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岳麓版第3讲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岳麓版第3讲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学案

第3讲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1.确立:隋唐时期,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 ‎2.职责:中书省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六部。‎ ‎3.作用 ‎(1)三省互相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 ‎(2)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4.演变 ‎(1)宋朝:设置“中书门下”,作为宰相办公机构,但相权已被分割,军政归枢密院掌管,财政归三司掌管,宰相只保留行政权。‎ ‎(2)元朝:只设中书省,六部归入中书省。‎ ‎5.影响:决策、审议、执行权力的分解,既明确了行政分工,又使三省相互牵制,对后世的国家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 ‎1.西周:实行贵族世袭的“世卿世禄”制。‎ ‎2.战国至汉初:实行军功爵制度。‎ ‎3.汉武帝时期:实行察举制和征辟制。‎ ‎4.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 ‎5.隋唐至明清:实行科举制。‎ ‎(1)创立:隋文帝时开始分科取士,隋炀帝时设进士科。‎ ‎(2)完善:在唐代成为中央统一分科、定期举行的考试选官制度。‎ ‎(3)影响: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的机会,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促进了官僚体制的进一步成熟,为官僚队伍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成为中华帝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 科举制的作用 科举制冲破了九品中正制造成的“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封闭局面,使出身寒微的知识分子也有可能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获得从政机会。另一方面,使统治集团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缓和了社会矛盾,对社会和政治产生了相当的稳定作用。‎ ‎——倪峻、姚立建《科举制的历史作用》‎ 核心论点:科举制使出身寒门的知识分子通过科举考试参加到政权中来,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的加速,也巩固了封建统治秩序。    ‎ ‎1.历程 ‎(1)秦汉时期:秦朝设立御史大夫,西汉设立刺史。‎ ‎(2)唐宋时期:设立门下省和谏院。‎ ‎(3)明清时期:监察制度达到顶峰,而谏议机构消失。‎ ‎2.评价: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权,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 ‎1.以三省六部制为代表的中央行政体制、以科举制为代表的选官用人制度、维护官僚队伍廉洁高效的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体现。‎ ‎2.这既是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发展的需要,又反映了社会结构的变化。‎ ‎【教材补遗】 外戚干政 外戚亦称外家、戚畹,指封建社会中君主的母族、妻族,即君主母亲或妻妾娘家的人。外戚干政是古代皇帝的外戚利用皇帝年幼或者无能而把持朝廷政权的现象。外戚干政现象是皇权专制的结果。‎ ‎【图解历史】 三省六部制运作模式 信息提取:三省六部各司其职,互相牵制,有利于加强皇权。‎ ‎【辨析对比】 唐代中书省不同于元代中书省 唐代的中书省是中央决策机构之一,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元代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掌管六部。应该说唐代尚书省相当于元代中书省。‎ ‎【教材补遗】 宋代独具特色的文官政治 两宋时期,文臣群体的政治地位不断提高,以科举出身为主体的文官队伍成为政治的中坚力量,独具特色的文臣士大夫政治体制得以确立。‎ ‎【图解历史】 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信息提取:选官标准从血缘、家世门第转变为才能、学识,选官制度趋向格式化、制度化。‎ ‎【名师指津】 中国古代监察体制的特点 ‎(1)皇帝拥有最高监察权。‎ ‎(2)监察机构独立,自上而下垂直监察。‎ ‎(3)重视监察官的选任。‎ ‎(4)凭实绩黜陟,严格考核监察官。‎ ‎(5)允许风闻言事。‎ ‎【教材补遗】 八股取士 明清选拔官吏沿用科举制度。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文体严格限于八股文,应考者不能发挥个人见解,故名八股取士。明清统治者用“八股取士”来禁锢知识分子的思想。考中做官的,很多成为皇帝的忠顺奴仆。‎ 重点一 皇权与相权的斗争——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 史料 (汉)武帝以雄才大略独揽事权,于是重用内朝尚书,夺宰相权。