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2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贵州省衡水安龙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衡水安龙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诗歌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重视“兴”的作用。所谓“兴”的作用,在中国诗歌传统上可分两个方面来看。 从作者方面而言就是“见物起兴”。《诗经》上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雎鸠鸟“关关”的叫声,引发君子求得配偶的情意,就是“兴”的作用, 但宇宙间不只草木鸟兽等种种物象能引发我们的感动,人世间种种事象也能引起我们的感动。 《诗经》“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是写对时代动荡不安的感慨,这也是引起人感动的一种重要的因素。 “兴”的作用,不但作者有之,读者亦有之。只要你在读李白、杜甫的诗歌时也能产生与他们同样的感动,那么你也就有了与李白、杜甫同样的诗心。不过,诗在使人感动方面有很多不同的层次。第一层次是一对一的感动,就是闻一知一,不产生更多的联想。陆放翁和他的妻子分离之后又在沈园相遇,他写了一首《钗头凤》,千百年之后,我们仍然为陆放翁的悲剧和他的感情所感动,这就是一对一的感动。 可孔子说“诗可以兴”的感动则不仅是一对一的感动,更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感动。有一次,子贡问孔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孔子回答:“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于是子贡就说:“《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诗经》里所说的是璞玉的切磋琢磨,与做人本不相干,可子贡却从中悟到做人的道理,这正是“诗可以兴”的感发。由此可见,诗的作用不仅是使作者有一颗不死的心,而且也使读者有一颗不死的心;不仅有一对一的感动,而且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兴”的感发。 同样,西方文学理论中也有类似“兴”的说法。接受美学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就是“读者反应论”,认为读者的兴发感动是十分重要的。他们认为读者可分成不同的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普通的读者;读明月就是明月,读清风就是清风,只从表面去理解。第二个层次是能深入一步的读者;他们能够从艺术的表达、文字的组织、形象的使用等各方面去欣赏作品。第三个层次是“背离作者原意”的读者:他们对作品的解释可以不必是作者本来的意思,而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引发。只有这第三个层次的读者,才是最能感悟生命的读者。 南唐中主的词“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王国维从中看到了什么?看到一种“众芳芜秽,美人迟暮”的悲哀和感慨。晏殊的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蝶恋花》)写的是相思爱情,王国维说这是成大事业大学问的第一种境界!王国维的这种感发正是中国诗歌中让人心不死的“兴”的作用。 (摘编自叶嘉莹《什么是好诗》)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就作者方面而言,“兴”的作用既包括见物起兴又涵盖因事象而引起感动。 B.就读者方面而言,“兴”的作用表现在读者对作者及其诗歌作品产生无穷的感动。 C.子贡从切磋琢磨句中悟出做人的道理,无疑当在最能感悟生命的读者之列。 D.国维“为学”境界的读诗感发,证明了中国诗歌中的“兴”的重要作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段与段之间衔接十分紧密,如中间四段的段首句都既承接上文又引出下文。 B.文章既援引古代经典中的言论,又以《诗经》及唐宋诗词为例,论证方式灵活。 C.文章论述“兴”的作用,主要从作者和读者两个方面展开,并且重点论述后者。 D.文章通过对东西方文学理论的对比论证,突出了阅读中读者兴发感动的重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作品的理解越背离作者本来的意思,就越能体现读者具有生命感悟能力。 B.