸城)。次年八月, 他命人修葺城北旧台,并由其弟苏辙题名曰“超然台”。故国,这里指四川眉山。 ②寒食:即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或二日。 14.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首句以春柳在春风中的姿态风细柳斜斜,点明当时的季节特征:春已暮而未尽。 B.“试上”三句,是说登临超然台远眺,春风中的春水、春花、烟雨令诗人心旷 神怡。 C.下片紧承上片所写之景,以寒食后,酒醒却咨嗟,进一步将登临的时间点明。 D.年华,指好时光,与开头所说春未老相应合。诗人欲忘却尘世间一切,借诗酒 以自娱。 15.词的上片写景有何特点,请作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蜀相》“__ _,____”,抒发了作者对诸葛亮壮志未酬的惋惜之情。 (2)《书愤》在今昔对比中更强烈地抒发了岁月蹉跎、壮志难酬情怀的诗句是: - 10 - _____,_ _。 (3)杜牧《阿房宫赋》中“ ”一句用数字描述了阿房宫建筑面积之大,接 着用“ ”极言阿房宫楼阁之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月球已不再是美苏博弈的战场,欧洲、日本、中国、印度等国家陆续加入了“月 球俱乐部”。月球探测器取代宇航员,成为新的取样员。各国互相交流探测技术, 一起迈出探月的一大步。比如,在首次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的嫦娥四号探测器上, 着陆器的月表中子和辐射剂量探测仪由德国研制,巡视器的中性原子探测仪由瑞 典研制。( )。两个月前,世界首富、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公布了 一款新型的“蓝月亮”月球着陆器,可以将 3.6 吨货物运送到月球表面。这有助 于实现他的野心——把重工业都搬到太空上去,让地球成为一个无工业的宜居星 球。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月球已不是美国、俄罗斯博弈的战场,而是欧洲一些国家与中国、日本、印度 等国陆续加入的“月球俱乐部”,互相交流探测技术,一起迈出探月的步伐。 B.月球已不只是美国、俄罗斯博弈的战场,而是中国、日本、印度等国与欧洲一 些国家陆续加入的、互相交流探测技术、一起迈出探月的“月球俱乐部”。 C.月球已不是美国、俄罗斯博弈的战场,而是中国、日本、印度等国与欧洲一些 国家陆续加入的、互相交流探测技术、一起迈出探月的“月球俱乐部”。 D.月球已不只是美国、俄罗斯博弈的战场,而是欧洲一些国家与中国、日本、印 度等国陆续加入的“月球俱乐部”,互相交流探测技术,一起迈出探月的步伐。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民间团体也积极探月,加入“国家队”的队伍中。 B.除了“国家队”,民间团体也加入探月的队伍中。 C.民间团体也加入“国家队”的队伍中,积极探月。 D.积极探月的还有民间团体,加入“国家队”的队伍中。 19.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与文中“有助于实现他的野心”后的破折号用法相同的 是( )(3 分) - 11 - A.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地呼唤:周——总——理—— B.他纳闷了——究竟是计算方法失误,还是运用不到家? C.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娘非要叫俺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D.一个矮小而结实的日本人——内山老板走了出来。 20.把以下材料概括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 20 字)(6 分) 在法国隆重纪念诺曼底登陆 60 周年之际,一座由中国雕塑家遥远创作的世界 和平女神像 6 月 3 日在昔日诺曼底登陆战场揭幕。 世界和平女神像高 10 米,重 16 吨,用不锈钢制作。她那舞动绸带的双臂一前 一后地舒展着,高举的左手上一只和平鸽展翅欲飞。在微风中展开的飘带与女神 的双臂连为一体,远远看去,好似“中国”的“中”字、“和平”的“平”字,又 像英文单词 WORLD(世界)的第一个字母“W”和 VICTORY(胜利)的第一个字母 “V”。 