晚年又用中书。……(曹)魏世,中书监始参大政。东晋则侍中始优。下逮(南朝时)宋、齐,‎ 尚书、中书、侍中三者皆为辅臣。……唐代中央最高机关,依然是魏、晋以来的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但他们现在已是正式的宰相,而非帝王之私属。其职权分配,则中书掌定旨出命,门下给事中掌封驳,尚书受而行之;古代的宰相权,现在是析而为三。‎ ‎——钱穆《国史大纲》‎ ‎【史料解读】‎ 从史料信息“重用内朝”“魏、晋以来的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已是正式的宰相,而非帝王之私属”可归纳从汉至唐中枢机构的演变。‎ ‎【问题思考】 ‎ 据史料,概括汉、魏晋、唐三个时期中枢机构的演变,归纳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独揽事权”的方式。‎ 试答:                                    ‎ ‎                                    ‎ ‎【提示】 演变:汉武帝设内朝以削弱相权;魏晋时期出现了三省;隋唐时期三省正式成为宰相。‎ 方式:(另设机构)转移相权;分割相权(相互牵制)。‎ ‎       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特点 ‎1.皇帝通过不断压抑、侵夺相权来加强皇权:相权逐渐削弱,君权逐渐强化。‎ ‎2.宰相权力不断分化: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效率低下的弊端。‎ ‎3.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久而久之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 ‎4.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转虚:由实位到虚位反映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再专职是对相权的限制压缩。‎ ‎       客观地认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开明性 从中国古代政府的组织结构、职权分配制度、选官制度等的设置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政治在君主专制下具有明显的开明性,即君主也要按照一定的法理、传统政治理念实行统治,而不能完全凭借自己的意志去行事。除去制度设置的保障,儒家思想对君主的道德修养要求也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主,使其不能实行绝对的独裁专制,而要在统治中注重民意,在专制下实行一定程度的开明统治。‎ ‎1.中国历史上的考试和选官制度具有开明性 选官任官的权力并不完全掌握在皇帝手中,都是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完成的。例如,汉代察举制以孝廉为标准,‎ 通过乡举里选、中央政府策问考核等程序选拔官员;无论是汉代的察举制,还是后来的九品中正制,其标准都是依据地方舆论和公共意见,而不是皇帝个人的意志,这就体现出一种开明性。‎ ‎2.某些决策方式也具有一定开明性 体现最明显的是在唐朝。唐朝皇帝发布的命令叫作“敕”,但是起草敕令的是中书省的中书舍人,皇帝在敕令发布前“画敕”即同意,此后敕令还需经过门下省给事中审核,如果门下省不同意此敕令可将其批注送回,这称为“封驳”。由此可见,唐朝皇帝下发一道命令的审核程序如此严密和复杂,也体现了唐朝君主专制统治下的开明。中国古代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实质上是通过分散宰相的权力来加强君主专制,可以说是“皇权之下的民主”。‎ 重点二 科举制的发展与评价 史料一 “科举制发展大事记”‎ 时间 科举制大事 ‎ 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 设置进士科,科举制诞生 ‎ 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 唐高宗主持科举史上第一次“殿试” ‎ 唐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 始置武举考试 ‎ 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 殿试实行封弥(糊名) ‎ 明宣宗宣德二年(1427年)‎ 南方北方分卷考试 史料二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 史料三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于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史料解读】‎ ‎(1)史料一表格中内容反映了隋朝到明朝科举制从创立到发展完善的重大事件与历程。‎ ‎(2)史料二为后世历史文献,主要反映了科举制相对汉晋时期选官制度的进步之处,通过概括“前此选举”的弊端,认识科举制的进步性。‎ ‎(3)史料三为后人史学评论性史料,注意史料中省略号对史料分层的作用。史料信息“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机会均等”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体现了促进人才的流动、客观公平、激励人才等借鉴价值。 ‎ ‎【问题思考】 ‎ ‎(1)据史料一指出科举制的主要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科举制进行简要评价。