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2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徽省皖江2021届高三8月份月考历史 Word版含答案
安徽省皖江名校2021届高三8月份月考历史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第1至第4页,第I卷第4至第 6 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 2.答第I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I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述清晰。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城作答,超出答题卡区域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时期,形成了以“礼”治国的制度体系。“礼”是- -种等级制的生活和行为方式,专为贵族所有,即所谓“礼不下庶人”。到了春秋战国,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以法治国的学说逐渐兴起。这一变化 A.有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 B.说明中央集权符合礼制 C.体现了官僚政治的影响 D.根源于儒家思想的式微 2.汉文帝的宠臣邓通对示相申屠嘉不尊重,申屠嘉便召邓通至丞相府欲斩之,文帝派使者营救,丞相中屠嘉才将其释放。景帝时周亚夫为丞相,窦太后欲封皇后见王信为侯,景帝说:“请得与丞相计之”,结果,周亚夫不同意,景帝只得“默然而沮”。由此可见,当时 A.承相位尊权重 B.官吏假公济私严重 C.分权体制成熟 D.外戚权力急剧膨胀 3.东汉刘秀母舅樊宏在湖阳经营的田庄高楼连阁,陂池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赢梨果,檀漆桑麻,闭门成市。佃客则根据田庄主人的需要,种植粮食、蔬萊、瓜果和各种经济作物及药材等。这表明当时 A.土地私有制开始得到法律的保障 B.田庄自然经济特色鲜明 C.地方豪强势力始终得到皇权保护 D.自耕农经济趋向于瓦解 4.中因小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大多是记述神灵鬼怪的志怪小说,少数志人小说也多记述贵族的言行轶事,唐代传奇则大盘记载现实中的各种世态,人物涵盖社会不同阶层,主题可分为神怪、爱情、历史、侠义诸类。据此推知,唐代 A.儒释道三教已完成了融合 B.世俗文学具有--定社会基础 C.传统礼教受到了较大冲击 D.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发生嬗变 5.北宋社会奢靡享乐之风盛行,很多士大夫耽于享乐,但仍有一-大批知识分子毅然肩负起重振儒家文化的重任,如范仲淹、欧阳修等号召士人重视名节,振作士气,故“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卜之乐而乐”影响广泛。由此可见,这些知识分子 A.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B.否定了传统的社会生活方式 C.践行了“致良知”理念 D.完成了儒家社会信仰的重建 6.元代科举制度,将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作为重要考试内容,凡中选的举人和进士都分列二榜:蒙古、色目人一榜,只要通过两场就可赐进士及第,称右榜;议人、南人-榜,要考-场,且题目较难,称左榜。这一措施 A.保证了科举取士的公平公正 B.有助于扩大元政权统治基础 C.推动了重文轻武习气的形成 D.完善了科举考试的选拔程序 7.明代改元代“路”为府,知府任用以大臣会推和史部推举两种形式交替使用;其来源无-定之规,尚书、侍郎可出为知府,知府亦可人为尚书、侍郎。这反快出,明代 A.地方行政制度完备 B.封建官僚制度混乱 C.中央六部职权削弱 D.地方治理受到重视 8.清朝前期的在慎行在&武彝(夷)采茶词》中提到,“时节初过谷雨天,家家小(茶)灶起新烟”,同期的《武夷山志》记载,此地“每<制茶)厂大者百余人,小亦数十人”。这些记载反映出.当时福建武夷山地区 A.制茶业完成了近代转型 B.茶叶成为主要农产品 C.农产品商品化颇具规模 D.制茶业受到政府保护 9.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伊始,即设有印书处,“所译之---天文、算理、化学、生理者,装潢精美,分途政府衙门,但不出售。”清廷此举 A.若眼于改变传统的封建体制 B.适应了洋务运动的需要 C.促进了中国社会西学的普及 D.导致文化自主权利丧失 10.有学者根据研究成果绘制了《日本分配使用清政府支付的甲午中H战争赔款简表》(如下图所示)。据此可推知,口本这一做法 A.使清政府丧失了财政的主导权 B.颠覆了传统的东亚国际秩序 C.为国际局势持续动荡埋下伏笔 D.意味若列强瓜分中国的开始 11.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表示,他虽赞同边沁的功利主义学说,但并不认可“杨朱和尼采的主张”,因为实行他们的极端利已主义,“组织复杂的文明社会”就无法存在,主张把利已与大多数人的幸福统一起来。陈独秀这一主张 A.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 B.具有了全盘西化的倾向 C,突出民主观念与伦理思想的结合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地位 12.下表为中华民国三十年重庆5家政府企业产品和产量统计表(部分)。这表明当时中国 A.注重为抗日战争提供军事保障 B.