读明月即懂明月,读清风即懂清风,从表面理解作品,都是第一层次的读者。 C.孔子的“诗可以兴”不是说诗仅仅能够感动一位读者,而是能感动无数读者。 D.陆游的《钗头凤》和晏殊的《蝶恋花》,这都是能够使读者产生感动的好词。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由我国第一部语言文字方面的专项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高文字法》专门规定。这部法律施行于2001年。这部法律正式规定了我国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普通话”在共和国语言文字中的地位应运而“立”。它和“简化字”就仿佛共和国语言文字大家庭中的一双姊妹。 “普通”“简化”,从这两个词中,可以看到共和国语言文字推广方案设计者们的热忱初衷。当年,战乱之后百废待兴的中国,有大量不识字甚至没有上过学的同胞。扫育,成了中国人站起来必须要做的一件事。另一方面,在这片广袤的国土上,语言不通,也成了大家并肩携手前行的障碍。要找到一种尽可能简单、易于学习的语言和文字,使更多人能够尽快识字,才能够在幅员辽阔的国土上沟通无碍,维持社会协调运转,提高生产生活水平。 在共和国最初的岁月里,语言文字的改革同样是历史性任务的一部分。承担这一任务的人们选择了“普通话”和“简化字”。 (摘编自吴画成《“普通话”不普通》) 材料二: 推广普通话不是单纯的政治考量,而是社会发展需求和国民发展需求的驱动,促使政府产生责任担当,进而凝聚为国家意志和治国方略。 第一,社会发展需要语言相对统一。当今,跨区域合作、全国市场趋于一体化,已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常态,因而更加需要推广普通话,以方便交际,减少语言成本,促进民族地区和汉语方言区更好地分享全国市场,加快发展。信息化和智能化拓展了语言功能,扩大了语言需求,尤其是面向机器的语言应用,更需要语言文字规范化和标准化。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的时代,推广普通话可帮助大众更好地融入社会、享受公共服务。国家要创新发展,迫切需要通过提高国民语言能力来提升人力资源水平。 第二,个人发展需要提升语言能力。会讲普通话有助于争取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有助于获得更高的收入。国内外不少学者的研究都表明,一个人的普通话能力跟其劳动收入成正比。如有人调研了北京市农民工的情况,发现“普通话熟练的农民工能够获得高于不熟练者21%-40%的月收入”。 会讲普通话有助于开拓更大的发展空间。这是个简单的道理:懂一种语言或方言只能跟本地人打交道,学会了普通话不仅能跟所有讲普通话的人直接打交道,而且还可以跟所有懂得普通话的讲其他语言或方言的人直接打交道。这不仅扩大了个人社交网络,也可为个人带来更广阔的用武之地。 (摘编自赵世举《推广普通话是发展的需求》) 材料三: 将普通话普及纳入扶贫考核,不仅很有必要,而且意义重大。宏观上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国,需要有一个“共同语” ,以方便交流,进而增强人民凝聚力、向心力和国家认同。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重要目的之一便是提升国民整体的语言文化素养。这种素养的提升,城市居民不能落下,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民族地区也不能落下。 微观上说,在扶贫工作中推广普通话,可以助力精准扶贫脱贫。长期以来,一些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存在的语言交流问题,日益成为精准扶贫的障碍之一。很多老百姓不会说普通话,甚至不少基层乡镇干部也说不上几句,这种状况极大地制约了扶贫开发、创业指导、技术培训、推送致富信息等活动的开展。而这些地区的青壮年劳动力即使外出打工,也会因“语言关”面临应聘难、租房难、学习技术难等问题。 (摘编自何勇海《推广普通话也是一种扶贫》)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项是(3分) A.共和国语言文字推广方案设计者们为语言文字的历史性改革选择了“普通话”和“简化字”。B.说好了普通话,就能够争取更好的就业机会,获得更高的收人,开拓更大的发展空间。 C.推广普通话不单纯是政治考量,是语言工作者的任务,也是政府的责任和历史使命。 D.共和国语言文字推广,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用普通话交流,有助于精准扶贫脱贫。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概述了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专门立法,如果不使用简化字和普通话就是犯法。