‎ 试答:                                    ‎ ‎                                    ‎ ‎(2)根据史料二、三,概括科举制的进步和“创新之处”。 ‎ 试答:                                    ‎ ‎                                    ‎ ‎【提示】 (1)主要特征:科举考试以考试为核心,进行公开考试;考试中分设科目,公平竞争;考试做到了兼顾地区平衡。‎ 评价: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进步: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之弊;限制了徇私舞弊的发生;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扩大了官员的来源;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 ‎“创新之处”: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提供了“机会均等”的机制;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积 极 影 响 整合社 会功能 打破了历史上的特权垄断,促进了社会阶层转化、社会流动,具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合理性内核和价值理念 推动儒 学发展 以儒家学说为主要考试内容,推动儒家思想和文化的传承与繁衍 巩固国 家统一 适应了中央集权制度下“大一统”意识形态的需要,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 推动世 唐朝时,科举制就被“东亚文化圈”国家所采用,‎ 界文明 并成为这些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还被西方国家所吸收,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产生了较大影响 消 极 影 响 重才 轻品 在选拔人才方面,过于侧重才学标准,忽视了品德的考查,造成一些官员道德素质低下 官本位 思想 直接促进了官本位社会观的发展,“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至今还存在 禁锢 思想 强化儒学正统地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抑制了新知识、新学科的渗透和发展;压抑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研真题·引领航向]‎ 1.(2018·高考全国卷Ⅲ·T25)‎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 宰相人数 北宋(71)‎ 南宋(62)‎ 高级官员 ‎20‎ ‎8‎ 中级官员 ‎15‎ ‎10‎ 低级官员 ‎12‎ ‎8‎ 无官职记录 ‎24‎ ‎36‎ 上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 命题点:选官制度变化的影响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解析:选B。由表中信息可知,宋代宰相祖辈、父辈任官中低级官员和无官职记录者占大多数,这说明两宋时期社会不同阶层的流动性比较大,故B项正确。隋唐以后,世家大族的影响力逐渐消除,可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宰相权力大小变化情况,可排除C项。祖辈、父辈无官职记录的宰相正是通过科举制度才成功走向仕途,可排除D项。‎ ‎2.(2017·高考全国卷Ⅱ·T25)《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 命题点:朝廷官修史书的特点 A.记载的真实性 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 C.修撰的政治性 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 解析:选C。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必然会在史书中体现统治者的意志。据此分析可知,官修史书修撰具有政治性,故C项正确;历史记载的真实性体现在对史实的如实记录,而材料信息未体现,A项错误;官修史书更易颂今,使历史评价有失公正,B项错误;官修史书解释历史往往都带有主观性,而非客观性,D项错误。‎ ‎3.(2016·高考全国卷Ⅱ·T2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 命题点:科举制的影响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解析:选D。科举制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因此它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D项正确;A项“最优秀”的说法过于绝对;B项,科举制的选拔标准是才学,排除;C项“排除”说法过于绝对。‎ ‎4.(2016·高考全国卷Ⅰ·T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 命题点:统治者重视官修史书功用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解析:选A。中国有重视记载历史的传统。由材料可知,史官对皇帝行为的记载影响皇帝的言行,故A项正确。