一句话新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 言表达准确流畅。(5 分) ①老旧厂房是首都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不能弃置不用,而要创造性利用。② 2017 年底,北京发布了《关于保护利用老旧厂房拓展文化空间的指导意见》,③明 确提出要利用好、保护好老旧厂房,④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和再生价值,兴建公 共文化事业,⑤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建设新型城市文化空间。⑥然而,现实中却 存在“政策好,落地难”。⑦比如,一些曾是生产车间、仓库的老旧厂房多为工业 用地,⑧土地性质能否顺利变更,决定了后面的流程不能顺利推进。⑨因此,要 让好政策真正发挥作用,就要打通“最后一公里”。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清代学者赵翼曾说:“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意思是说,国家不 幸,社会动荡,这对文人而言是幸事,因为这样更能创作出优秀甚至伟大的作品。 但也有人认为未必如此,应是“国家繁盛诗人幸”,如大唐盛世,产生的优秀 诗人和伟大作品也灿若繁星,令后人景仰。 如果《人民日报》要举办“文学与时代”的征文比赛,请你写一篇文章参赛。 - 12 -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发表你的看法,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自拟标题,确定立 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参考答案 1.A 2.B 3.D 【解析】 【分析】 1.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 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 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 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 项”。 A 项,有两处错误,一是“文章以时间为序,梳理了文化综艺的历史”错误,文章 不是以时间为序梳理文化综艺的历史,而是由现在回顾过去,再回到现在;二是 “展望了未来”错误,文章没有展望未来。 故选 A。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 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 求选出“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B 项,“文化综艺发展向好的条件,一是有丰富的文学素材”错误,根据原文“文 化综艺由于背靠广阔的文学经典,可供利用的内容取之不尽;另一方面,由于传 媒介质和平台的因素,文化综艺非常适合家庭‘客厅化’的观演场景。这是文化 综艺曾经走在综艺类节目前沿的重要原因”,可知这是对过去文化综艺走在综艺类 节目前沿的原因进行的总结,而选项“文化综艺发展向好”是对现在和未来发展 趋势的判断,时态出现错误;同时,选项中的“文学素材”扩大范围,原文是“文 学经典”。 故选 B。 - 13 -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 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 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 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 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 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要求选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A 项,说法绝对,根据原文“这种选择,在初始确实给受众带来了口味和节奏上的 耳目一新,由强资源、强制作能力的机构输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的确 一上来就占据了该类综艺节目能达到的品质高峰”,可推测出强资源、强制作能力 只是《中国诗词大会》一上来就占据了文化综艺节目的品质高峰的原因之一。 