B.材料二论证了推广普通话不仅是一项单纯的政治任务,也是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C.材料三阐述了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从扶贫工作方面看,推广普通话的必要性。 D.推广普通话提升了国民语言能力,还让所有的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得以解决。 6.请根据上述材料简要概括推广普通话的意义。(6分) 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我所知道的康桥(徐志摩) 我这一生的周折,大都寻得出感情的线索。不论别的,单说求学。我到英国是为要从罗素。罗素来中国时,我已经在美国。他那不确的死耗传到的时候,我真的出眼泪不够,还做悼诗来了。他没有死,我自然高兴。我摆脱了哥伦比亚大博士衔的引诱,买船票过大西洋,想跟这位二十世纪的福禄泰尔认真念一点书去。谁知一到英国才知道事情变样了:一为他在战时主张和平,二为他离婚,罗素叫康桥给除名了。我正感着闷想换路走的时候,认识了狄更生先生。他看出我的烦闷,劝我到康桥去。那时我才有机会接近真正的康桥生活,同时我也慢慢的“发见”了康桥。我不曾知道过更大的愉快。 “单独”是一个耐寻味的现象。 我有时想它是任何发见的第一个条件。你要发见你的朋友的“真”,你得有与他单独的机会。你要发见一个地方(地方一样有灵性),你也得有单独玩的机会。我们这一辈子,认真说,能认识几个人?能认识几个地方?我们都是太匆忙,太没有单独的机会。说实话,我连我的本乡都没有什么了解。康桥我要算是有相当交情的,再次许只有新认识的翡冷翠了。啊,那些清晨,那些黄昏,我一个人发痴似的在康桥!绝对的单独。 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河身多的是曲折,上游是有名的拜伦潭。下游是从骞斯德顿下去,河面展开,那是春夏间竟舟的场所。上下河分界处有一个坝筑,水流急得很,在星光下听水声,听过村晚钟声,听河畔倦牛刍草声,是我康桥经验中最神秘的一种: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你的性灵。 住惯城市的人不易知道季候的变迁。看见叶子掉知道是秋,看见叶子绿知道是春;天冷了装炉子,天热了拆炉子;脱下棉袍,换上夹袍,脱下夹袍,穿上单袍;不过如此罢了。天上星斗的消息,地下泥土里的消息,空中风吹的消息,都不关我们的事。忙着哪,这样那样事情多着,谁耐烦管星星的移转、花草的消长、风云的变幻?同时我们抱怨我们的生活、苦痛、烦闷、拘束、枯燥,谁肯承认做人是快乐?谁不多少间咒诅人生? 但不满意的生活大都是由于自取的。我是一个生命的信仰者,我信生活决不是我们大多数人仅仅从自身经验推得的那样暗惨。我们的病根是在“忘本”。人是自然的产儿,就比枝头的花与鸟是自然的产儿;但我们不幸是文明人,入世深似一天,离自然远似一天。离开了泥土的花草,离开了水的鱼,能快活吗?能生存吗?从大自然,我们取得我们的生命;从大自然,我们应分取得我们继续的资养。我们是永远不能独立的。有幸福是永远不离母亲抚育的孩子,有健康是永远接近自然的人们。这是极肤浅的道理,当然。但我要没有过过康桥的日子,我就不会有这样的自信。我这一辈子就只那一春,说也可怜,算是不曾虚度。就只那一春,我的生活是自然的,是真愉快的!(虽则碰巧那也是我最感受人生痛苦的时期)我那时有有的是闲暇,有的是自由,有的是绝对单独的机会。说也奇怪,竟像是第一次,我辨认了星月的光明,草的青,花的香,流水的殷勤。我能忘记那初春的睥睨吗?曾经有多少个清晨我独自冒着冷去薄霜铺地的林子里闲步——为听鸟语,为盼朝阳,为寻泥土里渐次苏醒的花草,为体会最微细最神妙的春信。 瑰丽的春放,这是你野游的时期。可爱的路政,这里不比中国,哪一处不是坦荡荡的大道?徒步是一个愉快,但骑自行车是一个更大的愉快。放轮远去,保管你这半天的逍遥是你性灵的补剂。这道上有的是清荫与美草,随地都可以供你休憩。你如爱花,这里多的是锦绣似的草原。你如爱鸟,这里多的是巧啭的鸣禽。你如爱儿童,这乡间到处是可亲的稚子。你如爱人情,这里多的是不嫌远客的乡人,你到处可以“挂单”借宿,有酪浆与嫩薯供你饱餐,有夺目的果鲜恣你尝新。你如爱酒,这乡间每“望”都为你储有上好的新酿,黑啤如太浓,苹果酒、姜酒都是供你解渴润肺的......带一卷书,走十里路,选一块清静地,看天,听鸟,读书,倦了时,和身在草绵绵处寻梦去——你能想象更适情更适性的消遣吗? 陆放翁有一联诗句:“传呼快马迎新月,却上轻舆趁晚凉。”这是做地方官的风流。我在康桥时虽没马骑,没轿子坐,却也有我的风流:我常常在夕阳西晒时骑了车迎着天边扁大的日头直追。日头是追不到的,我没有夸父的荒诞,但晚景的温存却被我这样偷尝了不少。 一别二年多了,康桥,谁知我这思乡的隐忧?也不想别的,我只要那晚钟撼动的黄昏,没遮拦的田野,独自斜倚在软草里,看第一个大星在天边出现! (有删改)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医治病根的药方是不遗忘自然,使自己接近自然,融入自然,回归自然。 