由材料无法得出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B项说法太绝对,故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史官与君主间的矛盾,排除C项。宋太祖只是不愿史书记载其失误,故D项错误。‎ ‎5.(2016·高考全国卷Ⅲ·T25)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 命题点:汉承秦制 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解析:选B。西汉初期崇尚黄老“无为而治”的思想,A项错误;C项与材料信息“文书之力也”不符,排除;由材料可知,萧何收拾秦的文书,不能由此得出汉初官员都熟知秦朝典章制度的结论,D项错误;材料体现了汉承秦制的内容,B项符合题意。‎ ‎6.(2015·高考全国卷Ⅰ·T25)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 命题点:汉代外戚干政现象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解析:选C。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原意。材料中说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年幼,执政大臣也从他们之中选择,反映了母族亲属(外戚)在两汉时期的地位极高,由于皇帝年幼,很容易被外戚控制,导致汉代经常出现外戚干政,故选C项。‎ ‎7.(2019·高考全国卷Ⅲ·T26)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  )‎ 命题点:募兵制的影响 A.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 B.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 C.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解析:选A。据材料“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可见养活这么庞大的军队需要巨额的财政支出,故选A项;“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与军队战斗力无关,排除B项;“北宋实行募兵制”是中央集权之下的军事制度,形成“守内虚外”的格局,加强了对地方控制,排除C项;“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与社会的“贫富分化”无关联,宋代贫富分化是商品经济发展和政府不抑兼并,土地高度集中造成的,排除D项。‎ ‎8.(2018·高考全国卷Ⅱ·T26)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命题点:三省六部制的演变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解析:选C。从材料可知,武则天通过改革中书、门下二省官制,使得低品级官员也取得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的资格,从而使“宰相数量大增”,再通过频繁更替宰相,来分散和削弱相权、加强皇权,从而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故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实际上中书、门下的权力被分化,统治者的目的是巩固自身统治,故A、B两项错误。由材料中“宰相数量大增”“更替频繁”可知,宰相权力被削弱,故D项错误。‎ ‎9.(2017·高考全国卷Ⅰ·T26)‎ 记述 出处 ‎“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 ‎《旧唐书·高祖本纪》‎ ‎“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旋。”‎ ‎《旧唐书·太宗本纪》‎ ‎“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薛举战于泾州,败绩。”‎ ‎《新唐书·高祖本纪》‎ ‎“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七月,‎ ‎《新唐书·太宗本纪》‎ 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 上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命题点:史学素养与史学理论 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解析:选C。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概括史料对唐军与薛举作战记载的共性——唐军“败绩”,故C项正确。A项“皇帝”与材料“秦王”不符,排除;四则材料中仅有一则提到刘文静,并且其身份是将领而不是主帅,B项不准确,排除;四则材料中只有一则指出作战失败是由于唐太宗生病,但这一记载在其他三则材料中并未出现,排除D项。‎ ‎10.(2017·高考全国卷Ⅲ·T27)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这反映出(  )‎ 命题点:对宋太宗的不同的史料记载 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 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 C.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 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解析:选B。