B 项,“是文化供给侧被动选择的结果”错误,根据原文“毋宁说,供给侧选择文 化综艺的理由,更多是对过度娱乐化、强刺激的娱乐综艺节目‘霸屏’的一种排 异”,可知对于过度娱乐化、强刺激的娱乐综艺节目的日渐式微,文化供给侧主动 选择的成分很大。 C 项,“没有什么艺术效果”错误,根据原文“有的综艺形式,仅仅是将一些经典 文艺作品的选段进行朗读,缺乏综艺元素的二次加工,这样一种快餐式的‘知识 点提炼’,能够产生多大的艺术效果是值得思考的”,可知快餐式“知识点提炼” 的文化综艺节目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值得思考”,而不是“没有什么艺术效果”。 故选 D。 4.B 5.心理描写。①从赞美种树人和追忆“文化大革命”自己无所作为表现小说家的 崇敬和愧疚之情。②从侧面衬托种树人功绩伟大,品德高尚。③丰富小说内容, 凸显小说的主旨。 6.①环境方面:亮雨是三个人活动的自然背景,烘托人物复杂的心情。②主题方 面:亮雨象征着种树人的高风亮节,隐喻个人心灵受到洗礼。③读者方面:亮雨 有悬念效应,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解析】 4. A 项,“自谦中暗含对诗人轻率说‘读懂’的批评”错,县委书记的话只是发表自 己的看法,并无批评之意。 C 项,“雨中三个人的身材、发型和眼神各不相同”错。“身材高挑,戴着眼镜,长 - 14 - 发自然地卷曲着的这一位,是抒情诗人。都是中等个头,都是留着短发,都是黑 不溜秋的这两位,一位是小说家,一位是县委书记”,原文中没有描写诗人眼神, 小说家和县委书记的身材、发型相同。 D 项,“表现尽己所能,造福一方的庄严主题”错,面对祭拜的这样一个人,诗人, 小说家,县委书记,各有各的感悟,诗人因满山的绿树抒情,小说家陷入对作品 立意的思索。其间,话最少的是县委书记:“我可不敢指望人家给我树碑,我只希 望我死后,也能留下一片绿色。”留下一片绿色,县委书记的一句话警醒了诗人和 小说家,也让读者的眼前灿亮一片。若论相知深浅,这位县委书记该是最懂那位 长眠者的心思者。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留下一片绿色,泽被千秋后代。这应该 是地下长眠者最想告诉后人的话。 故选 B。 5. 本题中,联系第三段结尾的“小说家不说话,在凝注着刻在碑上的字,不知 是在欣赏那仿宋体的书法,还是在琢磨那刻字的艺术。‘在构思。’”诗人悄悄地向 书记说”,第四段的内容“一个人,一个庄稼汉……它们能表达出这片森林的内涵 形象吗?……”应该是对小说家的心理描写,从赞美种树人的心理活动内容看, 表现了小说家对种树人的崇敬之情;从小说家追忆“文化大革命”自己无所作为 的心理来看,表现了小说家的愧疚。又自然衬托了种树人的伟大高尚,丰富了小 说的内容,深化了小说的主旨。 6.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小说用‘亮雨’作标题有 何好处,请结合作品内容简要分析”,然后明确标题的内容,再看这一内容与小说 情节、人物形象、小说主旨和艺术效果之间的关系。本文的标题“亮雨”是小说 的自然环境因素,有烘托人物心情的作用;从表达主题方面来看,“亮雨”象征种 树人的高尚品质、隐喻种树人带给小说中“三位中年汉子”的心灵洗礼,暗示小 说的创作意图;从艺术效果看,“亮雨”的概念很新颖,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7.B 8.C 9.(1)学校方面:①当今的教育没有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充分结合起来,抑制 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②不少学校以安全风险为理由,不让学生参加研学 旅行。(2)教师方面:学校和教师受既有课程观念的影响太深,难以驾驭复杂的 研学旅行。(3)家长方面:不少家长相关意识淡薄,以“分教至上”为原则,认 为研学旅行是无用的。(4)监管方面: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以致出现了以营利 为目的的研学活动。(5)经费方面: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乡村学校因缺少必要 - 15 - 的资金,“研学旅行”难以落实。 