B.文章倒数第二段通过对比、比喻的手法,强调了作者在康桥感受到的快乐,不同于封建官场上因有轿马和功名而产生的快乐。 C. 作者把读者当作面对面的朋友,亲切地和“你”絮语,把自己最爱的康桥向“你”和盘托出,让“你”仿佛和他一样置身于康桥的美景之中。 D.徐志摩凭借着对康桥景物的细致观察、深切爱念,以画作文,不仅画出了康桥的骨与肉,更画出了康桥的血脉与精气。 8.请解释文中画线句的含意。(6分) (1)但不满意的生活大都是由于自取的。我是一个生命的信仰者,我信生活决不是我们大多数人仅仅从自身经验推得的那样暗惨。 (2)我们是永远不能独立的。有幸福是永远不离母亲抚育的孩子,有健康是永远接近自然的人们。这是极肤浅的道理,当然。 9.请根据文章第三段的内容,简要概括文中康河的特点。(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高租,沛丰邑中阳里人也,姓刘氏。高租为人,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吏,为泗上亭长。高祖常徭咸阳,纵观秦皇帝,喟然大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矣!” 单父人吕公善沛令,辟仇,从之客,因家焉。沛中豪杰吏闻令有重客,皆往贺。萧何为主吏,主进,令诸大夫日:“进不满千钱,坐之堂下。”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谒入,吕公大惊,起,迎之门。吕公者,好相人,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上坐。萧何曰:“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租。竟酒,后。吕公曰:“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愿季自爱。臣有息女,愿为箕帚妾。”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骊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亭,止饮,夜皆解纵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徒中壮士愿从者十余人。高祖被酒,夜径泽中,令一人行前。行前者还报曰:“前有大蛇当径,愿还。”高祖醉曰壮士行何畏乃前拔剑斩蛇蛇分为两道开行数里醉困卧后人来至蛇所有一老妪夜哭人问妪何哭妪曰:“人杀吾子。”人曰:“妪子何为见杀?”妪曰:”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者赤帝子斩之,故哭。”人乃以妪为不诚,欲苦之,妪因忽不见。后人至,高祖觉。告高祖,高祖乃心独喜,自负。诸从者日益畏之。 (选自《汉书・高帝纪》)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高祖醉/ 曰/ 壮士行/ 何畏/ 乃前/ 拔剑斩蛇/ 蛇分为两/ 道开/ 行数里/ 醉困卧/ 后人来至蛇所/ 有一老妪夜哭人/ 问妪何哭/ B.高祖醉/ 曰/ 壮士行/ 何畏/ 乃前拔剑/ 斩蛇/ 蛇分为两/ 道开/ 行数里/ 醉困卧/ 后人来至蛇所/ 有一老妪夜哭/ 人问妪何哭/ C.高祖醉/ 曰/ 壮士行/ 何畏/ 乃前/ 拔剑斩蛇/ 蛇分为两/ 道开/ 行数里/ 醉困卧/ 后人来至蛇所/ 有一老妪夜哭/ 人问妪何哭/ D.高祖醉/ 曰/ 壮士行/ 何畏/ 乃前/ 拔剑斩蛇/ 蛇分为两/ 道开/ 行数里/ 醉困/ 卧后人来至蛇所/ 有一老妪夜哭/ 人问妪何哭/ 11.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高祖”即汉高祖刘邦,高祖是刘邦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而起的名号。 B.“谒”是进见时用的名帖,又称“名刺”“名帖”,类似于后来的名片。 C.“季”是刘邦的字,古代有一定身份的人除了有名,还有字,如屈原名平字原。 D.“坐上坐”就是坐在职位最高的位置上,“上坐”的“坐”是座位的意思。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汉高祖有胸襟,有气量。他到了壮年,才当上泗上亭长,他在观看秦始皇出行时,发出了“大丈夫当如此矣”的感慨。 B.汉高祖行事不拘一格。沛县的豪绅和官吏们为奉承县令的贵客,都去送礼,他向来瞧不起这种做法,所以一个钱也没带,却戏称“贺礼一万钱”。 C.吕公善于相面,他看到高祖面相后就很敬重他。酒宴结束送客的时候,吕公告诉高祖要保重自己,并愿意把亲生女儿许配给高祖。 D.汉高祖行事灵活变通。他押送民夫到骊山服役,不少民夫半路逃跑,估计等到达骊山时民夫将全都跑光,于是他放走民夫,自己也准备逃命。