由于时代、世界观、立场等不同,对同一历史事实的记载存在差异,故B正确。历史叙述是历史事实的呈现形式之一,历史事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故A项错误。C、D两项的表述绝对,排除。‎ ‎[练模拟·能力提升]‎ ‎1.(命题点:汉武帝的统治措施)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让他们担任侍卫、常侍、尚书等,参与军国大事的谋议,这往往为后世君主所效仿。这主要体现了(  )‎ A.汉代中央内部争斗激烈 B.加强君权统治为后代所沿用 C.君权与相权间矛盾尖锐 D.历代君主将汉武帝作为榜样 解析:选B。根据材料“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参与军国大事的谋议”可知,皇帝加强自身权力,材料“为后世君主所效仿”,体现了加强君权方面的长远影响,故选B项。‎ ‎2.(命题点:政事堂的设立)唐朝沿用隋制,国家政令的下达,都经中书出令、门下审议、尚书执行的程序。后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针对这一状况,唐统治者设政事堂(  )‎ A.加强中书省权力    B.协调三省关系 C.强化对三省监督 D.增加文官人数 解析:选B。政事堂的设立主要是由于中书门下两省各逞意气,相互推诿,办事效率低下,两个部门合署办公有利于协调三省关系,有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故选B项。‎ ‎3.(命题点:监察制度的特点)汉代中央最高监察官御史中丞和京畿地区的监察官在朝会中都有座位;元世祖说,“中书联左手,枢密联右手,御史台是朕医两手的”。这表明监察官(  )‎ A.自古以来就位高权重 B.监察内容覆盖面广 C.受最高统治者的重视 D.专门维持朝廷纲纪 解析:选C。根据汉代监察官在朝会中有座位以及元世祖的言论,可以看出古代的监察官受最高统治者的重视,故选C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监察官权力的大小,而且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之一是以轻制重,监察官大多地位较低,排除A项;材料不能反映监察的内容,排除B项;京畿地区的监察官,就不能起到维持朝廷纲纪的作用,排除D项。‎ ‎4.(命题点:中国古代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中枢权力机构变迁的一条主线是内廷机构的不断放大、外迁。下列变化过程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从分封制的实行到郡县制全面推广 B.从中书门下的出现到内阁的产生 C.从中外朝的设立到三省六部的形成 D.从南书房的设立到军机处的出现 解析:选C。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的时候,为了加强皇权,重用身边的侍从、秘书等人担任尚书令,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形成三省体制,隋唐时候进一步完善为三省六部制。这些变化过程反映了内廷机构的不断放大、外迁,故选C项。‎ ‎5.(命题点:察举制的演变)汉武帝实行察举制;东汉光武帝规定察举须“授试以职”,即给候选人一项职务,检验其是否具备吏能;顺帝时又规定察举之士还须参加考试,方以授官。察举制的演变说明东汉(  )‎ A.儒学独尊地位受到挑战 B.政府意在扩大统治基础 C.官吏选拔重视德才兼备 D.士族门阀崛起遭到抑制 解析:选C。由材料“给候选人一项职务,检验其是否具备吏能”“‎ 察举之士还须参加考试,方以授官”可知,察举制不仅注重道德还注重才能,故C项正确。‎ ‎6.(命题点:科举制的影响)宋代134位宰相,123人出身科举,他们中多为学者型官员,如范仲淹、司马光、王安石、苏轼、苏洵、欧阳修、柳永、张载、沈括等。这表明当时(  )‎ A.官场门阀恩荫的现象杜绝 B.科举制提升了学术研究的水平 C.人才选拔真正做到了公正公平 D.科举制造就了高素质文官群体 解析:选D。据材料“宋代134位宰相,123人出身科举,他们中多为学者型官员”可知,在科举制度之下,造就了高素质的文官群体,故D项正确。‎ ‎ (建议用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2020·武汉调研)“宰”和“相”原是封建贵族的家臣,到秦汉变成了政府的执政官,再后来宰相失职,又有另一批皇帝内廷私臣变成了正式执政官。这表明(  )‎ A.宰相制度起源于西周   B.中国古代家国一体 C.权力中心由政府转向皇室 D.官僚政治不断发展 解析:选D。宰相由封建贵族的家臣转变成政府的执政官,反映出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逐渐摆脱了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特征,故D项正确。‎ ‎2.(2020·宜宾一模)汉代的三公九卿设在宫外,这些官员觐见皇帝的朝仪十分烦琐,向皇帝提供信息比较缓慢,皇帝便将处理机要事务的责任转移到内廷,逐渐形成中朝。据此可知,设置中朝有利于(  )‎ A.制约丞相权力 B.提高行政效率 C.加强中央集权 D.监察三公九卿 解析:选B。据题干材料可知,建立中朝的原因是三公九卿“觐见皇帝的朝仪十分烦琐,向皇帝提供信息比较缓慢”,目的是提高行政效率,故选B项。‎ ‎3.(2020·宜宾模拟)史载,唐太宗亲自翻阅当朝国史,认为玄武门诛李建成、李元吉事件语多微隐,命削去浮词,直书其事;房玄龄等史官把君王历来不阅的《起居注》修改为《今上实录》等,呈上太宗。此事主要反映了(  )‎ A.君主参与的修史可信度更高 B.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C.