民族工业以重工业为主导.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成效显著 D,国防建设为经济建设服务 13. 20世纪50年代后期,中国放弃了苏联式的“凯洛大教育学”,开始了“中国化”教育学的尝试。改革开放后,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服务逐渐成为国人的共识。这一过程反映出 A.教育政策逐渐与国际相接轨 B.教育方针为民众喜好所左右 C.教育事业受到社会环境影响 D.教育领域逐渐实现了现代化 14.1983年1月2日,中共中央发出文件,对当时农业发展规划、农村发展道路、稳定和完善衣业生产责任制、农村领导体制以及放活农村工商业等14个问题作了规定。这些规定 A.解决了农村发展中的各种问题 B.推动了改革开放事业的全面展开 C.有利于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D.标志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完成 15.苏格拉底指出:一个人胜过别人的地方,并不在于声音婉转或身材魁梧,而在于有雄心壮志,建立丰功伟绩的最大刺激。同时,他认为,如果-个人放弃公民的义务,拒绝参加竞赛,畏缩不前成懦大是很不恰当的。苏格拉底的主张,旨在 A.强调公民的社会责任 B.宣扬“人是万物的尺度” C.认为参政是公民特权 D.呼吁法律保障民众自由 16.罗马法满足了它赖以产生的简单商品社会,并满足了在高度发展的社会生活中所需要的法律价值、精神和原则。这表明罗马法 A.仪仪适用于罗马公民的范围 B.为西方国家确立了行为规范 C.以经济利益为唯一衡 量依据 D.对后世有一定的价值利意 义 17.1500年前后,欧洲迅速增长的人口有了可以定居的新大陆,有了能使欧洲经济发生改观的矿裁资源的条件。欧洲移民蜂拥而至,还使西半球出现了-些新的国家。出此可见,新航路的开辟 A.是为了缓解欧洲的人口压力 B.开创了“新大陆”开发和殖民的新纪元 C.传播了西欧的理性主义思想 D.标志着“新大陆”成为欧洲的商品市场 18.1841年6月,英国罗伯特●皮尔率领保守党获得大选胜利,迫使维多利亚女王同意其组阁。在皮尔.任首相期间,一些宪法惯例逐渐形成,如首相和内阁需从下院多数党中挑选,并依靠其多数优势以保证执政党政策和法令的顺利实行等。这表明当时英国 A.国王丧失了所有权力 B.君主立宪制度的完善 C.《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D.执政党立法权的强化 19.1878年英国冶金技师托马斯发明了碱性转炉,使用含磷量高的低质铁也能炼出优质钢。这一-改进的后果是惊人的,1880~1914年,英国钢产量由200万吨增加到700万吨。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英国 A.继续引领世界钢铁业发展 B.新兴工业部门取得重大成就 C.成为世界首个工业化国家 D.技术革新促成传统工业进步 20. 1905年的巴黎秋季沙龙中,展出了-批以H.马蒂斯为代表的一群年轻画家的风格狂野、艺术语言夺张、变形而颇有表现力的作品,人们称之为“野曾群”。该类作品 A.强化捕捉光和色的印象 B.强调真实的反映社会生活 C.追求画面的严整与和谐 D.体现了反传统反理性的特点 21.下表反映了苏联不同年份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的变化,其中1926~1939年变化的主要原因应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全面实施 B.新经济政策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C.计划经济加快了工业化进程 D,“--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22.1941年1月,罗斯福总统指出,“我们人民所期望的政治和经济系统中的基本东西是简单的,即年轻.人和其他人拥有平等的机会,为那些有就业能力的人提供就业,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安全保......不断提高生活水平。”罗斯福的主张意在 A.充分发挥自由市场经济体制自身优势 B,使人民享有较为充分的就业权利 C.将经济纳人战争轨道以应对时局变化 D.运用科技进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23.右图是关于二战后欧洲局势的漫画。该漤间叮以用来说明 欧洲复兴 A.美国和苏联共同推动欧洲复兴 B.美苏争锋客观上造成欧洲分裂 C.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的崛起 D.斯大林成功维护了欧洲的安全 24.韩国1967年加人关贸总协定,为顺应协定要求,人关第一年,其名义关税税率下调到14%,工业品关税下调至12%,并相应放松外汇和金融力面管制,银行业对外开放。韩国由此进出口贸易规模急剧扩大,并一跃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韩国此举 A.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 B.丧失了部分金融与贸易主权 C.逆转了经济多极化格局 D.受益于布宵顿森林体系瓦解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 考生注意事项: 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25題25分,26題12分,27题15分,共5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 材料一 公元1279年,元军攻灭南宋抵抗力量,统一全国。......早在蒙族大汗时期,其上层贵族经常以回回商人为中介,替自已谋取利益。