【解析】 7.B 项,“研学旅行存在无规律、不可控和非连续性的局限性”分析错误,材料二 中的相关信息:研学旅行“呈现了无规律、不可控和非连续性的特征”,“特征” 二字说明,原材料作者并不认为这是研学旅行的局限性。 8. C 项,“教师应该让学生设计研学旅行,从而使他们更好地发现、完善自己和 成就自己”分析错误,学生是主角,并不意味着学生自己可以完成研学旅行设计。 根据材料二,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参与”研学旅行的设计。 10.C 11.A 12.D 13.(1)举贬升降天下官员,淘汰清除腐败昏庸之官,提拔举荐怀才失意之士。 (2)你一定要勤勉啊!持之不倦地布施仁德,以满足我的心意。 【分析】 10.本划线句的翻译是:你们都说应当选拔任用品行高尚之士,我董卓听从你们 的计策,不愿违背天下人心。而你们所录用的这些人,上任之日,就掉头来攻击 我。我董卓为何要起用这些忘恩负义之徒!句中“善士”作“拔用”的宾语,不 要断开,排除 AB;“用人”和“所”构成“所字结构”不要断开,排除 BD;“天下 人心”作“违”的宾语,不要断开,排除 A。 故选 C。 11.本题中 A 项,从弟,旧时以同祖父不同父亲而年幼于己者的同辈男性为从弟。 故选 A。 12. D 项,“接受南阳人宋仲子的举荐”张冠李戴,原文“南阳宋仲子于荆州与蜀 郡太守王商书曰”。 13.这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 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此题注意,(1)进退:举贬升降;沙汰:淘 汰清除;秽浊:形容词作名词,腐败昏庸之官;显拔:提拔举荐;幽滞:形容词 作名词,怀才失意之士;(2)其:一定;称:满足。 - 16 - 参考译文: 许靖,字文休,是汝南郡平舆县人。他年轻时就与堂弟许劭一同成名,并且都 有喜好评品人物的声名,但两人私下感情颇不融洽。 许劭官任本郡功曹,排斥许靖并使之不得被录用,许靖只好替人赶马磨粮来养 活自己。颍川人刘翊担任汝南太守,就举荐许靖为掌管簿籍并负责上计的官员, 负责察举孝廉,后又任职尚书郎,掌管官员的选用。汉灵帝死后,董卓专权,以 汉阳人周毖为吏部尚书,让他同许靖共同商议,举贬升降天下官员,淘汰清除腐 败昏庸之官,提拔举荐怀才失意之士。于是任命尚书韩馥为冀州牧,陈留人孔伷 为豫州刺史,而许靖本人则被提升为巴郡太守。他不就职,被改任为御史中丞。 韩馥等人到职后,纷纷举兵反攻京城,打算杀掉董卓。董卓怒斥周毖说:“你们都 说应当选拔任用品行高尚之士,我董卓听从你们的计策,不愿违背天下人心。而 你们所录用的这些人,上任之日,就掉头来攻击我。我董卓为何要起用这些忘恩 负义之徒!”喝令将周毖推出,在城外斩首。许靖害怕董卓诛杀自己,于是逃奔孔 伷那里。孔伷死后,许靖又投靠扬州刺史陈袆。陈袆死后,会稽太守王朗向来与 许靖交情深厚,因而前来保护许靖。许靖出于仁厚之心收养抚恤亲族乡邻,经常 照料并接济他们。 孙策东渡长江,人们纷纷逃往交州躲避战乱,许靖自己坐在江岸上,让随从人 员乘船先走,亲属族人都出发后,自己才起身随后跟去,当时看到这一场景的人 莫不赞叹。到了交肚郡,交肚太守士燮对许靖格外敬重厚加款待。陈国人袁徽也 寄身交州,他给尚书令荀或写信说:“许文休乃英才伟士,智谋策略足以参与国家 大事。自他流落交州以来,与众人生活在一起,每当遇到忧患危急之事,他总是 先人后己,与亲族内外的人同饥共寒。他以人伦纲常对待同类,仁义宽厚,都很 有收效,只是无法一一陈述而已。” 后来刘璋派遣使者征召许靖,许靖由此入蜀,刘璋任命许靖为巴郡、广汉太守。 南阳人宋伸子在荆州给蜀郡太守王商写信说:“许文休风流倜傥奇伟不凡,有盖世 之才干,您应当以他为楷模。”建安十六年,许靖调任蜀郡。建安十九年,刘备攻 克蜀地,任命许靖为左将军长史。刘备为汉中王,许靖又被拜为太傅。刘备即位 称帝,即册封许靖说:“朕得以承嗣帝业,君临天下,日夜惶惶不安,惟恐不能平 定四海。百姓未能亲附,五德不彰,你身为司徒,应当谨慎地布施五常教化,使 其弘扬光大。你要自勉啊!持之不倦地布施仁德,以满足我的心意。” 许靖虽年过七十,仍然喜爱人才,奖掖后进,品评清谈不倦。章武二年,许靖 去世。 14.B - 17 - 15.①从视觉上看:感受到春风拂面的同时,作者眼中的色彩是多样的碧绿的春 水和垂柳,艳丽的春花,迷蒙的烟雨,浓淡相宜,使景物画面色彩丰富。②乐景 衬哀情:词中所描写的春景是多姿多彩的,反衬了下片作者对人生的哀叹。③动 静结合:作者所见的烟雨中被春水春花环绕的城池是静止的,而随风飘动的杨柳 给整个画面增加了动态美。