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竟酒,后。 (2)后人至,高祖觉。告高祖,高祖乃心独喜,自负。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逢故人 杜牧 年年不相见,相见却成悲。 教我泪如霰,嗟君发似丝。 正伤携手处,况值落花时。 莫惜今宵醉,人间忽忽期。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上句言不见之久,下句叙相见之情;相见“悲”看似反常却真实。 B.颔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既描写诗人悲伤之态,又揭示诗人悲伤之由。 C.颈联进一步描述与故人相逢后的情景,颇有“落花时节又逢君”的惊喜。 D.尾联既是劝慰故人亦是自劝,珍惜相逢时美好时光,今宵不惜一醉方休。 15.结合全诗,说说诗中之“悲”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出师表》中,诸葛亮回顾自己当初临危受任的两句是“ , ” 。 (2)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用对偶的手法描写动态景物的句子是:“ , ” 。 (3)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色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优美的诗句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12月13日,这是一个令无数人为之疼痛的日子,这是一段需要被永远铭记的历史。1937年的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在长达40多天 的大屠杀中,30万同胞惨遭杀戮,人类文明史上留下最黑暗的一页。那段苦难深重的历史、山河破碎的血泪、 的悲剧、 的痛楚,镌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深处,构成民族共同的记忆,每一次回想起来总是让人 , 每一次重温之时总是让人悲痛不已。 昭昭前事,警惕后人。远离战争的烽火,告别亡国灭种的危机,今日之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能力的伟大国家,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沐浴于改革开放浪潮,成长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宽广怀抱,今日之人民已经实现了从富起来、强起来到站起来的历史性转变。( )。任何时候,唯有铭记历史才能开创未来。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在以一段悲壮历史的复原与定格表达着当代人的深切缅怀,以国家名义举行的公祭仪式传递着中国人不忘屈辱、守护和平的坚定信念。爱国情感的力量在汇聚,中国人矢志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脚步铿锵有力。 17.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惨绝人寰 生灵涂炭 疮痍满目 痛人骨髓 B.惨无人道 荼毒生灵 百孔千疮 痛不欲生 C.惨无人道 生灵涂炭 百孔千疮 痛人骨髓 D.惨绝人寰 荼毒生灵 疮痍满目 痛不欲生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沐浴于改革开放春风,成长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宽广怀抱,今日之人民已经实现了从富起来、强起来到站起来的历史性转变。 B.沐浴于改革开放浪潮,成长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宽广怀抱,今日日之人民已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转变。 C.沐浴于改革开放春风,成长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宽广怀抱,今日人民已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转变。 D.沐浴于改革开放浪潮,成长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宽广怀抱,今日之人民已经实现了从站起来、强起来到富起来的历史性转变。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B.吃一堑,长一智 C.吃-一次亏,学一次乖 D.