避讳君主始终是修史的原则 D.朝廷注重提高史官地位 解析:选B。唐太宗直接干预修史工作,说明经过修改的史书是符合君主想法的,这反映了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故B项正确。‎ ‎4.(2020·郑州模拟)唐朝沿用隋制,国家每一政令的下达,都经由中书出令、门下审议、尚书执行的程序。后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这说明政事堂的设立(  )‎ A.有助于提高中央行政效率 B.扩大了三省长官的权力 C.缓解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D.旨在终结三省六部制度 解析:选A。根据材料“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太宗深察其弊”得出三省分权造成一定程度隔阂和过分牵制,导致行政效率低下,根据材料“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得出三省长官合并办公有利于三省间的有效沟通和执行,避免互相扯皮,有助于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故A项正确。‎ ‎5.(2020·济宁高三期末)宋代苏轼曾尖锐地指出:“国家自近岁以来,吏多而缺少,率一官而三人共之,居者一人,去者一人,而伺之者又一人,是一官而有二人者无事而食也。”这种状况的出现根源于(  )‎ A.五代十国遗留下众多的历史问题 B.宋代统治者进一步扩大科举取士 C.宋代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的举措 D.宋代统治者推行无为而治的政策 解析:选C。宋代冗官问题是由于统治者担心官员权力集中而威胁皇权,通过一职多官的方式来分化事权,加强君主专制,故C项正确。‎ ‎6.(2020·天一大联考)按照宋制,皇帝诏旨须经朝廷商议进呈,再由皇帝审阅批准,才能发付朝廷执行。皇帝未经朝议擅自将诏旨发出,将会招致宰相的批评和抵制。这反映了宋代(  )‎ A.相权对皇权的制约 B.中央官制的完善 C.皇权与相权的对立 D.君主权力的弱化 解析:选A。“相权对皇权的制约”与材料中“皇帝未经朝议擅自将诏旨发出,将会招致宰相的批评和抵制”相符,故A项正确。‎ ‎7.(2020·山西省45校高三联考)北宋时期“佐天子执兵政”的官员是(  )‎ A.转运使 B.参知政事 C.三司使 D.枢密使 解析:选D。“转运使”在宋代主要负责地方财富向中央转移,故A项错误;“参知政事”为副相,协助天子处理行政,故B项错误;“三司使”在宋代的职能为协助皇帝管理天下财政,故C项错误;“枢密使”分管“兵府”,“佐天子执兵政”,故D项正确。‎ ‎8.(2020·湖南省长郡中学调研)宋代规定,枢密院作为全国最高军事机构“武府”,其长官“枢密使”不得由武将担任,只授予文职官员。此规定(  )‎ A.不利于充分发挥军队战斗力 B.提高了官员的军事理论水平 C.形成了军政和行政互相制衡 D.扩大了宰相对军事的监督权 解析:选A。据题干材料“‘枢密使’不得由武将担任,只授予文职官员”可知,这一现象,不利于军队战斗力的提升,故A项正确。‎ ‎9.(2020·合肥质检)《汉书》《后汉书》及主要汉碑中现在所能找到的西汉“孝廉”之中,能确定出身的一共184人,其中出身于官员贵族之家的128人,出身于地方豪强大地主之家的11人。这一情况说明当时(  )‎ A.察举制不能有效选拔人才 B.官位基本被上层社会垄断 C.贵族政治进一步得到加强 D.中央与地方矛盾日趋尖锐 解析:选B。据题干中“西汉‘孝廉’之中,能确定出身的一共184人,其中出身于官员贵族之家的128人,出身于地方豪强大地主之家的11人”可知,“孝廉”大多出身于名门大族,故选B项。‎ ‎10.(2020·林州一中高三调研)实行科举制度,士人可以“怀牒自进”,只要不属于朝廷禁止入试的戴罪之人和数量有限的贱民,都可以自由报考。这表明科举制(  )‎ A.有利于增强社会读书风气 B.有助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C.实现了选举对象的自主化 D.加强了对特权阶层的打击 解析:选C。根据材料“士人可以‘怀牒自进’……都可以自由报考”可知,科举制下选取的对象具有很强的开放性,故C项正确。‎ ‎11.唐代招生限文武官员五品以上子孙,宋代招生可招庶民的俊异者。这一变化有助于(  )‎ A.皇权向社会基层扩展 B.增强中央政府的向心力 C.削弱地方官员的权力 D.强化基层百姓德行修养 解析:选B。皇权高度集中于皇帝,这一变化不会导致皇权扩展,故A项错误;这一变化将招生范围扩展至“庶民”,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进而增强中央政府的向心力,故B项正确;这一变化与地方官员权力大小无关,故C项错误;这一变化旨在扩大统治基础,吸收“庶民的俊异者”,并没有强调德行修养,故D项错误。‎ ‎12.范文澜先生曾考证,汉武帝时期的刺史制度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考察封国国王,有罪状便奏闻。不法的国王因此受到惩罚。据此推知,汉武帝设置刺史(  )‎ A.旨在削弱国王势力 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重在整肃地方吏治 D.使监察制度趋于完善 解析:选B。材料中汉武帝设置刺史是对封国国王进行监察,并非从势力上削弱国王,故A项错误;汉武帝设置刺史对封国国王进行监察,以加强对国王的控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B项正确;汉武帝设置刺史是对封国国王进行监察,并非对地方官员进行监察,因而汉武帝设置刺史的目的不在于整肃地方吏治,故C项错误;材料仅体现刺史考察封国国王的一条规定,不能说明监察制度趋于完善,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2020·德州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汉政权建立后,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大力放宽政策,轻田租促农业。