对于既能招财进宝又能扩大朝廷声威的航运贸易,当然就格外重视了。......公元1277年,元世祖在攻占浙、闽,初定江南后,即招降并重用在海外有广泛影响的南宋泉州提举市舶使兼大海商蒲寿庚,并设置海外诸蕃宣慰使。次年八月,他又下诏中书省,通过唆都、蒲寿庚等人向海外宣布:“诸蕃国列居东南岛屿,皆有慕义之心,可因蕃舶诸人宣布朕意,诚能来朝,朕将宠礼之,其往来互市,各从所欲”。....于是,占城、马八儿国首来通商,其他诸侯国次第效之,元代互市遂臻于盛。 ——摘编自孙光圻等著《中国古代航运史》 材料二 在15年之久的谈判过程中,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明确提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包括关贸总协定)的三条原则:第一,关贸总协定是一个国际性组织,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参加是不完整的;第二,中国要参加,毫无疑问是作为发展中国家参加;第三,中国加入这个组织,其权利和义务一定要平衡。…...19949年(中国)在外贸、外汇、税制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措施,大幅度降低了近三千种商品的关税。1995年6月3日,中国成为WTO观察员。..010年9月17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工作组第十八次会议在日内瓦通过了中国“入世”议定书及其附件和中国工作组报告书。 ——摘编自李安增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代对外贸易发展的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元代和当代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异同,并简要说明中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的意义。(15 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学习世界史,是在不同民族之间建立理解、尊重和交流的最好的方式之一。事实上,在全球化的今天,对有责任感的地球公民来说,世界史是必不可少的知识基础。世界史提醒我们关注思想和理念对人类事务的影响。世界史为我们提供了最佳视角,以便研究农业、科学和机械化工业出现以后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世界史这一研究领域直接面对的是整个人类文明的历史,因此它是一项重要的事业,有助.于我们理解自身以及在世界上的位置。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 分) 材料一 奏所创设的皇帝制度,把最根本的权力集中到君主一人身上,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的确立。到了唐代,一个政令的形成,必须先由宰相在设于中书省的政事堂召集会议,形成决议后才上报皇帝批准,再由中书省以皇帝名义拟就诏令。但诏令发布之前,还必须送门下省审查,门下省认为有不合适的,可以拒绝在诏令上进行“副署”。到了明朝初年,皇帝直接管辖六部,皇帝手里的权力得到了高度的集中。清朝建立后完全承袭前代明制,由于失去了必要的制衡,各种局限性和问题逐渐暴露、扩大,走到了历史的尽头。 ——摘编自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 材料二 从殖民地、邦联到联邦制,美国是先有社会后有政治国家,这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宪政之路,美国是从限制国家权力开始进行的。从邦联到联邦制,加强了中央的权力,这也是现实的需要。因为松散的邦联体制和中产阶级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全国性政府,既保障安全又能保障对外贸易的进行,还有利于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但是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也要防止英王式的新暴君,防止专制集权,所以采用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分权制不仅是横向的,杰斐逊又提出纵向分权,从而既保持了中央的权威,也使地方具有更大的自治性。 ——摘编自信力健《美国宪政精神的源头是什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的发展趋向及其影响。 (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与美国政治体制的各自特点并分析其成因。(9分) 历史参考答案 1.A【解析】本题考查先秦政治与思想。从材料中“礼不下庶人”到“礼崩乐坏”和“以法治国的学说逐渐兴起”,可得出这有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故 A 项正确。B 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故而不选;“官僚政治”材料中不能体现,C 项错误;D 项表述中“式微”是指事物由兴盛而衰落,这与史实不符,故可排除。 2.A【解析】本题考查汉代政治。根据材料的关键信息“文帝派使者营救,丞相申屠嘉才将其释放”“景帝时周亚夫为丞相”“请得与丞相计之”“周亚夫不同意,景帝只得‘默然而沮’”,可见汉初丞相位尊权重,A 项正确;B 项表述材料并未体现,可排除;C 项表述与史实不符,可排除;材料中“窦太后欲封皇后兄王信为侯”的建议,并未顺利被采纳,不能体现外戚权力急剧膨胀,故 D 项错误。 