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而简练的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句不超过15字。(6分) 有作家曾描写过人类的两种灵魂。 ① 。这种人喜欢表现自我、突出自我,希望与世界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好让人们看到自己的存在,或者 ② 。另一种是做“减法”的灵魂。这种人觉得自己跟这个世界没太大关系,他们主动给自己的灵魂降噪,以期 ③ 。 21.请用简洁的语言对下面这则材料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流畅,不超过60个字。(5分) 2020年我国将发射火星探测器。这枚探测器需一次性完成三项任务:首先需要在一定距离的轨道上绕着火星飞行,对火星表面的情况进行普查。其次,探测器要在火星上特定的区域进行着落,让火星车对火星表面局部地区进行巡视和详查。在完成“落”和“巡”时,探测器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因为进入火星大气时,探测器能接收到的遥测信号十分微弱,当它运行到火星背面时,在地球上无法准确获取其轨道参数,只能依靠探测器自主完成,风险极大。 四、写作(60分) 22.间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从“精忠报国”的岳飞到“苟利国家生死以”的林则徐,从“抗日英雄”杨靖宇到狼牙山五壮士,从“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到“愿以羽毛的方式承载和平”的维和女警和志虹,他们都是英雄,他们的故事被崇尚英雄的习近平主席多次提及。习主席每到一个革命历史纪念地,都会献上花篮,身体力行地缅怀那些英烈,号召大家铭记历史、崇尚英雄。习近平说,“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一切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 要求: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其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衡水安龙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语文试题答案解析 1.B (“无穷的感动”表述不当,夸大其辞。) 2.D (“对比论证”错。) 3.D (A 项“越背离......越能体现......”的说法错。B 项“都是第一层次的读者”中“都”错,第二、第三层次的读者也能够做到的这一点。C 项“一位读者”“无数读者”错,孔子说的“诗可以兴”,是说从诗歌所表达的本意中读出其他的含意,而不是感动的读者人数众多。) 4.B 解析:曲解文意,原文是“有助于”。 5.C 解析:A曲解文意。原文是“正式规定了我国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而不能曲解成不使用就是犯法。B偷换概念。原文是“不......” 。D无中生有。推广普通话,只能解决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的语言交流障碍问题。 6.①能提升国民的语言交流能力,使彼此交流无障碍。②可帮助民众更好地融入社会、享受公共服务。③有助于提升个人发展,扩大个人社交网络。④在扶贫工作中,有助于精准扶贫脱贫。(每点2分,从国家、社会、个人和扶贫四个角度中任选三个作答,意思对即可) 7. B 文章倒数第二段没有运用比喻的手法,而是运用了引用的手法。 8.(1)虽然生活中让人们不满意的东西有很多,但作者认为,满意或不满意在于人是如何理解与对待生活的。只要我们热爱生活,那么生活就一定是美好的。 (2)作者认为人本是大自然的孩子,是不能脱离大自然而独立生存的。只有贴近大自然,我们才能得到生存的资本、人生的幸福。 解析:认真阅读文章,结合自己的生活和阅读经验,不难看出画线句充满生活哲理。(1)重在强调一个人对生活不满意是由自己造成的,我们不能遇到一点挫折就认为生活是灰暗的。(2)则进一步说明了人的幸福是不能脱离大自然而存在的,自然给了人类生命与健康,是一个人幸福的源泉。答题时将这些要点表述出来即可。 9.答案:秀丽宁静;河身曲折;富有灵性和人文气息;景色调谐,给人轻松、舒适、愉悦之感。 解析:认真阅读文章第三段,不难发现这一段是紧紧围绕康河的美与作者的内心感受展开叙述的。概括康河的主要特点,要从第三段中圈点出一些描写康河的形容词,如“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中 的“秀丽”,“河身多的是曲折”中的“曲折”,这些词语可以直接摘录作为答案。此外还需要对文中一些信息进行分析整合,如从“上游是有名的拜伦潭”可以看出康河富有人文气息。 