政治上,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在地方实行郡国并行的体制,后来进一步确立了郡县制的主体地位。汉武帝时形成中外朝制度,由三公九卿为代表的外朝官和皇帝侍从官即内朝官共同执政。‎ ‎——摘编自杜庆余《论国家制度建设与 汉代兴衰的关系》 ‎ 材料二 唐太宗全面革除隋朝弊政,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推行均田制。发展完善三省六部制度,三省长官共为宰相,其他官员以“参预朝政”等名号也可为宰相,后来进一步形成了成熟的政事堂制度。发展科举制度,健全府兵制,强化监察机构。‎ ‎——摘编自任士英《盛唐气象》‎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唐初期制度建设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唐制度建设的意义。‎ 解析:(1)根据材料一“西汉……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材料二“唐太宗全面革除隋朝弊政”可得出汉、唐均吸取了前朝灭亡的教训;根据材料一“大力放宽政策,轻田租促农业”、材料二“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可得出汉、唐都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根据材料一“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在地方实行郡国并行的体制”、材料二“发展完善三省六部制度……进一步形成了成熟的政事堂制度”可得出汉唐都对前朝基本制度加以继承,并有所发展;根据材料一“汉武帝时形成中外朝制度”、材料二“发展科举制度,健全府兵制,强化监察机构”可得出汉、唐都注重权力间制约,强化皇权。(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1)特点:注意吸取前代教训;减轻农民负担;注重对前代制度的继承与发展;重视对权力的制约,强化皇权。(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2)意义: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防止宰相专权;有利于减少决策与施政错误;促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与完善。(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14.(2020·威海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发展演变简表 时期 录取数量或方式 考试内容 考试程序 唐代 进士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 诗赋、儒家经典、法律、文字、算学等 武则天时,初设殿试,但未形成定制 宋代 录取名额大为增加 儒家经典为主,儒家经典可依据多种注疏 考试分解试、省试、殿试三级;殿试成为定制,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 明代 开始实行“南北榜”,即南北方的学子,按照其所处的地域进行排名,分别录取出贡生后,再统一参加殿试 命题范围只限于四书五经,答卷只能以朱熹的注释为主 士人需先入地方学校为生员或入国子监为监生,再通过乡试、会试、殿试而入仕 结合材料与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科举制度与社会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示例一 论题:科举制度与君主制的强化。‎ 阐述:君主专制的强化使科举考试的录取数量、考试内容、考试程序发生了变化。科举取士的数量越来越多,封建统治基础不断扩大;科举考试内容由多元到以儒学为主,再到只限于四书五经,且以朱熹的注疏为准,表明儒学思想已成为专制统治的思想工具;科举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殿试逐渐成为定制,且由皇帝直接掌握。上述史实表明科举考试的变化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加强。(如果从录取数量、考试内容、考试程序三个方面任取一个角度进行阐述,言之有理亦可) ‎ 示例二 论题:科举制度与经济重心南移。‎ 阐述:经济重心的南移导致科举考试录取数量和方式逐渐发生变化。唐中后期以后,经济重心南移加快,南宋时期南方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经济重心南移带来了文化中心的南移,南方文教事业昌盛。科举考试中,南方士子占优势,明代为平息北方士人情绪,实行“南北榜”。‎ 示例三 论题:科举制度与儒学的发展。‎ 阐述:自唐代到明代,儒学在科举考试中的地位日益突显。唐代,儒学作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宋明理学以儒家纲常约束人们的思想,科举考试以儒家经典为主,但可依据多种注疏;明代四书五经成为科举考试的唯一内容,答卷只能以朱熹的注释为准。由于内容和形式的程式化,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革,‎ 从而使儒家思想文化日益地僵化没落。‎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