3.B【解析】本题考查汉代田庄经济。通过材料信息“闭门成市”“种植粮食、蔬菜、瓜果和各种经济作物及药材等”等可反映出当时田庄的自然经济特色鲜明,B 项正确;土地私有制开始得到法律保障是在春秋战国时期,A 项错误;“地方豪强势力始终得到皇权保护”中的“始终”说法过于绝对,C 项错误;“自耕农经济趋向于瓦解”不符合史实,当时自耕农经济并未瓦解,D 项错误。 4.B【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文学。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唐代城市商业的繁荣发展,市民阶层逐渐扩大,反映人间世态的世俗文化逐渐兴起,世俗文学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故 B 项正确。A 项说法错误,错在“完成了融合”,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传统礼教受到较大冲击,而是强调世俗文学的发展,排除 C 项;D 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 5.A【解析】本题考查宋代思想。从材料“范仲淹、欧阳修等号召士人重视名节,振作士气”可知这些知识分子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故 A 项正确。这些知识分子并没有否定传统的社会生活方式,B 项错误;C 项“致良知”是明代王阳明的主张,可排除。心学的出现,才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D 项表述是陆王“心学”形成的意义,与材料时间不符。 6.B【解析】本题考查元代政治。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将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作为重要考试内容,蒙古、色目人一榜,只要通过两场就可赐进士及第,称右榜”可知,元代科举制度有利于少数民族政权迅速适应中原先进的政治文化,从而有助于扩大元政权统治基础,故 B 项正确。“蒙古、色目人一榜,只要通过两场就可赐进士及第,汉人、南人一榜,要考三场,且题目较难”,说明元代的科举考试存在民族和地域的歧视,排除 A 项;元朝一直保持“重武轻文”的传统,排除 C 项;D 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7.D【解析】本题考查明代政治。明代知府的任用方式和来源均可反映出统治者对地方治理的重视,D 项正确。题干只涉及府级建制,无法体现完整的地方行政制度,A 项错误;明代知府的任用有其自身的规章原则,并非“混乱”,B 项错误;题干未直接反映明代中央六部的职权状况,C 项错误。 8.C【解析】本题考查清代经济。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武夷山地区“小(茶)灶”“(制茶)厂”的繁盛反映出当地农产品商品化颇具规模,故 C 项正确。中国制茶业的近代化转型发生在鸦片战争后,A 项错误;题干材料中没有武夷山地区农产品结构的信息,无法判定茶叶在当地的地位情况,B 项错误;清朝前期还是推行抑商政策,且材料也未提及政府态度,D 项错误。 9.B【解析】本题考查清代前期的经济与教育。京师同文馆组织译书,宣介西方自然科学,为洋务运动创造了人才智力条件,故正确答案为 B 项。A 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故而不选;译书“不出售”,不利于西学的普及,排除 C 项;清廷译书旨在吸收学习西方科技和工业文明成果,不涉及“文化自主权利”,排除 D 项。 10.C【解析】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从表格信息可看出,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将清朝支付的战争赔款大部分(84.6%)用于扩充军备,导致日本军国主义日趋膨胀,这有利于日本的进一步扩张,可推知为后来国际纷争与局势持续动荡埋下了伏笔,C 项正确。A 项表述与史实不符,且材料也无法体现,排除;由于缺乏东亚各国综合实力对比数据,无法判断“东亚国际秩序”的变化状况,B 项错误;D 项所述与史实不符,故可排除。 11.A【解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根据材料中“主张把利己与大多数人的幸福统一起来”等信息可知,陈独秀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故选 A 项。B、D 两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 项表述材料无从体现,排除。 12.A【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民国三十年即是 1941 年,此时正处于全面抗战时期,中国政府企业注重为抗战提供军事保障,A 项正确。民族工业以轻工业为主,B 项错误;从 1935 年到 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南京国民政府开展了一个旨在全面发展经济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这与表中时间不符,C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经济建设为国防建设服务,D 项错误。 13.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现代教育。材料说的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教育方针在不同时期有不同表现,这些变化主要是由于社会环境的改变,故选 C 项。