④由近及远:由眼前的柳树,到登高后所见全城之景。 16.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镱中衰鬓已先 斑 覆压三百余里 隔离天日 17.C 18.B 19.D 【解析】 17.横线句,并列失当,“欧洲、日本、中国、印度等国家”不能并列,可改为“中 国、日本、印度等国与欧洲一些国家”或“欧洲一些国家与中国、日本、印度等 国”。 A 项,中途易辙,前两个句子的主语是“月球”,而第三个句子“互相交流”的主 语应该是“各国”;B 项,搭配不当,“不只是……而是”不搭,应改为“不是…… 而是”; D 项,搭配不当,“不只是……而是”不搭,应改为“不是……而是”;中途易辙, 前两个句子的主语是“月球”,而第三个句子“互相交流”的主语应该是“各国”。 故选 C。 18.依据此空前边的“各国互相交流探测技术,一起迈出探月的一大步”这句话, 强调的是“国家队”,所以以“民间团体”开头与上文的衔接不够紧凑,排除 A、C 两项;后文的主要内容举的是“世界首富、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的实例, 并没有说他“加入‘国家队’的队伍中”,与下文衔接不紧凑,排除 D 项。 故选 B。 19.例句,表示解释说明。 A 项,表示声音的延长; B 项,表示引出下文; C 项,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 - 18 - D 项,表示解释说明。 故选 D。 20.遥远创作的世界和平女神塑像在法国揭幕。 (本题可按照这一解题思路作答。结合“一座由中国雕塑家遥远创作的世界和平 女神塑像 6 月 3 日在昔日诺曼底战场揭幕”分析作答即可。) 21.(1)③将“利用好、保护好”改为“保护好、利用好”;(2)④将“兴建”改 为“兴办”;(3)⑥在句末加“的问题”;(4)⑧将“能否”改为“不能”(或将“不 能”改为“能否”) 22.例文: 文学歧长路,时代泽芳华 无论是赵翼所言“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还是他人所讲“国家 繁荣诗人幸”,都表明了时代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所以,我认为:文学歧长路,时 代泽芳华。无论是盛世还是衰世,文学总可自踏一路繁花。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这是李太白笔下气吞山河的盛 唐气象;“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这是杜子美在《兵车行》中对国 破家亡的晚唐的由衷慨叹。毋庸置疑的是,他们二者都在文学创作中取得瞩目的 成就。然而,在近乎相同的时代条件下,李白的豪情浪漫、杜甫的沉郁顿挫都彰 显了无法湮灭的文学光辉。 所以,仍是那句:文学歧长路,时代泽芳华。 文学的繁荣并不由时代的盛衰决定,时代影响的唯有文学的风格与特性。因此, 文学始终在长路上前行,时代便独加以润泽。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借时代变 迁与文化存留阐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时代与文学在一个庭院里厮磨,所存留的 无非是至甘于至苦之言”。的确,时代的不幸映射至文学上便同一杯苦茗,时代的 幸折射至文学上则似一口甘汁。二者无论有何等差异,终可以品出一番沁人心脾 的时代余味。 文学家所创作的文学正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可折射出世象万千。 新中国伊始,农民文学成为时代特征,赵树理的《黄土扎根》彰显了社会主义 - 19 - 建设时的一派欣欣向荣。文革时期,尽管整个社会呈现百废待兴的局面,文学创 作始终生生不息,管成笔下的《回首往来》深刻阐述了对民主法治的渴望。时至 今日,改革开发走过了四十多个年头,新时代的中国凯歌已经奏响,文学创作仍 然向前发展。青年作家刘本华创作的《中国新世纪》成为畅销书籍并斩获多项大 奖,文联主席徐骏用几首现代诗歌概括了中国所取得的世界成就。这些无不在说 明着:时代与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时代兴衰有时,文学高昂低沉有别。 毛泽东曾言:“人间正道是沧桑。”以沧桑为肥,培育诗歌的花朵。不仅有忘忧 花,亦有迎春花。罗曼•罗兰曾言:“真正的英雄主义是在认清生活真相后,依然 热爱生活”。 见时代之兴衰兮,美文学之未央。