10.C (“有一老妪夜哭人”断错,“人”属下句,是下句的主语。“乃前拔剑/ 斩蛇”断错,“拔剑斩蛇”四字是“动名动名”式结构,不能断开。原文的标点为:高祖醉,曰:“壮士行,何畏!”乃前,拔剑斩蛇, 蛇分为两,道开。行数里,醉困卧。后人来至蛇所,有一老妪夜哭。人问妪何哭。) 11.D (上坐,是受尊敬的席位,不是职位最高的位置。) 12.B (说“为奉承县令的贵客”,不准确,实为奉承县令。) 13.(1)酒宴快散的时候,吕公就给高祖使了个眼色,坚持要留下高祖。等人们饮完酒,高祖走在最后。译出大意,给2分;“目”“固”“竟”三处每一处1分。 (2)走在后面的人到了,高祖睡醒,大家就把刚才发生的事告诉他,高祖听了便暗自高兴,觉得自己了不起。译出大意,给2分;“后人”“觉”“自负”三处每一处1分。 【参考译文】 汉高祖(刘邦),是沛丰邑(今江苏省丰县)中阳里的人,姓刘。高祖这个人,胸襟开阔,气量宽宏,不愿干一般人从事的生产劳动。到了壮年,被试用做小吏,当了泗上亭的亭长。 高祖曾经去咸阳服徭役,有机会观看秦始皇出行,他大为感叹地说:“唉!大丈夫就应该这样啊!”单父(今山东单县)人吕公,跟沛县县令要好,为了躲避仇家,到县令这里客居,于是在沛县安了家。沛县的豪绅和官吏们听说县令家里有贵客,都去送礼祝贺。当时萧何是县里的主吏(也称主吏掾,是协助县令管理人事考核的官职),主管收纳贺礼,他告知各位贵宾说:“礼钱不足一千钱的,请坐在堂下。”高祖虽然只做个亭长,但向来瞧不起那班官吏,于是递上个名帖,假称“贺礼一万钱”,其实一个钱也没带。名帖递了进去,吕公非常吃惊,立即起身到门口迎接。吕公这个人喜欢给人相面,看到高祖面相后就敬重他,并引他到上座坐下。萧何说:“刘季(高祖)向来爱说大话,很少成事。”高祖趁机会要戏弄耍笑一下客人们,就坐了上位,一点也不谦让。酒宴快散的时候,吕公就给高祖使了个眼色,坚持要留下高祖。等人们饮完酒,高祖走在最后。吕公说:“我年轻时就喜欢给人相面,相过许许多多的人,但是没有人像你这样的好面相。希望你保重自己。我有一个亲生女儿,愿意许给你做妻子。”汉高祖以亭长的身份,替县里押送一批民夫到骊山服役,不少民夫在半路上逃跑了。高祖估计,等到达骊山时,民夫将全都跑光,于是等走到丰邑西面泽中亭时, 便停下来休息饮酒,到夜晚就把押送的民夫全部放走。他说:“各位都逃走吧!我从此也逃命去了!”民夫中有十多个年轻力壮的汉子,愿意与高祖一起走。高祖乘着酒兴,当晚就抄小路从泽中走,派一人到前面探路。探路人回来报告说:“前面有条大蛇挡道,咱们还是回去吧。”高祖带醉说:“好汉走路,怕什么!”于是亲自向前,拔剑斩蛇,蛇被斩为两段,道路就通了。走了几里路,高祖既醉又困,卧于路上。落在后面的人来到高祖斩蛇的地方,见一位老妈妈夜间在那哭泣。人们询问原因,老妈妈说:“有人杀了我的儿子。”有人问:“你的儿子为什么被人杀了?”老妈妈说:“我的儿子是白帝的儿子,变成大蛇,伏在 路当中,现在被赤帝的儿子杀了,所以我在此哭泣。”人们以为这位老妈妈说假话,想给他点苦头吃,老妈 妈却忽然不见了。走在后面的人到了,高祖睡醒,大家就把刚才发生的事告诉他,高祖听了便暗自高兴,觉得自己了不起。那些跟随的人从此也越来越敬畏高祖。 14.C (“颇有‘落花时节又逢君’的惊喜”不正确。本诗颈联中的情感是悲伤而不是惊喜。) 15.①一别多年,不能相见的悲伤。②白发如丝,容颜已老的悲叹。③暮春时节,落花飘零的悲凉。 ④时光易逝,人生苦短的悲哀。 (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言之有理亦可给分) 16(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3) (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17.A 解析:惨绝人寰:人世上还没有过的悲惨,形容悲惨到了极点。惨无人道:残酷到了没有一点儿人性的地步,形容凶恶残暴到了极点。生灵涂炭:百姓像掉在烂泥和炭火中一样,形容政治混乱时期人民处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中。荼毒生灵:统治者使百姓陷入极端困苦的境地。疮痍满目:眼睛看到的都是创伤,形容遭受战乱、灾祸严重破坏后的景象。百孔千疮:形容破坏得很严重或弊病很多。痛入骨髓:指伤痛之感,深入骨髓。形容哀伤或怨恨到了极点。痛不欲生:悲痛得不想活下去,形容悲伤到极点。 18.C 解析:画线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沐浴于......浪潮”搭配不当;二是“从富起来、强起来到站起来”语序不当,不合逻辑,应改为“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 19.A 解析:B“吃一堑,长一智”程度太轻。C“吃一次亏,学一次乖”表述口语化,与本文的气氛不符。D括号后面的文字强调的是牢记历史,吸取教训,D可以排除。 20.示例:①一种是做“加法”的灵魂。②听到自己的声音。③不被外界发现、记挂。 