A、D 两项表述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故而不选;B 项表述绝对,且与史实不符,故而错误。 14.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现代经济。材料中的文件所提及的各项举措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业发展,故 C 项正确;A 项中解决了农村发展中的各种问题说法绝对化,故错误;材料针对的是农村,不能说明改革开放事业的全面展开,故 B 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进一步推动农村改革,而不是完成,故 D项错误。 15.A【解析】本题考查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根据材料中“有雄心壮志,建立丰功伟绩”和“如果一个人放弃公民的义务,拒绝参加竞赛,畏缩不前成懦夫是很不恰当的”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格拉底主要强调公民的社会责任感,故选 A 项。B 项表述是普罗泰格拉的观点,排除;C、D 两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16.D【解析】本题考查罗马法。根据材料关键信息“满足了在高度发展的社会生活中所需要的法律价值、精神和原则”,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今社会生活高度发展,罗马法对当今社会生活影响深远,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故选 D 项。A、C 两项表述绝对,且与材料主旨不符,故而排除;B 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17.B【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根据材料关键信息“欧洲人口有了可以定居的新大陆”“有了能使欧洲经济发生改观的矿藏资源的条件”“西半球出现了一些新的国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推知,新航路的开辟开创了美洲“新大陆”的开发和殖民活动的新纪元,故选 B 项。材料没有表明新航路的开辟是为了缓解欧洲的人口压力,也无法体现其传播西欧的理性主义思想,故 A、C 两项错误;D 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故而排除。 18.B【解析】本题考查英国政治制度。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责任内阁制在英国逐渐形成,这表明当时英国君主立宪制走向完善,故选 B 项。英国国王保留了一些形式上的权力,《权利法案》并没有遭到破坏,故 A、C 两项错误;执政党并没有立法权,立法权属于议会,D 项错误。 19.D【解析】本题考查英国经济。从材料看,英国冶金技师发明碱性转炉,推动了英国钢铁业的迅猛发展,可见是技术革新促成了传统工业的进步,故选 D 项。缺少其他国家的情况,无法得出当时英国继续引领世界钢铁业发展,故 A 项错误;钢铁工业在当时属于传统工业,不属于新兴工业部门,故 B 项错误;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时就已经是工业化国家了,C项错误。 20.D【解析】本题考查 19 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根据材料描述,“野兽群”作品风格狂野、艺术语言夸张、变形而颇有表现力,这体现了反传统反理性的特点,应属于现代主义风格,故选 D 项。A 项是印象画派特点,B 项是现实主义风格,C 项是新古典主义风格,故 A、B、C 三个选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故而排除。 21.C【解析】本题考查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926 年到 1939 年城市人口比重迅速上升,主要原因是计划经济体制下,苏联工业化整体进程迅速,故选 C 项。A、B 两项的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D 项的时间和内涵范围太窄,不能解释整个时间段,故而排除。 22.B【解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结合材料信息可知,罗斯福总统意在强调“年轻人和其他人拥有平等的机会……有就业能力的人提供就业”,这些“政治和经济系统中的基本东西是简单的”,故选 B 项;A 项表述与材料所述相悖,故而不选;材料侧重讲的是解决就业问题,不涉及将经济纳入战争轨道的问题,故排除 C 项;D 项表述材料无法体现,故可排除。 23.B【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的欧洲局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的马歇尔计划实施后,斯大林成立经互会抵制马歇尔计划对东欧和苏联的影响,二者在客观上造成欧洲分裂,故 B 项正确;图片显示斯大林正在抵制马歇尔计划,A 项错误; C 项表述与材料现象无关;随着马歇尔计划渗透进入欧洲,欧洲成为冷战前沿和重点地区,斯大林并没有成功维护欧洲的安全,D 项错误。 24.A【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韩国此举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故 A 项正确;B、C 两项表述与史实不符,其并没有丧失经济主权,也没有逆转经济多极化格局;D 项表述与材料所述时间不符,故而排除。 