我相信,文学自会踏一条千里长路,时代终 会回以润泽万分。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读懂 材料必须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 否则容易跑题。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还要理 清关系,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 审题:这是一道双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考生审题时要抓住关键词“国家”“诗 家”“幸”与“不幸”等关键词来分析。要运用理性思维,深入辨析二者的关系, 选定主题,完成写作任务。题目对考生的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考生需要 能够放开视野,具体分析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有与时代紧密结合的特点。要善于 总结学过的素材,发现优秀文人的共性,剖析他们的成长、创作与时代的关系, 把握文人自我精神塑造对于优秀文学作品产生的决定作用,明确时代对文人精神 的影响。能辩证分析,提出创见者为上乘。行文时要有条理性、深刻性,尽可能 展开横向、纵向对比,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更好地完成写作任务。 本题任务要求部分,必须围绕“文学与时代”这个主题来写,在这个主题下, 可以选择“国家不幸诗家幸”“国家繁盛诗人幸”中的任何一种观点来写,也可以 结合两种观点来写,能够自圆其说、辩证说理即可。另外,要求参加《人民日报》 举办的征文比赛,其实暗含了要求:写作需联系当今时代,要结合当今时代来阐 述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 20 - 参考立意:(1)国家不幸诗家幸;(2)国家繁盛诗人幸;(3)生逢盛世,文学之 幸;(4)任何时代都能产生伟大的作品。 参考素材: (1)君可见,南唐后主李煜在经历了人间的浮沉、国家的兴亡后,创作出了“问 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千古名句。诗将抽象的“愁”具体化、 形象化。妙哉!妙哉! 君可见,一代才女李清照在经历丧夫之痛后,创作出了“冷冷清清,凄凄惨惨 戚戚”的千古名句,以直白重复的手法写出了愁之深、愁之苦。这次第,怎一个 愁字了得,更是直接抒发愁之初。再看,“又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将 愁化作有重量的事物,别出心裁。她在生活的苦难中,将诗词之花扎根下去。待 他日回首,春满园。善哉!善哉! 君可见,爱民诗人杜甫在经历宦海浮沉后,创作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 下寒士俱欢颜”的名句。这是何等的爱民思想。杜甫之苦,何可胜道也哉! (2)苏轼便是如此。在遭遇乌台诗案后,他并没有一振不起,而是更加超脱、更 加向上。大雨滂沱时,他一人仰天长啸,对着老天爷喊道:“竹杖芒鞋轻胜马,谁 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是他对苦难的态度,可赞!苍颜白发时,苏轼仍意气风 发,自信地说道:“三十年前,我是风流帅!”这是他对无情岁月的态度,可敬! 你可知,诗词之美美在何处?美在它扎根于苦难的土壤,生长于狂风骤雨的时 代,却能在诗人的创作下,长成忘忧花或是迎春花,盛放了千秋万代。 (3)文人要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离不开对所处时代与社会生活的高度参与, 或弘扬正气如孟子、文天祥;或忧国忧民如屈原、杜甫;或抨击时弊如白居易、 鲁迅;或盛赞美好生活如李白、王维等。 结构示例:《文学歧长路,时代泽芳华》,议论文文体。开篇引出双方观点,亮明 自己的观点:文学歧长路,时代泽芳华。无论是盛世还是衰世,文学总可自踏一 路繁花。首先以李白、杜甫为例,举例论证“文学歧长路,时代泽芳华”;然后辩 证分析文学与时代的关系,得出结论:时代与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时代兴 衰有时,文学高昂低沉有别。结尾扣题,总结收束。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