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2 发布 |
- 37.5 KB |
- 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年人教版语文九下《音乐之声》教案4
山东省临沭县第三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第16课《音乐之声》教案 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 1、体会课文是如何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手法塑造玛丽亚的形象的。 2、品味课文中的环境描写、人物语言描写和动作表情描写。 3、揣摩语言,发挥联想和想像,感受课文的画面感,以及其中唱词所体现的音乐故事片特色。 教学重点:体会课文是如何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来刻画玛丽亚的形象的。 教学难点:感受课文的画面感以及其中人物唱词所表现的音乐故事片的底色。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戏剧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戏曲、影视等。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大型音乐艺术片《音乐之声》(显示课题) 二、学习目标 1、 积累生字新词:峥嵘、涟漪、嬷嬷、鳞次栉比、通宵达旦、顶礼膜拜 2、 体会文中的:画面美、形象美、音乐美。 3、 概括玛丽亚的性格特点。 三、学生互动 1、了解作者。 勒曼:(1888--1976)美国剧作家。1909年在汉堡歌剧院首次登台扮演《魔笛》中的第三男童。1910年,在.尼古拉的《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中扮演埃 2、朗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峥嵘:zhēng ròng 高峻,突出。 鳞次栉比:zhì 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一个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等密集。 涟漪:lián yī 细小的波纹。 伫立:zhù 长时间的站着。 嬷嬷 :mò mo 修女 弥撒:mí sa 天主教的主要宗教仪式。 顶礼膜拜:这里形容十分虔诚地行礼。 通宵达旦:整整一夜,从天黑到天亮。 3、文中出现哪些画面? 学生讨论: 教师明确:两个场景,一是萨尔茨堡的野外,玛丽亚的纵情歌唱,快乐游玩;二是在修道院内,众嬷嬷对玛丽亚的议论。 四、品析 1、文章之美。 1) 画面美 要求:朗读第一个画面美的片段,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一画面,感受其诗情画意。 示例(多媒体显示):巍峨峥嵘的阿尔卑斯山上,挺拔的松树漫山遍野。树林中不时传来云雀的歌声,宛转悠扬。高高的山巅上,尚未化尽的点点残雪,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如温润的白玉般,摄入心魄。山风呼啸,松涛阵阵,和着乐声,回响在旷野上。 山脚,群峰相拥,绿水环绕,萨尔茨堡坐落其中。极目远眺,高高低低的房屋鳞次栉比。一座座庄严肃穆的修道院在绿树浓荫中静静矗立,山坡上绿草葳蕤,树林茂密,小溪潺潺,真乃人间仙境也。 学生讨论: 明确:这景由远及近,层次清晰,动静结合,色彩和谐。作为主人公和社会活动的背景,与人物相映衬,有力地烘托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2) 形象美 第一处:品读玛丽亚在野外唱的歌词和动作的语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学生讨论: 明确:玛丽亚的歌唱具有很强的抒情性,不仅变现了她对音乐的热爱和天赋,而且展露了她丰富的情感。美好的心灵,揭示了她自由活泼的天性。 第二处:众修女七嘴八舌评说玛丽亚,请你概括众人的意见,说说众人眼中的玛丽亚是个怎样的人? 学生讨论: 明确: 提问:你喜欢玛丽亚吗?谈谈你对她的看法。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心灵美好、活泼自由、纯真快乐的性格。 3)音乐美 课文是如何体现音乐故事片的特点的? 学生讨论: 明确:《音乐之声》曾获得五项经奥斯卡奖,它的成功,在于音乐的艺术感染力。 2、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艺术效果。 明确: 课文运用人物的语言描写和动作表情描写,以及环境描写,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少女玛丽亚热爱歌唱、纯真快乐。 侧面描写在文章中,丰富了人物性格,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将正面描写难以表现或无法表现的丰富内容,简练而艺术地加以表现;活泼风趣的议论,增添了轻松欢快的喜剧气氛。 五、课堂测评 1、读书对接游戏; 峥嵘、涟漪、嬷嬷、鳞次栉比、通宵达旦、顶礼膜拜 2、解释词语:峥嵘、涟漪、鳞次栉比、通宵达旦、顶礼膜拜 3、修道院院长把玛丽亚比喻为“天上的云彩”“皎洁的月光”你认为这个比喻句恰当吗?为什么?你能用自己的一两个比喻来形容一下玛丽亚吗? 六、小结 《音乐之声》是电影史上一部经典的音乐故事片,这一节课我们欣赏了其画面、形象、音乐上的美,眼前似乎是萨尔茨堡那壮观优美的景色,玛丽亚活泼轻快的身影,身边似乎传来玛丽亚欢快的歌声,那优美动人的旋律从心里流过,让我们得到了至美的艺术享受,我们得感谢玛丽亚,感谢勒曼。 七、布置作业 你周围有没有像玛丽亚这种性格的人?注意观察,写一段话描写这个人,200字左右。查看更多