解析:由后面的“另一种是做‘减法’的灵魂”,推出①处填“一种是做‘加法’的灵魂”。由“看到自己的存生”,结合后文“降噪”推出②处可以填“听到自己的声音”。由前面的“ 这种人觉得自己跟这个世界没太大关系”,推出③处可填“不被外界发现、记挂”。 21.示例:我国将于2020年发射火星探测器,这枚探测器需一次性完成“绕”“落”“巡”(或“普查、巡视、详查”)三项任务,其间将面临严峻挑战。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提炼语意的能力。“炼语意”就是将内容丰富的长语段或图表,按要求浓缩成语言简洁、意思明了的短语或句子。本题要求压缩语段,注意理清语段内容,提取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注意字数限制。语段的主要内容是2020年我国将发射火星探测器。提炼语意需要抓住“这枚探测器需一次性完成三项任务”,“首先需要在一定距离的轨道上绕着火星飞行”“其次,探测器要在火星上特定的区域进行着落”“让火星车对火星表面局部地区进行巡视和详查”,这三项任务可概括为:“绕”“落”“巡”。在执行后两项任务时“探测器将面临严峻的挑战”。最后将信息组合即可,注意字数限制。 22. 写作指导:作文材料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古今英雄举例,二是对待英雄的态度,三是铭记英雄的意义。写作时可围绕着关健词“英雄”,从一个方面或多个方面来阐述。为此我们不妨从以下下角度来构思立意: ①谈论英雄的意义。英雄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精魂,是民族力量之源泉、荣光之所在。 ②分析英雄的特质。所谓英雄,敢为人之所不敢为,敢当人之所不敢当;所谓英雄,坚强刚毅,屡败屡战。 ③当今时代为什么需要英雄?人们追求卓越,渴望崭露头角,渴胡得到更多的认同、更大的成功,所以需要有英雄榜样的激励。当令中国正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正处于一个需要英雄、也能产生英雄的大时代。 ④对待英雄的态度。对崇尚历史虚无主义的“任性”之人,对数典忘祖之行为,每一位爱国者都必须警惕。 范文: 英雄,国之魂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英雄是国家的灵魂,英雄是民族的脊梁,英雄为祖国的大好河山更添一笔壮丽。 何为英雄?“英”是指才能或智慧出众的人,“雄”是指有胆识气魄的人。“英雄”就是那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英勇奋斗,令人敬佩的人。中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国家,古有视死如归的文天祥、抗倭名将戚继光和虎门销烟的林则徐等有着铮铮铁骨的人,今有“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国、火海救人的王锋等为人民、国家付出的人。著名文学家臧克家在《有的人》中写道: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正是英雄的写照。野有蔓草,情深至烈。明月燕勤草,魂梦寄大国。一株株知疾风的劲草正是一个个精忠报国的英魂。 凭谁问:“为何尚英雄?”忠勇赴国难,壮士唯死战,浩气冲云霄,英魂照万里。英雄用鲜血铺垫出通往和平的道路,英雄缔造出一个伟大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战争的时代已经远去,我们有幸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我们崇尚英雄,是因为他们身上的民族气节,是因为他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是因为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追求。 而今少年将怎样学习英雄?我少年应不负《少年中国说》中之言:“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我们不断奋斗,我们少年人应像“两弹一星”元勋孙家栋一样,少年勤学,青年担纲,老骥伏枥志未灭,犹向苍穹寄深情;我们要像鲁迅先生那样,以笔为剑,划破黑暗,带领人们走向光明;我们应像李保国那样,不求名利,只求在天地间存一份心,放在农民身上,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我们应像军人一样,守疆卫土,保家卫国。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我们后辈人将继承英雄的精神,为实现中国梦奉献自己的力量。英雄,我们国家的灵魂,我们的榜样!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