25.(25 分)本题考查元代与现代中国的对外贸易 (1)原因:元朝实现了全国统一,政局稳定;社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政府重视并支持海外贸易;造船和航海技术发展,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诸国积极开展对华贸易。(10 分) (2)同:积极主动参与国际经济交流;兼顾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在平等自愿基础上开展对外交流。(6 分) 异:元朝统治者受天朝上国观念影响,当代我国是以发展中国家名义(或平等互利、相互尊重的态度)入世;元朝对外贸易范围有限,当代中国面向世界大部分国家。(4 分) 意义:有利于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促进世界经济发展;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国家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有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5 分,每点 2 分,三点 5 分) 26.(12 分)本题考查新全球史 示例一 观点:学习世界史会让我们关注进步的思想理念对人类社会的影响(3 分) 论述:思想和理念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内容,思想史是世界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世界史必然要关注思想和理念,特别是其对人类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如启蒙运动主张自由、平等、民主、法制,高举理性的大旗,反对封建等级制度、人治、愚昧、迷信等,促使人类不断觉醒,推动人类社会从传统社会迈入近代社会;又如马克思主义主张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促进工人运动不断发展壮大,指导十月革命获得成功,给落后地区和人民指明了一条新的解放道路,为人类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总之,学习世界史可使我们理解进步思想的重大力量,培养我们不断革新思想观念的意识。(9 分) 示例二 观点:学习世界史有助于增进对不同民族之间的理解和交流(3 分) 论述:世界史不仅记录了不同地区、国家、民族、社会的相关知识,而且把这种不同的现象看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并解释它们存在差异的原因。学习世界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上某个民族选择以某种方式组织他们的社会,因为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价值体系。如十月革命后,俄国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走上了与西方不同的发展道路,这是由俄国国情决定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可以相互借鉴、共同发展,这样才有利于不同民族间的合作交流。总之,学习世界史有助于化解彼此隔阂,增强理解,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9 分) (注:“示例”只作评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若答其他且符合要求亦可) 【评分细则】 一等(12-9 分)概念解析准确,要素分解全面、科学;解析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8-5 分)能够结合其它相关解析对象解析、较全面;解析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4-0 分)偏离概念解析对象、观点不明确;解析概念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27.(15 分)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与美国近代政治制度 (1)发展趋向:皇权和中央权力的不断强化。(2 分) 影响: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但易造成君主暴政和政治腐败;封建社会晚期严重阻碍了中国的社会进步。(4 分) (2)各自特点:美国政治体制突出联邦制和三权分立体制;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强调以君主专制为核心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4 分) 成因:中国: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发达、“大一统”思想的提倡以及地主阶级维护自身统治的需要; (2 分,其它言之成理亦可)美国:市民社会先于国家出现,有民主政治传统;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需要强有力的全国性政府;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3 分,每点 1 分,其它言之成理亦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